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全國小戶型市場調查

全國小戶型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9-06 09:51:53

1. 求常州小戶型市場調查報告

吐血推薦暑假常州恐龍園二日游(七月5日到八月17日)
第一天, T766上海火車站12.27分出發,14.06分到常州,票價25元。在常州買好返程票,下午16點到18點都可以。推薦K258 (16.24---18.50)到上海南30元
推薦入住常州市區酒店---和平假日大飯店,特價房288,(五星,含中西自助雙早38,泳池),火車站到飯店起步費即可。
飯店稍做休息,,打車20元,到恐龍園,17點入園。30元門票,玩遍所有項目,超值!!
也可直奔魯布拉灣,門票20元,(17.00----22.30)超超值!!!19.30有一場音樂動感水上秀。看完可選擇出場,20.30分恐龍園有一場表演也值得一看。看完大概21點,你大概還有一個半小時玩你喜歡的項目,23點關門。出園後計程車到飯店20元。
第二天,睡的大大的的懶覺,9點之前酒店早餐,酒店遊玩,游泳,12點前退房。
步行到天寧寺
千年古剎天寧寺,是我國重點保護寺院和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東南第一叢林」。它始建於唐朝永徽年間(650-655),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天寧寺的開山祖師是法融禪師,乾隆曾三次到天寧寺拈香,並為寺題「龍城象教 」匾額和楹聯。這里終日香火鼎盛,遊客如雲,現為全國重點保護寺院。天寧寺內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樓、三室、兩閣共497間房舍,總面積110多畝。天寧寺之所以被稱為叢林,說是因為寺大殿高,佛像眾,和尚多而聞名海內外的。天寧寺主要由天王殿、羅漢堂、大雄寶殿、望海觀音、玉佛殿、放生池等景點組成。
門票:20元
紅梅公園
從天寧寺出來,沿紅梅路步行往北幾分鍾就到了常州最大的公園——紅梅公園。因園的著名古建築紅梅閣而得名的紅梅公園分為三區八景,「三區」即文物古跡區(在公園南部的紅梅閣和文筆塔)、娛樂活動區(在公園的西北部,有運動場、春暉茶室、青少年活動場所、遊艇、聽松樓和舞廳)和科普教育區(在公園的東部,有動物園、盆景園、月季園和屠一道根藝藏珍館);「八景」:是紅梅春曉、古剎鍾聲、曲池風荷、青巒倒影、鳳橋花徑、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筆夕照。紅梅閣始建於唐代昭宋年間,距今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在的紅梅閣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閣高17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祀玉室,斗老,文昌;下層為祀師堂,祀道教的祖師爺張天師等。整個建築古樸厚重,氣勢雄偉,為一般樓閣所少見。每到冬末春初之時,紅梅怒放,人們或游園賞梅,或登樓眺望雪景,自有樂趣。紅梅閣的對面有一千古珍奇遺跡冰梅石。清代常州著名詩人趙翼曾如此稱贊紅梅閣的美景「出郭尋春羽客家,紅梅一樹燦如霞。樵陽未即遊仙去,先向瑤台掃落花……」。紅梅閣樓上還辟有「常州歷史名人陳列館」。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和廣州起義領導人之一的張太雷,早年經常到紅梅閣攻讀嬉戲。
文筆塔
文筆塔位於紅梅公園南端,始建於南朝齊高祖蕭道成建元年間(479-482年),名建元寺,俗稱塔下寺,後改稱太平寺。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筆,又稱文筆塔,被常州文人視為筆魂。塔寺歷經興廢,宋代詩人楊萬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的詩句。現塔為美籍華人劉璧如等資助,於1982年11月修復對外開放。塔高48.38米,磚木結構,7級8面,中有旋梯,登塔遠眺,令人賞心悅目。塔區內另有文筆樓、塔影山房、筆架山等建築景物。
交通:火車站乘11或30路可達。
門票:2元
艤舟亭
從文筆塔下來,出紅梅公園南門,步行不多遠就到了「東坡公園」,這是一處名勝古跡與自然風光相結合的江南園林。南宋時,常州百姓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來常,泊舟於此,而建"艤舟亭"作紀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時,在此興建過萬壽亭行宮,重修過艤舟亭。艤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壩,傳說常州歷來人文薈萃,為保住常州才氣不東流,因而在古運河上築壩使河水繞個大彎東去。蘇東坡曾11次到過常州,最後終老於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實際上只有二次,一次是1073年,他從杭州途經常州去鎮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東郊,並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一首。另一次是1101年他從海南歸常後,住在顧塘橋頭孫氏館,病中一日,天氣悶熱,他為圖"快風活水",一洗病中滯澀之郁,半夜泛舟運河而東至此系舟。此時,夾岸觀者為堵,全城轟動。
交通:火車站乘11或30路到天寧寺,轉3路乘1站即到。
門票:3元
游畢打車到火車站,返回上海。
費用:火車25+30/人住宿288恐龍園門票(30+20)/人 計程車70-100元

2. 國家最新關於小房產政策

國家房產政策小戶型能否落實 各方展望

近日九部委聯合出台的房產新政策中,普通買房人除了關注房貸、稅收政策調整外,最關心的莫過於「新建住房中90平方米以下套型的住宅面積必須占總面積的70%以上」這一規定了。在市民憧憬大量小戶型商品房源源不斷上市的同時,本市各方正在為小戶型商品房在開發建設和銷售中保證政策的落實而積極忙碌。

市場現狀:小戶型缺口大

「新開盤的小戶型房太少了」,記者經常聽到買房人發出這樣的抱怨。許多市民不斷反映,不僅買小戶型商品房要排隊等號、甚至要托關系,而且小戶型房的單價比大戶型要高出幾百元。記者日前以買房人的身份暗訪了南開區幾處正在銷售的樓盤,詢問能否買到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房,售樓員的回答都是:「那些房子剛開盤就被搶光了,哪裡還能等到現在!」調查發現,市內一些分期推出的新項目中的小戶型房往往只有六七十套,占總量的10%至20%左右。

在今年5月初本報委託21世紀不動產天津區域分部進行的千名買房人大型調研報告顯示:面積50平方米至90平方米戶型最受寵,選擇50平方米至90平方米小戶型的被調查者佔到了總數的73%。在戶型的選取中,兩室戶型的需求最為強勁,佔到被調查者總數的67%。

天津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王明浩教授指出,以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3平方米計算,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住房是適應面最廣的戶型。國家鼓勵興建90平方米以下套型的住宅不僅符合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思路,而且也會緩解當前小戶型商品房的嚴重供需失衡,是考慮到廣大工薪階層的居住需要,在住房供給結構上進行的有效調節。許多買房人也表示希望大量小戶型房上市,降低自身的購房負擔。

開發商:對小戶型態度各異

面對這一政策的出台,本市許多開發商表示有信心能夠積極適應變化,正面引導市場,而也有一些開發商對項目未來開發銷售充滿擔心。金地集團天津地產公司總經理郝一斌介紹,他們已經實施了「戶型為先」的方案,不是傳統建設中先設計樓房單體、再設計其中的每層戶型,而是由內而外結合採光、朝向等因素先設計人們最需要的中小戶型,再設計樓房的整體造型。盡管可能影響出房率,但是房型會贏得市場的認同。

但是也有一些開發商表示,在一些高價商品房聚集的地區如果大量興建小戶型房,不僅戶數及居住人數大量增加,公建、停車位等相關配套都有新的壓力,而且區域內安靜敞闊的優勢會被削弱,以至帶來項目銷售壓力,例如在梅江地區就很可能遭遇難題。

專家提醒:開發商不要「念歪經」

一些專家指出,開發商調整規劃到開發項目至少需要半年時間,至於新調整的小戶型正式上市大概需要2年左右時間。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鄒穎認為,國家出台的政策初衷非常好,但是各方也要警惕個別開發商會「歪嘴和尚念歪經」。首先是他們可能會在規劃上動歪腦筋,推出大量的「拼裝」小戶型,也就是將一套大房子設計成兩套小房子,賣的時候再讓買房人將兩套房子打通。但問題是,兩套房子勢必多出了一間廁所和廚房,不僅買房人買了無用的面積,而且也沒有響應國家節能節地的要求,造成了浪費。其次是他們可能在設計上抬高造價。盡管保證住

3. 11.11大調查:現在中國光棍有多少

一、《2007中國單身報告》

人人都在這個單身時代的戲劇性之中,人人都可在心靈上保持單身。愛情如房價般高企,婚姻風險甚於股票,在這出時代的單身劇中,所有的單身者都必須選對角色,然後前去冒險。

文/黃俊傑

2007年,更多的人正遭遇婚姻的不良路況,幸福出現交叉路口:繼2006年各地的「第四次單身潮」和「第四次婚姻革命」後,2007年的黃金周離婚潮、80後「閃婚+閃離」的游戲態度,無疑增加了中國的單身人口。

離「光棍節」還有160多天,但「人人都是心靈上的單身」的自由時代已經到來。從邏輯上說,每個中國人都只有單身或非單身兩者選擇;但從心靈來說,愛情的獨孤求敗者、偽單身者、亞婚姻者甚至幸福家庭擁有者,皆可保有「單身的心態」。在失去道德譴責的時代劇中,單身可以理解為男人與女人戰爭的開始,也可以理解為不過是一次探索人生的角色扮演。

自由行者

2007年,單身人士選擇的是「單獨」,而不是「孤獨」。更多城市在興建新地鐵線路,更多人搬到城市郊區。這些年輕的、城市的單身貴族和單身庶民,繼續著為了得到夢想而失去夢想,為了得到愛情而失去愛情的生活走勢。

一個人炒基金養老、買小戶型公寓省錢、在堵塞的馬路中開時速2公里的小排量汽車……年輕人崇尚生活「簡約主義」,把7-11當餐廳、家務被盡量精簡、僱傭鍾點工,對他們來說,台灣7—11便利店的電視廣告歌《單人房,雙人床》非常適合其生活理念。在《新周刊》較早前執行的一次《單身生活質量調查》中,專家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單身正是社會發展而為人們提供的一種「單人的自我享樂模式」。

老舍在《離婚》裡面寫過:「革命青年一旦結婚,便會老實起來。」2007年,這個觀點已經不合時宜——單身優質生活的願景正成為中國時尚雜志的封面,更多的中國年輕人開始逃離婚姻。2006年,從上海、廣州、南充、長沙等地開始,「80後」的年輕夫妻暴露出婚姻脆弱的問題,「閃離」現象有蔓延趨勢。日本流傳一種「因激情而結婚,因經濟而離婚」的說法,在中國,這些年輕人則成了「因激情而結婚,因脆弱而離婚」的代表。

根據鄭州市金水區婚姻登記處的陳香蘭結合生活經驗對年輕人的一個判斷,「結婚不到一年便離婚者,已佔到離婚族的1/4還要多」。上海市閔行區法院已經開始總結「80後」離婚現象,結合法官的分析,在父母家蹭飯的獨生子女們都是高危人群,罪狀是「以自我為中心、社會經驗不足、生活料理能力差、缺乏忍耐和包容、啃老、對感情的幻想多於現實」,因此,「在婚姻生活中難以擔當好一個丈夫或妻子的角色」。

「50年代離婚,多為包辦婚姻;60年代離婚,多為階級成分;70年代離婚,多為路線原因。」這段順口溜顯然應該接上一句:「80年代離婚,因為搞不清結婚原因。」在60、70年代生人看來,不少「80後」的婚姻茫然不知所措,沒有安全感,但由於大多沒有什麼財產可以分割,也沒有子女撫養的問題,屬於注重自我享受、婚姻的「自由行」一族——他們的單身現象是這個時代的投影。按曾被控「有傷社會風化」的蘇格拉底的說法,結婚或獨身,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反正肯定都會後悔。

追問者

2007年,河南一位44歲的妻子因為嫌丈夫(已有20年使用期)買的豆芽長得有點兒粗,便拉著丈夫去離婚(但不到10分鍾又復婚)。在原因一欄,他們填上了「性格不合」這個抽象名詞——逃離婚姻的中年人越來越多地成為《中國式離婚》的目標觀眾,他們已經消除了對離婚的恐懼,信奉海倫·羅蘭的話:「戀愛是追求;婚姻是追打;離婚是追問。」

「當『合夥』的預期收益超過保持獨身或繼續尋找配偶所擔負的成本時,個人便會選擇結婚。」諾貝爾獎得主加里·S·貝克爾如是說。那麼,離婚者或許只是想改變和生活的交易方式——婚姻市場的資產重組頻率正在加快:雖然共有家庭可以獲得規模經濟,但愛情如房價般高企,婚姻比股票風險還大,更多人考慮在被套牢前趕緊平倉。芝加哥街頭的廣告牌說「生命苦短,快離婚吧」;中國的熟男熟女則說「離婚是對不良資產的剝離」。

逃婚者要達到目的並不復雜:烏干達人只需殺掉一頭牛;尼泊爾人只需在伴侶枕頭下面放上兩顆檳榔;沙特人只要對著配偶連說三聲「離婚、離婚、離婚」,就此分手。而2003年10月後,新的《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後,中國人只要帶齊了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離婚的過程不會超過20分鍾——廣州一對 「沖動夫妻」45天就離婚兩次。

逃婚者要考慮的問題卻很多:為了離婚,傳媒大亨默多克付出了14億歐元,政治捐款人薩珀斯付出了10億美元,而軍火巨商卡舒吉則付出了7億歐元——對已婚的中年中產來說,單身無疑是一件奢侈品,他往往要削減多至50%的資產,來換取虛無縹緲的自由。不是人人都如切爾西的老闆,離婚背後有總統普京授意,離不離沒有懸念。

「五一」黃金周期間,上海、廣州等地都出現了離婚小高潮。在廣州市天河區,離婚需要預約,排隊有時需要一個月。「與一個好女人的結婚,你是在暴風雨中找到了避風港;和一個壞女人結婚,你是在港中遇到了暴風雨。」婚姻存在風險,膽小慎入;中國人顯然已經提高了抗災能力——正如一篇關於「離婚潮」的文章所言:「100年前,康有為說,男女之事,但以徇人情之歡好;100年後,《中國式離婚》中的劉東北說,婚姻法應明確規定,婚姻期限不應超過三年,好了再續三年,不好拉倒。」

精神單身者

2007年5月,《法制晚報》的記者從北京的法院及民政局管理處的2006年離婚的數據中分析出一個結果:「三年之癢」已經取代了「七年之癢」。根據法院判決的離婚案例,他們發現2005年北京理由排行第一的是「外遇」,而2006年北京離婚理由最多的,變成了「家庭生活瑣事」。

《單身公害》的流行歌把「單身公害」唱成網上流行語,已婚人士完全可以通過「批判」單身者找點樂子,但在單身潮中,他們並不僅僅是旁觀者。當愛情與婚姻被視為二律背反時,當鎮海民政局發現「網路」和「經濟」成為婚姻的兩大「殺手」時,更多已經結婚的人存在「單身心態」——周末婚姻、法式婚姻(分房而睡)、偽單身、亞婚姻、試離婚……他們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婚姻的擁有者,也是精神上的單身者。不妨認為,他們也是愛情的投機主義者。

價值觀已經改變,正如《現代都市的單身群落》一書的發問:「一種與傳統的游戲規則相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猶如生命力極強的熱帶藤狀植物,枝葉茂密地在我們的周圍無限制地蔓延開來——掙脫了婚姻紐帶之後,男人和女人將怎樣生活?」

「如果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麼也只有繼續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恩格斯的名言經常被簡化為「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更多40歲以上的中產階級結婚的時候,沒有這個好分好合的自由時代,在對閃婚閃離的「80後」身上進行著想像和教育時,他們亦無法保證自己的心靈不會出軌。也許,這也是一種心態:F40暗中羨慕F4。

一次角色扮演和一個國家的未來

中國的年輕人從32歲起就開始規劃養老問題——這是根據2007年《全球退休生活角度調研》得出的數字。對單男單女來說,養老更不是每個月到銀行存入625元那麼簡單。為著那無可寄予的未來,他們的生活教科書不得不增加股票、基金和房地產課程,不得不為自己准備一份專屬保險規劃:購買終身壽險還是定期壽險?要不要搭些醫療險、意外險和癌症險呢?

這種單身身份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並不是專屬個人的問題。《中國青年報》就這樣描述著一個中國27歲普通青年的單身生活:「他並沒有意識到,他正置身於新一波都市青年單身潮中,這股潮流正引起中國社會的某種不安。」

布蘭妮失去了婚姻並精神憂郁,剔光了頭發,肥胖然後減肥;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不得不讓穿女僕制服的女孩在血站吸引年輕人前來捐血——單身問題無疑為全世界的社會學家增加了工作負擔:25年來,美國結婚率下降近30%,直到「9·11」後才迎來結婚和生育高峰;日本戰後嬰兒潮的第一代人口進入退休期,由「成田離婚」到「婚前離婚」(蜜月結束離婚),單身無疑為老齡化社會雪上加霜。

中國的單身觀念同樣來自全球化單身工廠,但中國人顯然未如美國般走向皈依,也未如日本般已深受老齡化社會之害。1995年,在上海大公司工作的單身女性單獨拿到房屋補貼,寫入了單身族的大事記——這讓一直擔心不結婚分不到房子的中國人,開始了情感的自我選擇。到了2007年,北京、上海的單身男女早已沖破百萬,中年人不再害怕離婚,占據2億人口的「80後」突現離婚潮……在《新周刊》和搜智調查機構訪問的1024名單身中國人中,244個中國人將單身的選擇等同於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對一個人來說,單身只是一次角色扮演,帶來的是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經濟清單;但對一個國家來說,在普遍的「421」家庭模式下發生的單身潮,足以影響一個國家的未來走向:

中國的青年人口在1978年曾達到頂峰,但這一代人需要供養的子女和老人較少,直接成為一個國家生產和消費的動力,帶來過巨大的「人口紅利」。但到2007年,按照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人類發展局局長伊曼紐爾·吉米內茲的說法,這種「人口紅利」將於2010年左右在中國消失——突然之間,在那幕只充滿背叛與自由的婚姻時代劇中,擁擠的城市、消費的壓力、社會的保障、過度開發的環境、老化的人口,就這樣伴隨你的一個決定,改變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劇情。

TIPS:單身聯合調查分析報告
文/楊鴻澤劉瀚之(搜智調查機構)

《新周刊》雜志聯合搜智調查機構、www.00100.cc進行「中國單身報告」調查,旨在全面了解中國單身的狀態、觀念和存在的壓力等問題。調查選取京、滬、穗、深、蓉等十六具有代表性的城鎮,對其20歲以上市民進行電話抽樣調查,共收集有效樣本1024個。聯合課題組研究表明:單身人群是一個自我意識極強,崇尚消費、享受生活的群體;在傳統觀念面前,他們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出發作出單身與否的選擇;單身並沒有給他們帶來過多的壓力,與之相反,他們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生活感覺良好,卻依然渴望能走進婚姻生活,婚後生兒育女。
外來人口單身居多

此次調查「單身」的定義為未婚人群,其中未婚、獨身者佔52.73%;未婚、談戀愛者佔23.44%;未婚、同居者佔19.73%;離異者佔4.10%,「純粹」的單身佔多數。調查顯示,受訪者住房狀況以租房為主,佔31.64%,以9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為多數,佔72.46%。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這一比例尤為明顯,深圳單身租房比例高達52.73%。此類城市外來人口比例高,住房狀況以租房為主,而由於經濟、社會、文化等差異,極有可能造成外來人口中單身比例相對較高。

崇尚消費、注重享受生活

調查顯示,不經考慮購買奢侈品者佔28.6%;16%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場所;31.6%的人每月的最大開銷為自我娛樂消費或聚會等社交消費,為未來做儲蓄保險的只有5.4%,這表明現今的單身人群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崇尚高消費生活。尤其是月收入7000到2萬這類人群,此三項的數據,都高於其他人群。
單身的選擇更多出於現實條件

對於受訪者單身的主要理由,調查統計結果表明選擇最多的是生活方式的選擇,佔23.8%;而對於單身觀念的形成,大部分受訪者選擇來源於現實條件(45.3%)和自我的生活經驗(40.3%),而面對傳統的婚姻觀念,最多的人38.1%的態度是不為所動,對30%的單身只是略有影響。

由此表明,人們對於單身的觀念已經發生轉變,單身並不是婚姻生活前的一種真空狀態,而成為可以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人們選擇單身更多出於自己的現實條件、憑借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周圍人群、文藝作品甚至傳統觀念對其都影響甚微。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社會環境導致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要承受更多壓力,單身或許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各類職業中,企業老闆/股東/大中型企業副總以上選擇「生活方式的選擇」最多,佔40.9%,而這類人工作壓力是最大的,也從側面印證了此問題。

單身生活感覺良好

調查過程中,我們以0到100分為標准,讓受訪者對於自己單身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結果平均分數為71分;此外,超過一半,即62.4%的受訪者感覺單身並未對其造成壓力,這表明大部分受訪者對於自己的單身生活比較滿意,自我感覺良好。
對於37.6%認為有壓力的受訪者,他們最主要的壓力來源於家庭,父母的「嘮叨」對單身的影響力頗大。

婚姻仍是單身生活的終點

調查顯示,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單身持續時間為1-3年,只有5%的人准備單身10年以上甚至一生。可見大部分受訪者依然渴望婚姻,單身並非源於對婚姻本身的恐懼。在現實條件成熟後,大部分人依然會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對於生育的態度,近60%的人選擇結婚後生育,非傳統的組織「丁克」家庭(不打算生育)的人群尚佔少數。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本次調查的詳細結果和數據,請登錄www.00100.cc查閱)

二、《單身經濟報告:如何賺單男單女的錢?》

小戶型、跨界車、婚戀網站、寵物醫院、商業保險……在屬於單身貴族的消費清單里,人們很容易嗅出「單身經濟」的種種特徵,並在現實的商業世界裡一一找到對應的譜系圖。

文/何雄飛

「在結了婚的人家中,通常找不到上等的香檳。」100年前,英國作家王爾德道出的一個小細節,就輕易把人們對家庭的美好嚮往給摧毀。

100年後,單身正成為一種新潮流。在瑞典,這種年齡集中在25至40歲間,愛好獨居,身邊常有寵物相伴的單身家庭數量正快速增長,其比例佔到了全國家庭總數的一半。美國、法國、德國、英國、丹麥的這一比例佔到了25%-40%。中國亦不例外,據最新人口調查統計顯示,由於「未婚人口老齡化」與「離婚人口年輕化」並存,中國進入了第四次「單身浪潮」。「中國未來社會的單身率可能會穩定在30%左右。」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左曉斯分析。

與以往不同,此次單身潮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有文化、有經濟實力的中產階層,這一群落的觀念已發生變化,他們為了享受生活而主動選擇單身。比起已婚人士,他們淡看儲蓄,熱衷消費。「在這個一切都不確定的年代,我們把更多的時間給了事業,我們在一起討論得更多的不是婚戀,而是下一次到哪裡旅遊。」IKEA家居廣州店市場經理沈雁,是一位生於1970年代末的典型單身族,戴著D&G眼鏡和卡地亞腕錶的她給《新周刊》記者描述,她們這群月入一兩萬外企中層的生活常態。單身族群的新生活態度和價值觀也在悄然改變著商業形態,從而催生出「單身經濟」。處於消費金字塔最頂端30%群落中的單身貴族們,成為商家新寵。

單身貴族是「四高」人群:高學歷、高素質、高收入、高壓力。在屬於他們的消費清單里,人們很容易嗅出「單身經濟」的種種特徵,並在現實的商業世界裡一一找到對應的譜系圖:高收入與經濟獨立,使得他們的消費呈現享受型和投資型的二元結構——單身公寓,小排量汽車,奢侈品牌服裝、飾品及用品,淘寶網購,高檔化妝品及個人護理品,各類健身俱樂部、美容院貴賓卡等成為其消費清單中的主要內容。高學歷、高素質兼具高壓力——MBA進修課程,出國培訓、旅遊,閱讀時尚雜志、文化讀物,欣賞DVD及黑膠唱片,參加時尚派對、聚會等社交娛樂活動成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而由於過度透支精力,他們也面臨英年早逝的風險,因此,商業保險中的保障型險種(身故、疾病、意外)和理財型險種(教育、養老)成為單身貴族的一道護身符。

由西方經濟學家麥卡錫在2001年提出的狹義「單身女性經濟」概念,正在今天逐漸演化擴展,並創領出房產(單身公寓、DIY家居)、汽車(小排量汽車)、婚戀、社交、教育、保險、廣告、出版、娛樂和媒體等產業的巨大創業商機,在這塊豐腴的處女地里,誰搶先踏上一腳,誰就能賺得盆盈缽滿。

婚戀、離婚網站:VC的下一座金礦

「915,915,就要我!就要我!」徐天立給自己的「鑽石王老五徵婚網」起了個好玩的諧音。

34歲的徐天立是新上海人,同時也是鑽石王老五,他告訴《新周刊》,自己同那幫「圈子窄」而篤守「寧缺勿濫」的海歸博士一樣,曾多次走進上海街頭的婚介所,花了幾千塊,相過若幹人,但素質與誠信卻不敢恭維,而上婚戀交友網站,則更是大海撈針靠運氣。

2005年,徐天立決定自己干,經過市場調查後,有商業網站運營經驗的他發現了一塊高端婚介市場的空白。「2005年中國的百萬富翁就已經超過千萬人。如果他們有10%的人需要婚戀服務,並願意拿出上萬元來徵婚,那就是上百億的市場!婚姻直接影響下半輩子的幸福,一般人談戀愛可能只花幾千塊,但對我們這的徵婚者來說,拿出1萬塊來作愛情選擇,完全是值得的。」

2006年11月25日的那場「中國富翁首次集體徵婚派對」曾引起媒體喧嘩。秋夜,20位身家200萬的鑽石王老五以及30位佳麗,手持28800元的門票登上黃浦江的豪華游輪,女士都戴上了面罩,這場拒絕媒體的神秘派對至今讓徐天立津津樂道,「這是我們第一次搞派對,創意是高級會員提的,他們覺得這樣可以一次見很多人,更有效率。」今年情人節,徐天立又搞了一次秘密派對,這次從船上轉到地上,在一家五星級酒店舉行,「效果還不錯,場地所限,人數不到50人,人太多,不利於控制質量。」

鑽石王老五徵婚網只注冊兩類會員:一類是個人或家庭財產200萬元以上的單身富翁,一類是素質過硬的美女或青年才俊。「目前我們的會員有3萬人,呈金字塔結構。」徐天立說,「鑽石會員不到100名,主要是民營企業家、公司高管和藝術家,年費2萬起,可享受個人愛情訂制及博士顧問團隊服務。國家級、省級會員有幾千人,年費3000塊,普通會員年費600塊,服務跟收費成正比。」
「通過做網站,我的婚姻問題已基本解決」,徐天立高興地說,他這家有50多名員工的公司還在北京開了分部,「每年的投入都以百萬計,大致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現在,也在接受小型的風險投資。」

在中國,婚介是個大產業,2005年,中國網路婚戀市場規模約為9100萬元,而據艾瑞市場研究顯示,未來3年該市場將持續高速增長,2008年市場規模將為6.53億元。這吸引著眾多VC重金進駐,百合網建立第一年就先後吸納1100萬美元的兩輪融資,中國交友中心、嫁給我等網站也日漸興盛,MSN合作夥伴世紀佳緣宣稱擁有35萬會員,並已獲得多筆巨額風險投資。以逐利為第一要務的VC想把它們一個個打造成美國Yahoo!personal、matchcom、eharmony一樣的網路婚戀巨頭。

以結束單身為目的的「婚戀經濟」商機洶涌,而以結束婚姻為目的的「離婚經濟」也在蓬勃興起。最近,英國廣播公司就有新發現,「要問中國時下哪個領域是新的投資熱點,或許誰都不會想到竟然是『離婚經濟』」!

「結婚是為了生活得更好,離婚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奉勸在婚姻岔路口徘徊的人們,勇敢地離婚吧!」早在2005年,中國就出現了至少40家由律師創辦的「離婚網站」,會員大多是40歲以下的白領,其中部分為涉外婚姻。杭州一家「離婚公司」開張第5天,就接下了5單離婚委託案,收入9700元。光顧者大多是富有階層,公司對離婚案中財產分割數額大的,往往還會收取分割財產的1%-3%的費用。這是一條由離婚調查、離婚咨詢、離婚訴訟串成的完整「離婚產業鏈」,「離婚經濟」成了VC下一座投資「金礦」。

在美國,10年前興起的交友網站潮也演變成「離婚潮」,那些通過網路結合的夫妻離婚越來越多,美國一位律師說,他手上1/5的離婚案客戶都是網路結識的夫妻。「免費咨詢、不請律師、595歐元幫你辦好離婚手續」,比利時一家弗拉芒語「離婚網站」打出廣告,聲稱任何人只要按照網頁提示,在家三步就可搞定離婚。「離婚網站」在比利時極其風靡,這與比利時平均1/3婚姻以失敗告終有關,社會學家推測,到2010年,比利時協議離婚數量將占離婚總數的85%以上,這給「網上離婚」服務商提供了充足的客源保障。

單身公寓:販賣40平方的私人空間

「忘掉悲傷,忘掉他,開創新生活。」這是上海一棟樓盤的巨幅廣告,在去年年底的短短幾周里,這棟32層有520套單身公寓的樓盤便宣告售罄,銷售方稱,購房者中的30%以上是單身女性,年齡在22至25歲間。

「專為單身人士准備,連牙刷都准備好了,您只需拎包即可入住。」
在不遠的寧波,單身公寓樓也在熱銷中,在40平方米的空間里,卧室、廚衛、陽台、傢具、空調、熱水器、油煙機等一應俱全,開盤僅1個月,這棟樓盤便賣出了300套。還有地產商熱心地組織起業主俱樂部,給單身族提供交友、社區生活和鍛煉身體的機會,以幫助他們消除孤獨感。

單身潮所推動的單身公寓熱,讓全國各大城市的地產商們春情激盪。「有自己的房子可讓你更自由,沒有房子就沒有一切,你只能選擇結婚。」單身女性成了購房潮中的領軍人,2005年,日本購買房產的最大群體也是單身女性,以至於地產商專門開發出「女性公寓」,而這種趨勢也正改變著兩性關系。就像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房子》中描述的那樣:經濟獨立可使女人不再依賴任何人;有一間自己的屋子,女人就可以平靜而客觀地思考,以自己的性別體驗「像蜘蛛網一樣輕的附著在人生上的生活」。她們的單身可能暫時,也可能永恆,只有房子是她們生活中最堅挺的本錢。

一些住進單身公寓的貴族們發現,他們很難買到合適的傢具。1998年進入上海,1999年進入北京,2005年進入廣州的IKEA家居很快成為單身貴族的最愛。「在我們的顧客群里,有30%的是單身人士,他們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力量。」IKEA家居廣州店市場經理沈雁告訴《新周刊》。

4. 大城市的小戶型為什麼成主流

小戶型首先經濟實惠,而且平米數很小,一般一家三口就夠用了,特別大的房子價位很貴,有很多人都買不起。

閱讀全文

與全國小戶型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智造電子商務崑山 瀏覽:347
商場促銷活動宣傳詞 瀏覽:236
校園網路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591
智能酒店合作策劃方案 瀏覽:394
縣旅遊宣傳營銷方案 瀏覽:508
國際市場營銷期末考試題 瀏覽:46
市場營銷的求職目標情況及簡況 瀏覽:253
如何解決電子商務交易安全問題 瀏覽:105
微觀市場營銷環境的競爭者 瀏覽:269
建湖電子商務 瀏覽:327
舞蹈品牌加盟策劃方案 瀏覽:689
培訓學校集體活動安全方案 瀏覽:654
微信網路營銷的禮貌用語 瀏覽:528
年會晚宴策劃方案ppt 瀏覽:411
當當網的網路營銷策略ppt 瀏覽:356
交付及培訓方案 瀏覽:442
銷售企業新人培訓方案 瀏覽:939
面膜促銷活動名稱 瀏覽:188
企業重視市場營銷的主要因素 瀏覽:774
大型活動策劃方案實施方案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