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鄉村旅遊市場定位

鄉村旅遊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12-03 06:53:56

❶ 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應該怎麼做才好

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應該怎麼做才好?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從鄉村旅遊規劃專業角度舉例供參考:
(1)規劃目標:包括時間上的近中遠期目標,內容上的定性目標和定量目標等。規劃者應根據鄉村旅遊地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本地區的發展目標。
(2)規劃理念:包括項目開發應遵循的理念、原則,以及規劃工作的總體思路等。
(3)定性定位:鄉村旅遊規劃包括項目開發的性質、項目地的性質、鄉村旅遊地的形象定位、功能定位和市場定位等。明確農業產業升級的方向,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4)總體布局及功能分區:確定規劃區的總體布局、規劃的空間結構和功能區劃。

❷ 農村想要發展旅遊業,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發展鄉村旅遊旅遊要有比較豐富的農業資源基礎。農業資源是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的總稱。農業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等農業生產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要素。農業經濟資源是指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因素和社會生產成果,包括農業人口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農業技術裝備、交通運輸、通信、文教、衛生等農業也基礎設施等。

鄉村旅遊是實現農村振興的重要創新實踐,加強農村文化旅遊產業,使鄉村旅遊惠及更多人的生活,是當前發展農村美好經濟的重要焦點。目前國內鄉村旅遊形態大致可分為自然風和人文風兩大類,其中人文風類包括特色民俗類和歷史古村類。一般來說,人文風流是目前國內鄉村旅遊市場的主要構成。例如,很多民俗體驗、田園農耕體驗、歷史古鎮游覽等。在市場和政策的大力推動下,農村旅遊遍地開花,在一定程度上發展農村旅遊,使當地遊客人數增加,給當地村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時,由於缺乏「大快」的統一指導計劃,鄉村旅遊呈現出野蠻的發展狀況。在越來越緊密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的背景下,為了提高鄉村旅遊文化的潛力,新形勢、新消費、新人才等需要新的變化。

在一些城市,在自然風油美周圍的鄉村地區,農戶是以農家餐廳、酒店為主的主要形式,但這種飲食服務沒有明顯的地區特色。陝西省禮川縣成本村自以昭陵博物館等歷史文化遺跡為核心的點、線、帶、圓為一體的旅遊體系形成以來,吸引了很多追隨者,但由於忽視了對當地文化特色的發掘,幾乎沒有可以復制的項目。

人文風流的鄉村旅遊商品形式比較老化,多年來有幾種,創新發展方面存在不足,旅遊商品很多。人們不僅追求深度旅行,還想與現在的主流生活娛樂方式相適應。不愧是中國故事。在韓國平昌冬奧會上上演的「北京8分鍾」震驚了世界。在這後面告訴我們的是「用一個世界通用語向世界講述現在的中國故事」。

❸ 為何說鄉村旅遊發展的品質需要進行提升

據報道,2016年初國家旅遊局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理念,作為一次理念革新和戰略重塑,全域旅遊理念極大地改變了社會對旅遊業價值的重新認識和定位,但是沒有鄉村旅遊的支撐,全域旅遊是殘缺的,所以鄉村旅遊發展的品質需要進行提升。

在推動鄉村旅遊品質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制定鄉村旅遊規劃建設和經營服務標准,實現鄉村旅遊的標准化管理,培育鄉村旅遊帶頭人,倡導鄉民共建共享,鼓勵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鄉創業,或讓在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能夠積極參與到鄉村旅遊的規劃建設中來,改變鄉村旅遊仍然由老弱病殘經營的現狀。

中國是農業大國,希望豐富的農村資源可以被開發出來!

❹ 什麼是鄉村旅遊規劃

鄉村旅遊規劃,是旅遊規劃的一種。從資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園等環境為依託,通過對資源的分析、對比,形成一種具有特色的發展方向。近期,鄉村旅遊往往和新農村建設聯系在一起。鄉村旅遊發展是鄉村創新經濟學理論下的一個成功實踐。遠景設計院提到在我國廣大的鄉村地區存在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和生態自然資源,鄉村旅遊開發和發展存在著巨大的潛力和市場。根據鄉村創新經濟學理論,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依據特有的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業是鄉村發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因為鄉村是比較容易培養出特色經濟的。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遊開發策劃、規劃與設計經驗,對行業動態和相關政策法規,對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模式、鄉村特色休閑及景觀建築設計、鄉村游樂項目策劃、農家樂升級、民俗村度假開發、古村落文化休閑開發、農業生態園打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休閑農業園區策劃、特色農業觀光主題園區、休閑農業博覽園、特色採摘度假區、新農村整體規劃設計、新農村風貌設計、鄉村旅遊景區規劃、鄉村主題度假區規劃、鄉村會所、溫室建築設計等等。

❺ 鄉村旅遊本質上是什麼

所謂鄉村旅遊,基本就沒有離開自己日常生活的區域,從城裡到鄉下,仍舊在同一個地域內,大環境並沒有根本的改變,頂多就是多了點「土、俗、野、古」的鄉村風味和習俗,以及區別於城市的生態自然環境,但區域性的核心文化是相同的。

鄉村旅遊、全域旅遊都是近年很火的概念,也是政府層面著力推動的,行業在引導,企業在推進。談及規劃、開發以及落地經營,由於時間較短,還沒有顯現出實際效果,但是,社會影響已經有了,至於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恐怕還要觀望。

確切地說,鄉村旅遊的稱謂應該叫鄉村休閑,這個定義很重要。我並不是吹毛求疵,一味地在玩文字游戲,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路不暢。

鄉村旅遊也罷,鄉村休閑也罷,其目標客戶定然是城裡人,那麼城裡人究竟到鄉村去干什麼?休閑還是旅遊?這一點要搞清楚。

只有定位精準,才能規劃精準,才能開發到位,才能落地產生效益,大家才不會白忙活。否則,又成了政績工程、一哄而上的面子工程。

事實上,鄉村旅遊規劃與開發大多不到位,真正落地產生客流和效益的更是寥寥無幾。

鄉村旅遊是國家提出的,方向沒有錯。從宏觀經濟調控講,也算是供給側改革一個重大舉措。但問題是執行和運作,下面往往就弄歪了,搞著搞著就成了普天下之大眾、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神器」。

所謂鄉村旅遊,我理解是鄉村休閑(鄉村休閑的發展方向也許是鄉村旅居,筆者此前曾有文章《鄉村旅遊的未來定位應該是鄉村旅居》),這個說法顯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權作一己之見。

先從概念說起。休閑不分區域,在本地休閑,不挪屁股,當然成不了旅遊;而到外地休閑,我們往往說成是休閑旅遊。

再從市場說起。鄉村總是與城市共生共存的,每個城市周邊都是鄉村,國內國外,亘古未變,概莫如此。只不過,隨著現代工業革命的深入,靠近大都市的鄉村,多半已半城市化,失去了鄉村的原生態,沒有了鄉村的原風景。

現在我們所搞的鄉村旅遊,其市場必然是定位於鄉村所依託的城市,或者是鄰近城市。這樣說來,就是附近的城裡人到鄉下去休閑,而不是旅遊。

因為誰都知道,旅遊要換地方。單從字面講,先旅後游,「旅」是旅行,有一種空間上的移動;「游」是游覽、觀光、娛樂,二者合起來即旅遊。

對於所謂鄉村旅遊,基本就沒有離開自己日常生活的區域,從城裡到鄉下,仍舊在同一個地域內,大環境並沒有根本的改變,頂多就是多了點「土、俗、野、古」的鄉村風味和習俗,以及生態環境,但區域性核心文化是相同的。

當然,事情沒有絕對的。有的地方鄉村旅遊也是成立的,且火的很,市場輻射得足夠遠,不止是周邊城市。但其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這樣的鄉村有獨特的旅遊吸引物,要麼是景觀,要麼是業態,只不過,這已上升到景區的層面。這是景區旅遊,而非鄉村旅遊。

❻ 鄉村旅遊的本質是什麼

確切地說,鄉村旅遊的稱謂應該叫鄉村休閑,這個定義很重要。我並不是吹毛求疵,一味地在玩文字游戲,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路不暢。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表示,現在我們所搞的鄉村旅遊,其市場必然是定位於鄉村所依託的城市,或者是鄰近城市。這樣說來,就是附近的城裡人到鄉下去休閑,而不是旅遊。
因為誰都知道,旅遊要換地方。單從字面講,先旅後游,「旅」是旅行,有一種空間上的移動;「游」是游覽、觀光、娛樂,二者合起來即旅遊。
對於所謂鄉村旅遊,基本就沒有離開自己日常生活的區域,從城裡到鄉下,仍舊在同一個地域內,大環境並沒有根本的改變,頂多就是多了點「土、俗、野、古」的鄉村風味和習俗,以及生態環境,但區域性核心文化是相同的。
當然,事情沒有絕對的。有的地方鄉村旅遊也是成立的,且火的很,市場輻射得足夠遠,不止是周邊城市。但其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這樣的鄉村有獨特的旅遊吸引物,要麼是景觀,要麼是業態,只不過,這已上升到景區的層面。這是景區旅遊,而非鄉村旅遊。

❼ 發展鄉村旅遊,能否成為一種農業需求呢

在鄉村旅遊的生態環路中,涉及到農場農庄、特色餐飲、手作民藝、親子見學、精品酒店、客棧民宿、共享農業、生鮮電商、新媒體、NGO等多重元素。

現代的開發商模式比較適合的是簡單復制的大投入項目,對於鄉村這種集眾多小而美的產業於一體、景觀零散賭較高的復雜生態系統,實施開發商模式則困難重重。總體來說,相比較於自上而下的開發商模式,鄉村更傾向於自下而上的組織生長模式。

農場、農庄

農場農庄除了為人們提供食物以外,更是一種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可以是將吃、住、玩融為一體的小型綜合體。很顯然,這也需要綜合型的人才與團隊,才能將客棧、餐飲、娛樂、體驗各種類型的業態進行無縫的對接與協調。

比如在農庄中加入親子互動內容,讓小朋友們在認知動植物的同時,還能親身體驗做乳酪,做豆腐等農事,並為人們進一步的購買提供充分的體驗界面,最終形成農場長期服務的高粘性社群。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友好型的比賽,在體驗的同時還增加了不一樣的樂趣,這都有助於鄉村發展的可持續性。

總結

鄉村旅遊產品打造最終致力於從旅遊者、鄉村自身兩方面構建閉環。一方面,從產品到產業到復興,鄉村旅遊發展為平台型項目,包含全旅遊鏈服務、形成新品質度假生活形態,旅遊者已不是看某個點,而是品整體的生活情味,這便形成了體驗閉環。另一方面,當鄉村復興得以階段性實現以後,也標志著鄉村在經濟發展、文化演進、品牌塑造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就為產品的再次改造提升注入強大勢能,促進產品本身迭代升級,從而形成發展閉環。

❽ 我國旅遊業的產業定位是

旅遊業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之一。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旅遊業以持續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的速度快速發展,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國際旅遊界人士認為,旅遊業甚至已經超過石油和汽車工業,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2010年,第十屆世界旅遊旅行大會在北京召開時,會議主題就是「旅遊,世界第一大產業」。據統計,2011年旅遊業對全球GDP的貢獻率達9.1%(同期汽車製造業佔8.5%,銀行業佔11%),旅遊就業2.58億人次,佔全球就業總數的8.3%。

從國內看,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主要表現在:旅遊業的經濟拉動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拉動了經濟增長。據測算,我國旅遊業增加值已佔到GDP的4%以上,與旅遊相關的行業超過110個,旅遊業發展帶動了社會投資,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其中,旅遊業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二是促進了社會消費。2010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消費達到12580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9.4%。三是促進了社會就業。目前全國旅遊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350萬人,與旅遊相關的就業人數約8000萬人。
從全球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旅遊大國。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我國已經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2011年,入境旅遊人數1.35億人次,入境過夜旅遊者5758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485億美元。已有14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2011年人均出遊率2次,國內旅遊人數26.4億人次。

我國是亞洲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2011年,中國公民出境總人數7025萬人次。出境人員中,因私出境6412萬人次,占出境總人數的91.3%。《世界是平的》一書說,「中國旅遊者將改變世界旅遊業」。中國對全球旅遊業的貢獻率逐步加大,特別是我國出境旅遊快速增長,成為全球國際旅遊增長的重要支撐。據測算,2011年中國對全球入境旅遊的貢獻率超過30%。
戰略性支柱產業是指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構成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的產業,它不僅本身具有相當的規模,而且發展潛力巨大,同時能夠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廣泛的關聯帶動的作用。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產業的增加值佔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產業,佔到8%以上就是戰略性支柱產業。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我國的主要思路是,推動旅遊業與第一產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鄉村旅遊;推動旅遊業與第二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推動旅遊業與第三產業主要與文化、金融、交通、商務、醫療、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
我們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有許多問題和矛盾亟待解決。旅遊產品供給和需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熱點產品仍集中在少數知名旅遊景區,導致旺季一票難求。休閑度假產品供給與急劇上升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中西部部分旅遊目的地交通不便、可進入性差問題依然突出。旅遊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旅遊便捷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

國內旅遊市場秩序和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很大差距。現有的法律法規不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要求,旅遊民事規則不完善;旅遊活動缺乏全程監管,旅遊經營和管理不規范;市場誠信缺失,地區和行業壁壘依然存在;旅遊部門執法力量不足,綜合執法機制不健全。

我國旅遊發展方式還不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相當一部分地區存在重開發、輕保護,重硬體、輕軟體的問題。一些地方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旅遊綜合帶動效益還沒有充分發揮。旅遊業科技含量不高,組織化程度低、現代商業模式創新、現代科技運用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旅遊人才隊伍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旅遊發展要求。特別是缺乏適應兩大戰略目標要求的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投資創業人才等,現在外語導游、專業的景區講解員、賓館飯店的主管領班都不能適應發展需求。目前全國開展旅遊教育的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達1968家,在校旅遊專業學生109萬人,但沒有真正意義的名牌大學。真正的旅遊大國應當產生真正意義上類似美國康奈爾大學、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這樣的旅遊大學。

走出「門票經濟」是一個形象化說法,走出去,就是告別過去靠賣門票、靠漲價甚至一錘子買賣模式,向科學發展切實轉變。

❾ 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應該怎麼做才好

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北京建國慧景旅遊規劃設計院是一家擅長於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戰略定位、項目策劃、景觀建築創意設計、旅遊綜合體策劃設計、大型旅遊度假區規劃設計、鄉村旅遊與農業旅遊規劃設計、宗教文化旅遊規劃設計和紅色旅遊規劃設計,具有從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的全程規劃設計能力的專業旅遊規劃公司。我公司為國家乙級旅遊規劃資質(正在申報甲級),擁有職業規劃師、設計師、培訓師和客服人員50多人,吸引了來自中央美院、清華大學、中國美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著名院校的優秀青年設計人才,部分旅遊咨詢師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和海外留學背景,專業結構縱橫貫通、完整齊全。
鄉村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可以說,幾乎包含了所有的類型。就鄉村旅遊開發的角度看,我們應該首先去除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等已經由國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區。因此,鄉村旅遊,更多的是著眼於景觀農業及鄉村休閑。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把鄉村旅遊資源分為五大類:
山水環境資源――以山嶽、河流、溪谷等等地質、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環境的獨特觀賞價值為基礎,形成了山水景觀基礎,是「山水型旅遊新農村」。
生態環境資源――以綠色植被為依託,形成的鬱郁蔥蔥的環境,特別是較好的森林覆蓋,成為氧吧,形成了生態環境基礎,是「生態型旅遊新農村」。
田園環境資源――以鄉村田園的農耕風貌為特色,形成一幅優美的鄉村田園農耕景緻,形成了田園景觀基礎,是「田園型旅遊新農村」。
村落環境資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莊建築、新型特色村落建築、民俗風俗習慣等等文化為基礎,構成獨特的村落景觀,形成了村落景觀基礎,是「村落型旅遊新農村」。
經濟產出資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葯材、牛羊牲畜、魚塘、簡單副食品加工等等農作物、經濟作物、農副產品加工、畜牧業、漁業等等為依託,形成獨特的景觀環境和經濟產出基礎,是「新農產業型旅遊新農村」。
對於不同的資源類型,應該有完全不一樣的旅遊開發模式和營銷手法,也因此對新農村的效果及示範推廣價值產生不通的影響。我們應該選擇在一個區域有代表性的、可推廣的、易於成功開發的類型,進行試點。

閱讀全文

與鄉村旅遊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
服務型企業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150
在房間浪漫策劃方案 瀏覽:838
鄉鎮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960
美亞電子商務平吧 瀏覽:115
元旦社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7
鞋店特價促銷活動詞 瀏覽:931
促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培訓方案 瀏覽:804
安大江淮市場營銷試卷 瀏覽:45
菜市場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40
安防維保培訓方案 瀏覽:271
感恩節的營銷方案 瀏覽:55
街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 瀏覽:865
退休老幹部春遊策劃方案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