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作業答案,計算分析:1.某縣有居民家庭40000戶,抽選1600戶進行食糖需求量抽樣調查。
解答如下:抄
(1)因為 n=1600 ,樣本標襲准差σ=8
抽樣誤差μ=(σ2/2)-1/2=0.2
(2)因為置信度為95%
所以t=1.96
△=tμ=1.96×0.2=0.392
置信區間為:4一0.392~4十0.392?即3.608~4.392
(3)40000×3.608~40000×4.392
即:144320~175680
(4)(44320/4)×1.08~ (175680/4)×1.08
38966.4~47433.6
『貳』 市場調查預測的方法有哪些
觀察法、實驗法、詢問法、情況推測、問卷法等。
1、觀察法
觀察法是社會調查和市場調查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由調查人員根據調查研究的對象,利用眼睛、耳朵等感官以直接觀察的方式對其進行考察並搜集資料。例如,市場調查人員到被訪問者的銷售場所去觀察商品的品牌及包裝情況。
2、實驗法
實驗法是由調查人員跟進調查的要求,用實驗的方式對調查的對象控制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對其進行觀察以獲得相應的信息。
控制對象可以是產品的價格、品質、包裝等,在可控制的條件下觀察市場現象,揭示在自然條件下不易發生的市場規律,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市場銷售實驗和消費者使用實驗。
(2)電大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擴展閱讀:
市場調查基本步驟:
預測應該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驟以使工作有序化、統籌規劃和協作。市場預測的過程大致包含以下的步驟:
1、確定目標
明確目的,是開展市場預測工作的第一步,因為預測的目的不同,預測的內容和項目、所需要的資料和所運用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
明確預測目標,就是根據經營活動存在的問題,擬定預測的項目,制定預測工作計劃,編制預算,調配力量,組織實施,以保證市場預測工作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
2、搜集資料
進行市場預測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有了充分的資料,才能為市場預測提供進行分析、判斷的可靠依據。在市場預測計劃的指導下,調查和搜集預測有關資料是進行市場預測的重要一環,也是預測的基礎性工作。
『叄』 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課程形成性考核冊1-4作業的答案
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課程形成性考核冊1-4作業的答案 急用啊!!!謝謝了!!!
『肆』 永嘉電大有什麼專業
法學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經濟法學、英語I等。
物流管理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物流學概論、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管理學基礎、供應鏈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術、英語Ⅰ、計算機文化基礎等。
學前教育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前教育學、幼兒園課程論、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美術)、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
、英語I(1)等。
工商管理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政治經濟學(A)、基礎會計、經濟數學基礎、管理學基礎、統計學原理(A)、市場營銷學、英語I、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法概論、公共關系學等。
會計學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政治經濟學(A)、經濟數學基礎、基礎會計、統計學原理(A)、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電算化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原理、英語I等。
行政管理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管理學基礎、公共行政學、政治學原理、應用寫作、辦公室管理、監督學、行政組織學、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英語I等。
鄉鎮企業管理
(一村一)
入學教育、鄧小平理論、信息技術應用、創建小企業、小企業管理基礎、實用管理基礎、農村政策法規、市場營銷原理與實務、生產管理、企業設計、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
農村行政管理
(一村一)
入學教育、鄧小平理論、信息技術應用、鄉鎮行政管理、農村政策法規、實用管理基礎、土地利用規劃、小城鎮建設、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
專
升
本
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管理)
現代教育原理、課程與教學論、公共管理學、管理思想史、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學、組織行為學(教育)、教育評價、現代教育管理專題、藝術學概論、人力資源管理、哲學引論、英語Ⅱ、計算機應用基礎(本)等。
法學
中國法制史、國際公法、勞動法學、國際私法、商法、合同法、國際經濟法、知識產權法、法律文書、證據學、英語II、計算機應用基礎(本)等。
會計學
西方經濟學(本)、國民經濟核算、高級財務管理、管理學基礎、貨幣銀行學、高級財務會計、會計制度設計、財務報表分析、審計案例研究、財務案例研究、英語II、計算機應用基礎(本)等。
行政管理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行政領導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公共政策概論、政府經濟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城市管理學、西方行政學說、英語II、計算機應用基礎(本)等。
『伍』 市場調查與預測方法有哪些並舉例說明(明天考試就考這個急急急)
1,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也稱為直觀判斷法,是市場調查預測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定性預測主要是依靠預測人員所掌握的信息,經驗和綜合判斷能力,來預測市場未來的狀況和發展趨勢。這類市場預測方法簡單易行,特別適用於那些難以獲取全面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問題。因此,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在市場調查預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包括:個人經驗判斷法,集體經驗判斷法,專家調查法(又稱德爾菲法)。1,個人經驗判斷法,是指預測者根據個人的經驗和知識,通過對影響市場變化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來預測市場的發展趨勢。在預測者經驗豐富,已有資料詳盡和准確的前提下,採用這種方法往往能做出准確的預測。2,集體經驗判斷法,是指預測人員邀請生產,財務,市場銷售等各部門負責人進行集體討論,廣泛交換意見,再做出預測的方法。由於預測參加者分屬於各個不同的部門和環節,做出的預測往往較為准確和全面。這種市場調查預測方法也較為簡單可行,常用於產品市場需求和銷售額的預測。3,專家市場調查法,是由美國蘭德公司開發出來的,被廣泛運用於軍事,經濟和商情預測,又稱德爾菲法。德爾菲法本質上是一種反饋匿名函詢法。其做法是:在對所要預測的問題徵得專家的意見後,進行整理,歸納,統計,再匿名反饋給各專家,然後再次徵求意見,再次歸納,統計,再反饋給各專家,直至得到穩定的意見。為了消除被徵求意見成員間相互影響,參加的專家可以互不了解。這種運用匿名,反復多次征詢意見進行背靠背交流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專家們的個人智慧,知識和經驗,最後匯總得出一個能反映群體意志的預測結果。德爾菲法具有以下三大特徵:一是資源利用的充分性。二是最終結論的可靠性。三是最終結論的統一性。
『陸』 求電大、形成性考核(市場營銷原理與實務(農村行政管理))答案
1\形成性考核(市場營銷原理與實務)
2\形成性考核(初級經濟學)
3\形成性考核(農村經濟管理)
4\形成性考核(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農業經濟管理))
5\形成性考核(農村政策法規(農業經濟管理))
『柒』 大家推薦幾本市場調查的好書吧
1 市場調查與預測 陳一君主編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 走向營銷第一步:市場調查與研究實務 湯偉偉編著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3 市場調查與預測 蔣志華主編 中國統計出版社
4 市場調查 王公達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5 市場調查方法與技術 簡明,金勇進,蔣妍編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 市場調查與分析預測 張燦鵬, 郭硯常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6 市場調查精要:開啟市場之門的金鑰 劉勇等著 石油工業出版社
7 市場調查和預測 劉利蘭編著 經濟科學出版社
8 市場調查 劉德寰著 經濟管理出版社
9 市場調查與數據分析 李少華,雷培莉編著 經濟管理出版社
10 市場調查原理與方法 姚小遠,杭愛明編著 立信會計出版社
13 市場調查與預測 韓偉東主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4 市場調查寶典.公司抉擇 馬丁·科林翰姆(Martin Callingham)著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5 市場調查寶典.問卷設計 伊恩·布雷(Ian Brace)著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5
16 市場調查與市場預測 徐陽,張毅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市場調查與預測 林根祥,吳曄,吳現立主編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18 市場調查方法與應用:學習指導與習題 朱勝主編 中國統計出版社
19 市場調查與市場分析 李國強,苗傑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 市場調查與預測 蘇衛國[編]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1 市場調查分析 黃孝俊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2 市場調查的理論與實務 李小勤著 暨南大學出版社
23 市場調查與預測 馮亮能,蔣志華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市場調查實務 鄭丹,孫更傑編著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
25 市場調查與預測 魏炳麒主編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6 市場調查與預測 鄭聰建主編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7 市場調查實戰手冊 謝邦昌著 廣東經濟出版社
28 市場調查學 徐飈主編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9 市場調查·商情預測·經營決策 彭代武,肖憲標主編 經濟管理出版社
30 市場調查教程 范偉達編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31 市場調查與市場預測 徐陽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32 市場調查與預測 唐立軍主編 中國商業出版社
33 市場調查與預測110方法和實例 張華等編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34 市場調查與預測 車禮,胡玉立主編 武漢大學出版社
35 市場調查 劉德寰著 經濟管理出版社
36 市場調查精要:開啟市場之門的金鑰 劉勇等著 石油工業出版社
37 市場調查與市場預測 徐陽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38 市場調查與預測 唐立軍主編 中國商業出版社
39 市場調查與預測110方法和實例 張華等編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40 市場調查與預測 車禮,胡玉立主編 武漢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