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中華牙膏營銷渠道分析

中華牙膏營銷渠道分析

發布時間:2021-12-26 14:40:15

❶ 關於各種牙膏的營銷策略

中國牙膏行業市場容量巨大,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市場規模即以年均5%的比例保持快速增長,市場季節變化較為平穩。 1998 年,全國牙膏產量達到 28.07 億支;2000年產量達到了 36 億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預計今年中國牙膏產量將達到 49 億支, 2010 年將達到 54 億支。建國後,中國牙膏市場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9~1982 年):兩大品牌南北稱雄。建國後的計劃經濟期間,上海中華牙膏和天津藍天牙膏兩個國產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國龐大的牙膏市場。素有「南有中華,北有藍天」的美稱。當時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牙膏定產包銷,銷售是靠各級百貨站分銷,基本叫沒有競爭。

第二階段( 1983~1991年):國內品牌雨後春筍。改革開放,尤其是工業自銷後,國內新品牌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涌現出兩面針、冷酸靈、黑妹、芳草、草珊瑚、小白兔、黃芩等眾多品牌。它們各執一域,逐漸形成競爭割據之勢。

第三階段(1992~1995):洋品牌搶灘中國市場。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潔進入中國市場;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潔用品公司寶潔公司的佳潔士進入中國。短時間內利用強大的營銷攻勢搶佔了中國的高端市場。

第四階段( 1996~2002 年):洋品牌洗牌中國市場。外資品牌完全改變了中國牙膏市場格局:一方面通過收購國產品牌來取得市場份額和渠道,如聯合利華從上海牙膏廠取得了 " 中華 " 和 " 美加凈 " 的品牌經營權;另一方面通過出色的營銷手段及價格調整,讓大眾接受自己。 1996 年,國內牙膏 10強品牌中外資品牌僅占兩席,到 1998 年已經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四席。而藍天六必治、芳草、小白兔等昔日國產名牌整體陷入頹勢。

第五階段( 2003年至今 )中國牙膏品牌重新整合尋求突破。 兩面針、冷酸靈等國內品牌在經歷了一輪市場洗禮後,營銷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漸成熟。田七牙膏異軍突起,又涌現出納愛斯、西瓜霜、立白、雲南白葯牙膏、牙依牙膏等新生品牌,他們避開與外國品牌的正面交鋒,避實擊虛,力保佔領" 中老年口腔護理 " 和 " 中草葯護理 " 等細分市場。

2、當前市場概況

從市場發展看,世界口腔清潔用品市場已進入成熟期,市場細分程度高,品牌忠誠度起主要作用,價格競爭十分激烈;從市場供給看,市場規模相對穩定,市場增長率低;從市場需求看,個性化需求日趨強烈,追求新感覺、健康、美白、天然、全效依然是主流;從品牌結構看,市場集中度高,高露潔、寶潔、聯合利華等幾大跨國公司品牌佔領大部分市場;從產品結構看,市場進一步細分化,新品大量涌現,廣泛為市場所接受的是特殊感覺並具有多種功能的產品。 從區域和價格結構看,城市市場,牙膏產品進一步向高檔化發展;農村市場,低價位產品銷售量將快速上升。第一梯隊的外資品牌穩固占據城市市場後,營銷重心開始大幅向農村傾斜,價格由高價位向低價位滲透,第二梯隊的民族品牌開始由低端向中、高端價位反攻。例如,最近高露潔公司針對中國本土企業的主導產品中草葯牙膏推出草本牙膏(含田七、西瓜霜的牙膏)進行低價打壓,一向以高價位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的佳潔士也採取了最為見效的價格戰,並首次在其強根固齒牙膏廣告中高聲叫賣「只售兩塊九!」。從主要品牌市場佔有率看,國內牙膏市場主要品牌群大致為:高露潔、佳潔士、中華、兩面針、田七、黑妹、冷酸靈、、藍天六必治、黑人、竹鹽獅王、潔銀、潔諾、草珊瑚、永南、美加凈、白玉等近20個。2006年度,排名前6名的品牌市場佔有率情況大致為:高露潔26%、佳潔士19%、兩面針13%、中華10%、田七9%、黑妹6%

根據權威部門統計:2006年我國牙膏規模達到47億支。在國內牙膏市場,高露潔、佳潔士霸主地位已形成;兩面針、冷酸靈、黑妹、立白、藍天六必治等國產品牌則穩佔二線陣營。

3、市場競爭環境分析

A、 當前我國牙膏市場的競爭主要表現在價格、廣告與品牌、產品包裝、市場細分等方面:一是價格競爭有所增強;國際企業力推低端便宜產品,因其在高端市場已經進入了某種程度的飽和,但中低端市場對其來說是完全空白的市場。發展策略已經在創新產品、投放廣告的基礎上,加大降低成本、降低價格的力度等方面。二是高低端品牌互相滲透;高檔市場已被外資品牌牢牢佔有,並且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外資品牌由高檔往低檔延伸,而國產品牌只得由低檔往高檔發展,前者比後者拓展力度更大,外資品牌結合中國實際,營銷策略得當,自上而下佔領大量市場份額;三是廣告成為最有效的營銷手段之一。近年來,各牙膏廠商都紛紛加大廣告的投入。四、渠道更加多元化。商業的經營業態呈現多元化發展格局,各種零售業態層出不窮(大賣場、連鎖便利);商業流通渠道相應也在重整,加上傳統批發渠道的萎縮,促使企業正將銷售渠道改為扁平化結構。這些銷售渠道的變化使得零售業態,尤其是新興零售業態的重要性顯現出來。國際連鎖零售賣場的進入加劇了市場競爭,高昂的進場費用提高了進入壁壘,壓縮了工商各級的利潤,「終端黑洞」已經成為企業以及經銷商不容迴避的問題。

B、牙膏品類豐富,從潔齒型牙膏一統天下發展到潔齒、預防、美容、保健、生物型等多種牙膏品類並存的格局。新的賣點不斷出現,如納愛斯的透明包裝營養牙齦、雲南白葯的防治牙齦出血和口腔潰瘍配方、原料口味改進型(加鹽、SIO2、綠茶、蛇膽、蜂膠、中葯成分等)牙膏專門針對等等。各大品類中產品進入同質化競爭階段,按營銷理論講國內前10位的牙膏產品力趨同(從原料到設備再到工藝差異化很小),差異最大的是銷售力和品牌力。以高露潔為代表的洋品牌走高開低走的市場策略,依靠降價和不斷推出低價位產品的方式來阻擊競爭,最終形成殘酷的價格戰。從區域和價格上看,在中心城市,牙膏市場是由外資名牌和國產名牌占據。大眾消費的價格區間是3~4元/支,以高露潔、佳潔士、中華組成的第一集團軍占據了3元以上超過80%的市場份額,形成高度壟斷。而在地級城市,大眾消費的價格區間是2.5元~3.5元,其中60%的市場份額被外資名牌占據,40%的市場由國產名牌分割。在縣級市場,牙膏的大眾消費價格區間已經降到了2元~3元,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80%,其中雜牌的市場份額已經逐漸攀升。到了農村市場,牙膏的大眾消費只在1.5元左右,全國的牙膏農村市場被各地的雜牌占據半壁江山,正宗的外資名牌已經極少露面。城市和農村需求界面較為明顯。

C、從功能上分析:國外品牌多以健康感念(富含某某因子、物質等),冠以科學頭銜;而國內品牌多打中草葯的牌。在中葯草牙膏市場中,藍天六必治、兩面針、田七、芳草、潔銀等老品牌位居主導地位,不斷推陳出新;黑妹、冷酸靈等新品牌不甘落後,競相推出新產品。高露潔、佳潔士等國際品牌也意識到中國的中葯牙膏市場,開始打草本牙膏概念(如高露潔草本、佳潔士草本水晶等)。雲南白葯、隆立奇、立白、飄影、名人等其他行業的企業紛紛介入,推波助瀾。

❷ 寶潔和聯合利華產品服務分析(基於中華牙膏和佳潔士牙膏對比)

一、廣告上,佳潔士投入更多,相對更大氣;中華相對較溫情,其名字是典型的本土化啊,很多人都不懂中華是舶來品呢
二、產品細分上,佳潔士種類更多,更全面;中華種類較少
三、產品等級上,佳潔士高端的產品較多,也更高端,有全優七效系列,而中華的對應的高端產品會少一些,只能有10多塊的高端產品
四、知名度上,佳潔士優於中華。
就總體而言,寶潔作為日化行業的巨頭,真不是吹的,其多品牌戰略是營銷中的經典啊,還有寶潔-沃爾瑪模式,而聯合利華也有很多經典的產品,其也是與寶潔對應的(本人比較喜歡寶潔,但用聯合利華較多,呵呵)。推薦你看下寶潔方面的書

❸ 中國牙膏市場分析報告

一。牙膏中國市場品牌發展歷程
1998 年,全國牙膏產量達到 28.07 億支,比 1949 年增長了 133.6 倍, 2000 年產量達到了 36 億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有關專家預計, 2005 年中國牙膏產量將達到 45 億支, 2010 年將達到 54 億支。
近二十年來,中國牙膏市場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9~1992 年):國內品牌三足鼎立
1949 年到 1992 年期間,中華、兩面針和黑妹三大國產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國龐大的牙膏市場。但三大品牌幾乎沒有正面競爭,各居一隅,分別占據著東部、南部和西部市場,相安無事。
第二階段( 1992~1996 年):洋品牌小試牛刀
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潔進入中國市場, 1995 年寶潔公司的佳潔士進入中國。在這一階段,由於外國品牌的價格過高(約為國產品牌的 3 倍左右),他們僅僅進入了沿海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場。
第三階段( 1996~2000 年):洋品牌洗牌中國市場
外資品牌完全改變了中國牙膏市場格局:一方面通過收購國產品牌來取得市場份額和渠道,如聯合利華從上海牙膏廠取得了 " 中華 " 和 " 美加凈 " 的品牌經營權;另一方面通過出色的營銷手段及價格調整,讓大眾接受自己。 1996 年,國內牙膏 10 強品牌中外資品牌僅占兩席,到 1998 年已經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 6 席。而 " 藍天六必治 " 、 " 芳草 " 、 " 兩面針 " 等昔日國產名牌整體陷入頹勢。
第四階段( 2000 年 ~ )中國牙膏品牌尋求突破
" 冷酸靈 " 、 " 田七 " 、 " 藍天六必治 " 等國內品牌在經歷了一輪市場洗禮後,營銷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漸成熟。他們避開與外國品牌的正面交鋒,在 " 中老年口腔護理 " 和 " 中草葯護理 " 等細分市場上大做文章,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 2002-2003 年度品牌競爭格局
(一) 整體競爭格局
1 、第一梯隊優勢明顯:高露潔穩居榜首,佳潔士緊隨其後,這兩個品牌占據了市場份額大部。在人們的心目中,高露潔、佳潔士幾乎成了牙膏的代名詞。短短的幾年中,這兩個品牌已將國產老品牌遠遠拋離,成為了中國牙膏市場的主導品牌。而老品牌 " 中華 " 經過了聯合利華重新品牌定位和包裝之後,重煥光彩……
2 、二線品牌競爭激烈:冷酸靈、兩面針、藍天、黑妹等老品牌雖已風光不再,但憑借原有的品牌優勢依然占據了一席之地,而不少國外品牌如 LG 、黑人、安利也開始瞄準中國市場大力推廣,由此造成了二線品牌的激烈競爭態勢。從成長指標來看,新興國外品牌可謂是後勁十足,發展前景良好。
(二)市場競爭深度分析
1 、消費群體分析
牙膏雖然是一種家庭消費品,但隨著國外品牌的進入,國內與國外品牌之間在消費群結構上開始出現差異:
國產品牌牙膏的主要消費群集中在低收入者以及中老年人;而年輕人或中高收入者則偏向於使用國外品牌的牙膏。造成以上差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 1 )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習慣不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使用習慣是很難改變的,特別是對於一種使用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產品,老品牌早已根深蒂固,要想讓他們接受新事物恐怕很難。
( 2 )中外品牌價格有差距。盡管高露潔等品牌在近幾年產品線延伸到了各消費層,但相對於國產品牌來說,價格還是高了些許。對於一般的消費者來說,使用國產牙膏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清潔需求,也算得上是 " 價廉物美 " 了。
2 、消費區域特徵分析
( 1 )一線品牌覆蓋全國各地。高露潔、佳潔士在全國各地都占據了主要的市場地位。
( 2 )二線品牌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從上表來看,冷酸靈、兩面針在成都優勢尤為明顯;黑人、黑妹在廣州表現突出;上海防酸在上海地區一支獨秀,滲透率甚至高於佳潔士。
三。主要品牌競爭手段分析
1 、 高露潔 高露潔一直占據著牙膏高端市場。近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偏好程度加強,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下降,高露潔更是牢牢地佔領了牙膏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通過與中國牙防協會等醫療機構的合作,以及廣告中身著白大褂的 " 牙醫 " 對消費者的諄諄誘導,高露潔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了 " 牙科專家 " 的品牌形象。
2 、 佳潔士 佳潔士比高露潔晚進入中國市場三年,一直處於步步落後的境地,近幾年來,佳潔士和高露潔在中國的營銷戰更是到了白熱化的狀態。雖然和高露潔一樣,佳潔士都是定位在了高端市場,但是與高露潔的專業形象不同的是,佳潔士將營銷目標瞄準兒童,廣告上頻繁出現的是一張張兒童 " 沒有蛀牙 " 的笑臉。通過在兒童心目中樹立的良好品牌形象,來影響父母選擇牙膏品牌。寶潔公司還想讓少年兒童在 " 佳潔士 " 的產品和廣告中成長,形成對佳潔士的品牌忠誠和消費習慣,培養潛在的市場。
3 、 中華 1994 年,歐洲日化用品巨頭聯合利華公司和上海牙膏廠採取 " 商標使用許可 " 的合作方式,租賃了 " 中華 " 的商標使用權。聯合利華很看重 " 中華 " 的品牌知名度和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影響力。 2001 年 5 月,聯合利華更換了中華牙膏的標識,並推出了各種不同口味的中華牙膏,使之消費群體向年輕化拓展。
4 、 冷酸靈 冷酸靈是重慶市著名的牙膏品牌,它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當初的產品定位和廣告宣傳功不可沒。冷酸靈的廣告主題在很長時間里一直集中在向受眾表達,冷酸靈能解除牙齒遇到冷熱酸甜後所遭受的痛苦。這使得冷酸靈品牌被牢固定位於葯物牙膏上,並成為了這方面的第一品牌。 90 年代中期以後,在高露潔、佳潔士等品牌的大舉進攻下,冷酸靈仍然堅持了已有的正確主題與定位,提煉出了一句帶給受眾直接利益的口號: " 想吃就吃,冷酸靈牙膏 " ,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的訴求點,從而守住了市場自己的市場份額。但可惜的是,其後來 " 堅忍不拔,冷酸靈 " 的口號,以及 " 大象篇 " 、 " 立起篇 " 等廣告策略的失敗,讓冷酸靈牙膏痛失了不少市場份額。
四。牙膏市場未來發展走勢
幾年前,國外品牌的進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牙膏市場的競爭格局,今天,這些已經奠定了堅固市場根基的國際品牌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而又一批國外品牌也來到了中國,准備掀起新一輪的競爭。相比之下,國產品牌則顯得後勢不足。在今後的牙膏市場中,上演的應該是國外品牌之間的爭奪,市場份額將被重新劃分。

❹ 傳統營銷渠道的現狀分析

在市場抄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傳襲統渠道的競爭已經異常的激烈,而且增長緩慢,企業若想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取得市場營銷的競爭優勢,就必須重視現代市場營銷模式的開發和研究。
以淘寶為代表的B2C電子商務營銷渠道已經成為現代營銷中的重要模式,此外隨著「微博經濟」的日益興起,多元化的、基於現代傳播工具的營銷模式日益凸顯出高效和不可或缺的地位。

❺ 急!!!!!聯合利華與中華牙膏的國際投資是以什麼戰略(方式)

你好!
沒有收購抄
是品牌租賃襲
品牌擁有是李嘉誠旗下的和黃白貓
聯合利華每年從營業額抽取7%作為租賃費
聯合利華經營那麼多年
都是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來灌入中華牙膏的
中華也是老字型大小品牌里扔能和其他國際性品牌競爭的了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❻ 中華牙膏發展狀況

中華牙膏發展狀況,好像就是一般吧

❼ 牙膏的營銷策劃案的模板

2009年第三季度「蒙牛」早餐奶武漢市場營銷策劃方案 前言:蒙牛早餐奶 蒙牛早餐奶是蒙牛企業開發的一種液態奶的新產品,她秉承品牌健康理念,在具備蒙牛純鮮奶「新鮮美味」、「口感香濃」、「營養豐富」、「奶源優質」等眾多優點的同時,更率先豐富了營養類別和口感類別。在「早餐奶」麾下,推出「麥香味」「雞蛋味」「核桃味」和「麥香低蔗糖」四種特色產品。在精選優質牛奶中,特別溶入麥芽粉,核桃粉和蛋黃粉等實實在在的營養物質,保證了早餐所需的各種營養,也為香滑的牛奶帶來更佳風味和口感。而「低蔗糖麥香」口味,則是針對不同人群對低蔗糖食品的特殊需求而增設的產品,它保持了蒙牛牛奶一貫的卓越品質,在保證營養和口味的同時,特別降低糖份以配合不同人群的飲食需要。 l 策劃目的:「蒙牛」集團通過在2009年第二季度在武漢市場對早餐奶的營銷策劃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早餐奶在武漢的銷售量,並通過終端渠道,增加「蒙牛」早餐奶在武漢早餐牛奶中的市場佔有率。最終打造出武漢市場上早餐奶中的高端產品。l 市場現狀分析(一) 市場背景1.市場需求變化。中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目前年人均奶類消費量僅為7.2公斤,不到全球年人均奶類消費量100公斤的8%。據悉,國家有關部門提出,2005年全國人均奶類佔有量達到10公斤,2010年人均飲奶量則要提高到16公斤。另外,隨著學生飲用奶計劃在全國的實施,我國奶製品的消費空間將非常巨大,如果我國2億學生中有20%的學生每天喝奶,這個消費量是不可想像的。農村消費市場也不可輕視,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我國奶產量為919萬噸,2001年奶產量超過1000萬噸,消費量增長速度更快,大致在20%至30%。近幾年奶粉消費量有所增長,以前出現的奶粉積壓現象基本緩解,主要是農村的消費量增大。這也充分說明,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對牛奶的需求量將持續增加,市場前景十分廣闊。2004年城鎮居民消費與前幾年高速的勢頭相比,增長趨緩,2005年城鎮居民的奶類消費增長不可能有大的突破,農民消費難以啟動。2005年奶類消費品難以出現幾年前的高速增長的局面。2.市場競爭現狀。武漢牛奶市場匯聚著三股不同等級的勢力:一股是以本土化的「四大明奶」為代表的品牌奶,幾乎統一了訂戶奶的天下;一股是以「伊利」,」蒙牛」,均瑤,夏進,旺仔,妙士為代表的著名的品牌奶,以零售奶開路,幾乎搶佔了武漢奶市的半壁江山;還有一股是以「統一」「雙叉」等為代表的新生品牌,處於前兩股勢力的夾擊中,同時在訂戶奶與零售奶這兩條戰線上拼搏,爭生從也求發展。 3.早餐奶前景良好,潛力巨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在不知不覺的將牛奶當成早餐的必備品。而與此同時,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因時間按看和飲食水平,對奶製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有奶喝」逐步轉變成「喝好奶」。早餐奶特有的概念,營養成分,功能特性,使其具有無限的潛力。 (二).競爭者狀況對於同類產品的最主要的競爭者對手——「伊利」早餐奶的4P分析如下:通過市場調查,目前伊利早餐奶的現有產品目錄見表:1.產品。產品價格/元規格/ml促銷價/元廣告語包裝銷售方式麥香味2.42502.3精力充沛利樂包,利樂枕單賣或整箱出售麥香味低蔗糖2.42502.3精力充沛利樂包,利樂枕單賣或整箱出售核桃味2.42502.4閃亮智慧利樂包,利樂枕單賣或整箱出售核桃味2.42502.3均衡營養利樂包,利樂枕單賣或整箱出售 2.價格。零售價格為2.4元/250ml。伊利所有的產品均屬高價策略,早餐奶也不例外,高於其他產品的平均水平。例如:友芝友的玻璃瓶200ml,價格為1.3元;楊子江的百利包200ml,價格為1.3元。而蒙牛伊利早餐奶的價格為2.4元/250ml,一方面與蒙牛的品質,包裝,成本有關,另一方面是為以後的經常性的促銷留下降價空間。 3.渠道。在武漢地區,除主要的各大超市銷售外,在其他的的零售點,如酒樓,訂奶點不見有銷售。這同其生產基地和奶源供應受地方限制有很大的關系, 4.促銷。在每個超市都設有堆頭促銷。由於促銷力度大,目前在超市裡的銷售額良好。伊利幾乎沒有停止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的伊利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伊利的定價為其創造了很多的促銷機會和空間。伊利的終端銷售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只陳列外,伊利藉助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伊利大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了很多。伊利設立品牌區隔,強化廣告拉動,重視事件營銷,重視中央台的廣告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投巨資贊助,從電視台到路牌廣告再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強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❽ 想要牙膏行業研究報告

【出版日期】 2007年5月 【報告頁碼】 303頁 【圖表數量】 248個
【印刷版價】 6300元 【電子版價】 6800元 【兩版合價】 7300元
【英文版價】 12000元 【英文電子】 13000元 【交付方式】 EMS特快專遞

→內容簡介

世界口腔清潔用品市場已進入成熟期,市場細分程度高,品牌忠誠度起主要作用,價格競爭十分激烈。2006年我國口腔清潔用品市場規模約91億元,預計2010年,我國牙膏市場規模將達到181億元,其中中草葯牙膏將超過50%的市場份額,一些區域性中小企業將被淘汰,而在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國內外品牌將互有攻守。
2007年,從牙膏市場供給看,市場規模相對穩定,市場增長率低;從市場需求看,個性化需求日趨強烈,追求新感覺、健康、美白、天然、全效依然是主流;從品牌結構看,市場集中度高,高露潔、寶潔、聯合利華等幾大跨國公司品牌佔領大部分市場;從產品結構看,市場進一步細分化,新品大量涌現,廣泛為市場所接受的是特殊感覺並具有多種功能的產品。從區域和價格結構看,城市市場,牙膏產品進一步向高檔化發展;農村市場,低價位產品銷售量將快速上升。第一梯隊的外資品牌穩固占據城市市場後,營銷重心開始大幅向農村傾斜,價格由高價位向低價位滲透,第二梯隊的民族品牌開始由低端向中、高端價位反攻。
綜觀當前的牙膏市場不難發現,國內牙膏企業幾乎都將中草葯作為主打賣點,而雲南白葯、片仔癀等葯企和隆力奇、立白等日化企業也紛紛推出「中草葯牙膏」。中草葯概念作為本土牙膏企業傳承的國粹文化,已成為其和外資品牌競爭的一種明顯區隔。

在國內牙膏市場,佳潔士、高露潔霸主地位已形成,加上中華,三大品牌占據市場份額60%以上;兩面針、冷酸靈、黑妹、立白、藍天六必治等國產品牌則穩佔二線陣營。在與外資品牌競爭明顯處於下風的形勢下,本土牙膏企業也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來提升整體競爭實力。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中草葯是國產牙膏品牌打破外資巨頭市場壟斷、重新劃分市場格局的一個有力武器。可以預見,一旦中草葯功效牙膏標准正式開始實施,則該產品的身份和地位也將正式得到確認,國產牙膏品牌將因此得到一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本研究咨詢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中國輕工業統計局、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國民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牙膏工業情報》、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日用化學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牙膏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狀況、市場競爭格局、市場營銷策略、行業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分析研究,並且重點分析了市場品牌格局以及行業領先企業的發展狀況等。本報告還對國家相關產業政策進行了趨向研判,本研究報告更是口腔清潔用品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經銷公司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中國牙膏市場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目 錄
CONTENTS

第一部分 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章 牙膏行業概覽 1
第一節 行業概覽與分類 1
一、行業概況 1
二、牙膏的分類 2
第二節 牙膏主要成份分析 3
一、摩擦劑 3
二、潔凈劑 5
三、潤濕劑 5
四、膠粘劑 5
五、芳香劑 5
六、葯物 9

第二章 牙膏市場現狀 10
第一節 牙膏市場現狀分析 10
一、中國牙膏市場的發展歷史 10
二、當前市場發展概況 11
三、國內品牌捍衛牙膏市場 13
四、牙膏廣告誤導消費者 14
第二節 牙膏行業政策標准 15
一、牙膏認證新標准有待出台 15
二、標准缺失考量兒童牙膏安全 16
三、牙膏實行強制生產許可 18
第三節 2006-2007年牙膏進出口數據分析 19
一、牙膏產品進口統計 19
二、牙膏產品出口統計 22

第二部分 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第三章 牙膏市場品牌研究分析 27
第一節 牙膏品牌研究 27
一、納愛斯牙膏品牌分析 27
二、中華牙膏的啟示 30
三、雲南白葯牙膏品牌研究 31
四、高露潔品牌研究 36
五、兩面針自主創新立品牌 41
第二節 2006年區域市場牙膏品牌調查 45
一、牙膏產品海口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45
二、牙膏產品佛山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47
三、牙膏產品蘇州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49
四、牙膏產品太原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51
五、牙膏產品長沙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53
六、牙膏產品南寧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55
七、牙膏產品合肥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57
八、牙膏產品寧波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59
九、牙膏產品南昌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61
十、牙膏產品長春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63
十一、牙膏產品哈爾濱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65
十二、牙膏產品青島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67
十三、牙膏產品鄭州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69
十四、牙膏產品杭州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71
十五、牙膏產品深圳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73
十六、牙膏產品廈門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75
十七、牙膏產品重慶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77
十八、牙膏產品昆明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79
十九、牙膏產品西安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81
二十、牙膏產品武漢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83
二十一、牙膏產品南京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85
二十二、牙膏產品沈陽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87
二十三、牙膏產品天津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89
二十四、牙膏產品成都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91
二十五、牙膏產品廣州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93
二十六、牙膏產品上海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95
二十七、牙膏產品北京市場各品牌基本指標 97

第四章 牙膏市場產品分析 99
第一節 產品種類構成 99
一、牙膏的功用與種類 99
二、北美市場牙膏種類 100
第二節 重點牙膏種類分析 101
一、含氟牙膏分析 101
二、中草葯牙膏分析 102
第三節 2006-2007年行業產品各地產量分析 104
一、華北地區牙膏產品產量分析 104
二、東北地區牙膏產品產量分析 105
三、華東地區牙膏產品產量分析 106
四、中南地區牙膏產品產量分析 108
五、西南地區牙膏產品產量分析 110
六、西北地區牙膏產品產量分析 111
七、華南地區牙膏產品產量分析 111

第五章 牙膏相關產業分析 114
第一節 中國日化產業市場分析 114
一、2006年中國日化市場規模 114
二、2006年日化市場發展概況 115
三、本土日化品牌發展分析 121
四、本土日化企業的並購遭遇 124
五、本土日化企業發展困境 126
六、跨國日化巨頭農村攻略 128
第二節 牙膏原料市場分析 131
一、我國輕質碳酸鈣粉體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 131
二、牙膏級磷酸氫鈣市場現狀分析 135
三、全球香料香精市場規模分析 137
四、廢棄貝殼可制高檔牙膏 137
五、我國薄荷油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 138
第三節 牙膏的包裝設計 140
一、國內牙膏軟管包裝發展的未來 140
二、牙膏包裝的構圖和色彩藝術 144
三、包裝設計的銷售力原則 147

第三部分 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六章 牙膏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53

❾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請分析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實施的品牌策略

聯合利華的中國戰略
數據編號:K7-F5755

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WTO,本土企業在新的市場營銷環境下,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適應——創新。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主導世界經濟,在21世紀將主宰世界經濟。從十幾年前寶潔(P&G)等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到今日跨國公司全面進入,跨國公司已在中國市場做了大量的跨國行銷活動,其市場戰略、營銷策略為本土企業學習如何適應WTO後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生動的、近距離的、鮮活的啟示。
「中國是聯合利華未來發展戰略中最重要的地區,它的重要性使其成為惟一在聯合利華全球策略中被明確提到名稱的國家。」
「在持續高速發展的經濟大潮中,聯合利華和其合作夥伴將以更為強有力的姿態拓展其業務,以期在中國這個競爭激烈的廣闊市場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會成為聯合利華全球增長的重要發動機,一顆20世紀20年代播下的種子開出了21世紀的花。」
上述這些言論,出自全球著名消費品企業聯合利華總裁之口,我們分明可看出並確信它的「中國戰略」。
早在1923年,聯合利華的前身利華兄弟公司就在上海建造了肥皂廠,於1986年重返中國後,先後建立起14家合資企業,正銷售旁氏、力士、夏士蓮、奧妙、潔諾、金紡、立頓、和路雪、蔓登琳等近20個品牌。
事實上,聯合利華在重返中國後的初期道路並非平坦。那麼現在呢?聯合利華顯然已度過了「磨合期」,找到了中國戰略的執行策略。雖然聯合利華在華銷售額僅占其在全球銷售額的2%,但它對中國市場極為看好,其在中國的目標是到2003年使現有業績再翻一番。
一、聯合利華中國業務概況
1999年,聯合利華對中國地區原有的14家合資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形成了三大主要業務:家庭及個人護理用品,食品及飲料,冰淇淋。同時,果斷退出一些非主營業務領域,以重點突出主業。這次重組增強了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能力,強調了中國在聯合利華全球策略中的重要地位,不僅使聯合利華在中國產品的分類生產更加明晰、銷售得以統一、品牌推廣更有針對性,而且減少了內部各公司間的內耗,避免了無序競爭,提高了競爭效率。
二、全方位的本土化戰略
1.人力資源本土化
員工本土化的組成,為聯合利華深入了解各地迥然相異的消費文化、消費需求和生活習慣提供了有益的幫助,為公司拓展中國地區的業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聯合利華堅信啟用本土的經理人員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外籍員工的人數已由1998年的100多名降到目前的30多名,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由中國人領導在華業務體系。今年以來,公司在大幅裁減外員的同時,提拔了很多本土經理人員,力爭使中國經理級員工占總管理人數的95%。同時公司還每年招收13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對他們進行國內外的培訓,以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
2.采購本土化
目前,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本土采購已達到90%。業內人士評價說,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聯合利華對中國傳統的中草葯、天然植物之道已非常熟稔。作為在烏發領域的市場創新者,「夏士蓮」已佔有該領域市場的最大份額——洗發水總份額的5%。而在沐浴市場,由於近年致力於對本土自然材料的研發,「夏士蓮」香皂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目前已佔據中國沐浴市場70%的份額。而這些含有天然材料的洗護用品,其原料的采購幾乎完全在華完成。
3.資本運作本土化
自「中國將試行允許外資企業國內上市」的消息公布後,聯合利華中國公司方面就表達了希望在中國A股上市的想法。據業內人士分析,聯合利華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在A股上市的外資企業。今年6月30日,聯合利華中國公司向中國證監會表達了在華上市的意向,其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旦證監會的有關法規和實施細則出台,公司將擇時向證監會遞交有關上市材料。
在聯合利華看來,能在中國國內上市有三大好處:一是跨國公司本土化的表現之一,通過證券市場把公司自身的發展與當地消費公司產品的公眾緊密地聯系起來,能夠產生最直接的反應。二是有助於通過推出股票期權的激勵和留任本土員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按照公司最高領導的說法,目標是兩三年後,讓聯合利華的所有員工有能力——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參股或持有聯合利華的股票,讓他們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三是有助於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4.形象本土化
以前,消費者通過產品品牌認識聯合利華。為了與中國消費者更加直接有效地溝通,聯合利華認為有必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新的企業標識。2001年4月12日,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了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在中國啟用新的企業標識。新標識的口號「有家,就有聯合利華」,不僅是對聯合利華進入中國後發展的總結,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聯合利華今後對中國市場和每個家庭的承諾——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將美好和幸福帶給每一個家庭。新標識中新增添的小房子更使人感到溫馨、舒適和浪漫,充分體現了聯合利華重視中國市場,關愛中國家庭的初衷。這是聯合利華全球第一次以本土形象面向本土市場。
5.研發本土化
聯合利華每年用於研究發展的費用約為10億美元。今年2月28日,聯合利華在上海成立了其在全球的第6個研發中心。該中心投入資金1.66億美元,今年年底在此工作的中國科研人員將達150人,今後每年的運行費用6000萬元人民幣。這一研發中心將全部僱用中國科學家,他們將有機會接觸到聯合利華全球研發網路的資源,這是聯合利華實施本土化戰略的一個重要標志。研發中心除了致力於產品的技術開發和技術更新外,同時注重將中國傳統科學倡導的天然成分引入到產品中,以不斷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6.品牌本土化
聯合利華在把它的全球品牌帶到中國的同時,也不斷收購中國當地有影響、有潛力的本土品牌,並對之在技術、研發、形象和推廣方面加大力度,使它們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要。
三、品牌管理
聯合利華有著豐富、成熟的多品牌管理經驗。從全球角度看,它是採取了集中品牌戰略,壓縮品牌數量,並保證一線品牌的增長率;從當地戰略看,它力求在發展全球品牌的同時,保護和發展本土品牌。總體上,使公司擁有的品牌處於動態最優狀態,這有力地說明聯合利華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的決心。
1.集中品牌戰略
如何迅速提高、保持企業高速發展,一直是許多國際型企業非常關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樣,對於業務量龐大、人員及機構眾多的聯合利華,提高企業發展速度也並非易事,所以公司於1999年提出了全球戰略:即增長之路。增長之路主要包括:與消費者再聯系、集中優勢品牌、探尋新的銷售模式、分銷方式、建立世界級的供應鏈、業務結構簡單明了、構築良好的企業文化,他們希望用5年的時間,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到2004年公司的年銷售額增長率達到6%、利潤率達到16%(目前聯合利華每年的銷售增長率為2%,利潤率為10%)。目前增長之路雖然剛剛開始,但是在公司的財政報表上已有所體現,2000年第三季度的銷售增長率為5%,亞洲新興市場的銷售也從21%增長到35%。
集中戰略主要體現在行業、產品類別和品牌三個方面。聯合利華認為,衡量公司是否健康發展的標准有兩個:一個是一線品牌的增長率;一個是它們在所有業務中所佔的比例。到2004年,一線品牌應該佔到全部業務的90%~95%,年增長率必須達到5%~6%。目前,它們的業務佔有率是80%。
聯合利華壓縮品牌規模是從2000個品牌中選出400個品牌,其根據是80/20規律。那麼,如何在眾多的品牌中選擇出400個品牌?聯合利華的標準是看「是否有潛力成為有吸引力和有規模的品牌」。當然,沒有被選擇的品牌並非全部賣掉,有些會根據業務的調整重組到現有的400個品牌結構中。
2.全球品牌與當地品牌並舉
聯合利華在華的近20個牌子幾乎都是同類產品的佼佼者。力士與夏士蓮在洗發水和沐浴類產品中位居前列;中華牙膏是牙膏市場的老字型大小;奧妙洗衣粉在去年降價30%後,迅速成為城市洗衣粉市場的領導者;立頓紅茶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0%;和路雪在冰淇淋市場的地位無人可替。
保持如此驚人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與聯合利華的品牌運作密切相關。對全球品牌,聯合利華進行本土化改造,使其符合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對本土品牌,聯合利華對之注入國際經驗、資源和技術,一方面充分繼承和發揚品牌特色,另一方面不斷推陳出新,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內涵。這一品牌策略帶來的是超過50億元的銷售額和每年兩位數的增長業績,這證明聯合利華將本土化和全球化相結合的努力已獲得成功。事實上,很少有跨國公司像聯合利華這樣並不一味推廣自有品牌,而是善於收購本土品牌並提升為國際品牌。
3.品牌創新
「品牌要發展就要不斷的創新」,這是聯合利華推廣品牌的一個重要原則。每年聯合利華花費60億美元推廣自己的品牌,使之成為世界上廣告花費最多的公司之一。
聯合利華將品牌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要保證品牌生存所要具備的基本生存能力,如需要有產品的配方和廣告以及分銷和營銷的改良;第二個階段是品牌要有新的形式,品牌要不斷以新的形式創造新的價值,如過去的洗衣粉和洗衣液,現在公司發明了一種洗衣葯片,洗衣葯片放在洗衣機中具有洗衣粉和液體的功能,品牌正是要通過其他形式創造價值;第三個階段是要讓品牌有突破,如聯合利華目前推出的速食湯,它是一種投幣購買食物,類似於從投幣購買機購買可口可樂。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過去47年裡,「中華」一直是中國人的、有著悠久歷史的品牌,給人這樣的感覺:質朴、平和、成熟、穩重,但多少顯得有些老化。作為聯合利華中華專業口腔護理中心全新技術的成果,中華牙膏推出了一款創新型產品——中華草本抗菌牙膏。它是目前市場上惟一能夠「去火抗菌雙保護,牙齒牙齦都健康」的牙膏產品。
聯合利華對中華牙膏的創新不僅在技術和配方上,同時也在外包裝和形象上。絕大多數消費者覺得中華牙膏整個標識的設計過於陳舊,因此自2001年5月中旬,聯合利華重新設計了中華牙膏新形象。它由消費者在數百種設計方案中挑選出最後結果:包裝圖文分明,標識醒目,色彩時尚;採用復合管,輕便耐用;在保留「中華」堅實的品牌內涵的同時,更賦予品牌創新、現代、專業的附加價值。品牌標識中固有的三個元素非常令人難忘:華表、「中華」繁體字樣和天安門圖形。新標識保留了這三個特有的元素,同時注入了新的內涵——創新、專業精神和現代感。形象和內涵雖然改變,但中華產品的定位不變:它永遠是中國人的大眾化家庭性口腔消費用品。
四、社會營銷
作為中國現代公民的一員、中國社會結構的一部分,聯合利華認為有責任滿足這個國家和所在社會人們的需求,這僅僅通過提供產品來完成是遠遠不夠的。公司所選擇的公益項目並不注重商業回報或宣傳價值,卻力求所作所為能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做出積極的貢獻。公司的公益活動包括兩大主題,一是」希望家園」——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推行可持續性發展,保護水資源,以及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機會;二是」溫暖家園」——慈善捐贈活動。
針對中國森林覆蓋率僅有13.9%的現狀,聯合利華於2000年6月正式推出 「聯合利華中國綠水青山行動」,整個行動持續5年。第一年已投入約700萬元人民幣,致力於在全國范圍內植樹造林,涵養水土,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還將資助青少年環境教育及環境宣傳項目。
在教育方面,通過「聯合利華希望之星」項目,資助來自貧困地區的優秀學生,如在青海建造了7所小學;在復旦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設立了多項獎學金;贊助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幫助中國培養更多的經理人才;資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以促進中國培養更多的政府和公共事務人才。
五、營銷渠道策略
營銷渠道的建立和管理成為跨國公司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聯合利華公司的營銷渠道覆蓋全國1800個縣的1500個,覆蓋鎮達全國總數的1/3,在其每一個區域單位中都有專門的人員在從事聯合利華產品的銷售工作。聯合利華的銷售渠道不僅覆蓋率高,而且對渠道的管理和激勵水平也比較高,使總部的營銷意圖在經過多層的傳遞後仍然通暢。這種渠道戰略的確成為公司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
和路雪自行分銷的網路幾年間已經遍布70多個大、中城市,除了和路雪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個企業確切的銷售情況,但業內都知道和路雪是國內銷售最穩定的冰淇淋生產企業。 2001年3月,和路雪又開始嘗試建立自己的品牌直銷店——和路雪冰吧,定位是時尚青年的休閑場所,價位低於哈根達斯、DQ等品牌冰淇淋的直銷店。也許這正是走批發渠道的即食產品性市場趨於飽和使然,零售店應該是和路雪找到的一個新市場空隙。
六、市場推廣
聯合利華的廣告策略體現了每個品牌的特性,形成了互動效應。雖然聯合利華對廣告投入費用諱莫如深,但它的確是中國市場上的第二大廣告投入商。
據悉,對於剛剛進入市場的產品,聯合利華的廣告投放毫不吝嗇,投入額甚至佔到銷售額的50%。例如今年僅為京華茶葉的推廣,聯合利華就投入了幾百萬元的電視廣告。而對已深入市場的成熟產品,聯合利華也會至少拿出50%的銷售額去鞏固更新其市場形象。以旁氏為首的幾大護膚品品牌,其一年的廣告投入就超過億元。在冰淇淋方面,聯合利華的和路雪2001年在中國市場投入1億元用於品牌推廣與產品創新,並首次在央視投播30秒廣告。
聯合利華極力塑造自己的主流品牌形象。比如奧妙的廣告從一開始的「污漬油漬,不留痕跡」,變成「越洗越鮮艷」,現在則熱播一套廣告——「有她不怕臟,孩子快成長」,聯合利華廣告的主體思想已從對產品功能的單一介紹,轉變到了對於品牌形象的再塑和維護。
通過廣告成功傳遞各品牌信息,同時烘托聯合利華整體形象,使聯合利華成為在中國運作最為成功的日用消費品提供商。
七、中國市場的特殊對策
1.價格戰
雖然聯合利華、寶潔等跨國公司都不承認自己在打「價格戰」,但降價策略已越來越被諸多跨國公司所熟諳,而互相矛盾的說辭恰恰表明跨國公司的兩難:在洗衣粉和冰淇淋等進入門檻不高、利潤空間有限的行業中,不降價,市場份額不保;降價則有損品牌形象。早在1999年,聯合利華第一個在行業內發動降價,400克奧妙洗衣粉的價格從近6塊錢一下直逼3.5元,相當於當時主要對手價格一半左右。由於奧妙精心營造的高檔形象已深入人心,老百姓突然能夠買起以前買不起的奧妙洗衣粉了,市場由此洞開,奧妙也一躍成為洗衣粉市場的領導品牌。月銷售量大幅度增加,整整比原來增長了4倍以上。
在中國冰淇淋市場上,低價也成一大特點。和路雪和伊利本來分別把守著冰淇淋的高檔和中檔價位,特別是和路雪一直占據著高檔即食性冰淇淋銷售的一半以上市場份額,而經過一系列調整後,兩個品牌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在中檔價位重合。2000年末至2001年初,和路雪多次進行「夢龍」等高價品種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力圖使自己的產品價格與主要國內品牌拉齊。和路雪中國區總經理孔澎韜曾明確表示,中國這個市場是個開放的競爭激烈的市場,每年都會有價格戰,但和路雪並不懼怕價格戰。其實所謂不怕價格戰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其中,和路雪近來推出的新品大多保持在2元錢左右的中低價位。
聯合利華並不否認價格手段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對於價格的運用恰到好處。「如果價格長期背離市場需求,產品就必將被消費者所淘汰。」
然而,面對洗滌市場越來越多國內外品牌的擠軋,聯合利華又開始大聲呼籲,大家降價不要以犧牲質量為前提,而要注重質量以及塑造品牌形象。其復雜的心情顯而易見。
2.打假
聯合利華公司在中國市場每年因假貨損失3.5億元人民幣,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和企業的自身利益,聯合利華公司已將打假列入議事日程,決定每年花費1000萬元人民幣,組建專門的打假隊伍,遏制假貨的蔓延。
3.定位雙刃
聯合利華盡管一直堅持其全球品牌與當地品牌並舉的戰略,但仍無法迴避中外品牌共存中的經營矛盾。其結果是,2000年上海牙膏廠有限公司依據有關合同,果斷收回了美加凈牙膏的商標使用權。這個創建於1962年、出口量曾占據全國牙膏出口總量70%的老牌,被合資企業獨家有償使用了6年。合資後的前3年,美加凈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年銷售量一直處於上升狀態。但是不久,聯合利華對美加凈採取了一項措施:把美加凈的價格從4.5元壓到了3元一支。這迫使合資公司改動美加凈的配方,換成比較低檔的原料,使得原來處於中高檔的美加凈品牌下跌檔次,於是大多數從美加凈上游離出來的顧客成了聯合利華中高檔品牌「潔諾」的用戶。這個經營策略最終使得美加凈牙膏在國內外市場的地位每況愈下,銷售情況嚴重滑坡。1994年雙方合資之初,美加凈年銷量6000萬支,但收回時年銷量卻只有2000萬支。
在不動聲色中,「改變」或者說「破壞」國產品牌的市場定位,動搖它對固定消費者的長期承諾,是否是跨國公司征戰中國市場的又一「高招」呢?
那麼,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聯合利華對前述發展「中華」牙膏的舉措,是否會有新的認識呢?

閱讀全文

與中華牙膏營銷渠道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企業客戶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32
工廠開業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539
電子商務產業優惠政策 瀏覽:138
幼兒園新學期家長策劃方案 瀏覽:218
業務交流培訓會方案 瀏覽:586
教師普通話培訓達標實施方案 瀏覽:50
美麗說網路營銷策劃 瀏覽:669
賓士最新促銷活動 瀏覽:418
證券公司電子商務 瀏覽:641
市場營銷的實踐報告 瀏覽:278
網路營銷站點的規劃 瀏覽:451
市場營銷論文關系營銷 瀏覽:508
武功山旅遊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956
招商引資局培訓方案 瀏覽:146
山西省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03
深圳全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51
優化網路營銷措施 瀏覽:785
大學有趣活動線上策劃方案 瀏覽:931
建築企業市場營銷問題及對策 瀏覽:612
公益活動策劃方案流程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