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市場定位論文

市場定位論文

發布時間:2021-12-04 00:34:41

『壹』 論企業如何實現准確的市場定位論文

首先要進行市場調查,明確兩點:自己企業或產品特色;競爭者情況或產內品特色。其次容做數軸坐標分析,拿出兩項權重做坐標豎軸和橫軸,比如橫軸是服務質量高到低,豎軸是價格的高到低,再把調查出來的幾個競爭者情況做坐標定位。就可以根據定位情況,確定自我定位,如避強定位(遠距離競爭定位)或迎頭定位(近距離競爭定位),第三,根據掌握的自己企業情況,說明為什麼這樣定位

『貳』 市場定位在消費品營銷中的作用,論文2000字左右,,

一、引言:
從一句「農夫山泉有點甜」闖入市場,到推出「奧運軍團喝什麼水」的疑問;從養生堂丟出一顆重磅炸彈「農夫山泉基於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考慮,決定退出純凈水市場,全力投入天然水的生產銷售」,到農夫山泉在全國范圍內造勢,矛頭對准純凈水廠商,引起水業大戰在全國升級,全國各地純凈水企業紛紛聯盟,向法院提出訴訟,欲與農夫山泉對簿公堂。農夫山泉的到來,使寂寞無聞的水業多了許多關注的眼光;水業大戰的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引起人們格外的關注。
水業大戰的核心並不只是停留在哪種對身體健康的問題上,商業利益才是水業大戰的根本問題。商品經濟發展至今,市場上的各類商品成千上萬,相互競爭空前激烈,稍有失誤,一種商品就會被消費者拋棄,而這個企業可能就會被市場淘汰出局。市場中的領先者怕追兵,挑戰者們要挑逗,每一個市場競爭的參與者都有朝不保夕的危機感,於是,他們紛紛開拓思路,領先者渴望步步為贏,挑戰者你追我趕,「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定位」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勝利的法寶。對於農夫山泉是褒是貶,我們暫且不論,如果您走進千島湖去平心靜氣地了解千島弧,您必須承認農夫山泉確實有一批商界精英,他們把「目標市場定位」策略和「差異化」策略演繹的惟妙惟肖,並且留下許多經典的商界故事。

二、飲用水市場的宏觀環境
(一)、飲料行業概述
飲料工業包括軟飲料和啤酒,作為食品工業最具經濟規模的大宗產品,也是國際競爭最活躍的領域,依靠的是實力、規模和技術,整個行業的集中化、規模化格局已初步形成。據近十年來世界飲料消費統計資料,充氣飲料、茶、瓶裝飲用水和果汁飲料的消費呈增長趨勢,牛奶、咖啡、啤酒和葡萄酒的消費呈下降趨勢。據統計,2006年我國瓶裝飲料產量佔554萬噸,居第一位;碳酸飲料佔420萬噸,居第二位;茶飲料185萬噸,居第三位。
在我國食品工業中飲料工業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的發展十分迅速。1980年以前,全國軟飲料年產量不足30萬噸,到1996年年產量已達883.8萬噸(包括鄉鎮企業),年均增長24%,是食品工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1996年後我國軟飲料工業仍以10%以上的速度發展,到1997年全國飲料產量已達960萬噸。 1998年飲料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1998年上半年全國軟飲料產量為448.05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22.9%,2000年中國飲料工業的飲料總產量1491萬噸,比上年增長25.7%,連續保持了21年快速增長的勢頭。飲料行業無疑已成為「釀酒」之後食品工業中又一個重要行業。
我國飲料行業發展狀況同國際飲料行業的普遍發展形勢相適應,我國的軟飲料生產企業亦呈現出產量集中度高,大型企業對行業的影響力大的特徵。1999年中國「十強」飲料企業(1999年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由對國內飲料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質量、技術管理、經濟效益等進行綜合考核,認定並推出。)的產量,約佔全國飲料總產量的27%,銷售收入約佔全國飲料行業總銷售收入的32%. 由此可見,大型企業在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業內人士說,我國飲料行業經多年蓬勃發展,已初具規模和影響,但與國外飲料行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首先,企業整體水平較低,形成規模生產的企業還不多。目前國內產量最大的娃哈哈,年產量僅93萬噸,與可口可樂公司年產2450萬噸相比,差距甚大。其次,質量還不夠過硬。與國際名牌相比, 產品的檔次、口味的適應性,質量穩定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第三,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提高。國內企業歷史較短,處於相對高速發展階段,因此在質量管理、市場營銷、人材素質等方面都有一個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第四,企業地區分布不盡合理。2006年全國產量前5名是廣東、浙江、上海、江蘇、河北。5個主產地的產量達951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64%,增幅也高達29%。年產量超過30萬噸的省市,大部分位於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豐富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再者,名牌飲料的市場大多集中在大城市,農村市場還有待於開發。

(二)、我國飲料工業消費市場特點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公布了該協會日前以北京、上海、廣州這3個城市為代表所做的一項飲料產業調查。調查顯示,中國飲料業目前呈現出多層次、多品類、多特性、容量大、變化快、品牌競爭激烈的格局。
1、調查顯示,飲料市場品類豐富,但3城市消費者的飲料消費主要集中在碳酸飲料、瓶裝飲用水、茶飲料、果汁飲料四大品類上。同時不同的特定市場又有特定的品類需求,如兒童市場、學生市場對含乳飲料,廣州地區市場對健力寶類特殊用途飲料都有較大需求。
2、飲料消費方式變化顯著,少量、零星、隨機為主購買的形式,逐漸轉變成經常購買為主、批量購買增多、超市購買集中、休閑消費擴大等新特點,表現出消費者的飲料消費觀念不斷適應經濟社會進步。但飲料消費仍具有零星購買為主、家中飲用居多的特點。
3、飲料特性和價格成為決定消費者購買飲料的內在因素。解渴、口感、有營養是消費者決定購買飲料的三大特性因素,價格仍是決定消費者購買飲料的重要經濟因素。飲料特性決定購買飲料的品類,價格決定購買飲料的品種檔次。
4、消費者對飲料品牌的認知度提升,國際國內一些飲料品牌成為市場名牌。飲料市場上大多數消費者消費飲料注重品牌,並願意嘗試新品牌,穩定和提高了一些飲料品牌的熟悉度、忠誠度和偏愛度。其中中國飲料工業十強品牌知名度仍居前列,知名度較高,成為國產名牌,在一些地區市場接近甚至超過國際品牌。
5、廣告成為飲料市場拓展、飲料品牌成名的重要的關鍵性因素。直白、幽默、趣味性、時尚和親和力是飲料廣告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電視廣告在飲料廣告中最具影響力。
6、飲料市場開發潛力大。在飲料市場中,仍有半數以上消費者認為現在行銷的飲料品種不能滿足消費。同時在入世臨近的情況下,消費者盡管認為國產飲料與國際名牌飲料在各方面都存在差距,但仍對國產品牌飲料持有較強的信心。

『叄』 論文題1:論市場定位與大學生競爭定位。2:論市場營銷與城鄉發展。任選一個寫,急求啊!

論市場營銷與城鄉發展
通過這段時間對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學習,讓我一點都沒基礎的學生了解到了,其實市場營銷學是一門不可忽視的學科,裡面融合了很多的知識,需要我們多多關注,而且還是需要天賦的,畢竟我們還是要靠自己,一切都是自己為主體。
消費者的購買型主要受到動機、直覺、等行為和態度等心理因素影響。動機是推動人進行各種活動的願望和理想,動機是行為的直接原因,它推動和誘惑人們從事某種行為,規定行為方向。動機是由需要產生的,人是需要有許許多多,動機也多種多樣。
在一定時期,許多動機中只有一個最強烈的動機能引起人們的行為,消費者購買動機就是消費者實行某種購買行為的願望或念頭,它反映了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要。消費者購買動機一般可分為以下兩類,生理性購買動機也稱本能動機積極發展高產、優質、生態、安全的都市型現代農業。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嚴控耕地拋荒,穩定糧食生產,推動回龍鋪、沙田、雙江口等現代糧食產業示範區建設,加速高檔優質稻規模開發。創新現代煙草農業整縣推進模式,提高煙葉品質效益,實現產量30萬擔。加快泰國正大現代化養殖場二期建設,精心打造青龍寨花豬養殖文化園,深度開發寧鄉花豬品牌。積極推進朱良橋水果公園、巷子口李子產業園、溈山生態茶園、寧韶線綠色蔬菜走廊等特色基地建設。創新水利投融資平台,推進重點河道流域治理,完成35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4000口山塘清淤增蓄,建設一批標准渠系,解決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爭創全國水利建設示範縣。繼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新建改造農村公路450公里,確保玉煤、寧朱等公路年內竣工通車。出台支持小城鎮建設相關政策,加強規劃管理,引導片區開發,提高建設品質,促進持續發展。強化中心鎮、重點鎮輻射帶動,支持建設一批特色鎮和示範村,構建功能互補、布局合理的小城鎮體系。加速自來水、有線電視、網路、燃氣等公共設施向集鎮延伸,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農村環保設施建設,健全垃圾收集處置體系,保障鄉鎮壓縮式垃圾站正常運轉,啟動5家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大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年內完成5萬平米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嚴格監管執法,嚴厲打擊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行為,嚴禁非法開山采礦、挖田造塘。大力實施「十個生態集鎮、百條鄉村公路、千里河防堤岸、萬戶農家庭院」林業生態工程,構建城鄉綠色生態體系。
突出投資拉動,是南充實施項目推動戰略的顯著亮點。堅持「項目建設沒有局外人」、「把最好的資源、有限的資源配置給最好的項目」,這樣的發展理念在全市上下深入人心。推進全省次級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建設、城市建設、社會事業建設……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在各地形成加速之勢,以園區聚企業,以園區帶城市,產城深度融合,建設優勢產業聚集區、城市建設的新組團,「兩化」互動發展成為南充加快建設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的強大引擎。新使命、新作為、新氣象。今年以來,我市按照「穩定增勢、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全省經濟工作基調,突出抓好「兩化」互動、統籌城鄉、投資拉動、產業支撐,強化發展舉措,為經濟發展增添更為強勁、更為持久的支撐力。以「兩化」互動,推動「三化」聯動、統籌城鄉發展。近4年來,僅南充市轄三區,就有舞鳳、都京、都尉等10多個鄉鎮搖身變成了街道辦;全市園區吸納10萬勞動力就地就近轉化為產業工人。新型工業化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成長的空間。在一個又一個「農字型大小」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南充市順勢打造了百萬畝桑園、百萬畝速豐林、百萬擔蠶繭、百萬噸優質糧油、千萬頭生豬等農業產業化基地,不斷提升農業的規模化、標准化、集約化程度。
社會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修改和補充。這種觀念認為,企業的任務是確定市場要求,並且在保持和增進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情況下,比競爭者更有效率的使目標顧客滿意,這不僅要求企業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與慾望,而且要考慮消費者及社會的長遠利益,即企業利益、消費者利益與社會有機的結合起來。在當今社會,不管做上面,我們都要有一種合作的動機,也許那是利用,但是我們都會去選擇。這就是現實社會。因此我們要自己強大,自己一定要奮發,相信在這里學的以後一定會有用的。

『肆』 品牌定位 論文

傢具是什麼?傢具是放在家裡的器具。所以我們必須清楚你所生產的器具要放在什麼樣的家裡。我們一再談品牌建設的第一步是定位,到底要定什麼?不是要定義我們做什麼產品,更不是定義我們做那款產品,而是要定義做那一類人需要的產品?那這一類人的生活訴求是什麼?這種生活訴求該從那些方面體現與滿足?那我們有該創造何種利益訴求來滿足目標人群的生活訴求?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準確的定位。比如從宏觀上講買床的本質意識不是為了躺著,而是為了更好的休息,從而獲得充沛的精力享受第二天的陽光。更分類的說買兒童房配套傢具並不是只給孩子休息,而是為了給孩子更良好的生活空間,讓孩子從小感受生活的美好與溫馨,培養孩子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人生觀念,更是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生活天地,使孩子從小在健康的環境學會獨立,以此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與價值趨向。例如:駿業傢具旗下的駿星系列產品,定位是給中年成功人士的生活空間,那麼這一層次的人群特徵是生活獨立、大度穩重、處事圓潤,他們追求尊重、體現成熟,同時他們身處商海難免身心疲憊,追求自然、舒暢、更需要浪漫的情調來調解生活的酸甜苦辣……,所以他們就定義了浪漫新古典生活,從產品設計、加工製造、形象包裝都運用了大氣又不張揚,古韻又很簡潔,圓潤又不失剛健……,從而創造了自然、和諧、浪漫有充滿靈性的生活空間。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利益訴求來滿足了目標生活的需要,駿業傢具才能在金融危機禍不單行的時期仍出現供不應求的市場現象。也許這些思維過於深層,也許消費者購買的初衷並未曾想過,可是駿業傢具的事實給我們一個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只有危機的市場,沒有危機的行業」。 中國品牌策劃聯盟傢具委員會主任、367智業聯盟機構終身品牌顧問曹洪福先生說:做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行業產品的製造者,你們有責任想的更深,想的更遠。「思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企業的發展思維決定企業的市場份額發展趨向,隨著傢具行業的不斷深化與完善,只有忘卻產品的本身去深化客戶利益的訴求,將生活的本質深層的融入到傢具之中,才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市場可能!

『伍』 淺議阿里巴巴的市場定位

阿里巴巴的市場定位

1、從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阿里巴巴是,即主要為進出口的買家或賣家提供家易平台服務;

2、從B2B的行業定位來看:阿里巴巴主要是外貿行業里的B2B。同類的公司還有「環球資源」,當然規模不同,「環球資源」也是美國上市公司。其它的也有,如敦煌網。

3、關於市場定位:市場定位主要是要給顧客提供清晰的概念,在消費者的頭腦中占據。市場定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里斯和特勞特的定位方法,在消費品行業里,這個方面比較成功的大家知道的「王老吉」,定位即"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因此感覺它的定位就是「綜合」和「最大」。

4、從阿里巴巴自身宣稱的看:把自己定位為「世界三大互聯網公司之一」,以及未來十年改變自已的定位為成為眾多「電子商務的服務商」(筆者更認為這象願景而不象定位)。

(5)市場定位論文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集團品牌標示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覺得世界各地的人士也認識有關「阿里巴巴"的故事,而且大部分語言也存在類似的讀音,因而將公司命名為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是一門全球化的生意,所以我們也需要一個全球人士也熟悉的名字。阿里巴巴意謂「芝麻開門",喻意我們的平台為小企業開啟財富之門。

阿里巴巴集團願景

1、旨在構建未來的商務生態系統。願景是讓客戶相會、工作和生活在阿里巴巴,並持續發展最少102年。

2、相會在阿里巴巴:賦能數以億計的用戶之間、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各企業之間的日常商業和社交互動。

3、工作在阿里巴巴:向客戶提供商業基礎設施和新技術,讓他們建立業務、創造價值,並與其他生態系統參與者共享成果。

4、生活在阿里巴巴:致力拓展產品和服務范疇,讓阿里巴巴成為客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份。

5、「活102年」:阿里巴巴集團創立於1999年,持續發展最少102年就意味著我們橫跨三個世紀,能夠與少數取得如此成就的企業匹敵。我們的文化、商業模式和系統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我們得以持續發展。

『陸』 求一篇 以市場定位為方向的論文 1500字左右 電腦前等候 謝謝

1貨物
2市場
3同類貨物(可替代貨物)
4消費人群細分
5准確定位

『柒』 白酒市場定位論文

近年來,隨著白酒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和中國加入WTO步伐的逐步推進,作為中國傳統行業代表白酒如何直面挑戰,參與竟爭。文化行銷已成為競爭的重要手段,所以有關酒文化的話題逐漸多了起來,各種酒類促銷活動常冠以「文化酒」的名稱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專家學者和普通公眾也對酒文化表現出濃厚興趣,酒文化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似有被發揚光大之勢。但究竟什麼是酒文化,酒文化又有哪些特徵,尤其是在新世紀的今天,如何把酒文化賦予新的內容各方面的看法並不一致,甚至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認識。帶著這一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以出產文化名酒「百年孤獨」和「百年喜慶"酒聞名的百年制酒有限公司經理潘好龍先生。

得知記者來意後,潘先生開門見山,侃侃而談:「目前,酒類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種促銷活動花樣繁多,其中以酒文化切入的活動不在少數,這本是件好事,無可厚非。但問題是,由於對酒文化狹義的理解或指鹿為馬者有之,張冠李戴者有之,牽強附會者更有之,使酒文化失去了本來的含意,陷入商業炒作的誤區,也使公眾對酒文化的認知出現很大偏差。今年年初爆發的傳統白酒與新型白酒之爭,表面上看是酒的生產工藝之爭,背後反映的卻是對酒文化理解的不同。這種狀況不能不令人擔心。」

潘先生強調,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每個地區乃至每個企業都有獨具特色的酒文化。但酒文化作為一個文化概念,其基本含義應該是特定和統一的。酒文化因酒而生,酒是酒文化的物質載體和產生土壤,沒有酒談不上酒文化,僅有酒也不成其為酒文化,既有酒又具文化屬性才能稱之為酒文化。但酒文化並不是酒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酒與文化的有機結合,是在生產、銷售、消費酒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酒文化的主體是人,是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正是由於人的不斷創造,酒文化才得以豐富和發展。沒有人,酒文化既沒有產生的可能,更沒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說,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是和人的創造性勞動聯系在一起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於酒的物質和精神需要而存在的,體現著對人的文化關懷。據此,並考慮到人們在生產、銷售和消費等階段對於酒的文化需要之不同(生產階段強調品質,銷售階段強調品牌,消費階段強調品位),我們不妨用「品質、品牌、品位」作為酒文化的內在「指標」。其中品質是核心,品牌是靈魂,品位是層次。只有符合這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並實現了三者的有機統一,才稱得上是完整意義上的酒文化(即品質+品牌+品位=酒文化)。

一、「品質」誤區

首先是「品質」誤區。酒的「品質」是指酒的色、香、味、質地等,所有這些雖與酒產地和酒的生產歷史有關,但主要與技術和工藝的先進程度有關,與生產過程中蘊涵的科技和知識含量有關。但有的人過分強調所謂「好山好水出好酒」,把酒產地的某些物質條件如水質、空氣等因素絕對化。也有人把酒廠或酒窖的歷史拿來作為酒質的證據,甚至為此不惜從故紙堆里、從民間故事裡「尋根求源」,或請一些「文物專家」和「權威部門」來「考古」、「挖掘」和「鑒定」,以與死去百年、千年的古人攀上親戚,拉上關系,並名之曰酒文化源源流長。酒的發展早已經過「作坊酒」和「工業酒」階段,進入「科技酒」階段,一些物質條件完全可以依靠科技手段創造出來,大可不必一切靠天。神化「好山好水出好酒」,與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一樣不理智和缺少現實依據,除表明其思想意識仍停留在農業經濟時代外,還可能對酒行業的發展產生方向性誤導。如果說「地理決定論」還有一定道理,「歷史決定論"顯然沒有依據。美國的歷史短,但現在很發達,中國的歷史長,目前卻明顯落後,就足以說明問題。當然,這里絲毫沒有否定歷史之於酒文化的重要性,而是說,在知識經濟時代,抱著歷史不放,甚至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是沒有任何前途的。只有不斷採用新工藝和新技術,才能真正提高酒的內在品質。新型酒是如此,傳統酒也是如此。不把精力用到提高酒的科技含量上,而是埋頭於尋找所謂「風水寶地」和「吃歷史」,最終結果是不難想像的。

二、「品牌」誤區

其次是「品牌」誤區。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對於企業來說,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旗幟,品牌就是利潤。但如何經營品牌文化,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嚴格說來,品牌是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結合,兩者不可偏廢。過去,企業多以提高質量為主要發展手段,信守所謂「好酒不怕巷子深」,忽視了廣告宣傳的功效。現在許多企業不惜斥巨資進行廣告宣傳,而對酒的內在品質注意不夠。還有人將名字、包裝等當作品牌本身,刻意求新、求奇甚至求感官刺激,什麼披金戴銀、妖怪出洞、神仙下凡之類的品牌滿天飛,包裝和外觀也越來越花哨和離譜。所有這些都是對品牌的片面理解。就實質而言,品牌是個產品市場定位問題。只有找准市場,正確定位,才能確定品牌的文化取向,賦予產品更多的文化內涵,也才能樹立起真正的品牌形象。一個品牌的形成,必須建立在加強市場調研,充分研究消費者心理和消費習慣,准確細分市場,正確定價的基礎上。否則品牌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現在一些企業不是在市場調研上下功夫,而是熱衷於一夜成名,做一些表面文章,結果適得其反。這方面的教訓很多,值得認真汲取。無可否認,品牌也有個外在形式問題,比如名字、包裝等。但形式要有內容來決定,必須以對產品准確定位為前提。只有這樣,才能賦予名字、包裝等更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總之,經營品牌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切不可顧此失彼,更不能投放失當。

三、「品位」誤區

最後是「品位」誤區。「品位」不同於「品味」,前者是指某事達到的人文高度和水準,主要側重其社會價值,如「某節目的藝術品位很高」,而後者是指「嘗試滋味」,主要強調個體感受,如「經專家品味,認為酒質優良」。酒作為情感交流、精神表達和文化張揚的介質,體現的是人的價值取向。飲酒時,每個人的品味可以也應該有所不同,但品位卻有高有低。「借酒消愁」和「借酒撒瘋」不在一個檔次上,「把酒抒懷」與「劃拳行令」也不在一個水平上,「以酒會友」與「以酒行賄」更不可同日而語!可見,生活中許多人錯把「品位」當「品味」了,結果造成酒文化整體品位不高。應當指出是,企業對此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企業則在引導消費方面存在明顯的市場化色彩。如過分宣揚酒的社會功利性,所謂送禮佳品雲雲,或強調高檔、至尊,把一種帝王之氣、等級觀念強加給消費者,好像喝XO就高貴,喝二鍋頭就貧賤,對人們的消費心理產生誤導。我們認為,在當前人們對酒文化還知之不多、不深的情況下,企業應當承擔起宣傳酒文化,進一步提升公眾酒文化品位的責任,為發展和繁榮酒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潘先生最後指出,上述誤區之所以出現,一方面與人們對酒文化的認識水平不高有關,另一方面也市場經濟還處於初級階段有關。中國的酒文化要獲得發展,必須正視並努力克服這些誤區,把增加酒的科技含量,明確酒的市場定位,提升公眾的文化品位作為主要任務來抓。只有這樣,中國酒才有希望,才能從容應對即將到來的洋酒沖擊和挑戰。

閱讀全文

與市場定位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
服務型企業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150
在房間浪漫策劃方案 瀏覽:838
鄉鎮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960
美亞電子商務平吧 瀏覽:115
元旦社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7
鞋店特價促銷活動詞 瀏覽:931
促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培訓方案 瀏覽:804
安大江淮市場營銷試卷 瀏覽:45
菜市場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40
安防維保培訓方案 瀏覽:271
感恩節的營銷方案 瀏覽:55
街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 瀏覽:865
退休老幹部春遊策劃方案 瀏覽:28
早教開業預售策劃方案 瀏覽:656
青年骨幹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375
酒店廚師培訓方案 瀏覽:99
職業培訓投標方案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