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費列羅巧克力的產品介紹
ferrero rocher 費列羅義大利榛果威化果仁(從里到外一共有三層夾心,號稱"三種滋味") ferrero raffaello 費列羅義大利白色椰蓉球 ferrero mon cheri費列羅義大利榛果巧克力 ferrero rondnoir 費列羅義大利黑珍珠系列(外邊是黑巧克力外層,內含柔滑夾心及黑巧克力球)
2. 費列羅巧克力的含義是什麼,德芙、金帝呢
費列羅巧克力:
1964年,費列羅公司為了進軍更廣大的歐洲市場,於是採用不同的歐洲語言創造出一個詞「Nutella」,中文譯為「能多益」。其中Nut代表榛子(英語中榛子為「hazelnut」,可省略為「nut」;德語為「nuss」);「ella」取自義大利語的後綴,意思是「甜的,同時還暗示了原產自義大利。
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費列羅家族一共也只有6種產品。這些產品的形態、口味、包裝及所針對的人群,都各具特色。1984年,費列羅公司針對中國消費者,推出了費列羅Rocher榛子巧克力,直到今天仍然大受歡迎。對中國人的胃口,也許正是其中的奧妙。
費列羅為了保證產品的秘方,米歇爾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費列羅公司從不舉辦新聞發布會,也不允許記者到工廠里采訪。
德芙巧克力:
德芙巧克力表達「愛是恆久忍耐」,德芙的英文是Dove,含義是Do you love me ?
如今,德芙巧克力已有數十種口味,每一種愛情都能在這巧克力王國中被詮釋和寄託。
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因愛而生、從冰激凌演變而來的德芙。當情人們送出德芙,就意味著送出了那輕聲的愛意之問「DO YOU LOVE ME?」那也是創始人在提醒天下有情人,如果你愛她(他),及時讓愛的人知道,並記得深深的愛,不要放棄!
金帝巧克力:
金帝巧克力,只給最愛的人」。自金帝巧克力誕生以來,給消費者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美好的日子裡,為所有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送上精美的巧克力,在可可的濃香中品味這份真情滋味。
正如花有花語,巧克力也有自己的愛情物語,送不同的巧克力表示不同的意義,不妨仔細看看:
牛奶巧克力表示你覺得對方很純品,很乖巧,是個可愛的小精靈。
黑巧克力表示你覺得對方有個性,很神秘,深不可測。
白巧克力表示你覺得對方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
果仁巧克力 表示你覺得與對方一起很溫馨,很想隨時陪伴左右。
心型巧克力 表示「我心屬於你」。
卡通巧克力 表示你很欣賞對方的天真爛漫。
(2)費列羅巧克力的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巧克力是以可可漿和可可脂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種甜食。它不但口感細膩甜美,而且還具有一股濃郁的香
氣。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來製作蛋糕、冰激凌等。在浪漫的情人節,它更是表達愛情少不了的主角。
巧克力體積小,發熱多,味甜可口。研究發現,巧克力中含有紅葡萄酒中所含有的抗氧化物。朱古力就是巧克力,都是chocolate的音譯,有很多人混淆。
因為巧克力在製造過程中所加進的成分不同,也造就了它多變的面貌。市面上的純脂巧克力,依照國標GB/T 19343可分為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或純巧克力)--總可可固形物≥30%;牛奶巧克力(Milk Chocolate)--總可可固形物≥25%及總乳固體≥12%;白巧克力(White Chocolate)--可可脂≥20%及總乳固體≥14%。* 巧克力中的非可可植物脂肪添加含量不得超過5%。
禁忌
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不吃巧克力(但可吃無糖巧克力)。
有心口痛的人要忌食巧克力,特別是吃了巧克力後心口感到灼熱的要停止食用。這是因為巧克力含有一種能刺激胃酸的物質。
產婦在產後需要給新生兒餵奶,如果過多食用巧克力,對嬰兒的發育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巧克力所含的可可鹼,會滲入母乳內被嬰兒吸收,並在嬰兒體內蓄積。可可鹼能損傷神經系統和心臟,並使肌肉鬆弛,排尿量增加,會使嬰兒消化不良,睡眠不穩,哭鬧不停。
對於狗而言,巧克力中一種叫做可可鹼的化學物質是問題根源所在。可可鹼類似於咖啡因。根據此網頁的解釋,當可可鹼的攝入量達到每千克體重100至150毫克時,它對狗就是有毒的。
不同種類的巧克力中的可可鹼含量不盡相同:殺死一隻9公斤重的狗需要570克牛奶巧克力,但是用黑巧克力只需57克,用半甜巧克力則需要170克。對於一隻狗而言,撲向裝滿巧克力蛋和巧克力兔的復活節籃子,狼吞虎咽地吃掉一兩斤巧克力,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如果狗很小,狂吃巧克力就可能危及性命了。
事實上,巧克力中毒並不像它聽起來那樣罕見。對於人類,每千克體重150毫克的咖啡因就是有毒的。對於狗也同樣如此!人類的體重通常比狗大得多,但是小孩子如果攝入過多咖啡因或巧克力就會遇到麻煩。嬰兒尤為脆弱,因為他們不能像成年人那樣迅速清除血流中的咖啡因。
巧克力是一種高熱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質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營養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
在飯前過量吃巧克力會產生飽腹感,因而影響食慾,但飯後很快又感到肚子餓,這使正常的生活規律和進餐習慣被打亂,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
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腸正常蠕動的纖維素,因而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孕婦不宜吃巧克力,巧克力對孕婦有一定危害。
辨別優劣
巧克力是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糖果之一,雖然其品種繁多,但質量也參差不齊。專家指出,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鑒別巧克力質量。
1、巧克力的熔點在35攝氏度,入口即化,而且牙縫中不會有任何渣狀的殘留物。
2、在桌子上敲一敲,優質巧克力質地較硬,吃到嘴裡又很脆。
3、打開包裝看,品質優良的巧克力,它的外表最鮮明的特徵是光亮的棕色。灰暗無光的巧克力或是由於製作技術不高,或是品質不佳,而劣質巧克力則幾乎沒有什麼光澤,外觀非常粗糙,甚至出現開裂現象。
4、聞。品質優良的巧克力,具有濃郁而獨特的香氣。為了補充和豐富這種香氣,在巧克力中還常常添加產生其他香氣的原料,如乳粉、乳脂、麥芽、杏仁、增香乳品等。如果巧克力芳香氣味淡薄,則質量差。
5、嘗。各種物料組成而產生了巧克力的綜合滋味。這種滋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可可中的可可脂。可可脂中的可可鹼和咖啡鹼帶來愉快的苦味,可可脂中的丹寧脂帶來略有收斂性的澀味。糖是甜味的基礎,同時起著調節口味的作用,使可可帶來的苦、澀和酸味變得味美。如果有酸敗味和霉味,則是質量低劣的巧克力。
6、質地細膩滑潤是巧克力的重要特徵之一。這種特徵需要用舌頭鑒別,巧克力的細膩滑潤是由組成巧克力原料的細度決定的,不同細度的物質,給予舌頭的壓力是不同的,並因此產生粗細的感覺。另外,是否細膩滑潤也是衡量加工精度的一個因素。
7、軟硬變化:巧克力對熱敏感。當夏季氣溫較高時,就容易變軟,甚至失去原形,一到天氣轉涼,又慢慢硬起來了,這是由於巧克力中可可脂的特性決定的。品質優良的巧克力,都具有這種變化。
8、脆性:在冬天,如果把一塊薄薄的巧克力折斷,可以很清楚地聽到折斷時脆裂的聲音,在巧克力的裂斷面上還可看到整齊的結晶花紋。巧克力遇冷而有脆裂聲,是因巧克力中含有大量可可脂的緣故,因為脆性是可可脂特有的屬性。如果巧克力缺乏脆性,說明巧克力中可可脂少,質量差。
除了通過以上手段和物理性症可以辨別巧克力優劣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辨別因素——可可黃烷醇的含量。從貴族食品到平民零食,巧克力以它獨特的口感和光澤吸引著無數消費者,賦予巧克力獨特魅力的是可可黃烷醇。但並不是所有巧克力都含有可可黃烷醇。這是因為可可黃烷醇受可可豆收獲、加工、發酵,儲存等諸多因素影響,並且巧克力的可可黃烷醇在加熱等眾多復雜的加工過程中易被破壞。所以,可可黃烷醇的含量取決於生產工藝。
可可黃烷醇是在植物性食物中發現的、具有潛在促進健康作用的化合物。
參考資料:網路-巧克力
3. 費列羅巧克力的品牌特點
每一顆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 都用金箔紙獨立包裝,陳列在透明的禮盒內,金箔紙和盒蓋上都有Ferrero Rocher的燙金標貼。
費列羅巧克力 (Ferrero Rocher) 由義大利費列羅集團 (Ferrero SpA) 出品。除了傳統的榛子口味,還有椰子和黑巧克力口味。椰子口味的費列羅巧克力又叫Ferrero Rafaello,有一個箍狀中心,用的是銀色包裝;黑巧克力又名Ferrero Rondnoir,用的是深棕色包裝。Ferrero Garden Varietys有開心果、草莓、檸檬口味。和Ferrero Rocher口味相似的Fernando Ronche在德國生產,外形是卷狀的,只在歐洲銷售。
19世紀60年代推出,開創了迷你巧克力的先河。每粒的嗒糖熱量僅2卡路里。
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 在國內只銷售,沒有合資或授權生產。
4. 金莎巧克力的市場定位,及策略
來源:好的蛋糕網
一個處處突破常規的經典之作
1984年,初出茅廬的義大利金莎巧克力,面對巧克力市場領導者、國際著名品牌吉百利、M&M』S的市場割據和日趨萎縮的巧克力市場,以香港、台灣市場為切入口,周密思考、精心策劃,憑借獨特、超常規的行銷方略,一舉成為世界巧克力糖果行業中一支主流力量。公司在香港上市次年,已穩居20%市場份額,在台灣上市當年,便創下了24%市場佔有率的佳績。經過十年的悉心經營,金莎的銷量已佔香港市場近30%,台灣市場近40%。在世界各地市場也名列前茅,成為國際著名品牌,其成功之舉被譽為營銷史上的經典範例。
金莎的崛起
這是一個經典的突破常規的營銷故事,它把我們帶到1984年的香港。
當時的香港市場是亞洲最成熟、競爭也最激烈的市場。選擇香港作為發展的基礎,包含著非常重要的策略性意義。可以說,它是金莎創下今日輝煌的奠基之作。
該公司亞洲區總經理陳宇澄在談到首選香港的策略時說,首選香港主要基於下列考慮:
香港市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①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結構。香港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費為亞洲(除日本)之冠;都市人口比例高,零售市場結構現代化;就業情況理想,個人消費能力強;自由港的地位,給予進口產品公平競爭的環境;開放的社會結構,市民對外來(西方)的意識形態、生活習慣、新觀念及產品兼容性較強,抗拒力較低,成功的機會大;中國人對品質(尤以食品)辨別能力強,對產品形象的重視,青少年的嗜零食的習慣,年節送禮風俗,都為巧克力糖果創造出非常理想的經營環境。
②巧克力市場結構,香港巧克力市場以總銷量而言,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人均消耗量則為亞洲各國之冠,人均達0.5—0.7公斤。
優良的市場,自然是各商家必爭之地。囊括英、美、歐洲等著名品牌的廠家,如吉百利、麥提莎、三角朱古力、M&M』S、雀巢、瑞士蓮等,紛紛搶先登陸,井在香港創下很高知名度,如吉百利達95%,麥提莎93%,三角朱古力92%,M&M』S92%……其中吉百利及M&M』S的市場佔有率極高,均達20%左右,已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產品。不僅如此,作為市場領導者的吉百利,在相當程度上帶領及影響著香港巧克力文化的形成,和以上述產品口味為導向的消費趨向,定型了美味可口、軟滑、香脆果仁、新鮮、不太甜、包裝美觀、形象高尚、同輩認可、廣告吸引等眾因素皆備的優良標准。
由此,他們得出下述結論:
①香港巧克力市場條件成熟,但停滯不前極需新概念新產品的刺激。
②傳統巧克力影響巧克力的文化形成,必須另闢蹊徑,才能避免與歷史悠久、知名度高的品牌硬碰。
③競爭對手各自擁有部分優良產品應具備的條件,如香滑、果仁等,金莎應在包含上述有形的條件之外,突出其無形特質,如矜貴、非傳統、時尚等,以顯示其差異性.
④香港開放的社會及兼容性的文化,為金莎提供了走出傳統、突破常規的基礎。
由此確立了以突破常規為核心的市場營銷方略——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銷售策略、廣告及推廣策略.
產品策略
金莎的產品策略,根基於自己幾項重要信念,這一信念恰好反映了金莎的創造者——義大利費列羅家族的經營哲學。
一、原創性
費列羅深信成功的產品必須具有差異性,因此原創性成為金莎產品的基石。這一策略使金莎避開與傳統品牌的無謂競爭,在產品上市後的頗長時期獲得可觀的回報。
二、專注基本概念
原創性的產品概念經過科學化的市場調查確立之後,便轉入產品設計階段,在這一轉化過程中,每一環節都經反復驗證,避兔在產品發展過程中不自覺地偏離原來的基本概念。然後圍繞著意念具體化而成產品,再從開發的產品中,篩選最能表達原來概念者作為正式上市產品。
產品一旦上市,便不輕易改變商品的規格或形式,只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良。在費列羅很多上市超過30年的產品中,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訴諸消費者的產品整體概念常與上市之初差異不大。這一策略與傳統的每隔一年半載便推出新包裝、新產品的作法大相徑庭。
三、堅持產品品質
好的產品必須具有完美的品質,方能顯出其概念的優越性。金莎對產品品質的執著,幾近頑固的程度。堅持選用最好的原材料,拒絕使用一切人工合成的用料及添加劑。為了體現產品的原創性及獨特品質,不惜投入大量財力及時間,自行開發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實行獨特的工藝流程,以致於金莎成功後的仿效者只能抄襲其外表包裝,而無奈於金莎的內在品質。金莎原創性的產品質量及結構,至今十餘年一幟獨樹。
四、產品跨越市場層次的能力
費列羅產品有一個特點,上市之初難以歸類,往往同一產品,可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賦予不同的市場定位。金莎就是這一特點的典型例子。一顆金光閃閃的榛子果仁巧克力,在不同的包裝下,可進入不同的市場,吸引不同的消費者。
①三顆小包裝——這是專為核心消費層(18—25歲)設計的,這些年輕人重復采購頻繁,其定位在日常自我消費的層面上。
②五顆紙盒裝——把三顆裝的裝潢豪華化,數量增至五顆,就使其進入價格水平較高,但市場較狹窄的層面。其定位在刻意追求美觀、矜貴包裝而不計價格、一切以品質及形象為時尚的消費層面上。在量上,它既可滿足個人,又可與人分享,還可當作小禮物給好友、親人以一份小小的溫馨。
③八顆心型盒裝——這是包裝外型設計獨特的禮品類定位,其對象是大量的非巧克力消費者,用以作為情人節、母親節及友濟生日的禮物。
④十六顆盒裝——它是為迎合最廣闊的消費層而設計的。主婦或家庭其他成員常常購備家中作為日常糖果,或作為朋友互相探訪的小禮物,得體而不過於隆重,也可作為節日、聚會的集體禮物。
⑤二十四顆盒裝——這是將金莎華麗、矜貴的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的一類,它往往成為春節或較隆重場合的最受青睞的禮物。
五種不同的包裝,體現了金莎的消費者定位思想和跨越不同市場區層的能力,使一顆同質的巧克力,發揮出自零食到禮品的多種功能,吸引不同層次的廣大消費者。
金莎成功的產品策略並不是費列羅的主觀臆想,而是建築於其長期了解市場結構及導向,對消費者及消費行為研究基礎之上的。注重對市場及消費者的研究,是金莎確定產品策略、市場策略的必備步驟。正是通過這種積極尋找有效的產品形式與渠道,了解把握消費者接受程度的理念與行為准則,使金莎穩操入市的勝券。
價格策略
費列羅的產品價格觀念,更具特色——注重考察對滿足一己在物質上或情感上的渴求,而非實際需要所願付出的代價。就是說競爭產品給予消費者的渴求或慾望的滿足程度及價格關系,成為其價格的決定因素,而非傳統的著眼於重量、包裝大小等因素。
費列羅認為,產品的價格與產品的形象及定位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以致於金莎上市之初,因其定價策略與市面一般傳統手法不大相同而使零售商倍感困惑,並招致拒銷與嘲笑。
按傳統定價方式衡量,金莎的定價方式確實毫無邏輯可循,如價位比市面上同等重量的產品高出30—50%;不同包裝規格品種間價格差距沒有規律,顆數愈多,包裝愈大,則按顆計價格愈高。其實,這正是金莎不同功能、滿足不同層次的產品以不同價位的匠心所在。
這一高價位的獨特定價方式,提升了金莎精品形象。金莎的高價位,與其高貴形象及高品質保持一致,使兩者之間在消費者心目中取得一致的認同。以聖誕金莎為例,這是金莎在聖誕節期間推出的特別包裝,其裝滿十分考究,給消費者以小量手工製作而非大機器生產的特殊感覺,這里消費者所購買的巧克力產品已升華為一份極富原創性、矜貴高雅,蘊含著聖誕氣氛的一份典雅的禮物或裝飾品,令消費者從中體現出自我品味與心緒,其價值自然遠遠高於一盒普通的巧克力糖果。
銷售策略
金莎的定價、銷售及推廣等行銷策略,與其產品策略一脈相承,均建築在商品質及高尚形象上。
1984年,金莎入市香港時,傳統的巧克力銷售主渠道集中在超級市場及附設食物部門的百貨公司或便民店、零售點上,全港計約4000家。最具霸主地位的是惠康及百佳兩大連鎖超市集團。當時大連鎖集團入店條件十分苛刻,如貨品必須具有相當知名度;貨品一經接納,必須支付可觀的推廣費用(通常數十萬元),以便作上市期店內宣傳之用;貨品的定價必須經采購部門同意,在一定期間銷售不理想而又不能改善者將停止采購,推廣費用則不予退還。
此時的金莎可謂一文不名,又無雄厚的實力,加之其獨特的、不合時宜的價格策略,迫使金莎改弦易轍,另闢蹊徑。
選擇何等商家使其在價格、品質、陳列、通路等等均能適當反映出金莎獨特的定位呢?一番深思熟慮,金莎選定了屈臣氏集團。旗下的連鎖西葯房作為合作目標,以屈臣氏作為展覽櫥窗,著實反映出金莎獨特的追求。
當時,屈臣氏是以售賣高級化妝品、貴價小禮品、配方西葯及一些高級日用品為主,服務對象多為追求高品味、高品質而情願付出相應代價的高消費階層,是消費者尋訪高質素個人消費品及接觸時尚生活模式的首選場所,其形象、經營方針、定位等在一定程度上與金莎有共通及互補的特性,且與金莎理想中形象及消費層面定位大致吻合。加之該店當時約有50間分店,分布於港九各區高消費、高人口密度地區,自然成為金莎的理想場所。
目標確立後,金莎展開了對屈臣氏不同管理階層的推銷游說工作。屈臣氏慧眼獨具,深知金莎的潛力,並考慮借金莎介入之力,中和、提升屈臣氏「西葯」方面的形象,借消費層面較廣的巧克力產品消減一般消費者對屈臣氏只服務少數購買力強的消費者的負面影響,緩和店內因貨品導向關系而帶來的冷峻格調,藉助金莎金色包裝、文雅華貴的形象,以及便於營造節日氣氛的特質,增加屈臣氏的溫馨及親切感。共同的意願,相通的觀念,互補的作用使二者一拍即合,聯手拓市。
這樣,金莎在非傳統的商店裡以非傳統的陳列方式(傳統糖果放於貨架上,金莎則遍布於屈臣氏店內不同角落,並以座地陳列方式)亮相,立時得到震撼效果——顧客在毫無心理准備的情況下,在意想不到的環境,遇上意料不到的產品,且以座地方式展現眼前,沖擊波可想而知。
細細品味二者的結合,又給人一種和諧、默契的感覺,這種感受,與初嘗金莎的感受不謀而合,更加巧合的是,這一天作之合,恰似金莎的產品形式——在華麗文貴的包裝下,一層碎果仁巧克力,包裹著一顆圓形的威化作外殼的軟巧克力,中心又含有一顆香脆的榛子果仁,在每層軟、硬及質感、香味均不同的組合中,初嘗時給人一種出乎意料但又和諧協調的感覺。這恰似踏進屈臣氏看到金莎大堆頭陳列的感覺。
金莎以獨特方式登場,產生了非凡的效果,知名度大增,藉以屈臣氏的成功經驗,加上少許變通,金莎在短時間內很快形成了一個質量及數量均佳的銷售網路。當各通道均接受金莎時,與惠康與百佳兩大集團的商談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金莎得以按即定價格策略,進入力量龐大的銷售網,並迅速推廣開來。
廣告及推廣策略
除了產品、價格、銷售等策略謀求突破外,金莎在廣告推廣方面舉措,更是勝人一籌。
在策劃廣告時,環顧巧克力市場,不少品牌在市面上歷史悠久,數十年來累積下來的廣告力量令知名度高達90%以上。
為了能在各牌子的廣告堆中讓消費者記住「這一個」,費列羅策劃的金莎廣告文案可謂費盡了心機。按照傳統通用模式,廣告主往往把產品安插在一般生活化歡樂氣氛中並以演員嚼食巧克力的表情說明產品的美昧。或者是一群少男少女、載歌載舞,來宣揚巧克力的禮品定位。費列羅認為,這類廣告內容及產品訴求模糊,只是品牌在長期播放中給觀眾較深印象——即得到知名度。於是金莎一開始便給自己定下了廣告與創意及製作一定要表達出金莎突破常規的特質。幾經斟酌,「金莎吸引力,凡人沒法擋」成為即定的廣告主題。突出描述在不同場合,身份不同的角色,因金莎內在獨特的品質吸引,在不自覺中,把金莎吃得一顆不留。
金莎創意獨特的廣告片曾與嚴肅的教會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幾近招致電檢處的禁映。
廣告是這樣的:在寂靜空曠的教堂里,一面孔清純的少女低頭走進仟悔室,畫面顯示少女期期艾艾地向神父坦白,說因抵擋不住誘惑後悔發生了第一次!觀眾至此已被故事情節牽引,免不了想到少男少女最不該犯的過失上去。但畫面一轉,少女竟解釋為抵擋不了金莎獨特口味的誘惑,而第一次將整盒金莎吃光。此刻觀眾從少女向神父仟侮所營造的令人窒息的氣氛中豁然解脫,不禁發噱。少女繼續描述金莎產品結構及特性,並使之成為擋不住誘惑的主要理由。這樣使觀眾通過故事而認識了金莎獨特的品質,留下深刻的印象。廣告到尾聲時,畫面突然出現剛才聆聽少女仟侮的神父,(在吃完金莎後),又向另一位神父坦白他的第一次……觀眾又因為這一小轉折而露出會心的微笑,以致樂不可支。
整個故事結構,除交代了產品特性外,更利用了出乎意料的環境,對少女美麗的誤會及神父的仟悔,自然引發出「凡人沒法擋」的主題。教會與巧克力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在片中又顯得兼容與和諧,使宗教也顯得平易近人。這與選擇屈臣氏作金莎展示櫥窗所得的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廣告面世後,迅速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並獲當年廣告片金獎。金莎的廣告又一次表現了金莎突破常規的信念與思想。
為了輔助電視廣告,加深消費者對金莎的印象,費列羅在地鐵燈箱廣告製作上釋放了又一顆強力炸彈。其訴求主題仍是「金莎吸引力,凡人沒法擋」。創作意念是利用地鐵燈箱媒體的特性,攝制一巨幅海報,圖畫顯示一盒金莎朱古力中一顆被取去,海報在被取去金莎的位置上做出撕去圖片中一顆金莎的效果。旁邊標題寫道:奉告此乃金莎海報,並非真正巧克力。效果逼真,令人叫絕。廣告其後又獲得最受歡迎海報獎。
金莎的成功,應該說歸功於費列羅突破常規的經營觀念,審勢金莎,追溯其成功的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突破常規的一根紅線,貫穿於其市場方略的方方面面,正是這一突破常規的觀念,締造了金莎金色的輝煌。
5. 德芙巧克力的市場分析
1:市場背景(市場性、商業機會、市場成長)
(1)據調查結果顯示,柳州巧克力市場品牌集中度極高.消費者主要要吃兩個品牌的巧克力,德芙和吉百利,分別佔60.2%和28.8%,合計消費比率達到近九成,這種現象在其他類食品市場從未有過.
2:產品分析
(1)用途: 送禮.禮品.自己吃
(2)命名: 定中化的名字.有親切感.
(3)包裝: 採用歐美風格設計.非常精美
(4)味道: 香甜可口.
(5)價格: 零售價:40至200元不等.
3:產品優勢:
(1)好吃,味好,廣告好;
(2)口感好;
(3)巧克力味純;
(4)味不太甜,味好;
(5)買慣了;
(6)到嘴就化了;
(7)口味好,滑潤;
(8)比較細膩;
(9)含熱量多;
(10)不膩口。
4:產品劣勢:
(1)價格高;
(2)太甜;
(3)上火;
(4)品種少,花樣不多;
(5)不容易保存;
(6)塊大,不方便;
(7)量少;
(8)口味膩。
(三) 競爭對手分析:
吉百利,金帝等產品較早的進入市場.在消費者心中有一定的份量.在中國市場對巧克力產品銷量貢獻最大的是年節市場(中秋/聖誕/春節/情人節),這個市場的產品銷售恰好以禮品/禮盒為主。可以說在中國,金帝巧克力的銷量不是最大,但中國的禮品裝巧克力肯定是金帝的銷量最大。而「送禮」這種品牌訴求直到近兩年才深入人心現在不僅保健品可以送人,連調味品也有禮品裝了。正是憑著先行一步的優勢,金帝很快後來居上,在去年金帝終於趕超了吉百利,位居行業第二,僅次於德芙。
(四):廣告戰略
1.廣告目標(企業廣告活動的目標)
提高消費者購買興趣.這中長跑 廣告的目的在於消費者看了或聽了廣告之後,對產品的特點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與了解.激起經濟規律的購買慾望.這廣告主要介紹該品牌的口感
2.廣告對象:16--45歲,此年齡段的情侶或夫妻正處於精力充沛.戀愛時比較注重浪漫.45歲以上的中年男女.容易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綜合病症.不易年輕的女性.16-28.為主要市場.女***吃巧克力 巧克力可以說是最美味的食品之一,盡管女性在體形和美味的抉擇中痛苦不 堪,但從現實來看,女性對巧克力的偏好仍十分明顯。在前面提及的幾個主要品牌,,這
表明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女性購買巧克力的傾向性相當明顯,再具體比較,年齡因素對購買者的影響要略大於性別因素的影響。
3.廣告地區:復蓋全國
4.廣告創意:
(1)廣告主題.感受口齒留香的感覺.
一雙年輕情侶.他們的感情相當的好.無意中.他們參加了一個接吻大賽,比賽定於今天下午舉行.女孩早早在家打扮.嘴裡含著她最喜歡吃的德芙巧克力.不久.男孩來接女孩去比賽場地了.在主辦方的地聲令下.到場人每一個參賽選手都與自己的女友熱烈親吻.男孩吻著女孩的唇.甜甜的.他們就一直這樣下去.最後.他們勝出了比賽.主持人問他.有什麼感想.他就了一句.德鞭巧克力.真的很好吃.
能有一段如巧克力般的戀愛.在吃之前.總是看著巧克力.定定的看.笑著說:如果我的王子是你就好了.就是那時.眼前的巧克力果真變成了一個帥氣的男孩子.最後.他們相戀了.每天一起看日出.看日落.過得很甜美`
5.廣告實施階段:2003年12月---2004.5月
(五)廣告媒體策略:
(1) 主要媒體---電視 輔助媒體 ---印刷廣告
(六)廣告效果預測.
新上市 20000 20%
第一期特賣 30000 30%
空檔消化期 10000 3.6%
第二期特賣 50000 25.1%
總計: 100000 100.0%
企業單位:CK集團
由於中國巧克力市場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世界各大知名巧克力廠商都將目光聚焦中國。CMMS2004(春)數據顯示:中國巧克力市場中,品牌市場份額位居前十位的分別是德芙(38.61%)、吉百利(13.22%)、金帝(11.12%)、雀巢(9.49%)、好時(5.52%)、金絲猴(2.94%)、費列羅(2.32%)、M&M's(2.10%)、金莎(1.89%)、申豐(1.58%),合計共占整個市場的近90%的份額。其中,世界三大著名巧克力品牌--德芙、吉百利、金帝就佔了近2/3的市場份額。由此可見,中國巧克力市場品牌集中程度非常高,尤以德芙優勢最為明顯。
在整個市場份額的爭奪中,合資品牌和洋品牌明顯占據了上風。在市場份額排名前十位中,德芙、吉百利、金帝、好時、雀巢、M&M's均為合資品牌;國產品牌只有金絲猴(2.94%)和申豐(1.58%)兩個,而且兩個品牌累計市場佔有率還不足5%,市場競爭實力尚顯薄弱。
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即"消費者品牌忠誠度"(是對消費者"最經常"消費品牌份額的考量)進行考察,排在前十位的品牌分別是德芙(72.4%)、金帝(42.6%)、吉百利(42.3%)、雀巢(41.8%)、金絲猴(38.4%)、申豐(35.7%)、士力架(33.3%)、金莎(32.4%)、健達(31.1%)、好時(29.5%)。德芙依然遙遙領先。與此同時,合資品牌及洋品牌繼續保持其絕對的優勢地位。
由"市場份額"和"消費者忠誠度"兩個指標基本可以判斷出中國巧克力市場的基本狀況。中國巧克力市場已是洋品牌及合資品牌的天下,國產品牌很難與其抗衡。
另外根據福布斯的調查,以下三種巧克力獲得頂級巧克力品牌。他們是:
英國吉百利
「吉百利」(Cadbury)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巧克力品牌之一,也是英國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吉百利生產的巧克力屬於傳統的英國風味。
6. 費列羅的市場策略
1984年,初出茅廬的義大利費列羅巧克力,面對巧克力市場國際著名品牌專吉百利、好時等的市場屬割據和日趨萎縮的巧克力市場,以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市場為切入口,周密策劃,獨辟蹊徑地與屈臣氏集團合作,一舉成為世界巧克力糖果行業中的一支主流力量。
義大利家族企業費列羅為將「Nutella巧克力」引入中國,選取一條阻力最小的途徑打入中國的市場空白。通過與一家獨立的分銷商結成合作夥伴,並抓住中國人喜歡贈送昂貴進口禮品的特點,費列羅成功地將錫箔紙包裝的精美榛子巧克力賣給了中國消費者。在方興未艾的中國巧克力市場中,費列羅在禮品饋贈這一領域取得了絕對的成功。據調查,在情侶市場,玫瑰鮮花、費列羅巧克力和胡庄玫瑰花球一直是消費者首選的禮物,可見費列羅在中國市場的影響有多大。
7. 費列羅巧克力屬於什麼檔次
費列羅巧克力是屬於比較高端的檔次。
費列羅(FERRERO ROCHER)是義大利費列羅集團旗下的產品,集團是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並擁有一系列優質創新的產品,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更是享譽全球的著名品牌。
公司於1946年,由Michele Ferrero先生始創於義大利北部,全力家族式經營,第三代,已發展到享譽盛名的跨國集團,並擁有一系列自創的名牌優質產品。
2021年,獲評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發布的《2021年中國新春零食禮包禮盒品牌線上發展排行榜單TOP10》TOP7。
費列羅特別關注產品中使用榛子的質量,費列羅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榛子采購專家。只有最好的榛子,例如皮埃蒙特大區朗鬲地區出產的「TONDA GENTILE」和土耳其出產的「GIRESUN」,才適用於費列羅Rocher,能多益果醬和其他著名的費列羅產品。
這些配料經過特別仔細的挑選後直接由費列羅進行加工。可可豆、咖啡豆和榛子豆是一送到工廠後就立刻烘烤以達到。
8. 巧克力市場分析報告
目前,中國巧克力市場究竟是一個什麼的狀況呢,我們來看本文。
第一、國巧克力市場的狀況。在目前國內的巧克力市場,主要表現為:
1、中國即將成為世界上最有發展潛力、增幅最快的巧克力市場。
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巧克力正以10-15%的年增長率迅猛發展,市場消費潛力高達200億元。中國人均年消費巧克力只要達到1千克,就是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市場。
中國巧克力市場將迅速發展,這對國內巧克力廠商來說是極好的契機。但面對洋品牌已經占優的局面,國內巧克力廠商只有不斷提高產品的品質,進行原料精選和設備升級,在技術上與國際接軌,並注意市場創新,廣建營銷網路,加強品牌經營,才能夠與國際巧克力企業在一個平台上進行競爭和交融,突破巧克力行業的寡頭壟斷狀況。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就在於,這是一個潛力巨大而未開發的巧克力市場,在未來幾十年裡將會有令人興奮的成長機會。我國目前巧克力的年消費量在30億元左右,人均巧克力消費大約為每年四十克至七十克,約三點五億美元的市場價值看似巨大,實際上僅占國際市場的百分之零點五。歐洲年人均消費巧克力7公斤以上,亞洲的韓國、日本平均2公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巧克力市場將有每年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增長率。
FMCG研究中心對上海甜食市場2005年的統計顯示,巧克力是甜食市場的大頭,佔到了整個甜食市場41%的份額,其次分別是糖果:30%,膠母糖:20%,功能糖果:9%。
2、目前中國生產的巧克力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品牌少、口味單一;巧克力加工設備選型不當、配套設施不全;產品開發力量薄弱、產品更新換代慢等問題,在整體印象上始終無法擺脫品質口感不盡如人意、只能在低端市場徘徊的尷尬處境。而90年代以來,陸續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著名巧克力生產商明顯占據了整個巧克力市場的優勢局面,它們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打科技、文化牌,並且著重強調產品的優秀品質與獨特口感,迅速佔領了市場,從劃分市場結構最重要的指標行業集中度來看,最大的四家巧克力企業占據了市場近70%的市場份額。
這樣,一方面,中國巧克力市場將迅速發展,國內的巧克力廠家面臨極好的契機,但另一方面又是大半壁江山被洋品牌占據。所以,如何從根本上提高國產巧克力品質,增強國產巧克力的品牌競爭力是國內巧克力生產商們一直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3、中國企業塑造巧克力品牌已成為必然趨勢
從世界范圍來看,產品價格越來越不是巧克力行業的競爭熱點,而提高原料、開發新口感、集中品牌,不斷縮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有專家總結,當今國際巧克力市場的三個特徵就是:精選原料(特別是牛奶);提高技術、開發新口感;品牌經營。這三者都和品質是密切相關的。下面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看中國巧克力生產廠家的發展動向。
首先,從原料精選、設備升級方面來看。國產巧克力曾經有很長時間存在品種單一與風味平庸的問題,近年來,國內廠商致力於對原材料的精選把關、異味去除、物料精製,例如國內最大的糖果生產商之一的雅客食品有限公司選用西非象牙海岸的上等可可豆和紐西蘭天然牧場的優質奶粉,配合從義大利、德國引進的先進設備,加上採用了精磨、精煉的特殊處理工藝,使產品呈現出了誘人的口味,剛剛推出的精彩巧克力更是具備了國際化的水準。為適應國際巧克力製品的消費趨勢,國產巧克力採用巧克力基料與膨脆穀物製品、低熱值糖體或果蔬製品等混合方式製成新型產品,類似運動巧克力等專業理念也開始被包括雅客在內的國產糖果巧克力企業廣泛採用,推出了高品質的機能性巧克力。
其次是在技術上主動出擊,與國際接軌。巧克力是舶來品,在生產工藝和技術積累上國產巧克力的確大有不足,但現在已經有一些國產巧克力企業開始主動出擊,積極與國外的專業技術機構合作。雅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個方面是加強品牌經營,廣建營銷網路。大打科技、文化牌是洋品牌佔領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且,進口品牌的巧克力在廣告宣傳中投入了大量資金,努力藉助媒體的力量,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與遠道而來的洋品牌相比,一些民族企業也開始依託民族文化和理念,加強自身品牌的內涵。
4、中國巧克力市場競爭格局
相對於歐美競爭激烈的巧克力市場來講,中國巧克力市場行業競爭程度較低、競爭產品較少、發展潛力巨大,這樣的一個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蛋糕,自然使西方巧克力巨頭們垂涎三尺。目前,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重量級巧克力企業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在上海超市中可見的進口或合資巧克力品牌已多達70多個,進口巧克力品牌的不斷加入加速了中國巧克力市場向國際化競爭演變的進程。
競爭企業分化成三大陣營:第一陣營是以德芙、吉百利、好時、費列羅等為代表的外資品牌,佔領了高檔巧克力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第二陣營是以金帝、愷撤威登為代表的合資品牌,主導中檔巧克力市場;第三陣營是以申豐、金絲猴等為代表的本土品牌,占據了低檔巧克力市場的主要份額。進口、合資品牌銷售勢頭強勁、國產品牌表現不佳:無論從高空的品牌傳播、廣告投放還是低端的產品鋪市、市場生動化和銷售促進,無論是市場佔有份額還是產品知名度,進口、合資品牌都占據顯著位置,本土品牌除金帝巧克力擠進行業三強,申豐、愷撒威登嶄露頭角外,其他品牌均表現不佳。
第二,國內巧克力企業和國際巧克力企業品牌的優劣式對比
1、外資企業的優劣分析
主要優勢
(1)源頭與產地優勢:巧克力誕生於中美洲,發揚光大、盛行於歐美,世界公認的頂級巧克力產於瑞士,美國瑪氏、好時和瑞士雀巢三大巧克力廠家銷售額佔全球市場70%以上份額。巧克力只有歐美的才是正宗的,才是原汁原味的,這是任何本土企業短時間內都無法改變的消費心理。
(2)技術與產品優勢:從1828年荷蘭Van Houten壓榨出可可油脂與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塊巧克力,歐美巧克力大國製作巧克力的工藝技術已歷經175個春秋,巧克力加工技術、工藝早已鍛造得爐火純青,數千個品種、規格,另外每年還有300-500個新品誕生,令本土巧克力企業望塵莫及。
(3)品牌及營銷優勢: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巧克力品牌,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行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洗禮中,使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深深的紮下了根,搶佔了消費者心智中的重要位置。這些品牌往往具有豐富的市場、銷售和與消費者溝通的經驗和一套科學、縝密的市場、廣告、終端操作模式。
(4)實力及資源優勢: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巧克力企業,往往是世界食品行業中的重量級企業,當之無愧的食品大鱷,它們不僅控制著優質的原料來源,還具有極大的資金、技術、人才、資源優勢,富可敵國,如雀巢為世界第一大食品公司,年銷售額440億美元,瑪氏為世界第七大食品公司,年銷售額153億美元。
主要劣勢
(1)缺乏對中國市場的了解:表現在對中國市場流通體系、市場結構、中小城市分銷渠道與方式、地域差異、消費心理、消費行為、飲食文化、口味差異等的了解和把握上不夠全面、具體和真實。
(2)消費者對巧克力的誤解:由於對巧克力了解不夠充分,消費者普遍存在著巧克力是高糖、高熱量的糖果,不僅會使身體發胖,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錯誤的認識,致使部分消費者想吃,但又不敢吃、怕吃。
市場策略
以美國瑪氏公司為典型代表,外資巧克力企業在市場運作上可謂是方法、技巧、策略均比國產巧克力企業技高一籌,它們不以一時一地的銷量為唯一目標,相反卻注重在中國市場長期的市場佔有份額,注重品牌的建設和管理。它們常用的策略是:
(1)以雄厚的資金實力為支撐,一擲千金,以巨大的廣告投入、公關和事件行銷來打造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如2000年巧克力行業國內廣告投放前十名除旺旺黑白配入圍外,其餘九名全部被德芙、吉百利、好時、費列羅所瓜分,其中瑪氏公司德芙等品牌廣告費用高達5000萬元。
(2)對營銷人力資源高度重視。他們相信只有一流的營銷人員才能做出其他公司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一流的營銷人員就必須有一流的薪酬和待遇。因此,它們往往以高出行業數倍的價格招聘一流的市場人員去締造一流的銷售業績。這些跨國巨頭們正是憑著強大的品牌力和一流的人力資源,在經銷商招募、分銷、流通、終端銷售、產品陳列和促銷等方面占盡了優勢。
2、本土企業的優劣分析
主要優勢
了解外部環境、中國市場和消費心理: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土企業,對國內政治、法律、經濟、文化、技術、自然等外部環境自然瞭然於胸,同時,對於中國的市場結構、市場流通體系、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心理都有一個准確的把握,這些是進入國內的洋鬼子們短時間內很難參透的禪機。
主要劣勢
(1)技術與產品:相對於歐美數百年的巧克力加工、製作技術歷史,我國巧克力生產歷史不足半個世紀,在口味、包裝等工藝上與國外知名品牌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突出表現在巧克力品種少、口味單一,巧克力加工設備選型不當,配套設施不全,產品開發力量薄弱,產品更新換代慢。
(2)消費者心理:在中國消費者潛意識深處,巧克力是完全意義上的舶來品,只有歐美的巧克力才是真正正宗的巧克力。消費者認為,國產巧克力在品質、口感等方面和進口巧克力根本不在同一個等級上。
(3)營銷資源:本土企業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作支撐,可供企業支配的產品研發、技術創新、人力資源、廣告投放、營銷推廣等營銷資源普遍短缺。
第三、巧克力市場總結
1、巧克力消費在中國是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
對中國來講,巧克力還是比較新的食品。它在中國發展的歷史有50多年。規模生產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從90年代開始,到目前為止生產量還不是很大。據行業初步統計,目前全國的總生產量為7萬噸左右。人均消費50-60克左右。而發達國家,如日本人均7公斤,歐洲人均基本都是在10公斤以上。可以說國內的發展很快,但差距很大。巧克力的發展是和生活水平相關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費量會逐步擴大。近幾年國家的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今後3-5年也是我國巧克力發展比較快的階段。
2、國內市場品牌競爭處於低端
目前國產巧克力仍然存在品牌少、口味單一;巧克力加工設備選型不當、配套設施不全;產品開發力量薄弱、產品更新換代慢等問題,在整體形象上始終無法擺脫品質口感不盡如人意,只能在低端市場徘徊的尷尬處境。
3、國際品牌對國內市場作用巨大
國際品牌的進入,帶動了國內消費者對巧克力的消費,推動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發展,其先進的管理理念,高品質的產品,精美的包裝都促使中國巧克力品牌不斷的提升自己。
但國際品牌也存在著劣勢,不了解中國的本土文化,在消費者定位方面出現誤區如著名的紅牛飲料,就因價格定位太高,而在中國市場失敗。第一對中國市場流通體系、市場結構、中小城市分銷渠道與方式、地域差異、消費心理、消費行為、飲食文化、口味差異等的了解和把握上不夠全面、具體和真實。第二國外著名品牌的巧克力,它的質量和檔次是比較好的,但有的進口巧克力是國外的普通品牌,質量可能還不如中國國內企業生產的巧克力。第三,在國外生產的巧克力新鮮度不如在國內生產的。如果是同一質量的品牌產品,是有經驗的消費者,能感覺到在中國生產的新鮮度要比進口的產品好一些。
4、國內消費者對巧克力存在誤解
由於對巧克力了解不夠充分,消費者普遍存在著巧克力是高糖、高熱量的糖果,不僅會使身體發胖,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錯誤的認識,致使部分消費者想吃,但又不敢吃、怕吃。
5、巧克力品牌沒有主打文化牌
巧克力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的產品,情侶文化、健康文化、禮品文化,但是在目前市場上的品牌重點還在突出巧克力的品質,如好時的訴求點是自己的小身材,大味道,德芙的訴求點是牛奶香濃絲般感受,吉百利的訴求點是順滑,精彩巧克力訴求點在美味等等。
6、消費者重品牌更重品質
盡管消費者如此鍾愛這兩個國外品牌的巧克力,但在問及消費者喜歡吃國外品牌還是國內品牌巧克力時,有近半數(45.7%)消費者表示只要產品品質好,性價比合適,就無所謂國外還是國內品牌,也有32.1%的消費者喜歡國外品牌,喜歡國內品牌的佔到22.2%。主要是由於目前市場上國外品牌巧克力產品在品質上普遍優於國內品牌的緣故。有93.6%的消費者認為目前市場上的高檔巧克力產品的最大缺點是價格太高。價格高是影響高檔巧克力消費的主要因素。
7、禮品市場
CMMS2004(春)數據顯示:中國巧克力市場中,巧克力以禮品形式被消費的比例占總消費的52.4%。在禮品市場中,德芙依然以40.2%的品牌滲透率拔得頭籌,而吉百利、金帝、好時、雀巢、費列羅、金莎、M&Ms、金絲猴、瑞士蓮等品牌分列其後。
與巧克力市場總體格局稍有不同的是,在巧克力禮品市場中,洋品牌份額有所增加,國產品牌進一步萎縮。費列羅、金莎、瑞士蓮都是世界知名的巧克力品牌。其中,瑞士蓮是瑞士最著名的巧克力,它被公認為世界巧克力中的極品,瑞士蓮產品特質:採用一百七十多種的巧克力配料;堅持選用上乘的可可豆及可可脂;力求保持巧克力的味道完味;香甜幼滑,是巧克力中之極品。而金莎和費列羅都是義大利費列羅家族的巧克力品牌。費列羅產品普遍價格不菲,它有其獨特的產品價格觀,即:注重考察消費者在物質或情感上的需求而非實際需要所願付出的代價,並認為產品的價格與產品的形象及定位密切相關。因而,金莎、費列羅價位雖高,但與其高貴形象和至上品質是一致的,故最終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一致的認同而獲得成功。
8、巧克力消費已向品牌的方向發展
品牌是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完全體驗,她是消費者的個性化選擇,同時品牌又代表的高品質和高知名度、美譽度等。在巧克力市場上,只有知名的品牌才能對產品的原料有所保證。對產品的工藝有非常強的提高。巧克力作為一種非常特殊的產品,它對倉促、物流等環節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只有知名品牌才能向消費者提供這種保證,同時向消費者提供穩定的,高質量的產品。巧克力是非常個人化的食品,它可以延伸出很多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巧克力的魅力在於它包括了甜、苦、還有澀味,它的味道代表了生活的體驗
9. 費列羅巧克力的中國發展史
1994年
確定中國官方經銷商
1998年
廣州代表處正式成立
2000年
上海代表處成立
2002年
健達繽紛樂電視廣告被引進廣州
2007年
廣州在巧克力市場份額占市場第一位
11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確認了費列羅Rocher立體商標的顯著性。費列羅Rocher的三維立體商標成為中國第一個通過司法程序予以確認的立體商標。
2008年
3月 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費列羅在與蒙特莎(張家港)食品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案件中勝訴,費列羅Rocher特有的包裝、裝潢得到確認和保護。該判決結果被國內外媒體廣泛報導,並被稱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里程碑」事件。
5月 費列羅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為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合作夥伴。健達被指定為訓練局運動員專用巧克力。
2009年
11月 費列羅派出了一支由中外律師專家組成的」打假小分隊」在秋季廣交會上,用短短兩天時間」拿下」6家侵權廠商,這些廠商隨即被要求下架撤展
12月 健達巧克力贊助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健達長跑活動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火熱開展
2010年
3月 Rocher參加中國婚博會,滋潤了更多戀人甜蜜愛情
6月 健達巧克力在上海世博會義大利館內為兒童專設奇趣樂園
讓玉樹的孩子也能擁有一個歡樂的兒童節,費列羅中國為玉樹兒童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