『壹』 瑪莎化妝品的品牌故事
瑪莎(MARSHA),是2009年推向市場的一個具有全新概念的大眾護膚品牌,是中國第一個純天然的活性植物護膚品。她以植物活性添加成分為特色,秉承了中國植物安全、天然、健康美容護膚的精髓,是糅合了各類高效活性植物精華與現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自研發之日起,瑪莎就以其獨特的品牌定位及產品開發方式,在國內化妝品市場上獨樹一幟,並逐步建立了「天然、清新、自然、活力、健康」的品牌形象。瑪莎的「植物活性護膚品」是現代生物科技與自然界多種純天然活性植物萃取精華結合的成果,在產品開發中科學地運用了「活性植物養膚,科技完美護膚」的天然、安全、高效理念,並以高科技手段萃取天然植物精華,使產品高效釋放出植物本身最大的活性,並能有效養護肌膚,溫和滋養肌膚,煥發肌膚活力、天然、平衡、健康之美。
瑪莎的純天然活性植物護膚,精選植物種類中最佳的品類,以及最有益於肌膚、活性最高的成分,帶給肌膚最大的安全、健康和活力;瑪莎倡導的純天然植物活性護膚,不僅落實在產品的成分上,而且還體現在產品的包裝上,瑪莎所有的產品包裝設計都力求大方、簡潔、清新、活力,反對鋪張、奢華,將包裝成本轉化為實實在在讓利給消費者的價格,追求「品質最高、性價比最高」,讓消費者無負擔的為肌膚添加美麗和活力。
瑪莎希望能滿足所有女性對肌膚「天然、活力、平衡、健康、美麗」的追求,瑪莎(MARSHA)深信:「天然(活力)美,肌膚美」!
『貳』 瑪莎拉蒂和寶馬哪個比較有名啊
都是豪車品牌,到這個級別的品牌,沒法單純的說好不好了。
品牌定位方面,寶馬基本覆蓋所有級別,瑪莎拉蒂比較偏重跑車沒什麼家用車型,即使Ghibli和總裁也是轎車里轎跑范兒很足的那種類型,雖然寶馬在BBA里是以運動性著稱的,但是還是沒有瑪莎運動的徹底。
因為寶馬車系很全,1系什麼的也比較便宜,所以比起瑪莎顯的更接地氣一點。瑪莎的車最便宜的就是上面說的Ghibli了也要90w,所以顯得比較高上大。
再比較一下在售最貴的車型
瑪莎拉蒂 GranCabrio 278w
寶馬 M6 276w
那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兩品牌屬於同級別品牌。只是因為瑪莎在國內比較稀有顯得比較高端而已。
『叄』 一篇讀懂瑪莎拉蒂!
01
瑪莎拉蒂的確是一個超豪華品牌
同時,為了讓GT跑的更快,我們也正在給它做全面的輕量化,至於結果,我們在做,你們請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為什麼馬莎在英國這么成功,而在澳門和香港就經營不起來
馬莎百貨(LSE:MKS,OTCBB:MAKSY)(Marks & Spencer,有時亦標記為M&S、Marks and Sparks、Marks、Marks's)是一間英國的零售商,總公司位於倫敦,目前在全世界超過30個國家設有約760間分店。馬莎百貨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連鎖商店之一,至2007年3月為止,在英國境內擁有520間分店,同時也是英國最大的服裝零售商,而食品的銷售也佔了很大的比重。馬莎在英國這么成功,而在澳門和香港就經營不起來……原因:
自主百貨品牌「有麝自然香」的模式已過時,馬莎少宣傳,結果知名度反而不如後來者。
定位失誤,不少顧客誤以為馬莎跟uniqlo、GAP一樣是賣衣服的,殊不知馬莎的食物也是強頂,外國甚至會有專門店,港澳市場對此意認識不深。
馬莎百貨的服裝過於英式保守,以成熟灰調、沉色為主,不夠照顧個別地區,如男裝的修身與女裝的普遍尺碼等等。
未會定位,開在高價地段的旗艦,自然不會有相類客人。
新零售下太遲轉身,不少賣衣服的以至百貨公司都有手機app的時候,馬莎依然保守。
『伍』 瑪莎百貨營銷模式不當使其全面退出中國是怎麼回事
早前,瑪莎百貨宣布關掉中國內地市場所有10 家實體店,在總結這家公司為何敗走中國時,常見的分析就是快時尚的擠壓和電商對客流的掠奪。
瑪莎百貨自2008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以來持續虧損,最終決定退出中國市場。
對於馬莎百貨敗走申城的原因,業內專家分析說,在中國人的消費觀念里,對於品牌的認知比較看重,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中國人的消費方向,購買商品時更傾向於品牌商品。「而馬莎百貨進入中國至今,一直照搬其在國外市場的自主品牌商業模式,希望通過自主的百貨品牌來覆蓋門店內的服裝、食品等品牌,但同時對於營銷和宣傳的缺失,使得中國消費者普遍不接受這一模式。」
上海中國市場研究集團相關人士就公開評價過馬莎百貨,其表示馬莎百貨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他們在租金過高地段開了規模極大的旗艦店;他們的商品價格居於中檔;他們的店鋪規模完全不對;通常,他們吸引的消費者是60歲的中國婦女或外國僑民。本來他們的目標客戶群是較年輕的婦女,然而實際上這個人群中幾乎沒人會在這里買東西。」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分析說,馬莎百貨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經營不順,不斷關店,這有實體百貨店不好經營的原因,更多的則是水土不服。「價格高,知名度不大,時尚度不夠,這就導致了競爭力不強。」
『陸』 從4P分析,瑪莎百貨怎樣才能更好的適應中國市場
瑪莎百貨要更好適應中國的市場,就要符合中國人的。需求中國人的品味,中國人的口味,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去考慮才能更好適應中國市場。
『柒』 瑪莎 斯圖亞特是做什麼的
新近引起諸多財經(相關:理財 證券)人士關注的一個新聞是瑪莎·斯圖亞特(Martha Stewart)的出獄,而其中最令人大家感興趣的是,她作為一個囚徒,在牢獄期間,因為股票的上漲,財富大為增加。而瑪莎的入獄,在中國人尤其是在中國股市中泡過幾年的人看來,可以說是一個笑料。
瑪莎·斯圖亞特是一位雜志編輯、電視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她的奮斗故事是美國夢在20世紀90年代的新版本。她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通過個人奮斗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她創辦並出版了著名的家居顧問雜志《Martha Stewart Living》,該雜志固定讀者以達210萬,並發展成了一個媒體帝國。瑪莎的多媒體帝國包括三家雜志,美國最有人氣的家居電視節目製作,烹調電視頻道,收音機節目製作和上千萬的書籍發行家庭主婦雜志。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司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作為上市公司的老總,她沒有做假賬、也沒有從自己公司給自己借入大筆資金,更沒有像有些人以公司名義買入自己喜歡的名畫卻占為己有,她的罪名是內幕交易罪,就是把從市場內幕人士那裡聽來的消息當作自己決定股票買賣的根據。而這種做法,在中國股市中人看來,幾乎不值一提,瑪莎作為美國人心中的榜樣人物,竟然判罪,匪夷所思。
瑪莎持有一家名為英克隆系統(ImClone Systems Inc)的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這個公司業績一直很好,很受市場追捧,尤其是公司正在研製一種治癌新葯,這種新葯一旦獲得美國食物和葯物管理局(FDA)的頒發的生產證,利潤就會滾滾而來。在這個消息的刺激下,股票價格節節攀升。但是這種治癌新葯沒有通過FDA的檢測。公司創辦人瓦克索爾(Sam Waksal)預先知曉這個情況,想提前賣掉手中持有的72000股票,但他的律師阻止了這種意味著犯罪的行動,他就把他的股票贈送給他的女兒,讓他女兒出售,也沒有成功,但是他女兒卻成功把她名下的39000股股票通過美林證券經紀人彼得賣出,套現250萬美元。
彼得也是瑪莎的股票經紀人,在瑪莎旅行之際,該只股票跌到瑪莎設置的拋售價格60美元,彼得通知瑪莎做決定,瑪莎當即拋售了3928股股票,套現228000美元,假如遲一日拋出就只有43000美元。這其中的行為都是正常的。問題出在彼得告訴瑪莎要不要賣股票時,瑪莎打電話給公司總裁瓦克索爾,查問公司內部是否有問題,她想知道真相。而這就是美國證券法所嚴厲打擊的內幕交易。正是因為從瓦克索爾那裡得到了確切的治癌新葯沒有通過批準的消息,瑪莎多賺了18萬美元。
這一方面說明內幕消息確實是一筆財富,消息就是每一個股東的財產,一旦獲得這種內幕消息,跟偷盜別人的財產是一樣的。在美國這個嚴格界定產權的國家,想從別人那裡偷錢,無論如何是不允許的。不管這種偷盜行為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只要實質上偷了別人的財產就要受到應有的懲罰。為了打擊這種無形的偷盜行為,美國對證券市場上的內幕交易行為向來判罪嚴重。1990年華爾街著名垃圾債券大王邁克·米爾肯(Michael Milken)因內幕交易罪被判入獄10年並罰金11億美元。雖然瑪莎極力否認自己做過錯事,但美國國會的調查證據顯示瑪莎涉嫌內幕交易,瑪莎因對調查人員撒謊而被宣判有罪,2004年7月16日瑪莎被判刑。
作為一個罪犯,在牢獄之中失去自由,在中國人看來,出獄之時也就是窮困潦倒之日。中國許多商人如那位搗弄汽車的商人、那位建造荷蘭村的企業家,甚至2004年因為資金鏈斷裂的德隆公司,多年的努力都化為無有。在中國的商人一旦涉嫌違法,他們的所有財產便被凍結,被拍賣歸公。對其中哪些財富屬於干凈錢,應該在任何時候由個人擁有,對於哪些財富屬於非法所得,該沒收充公,我們的司法沒有做出細致的分別。當德隆公司處於崩潰之際,德隆的國有債權人如四大國有銀行,在沒有任何法律手段的情況下,便凍結德隆的資產,甚至這些資產中只有德隆很少的股份。發生在中國的故事,讓我們很難想像瑪莎在獄中還能夠掙大錢,但事實恰恰相反。很多股東看好瑪莎擁有的那家公司,自從瑪莎被判刑後,該股開始一路飛升。今年3月3日,該股在紐約證交所的收盤價為32.04美元,期間累計上漲170%。 瑪莎身陷囹圄期間,她所持有的2,900萬股公司A類股票卻升值6億美元。牢獄之災沒有減損她的財富,反而使她的財富劇增。
中國俗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在現代商業社會,在物質慾望的控制下,難免有不能把握自己的時候,但是,不能因為一次過失而否定了全部人生。就像美國尊重產權,絕對不允許公民偷盜別人的財富一樣,美國在判處罪犯的時候,也就這個人做的某一件事情,具體量刑,絕不會誇大量刑范圍。像瑪莎在內幕交易上犯法,就判處內幕交易罪,絕不會無限上綱上線要否定她的所有努力,把她的所有財產罰沒。像尊重合法公民的產權一樣,美國也一樣尊重罪犯的產權。當前提倡和諧社會,在中國執行法律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嚴厲打擊罪犯,但對罪犯的量刑要具體事情具體判罪,也要像尊重合法公民的財產權一樣,也要尊重罪犯的合法產權。不然那些因為一次錯誤行為而失去所有財產的人,當他們恢復人身自由時,可能會選擇繼續危害社會。
2005年3月16日
刊登於《北方經濟時報》
一個在抑鬱的大家庭中長大的女孩,憑著百折不撓的精神最終躋身全美第二女富豪。雖然她曾因妨礙司法調查和涉嫌內線交易經歷牢獄之災,但一出獄她就再次迎來事業的春天。她就是被業界和媒體公認為「家政女王」的瑪莎?斯圖爾特。近日,瑪莎把目光投向了互聯網上的女性沖浪者,她的目標是成為家政領域網路的領軍人物。
美國「家政女王」瑪莎?斯圖爾特開始把目光投向互聯網上的女性沖浪者。就在上周,瑪莎所屬的生活多媒體公司宣布,公司即將正式重新運行marthastewart.com,這個新網站將變成一個功能齊全的信息門戶網站。瑪莎的目標是成為家政領域網路的領軍人物,帶領互聯網上的女性們共同關注生活時尚。事實上,她正在一步一步地朝這個目標接近。
向網路進軍,打造家政社區
據稱,marthastewart.com的新網站於上個月剛剛改版成功。這家原本只是介紹瑪莎?斯圖爾特公司的網站,已經變成了一個功能完備的門戶網站。在這個門戶網站上,你能看到700個網路短片,其中包括瑪莎本人每天的電視秀節目和各種家政服務的一些好點子,比如如何做最新鮮的巧克力蛋糕。該網站還有一個搜索功能,凡是目前已經在電視或者雜志上曝光的家政服務,你都能夠在上面搜索到。當然,還有超過700家的其他公司的網站鏈接,以便找到最好最適合客戶需要的公司。
另外,瑪莎?斯圖爾特已經決定,將於今年秋天將她的這個門戶網站繼續擴張到個性化領域,這將更加方便登錄該網站的人去保存、共享、收集信息和信息互動。很多人甚至可以通過這個網路平台進行家政服務的交流。目前該網站的點擊率和注冊用戶也在不斷上升,並且正在逐漸形成一個小有氣候的網上家政社區。
該公司的總裁蘇珊?萊恩相信,新網站一定會成功,因為瑪莎?斯圖爾特堪稱生活時尚方面最可信的權威。她表示:「我們什麼都不怕,因為我們擁有雄厚的實力。我們的內容圖書佔有龐大的資源,我們具有創造力的團隊也是非常驚人的,我們不斷更新內容—在這個網上社區王國中,你可以盡情地享受。」
倡導手工縫紉
現在,熱愛家政的瑪莎?斯圖爾特又在盤算著一項新的計劃:手工縫紉,即讓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打造屬於自己的時尚風采。這項計劃首先就要從和縫紉機械製造大亨SVP的合作開始。今年4月初,瑪莎?司圖爾特的生動多媒體公司已經和SVP公司旗下的三大子公司—Singer、Husqvarna Viking以及Pfaff達成一致,由SVP公司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持,瑪莎?斯圖爾特則將大力拓展美國的手工縫紉業市場。
這也是瑪莎?司圖爾特少有的一項行動—到目前為止,瑪莎旗下的所有產品都是公司自己製造,這還是瑪莎首次使用其它公司的機器。之所以這樣做,瑪莎自然有她的道理:「我第一次學習縫紉,就是在Singer牌縫紉機上,它給了我啟迪。」她透露,自己家中到目前為止依然保留著一台1901年產的Singer牌縫紉機。這也足以說明,這個牌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
瑪莎?斯圖爾特開始重新倡導手工縫紉。事實上,她的行動已經開始影響到了一些女性,她們關注到了瑪莎的新動向。比如在近期的美國真人秀電視節目上,已經有節目介紹手工縫紉的妙處,很多女性開始喜歡上自己親手縫制的衣服。瑪莎自己也不例外,她曾經透露,自己的婚紗就是自己親手縫制的。
為了她的「手工縫制」事業,去年,瑪莎?斯圖爾特還專門創辦了一份雜志—《藍圖》。這份雜志主要講述的就是如何教人縫制衣物。一開始這份雜志一年出兩期,今年該雜志已經成了雙月刊,預計全年出滿六期;而且讀者人數也從最初的幾萬人急劇上升到了25萬。比如有一期雜志介紹「如何在一天之內完成一款刺綉灰色裙裝」,馬上就被時尚女性們效仿。
目前這股手工縫制熱已經蔓延到年輕女孩,這些女孩也紛紛加入親手縫制自己衣服的大軍當中。「很多《藍圖》的忠實讀者開始打造自己的時尚品位—我看到了很多,而且都很美。」 瑪莎?斯圖爾特驕傲地表示:「我認為縫紉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讓自己的孩子明白這一點絲毫不帶有諷刺意味,這還能夠讓她們明白什麼叫做節儉。」
四千股股票曾讓她淪為階下囚
瑪莎?斯圖爾特1941年出生於新澤西州一個落魄的波蘭移民家庭。13歲時,瑪莎在紐約獲得擔任模特兒的工作,而後她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紐約Barnard女子大學學習。1961年,20歲的斯圖爾特被美國《魅力》雜志評為「十大穿著得體的女大學生」之一,這也讓她找到了一名耶魯大學法學院的畢業生做丈夫,但婚後的生活卻讓瑪莎很失望,她決定去新行當闖闖。在華爾街做了幾年股票經紀人之後,1976年瑪莎開始涉足商界,在家附近經營美食店。1982年,她為《紐約時報》撰稿,不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烹調書籍《娛樂》,此後幾年,瑪莎如法炮製了《快速烹飪法》、《婚禮宴席》等幾本書,由此走入暢銷書作家之列。
其後,瑪莎成為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卡瑪特公司的形象代言人。這當然是一個實現自我擴張的絕佳機會,不到一年時間,瑪莎就從「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和作家」變成了美國最著名的「生活方式權威」,成為美國家政王國的女王,而瑪莎自己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1991年,雜志《瑪莎?斯圖爾特的生活》問世;1997年2月,瑪莎?斯圖爾特生活多媒體公司宣布成立;1999年夏天,以瑪莎?斯圖爾特名字命名的公司上市,她本人擁有公司超過63%的股份。2001年,瑪莎?斯圖爾特擠入美國《商業周刊》「2000年全球25位最佳經理人」之列,與可口可樂、美孚石油、花旗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們平起平坐。
一直都好運相伴的瑪莎2001年底開始走背。2001年底,瑪莎給自己的股票經紀人打電話,讓他第二天拋售自己名下4000股生物技術公司英克隆股票。這最終成為一個把她送進監獄的電話,美國聯邦大陪審團在2003年6月對瑪莎正式提起訴訟,瑪莎涉嫌證券欺騙、妨礙司法等9項指控。最終法院宣判她罪名成立,處以5個月監禁和5個月在家禁閉的判決。
2005年3月,瑪莎?斯圖爾特刑滿。2006年開始,瑪莎?斯圖爾特宣告自己回歸並實行創辦雜志和改革網站等「新政」。一年以後的今天,她的「新政」已經初見成效。
對話瑪莎·斯圖爾特
「人們欣賞我的處世方式」
Q:自從你出獄以來,人們一直都有很高的期望。你怎麼看待這種期望?
A:是的,的確好多人在看著我。說實話,我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也很高。我想我們到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我們的廣告額已經回到了兩年前(她在監獄中)的時候,我們網站的注冊人數也在歷史的高位,我們對此感到非常滿意。我們的雜志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當然,我希望繼續用最大的努力聚焦家政服務,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Q:從你進監獄停播到重新開播,你的《瑪莎秀》(一檔每天都有的電視節目)並沒有出現收視率的下跌,你是怎麼做到這點的?
A:這檔節目現在越做越順手。我很享受上電視的感覺。我感覺我們正在贏取一批穩定和熱心的觀眾。另外,我們還能夠通過其他渠道贏得觀眾,比如網路和廣播。這也使得收視率維持在一定水平。不過,在某些特定地區,我們面臨著競爭,比如在紐約就面臨《the View》(《視點》)的競爭,而到了洛杉磯則要面對奧普拉(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的節目)。歸根結底,我覺得我們有自己的特色,我們的節目不一樣,所以我並不擔心什麼。
Q:你從過去的困難經歷中學到了什麼?你感覺這個世界從你身上學到了什麼?
A:我認為我從美國公眾身上得到了很多尊重,當然在世界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如此。人們很欣賞我的一些處世方式,尤其是遇到一些難以令人容忍的境遇的時候。我永遠都不會說「對於所有的糟糕情況,我感到很不開心」。就是這樣。
Q:你的新雜志《藍圖》上市,這本雜志的目標定位群似乎是年輕女性,跟你的女兒阿歷克西斯差不多年齡。她現在已經在你的電台上有了一檔節目,那你還會讓她在雜志上開專欄嗎?
A:很有可能。我們正在努力抓住我們的一切客戶,包括我的女兒。只要她有能力進行一番設計,為什麼不讓她試試看呢?我辦這份雜志的目的就在於讓大家都能夠來設計自我生活,這也是《藍圖》雜志的宗旨。我們正在努力吸引年輕的女讀者,就像我們在網路社區上所做的那樣。
Q:聽上去你心情很不錯,是不是意味著一切又重新回到軌道上來了?
A:我們本來就在軌道上,從來沒有偏離過。
『捌』 瑪莎的簡介
瑪莎(Mar Sha),是2009年推向市場的一個具有全新概念的大眾護膚品牌,是中國第一個純天然的活性植物護膚品。她以植物活性添加成分為特色,秉承了中國植物安全、天然、健康美容護膚的精髓,是糅合了各類高效活性植物精華與現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自研發之日起,瑪莎就以其獨特的品牌定位及產品開發方式,在國內化妝品市場上獨樹一幟,並逐步建立了天然、清新、自然、活力、健康」的品牌形象。瑪莎的「植物活性護膚品」是現代生物科技與自然界多種純天然活性植物萃取精華結合的成果,在產品開發中科學地運用了「活性植物養膚,科技完美護膚」的天然、安全、高效理念,並以高科技手段萃取天然植物精華,使產品高效釋放出植物本身最大的活性,並能有效養護肌膚,溫和滋養肌膚,煥發肌膚活力、天然、平衡、健康之美。瑪莎的純天然活性植物護膚,精選植物種類中最佳的品類,以及最有益於肌膚、活性最高的成分,帶給肌膚最大的安全、健康和活力;瑪莎倡導的純天然植物活性護膚,不僅落實在產品的成分上,而且還體現在產品的包裝上,瑪莎所有的產品包裝設計都力求大方、簡潔、清新、活力,反對鋪張壞、奢華,將包裝成本轉化為實實在在讓利給消費者的價格,追求「品質最高、性價比最高」,讓消費者無負擔的為肌膚添加美麗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