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秸稈都能怎麼用
秸稈等經過農盛樂發酵劑發酵之後不僅可以是很好的動物飼料,還可以製作成有機肥的。
(一)農盛樂發酵劑發酵秸稈做飼料的步驟:
1、原料准備。應先將秸稈按要求粉碎或切成小段或絲狀,其中用於喂牛、馬、騾的飼料原料應切碎成2-5厘米,餵羊、鹿應切碎成2厘米左右,喂豬、雞、鴨、鵝、兔的秸稈或者藤蔓應粉碎。可以單獨用秸稈發酵劑,也可將喂飼用的玉米粉摻入一同發酵,效果更好。
2、混合原料。調整濕度:將備好的秸稈物料加水攪拌均勻,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判斷標准為:用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不滴水,鬆手即散為宜。秸稈與水比例大致為1.5:1左右。農盛樂秸稈發酵劑一包可配置10公斤發酵菌液,按照1公斤發酵菌液發酵秸稈400斤的比例,用新的噴壺(噴霧器)將發酵
劑均勻的噴灑在物料上,要一邊噴灑一使之均勻。
3、密封發酵。將上述拌勻後的秸稈裝填密封、量大用戶可建造發酵池,批量處理,夏秋季節發酵時長為5-8天,冬季發酵時長需10-15天。
4、發酵控制。用於飼料發酵時為厭氧發酵,發酵過程要保證密封,以防變質,發酵裝填時可踩實,趕出空隙中的氧氣。
5、飼料取食。由外向里逐層取料,可延長飼料保存時間。發酵飼料可單獨喂飼,也可摻入全價料中飼喂。第一次飼喂發酵飼料的畜禽,應先少量試喂,待適應後,可逐步增加喂飼量。
注意事項:
1、原料。不能使用霉爛變質或有毒性秸稈,否則可能抑制有益微生物繁殖,影響發酵;同時對喂飼的畜
禽造成不良影響。
2、密封。使用農盛樂秸稈發酵劑發酵飼料過程為厭氧發酵,應密封發酵;
3、避光。不要在陽光直射的地方發酵,以防紫外線殺滅功能微生物,影響發酵。
4、搭配。因各類秸稈營養成分和各種氣味不同,發酵後的飼料味覺也有一定差異,合理搭配原料發酵效
果會更好,營養更全面。
(1)粗精搭配,如在秸稈中加入10-15%左右的玉米面一同發酵;
(2)品種搭配,多種作物秸稈混合發酵,如玉米秸與小麥秸混合等等,這樣營養更全面,效果更好。
(3)飼喂搭配。發酵好的秸稈飼料,應按所需比例與全價飼料混合物拌勻一同飼喂,牛、羊、鴨、鵝和空懷母豬,可直接飼喂,豬、雞應按比例混喂。
5、重量。每次發酵秸稈重量一般應不低於200公斤,量太少不利於升溫,難以保證發酵質量。
(二)、農盛樂發酵劑發酵秸稈等做肥料的方法:
以發酵加工後的有機肥料為載體。加入益生菌加工而成的生物有機肥料,是指一種含有益於作物生長的發酵微生物的特定有機肥料,它既具有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又具有有機肥料的作用。應用於農業生產中,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這種肥料製作比較簡便。如:利用發酵加工後的干基有機肥料1000公斤,加入5%的益生菌,經充分混合、翻倒、拌均,加工製成含菌量≥0.5億/克的生物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料,適用於各種土壤、各種農作物,具有相當顯著的肥料效應。
生物有機肥料是一種完全的肥料,有機質含量十分豐富,不但富含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含鈣、鎂、硫、鐵、錳、鋅、銅、硼、鉬、氯等中微量元素,生物有機肥料中的功能菌即能分解土壤中的礦物磷,又能分解土壤中的礦物鉀,釋放出磷、鉀等多種營養成分,可持久的給農作物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從多年的使用效果來看,生物有機肥的肥效,在各種作物上的驗證取得了另人滿意的效果。得到了廣大農民的認同。隨著我國有機農業的快速發展,生物有機肥料越來越展示出具大的市場前景。
制肥場地的選擇:
制肥場地應選擇地勢平坦,靠近水源的背風向陽處,一年四季均可露天製作。
制肥材料的准備:(以1噸干秸稈為例)。
①作物秸稈1000公斤。
②餅粉20公斤。花生餅、豆餅、棉籽餅、菜籽餅等均可,無餅粉可用10公斤尿素代替。
③農盛樂發酵液3公斤。
製作方法:
① 把作物秸稈(如玉米稈)用粉碎機粉碎或用鍘草機切斷,一般長度以1-3厘米為宜(麥秸、稻草、樹葉、雜草、花生秧、豆秸等可直接使用發酵,但粉碎後發酵效果更佳)。
②把粉碎或切斷後的秸稈用水澆濕、滲透,秸稈含水量一般掌握在60%左右。
③用20公斤餅粉同3公斤發酵液拌勻,用手均勻地把拌有菌種的餅粉撒在用水澆過的秸稈表面。用鐵鍬等工具翻拌一遍,堆成寬2米、高1.5米、長度不限的長條,用草席等透氣材料覆蓋即可。肥料發酵為有氧發酵,不必完全密封。
秸稈腐化過程:
①升溫階段:從常溫升到50℃,一般只需兩天。
②高溫階段:從50-70℃一般只需三天。
③降溫階段:從高溫度降到50℃以下,一般十天左右,此時秸稈制肥過程基本完成,肥料可直接施用。
秸稈肥腐熟標志:
⑴秸稈變成褐色或黑褐色,濕時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時很脆容易破碎。
⑵發酵充分或者反應劇烈的話,可聞到酸氣。
秸稈肥的施用方法:
⑴ 秸稈肥一般用作基肥,可潮濕施用。做追肥應覆土。半腐熟的肥料施用於生長期較長的作物,腐熟度高的秸稈肥施用於生長期較短的瓜果蔬菜等作物,沙性地用半腐熟的肥料,黏土地最好施用腐熟度高的肥料。
⑵秸稈肥中有機質十分豐富,氮、磷、鉀養分較為均衡,還含有各種微量元素,是各種作物、各種土壤都適宜的常用肥料,具有提高產品品質、增加產量的顯著效果。
Ⅱ 遼寧省農村焚燒秸稈歸哪兒管
遼寧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遼寧省秸稈焚燒防控責任追究暫行規定》
Ⅲ 想回農村養羊,羊吃玉米秸稈好還是小麥秸稈好呢
玉米秸稈更好一些。以秸稈的青飼料是青貯的重要原料,主要由莖稈和經過脫粒後剩下的葉片所組成,它包括天然牧草、人工栽培飼草、葉菜類、根菜類、水生類、農作物秸稈、樹葉類等植物性飼料,具有來源廣、成本低、易收集、易加工、營養比較全面等特點。
秸稈作為非競爭性飼料資源,具有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等優勢,是飼喂舍飼羊的主要飼草,對發展肉羊有重要意義。
秸稈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適當的長度:秸稈的利用方法是將粉碎秸稈與精飼料加水混合均勻後飼喂,假若秸稈粉碎得過細,在胃腸消化道中排空速度快,消化吸收率降低。實踐證明,通過調整粉碎機篩孔大小,採用13 毫米孔徑的篩底,可使秸稈長度達1. 0~1.5厘米。
種類多樣化:作為飼料種類應多樣化,這樣才可以發揮營養的互補作用。
注意秸稈新鮮度:用於餵羊的秸稈應是新鮮的草料,有的秸稈因存放時間太長,或方法不當,使之發霉變質。採食後引起消化系統疾病,故嚴禁使用發霉變質的秸稈飼料。
做好貯藏工作:不同的秸稈採用不同的貯藏方法,一般來說均使用堆垛貯藏。垛的大小視羊只數量、貯藏地點等確定,但對玉米秸稈應靠牆站立,或在地埂上交叉站立,使其通風乾燥,切忌堆垛。因其含水量高,方法不當最易發霉。
拓展資料:
(1)青貯中青飼料的營養特點。與其他飼料相比,青貯飼料的含水率高(60%以上),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此外,還含有1%~3%的蛋白質和多量的無氮浸出物。該種飼料的特點是青綠多汁,柔嫩、適口性強,消化率高,羊可達85%左右。
(2)青貯中秸稈飼料的營養特點。以玉米秸為例,羊對其的消化率為65%,對無氮浸出物的消化率為60%。玉米秸稈青貯時,胡蘿卜素含量較多,每千克秸稈中含有3~7毫克。
Ⅳ 農村的玉米秸稈被不法分子故意點燃,會被立案偵查嗎
看到我的意見:「誰是無知的,誰承擔罪惡的」,堆積玉米棒在他的家裡,農民沒有錯,沒有責任。
農民種子必須產生雜草,如稻草,玉林和農民被置於現場,並沒有法律,法律,政府法規。禁止通知。所以,''玉米橙的棒是什麼? '
為什麼你有這么嚴格的事情?目前的稻草燒傷,有些是聯合責任系統。如果這個縣有基金的分配(包括建築,糧食補充等),你沒有火,這個補助金減少了,而相關的行李箱工作和標題基本上沒有,不僅僅是縣級,包括市級,甚至更加省級。
Ⅳ 農村禁止燒秸稈的規定,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農村禁止燒秸稈主要為了大氣環境考量,我在本科時學過空間與人文,老師專門講過這一課題,主要有如下原因:
Ⅵ 想做一個關於農村秸稈喂畜,壯大集體經濟的一個可行性報告怎麼寫
你要經過調查啊,一般這種就是用SWOT分析法比較直觀了,從內在分析優點和缺點,從外在分析機遇和風險。然後給出結論
Ⅶ 畢業論文題目:正確處理風能項目過多與發展新能源工業的關系研究
生物質能與中國新農村建設
084386 漢語言文學 蘭艷麗
摘 要:本文通過新能源——生物質能的概述,初步展示其性質特點。同時,結合當下時事,論述其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的作用來證明新農村的建設離不開生物質能的應用與發展,重點講述了秸稈在實際應用中的途徑與意義。而生物質能作為一種無污染,效益高的新性能源,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到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進而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生物質能,新農村建設,秸稈應用,現狀分析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謂生物質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依據來源的不同,可以將適合於能源利用的生物質分為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活污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和畜禽糞便等五大類。
生物質能特點
1) 可再生性
生物質屬可再生資源,生物質能由於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與風能、太陽能等同屬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可保證能源的永續利用;
2) 低污染性
生物質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燒過程中生成的SOX、NOX較少;生物質作為燃料時,由於它在生長時需要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對大氣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近似於零,可有效地減輕溫室效應;
3) 廣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質能;
4) 生物質燃料總量十分豐富。
生物質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根據生物學家估算,地球陸地每年生產1000~1250億噸生物質;海洋年生產500億噸生物質。生物質能源的年生產量遠遠超過全世界總能源需求量,相當於目前世界總能耗的10倍。我國可開發為能源的生物質資源到2010年可達3億噸。隨著農林業的發展,特別是炭薪林的推廣,生物質資源還將越來越多。
生物質能應用
生物質能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居於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個能源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專家估計,生物質能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可持續能源系統的組成部分,到下世紀中葉,採用新技術生產的各種生物質替代燃料將佔全球總能耗的40%以上。
目前人類對生物質能的利用,包括直接用作燃料的有農作物的秸稈、薪柴等;間接作為燃料的有農林廢棄物、動物糞便、垃圾及藻類等,它們通過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氣,或採用熱解法製造液體和氣體燃料,也可製造生物炭。生物質能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的可再生能源。據估計,每年地球上僅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質總量就達1440~1800億噸( 乾重 ),其能量約相當於20世紀90年代初全世界總能耗的3~8倍。但是尚未被人們合理利用,多半直接當薪柴使用,效率低,影響生態環境。現代生物質能的利用是通過生物質的厭氧發酵製取甲烷,用熱解法生成燃料氣、生物油和生物炭 ,用生物質製造乙醇和甲醇燃料,以及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能源植物,發展能源農場。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新能源發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佔大多數,因此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繫到國家穩定與發展的關鍵性問題。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農村對於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傳統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問題,同時日益增大的農村能源需求量也給我國本已嚴峻地能源形勢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根據《2004年世界BP能源統計年鑒》提供的資料,2003年世界石油探明總儲量為1567億噸,中國石油探明總儲量僅佔世界的2.1%,但中國的石油年消費量卻佔到了世界的7.6%,2003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了35%,專家預計這一數字到2020年將達到60%。同時我國農村許多地區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源豐富,蘊含著發展新能源的巨大潛力,因此,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農村能源利用領域,大力推進新能源建設,則是解決農村能源與環境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目的在於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大力發展循環農業,開發使用新能源。過去對於農村能源有一個十六字方針,即「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這是在短缺經濟的背景下,針對能源危機而提出來的。目前,我國農村的社會、經濟及其能源供需結構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大量商品能源進入農村市場,農村能源面臨著結構升級和如何現代化的問題,原十六字方針因缺少生態觀和市場觀,已不符合現時和未來農村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因而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對中國農村更具特殊意義。中國80%人口生活在農村,秸稈和薪柴等生物質能是農村的主要生活燃料。盡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農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生物質能仍佔有重要地位。1998年農村生活用能總量3.65億噸標煤,其中秸稈和薪柴為2.07億噸標煤,佔56.7%。因此發展生物質能技術,為農村地區提供生活和生產用能,是幫助這些地區脫貧致富,實現小康目標的一項重要任務。
1991年至1998年,農村能源消費總量從5.68億噸標准煤發展到6.72億噸標准煤,增加了18.3%,年均增長2.4%。而同期農村使用液化石油氣和電炊的農戶由1578萬戶發展到4937萬戶,增加了2倍多,年增長達17.7%,增長率是總量增長率的6倍多。可見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對於優質燃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傳統能源利用方式已經難以滿足農村現代化需求,生物質能優質化轉換利用勢在必行。
生物質能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意義
生物質能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有機物中除礦物燃料以外的所有來源於動植物的能源物質均屬於生物質能,它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木材及森林工業廢棄物;二是農業廢棄物;三是水生植物;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業有機廢棄物;六是動物糞便。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質能約佔14%,在不發達地區佔60%以上。全世界約25億人的生活能源的90%以上是生物質能。
以秸稈產能技術為例,秸稈產能是生物質能裡面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秸稈屬可再生能源,年復一年可保證能源的永續利用。有資料介紹,植物在燃燒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但它在生長過程中要吸收二氧化碳,這放出和吸收是基本平衡的,所以對環境保護有利。同時從秸稈的化學成分和熱值看亦有它的優勢,將它燃燒產生的灰分不小於10%,而且灰分還是一種好的農作物所需的肥料,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好項目。農作物的成熟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由於它們的生長期和成熟期與氣候密切相關,因地區不同也有一些差異。我國秸稈的產生量主要集中在春末或春夏交替期、夏末或夏秋交替期及秋季。由於中國土地遼闊,秸稈的收獲時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趨勢是一致的。這里所談季節性主要針對農作物成熟時產生的秸稈,至於農作物收獲後,經過加工過程產生的生物質資源如稻殼等不在此列,它根據糧食的市場需求加工產生。以上秸稈產生的特點將對開發利用秸稈的管理和技術方面帶來重大影響。當然對於一些具體情況,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處理。
從實際應用來說,秸稈作為能源原材料可用於製作秸稈煤或者用於秸稈發電。秸稈煤比起普通煤炭,秸稈煤不僅投入小、生產安全,還具有易燃耐燃、熱效率高、殘渣少等特點,在新農村建設中推廣秸稈煤,不僅能使農村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而且能使生產秸稈煤的農民家庭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目前利用秸稈發電的途徑有兩種:一是秸稈氣化發電,二是秸稈直接燃燒發電,用得最廣泛的是秸稈直接燃燒發電。秸稈發電與常規的火力發電的不同之處主要是燃料不同引起燃燒系統的變化,重點是燃燒設備的變化,而熱力系統的其餘部分和電氣系統與常規一般火電廠類同。秸稈燃燒的另一途徑是利用已經運行電廠中的鍋爐進行摻燒,這既可節約煤,又可增加秸稈利用的途徑。各地電廠所配爐型不同,可以由秸稈的各種成型來滿足不同爐型鍋爐燃燒要求。有一種在煤粉爐中摻燒秸稈的思路是爐膛中下部稍加改造增加一塊爐排燒秸稈,稱之為聯合燃燒。還有對將按要求被關閉的小型火力發電廠,可以對其鍋爐改造或重新建設鍋爐裝置,改造成為生物質能電廠,這也是有利的途徑。在新農村建設中使用秸稈發電,能夠有利於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可以有利於保護環境。
生物質能在新農村建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我國政府歷來重視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將其作為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納入了國家能源發展的基本政策之中,先後簽署了《里約宣言》、《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國際公約,頒布了《中國21 世紀議程》和《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在十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並提出要實行優惠的財稅、投資政策和強制性市場份額政策,鼓勵生產與消費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出台了一些支持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政策性文件,這些都有力地推動著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的發展。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對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在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大量消費煤炭造成環境污染, 農作物秸稈等發電利國利民。但現實卻是,我國可作為能源使用的農作物秸稈、林業剩餘物等卻大量被廢棄。資料顯示,每年全國可作為能源使用的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約為1.5億噸標准煤,林業剩餘物資源量約2億噸標准煤,小桐子(麻瘋樹)、油菜籽、蓖麻、漆樹、黃連木和甜高粱等油料植物和能源作物潛在種植面積,理論上可滿足年產5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需求。工業有機廢水和畜禽養殖場廢水資源量,理論上可以生產沼氣近800億立方米,相當於5700萬噸標准煤。但到2008年底,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僅315萬千瓦,其中蔗渣發電170萬千瓦,碾米廠稻殼發電5萬千瓦,城市垃圾焚燒發電40萬千瓦,秸稈、林木廢棄物發電55萬千瓦。
生物質能源技術同其他新能源技術一樣,在其發展的進程中面臨著眾多的問題。概括而言,這些問題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共同性的問題,即絕大多數生物質能源都面臨的問題;另一類是特殊性問題,即生物質能各個領域中某些技術所面臨的特殊問題,一般來說,由於生物質能源技術多種多樣,其工藝特徵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市場的取向不同,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也有所不同。從共性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分別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弱,政府配套政策不健全,資金缺口大。投融資體系單一,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為了生物質能的發展應需要做到: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加大宣傳,加強人才能力建設、加大科研投入,搞好試驗示範,開展資源評價、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能源作物。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吸收外國的成功經驗等等。
在呼喚環保建設的今天,無污染的生物質能將會成為熱門的能源,為新農村建設帶來經濟性和環保性的雙效收益。總而言之,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它的應用對於新農村建設有重大的意義,有利於環保工作的進行,而且產能的原材料數量多,分布廣,有部分原材料還起到了變廢為寶,回收利用等,加大應用生物質能的力度,能夠促進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當然,生物質能也不是沒有缺點的,熱值及熱效率低,體積大而不易運輸。直接燃燒生物質的熱效率僅為10%一30%。這些缺點都需要技術的革新和政策的相應變動來進行改善,從而為新農村建設發展指向一條明亮的,無污染的發展道路。
【1】 秦大東曹軍.淺論我國生物質能發展現狀及對策.安徽通報,Anhui Agri.sci.bull.2007,13(1):133-135.
【2】 閆廷滿.生物質能: 秸稈; 發電的思考.東方電氣評論第21卷,第1期,2007:1-4
【3】 田永淑. 新型秸稈氣化爐及凈化工藝. 河北唐山,可再生能源 2003.4
【4】 法忠勇.推進我國農村新能源推廣應採取的措施, 甘肅農業2007 年第9 期
【5】 陳亞中 生物質能源應用前景分析 2008
【6】 網路
Ⅷ 高分求人寫一份秸稈能源利用產業鏈的商業計劃書
這個要看自己的認知程度了…不會有人來給你寫的!自己努力吧!
Ⅸ 農村禁止燒秸稈是哪位專家提出來的,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誰提出來的不太清楚,但是禁止燒秸稈無非就是因為它污染環境,以前的農業是刀耕火種,大家都燒。燒了農作物殘體確實有很多好處:燒死了部分病原物,燒的灰燼中含有部分營養元素可以肥田,更方便農事操作等等。但是,我們忽略了很一個問題:現在的環境形勢非常嚴峻。
但秸稈焚燒卻不能一禁了之!小面積種植農作物秸稈還是個寶,因為牛羊都過冬都需要餵食,一般都會將上好的秸稈曬干留存!但數百畝甚至上千畝農田時,這就成了一個負擔,收集與整理這些秸稈需要大量的勞力,所以還需要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