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遼寧省旅遊市場定位存在問題

遼寧省旅遊市場定位存在問題

發布時間:2022-01-12 07:54:17

⑴ 淺談旅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以及都存在什麼問題

我國旅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及存在問題

3.1 旅遊產品深度開發不夠
目前,國內大多數旅遊產品老化、單一,缺乏較強的吸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產品結構不合理。現代旅遊產品包括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和特種旅遊三大產品結構。國內旅遊業迄今為止還是以觀光旅遊為主,可是在激烈的旅遊市場競爭中,只靠一條腿是站不住的。二是旅遊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旅遊產品質量可分為普品、精品、特品和絕品四大類,國內的旅遊產品可以說是普品比較多,特品、絕品有一些,而精品更少一些。三是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慢。總的來說,國內旅遊產品,創新不夠,多年一貫制沒有新鮮感。四是旅遊產品的參與性不強,給遊客帶來的體驗比較少。五是旅遊產品開發無序,喜歡盲目從眾跟風,一哄而上,投入產出水平低下。[來3.2 旅遊信息傳遞渠道不健全
受制於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居民消費收入等因素的制約,在我國還有絕大部分地區的旅遊消費者難以得到具體的旅遊綜合資訊服務和市場預測性信息,特別是與目的地旅遊相關的交通、飲食住宿、旅遊客流等信息的傳遞速度滯後,使旅遊客流的區域不平衡性加大,加劇了旅遊特別是節假日旅遊無序性的產生,並間接影響到熱點線路的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
3.3 信息傳遞科技含量低,營銷手段落後
網路技術具有高效、 快捷、 信息量大的特點,歐美許多大旅遊企業在八、 九十年代就廣泛將網路技術用於市場營銷。但到目前,我國大多數旅行社還是利用電話、 傳真進行日常工作。手段上的落後影響了高質量的旅遊營銷策略,會制約旅遊業的規范化、 智能化、 信息化和全球一體化 http://www.bfblw.com/lw.asp?ID=14的發展趨勢。這與日益發展的各國旅遊業相距甚遠,加大了我國旅遊市場營銷與世界各國旅遊市場營銷的差距。
傳統旅遊中旅遊業的投入是以資源、資金、設備為主,是「物」起決定性作用。而現代旅遊業則以營銷、管理、知識、智力為主,根據市場狀況和旅遊消費需求進行策劃、組織、創新、反饋、控制,以提供高效的產品和服務。旅遊市場營銷需要不斷拓展業務空間和業務范圍,推廣高效運營,使遊客滿意,心情愉悅,使企業獲利,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旅遊市場營銷非常注重管理與協調,特別是旅遊文化服務理念的管理與協調,旅遊資源的管理與協調,遊客與旅遊從業人員的管理與協調。

⑵ 我國旅遊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存在哪些問題

前瞻網摘要:前瞻產業研究院提示:在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分化發展的同時,各市場內部的旅遊業態也在悄然變革,傳統業態在升級,新興業態逐漸嶄露頭角。
8月27日,國內首部《旅遊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該草案首次對旅遊行業的多個方面作出明確規范,引起業內廣泛關注。草案在狙擊旅遊市場頑疾、維護旅遊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旅遊業是戰略性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日趨完善。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中國旅遊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旅遊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出境旅遊消費國,並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達26億人次,同比增長12%;國內旅遊收入1.9萬億元,同比增長21%;全年旅遊總收入為2.2萬億元,同比增長12%。
在國際環境趨於穩定、國內政策支持旅遊發展、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進程加快、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撐體系不斷完善、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科技進步、現代商業模式創新等諸多利好因素的影響下,我國旅遊業在「十二五」期間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遊行業研究小組分析預計,到2015年國內旅遊人數33.1億人次,年均增長9%;國內旅遊收入1.9萬億元,年均增長11%。入境旅遊人數1.53億人次,年均增長3%;入境過夜旅遊人數6630萬人次,年均增長4%;旅遊外匯收入549億美元,年均增長5%。出境旅遊人數8375萬人次,年均增長10%。旅遊業總收入2.3萬億元,年均增長10%。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三大游市場不斷發生變化,遊客消費傾向發生改變,中國已進入觀光游和休閑游共同發展的時期。旅遊消費階梯性增長導致旅遊市場呈現多層次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目前,國內旅遊消費階梯性分布的特點越來越明顯,處於不同梯度的遊客需求差異逐漸加大,旅遊市場顯現出高、中、低端市場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從遊客數量的角度來看,高、中、低端市場潛在遊客數量逐層增長,呈正金字塔形分布;從消費能力的角度來看,高、中、低端市場旅遊消費支出逐層遞減,呈倒金字塔形分布。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遊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在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分化發展的同時,各市場內部的旅遊業態也在悄然變革,傳統業態在升級,新興業態逐漸嶄露頭角。我國旅遊業已進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極具發展前景。

⑶ 你認為我國旅遊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宣傳不到位,旅遊產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場開拓緩慢,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宣傳機制在我市還未形成,造成在宣傳促銷上資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單一,覆蓋面不廣,市場開拓緩慢。以致很具有競爭力的特色旅遊產品市場佔有率低、形不成買點、知名度不高。

⑷ 當前,我國旅遊業還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旅遊產業發展還存在那些突出問題
一是產業資源要素分散。 旅遊資源普遍存在空間分布分散、集中度不夠、多數資源單體規模不大、精緻度偏弱、震撼力不強等問題。同時,旅遊資源同構性突出,致使低水平、近距離重復建設現象時有發生,缺乏個性特色和足夠吸引力。
二是產業整體水平較低。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缺少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同時,旅遊盈利主要靠景區門票和土地收益,綜合型盈利鏈條尚未形成,大地產小旅遊甚為普遍,旅遊盈利的科學性和持續性不足。
三是產業市場化存在障礙。相比其他產業,受居民消費習慣的影響,我國旅遊業的市場化程度遠遠不夠。同時,由於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和管理方式粗放,也導致產業市場的理性發展不足,產業市場價值單一。
四是產業價值挖掘存在制約。目前,社會資金進入旅遊業比較困難,在直接投資和間接融資方面存在諸多限制,所以我國旅遊業從總體上看,存在產業投資模式創新不足,尚未形成信息鏈、產業鏈、人流鏈、資金鏈的完美結合,產業多元化價值、產業品牌價值及產業國際化價值都未充分挖掘。
五是產業發展融合不足。當前,「旅遊+」漸成熱詞,旅遊已滲透到各行各業。我國已步入了「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時代。但是,從旅遊業發展的現狀來看,依然存在產業與區域資源融合、產業與資本融合、產業鏈與協同鏈融合、產品鏈與價值鏈融合、國際與國內融合程度不足的問題。

⑸ 你認為中國旅遊業存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高收費低服務是景區的通病。

⑹ 旅遊業面臨怎樣的問題

諸如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卻限制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⑺ 大學生旅遊市場存在哪些問題

一、消費水平不高的一群高智商高文化的遊客,不要想通過商品回扣掙錢;
二、真正愛旅遊的人還屬少數,絕大多數都是嘗試,也許一次兩次,以後就不再出來了,所以少有回頭客;
三、渴望旅遊的人為數龐大,但是願意多掏點錢的屈指可數,他們喜歡分析各種路線的價格是否真正值得他們花錢,所以咨詢的比參與的會多。
四、大學生旅遊為旅遊市場注入新鮮血液,他們需要朋友,旅行更像是派對,所以活動內容要精彩,要豐富,否則別想打動人心。

⑻ 當前中國旅遊業存在什麼問題

當前我國旅遊業出現的問題:
(一)旅遊業規模化產業化層次較低,產品供給不足與居民旅遊需求的矛盾長期存在
當前全國很多景區,尤其是各個山區小景點,由於彼此間惡性競爭或者交通不便等原因,各自分散經營,相互合作少,遊客消費成本高,旅遊市場發展面臨著尷尬瓶頸。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已經開始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這一轉變必然引起旅遊產業鏈條的延伸,要求旅遊集團從單一的「吃、游」向「吃、住、行、游、購、娛」橫向延伸,從滿足單純的游覽需求向專業和多樣化需求的縱向延伸,以應對旅遊業總量和結構上深刻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報道稱,我國旅遊產品牌化多樣化進程緩慢。國內旅遊行業在品牌化多樣化方面優勢不足,盡管一些旅遊景區已經取得了大部分旅遊景區在挖掘自身文化內涵、細化景觀設計、更新旅遊理念、擴大延伸旅遊層次方面進程緩慢,仍面臨產品重復性高、專業化和多樣性服務水平低的問題,導致對「門票旅遊經濟」的嚴重依賴。中國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踏步前進,旅遊已走進普通家庭,旅遊業步入黃金發展階段。未來五年,中國旅遊市場規模將超過2.5萬億美元,出境旅遊將超過5億人次。但中國旅遊產品數量供給不足與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之間的矛盾長期存在,旅遊服務質量不高與遊客不斷提升的需求層次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品牌化多樣化進程緩。
(二)旅遊市場秩序混亂問題依然存在,旅遊業標准化規范化水平較低
當前我國旅遊市場「零負團費」經營模式普遍;旅行社承包、掛靠現象普遍,加劇了低價惡性競爭;旅遊商品購物點、旅遊景點的門票和旅遊酒店的住宿費用虛高標價,導游獲取回扣問題嚴重。虛高標價,導游和經營點相互勾結,從而獲取回扣在旅遊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既嚴重影響了旅遊形象和旅遊服務質量,也不利於自助式的散客旅遊的壯大發展。此外,我國各個旅遊城市和地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四黑」現象。欺客宰客,兜售假冒偽劣商品,海鮮大排檔等旅遊餐飲點短斤缺兩,以及黑團黑車甩客現象等都是遊客常有的投訴。《光明日報》等報道稱,當前旅遊業標准化規范化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
1、市場定價不規范。買賣雙方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部分景點定價隨意。
2、服務標准不統一。旅遊消費活動鏈條多,一旦出現合同條款不明晰、各項活動安排服務標准和責任界限模糊。此外,與快速發展的旅遊業相比,旅遊服務行業的人才總量還存在較大缺口,人才整體素質偏低,旅遊教育支撐不足,人才保障機制和開發機制相對滯後。由於旅行社經營者沒有長遠的戰略計劃,市場定位不明確,同時受經濟利益驅動,各種不正當競爭現象在旅遊市場中普遍存在。
(三)政府政策規劃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性,監管機制不健全
當前不少旅遊景區存在著重開發、輕規劃,先開發、後規劃的現象,開發規劃工作沒有擺在重要位置,規劃意識淡薄。特別是在景區開發初期,建設的自發性、自主性和隨意性明顯。有些景區雖然在開發前制定了規劃,但是規劃不夠科學合理,或是景區內各投資主體只進行了局部規劃,缺乏總體規劃、統一規劃,還有科學、統一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並未很好執行,再加上管理部門對規劃實施的監督不利,導致旅遊開發失控。此外,由於景區的多重管理,使得控制權力過於分散,群龍無首,各行其是,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調。因此景區無法制定和貫徹統一的開發建設規劃,旅遊主管部門對景區的縱向管理職能也受到了進一步削弱,景區內無序開發、惡性競爭在所難免。「中國報告大廳」關於《中國旅遊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中指出,由於我國國內旅遊市場龐大,國內旅遊服務的配套設施的發展跟不上旅遊消費者的擴大的步伐,國家投資也相對較少,基本上是貫徹「以旅遊養旅遊」的方針,花錢多的項目幾乎很少觸及,只能因陋就簡,以致設施不全。在全國主要旅遊城市的景點周圍,遍布著各種散發小廣告、讓遊客參加價格低得離譜的旅遊團、或者自稱是導游可以提供講解的人。每到多部門聯合執法整頓旅遊市場秩序時,這些人馬上銷聲匿跡;聯合執法行動結束,他們又全回來了。中國青年報旅遊周刊經連續多年報道北京地區的「非法一日游」現象,北京市也年年加大力度整頓市場,可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治。浙江省旅遊局局長趙金勇表示,杭州是全國整頓市場秩序做得比較好的城市,但「野導」依然存在。旅遊部門想管,可管不到,只能聯合其他職能部門共同執法,而這種聯合執法無法常態化。目前我國旅遊市場監管主體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1、旅遊監管的職能和手段有限。
2、對旅遊監管工作重視不夠。
3、旅遊監管力量薄弱。
4、旅遊監管職能交叉。

閱讀全文

與遼寧省旅遊市場定位存在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3年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 瀏覽:44
重慶旅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1
ole市場營銷管理手冊 瀏覽:590
市場營銷實踐體會 瀏覽:710
會展管理策劃方案怎麼寫 瀏覽:597
釘釘的推廣方案 瀏覽:229
微信群裂變營銷 瀏覽:416
家裝微信營銷聊天 瀏覽:625
製作一份賽事贊助的策劃方案 瀏覽:410
新店開業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
單身派對策劃方案獎品 瀏覽:863
上海鋼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658
kfc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754
幼兒園暑期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456
分析網路營銷現狀分析 瀏覽:238
銀行11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38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企業類型 瀏覽:762
市場營銷營銷畢業生去富士康 瀏覽:583
線下水果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99
清華市場營銷博士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