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郵儲銀行的市場定位

郵儲銀行的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12-25 09:05:51

❶ 郵政儲蓄銀行的三個理念

樹立創新發展來理念,源以變革謀未來
面對內外部經營環境的深刻變化,郵儲銀行要依靠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推動機制、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一是建立健全創新考核激勵機制,激發幹部員工參與創新的積極性。二是按照銀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建立矩陣式的產品管理組織架構,形成種類豐富的產品工具箱,提高產品競爭力。三是轉變服務方式、細分服務市場、加快服務升級,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專業化和綜合性金融服務,提升客戶體驗。

❷ 郵儲如何定位,如何打造社區銀行

郵儲銀行的定位是零售銀行,可以說郵政儲蓄早期還有社區服務的影子,尤其是部分鄉鎮、社區網點還存在過夫妻店、員工只有二三人的情形,隨著銀行建制改造,逐步按照監管建立起分級授權等機制,網點功能逐步向零售化健全。所以可以說,郵儲是從社區化走出來的,現在怎麼往回倒呢。

君不見銀監會已經暫時叫停民生社區銀行了么?社區化的監管體制是個大問題啊。

❸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展l歷程以及發展策略和規劃

我國郵政儲蓄最早始辦於1919年,民國末期陷於停頓。新中國成立後,人民銀行於1951年委託郵政部門代理儲蓄業務,1953年再次停辦。1986年,為支持國家經濟建設,國務院批准郵政部門恢復辦理儲蓄業務,並在原郵電部和各省(區、市)郵電管理局內設置了郵政儲匯局,對郵政儲蓄、匯兌等項金融業務進行管理。
從1986年到1989年的起步階段。依託郵政的網路設施,郵政部門為人民銀行代辦儲蓄業務,並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了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充實人員隊伍,廣大城鄉居民開始認可和接受郵政儲蓄。到1989年,郵政儲蓄存款余額超過100億元,市場佔有率達到1.96%。
從1990年到1998年的平穩發展階段。郵政儲蓄由代辦模式轉變為自辦模式,郵政儲蓄資金全額轉存人民銀行,雙方協商確定轉存款利率。1995年儲蓄余額突破1000億元。
從1998年到2003年的快速提高階段。郵電分營、郵政獨立運行後,郵政儲匯業務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郵政儲蓄余額逐年攀升,成為郵政業務中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貢獻率最高的高效業務和支柱業務。
從2003年以來,以國家對郵政儲蓄開始實行新老劃段、新增資金自主運用的改革為標志,郵政儲蓄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004年6月,郵政儲蓄余額突破1萬億元大關。郵政儲蓄由單純的吸收存款,向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全面、協調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城鄉居民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市場地位進一步鞏固。
經中國政府批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於2007年3月6日依法成立。成立後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繼續依託郵政網路,按照公司治理架構和商業銀行管理要求,不斷豐富業務品種,不斷拓寬營銷渠道,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將進一步致力於建設溝通城鄉、覆蓋全國的金融服務網路;致力於建設資本充足、內控嚴密、營運安全、競爭力強的現代銀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❹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發展前景如何

郵政儲蓄銀行是由原來的郵政儲蓄變身而來,期間經歷了一段很長的發展歷程。郵政儲蓄是面向居民個人、依託郵政網點資源辦理的零售金融業務。我國郵政儲蓄業務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對聚集社會閑散資金、支持國民經濟建設發揮起了積極作用。二十年來,郵政儲蓄業務迅猛發展,已成為我國金融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200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成立後的郵政儲蓄銀行,面臨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同質性的特性要求其必須樹立自己的競爭優勢。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和調整,社會主義金融體制的不斷轉軌和創新,各個國有獨資金融機構的股份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境外金融資本的登陸,對經歷了20多年風雨磨礪的中國郵政儲蓄來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以較高的戰略調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斷優化的資源配臵、完善的機構管理和業務機制來應對當前金融市場競爭成為郵政儲蓄銀行需要深思的重要課題。

❺ 請教現在國內主要銀行的市場定位都是什麼

四大國有銀行其實在整體業務結構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市場定位也基本雷同專,如果實在要區分屬的話,可以從一些個別業務上看出各自的特色;比如:

建行 :在房產按揭業務,尤其是住房公積金貸款這塊比較突出;龍卡的發行量也比較大;

中國銀行:主要是外匯業務、國際結算業務比較有優勢;

農業銀行:在縣鄉鎮這幾級的網點比較多;

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相對突出;網點多;

其他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相對定位比較清晰,比如招商銀行以電子銀行、網上銀行以及一卡通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著稱;民生銀行非凡理財也有一定特點;中信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在股份制銀行中是最突出的;……其他基本上也沒太多區別。畢竟現在國內銀行在整體的核心競爭力上跟先進銀行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

❻ 郵政儲蓄銀行發展前景如何

郵政儲蓄銀行是大行,
而且是上市銀行,
應該很穩定,
待遇也不錯。
目前階段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但還是要看你是否適應這種環境,比較枯燥。

❼ 郵政儲蓄的發展

2006年12月31日,銀監會同時要求,郵政儲蓄銀行籌建工作六個月內完成。

自此,這家未來中國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正式進入了「臨盆」的緊張准備階段。

特殊「異象」

郵政儲蓄業務從誕生之日起,就蘊藏了諸多「異象」——說它不是銀行,但它吸納存款;說它是銀行,但它只存不貸。

始於1986年的郵政儲蓄最初被央行界定為只存不貸,其吸收的存款有65%以上來自農村。1990年,郵政儲蓄存款由代辦改為全額轉存央行,由央行支付利息;該利率遠高於郵儲系統支付給儲戶的利率,郵政系統據此坐享著一筆穩賺不賠、毫無風險的利差收益。

自1996年至2002年,央行連續8次降息 ,但郵政儲蓄的轉存利率仍遠高於同期商業銀行交存央行的准備金利率;譬如,僅僅2002年當年,央行就向郵政儲蓄支付了180億元的轉存利息,成了郵電分拆之後中國郵政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2003年8月1日,央行提出,郵政儲蓄的轉存應該實行新老劃斷,准予此後新增的存款可以由國家郵政局自主運作,但放貸獲利仍為禁區;原有的存款(約8290億元)繼續按4.131%的利率轉存在人民銀行;央行的郵儲「包養」政策至此終結,轉存款利率下調,甚至比商業存款的一年期利率還低,郵政儲蓄當年因此一項就減少了45%左右的收益。

郵政儲蓄資金的增長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到2005年末,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3萬億元,存款余額居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及中國銀行之後,列第五位。郵政儲蓄存款余額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9.56%。

2003年,國家郵政儲匯局新增存款1496億元;2004年新增1750億元,也就是說當年能真正走向市場的郵政儲蓄資金已經高達2000億元左右。截至2006年8月,中國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1.54萬億元,其中,郵政儲蓄資金自主運用資產余額突破8000億元。

相對於其他商業銀行,郵政儲蓄的優勢在於縣域金融的網點優勢,郵政儲蓄銀行擁有2.5億儲戶和3.7萬個營業網點,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網點佔到2/3以上。且其絕大部分網點已經實現計算機聯網,可以實現全國通存通兌。

先天三道坎

在溫室里成長的郵政儲蓄能否在銀行競爭中站穩,很多人提出質疑。

業內專家表示,定位模糊、信貸經驗缺失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特殊性這三道「坎」,將考驗郵政儲蓄真正變身商業銀行的實際進程。

銀監會在籌備成立郵儲銀行時的市場定位是,充分依託和發揮網路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

但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銀監會給出的上述郵儲銀行市場定位不夠清晰,並沒有切實解決郵儲銀行將來「如何生存」的關鍵問題。另外,在目前沒有對郵政普遍服務的公益角色與盈利角色進行科學的劃分與量度的情況下,把目前具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的郵儲貿然推向市場,存在風險隱患。

與此同時,如何控制信貸風險也是缺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經驗的郵儲銀行必須跨過的一道檻。

「郵政儲蓄變身郵儲銀行,最重要的條件是具備商業銀行的信貸能力,但信貸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建立的,制度、人員、經驗都需要時間與市場檢驗。」一位金融學者表示,由於缺乏審貸經驗,又有放貸壓力和沖動,郵儲銀行在無市場經驗的情況下大量放貸,很難避免出現大量壞賬的風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從郵政儲蓄的現有人員構成、知識結構以及運作方式來看,郵政儲蓄部門根本不具備對貸款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一旦開展零售業務,必將帶來極大的經營風險。

資深銀行業內人士陳德沛則表示,銀監會剛剛出台了《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對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門檻進行大幅度調低。同時,隨著內地金融市場對外之門漸開漸大,外資銀行早已對農村金融市場這塊蛋糕虎視眈眈。

「現在再加上郵政儲蓄銀行的成立及其服務於『三農』的政策導向,農村金融市場在資金面上勢必形成明顯的『賣方市場』,在整個農村金融市場監控機制尚未成熟,或有關部門並未足夠重視的時候,會不會造成混亂的局面呢?」陳德沛表示,郵政儲蓄銀行的成立須防止欲速則不達。

後天三大難

然而,從原先「只存不貸」的儲蓄機構轉變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業銀行也並非易事。

沒有了旱澇保收的轉存利息,郵政儲蓄開始被迫為自己吸收的存款資金苦尋出路。郵政儲匯局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在存款業務、中間業務方面,郵政儲蓄和其他商業銀行並無差別,「就像一個商業銀行」,真正讓郵政儲蓄擔心的是資金運用。

雖然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開展拓展了郵政儲匯局的資金運用渠道,但目前還只是局限在小范圍試點。郵政資金的運用渠道依然十分有限,目前主要包括購買債券和協議存款。近兩年銀行業資金充裕,郵政儲蓄資金運用的收益情況並不十分理想。

而專家們普遍認為,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找準定位是郵儲銀行面臨的首要問題。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談儒勇博士表示,我國的金融市場仍主要為大銀行所壟斷,亟待建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讓中小銀行可以展開錯位競爭,為其生存尋找一個合適的環境。對於郵政儲蓄銀行來說,由於現有網點很多分布在農村地區和城鄉結合部,商業銀行撤出後,這一市場出現空白,郵政儲蓄銀行可以在這里謀求發展。但是,其在經營模式上,一定要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上海銀行發展研究部張吉光則通過分析郵政儲蓄銀行的比較優勢,提出充分利用現有的資金優勢和網路覆蓋優勢,走「城市批發+農村零售+中間業務」的道路。

雖然郵儲銀行的未來定位還不是完全清晰,但目前看來,監管部門無意使郵儲銀行成為類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第五大國有銀行。按照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的說法,新組建的郵儲銀行將在保留利用郵政網路基礎功能的基礎上,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真正的難題在於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以及市場化經營時所面臨的機制和人才的瓶頸。

據不完全統計,銀監會去年派出郵政儲匯局檢查組1284次,檢查機構12425個,僅次於農信社及農商行、國有商業銀行。讓監管部門頭痛的是,郵政儲蓄資金運用中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難以防範;郵政儲蓄機構內控薄弱,資金案件不斷發生,並且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郵政儲蓄機構作為金融機構的主體不清,財務與郵政混合,管理責任難以落實,監管難以深入。

❽ 郵政儲蓄銀行的市場定位SWOT分析

本文運用戰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市場定位進行了分析內。分析結果顯示郵政儲蓄銀行在容渠道、資金、成本和品牌方面具有優勢,而在產品、人才和技術設備等方面還比較落後。因此郵政儲蓄銀行應該實行SO戰略,即發揮企業內部優勢,利用外部機會,將其業務定位於農村零售業務、城市批發業務和中間業務。文章最後還借鑒日本郵政儲蓄改革的經驗,對我國郵政儲蓄銀行的SO戰略實施提出建議。

❾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基本職能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後的市場定位是:充分依託和發揮郵政的網路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金融服務;經監管部門批准,辦理零售類信貸業務和公司業務,與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有力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基本職能是:充分依託和發揮網路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❿ 郵儲銀行的發展前景

郵儲的發展看政策,主要看它能否獨立於郵政,擺脫附庸的地位。
如果它自立起來,完全可以向其它銀行發起挑戰。
管理上去了,實現現代企業管理自然會有提高。
郵儲有中國最多的網點,這是巨大的金礦!
最接近農民的銀行之一,他們是銀行未來的市場。
我在線,如果不滿意可以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先謝謝啦!

閱讀全文

與郵儲銀行的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元旦社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7
鞋店特價促銷活動詞 瀏覽:931
促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培訓方案 瀏覽:804
安大江淮市場營銷試卷 瀏覽:45
菜市場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40
安防維保培訓方案 瀏覽:271
感恩節的營銷方案 瀏覽:55
街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 瀏覽:865
退休老幹部春遊策劃方案 瀏覽:28
早教開業預售策劃方案 瀏覽:656
青年骨幹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375
酒店廚師培訓方案 瀏覽:99
職業培訓投標方案 瀏覽:304
區域市場營銷與促銷策略答案 瀏覽:529
俄羅斯市場營銷 瀏覽:74
好利來網路營銷 瀏覽:585
酒店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6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培訓方案 瀏覽:695
新疆乾果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61
中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