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冰洋汽水的北冰洋
除了北冰洋汽水,北冰洋食品公司生產的雙把雪糕(被老百姓俗稱「雙棒兒」),冰磚,可以全家一起分享的大袋裝的冰激凌(俗稱「袋兒凌」),不但帶給了京城老少一個又一個酣暢淋漓的夏天,也留給每個人一份甜蜜清涼的回憶。每到夏日,除了熬綠豆湯,自製一些小冷飲外,也一定會少不了品嘗一下「北冰洋」的食品。就如同2006年的作文題一樣,北冰洋這個牌子已經成為了「北京的符號」。
1994年,伴隨著招商引資的大潮,北冰洋食品公司同外商合作分別成立了四家合資公司,著名的「北冰洋」汽水被分配給其中之一的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生產。遺憾的是,外資並沒有給國內的老字型大小企業帶來活力,包括百事-北冰洋在內的三家公司沒有多久就全部關門大吉。只有北京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還在繼續生產著「北冰洋」牌子的桶裝純凈水。1999年,北京市整體規劃工程啟動,要求北京市內擾民、污染的企業全部外遷,北冰洋食品公司也在其中。2000年開始,北冰洋食品公司整體向位於大興的食品生產基地搬遷。合資公司垮台,公司原址廠房拆遷,產品在市面上消失,一系列的事件讓關心北冰洋、而又無處尋跡的京城老少只能揣測,最後終於匯聚成為流言:「北冰洋倒閉了。」
實際上「北冰洋白熊」並沒有倒下。「目前市場上能夠見到的雙棒雪糕、袋裝冰激凌等等北冰洋系列的冷食產品都還在生產。另外,雖然北冰洋汽水已經停產多年,但是我們有計劃將其重新投產。在未來,北冰洋汽水肯定是會重新回到北京市場上來的。」王小平充滿信心地說。
北冰洋汽水讓人懷念~~念念不忘
本土化管理與本土化生產是當前全球跨國公司的趨勢。具體到某一種具體的產品、某一個公司的本土化,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展成績斐然。百事中國區的管理層70%已經由中國人擔任,其中只有1個不是中國內地土生土長的。可以肯定,百事與貴格的合並會加速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
目前,直接從事百事可樂飲料業務的中國員工近1萬人,同時,擁有至少5倍於這個數字的間接雇員通過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參與百事可樂的有關業務。由於百事可樂公司在引進資金的同時,大力推廣先進的市場和管理經驗,推行本土化,參與飲料國有企業的改造和人才培訓,使中國的飲料行業在短短的20年中,由工藝簡單、生產粗放的落後狀況,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專業化程度較高、充滿勃勃生機的飲料市場。
多元化的品牌策略
目前,百事可樂國際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旗艦品牌是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和激浪。此外,還包括亞洲、北冰洋和天府等著名地方品牌。國際著名的調查機構尼爾森(ACNIELSEN)公司在2000年的調查結果表明,百事可樂已成為中國年輕人最喜愛的軟飲料之一。
就產品組合的寬度而言,百事的產品組合遠比可口可樂要豐富。可口可樂公司的經營非常單純,僅僅從事飲料業。而百事公司除了軟飲料外,還涉足運動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特別要指出的是,2001年8月百事公司宣布並購貴格公司。與貴格的聯姻使百事可樂得到了含金量頗高的Gatorade品牌,並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飲料市場的份額。盡管就市場規模而言,非碳酸飲料與碳酸飲料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其成長速度卻是後者的3倍。
百事並購貴格後,在中國的銷售戰略並沒有改變,但業務范圍擴大了,品牌資源擴大了。百事在原來碳酸飲料的基礎上將會很好地整合果汁和運動飲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還會陸續推出其他消費者喜愛的飲料,如茶飲料、純凈水等,讓中國的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傳播策略
整合營銷傳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中,統一運用和協調各種不同的傳播手段,使不同的傳播工具在每一階段發揮出最佳的、統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協助品牌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長期關系。百事可樂的整合營銷傳播就是把公共關系、廣告宣傳、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等促銷策略集於一身,在整合營銷傳播中,各種宣傳媒介和信息載體相輔相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名人廣告眾所周知,百事可樂的廣告策略往往別出心裁。在與老對手可口可樂的百年交鋒中,百事可樂廣告常有好戲出台,使可口可樂備感壓力。其中,百事可樂運用的名人廣告,是它的一個重要傳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樂與美國最紅火的流行音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簽訂了一個合約,以500萬美元的驚人價格聘請這位明星為「百事巨星」,並連續製作了以邁克爾。傑克遜的流行歌曲為配曲的廣告片。 「百事可樂,新生代的選擇」這一宣傳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樂從美國市場上名人廣告的巨大成功中嘗到了甜頭,於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製,尋找當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當地歡迎的名人廣告。
在香港,百事可樂推出張國榮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開了一個中西合璧的音樂營銷攻勢。不久以後,百事可樂更是聘得美國的世界級走紅女歌星麥當娜為世界「百事巨星」,轟動全球。 「每一次選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選擇。追風,那不是我的性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選擇百事。」中國大陸的不少消費者,也許都聽過這段出自劉德華之口的廣告語。作為走紅於大陸和港台的影、視、歌星,劉德華的號召力是巨大的。
這是百事可樂為開辟中國飲料市場而做的廣告。郭富城與百事的合作始於1998年,其「雨中飛奔為鄰家女孩買百事可樂」、「百事藍罐包裝上市」、「與國際巨星珍妮。傑克遜合作」、「與王菲合唱百事主題曲」、「為百事可樂中國足球聯賽主唱首支主題曲」、「森林中智取可愛猩猩」等版本廣告,成為百事廣告的扛鼎之作。在全國各地百事飲料的銷售點上,我們永遠無法迴避的是郭天王執著、堅定、熱情的渴望眼神。郭天王高人一籌的號召力和感染力獲得了百事的一致認可,並升格成為亞洲區品牌形象代言人。
獨特的音樂推銷
1998年,百事可樂百年之際,百事推出了一系列的營銷舉措。1998年1月,郭富城成為百事國際巨星,他與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廣告片,是音樂「唱這歌」的MTV情節的一部分。身著藍色禮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無邊的外型和矯健的舞姿,把百事一貫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此片在亞洲地區推出後,引起了年輕一代的普遍歡迎。1998年9月,百事可樂在全球范圍推出其最新的藍色包裝。配合新包裝的亮相,郭富城拍攝了廣告片「一變傾城」,音樂「一變傾城」也是郭富城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曲。換了藍色「新酷裝」的百事可樂,藉助郭富城「一變傾城」的廣告和大量的宣傳活動,以「ask for more」為主題,隨著珍妮。傑克遜、瑞奇。馬丁、王菲和郭富城的聯袂出擊,掀起了「渴望無限」的藍色風暴。
由郭富城和珍妮。傑克遜聯袂演出的主題廣告片「渴望無限」投資巨大,場面恢弘,是百事近年力推的作品。歌曲「渴望無限」由珍妮。傑克遜作曲,音樂從慢節奏過渡到藍色節奏,最後變成20世紀60年代的House音樂,曲風華麗。郭富城美倫美奐的表演和性感的造型,珍妮。傑克遜大氣的唱功,使整個廣告片充滿了浪漫色彩,尤其由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兩位巨星共同演繹,更加引人注目。 王菲的歌曲在亞洲樂壇獨樹一幟,她為百事拍的廣告片同樣以「渴望無限」為主題,由她創作的音樂《存在》表現了王菲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 「渴望無限」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和體現。
2002年1月,樂壇天之嬌女——鄭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為新一代中國區百事巨星。2002年,F4的「百事可樂」 廣告成為備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廣告。
音樂的傳播與流行得益於聽眾的傳唱,百事的音樂營銷成功正在於它感悟到了音樂的溝通魅力,這是一種互動式的溝通。好聽的歌曲旋律,打動人心的歌詞,都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好語言。有了這樣的訊息,品牌的理念也就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了。
大手筆公關
長期以來,百事可樂始終致力於建立以「百事可樂基金」為切入點的良好公共關系體系,熱心贊助體育賽事以及其他公益事業。例如,贊助「八運會」、贊助中國甲A足球聯賽、支持中國申奧成功等等。 百事可樂不惜巨資贊助「八運會」,取得了八運會飲料的指定產品的稱號,大張旗鼓地掀起了一場溝通高潮,出盡了風頭,造成了一個雖在總體上不及、但在特定時期和特定環境中氣勢大大超過可口可樂公司的局面,不但在當時取得了明顯的效益,而且還為其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百事可樂為慶祝中國申奧成功,把申辦前的「渴望無限」和成功後的「終於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廣告的形式,具有很大的沖擊力,與當時的氣氛同頻共振,不如此難表激情萬丈,不如此不夠痛快淋漓。相信在那一時刻,每個看到此廣告的人都會心跳!短短四個小時,全屏廣告點擊數高達67877人。百事可樂此時與他們共同支持申奧,心靈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品牌的社會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捐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設立的專項基金——「百事可樂基金」,向內蒙古的准格爾旗捐款。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當地缺水家庭修建"母親水窖"及貧困失學兒童復學等項目。此類活動大大增加了百事可樂的美譽度。
變化多端的營銷戰術
SP又稱為銷售促進或營業推廣,它可分為針對消費者的、針對經銷商的和針對業務員的三種。百事可樂取得的成績與它變化多端、強有力的促銷是分不開的。
⒈促銷。20世紀90年代初期,為了迅速打開市場,搶占制高點,初創的上海百事果斷採用直銷模式。當時的飲料市場,計劃經濟的氣氛還相當濃郁,銷售人員在辦公室里,朝南坐、聽電話、接訂單,商家要飲料必須到廠里來提貨。但是百事可樂一下子招聘了占公司員工相當比例的銷售人員。於是,一支龐大的百事銷售隊伍開始出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接著,上海百事又花費巨資買進了20輛依維柯,送貨上門。從這一天起,客戶的皇帝感覺產生了。
1992~1993年間,上海出現了級差地租這個新感念。重要地段、繁華區域的地價與房價同時上揚,塵封已久的黃金地段重新顯示出黃金般的身價。但這些地方的零售點依然沿襲傳統的飲料銷售習慣,玻璃瓶裝飲料大行其道。玻璃瓶的抵押與周轉及瓶子的外包裝佔地太多,這肯定不符合"級差地租"的經濟規律。上海百事貸款,陸續從國外以每台數萬元的價格進口了1500台散裝飲料機,這種集快捷、現場配置、冷凍、一次性飲用諸多優點為一身的方式被上海市民所接受。也就是從那一年起,上海百事這一業務在同行業中始終居於領先地位。20世紀90年代末期,上海百事已經有了可觀的市場份額和知名度,但對於先進銷售理念的執著追求始終沒有放棄。它推出了批發商協作這一模式,不惜貼補部分營運費用,幫助批發商服務於最終客戶。
1998~1999年期間,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分別推出了世界盃足球賽的拉環、瓶蓋換領與換購足球明星獎品活動,七喜浪漫小存摺換領獎品和澳門旅遊活動。這些活動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對終端促銷、提高銷售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百事可樂曾特別為消費者設計了一款馬年春節限量珍藏版,新包裝一反百事平素以藍色為主的風格,此次不但顏色金光閃耀,而且還印有奔騰的駿馬,同時還把"祝你百事可樂"也印在了新包裝上。百事馬年金裝共有易拉罐355ML、600ML、⒈25L、2L膠瓶四種規格。除此之外,這款馬年百事金裝是限量發售,只在北京、天津、武漢、南京、廣州和深圳6個城市的大型超市銷售,具有收藏價值。
⒉管理。針對經銷商,百事可樂主要采價格優惠和折扣等政策。在1999年的碳酸飲料銷售中,百事可樂的批發價在各競爭品牌中最低,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除直接價格低廉之外,百事可樂還對經銷商提供了諸如一個月的賒銷支持、免費旅遊、季度抽獎、VCD獎勵等活動。
百事可樂將廣州第一線的銷售人員分為WAT(批發協助員)和DSD(直銷員),其中DSD為主要力量,從事廣州市場的直銷工作。WAT和DSD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客戶拜訪、線路管理、瓶箱管理、冰箱管理、貨架擺設、POP張貼、銷售與進貨情況登記、競爭情況的了解等。
針對業務員,百事可樂採用類似保險推銷小組的團隊管理方式。業務人員的獎勵直接與銷售業績掛鉤,在規定的基數前提下,超額完成部分獎勵現金,並提供一定的福利獎勵。
⒊重點突破的銷售策略。根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實施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CMMS)"的連續監測,可口可樂憑借其"拉網式"的市場攻略,全國布網,層層推進,市場滲透率(飲用某品牌可樂的消費者人數與可樂消費者總數之比)一直"遙遙領先"於百事可樂。1999年、2000年其全國20個城市的滲透率分別是83.9%和85%,而百事可樂則分別只有65.5%和67.9%.但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百事可樂市場滲透率的增長略高於可口可樂,前者是3.7%,而後者只有1.3%.
百事可樂在各城市的市場表現,兩極分化明顯,市場滲透率高者甚至超過可口可樂,而低者不足可口可樂的40%.這也恰恰是百事可樂近期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抓住可口可樂"滿天撒網"戰略的弱點,集中優勢兵力實施中心突破,並終於在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深圳等城市的「兩樂」之爭中勝出。
針對可口可樂的大打廣告牌,百事可樂將人力、財力和物力集中在幾個重點城市,大肆進行立體式廣告宣傳進攻,所選擇的重點是這些大城市中的高校、名校。年輕人中消費力較高的就是學生。因此,百事可樂在高校內設立自動售貨機,出資建立公共設施等——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百事可樂成功的秘密。
網路營銷
百事可樂建立了與其公司形象和定位完全統一的中英文網站,以游戲、音樂、活動為主題,其背景則依然是創新的標志和年輕的藍色。
百事可樂的網路營銷策略,具體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⒈媒介策略——與Yahoo攜手。2000年4月,百事可樂公司首先宣布與Yahoo進行全面網路推廣合作;在音樂站點,如MTV.com的投放力度加大;同時還涉足於體育類網站,例如NBA.com、美國棒球聯盟等。 網路廣告投放活動是長期行為,從2000年1月至今從未間斷。每年3~4月份隨著氣溫的升高,伴隨飲料消費高峰期的來臨,網路廣告投放高峰期便告開始,通常會延續至當年11月。
⒉創意策略——推崇激情。
比之餘可口可樂的傳統廣告,百事可樂的網路廣告較為活潑,無論是畫面構圖,還是動畫運用,都傳達著一種「酷」的感覺。在2000年這一年間,便有拉丁王子瑞奇。馬丁、"小甜甜"布萊妮和樂隊Weezer先後出現在百事可樂的廣告中。從NBA到棒球,從奧斯卡到古墓麗影游戲和電影,百事可樂的網路廣告總能捕捉到青少年的興趣點和關注點。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百事可樂的網路廣告獨具匠心,氣勢非凡的畫面採用了有動感的水珠,傳達出了百事可樂品牌的充沛活力。醒目的文字表達出百事可樂對北京申奧的支持。廣告方案利用「渴望無限」和「終於解渴了」的雙關語,將中國人對奧運的企盼巧妙地與百事可樂產品聯系在一起,並與其他宣傳高度一致。
⒊競爭策略——針鋒相對。
(1)體育角逐。可口可樂拿到了冬奧會的指定飲料,可以拿冬奧會大做文章。而百事可樂則利用NBA和美國棒球聯盟尋找平衡點。在中文網站設有"百事足球世界"、"精彩足球", 包括"2001年百事可樂足球聯賽"、"百事全能挑戰足球賽"、"百事預祝十強賽中國足球超越夢想"等等。
(2)音樂角逐。這是百事可樂最精彩的策略之一。包含有百事音樂的主題活動,巨星、新星、音樂卡片、音樂流行榜、竟投場等等。
(3)活動角逐:這是為自己創造吸引品牌注意力的最好機會之一。例如,百事在網上發動網民投票評選"百事可樂最佳電視廣告片"等等。 百事可樂的網路營銷及策略啟迪我們:第一,日常消費品的網路營銷廣告應當成為一種長期行為,同時在旺季還要抓住重點集中投放;第二,要設法利用網路營銷廣告吸引目標消費群;第三,必須保持線上、線下營銷廣告的連續性和一致性;第四,注意媒介組合的多樣性;第五,注意各期營銷廣告活動內在的連續性,即營銷廣告主體的一致性;第六,自己的營銷廣告要有獨特性,必須與對手有所不同。
③ 北冰洋汽水為何那麼貴
1、情懷,我們都知道北冰洋汽水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說它賣情懷也是有一部分的原因,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原因的,一分錢一分貨,價格的多少跟產品的質量有很大的關系;
除了這個口味還有橙子味、琵琶汁、酸梅味和蘇打水等,還分有糖的、無糖的。北冰洋汽水經典的商品有汽水、雙冰棍、袋兒淋等。如今,北冰洋汽水口味選擇還是蠻多的,每一款都適合當下的消費人群。
有"橙"意。大家都看得明懂,新北冰洋做得確實很有誠意,據說是用了真的桔子橙子濃縮汁(香精比例低),很多人提到的絮狀物其實是果肉的沉澱。所以汽水原料確實有較高成本夠"桔"氣。
這個很多人可能不明白——這個詞寫作局氣,其近義詞大致為"豪爽,夠哥們"。對於客人,對於朋友,北京人一定用最好的東西招待。
說回北冰洋的口感和品控,對得起這個詞,私以為真的比芬達好喝。說會最基本,保證產品知名度的還是口感。這方面最典型的栗子就算廣告再怎麼word, 就算圖片再怎麼補腎,品牌屹立不倒的根源就三個: 好喝,好喝,好喝北冰洋用料"有誠意",味道夠"桔"氣。而且也沒貴到不能接受的地步,定價還是ok的。
④ 北冰洋汽水
好評快到我的碗里來!
估計你是個老北京了,呵呵。
北冰洋汽水是屬於80年代的北京回憶的一部分,後期隨著飲料巨頭百事等的進入被賣給了百事,(一旦賣身就是被雪藏的命運,中華牙膏、小護士這些就是前車之鑒),後來經過市政府努力買回來了北冰洋商標但是只能從11年才能繼續生產汽水(百事的硬性規定,屬於品牌保護)
現在才是重點,北冰洋交給了北京一輕集團來運營(典型的國企),
一輕下面有很多老字型大小和子品牌大約10個左右,由於不是獨立運營所以北冰洋是被邊緣化的命運(王老吉不是加多寶的運營,在廣葯手中永遠沒有機會長大)
北冰洋屬於地域性品牌。對於懷舊的80後由吸引力,對於新生代缺乏吸引力
北冰洋的價格不佔優勢,4元(路標的價格)的價格相對於百事、可口沒有競爭優勢
對於一輕集團來說只是當成了一個老字型大小來做,目前來看,沒有品牌化的運營傾向,渠道商主要依託義利連鎖來鋪貨,對於國企來說,在沒有明確的市場前景下,很難大張旗鼓的做廣告進行推廣(國企一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所以北冰洋汽水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⑤ 為什麼北冰洋那麼貴
1、情懷,我們都知道北冰洋汽水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說它賣情懷也是有一部分的原因,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原因的,一分錢一分貨,價格的多少跟產品的質量有很大的關系
3、關於汽水的危害,大家都知道長期飲用汽水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北冰洋汽水它的每一款產品都擁有著專業的營養師,控制汽水的營養均衡,並且從原料的選擇,工序的製作都精益求精,勵志打造出一瓶健康、營養的汽水。
所以北冰洋汽水,一個健康、時尚的汽水,讓你喝汽水的同時不再擔心健康的問題。因此在質量上等的原因它的定價自然會高於市場價格。
⑥ 北極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北極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也就是北緯90°的那一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圖11-1)。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圍是眾多的島嶼以及北美洲和亞洲北部的沿海地區。冰冷的海水攜帶著冰山從北冰洋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北極地區的氣候終年寒冷。冬季,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以下,大海完全封凍結冰。夏季,氣溫上升到冰點以上,北冰洋的邊緣地帶融化,太陽連續幾個星期都掛在天空。北冰洋中有豐富的魚類和浮游生物,這為夏季在這里築巢的數百萬只海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是海豹、鯨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圍的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平坦,沒有樹木生長。冬季大地封凍,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夏季積雪融化,表層土解凍,植物生長開花,為馴鹿和麝牛等動物提供了食物。同時,狼和北極熊等食肉動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動物得以存活。北極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在北極圈內有8個國家有領土和領海,分別為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美國和俄羅斯。
北極地區是不折不扣的冰雪世界,但由於洋流的運動,北冰洋表面的海冰總在不停地漂移、裂解與融化,因而不可能像南極大陸那樣經歷數百萬年積累起數千米厚的冰雪。所以,北極地區的冰雪總量只接近於南極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蘭島的大陸性冰蓋中,而北冰洋海冰、其他島嶼及周邊陸地的永久性冰雪量僅占很小部分。
北冰洋表面的絕大部分終年被海冰覆蓋,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北冰洋海冰平均厚3米,冬季覆蓋海洋總面積的73%,有1000萬~1100萬平方千米,夏季覆蓋53%,有750萬~800萬平方千米。中央北冰洋的海冰已持續存在300萬年,屬永久性海冰。
北冰洋的冬季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長達6個月。5、6月和9、10月份屬春季和秋季。而夏季僅有7、8兩個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40℃。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只達到-8℃。在北冰洋極點附近漂流站上測到的最低氣溫是-59℃。由於洋流和北極反氣旋的影響,北極地區最冷的地方並不在中央北冰洋。在西伯利亞維爾霍楊斯克曾記錄到-70℃的最低溫度,在阿拉斯加的普羅斯佩克特地區也曾記錄到-62℃的氣溫。
圖11-1北極地理位置圖
越是接近極點,極地的氣象和氣候特徵越明顯。在那裡,一年的時光只有一天一夜。即使在仲夏時節,太陽也只是遠遠地掛在南方地平線上,發著慘淡的白光。太陽升起的高度從不會超過23.5°,它靜靜地環繞著這無邊無際的白色世界緩緩移動著。幾個月之後,太陽運行的軌跡漸漸地向地平線接近,於是開始了北極的黃昏季節。
北極有無邊的冰雪,漫長的冬季。北極與南極一樣,有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北極點越明顯。北極的冬天是漫長、寒冷而黑暗的,從每年的11月23日開始,有接近半年時間將是完全看不見太陽的。溫度會降到-50℃以下。此時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為海岸已冰封,只有風裹著雪四處掃盪。
到了4月份天氣才慢慢暖和起來,冰雪逐漸消融,大塊的冰開始融化、碎裂、碰撞發出巨響;小溪出現潺潺的流水;天空變得明亮起來,太陽普照大地。5、6月份植物披上了生命的綠色,動物開始活躍,並忙著繁殖後代。在這個季節動物們可獲得充足的食物,積累足夠的營養和脂肪以度過漫長的冬季。
北極的秋季非常短暫,在9月初第一場暴風雪就會降臨。北極很快又回到寒冷、黑暗的冬季。北極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在格陵蘭海域可達500毫米,降水集中在近海陸地上,最主要的形式是夏季的雨水。
⑦ 為什麼北冰洋比可口可樂還要貴
北冰洋賣的是品牌,可口可樂雖然也是品牌但是和百事競爭的有點厲害。
⑧ 北冰洋航線有什麼經濟意義
作為世界格局中三大戰略板塊的東亞、北美、西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緯度區域,為全球重心所在。從北極高空俯視地球,它們呈鼎足之勢環繞在北極地區周圍。從區位來看,北極地區構成了連接亞、歐、美三地的"中介"。三地之間的往來,構成世界交通的主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由於北極地區的嚴寒與封凍,傳統的世界海洋交通依賴於低緯度的暖水區域,一些重要航線不得不"繞道"而行。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期盼,一條貫穿北冰洋、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上捷徑的出現。如今,氣候變暖條件下,北冰洋海冰快速消融,"北極航線"逐漸顯露真容。
"北極航線"一旦完全開通,將直接改變世界海運格局,對國際貿易、世界經濟與政治等產生深遠影響,其戰略意義值得思考。
一、氣候變暖導致"北極航線"開通漸成現實
在現有的海洋交通格局中,東亞到達西歐、北美東岸,或歐洲到達北美西岸的航線十分遙遠,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高昂。如果能夠開辟通過北冰洋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北極航線",它將是北半球三大戰略地區之間的海洋交通捷徑。出於對"北極航線"巨大的商業價值考慮,人們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跨越北極地區的新航路。但受寒冷氣候條件的限制,長期以來,它只能局部地運行,未能改變傳統的世界海運格局。
"北極航線"泛指貫通北冰洋的海上交通運輸線,實則包括"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兩個部分。按照歐洲中心主義的觀點,從北歐出發,經挪威海、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白令海峽,進入太平洋的航道稱為"西北航道";從北歐出發,經巴倫支海、俄羅斯北部海域、楚科奇海、白令海峽,進入太平洋的航道稱為"東北航道"。"東北航道"又經常被稱為"北方航道"或"北方海航道"。
"北極航線"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運輸距離。以"東北航道"為例,從東亞到西歐的海洋運輸,如果走蘇伊士運河,其航程為1.8萬公里至2 萬公里,而走"北極航線"則可以縮短30%-40%的距離,僅為1.2萬公里。
隨著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在夏季的海冰正在快速消融,"北極航線"願景離現實越來越接近。
前期的許多科學研究表明,北極夏季海冰將在21世紀末期全部消失。但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超乎了人們的預期,預測北極夏季海冰消失的日期不斷地被快速刷新。一些科學家預測,最遲到2080年左右,大多時間只有破冰船才能穿過的北冰洋,在夏天將成為無冰的海洋,船舶可以暢行。又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北極夏季海冰完全消失的時間將來得更早。一些海洋學家提出:北極夏季海冰將在不到30年時間內全部消失。實際觀測數據顯示,北極確實在快速升溫,夏季海冰正在迅速融化,無冰區水域范圍擴大,冰凍期縮短。科學家對"過去100年來北冰洋表層的升溫趨勢"項目的研究表明:北極的"升溫現象從1995年以來尤其是從2000年以來特別顯著",而且,北冰洋表層的升溫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
科學家們一面在實地觀測和記錄北極海冰的變化,一面在實驗室利用模型來計算和預測海冰的發展,同時對兩者的結果進行比對。人們發現,北極海冰消退的實際速度遠遠超過了數據模式所預測的結果。
當然,要精確地預測到北極夏季海冰消失的確切時間是極其困難的,但趨勢是明確的,北冰洋夏季海冰正在快速消退,完全消失的時間正在越來越靠近我們,從而,"北極航線"的貫通不久將變為現實。
事實上,一些探路者已經在"北極航線"上打下了先行者的足印,並開始享受新航路帶來的豐厚實利。
2009年7月,兩艘德國貨船成功地進行了極地商業航行。德國布魯格航運公司的貨船"友愛"號和"遠見"號於2009年7月在韓國裝貨,然後向北行駛,順利抵達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揚堡港,並最後抵達荷蘭鹿特丹港,完成了貫穿整個"北方航道"的全部航程。這次航行中,每一艘船的航次費用節省了30萬歐元。布魯格航運公司的此次航行在北極航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兩艘德國船走的航線是整個"東北航道"第一條真正的商業航線。
至今,"東北航道"的商業航行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正在品嘗"北極航線"帶來的額外商業利潤的好滋味。
2010年8月,俄羅斯最大的海運公司蘇維科摩海運公司採用大型油輪,從摩爾曼斯克出發,成功地通過了北冰洋航道上航行難度最大的海域,向我國運輸石油,進一步"證明了大型船舶在北冰洋航行的可能性"。此次試航成功進一步激發了俄羅斯船運公司的興趣,他們計劃在未來使用更大型號的油輪嘗試"北方航道"的航行,期待"北方航道"能夠成為向日本、中國等東北亞國家出口油氣資源的一條新的商業航道。
繼俄羅斯試航成功之後,挪威和丹麥也加入了"北方航道"的商業航行。2010年9月,挪威、丹麥和俄羅斯三方組成"北歐航海專家團",使用"北歐巴倫支"號最高冰級散貨船,運載4萬多噸鐵礦石,取道"北方航線"前往我國。此次航行從挪威東北部港口出發,航線比稍早前俄羅斯的北極航行更長。與取道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相比,此次航行航程縮短了1/3,航行時間減少了8天,僅燃料開支就節省了約18萬美元。負責此次航行的挪威船運公司認為:"北方航線"能更快運載油氣產品、礦石和其他原材料到亞洲市場,對於在北歐和俄羅斯科拉半島的企業極為重要。丹麥船東協會副主席弗利茲漢森表示:他們對北方航線非常感興趣,認為北冰洋航線具有優厚的商業潛力。
誠然,"北極航線"的商業運行受航道自然條件、航道基礎設施、導航服務以及相關法律制度等因素制約,"北極航線"的完全開通尚需時日,但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北極航道"的商業利用勢在必然,其前景已被打開,戰略影響即將釋放。
二、"北極航線"開通的全球性戰略意義
世界海洋交通格局是以世界經濟格局為基礎的,全球最主要的海洋交通運輸線分布在東亞(遠東)、西歐和北美之間。當今世界航運的大部分航線設計就是為了滿足這三個區域的貿易需要,這些貿易活躍的區域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緯度的一個帶狀區域內,連接這三個主要貿易區的航線基本呈東西走向。現行的航運地理格局缺乏一個真正地理意義上的國際航運樞紐中心,由於大陸的阻隔,三大地區之間的貿易運輸繞航現象比較嚴重,導致運輸成本過高,產品貿易周期變長,不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甚至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在環球海上航行中,目前,只能通過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來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甚至需繞道非洲南部。與這些航線相比,"北極航線"將大大縮短航程,平均可節省約40%的航行時間。因此,"北極航線"一旦貫通,將發展為溝通亞洲、歐洲與北美洲的新的海洋交通大動脈。加拿大魁北克學院的拉塞爾教授指出:"隨著北冰洋消融和航海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北方航道'將成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軸心航線'。"除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經濟價值外,其戰略作用不可低估,必將促使世界戰略格局的改變。可預見的表現包括:
其一,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將整體性提升。
"北極航線"貫通後,北極地區這個原本相對冷僻的區域將變為一個人們穿梭往來的熱門場所。新航路將帶動沿線許多產業的興起和經濟的發展,巨大地促進一些港口、城市的壯大,北極地區的人口也將隨之增加,人類活動進一步加強。如經過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海域的"西北航線",將在石油、礦產和貨物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該地區的經濟開發和社會發展,並取得良好的商業效益。
其二,航線所經過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將得到加強。
"北極航線"的開通將提高北冰洋沿岸國家的地緣政治影響力,特別是那些航線經過其所屬海域的國家,將獲得一定的對海上交通要道的支配權,強化其海權地位,並轉化為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丹麥等國對新航路的影響是明顯的,"東北航線"的絕大部分需經過俄羅斯控制的海域,"西北航線"更多地需經由加拿大的北方水域,而兩條航線最終都需要通過俄羅斯和美國控制的北極水域。
其三,世界格局將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
由於北極地區地處歐、亞、北美三大洲的中心,北極通航後,北冰洋將成為三大洲海洋交通的捷徑,這樣,現在的世界海洋交通格局將被打破。
現有的環球海洋運輸線位於地球的南北居中位置,這根世界運輸大動脈串起了一連串的戰略要地和世界熱點,從馬六甲海峽--北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加勒比--巴拿馬運河--東南亞,形成無數戰略熱點和兵家必爭之地,成為世界海權爭奪的重要戰略區域。這條航線上,誕生了許多交通樞紐、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也使許多國家或地區戰略地位陡升,意在控制世界或爭奪世界霸權的國家無不將其重要戰略資源配置在與之相關的區域,形成當今的世界戰略格局。
而新航路一旦開通,將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貿易物資,原全球航運線的分量和地位有所下降,航道給航線所在國帶來的影響也將隨之降低。地球中路戰略地位下降,北極地區戰略地位抬升,這種對比變化將導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世界格局。
筆者構想提出一個以北極地區為大平台的世界海洋交通運輸新格局。在北極點附近建立一個集海運、空運、中轉、倉儲、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北極大平台,它將成為第一個真正地理意義上的國際航運樞紐中心,世界將形成一個以北極大平台為中心的輻射網狀航運格局,北極終成"北集"。北極平台的建立,使得出現全球意義上的樞紐成為可能。
其四,形成與北極事務相關的新的利益結構,並可能引發一系列國際戰略調整。
距離大大縮短的新航路帶來的經濟利益顯而易見,貿易各方將直接受惠於氣候變暖導致的這個副產品,即使是遠離北極地區的國家也可能從中受益,世界上會有更多的國家或實體加入到這個利益體系中。一旦新航路發育成熟並確立其在世界海運體系中的地位,包括國家、政治實體、經濟體等在內的諸多國際行為體對它的依賴隨即產生。
新航路對於海洋軍事力量的配置與機動也將產生深遠影響,美國、俄羅斯等海洋軍事大國將作出相應的戰略反應。如俄羅斯北方艦隊與太平洋艦隊之間的機動與協同,在新航路條件下,將徹底改觀,俄羅斯的整個海權狀況將發生根本性改變,隨之其安全與防務思想和實踐必將改變。這些變化還將導致世界范圍內,特別是北半球的國際行為體作出一系列相應的戰略調整。
三、"北極航線"對我國的戰略影響
"北極航線"的開通將對我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戰略影響,其中包含著諸多機遇和挑戰。主要表現有:
其一,北極航線開通將縮短運輸周期,降低運輸成本,對我國的對外航運和貿易直接帶來經濟利益。
如果海冰繼續融化,一條跨越北冰洋的"海上高速公路"將進一步縮短歐洲與太平洋沿海地區之間的距離。如果北極海域在正常的季節條件下變得適航,這對國際航運將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於那些因船體太大而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船舶意義非凡。
如果我國使用"北極航線",將明顯節省運輸成本。從航程來看,我國利用"北極航線"到達歐洲和北美的距離都將縮短,但幅度不一。從中國東部沿海港口,通過"西北航線"到達北美東岸的航程,比目前經過巴拿馬運河的航程縮短約2000至3500海里。而通過"東北航線",從我國東部港口到達歐洲的距離比經由紅海和地中海的航線大大縮短。以上海港為例,上海到歐洲西部、北海、波羅的海等地港口的航程將縮短25%,上海以北的港口最多可縮短55%的航程。航程縮短帶來的海運經濟成本是非常顯著的。據測算,如果"北極航線"完全開通,我國每年可節省533至1274億美元的海運成本。
其二,北極航線將改變我國對外運輸格局,增加對外交往途徑的選擇,海洋交通路徑進一步多元化,有利於減緩對印度洋航線的依賴,分散海洋運輸安全風險。
我國已經發展為一個世界級的貿易大國,與世界各地建立了廣泛的貿易和運輸聯系。受當今世界貿易體系結構和我國在世界交通地理結構中位置等特徵控制,我國通向世界各地的海洋運輸線主要存在三大方向:即我國通向印度洋、大西洋方向;我國通向大洋洲方向;我國通向太平洋、美洲、大西洋方向。其中,向西和向東為中國的兩大遠洋主幹線。我國現有的對外海洋交通運輸格局使中國對通向印度洋的航線已經產生明顯的依賴,並延伸出諸多戰略與安全問題。
一旦"北極航線"完全開通,將為我國的對外交通提供一種額外的選擇,有利於實施海洋交通運輸的多元化,擴大我國在國際政治中的自由空間和戰略迴旋餘地,規避在原有運輸格局中已存在的風險。如我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研究員指出的那樣,"北極航線開通,將使我國現有的東、西向兩條遠洋主幹航線上增加兩條更為便捷的到達歐洲和北美的航線,可以減少海上運輸成本,開辟新的海外資源能源采購地,降低和分擔途徑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索馬裏海域和蘇伊士運河等高敏感區所帶來的政治風險和經濟成本"。
其三,"北極航線"將影響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給我國東部沿海特別是北部沿海地區帶來新的經濟發展和增長機會。
地緣經濟規律告訴我們,沿海地區總是能夠從海洋運輸和貿易體系中獲益。從我國的區域經濟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由於擁有能夠直接連接到世界各大經濟區域的海洋通道,具有獨特的地緣經濟優勢。因此,"北極航線"的開通將進一步加強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地緣經濟優勢,為東部沿海帶來新的增長和發展機會。
從我國沿海地區的南北格局來看,上海以北的北方沿海地區的優勢將更加明顯。簡化地看,全球性的海洋交通運輸網路中最主要的干線在靠近赤道的位置,即總體上位於我國以南。因而,在現有的世界海洋運輸體系中,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交通便捷優勢更加明顯。但是,由於我國北方地區離北極地區相對較近,"北極航線"開通後,北方沿海的優勢將得以顯現,從中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
其四,"北極航線"為我國與歐洲、北美、俄羅斯之間的聯系增加新的紐帶,有利於加強我國同這些地區之間的關系。
北極升溫將導致北極地區成為一個新的資源和能源產地,"北極航線"的開通又將北極地區通過海洋運輸便捷地同世界各地連接起來,對於靠近北極地區的我國,北極將成為一個新的資源進口目標地區。同時,北極資源開發和"北極航線"通航將整體性地提升北極地區在世界地緣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北極地區范圍內的許多區域--俄羅斯、北美、歐洲--之間,以及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地區同北極地區之間的經濟交往和互動將進一步得到加強,這為世界主要戰略地區之間的國際關系增添新的和重要的基礎要素。"北極航線"為我國與歐洲、北美、俄羅斯之間的聯系增加新的紐帶,有利於加強我國同這些地區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其五,"北極航線"將加強北極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提高北極區域的一體化程度,並加大北極地緣政治形勢的復雜度,給我國處理與北極國家之間的關系增加難度。
"北極航線"通航後,北極地區內部增加了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洋交通大動脈,必將加強北冰洋沿岸各個地區和北極各國之間的交通往來,帶動北極國家之間國際關系的發展與互動,並將促進北極地區作為一個新的地緣經濟區域和地緣政治區域的一體化發展,北極國家之間的共同利益將顯著加強。同時,"北極航線"將演變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和戰略手段,相關國家之間將展開爭奪和控制權,對"北極航線"支配權的爭斗將成為北極國家之間和有關國家之間新的地緣政治競爭目標。
北極國家之間在"北極航線"問題上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矛盾。我國同北極國家之間同樣也存在共同利益,但雙方關系不平衡,我國整體上處在被動地位。在"北極航線"問題上,北極地區復雜的地緣政治格局或將給我國處理同北極國家的關系帶來許多難題,而且,我國作為一個航道的使用者,可能的戰略被動性不可忽視,再則,未來氣候變暖對於航道的影響,北冰洋航道的季節性,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其經濟效益尚難評估。
⑨ 北冰洋汽水的歷史
2008年,北冰洋食品公司上級單位北京一輕集團宣布將對其進行內部資產重組。
2011年
義利食品公司總經理李奇透露:「北京食品老名牌「北冰洋」汽水將於2011年9月重裝上市」。這是停產近15年後,北冰洋品牌的再次回歸。 據悉,首批下線的產品仍將以汽水為主,稍後會考慮推出冷飲和罐頭產品。9月份盛夏已過,並非汽水銷售的旺季,對此,李奇解釋說,原計劃2011年4、5月份北冰洋首批產品下線,但收回和恢復老名牌的過程中有許多法律及程序問題,上市時間因此延後了半年。
北冰洋的生產基地已確定為位於大興的北京一輕食品基地。重新回歸的北冰洋汽水會不會仍是老北京人記憶中的樣子?據悉,老北冰洋玻璃瓶、金屬蓋、橘子口味等傳統的產品特點都不會變,但會根據當今的健康時尚及人們口味的改變,對配方略作調整,並考慮開發功能性飲料和果蔬飲料等新產品。除了北冰洋汽水,雙棒冰激凌、冰糕、水蜜桃罐頭、清真肉罐頭等當年北冰洋的拳頭產品,也將逐步恢復上市。
記者還了解到,剛剛開張的義利食品連鎖店將是北冰洋汽水重裝上市後的重要銷售渠道。曾幾何時,拎著喝過的空瓶到家門口的小店換汽水,是北京人盛夏最清涼的記憶,隨著義利食品的連鎖店開進大街小巷,北京人「換」汽水的情形很可能重現。
據了解,2011年9月14日9時至16時,北冰洋汽水在南緯路義利麵包連鎖店(福長街店)舉行免費試飲活動,明天地點則會換至北新橋店(北新橋地鐵站口),這兩天的產品不作為商品出售。而全線產品上市時間預計為10月上旬。這些新品為248毫升裝,不僅沿用玻璃瓶包裝,瓶蓋也照舊選用金屬「皇冠」蓋,只不過瓶身形象進行了重新設計和製作,定價2.5元。
試飲消息一經公布即引起諸多網友的關注,不少人表示一定會去捧場,並「希望還是兒時的味道」。對於口味問題,有北冰洋工作人員表示,北冰洋通過各種努力,調試口味,經北冰洋元老級員工品嘗鑒定,保證口味不變,但不再用人工色素和糖精。
從網民的反饋情況來看,消費者對北冰洋的感情濃厚,對其「重新征戰市場」的行動大多表示期待。但是有業內人士仍對其此時回歸的前景則表示擔憂。該人士認為,北冰洋重回市場最大的籌碼就是「感情牌」,只有口味、選購場景等各種情形都與過去有契合點,才會真正得到這部分人的支持,但是現在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較15年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主要的是人們可供選擇的飲料產品已經十分豐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北冰洋有記憶的消費者畢竟是一個相對窄眾的群體,市場空間一開始就受到了限制。」
北冰洋品牌現在的擁有者北京義利食品公司總經理李奇稱,新北冰洋汽水的鋪貨,首先將會沿用老傳統走街邊店模式,暫時不會進入大型商超。據稱,目前該公司已經准備和北京100家分銷商簽訂協議,每個分銷商手下都有幾百戶零售網點,上市最先在街邊便利店及小賣店,便宜於瓶子的回收,每個瓶子要有1元錢的押金。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營銷專家表示,北冰洋2.5元250毫升的價格比可樂還要貴,應該是想走高端路線,但是其鋪貨僅在路邊攤反而又將其置於了低端行列,這種定位會給消費者一種混亂感。此外,這種瓶子回收的形式也將成為制約其發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