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基本步驟
所謂市場預測,是對某一特定地區某種特定產品需求量和供應量的預測。市場需求量預測可分為市場潛量預測和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前者是分析產品在目前或近斯可能的最大需求量,後者是分析產品在今後一定時期內的需求變化趨勢。 市場發展趨勢預測,按時間長短可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預測三種。長期預測,一般指5年以上的預測,應根據國民收入的增長、消費水平和購買支付能力的變化,以及生產、運輸能力和科學技術等客觀條件的發展變化等進行分析預測,從而確定產品長期的經營方向和發展規模。短期預測,一般指一年以內的預測,根據各季度和月份的客觀變化,預測需求的季節性變化,從而具體安排生產活動。而介於二者之間的中期預測,一般指3年左右的預測。
5.1.2 市場預測方法
市場預測方法可分為定性和定量二種。 定性預測主要依靠專家經驗,藉助於調查、了解、直觀分析的手段,對事物的未來發展作出預測,如,專家意見法、市場調查法。它比較適用於新產品以及掌握歷史數據不多的產品市場供需預測,也比較適用於對那些突變型、跳躍式發展的經濟事件預測。此類方法的特點是可以較好地考慮法律政策、技術變化等因素對市場行為的影響,但是缺乏定量方法的嚴密性。 定量預測方法主要是藉助於數學方法,採用時間序列、因果分析、消費水平和最終用途分析等方式進行數學推算或估算,常用於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分析。這類方法可以識別市場發展變化的因果關系,因而能夠較好地預測未來情況,尤其是預測可能的突變點。典型的預測模型有經濟計量模型和工程過程模型。 應該指出,礦產市場是一個受資源、技術、經濟、政治、法律、社會等眾多因素影響的復雜系統,因此,對其行為的准確預測是相當困難的。即使是綜合採用各種預測方法,也未必十分奏效。盡管如此,無論是廠商,或者是政府機構的決策者在制定決策時,都必須利用某種方法進行預測,別無選擇。
Ⅱ 市場預測的基本原則
市場預測 3分(內容豐富) 編輯詞條 摘要 目前沒有摘要內容歡迎補充編輯摘要 目錄-[ 隱藏 ] 1市場預測 2什麼是市場預測? 3市場預測的原理 4市場預測的基本要素 5市場預測的基本步驟 6市場預測的內容 7市場預測方法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什麼是市場預測? 所謂市場預測,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影響市場供求變化的諸因素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和預見其發展趨勢,掌握市場供求變化的規律,為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市場預測產生的歷史悠久。根據我國《史記》記載,公元前6世紀到5世紀,范蠡在輔佐勾踐滅吳復國以後,即棄官經商,19年之中三致千金,成為天下富翁,他的商場建樹取決於他懂得市場預測。例如,「論其存余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這是他根據市場上商品的供求情況來預測商品的價格變化。
嚴格地說,市場預測是從19世紀下半夜開始的。一方面,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市場變化極其復雜,只要能獲取利潤,減少經營風險,就要把握經濟周期的變化規律;另一方面,數理經濟學對現象數量關系的研究已經逐步深入,各國統計資料的積累也日益豐富,適用於處理經濟問題,包括市場預測的統計方法也逐步完善。學術界關於市場預測的里程碑是從奧地利經濟學家兼統計學家斯帕拉特·尼曼算起的。他運用指數分析方法研究了金、銀、煤、鐵、咖啡和棉花的生產情況,有關鐵路、航運、電信和國際貿易方面的問題,以及1866-1873年的進出口價值數據。
預測為決策服務,是為了提高管理的科學水平,減少決策的盲目性,我們需要通過預測來把握經濟發展或者未來市場變化的有關動態,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決策可能遇到的風險,使決策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的原理 對未來的先知不僅是人類渴望的,所以預測很早就有,包括「前知500年後知500年」的神話,因此預測落了一個不光彩的前身叫「占卜」。
企業如果能做到某種程度的先知先覺,對企業的經營的益處當然不言而喻。當然做到完全的先知先覺不可能,否則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每個企業都必定欣欣向榮。
雖然企業對未來不可把握,但是人類的認識、思維的進步使人們發現「規律」的重要性,古人很早就有「辨道、順道」的說法,「道」就是規律,隨著歷史經驗的積累和科技的進步,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作為企業,發現、認識和利用「規律」(包括市場的、顧客的、技術的、企業發展的)對企業的經營必定增大勝算把握。 (一)預測的基本原理
以最簡單易懂的說法:是如下這樣一個模式
已知→未知,過去、現在→將來
規律、趨勢、邏輯、經驗、實質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手段。
(二)預測的四大原則
預測本身要藉助數學、統計學等方法論,也要藉助於先進的手段。我們先不講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的管理者而言,可能最先關注的是怎樣形成一套有效的思維方式?以下幾個原則可能會有些啟發:
1、相關原則:建立在「分類」的思維高度,關注事物(類別)之間的關聯性,當了解(或假設)到已知的某個事物發生變化,再推知另一個事物的變化趨勢。
最典型的相關有正相關和負相關,從思路上來講,不完全是數據相關,更多的是「定性」的。
(1)正相關是事物之間的「促進」,比如,居民平均收入與「百戶空調擁有量」;有企業認識到「獨生子女受到重視」推知玩具、教育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某地區政府反復詢問企業一個問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究竟帶來什麼機遇」,這實際上是目前未知市場面臨的一個最大機遇!該地區先後發展的「家電業」、「廚房革命」、「保健品」應該是充分認識和細化實施的結果。這也體現企業的機遇意識。再如現在進行的人口普查,有專家提出那些資料是企業的「寶」,就看您怎麼認識了:有個大型傢具企業,起家把握的一個最大機遇是「中國第三次生育浪潮生育的這些人目前到了成家立業的高峰」。
(2)負相關,是指事物之間相互「制約」,一種事物發展導致另一種事物受到限制。特別是「替代品」。比如資源政策、環保政策出台必然導致「一次性資源」替代品的出現,象「代木代鋼」發展起來的PVC塑鋼;某地強制報廢助力車,該地一家「電動自行車」企業敏銳地抓住機遇也是一樣。
2、慣性原則。任何事物發展具有一定慣性,即在一定時間、一定條件下保持原來的趨勢和狀態,這也是大多數傳統預測方法的理論基礎。比如「線性回歸」、「趨勢外推」等等。
3、類推原則。這個原則也是建立在「分類」的思維高度,關注事物之間的關聯性。
(1)由小見大—從某個現象推知事物發展的大趨勢:例如現在有人開始購買私家汽車,您預見到什麼?運用這一思路要防止以點代面、以偏概全。
(2)由表及裡—從表面現象推實質:例如「統一食品」在崑山興建,無錫的「中萃面」應意識到什麼?「海利爾」洗衣粉到蘇南大做促銷,「加佳洗衣粉」意識到可能是來搶市場的。換個最簡單的例子說:一次性液體打火機的出現,真的就有火柴廠沒有意識到威脅的例子。
(3)由此及彼—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也可以由這一思路解釋。你記住一句話:上海做的,四川人可能還沒有想到。發達地區被淘汰的東西,落後地區可能有市場。
(4)由過去、現在推以後--毛澤東說過一句話:我不是李自成。可見歷史的東西對以後的發展是極有指導性的。換句話說: 10年以前,誰敢想想自己家有空調、電腦、電話?那麼站在現在,我們問:您能不能想想10年後您會擁有自己的汽車?這種推理對商家是頗具啟發的。您能總結一下中國家庭電視機的發展規律嗎?也許,您從中就能找到商機!
(5)由遠及近—比如國外的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營銷經驗、方法,因為可能比較進步,就代表先進的方向,可能就是「明天要走的路」。
(6)自下而上—從典型的局部推知全局,一個規模適中的鄉鎮,需要3台收割機,這個縣有50個類似的鄉鎮,可以初步估計這個縣的收割機可能的市場容量為150台。
(7)自上而下—從全局細分,以便認識和推知某個局部。例如,我們想知道一個40萬人口的城市女士自行車市場容量,40萬人口——20萬女性——(去掉12歲以下50歲以上)還有10萬——調查一下千人女性騎自行車比率(假設60%)——可能的市場容量為6萬。對大致了解一個市場是很有幫助的。
4、概率推斷原則。我們不可能完全把握未來,但根據經驗和歷史,很多時候能大致預估一個事物發生的大致概率,根據這種可能性,採取對應措施。撲克、象棋游戲和企業博弈型決策都在不自覺地使用這個原則。有時我們可以通過抽樣設計和調查等科學方法來確定某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的基本要素 要搞好預測,必須把握預測的四個基本要素:
1、信息。信息是客觀事物特性和變化的表徵和反映,存在於各類載體,是預測的主要工作對象、工作基礎和成果反映。
2、方法。方法是指在預測的過程中進行質和量的分析時所採用的各種手段。預測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按照預測結果屬性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按照預測時間長短的不同,可以分為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按照方法本身,更可以分成眾多的類別,最基本的是模型預測和非模型預測。
3、分析。分析是根據有關理論所進行的思維研究活動。根據預測方法得出預測結論之後,還必須進行兩個方面的分析:一是在理論上要分析預測結果是否符合經濟理論和統計分析的條件;二是在實踐上對預測誤差進行精確性分析,並對預測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
4、判斷。對預測結果採用與否,或對預測結果依據相關經濟和市場動態所作的修正需要判斷,同時對信息資料、預測方法的選擇也需要判斷。判斷是預測技術中重要的因素。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的基本步驟 預測應該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驟以使工作有序化、統籌規劃和協作。市場預測的過程大致包含以下的步驟:
1、確定預測目標
明確目的,是開展市場預測工作的第一步,因為預測的目的不同,預測的內容和項目、所需要的資料和所運用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明確預測目標,就是根據經營活動存在的問題,擬定預測的項目,制定預測工作計劃,編制預算,調配力量,組織實施,以保證市場預測工作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
2、搜集資料
進行市場預測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有了充分的資料,才能為市場預測提供進行分析、判斷的可靠依據。在市場預測計劃的指導下,調查和搜集預測有關資料是進行市場預測的重要一環,也是預測的基礎性工作。
3、選擇預測方法
根據預測的目標以及各種預測方法的適用條件和性能,選擇出合適的預測方法。有時可以運用多種預測方法來預測同一目標。預測方法的選用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到預測的精確性和可靠性。運用預測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描述、概括研究對象特徵和變化規律的模型,根據模型進行計算或者處理,即可得到預測結果。
4、預測分析和修正
分析判斷是對調查搜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通過判斷、推理,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事物的現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從而預計市場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在分析評判的基礎上,通常還要根據最新信息對原預測結果進行評估和修正。
5、編寫預測報告
預測報告應該概括預測研究的主要活動過程,包括預測目標、預測對象及有關因素的分析結論、主要資料和數據,預測方法的選擇和模型的建立,以及對預測結論的評估、分析和修正等等。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的內容 市場預測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從宏觀到微觀,二者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具體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預測市場容量及變化。市場商品容量是指有一定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總量。市場容量及其變化預測可分為生產資料市場預測和消費資料市場預測。生產資料市場容量預測是通過對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的研究,綜合分析預測期內行業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的調整,預測工業品的需求結構、數量及其變化趨勢。消費資料市場容量預測重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消費者購買力預測。預測消費者購買力要做好兩個預測:第一,人口數量及變化預測。人口的數量及其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第二,消費者貨幣收入和支出的預測。
(2)預測購買力投向。消費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消費結構,即消費者的生活消費支出中商品性消費支出與非商品性消費支出的比例。消費結構規律是收入水平越高,非商品性消費支出會增大,如娛樂、消遣、勞務費用支出增加,在商品性支出中,用於飲食費用支出的比重大大降低。另外還必須充分考慮消費心理對購買力投向的影響。
(3)預測商品需求的變化及其發展趨勢。根據消費者購買力總量和購買力的投向,預測各種商品需求的數量、花色、品種、規格、質量等等。
2.預測市場價格的變化。企業生產中投入品的價格和產品的銷售價格直接關繫到企業盈利水平。在商品價格的預測中,要充分研究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利潤的變化,市場供求關系的發展趨勢,貨幣價值和貨幣流通量變化以及國家經濟政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3.預測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這是對市場中商品供給量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方法 市場預測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時間序列預測法
在市場預測中,經常遇到一系列依時間變化的經濟指標值,如企業某產品按年(季)的銷售量、消費者歷年收入、購買力增長統計值等,這些按時間先後排列起來的一組數據稱為時間序列。依時間序列進行預測的方法稱為時間序列預測
二、回歸預測法
1.「回歸」的含義。回歸是指用於分析、研究一個變數(因變數)與一個或幾個其它變數(自變數)之間的依存關 系,其目的在於根據一組已知的自變數數據值,來估計或預測因變數的總體均值。在經濟預測中,人們把預測對象(經濟指標)作為因變數,把那些與預測對象密切相關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數。根據二者的歷史和現在的 統計資料,建立回歸模型,經過統計檢驗後用於預測。回歸預測有一個自變數的一元回歸預測和多個自變數的多元回歸預測,這里僅討論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法。
2.回歸分析的基本條件。應用一組已知的自變數數據去估計、預測一個因變數之值時,這兩種變數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統計相關關系。統計相關關系是一種不確定的函數關系,即一種因變數(預測變數)的數值與一個或多個自變數的數值明顯相關但卻不能精確且不能唯一確定的函數關系,其中的變數都是隨機變數。經濟現象中這種相關關系是大量存在的。例如糧食畝產量y與施肥量x之間的關系,二者明顯相關但不存在嚴格的函數關系,畝產量不僅與施肥量有關,還與土壤、降雨量、氣溫等多種因素有關,這樣畝產量y存在著隨機性。
第二,因果關系。如果一個或幾個自變數x變化時,按照一定規律影響另一變數y,而y的變化不能影響x,即x的變化是y變化的原因,而不是相反,則稱x與y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反映因果關系的模型稱為回歸模型。
另一種分類市場預測的分類方法般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大類。對於企業營銷管理人員來說,應該了解和掌握的企業預測方法主要有:
(1)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也稱為直觀判斷法,是市場預測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定性預測主要依靠預測人員所掌握的信息、經驗和綜合判斷能力,預測市場未來的狀況和發展趨勢。這類預測方法簡單易行,特別適用於那些難以獲取全面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問題。因此,定性預測方法在市場預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定性預測方法又包括:專家會議法,德爾菲法,銷售人員意見匯集法,顧客需求意向調查法。
(2)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是利用比較完備的歷史資料,運用數學模型和計量方法,來預測未來的市場需求。定量預測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時間序列模式,另一類是因果關系模式。
Ⅲ 市場調查預測的方法有哪些
觀察法、實驗法、詢問法、情況推測、問卷法等。
1、觀察法
觀察法是社會調查和市場調查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由調查人員根據調查研究的對象,利用眼睛、耳朵等感官以直接觀察的方式對其進行考察並搜集資料。例如,市場調查人員到被訪問者的銷售場所去觀察商品的品牌及包裝情況。
2、實驗法
實驗法是由調查人員跟進調查的要求,用實驗的方式對調查的對象控制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對其進行觀察以獲得相應的信息。
控制對象可以是產品的價格、品質、包裝等,在可控制的條件下觀察市場現象,揭示在自然條件下不易發生的市場規律,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市場銷售實驗和消費者使用實驗。
(3)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市場調查基本步驟:
預測應該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驟以使工作有序化、統籌規劃和協作。市場預測的過程大致包含以下的步驟:
1、確定目標
明確目的,是開展市場預測工作的第一步,因為預測的目的不同,預測的內容和項目、所需要的資料和所運用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
明確預測目標,就是根據經營活動存在的問題,擬定預測的項目,制定預測工作計劃,編制預算,調配力量,組織實施,以保證市場預測工作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
2、搜集資料
進行市場預測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有了充分的資料,才能為市場預測提供進行分析、判斷的可靠依據。在市場預測計劃的指導下,調查和搜集預測有關資料是進行市場預測的重要一環,也是預測的基礎性工作。
Ⅳ 市場調研的基本基本原則是什麼
1、科學性原則(要按客觀規律辦事)
正確的思想觀念
嚴格的規章制度
科學的工作標准
合理的調查方法
2、客觀性原則
一切從客觀實際的情況出發,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研究分析。
3、系統性原則
以系統要素為指導,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全面的考慮問題。
4、時效性原則
市場不斷變化,市場調研在這種不斷變化中對市場現象進行研究。
5、經濟性原則
以最少的調查費用去的最佳的調查結果
6、保密性原則
為客戶保密、為被調查者提供信息保密。
(4)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市場調研(market research) 是一種把消費者及公共部門和市場聯系起來的特定活動一一這些信息用以識別和界定市場營銷機會和問題,產生、改進和評價營銷活動,監控營銷績效,增進對營銷過程的理解。市場調研實際上是一項尋求市場與企業之間「共諧」的過程。市場調研猶如婚前健康檢查,如果忽略它,就可能產生低能兒,到那時再一擲千金搞銷售,好似給低能兒增加營養,又能起多大作用?因為市場營銷的觀念意味著消費者的需求應該予以滿足,所以公司內部人士一定要聆聽消費者的呼聲,通過市場調研,「傾聽」消費者的聲音。當然,營銷調研信息也包括除消費者之外的其他實體的信息。
參考鏈接:市場調研-網路
Ⅳ 市場預測的四大原則
預測本身要藉助數學、統計學等方法論,也要藉助於先進的手段。我們先不講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的管理者而言,可能最先關注的是怎樣形成一套有效的思維方式?以下幾個原則可能會有些啟發: 建立在「分類」的思維高度,關注事物(類別)之間的關聯性,當了解(或假設)到已知的某個事物發生變化,再推知另一個事物的變化趨勢。
最典型的相關有正相關和負相關,從思路上來講,不完全是數據相關,更多的是「定性」的。
(1)正相關是事物之間的「促進」,比如,居民平均收入與「百戶空調擁有量」;有企業認識到「獨生子女受到重視」推知玩具、教育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某地區政府反復詢問企業一個問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究竟帶來什麼機遇」,這實際上是目前未知市場面臨的一個最大機遇!該地區先後發展的「家電業」、「廚房革命」、「保健品」應該是充分認識和細化實施的結果。這也體現企業的機遇意識。進行的人口普查,有專家提出那些資料是企業的「寶」,就看您怎麼認識了:有個大型傢具企業,起家把握的一個最大機遇是「中國第三次生育浪潮生育的這些人目前到了成家立業的高峰」。
(2)負相關,是指事物之間相互「制約」,一種事物發展導致另一種事物受到限制。特別是「替代品」。比如資源政策、環保政策出台必然導致「一次性資源」替代品的出現,象「代木代鋼」發展起來的PVC塑鋼;某地強制報廢助力車,該地一家「電動自行車」企業敏銳地抓住機遇也是一樣。 這個原則也是建立在「分類」的思維高度,關注事物之間的關聯性。
(1)由小見大—從某個現象推知事物發展的大趨勢:例如現有人開始購買私家汽車,您預見到什麼?運用這一思路要防止以點代面、以偏概全。
(2)由表及裡—從表面現象推實質:例如「統一食品」在崑山興建,無錫的「中萃面」應意識到什麼?「海利爾」洗衣粉到蘇南大做促銷,「加佳洗衣粉」意識到可能是來搶市場的。換個最簡單的例子說:一次性液體打火機的出現,真的就有火柴廠沒有意識到威脅的例子。
(3)由此及彼—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也可以由這一思路解釋。你記住一句話:發達地區被淘汰的東西,落後地區可能有市場。
(4)毛澤東說過一句話:我不是李自成。可見歷史的東西對以後的發展是極有指導性的。換句話說:誰敢想想自己家有空調、電腦、電話?我們問:您能不能想想10年後您會擁有自己的汽車?這種推理對商家是頗具啟發的。您能總結一下中國家庭電視機的發展規律嗎?也許,您從中就能找到商機!
(5)由遠及近—比如國外的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營銷經驗、方法,因為可能比較進步,就代表先進的方向,可能就是「明天要走的路」。
(6)自下而上—從典型的局部推知全局,一個規模適中的鄉鎮,需要3台收割機,這個縣有50個類似的鄉鎮,可以初步估計這個縣的收割機可能的市場容量為150台。
(7)自上而下—從全局細分,以便認識和推知某個局部。例如,我們想知道一個40萬人的城市女士自行車市場容量,40萬人——20萬女性——(去掉12歲以下50歲以上)還有10萬——調查一下千人女性騎自行車比率(假設60%)——可能的市場容量為6萬。對大致了解一個市場是很有幫助的。 市場商品容量是指有一定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總量。市場容量及其變化預測可分為生產資料市場預測和消費資料市場預測。生產資料市場容量預測是通過對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的研究,綜合分析預測期內行業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的調整,預測工業品的需求結構、數量及其變化趨勢。消費資料市場容量預測重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消費者購買力預測。預測消費者購買力要做好兩個預測:第一,人口數量及變化預測。人口的數量及其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第二,消費者貨幣收入和支出的預測。
(2)預測購買力投向。消費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消費結構,即消費者的生活消費支出中商品性消費支出與非商品性消費支出的比例。消費結構規律是收入水平越高,非商品性消費支出會增大,如娛樂、消遣、勞務費用支出增加,在商品性支出中,用於飲食費用支出的比重大大降低。另外還必須充分考慮消費心理對購買力投向的影響。
(3)預測商品需求的變化及其發展趨勢。根據消費者購買力總量和購買力的投向,預測各種商品需求的數量、花色、品種、規格、質量等等。 1.「回歸」的含義。回歸是指用於分析、研究一個變數(因變數)與一個或幾個其它變數(自變數)之間的依存關 系,其目的在於根據一組已知的自變數數據值,來估計或預測因變數的總體均值。在經濟預測中,人們把預測對象(經濟指標)作為因變數,把那些與預測對象密切相關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數。根據二者的歷史和 統計資料,建立回歸模型,經過統計檢驗後用於預測。回歸預測有一個自變數的一元回歸預測和多個自變數的多元回歸預測,這里僅討論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法。
2.回歸分析的基本條件。應用一組已知的自變數數據去估計、預測一個因變數之值時,這兩種變數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統計相關關系。統計相關關系是一種不確定的函數關系,即一種因變數(預測變數)的數值與一個或多個自變數的數值明顯相關但卻不能精確且不能唯一確定的函數關系,其中的變數都是隨機變數。經濟現象中這種相關關系是大量存在的。例如糧食畝產量y與施肥量x之間的關系,二者明顯相關但不存在嚴格的函數關系,畝產量不僅與施肥量有關,還與土壤、降雨量、氣溫等多種因素有關,這樣畝產量y存在著隨機性。
第二,因果關系。如果一個或幾個自變數x變化時,按照一定規律影響另一變數y,而y的變化不能影響x,即x的變化是y變化的原因,而不是相反,則稱x與y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反映因果關系的模型稱為回歸模型。 另一種分類市場預測的分類方法般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大類。對於企業營銷管理人員來說,應該了解和掌握的企業預測方法主要有:
(1)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也稱為直觀判斷法,是市場預測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定性預測主要依靠預測人員所掌握的信息、經驗和綜合判斷能力,預測市場未來的狀況和發展趨勢。這類預測方法簡單易行,特別適用於那些難以獲取全面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問題。因此,定性預測方法在市場預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定性預測方法又包括:專家會議法,德爾菲法,銷售人員意見匯集法,顧客需求意向調查法。
(2)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是利用比較完備的歷史資料,運用數學模型和計量方法,來預測未來的市場需求。定量預測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時間序列模式,另一類是因果關系模式。
Ⅵ 市場調查與預測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第一、市場調查與預測講究精準性。做市場調查本身就是為了明確企業今後的發展,做更好的品牌建設,因此在進行調查和預測的時候就一定要精準。這包括了對原料市場的調查、產品市場的調查、技術市場的調查以及對項目的預測,在設計調查方案的過程中就要有明確的調查方向和目標,知道要從哪裡入手,採用何種方式參與到調查,如何做好最後的分析工作,都是在制定計劃之前就要有想法的。
第二、市場調查與預測講究全面性。做市場調查的時候就要綜合考慮各方因素,統籌全局考慮,事先就要對調查的結果有一定的預測,從大體上掌握基本會出現的結果,這樣才能夠在調查之後做對比分析,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從而能夠更好地實施調查項目,有更准確的預算結果。
Ⅶ 市場調查應遵循哪些原則和科學程序
市場調查應遵循真實性和准確性原則;全面性和系統性原則;經濟性原版則;時效性原則權;市場調查的程序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走:市場調查計劃階段、市場調查實施階段、分析報告階段。
市場調查計劃階段一般是從客戶提出市場調查的要求開始直到簽訂協議為止的過程,市場調查計劃怎麼寫就要根據調查者的明確調查的內容和目的來。
當市場計劃階段結束以後,市場調查的實施階段就開始了。實施的階段也有很多環節需要進行,包括設計調查問卷、抽樣方案的選擇、確定調查地點、調查人員的培訓和訪問方式的選擇等等內容。
(7)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有效的市場調查特徵:科學的方法。有效的市場調查的原則是使用科學的方法:仔細觀察、形成假設、預測並試驗。
提出假設是分析問題的重要一環,假設需要建立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仔細觀察的目的是為了提出正確的假設,然後通過試驗來求證;如果試驗的結果排除了這個假設,那麼就需要重新分析重新提出新的假設。
調查的創造性。市場調查最好能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法。市場調查是為了解決問題,否則就失去了調查的意義。
多種方法。能乾的市場調查員並不過分依賴一種方法,強調方法要適應問題,而不是問題適應方法。
Ⅷ 市場調查的原則
時效性原則、准確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經濟性原則、科學性原則、保密性原則。
從市場調研的目的出發,市場調研是為了了解人們的需求,根據這個需求來制定未來一系列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的創意。所以要能夠准確的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決定,那麼就要求市場調研的真實性。只有市場調研足夠的真實,才能夠讓決策也相對准確。
而在真實性的方面出發又需要市場調研具有客觀性。往往很多人會被一些主觀的語言所引導而做出一些不客觀的答案。那麼這樣直接就會影響到真實性的問題。所以客觀性與真實性是緊密相連的。
(8)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市場調研對於營銷管理來說其重要性猶如偵查之對於軍事指揮。不做系統客觀的市場調研與預測,僅憑經驗或不夠完備的信息,就作出種種營銷決策是非常危險的,也是十分落後的行為。
具體來看,市場調研對營銷管理的重要性表現在五個方面:
1、提供作為決策基礎的信息;
2、彌補信息不足的缺陷;
3、了解外部信息;
4、了解市場環境變化;
5、了解新的市場環境 ;
作為市場營銷活動的重要環節,市場調研給消費者提供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把自己對產品或服務的意見、想法及時反饋給企業或供應商。通過市場調研,能夠讓該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的企業了解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評價、期望和想法。
Ⅸ 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原則問題
首先是來觀念問題,古人雲兵自馬未動,糧草先行。故凡有遠謀的公司必有大量的准備行動,打算乘機撈一把的企業無遠見也不會往其中投入適量資金。其次是具體的操作,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其中有大量的技巧可言,當下的龐大的用戶收集和雲端處理有許多可取之處,常規的問卷調查獲取的原始資料也是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