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騰訊集團的營銷策略 圖文並茂的優先採納。
踩你妹!
② 急求!!有關騰訊多元化發展的論文。關於騰訊營銷策略方面的論文都可以.
騰訊多元化之險:全面開戰不如退而深耕良田
作者: 日期:2005-10-1
憑借即時通訊工具QQ起家的騰訊6歲了,它潛行已久的多元化戰略直到最近才在業界公開。人們在一夜之間發現馬化騰的「野心」原來是如此之大:全力排擠MSN、叫板丁磊和陳天橋、暗戰eBay和淘寶、覬覦網路試水搜索、興建門戶追趕新浪。
全面開戰的騰訊能獲得勝利嗎?其實,騰訊根本不用冒多元化戰略的風險,應當踏踏實實立足於現有的戰略定位,深入挖掘核心業務的潛力,從而構建核心競爭力。
2005年9月12日,騰訊發布了專門為QQ用戶設計開發的C2C電子商務拍賣網——拍拍網。從目前提供的業務類型來看,騰訊基本上提供了互聯網所有熱門的業務,其業務線從核心的即時通訊到傳統的門戶網站,還包括良好現金流的網路游戲和互動語音,以及時髦的博客和在線電視。馬化騰毫不隱瞞其「野心」。
多元化競爭風險高
馬化騰現在的競爭對手已不僅僅是微軟的MSN Messenger等即時通訊,而是各個領域的專業公司。在電信增值業務領域,由於監管和競爭等原因,騰訊需要考慮各種競爭風險因素。例如,由於騰訊提供的「161移動聊天」大大依賴於運營商的關系,在今年初被取消分成後,騰訊估計每月凈利潤減少400萬元。今年上半年騰訊凈利潤增長30.04%,主要原因是騰訊採用了一定的會計技巧,把一大筆應收款記錄在本季度。
騰訊1999年「偶然」推出即時通訊應用(當時其名稱是OICQ,後因知識產權問題而主動改為QQ)時,以其兄弟ICQ為標桿成為其早期的運營戰略。當時中國互聯網業還沒經歷美國互聯網業的瘋狂,美國互聯網業已迅速進入冷凍期,騰訊連把自己賣給一個「大」互聯網企業的機會都沒有——中國當時根本沒有大的互聯網企業,而國外互聯網企業在國內受到嚴格監管。
拜移動通信產業發展所賜,也得益於身處中國南部富饒的廣東省,騰訊利用廣東高度發達的移動通信技術,提供「無線QQ」,並憑借良好的收費機制而日進斗金。但從2004年起,電信運營商針對無線增值業務領域出現的各種不規范行為,開始推出各種監管機制,各大互聯網企業的無線增值業務大受影響,騰訊也不例外。
從外部看來,騰訊可能是在2003年中國互聯網開始轉暖時思考如何開拓其他業務類型。由於網路游戲的盈利性較好,騰訊首先進入了網游領域,稍後又進入了門戶網站領域——這是騰訊有意識打造平台戰略的標志。
騰訊的多元化戰略真正開始「發燒」,首推9月12日推出的C2C網站。這是馬化騰押的一個非常大的 「寶」。此時,馬化騰已不掩蓋其野心,他要進入所有賺錢的領域——博客、IPTV等。
沖刺納市的夢想驅動
騰訊之所以想進入熱門領域,其最大驅動力可能是納斯達克。不過,馬化騰進入這些領域時,可能不知不覺邁進了多元化的「陷阱」,這使得騰訊的核心業務IM(即時通訊)變成了「im」(impossible mission,不可完成的任務)。
由於面臨監管等多方面的原因,騰訊一度沒有直接面對媒體的習慣。但自從盛大和網路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後,如何利用媒體樹立良好形象已成為騰訊的首要任務之一。筆者認為,香港資本市場對中國互聯網的冷落,可能會促使騰訊尋求美國資本市場尋找幫助。
從媒體報道來看,馬化騰是一個內斂的人,他不太喜歡張揚。但是,面對盛大和網路先後在納斯達克獲得巨額融資,馬化騰不得不挑戰自我的靦腆。
從騰訊最近兩年的業務收入結構趨勢可以看出,互聯網增值業務和移動與電信增值業務是其重要的「現金牛」。盡管移動與電信增值業務受到監管和競爭的影響,但未來的潛力應該是巨大的。
C2C不能拯救騰訊
從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看,符合美國投資者的思路的股票較受追捧。號稱「中國Google」的網路已被證明其潛力遠遠被高估。最近其股票承銷商摩根士丹利也表示網路股票至少被高估了幾倍,從一個層面上來看,僅僅模仿美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不一定能保證其發展順利。
C2C是一個最具美國特色的業務類型,考慮到中國互聯網用戶基數的龐大,受到不少投資人的追捧,但其潛在的風險不得不讓我們深思。
如果騰訊只是想藉助納斯達克的概念實現上市夢想,C2C可能會助其一臂之力,但其長期來看並不能讓經營者真正獲益,這也許只是讓前期投資者順利退市的一個方法。
另外,如果不出意外,美國投資者肯定會在網路的投資中吸取深刻教訓。因為依賴本地搜索打出好牌的Google已讓網路深刻認識到什麼叫技術實力和創新,缺乏技術積累和創新戰略的網路並不能像微軟那樣輕松採用跟隨戰略而推出本地地圖搜索業務。
馬化騰也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推出C2C網站的同時,表明絕對不會去打價格戰——當然,利潤並不豐厚的騰訊也可能沒足夠實力打價格戰。C2C網站目前在中國看來是一個燒錢的業務,只是中國互聯網不斷升溫掩蓋了該業務的實質。
在中國經營互聯網業務,不僅是業務和服務需要本地化,競爭戰略也需要本地化。進入能構建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領域,這就是本地化的競爭戰略。
缺少話語權的乙方
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中國互聯網》指出,中國的無線增值業務將是所有最具潛力的領域中最具增長空間的。「無線增值業務是被忽視的機會,雖然存在一些監管方面的憂慮,但進入門檻在提高,而且這一領域正在復甦。」
近幾年不愉快的經歷顯然讓馬化騰備受挫折。在跟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合作的過程中,不管騰訊如何強大,它畢竟是沒有太多話語權的「乙方」。搜狐也曾面對這種尷尬,張朝陽在接受了中國移動的罰款後,不得不表示「將不斷與中國移動進行溝通」。
馬化騰需要看到的是,目前進入中國移動增值業務領域的公司越來越多,專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正如中國移動一位高管所描述的,任何互聯網的東西,只要跟移動通信掛上鉤,就可以獲得利潤。事實上,騰訊也是在2000年提供「無線QQ」後才不斷獲得利潤的。
目前,除了電子商務領域,中國互聯網企業能獲得利潤的商業模式屈指可數,搜索引擎可能是一個。即便是前些年盛行的收費電子郵箱,也由於Google推出好用且免費的千兆級電子郵箱,收費的21CN和263被迫轉型,微軟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把Hotmail「免費」下去。
C2C在美國獲得了較深入的發展,但在中國,首先獲得發展的是B2B。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國情所造成的。中國缺乏良好的信用環境,中國人的消費者習慣也大大限制了在線交易的可能。一般情況下,中國人深受「假貨」和「欺騙」的影響,對於不能親自使用的產品,絕對不敢貿然掏錢。這也許部分解釋了C2C在國內遲遲發展不起來的緣故。
無線增值業務被低估
有著壟斷巨頭占據的無線增值業務領域則與眾不同。電信運營商具有維護誠信的義務,依附於該領域的各種商業模式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但由於無線增值業務發展初期任其自流,導致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這使得一些獲得既得利益的企業一時不能轉換思路,以「腳」來投票,這本身是不理智的行為。
雖然騰訊沒放棄無線增值業務領域,但它明顯已不把該領域作為其核心戰略型業務。不過,正如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所說,誰能把握無線增值業務這個被忽視的機會,就將會給中國互聯網企業一次力量對比重組的機會。
事實上,騰訊根本不用冒多元化戰略的風險。它應當踏踏實實立足於現有的戰略定位,通過核心業務獲取競爭優勢,從而構建核心競爭力。這才是騰訊應當採取的戰略。
[作者系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員、盛博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附:)
中國即時通訊市場的競爭戰略
互聯網業的精英們找到互聯網業的盈利方法後,紛紛進入即時通訊這個具有較高客戶黏度的殺手級應用市場。不過,即時通訊天然具有高進入門坎(entry barrier)的特點,大大抑制了後進入者對在位者的挑戰。
在美國即時通訊市場,主要是美國在線的ICQ和微軟的MSN Messenger占據市場主要份額。而在中國,騰訊的QQ占據了絕對市場領導地位的75%。即時通訊軟體之所以能給擁有者較大的安全感,主要原因是即時通訊的互動性強,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明顯,而且即時通訊的內容本身是由使用者自行產生,對應用提供者要求不高。
即時通訊競爭的法則是佔領最大的市場份額,這也是構建進入門坎的核心。不過從企業長期發展的角度看來,平台化(platform)才是獲取競爭優勢的法寶。目前,微軟不斷把MSN Messenger構建到MSN的平台上,這個平台不僅有即時通訊工具,還有MSN所提供的網路知識(Encarta)、搜索(MSN Search)及其他增值服務。
從競爭戰略的角度看來,即時通訊仍具有一些短處。即時通訊能得到廣泛應用,免費提供可能是其根本原因,盈利卻成為所有運營即時通訊的企業所面對的問題。在美國,即時通訊並沒實現自身的盈利,更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獨立運營即時通訊而獲得市場領導地位。原來獨立運營的ICQ,由於資金捉襟見肘,在1999年被美國在線收入囊中。目前處於美國即時通訊市場主導地位的MSN Messenger,也成為微軟MSN戰略平台的一個重要棋子。
在中國,除了騰訊和微軟在提供即時通訊應用,中國的三大門戶均提供即時通訊應用服務,例如新浪通過收購即時通訊專業公司UC進入了即時通訊市場。筆者認為,除了微軟深刻理解了即時通訊的經濟原理,包括騰訊在內的其他企業仍未學會把即時通訊市場領先地位整合到其「平台戰略」中去,而平台戰略恰恰是企業成功的秘訣。
平台戰略的核心思想,是信息經濟學所體現的「網路外部性」。其根本原理是不斷增加的客戶基數,可以使客戶網路的價值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非常容易理解QQ從幾年前不受重視到近幾年備受追捧的現象。
不過,對於騰訊來說,如何應用網路外部性的經濟特徵,可能不僅僅是把QQ延展到QQ.com和網路游戲等,它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轉載)
③ xx公司營銷策略研究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競爭風起雲涌,其中,外資工程機械品牌憑借其產品和技術優勢佔領了部分市場,加之中國經濟進入宏觀調整的後調整期,開始由導入型經濟向內生自主型經濟轉變,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因此也進入了關鍵的發展時期。因此,要使產品能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必須重視營銷策略的研究。 本文 的寫作思路和邏輯結構為:通過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分析,結合 SWOT 分析工具,對 XX機械的營銷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對其存在的不足和 問題,結合市場營銷理論知識,提出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 本文主體部分從以下部分進行: (1)營銷組織機構 企業營銷組織結構的設置對企業營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 分通過對 XX 機械目前的營銷組織結構進行分析,來探討用何種營銷 組織結構有利於企業的當前和長期效益。 (2)營銷團隊 營銷團隊是提升產品銷量,改變市場狀況的實施者和最終載體, 營銷團隊的整體水平涉及人員引進方式、人員構成、知識結構、從業 經歷、團隊協同作戰能力、隊伍穩定性、人員薪資以及考核方式等, 本部分將從上述幾方面對 XX 機械的營銷團隊進行分析 (3)「4P 理論」的運用 「4P 理論」是整個營銷學的奠基石,對企業營銷實踐有著重要 的指導意義,其運用和實施是否恰當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和市場的 競爭力,本部分將從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四個方面進行剖析。其 中,以產品結構、價格和渠道關系為研究重點。
④ 市場營銷戰略分析報告怎麼寫
1、確定企業任務
2、確定企業目標
3、利用相關工具進行市場定位分析與市場細分
4、確定企業的業務組合
5、確定市場發展戰略
6、確定企業的市場競爭策略與定位
⑤ 分析騰訊公司建立競爭優勢的策略
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掌握市場信息。
注重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優化產業結構。
注重核心產品的開發,創造知名品牌。
公司誠信經營,搞好售後服務,擴大競爭優勢。
⑥ 公司營銷策略分析
市場營銷策略是企業市場營銷部門根據公司總體戰略與業務單位戰略規劃,在綜合考慮外部市場機會和內部資源狀況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目標市場,選擇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組合,並予以有效實施和控制的過程。
第一個內容:確定目標市場,首先是對市場進行細分,其次是目標市場選擇,選擇目標市場之後,下一步就是找出這些客戶有哪些需求,就是市場定位。流程就是:細分-選擇-定位。
先看市場細分,市場細分可以根據消費者市場和產業市場進行細分,依據消費者市場細分,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地理細分、人口細分、心理細分和行為細分。
①地理細分。就是企業按照消費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地理變數(包括城市農村、地形氣候、交通運輸等)來細分消費者市場。比如江浙滬與非江浙滬。
②人口細分。人口細分就是企業按照人口變數(包括年齡、性別、收入、職業、教育水平、家庭規模、家庭生命周期階段、宗教、種族、國籍等)來細分消費者市場。比如vivo手機的客戶群體就是年輕人。
③心理細分。心理細分就是企業按照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個性等心理變數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④行為細分。行為細分就是企業按照消費者購買或使用某種產品的時機、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使用率、消費者對品牌(或商店)的忠誠程度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態度等行為變數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這些是根據消費者進行的市場細分,依據產業市場細分可以分為最終用戶、顧客規模、其他變數。(針對法人或企業)。
⑦ 市場營銷策略分析、市場營銷分析的區別;營銷策略、營銷戰略的區別。
一、營銷策略:
是企業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根據經驗獲得顧客需求量以及購買力的信息、商業界的期望值,有計劃地組織各項經營活動,通過相互協調一致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
二、市場營銷分析:
是指企業在規定時間,對各個營銷區域的各項銷售工作進行的總結、分析、檢討及評估,並對下階段的營銷工作提出修正建議,對某些區域的營銷策略進行局部調整,甚至對某些區域的銷售目標計劃予以重新制定。
因此,市場營銷分析工作,是企業營銷管理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主體內容。
(7)騰訊公司營銷策略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營銷策略:
1、4Ps,即:產品(Proct) 、價格(Price) 、促銷(Promotion)、通路與配銷 渠道和分銷(Place&Distribution)
這四個因素應用到營銷過程中,就形成了四方面的營銷策略。
在4Ps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6Ps、7Ps等,如加上政治POLITICS和公共關系PUBLIC,是為6Ps。
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納(Bitner)建議在傳統市場營銷理論4Ps的基礎上增加三個「服務性的P」,
即:人員(People)、流程(Process)、環境(或實體環境;Physical evidence),而形成了7Ps理論。
7Ps多被用於服務行業。
根據與市場競爭對手對抗的需要而制定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政策。
這一時期誕生了著名的4P理論。當時還是大眾媒體盛行的時代,依靠大眾媒體促進銷售,無差異化策略成為這一階段的明顯特徵。
2、產品策略主要研究新產品開發,產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和分銷策略的基礎。
3、價格策略又稱定價策略,主要目標有四點:
(1)維持生存;
(2)利潤最大化;
(3)市場佔有率最大化;
(4)產品質量最優化
4、促銷策略主要目的是:傳遞信息,強化認知,突出特點,誘導需求,指導消費者,擴大銷售,滋生偏愛,穩定銷售。
5、渠道策略,是指為了達到產品分銷目的而起用的銷售管道。
6、人員(Personal Sales),所有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被捲入某種服務的消費過程中,這是7P營銷組合很重要的一個觀點。
知識工作者、白領雇員、管理人員以及部分消費者將額外的價值增加到了既有的社會總產品或服務的供給中,這部分價值往往非常顯著。
7、流程(Process),服務通過一定的程序、機制以及活動得以實現的過程(亦即消費者管理流程),是市場營銷戰略的一個關鍵要素。
8、環境(Physical Evidence),包括服務供給得以順利傳送的服務環境,有形商品承載和表達服務的能力,當前消費者的無形消費體驗,以及向潛在顧客傳遞消費滿足感的能力。
9、SWOT方法分析市場:
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
strength(優勢):評估自己的長處;
weakness(劣勢):找出自己的短處;
opportunity(機會):發現自己的機會;
threats(威脅):認識到存在的威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