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聯想公司的營銷策略和他的企業文化
個人認為聯想的營銷策略是:合理的價位享受高質量的多品牌戰略。回我們說營銷策略包括答:價格,產品,渠道和促銷。聯想主要特色在產品上,我們看它的產品,它的產品多種多樣,就筆記本而言,就包括:thinkpad ,ideapad兩種,thinkpad主要針對商人比較貴, ideapad主要針對大學生等平民,比較實惠。這樣擴大了消費面,你可以看到,在兩種pad裡面,還分系列,什麼G系列,Y系列等等,每個系列又有不同特點,如超值實用,新潮時尚等等,選擇多多每一個人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這就是所謂的多品牌效應。說到「合理的價位享受高質量」,聯想的價格,拿thinkpad來說,價格絕對不算貴,但和DELL,蘋果的配置啥的差不多。這年頭光價錢便宜已經不是足夠吸引人的賣點了,你花十元買個一體台式電腦,第二天就分體了,有啥用。因此,人們買電腦的需求變了,人們不再只滿足於價格的合適與否,人們更強調質量與價格並存,因此,買電腦的策略也要變。話快說完了,最後祝我們國產的聯想能夠越走越遠!話外:親,你買電腦了嗎?要支持國產嗷!
⑵ 聯想公司營銷觀念相比於華為
聯想,本應該能成為比華為更偉大的國產公司!
可是,從這幾年聯想的發展來看,處處掣肘、戰略規劃不清晰、業務問題百出,使得這家公司成為互聯網時代最後的「犧牲品」,當然,現在的聯想依然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硬體公司,可是聯想的上限估計也就如此了?他沒有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打出自己的牌,看著華為發展得越來越好,自己只能望洋興嘆!
早在二十年前,當時的倪光南還是聯想的總工程師,當時英特爾在晶元領域實力很強,但並非沒有機會。倪光南提出建立自己的晶元、系統,並在後來的幾年裡研發出了聯想式漢卡,這與國際先進國家的差距基本沒有太大,如果當時堅持做下去,國內不僅可以有自己的晶元,還可能有自己的系統,然而,就是因為當時大環境使得市場和高層更加關注貿易而放棄了在技術領域的發展,柳傳志掌控下的聯想更多的是希望上市、佔領市場,完全忽視了技術的重要性,白白錯過了國內半導體市場發展最佳的二十年,後來倪光南院士被免職後,聯想更多的是買買買,通過並購來擴大市場份額,現在的聯想空留一個空殼,生產的電腦也是組裝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國內用戶也是紛紛譴責聯想的不作為。
二十年前的聯想本可以有著光輝的前途,當時的華為還是一個外包公司,遠不能和聯想相比,而現在華為憑借任正非的努力成為國內外屈指可數的通信行業巨頭,而聯想卻逐漸沒落。特別是在楊元慶的領導下,聯想發展更是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他沒有能跟上華為的步伐,在移動硬體市場落後太多,現在就算是有摩托羅拉的加持,也僅僅是在國外市場有著些許市場份額,與華為、小米等已經不是一個檔次的選手了。
從柳傳志到楊元慶,聯想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憑借資本的手段去玩市場,最終就算你能夠些許成績,和高通這樣有技術實力的企業相比,差距也不是一點半點的。
曾經的聯想有著很大的夢想,而現在的聯想已經沒落到去拍討好高通,甚至於在國內市場幾乎就要放棄了,這不是一個大公司該有的態度和擔當。特別是PC端市場發展不順利的前提下,聯想幾乎沒有了退路,收購了大量的國外企業也沒有能挽回其敗落的事實。
網友評價說道:聯想沒有核心技術,買聯想還不如戴爾,最起碼戴爾是一個不騙人的美國公司,聯想除了殼子是,有什麼是聯想自己的,我也沒有聽過聯想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聯想掛中國牌子,價格還貴,質量一般。
也有人認為,之前買了一部聯想手機,後來發現裡面有至少五個軟體用不好用,卻非常吃流量,只要打開流量,這幾個軟體瘋狂用流量,這幾個軟體卻刪不掉,我去過聯想的售後服務,他們說他們無能無力,沒辦法刪掉。
那麼,你會為聯想惋惜嗎
⑶ 聯想的營銷理念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進行營銷組織的
【一向的營銷理念】聯想奧運營銷之路 勝在理念與堅持
早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人們就已經有了將體育與營銷相互結合的意識。奧運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矚目,其中更是蘊涵著無限的商機。而藉助奧運之機,打造黃金品牌,進行營銷突圍對許多企業來說是個千載難縫的機會。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奧運成功的那一刻起,新的一輪「奧運營銷」便已經拉開了序幕。對於許多企業而言,這無疑又是一個全球化的機遇。不過對於許多中國企業而言,由於從未有過「奧運營銷」的經驗,恐怕這條路顯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走。
2004年3月26日,聯想集團在北京與國際奧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其正式成為第六期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TOP贊助商),是奧運歷史上首次獲此資格的中國企業。
直至現在,聯想的奧運營銷之路已經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4個年頭。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聯想自贊助奧運後其知名度從62%提高到了68%,品牌美譽度從53%提高到了62%,聯想的品牌價值從2004年的307億元到目前已經提升了200多億。
聯想成功的「奧運營銷」戰略為許多中國企業作出了榜樣!不但如此,聯想希望借奧運會加快其國際化步伐的目標也得到了有效的實現。
將奧運文化與品牌相融合
傳統的贊助與冠名方式是「奧運營銷」中最直接並且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如今運用得最多,投資巨大的方法之一,這種方式被一些大企業所用,如可口可樂、VISA等知名品牌。而聯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提出了將奧運文化與品牌融合的理念,這是其「奧運營銷」戰略中的一大亮點。
「通過幾年來聯想贊助奧運會,我們總結出,一個企業如何做好策劃,使奧運的文化內涵與自己品牌有很好結合,就能(在營銷上)有很好的收獲。」 聯想集團負責奧運營銷的副總裁李嵐表示。
從2007年開始聯想的「奧運營銷」戰略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除了傳統的廣告投入以外,眾多圍繞奧運的活動逐漸開始啟動。聯想的火炬傳遞計劃、全球奧運冠軍計劃、千萬客戶回饋計劃等都意味著聯想的「奧運營銷」進入了一個沖刺階段。而奧運火炬「祥雲」的奪魁,更是將聯想的「奧運營銷」帶入高潮。
奧運火炬「祥雲」
「按照北京市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數據,從2004年到2006年,聯想品牌在拿到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成員的這段時期,品牌價值從307億元提升到了607億元,今天聯想設計火炬的發布,也許讓這個價值又大幅增值了。」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陳紹鵬如是說。
而通過近期聯想公布的2008年「奧運營銷」戰略,包括奧運倒計時及系列奧運公益宣傳,奧運聯想千縣行、奧運百城巡禮、奧運科技快車等全國巡迴活動等等。我們不難發現,在秉承奧運文化與自身品牌融合的理念的同時,聯想更是將自身的渠道及推廣策略引入其中。
真正的奧運營銷與品牌精品打造過程,除了賽事本身以外,如何能借用奧運資源,結合自己的產品創造出一種「本土奧運文化」,也很重要。
【營銷活動】聯想推萬元高端游戲PC 價值營銷理念成功落地
2008年10月13日,在奧運倒計時300天的日子裡,聯想迄今為止最高端的家用PC--鋒行King在京正式發布。至此,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史上最牛PC」在經歷一個月的觀望與揣測後終於高調現身。從其史無前例的超高配置、無敵的綜合性能、獨創的外觀設計還有不菲的價格來看,聯想鋒行King無疑樹立了中國高端PC的新標竿。
「史上最牛」電腦叫價近4萬元
目前,聯想鋒行King接近4萬元的價格,已經超過了一輛小排量汽車。此前,聯想頂級台式電腦最高大約2萬元,鋒行King的問世將此價格上限拉高了一倍。
不過,讓記者好奇的是,被聯想稱為「史上最牛」的電腦究竟配置了哪些部件,敢叫出讓人瞠目的、相當普通電腦10倍的價格呢?據悉,該電腦處理器採用了英特爾當前國內最高端的家用4核CPU,核心頻率為2.93G,擁有8MB超大二級緩存。此外,4G DDR 800超大內存,大到1T的海量硬碟,高性能獨立顯卡Geforce 8800ultra,5ms極速響應的22英寸寬屏大液晶顯示器,都是豪華電腦的標配,滿足玩家的游戲需求。此外,同時考慮到用戶和電腦的「健康」,還採用了聯想特有的智慧溫控調節技術,納米防輻射塗層、智慧降噪技術等。
當然,作為人稱「史上最牛PC」的鋒行King,絕不僅僅是高配置這么簡單。為了讓鋒行King更加符合游戲玩家的使用習慣,進一步提升整機的人性化與使用舒適度,聯想力邀《魔獸世界》游戲中具有「中國人族皇帝」之稱的WE.Sky和 「暗夜精靈之王」Moon參與前期設計,根據玩家苛刻的使用體驗進行實用新型改良,使之成為最適合游戲玩家使用的至尊裝備。
首推訂單銷售模式
聯想消費台式電腦總經理王忠表示,過去聯想做的更多的是去提升產品性價比,更多的去加強快速的周轉率。但是現在消費者成熟了,有一部分消費者需要精緻的電腦,有一部分消費者需要性能高的電腦,這些特殊的市場需求都促使聯想必須推出有高附加值的電腦,這也是聯想年初提出的價值營銷的成功落地。
聯想鋒行King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推出來的。聯想發現在消費PC市場中,游戲玩家占據了一個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不過在此之前,市場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產品推出,而這次鋒行King的面市,其價格和玩家自己組裝的成本差不多,將是吸引玩家購買的主要理由。同時,這款機器也是聯想試水高端市場做的一次嘗試。
據聯想集團副總裁夏立向本報記者透露,由於這款電腦市場定位特殊,聯想台式電腦也首次採用了訂單生產的銷售模式。也就是說,聯想待接到用戶訂單後再生產產品。
實際上,中國PC市場在經歷了一系列同質化與低價的風潮後,豪華與高端台式PC的發展勢頭卻越來越明朗起來。此次聯想推出「史上最牛PC」鋒行King,不僅表現出聯想作為國內PC領導廠商正式進軍高端PC市場的決心,其賦予鋒行King獨特的奧運價值以及邀請電競大師參與PC設計的大膽嘗試,無疑也為國內PC的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重要的出路。
【資料找的很幸苦,望加分!】
⑷ 聯想的營銷策略有何特色
個人認為聯想的營銷策略是:合理的價位享受高質量的多品牌戰略。
我們專說營銷策略包括:價格屬,產品,渠道和促銷。
聯想主要特色在產品上,下圖是聯想所有的產品,(看不清可以去聯想官網看)
從圖中我們看到,它的產品多種多樣,就筆記本而言,就包括:thinkpad,ideapad兩種,thinkpad主要針對商人比較貴, ideapad主要針對大學生等平民,比較實惠。這樣擴大了消費面,你可以看到,在兩種pad裡面,還分系列,什麼G系列,Y系列等等,每個系列又有不同特點,如超值實用,新潮時尚等等,,選擇多多每一個人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這就是所謂的多品牌效應。
說到「合理的價位享受高質量」,聯想的價格,那thinkpad來說,價格絕對不算貴,但和DELL,蘋果的配置啥的差不多。這年頭光價錢便宜已經不是足夠吸引人的賣點了,你花十元買個一體台式電腦,第二天就分體了,有啥用。因此,人們買電腦的需求變了,人們不再只滿足於價格的合適與否,人們更強調質量與價格並存,因此,買電腦的策略也要變。
話快說完了,最後祝我們國產的聯想能夠越走越遠!話外:親,你買電腦了嗎?要支持國產哦!!
⑸ 請結合以上聯想集團的營銷環境因素對其進行swot分析
SWOT也即來,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也就是優勢、劣自勢、機會和威脅。一般情況下,分析一個公司的營銷渠道也是從這個公司營銷渠道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這四個方面去考量的。一個公司營銷渠道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都屬於營銷渠道的內在因素,是可以改變的,並且能改變的;一個公司營銷渠道的機會和威脅各是什麼,都屬於外部因素,是可能改變的,但是存在不確定性,分析營銷卻倒的機會就要看能夠藉助優勢,規避劣勢,抓住機會,避免威脅等。
⑹ 聯想公司戰略分析
聯想集團董抄事局主席柳傳襲志認為:對企業來說,競爭力的學問就是制定戰略的學問。聯想的「管理三要素」里,第一條就是「制定戰略」。在跟西方企業的直接競爭中,我們通過具體實踐學會了一套制定戰略的方法,知道怎樣把戰略行動分解為若干戰術步驟,堅定地推進下去。聯想把制定戰略分成五步,其中有一步叫做制定戰略路線,即假若我們要達到某個目標,就要決定做什麼和不做什麼。這種競爭態勢,有點像「龜兔賽跑」。外國企業好像是兔子,中國企業好比是烏龜,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又不肯睡覺,烏龜就要做兩件事。一件是如何向兔子學習,培養兔子基因;第二點是利用賽跑的環境,比如在沼澤地里賽跑,才能獲勝。我們制定的戰略路線就是從這個基點出發的。如果更多的企業來關注競爭、關注競爭力,中國企業將加速度崛起。
⑺ 請問聯想集團公司有何經營策略
做為個人來說.收購聯想收購IBM後對聯想下一步打開國際市場和在自身的筆記本上面引用IBM的一些技術還是有比較大的幫助.
聯想發展到現在.還算比較成功.特別推動AMD CPU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百分制80用的都是AMD的,也在性價比上提升了與別的品牌的競爭優勢.
唯一一點.沒能在推動中國自主產權的CPU"龍芯"和"麒麟操作系統"上起到領導地位.中國要想做大.聯想要想做強.沒有自主的東西的是不行的.應該學學海爾.一心推出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別什麼的技術不成熟.熟練度習慣不一樣了.這不是借口.要是有點中國心的相信都會裝自己的東西,
沒試過.沒推行.肯定不行.要是有個人版.我馬上炒蓋茨魷魚.刪了XP 和Vista.
Vista說是防盜版和病毒的最好系統.剛發布,不還是被兩分鍾破解成了正版,病毒不是輕松饒過了管理員認證.
⑻ 聯想公司SWOT分析
聯想電腦(SWOT)分析
1. 聯想電腦優勢分析:
●聯想集團擁有三個生產基地,分別位於北京的上地,上海的浦東,廣東的惠陽,年產規模為500萬台電腦,實現大規模生產,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可以對抗價格戰。
● 嚴格按照高標准和技術參數進行常溫測試、高溫測試等測試程序,確保每一台出廠電腦產品質量和優秀品質。
● 龐大的研發體系,確保每款電腦款式新穎,功能齊全。
● 本土化企業使聯想更加了解消費者需求,順利適應市場變化
● 擁有強大的銷售網路,對終端控制進一步加強。
●憑借業界領先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為其提供函蓋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全程的專業化的IT產品服務品牌。給客戶帶去陽光般溫暖、貼心、無所不在、無微不至的服務關懷。
● 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
2.聯想電腦劣勢分析:
● 沒有核心技術,緊跟INTER潮流。
● 公司員工眾多,全體員工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 資金與渠道和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
● 營銷手段過於單一,難以在國際市場前進。
● 聯想裁員,雖然聯想總部給出的說法是「正常調整」,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利潤太低」才是根本原因。
●雖然並購了IBM的個人PC業務,但沒有進行充分的整合,對聯想整體的發展並無太大的促進。
3聯想電腦機會分析:
●國內電腦市場發展迅速,購買電腦消費者越來越多。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品牌電腦將成為消費時尚,逐步取代組裝機。
● 競爭加劇,一些運營能力不足的廠家將被淘汰。
● AMD系列CPU的應用,將給電腦市場住入新的養料。
● 數碼科技技術的大量應用,將更加刺激消費者更換電腦和購買電腦
4.聯想電腦威脅分析
● 國外著名電腦廠商在華建立基地,競爭將更加激烈。
● 國內廠商自相殘殺價格戰頻繁導致電腦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市場價格體系混亂;國外大廠商目前也紛紛加入降價的行列,已經接近國內廠商的報價,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 大量新型品牌電腦廠商產生造成市場混亂。
●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逐步開放,國外公司更容易進入我國市場。
● PC機以外的產品沒有競爭能力。
⑼ 聯想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下下。謝謝。。。
聯想近幾年發展形勢很好,尤其在學生的人群里
⑽ 求論文 聯想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營銷戰略分析
2美國蘋果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面臨的限制
2.1高額關稅
關稅(Customs Duties or Tariff)是由海關代表國家,按照國家制定的關稅政策和公布實施的稅法和進出口稅則,僅對進出關境自由流通的貨物和物品徵收的一種流轉稅[1]。關稅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關稅,不僅包括進出口環節的關稅,還包括海關在進出口環節代征的其他國內稅費,諸如增值稅、消費稅等;狹義的關稅就僅僅指進出口環節的關稅。關稅是國家稅收體系中的主要稅種,屬國家稅收,是國際交換和國際化生產中的一種交易費用,是不同民族國家的國民在經濟交換中的利益補償手段,這是關稅的最基本的屬性。關稅的征稅主體是國家,海關只是一個執行機關,代表國家進行徵收關稅。
其中保護職能是關稅保護一國民族工業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合法貿易保護手段。從歷史來看,關稅對保護一國工業發展、增強國家經濟實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天,關稅對於民族工業的保護作用依然在國際貿易舞台上發揮作用,只是做法更為間接、隱蔽和多樣化。所以,為了保護中國電子類產品的工業發展,中國一樣對這些產品徵收關稅。因此,美國蘋果公司的ipad、iphone、筆記本電腦等進入中國市場,一樣要繳納關稅。
在2010年,一台I Pad、I phone需要繳納的關稅稅率為:進口關稅稅率為20%,增值稅為17%。換算下來,一台I Pad、I phone的進口關稅是1000元人民幣,已經相當於國產品牌手機比較上檔次的手機價格了。即使中國財政部網站指出:「中國已將一些電子產品如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的進口關稅削減一半,電腦、數字錄像機和照相機的進口關稅將從1月27日起由20%下降到10%。」[2]也就是說,按照原來的20%關稅計算的話,iPad的進口關稅被設置為1000元(152美元)。一個16GB的 iPad在中國的進口關稅是150美元,比美國的很貴。現在稅率將為10%,那麼一台iPad的進口關稅將從1000元降至500元。雖然降了一大半,但是500元關稅相對來說還是高了,特別是中國人民工資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關稅額度還是較高,無形增加了美國蘋果公司產品的成本,降低了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降低產品銷量,成為制約美國蘋果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障礙。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關稅保護民族工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2.2WTO貿易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