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水產養殖系統市場調查

水產養殖系統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9-04 11:16:04

⑴ 水產養殖在當今的市場大不大,風險與收益呢有哪位資深高人能給我詳細說說,以後考慮投資此方面。

這么說吧,水產養殖的利潤是整個農業體系中收益最高的項目之一,但風險也是非內常之大。如容果沒有養殖經驗,建議先小打小鬧做一下,或者是到一些養殖場里做幫工,熟悉一下操作及流程。
另外,水產養殖的品種非常多,且效益差異巨大。例如草魚養殖,操作比較辛苦,不過技術已經相對成熟,風險較低,但利潤也很低,華中地區年收益約1000-2000/畝,廣東地區約3000-5000/畝。對蝦或其他特種養殖風險很高,即使技術很好的人也可能血本無歸,但其利潤非常高,養殖成功年效益大約為2-3萬元/畝。
還有一點,沒有養殖經驗的人,前兩年養殖通常都是不賺錢的(能確保不虧本就已經很不錯了),這是個技術活,一定要謹慎。

⑵ 水產養殖的市場調查

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近海海水養殖1551萬噸,是世界主要漁業生產內國中,海容水養殖產量超過海洋捕撈的唯一國家。其中,海水養殖佔全國海水產品總產量的53.35%,佔世界海水養殖總量的80%。
數據顯示,當前國家耕地資源日益緊缺,糧食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大力開發海洋生物資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海洋水產品,有利於改善食品結構,保證國家食品安全。海水產品在居民膳食結構中的比重也顯著增加。
近海捕撈漁業高速增長下的隱患。各類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富集到海洋生物體內,難降解,高毒性物質在海產品體內的積累會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同時,部分養殖者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大量投餌,濫用抗生素,也造成了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

⑶ 我想做水產生意,怎麼做市場調查

酒店裡的水產生意只要涉及到高檔水產品,最好要先去各酒店的采購部門了解專情況,比如什麼品種,周屬需求量是多少,價格等等。最後就是你的貨源問題,你怎麼解決,普通的品種早就有人在搞,酒店一般也不會換人供應,一味的壓價競爭只會招來別人的反感,想清楚再做啊。

⑷ 請問水產養殖學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這個專業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也要看地區了。像對於南方地區來說非常適合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所以水產養殖業在南方是特別容易就業的。如果是南方本地以及想要去南方發展的人的話可以去學習這個專業。

水產養殖業主要是培 水產動植物的繁殖、育種、以及養殖技術等等各方面同時,它還涉及對於水產動植物的一種疫病防範,以及在如何去發展水產養殖業經濟方面也有著重要作用。

水產養殖業在農林牧漁這些方面都有所涉及。這些都是我國的重要產業,是我國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所以說學好水產養殖業基本上是不會失業的,而且就業率也是十分高的的。就業面也是很廣的。如果想要在大城市發展的話可以選擇水產養殖業。基本上就業率很高。而且隨著經濟發展的迅速,水產養殖業在熱門的同時工資也是普遍很高的。所以對於水產養殖業畢業生的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⑸ 水產養殖的現狀的前景

核心提示:「四好」養殖模式,簡言之就是——好的品種搭配、好的苗種、好的管理、好的飼料。也就是說:選擇優質苗種,配套科學水質和投喂管理,提供優質的飼料,合理的放養、輪養和起捕等模式。

廣東地區的許多養殖區域,水源條件不是很好,採用換水來改善養殖水體已經越來越困難了,特別是山塘養殖,主要依靠降水補給,水源污染加重,而高密度、高投喂量的形式下,水質惡化比較嚴重,導致存在一系列突出的問題:

1、水體惡化嚴重

隨著污染越來越多,水體富營養化非常嚴重,水質惡化問題突出,黑水、紅水、藍藻水等水體並不少見,浮頭現象普遍,尤其在冬春季節更加嚴重,為了緩解浮頭現象,不少養殖戶晚上增氧機從來不敢停開,但治標不治本,泛塘死魚情況仍經常出現。

2、魚病多治療困難

在水質較差的池塘中,發病也較嚴重,如草魚出血病、車輪蟲病、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在局部區域的疾病「重災區」,不少養殖戶為了控制疾病,也是拼了命的往水裡倒葯,結果是越治越難治,甚至葯物無效。

3、產量高、而效益差

養殖戶整體計算產量和效益時發現,往往發現飼料系數偏高,養殖成本高,產量倒是上去了,而效益卻沒有增加多少,甚至下降,收效甚微。近幾年來,魚價低迷,而塘租、飼料、人工、水電等成本逐年增加,許多的養殖戶面臨著上述養殖戶同樣的困惑和窘境,養殖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已經成為較多養殖戶關注的熱點。

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味依靠養殖新品種來增加效益的辦法已經不再奏效了,而常規魚類養殖,如草魚、羅非魚、大頭魚、扁魚、鯽魚等,也不一定無利可圖,主要是看日常管理技術能否跟上,那麼對於常規魚類養殖的養殖戶,怎麼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益呢?「四好」養殖模式是根本的出路。

苗種

苗種繁育工作是一項系統的養殖工程,由於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目前種苗生產有利可圖,且利潤相對較高,特別是名特優品種的苗種,效益更加可觀。因此,大大小小的苗種場都擠了進來,也都打著優質種苗的旗號。

苗種質量差異大,導致養殖效果不佳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黃顙魚、羅非魚等單性化程度低,養殖過程個體差異大,產量不高,嚴重影響了養殖效益的表達。例如,在蘇北主養鯽魚的地區,近年來孢子蟲病爆發嚴重,從09年初調查情況看,當地苗種中80%的客戶池塘感染了孢子蟲,死亡率在60-80%,損失嚴重。廣東順德、南海也有不少養殖戶的黃顙魚年底干塘時,出現規格達到半斤和不到一兩個體差別懸殊的情況,此外,在中山、順德等地,草魚爆發白鰓病、出血病等問題已近似常態。

好的苗種一般要求要有:攝食能力強,消化生理機能好,生長速度快;苗種不攜帶任何病原體,抗病力強;種質純正,抗逆性好;規格整齊,成活率高等優點,且要求成魚在外觀形態上,還具有體色近野生,體長背寬個體大等商品性狀。

管理

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加,單位面積內的飼料投喂量也不斷增加,飼料殘餌和魚類糞便大量積累。研究表明,投喂的飼料中約有80%的含氮有機物沒有被利用,以有機碎屑和糞便的形式殘留在底泥或水體中,而這些有機物在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成小分子肽類、氨基酸,以及無機鹽如氨氮、亞硝酸鹽等,分解過程需要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

為了提高單位產量,飼料投喂量不斷增加,殘餌、糞便的量也增加明顯,如果沒有採取合理的措施及時分解有機物,必然導致塘底長期處於缺氧的環境,對於魚類生長極為不利,但這將滋生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誘發疾病的發生。因此,高密度高投喂量的情況下,需要人為的改變池塘的環境——科學的水質底質管理,如在養殖水體中人為投入增氧劑輔助增氧,或添加分解有機物的細菌,加速水體和塘底中有機物質分解,及時分解產生的小分子有機物,通過藻類的光合作用及時吸收利用,保持池塘營養物質的良性循環。

養殖過程中,飼料的過量投喂或投喂不合理,導致飼料沒有充分利用直接排泄出體外,造成浪費;而投喂量過少,魚攝食不飽,沒有足夠的營養來滿足生長,生長速度將減慢,飼料系數升高。因此,科學的水質調控和合理的投喂方式非常重要。

1、好的水質管理

好水的理化指標:生物量指標: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毫克/升,浮游動物生物量超過5毫克/升;營養指標:有效氮為1-2mg/L,有效磷為0.1-0.5mg/L,氮磷比5-12∶1;透明度指標:池塘為20-40cm;水色:色澤鮮亮,有光澤,以茶色、茶褐色、草綠色、亮綠色為宜。浮游植物以硅藻門、隱藻門、甲藻門、金藻門、團藻目種類為優勢種;浮游動物以輪蟲為主、存在一定量枝角類。

水質管理要點:以預防式管理為主,防止水質惡化,及時處理異常水質發生;堅持長期調水,以海聯科101+102搭配使用的方式,每月調水2次,高溫或高密度下,可適當減少每次的用量,而增加使用頻率;堅持底質改良,避免有機質在塘底積累耗氧,保證水體溶解氧充足;堅持晴天中午增氧機的使用,減少肥料使用;選擇高檔優質飼料,減少飼料殘餌浪費破壞水體,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控制放苗的密度,避免密度過大,投料過多;及時起捕,減少魚類的壓塘情況(頂塘),降低池塘溶解氧負荷;減少殺蟲殺菌次數,每月使用不超過一次,避免葯物對水體的破壞;嚴禁抗生素類葯物的使用;

2、好的投喂管理

飼料檔次選擇:選擇優質飼料,保證魚類的營養需求;

投喂原則:看魚投喂,有魚多投,沒魚少投,保證七八成魚吃飽吃好,避免飼料浪費;根據季節天氣投喂,冬春季節天氣多變,晚上投喂宜早不宜晚,宜少不宜多;夏秋季節溫度高,魚類對飼料消化吸收速度加快,生長速度快,可通過增加投喂次數來增加投喂量,不宜一次投喂過飽;

投喂節奏:開始慢投,搶料兇猛時適當加快,魚群開始離去時,投喂放緩;

投喂頻率:視天氣情況而定,一般天氣好時,投喂次數保持在2次以上;

品種搭配

在養殖生產中,有些人採用單養精養的形式,有些人採用粗放養殖,也有部分採用魚蝦混養、鴨魚混養、豬魚混養等的形式;投放的規格、密度也不完全一致,如草魚成魚養殖而言,在單養精養的情況下,草魚種的放養密度從800-1500尾/畝不等,起捕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一次投放一次起捕,一次投放分批起捕,輪捕輪放等多種形式。在盈利水平上,更是千差萬別,因此,需要一個較為合理的放養、投喂、過程管理和起捕相結合的養殖模式。

一般而言,放養模式是根據當地養殖水平和市場來決定的。如草魚養殖,水面積在10-20畝,可在上一年12月至年初3月,投放足量的小規格草魚種(8-10尾/斤),一般達到了1200-1500尾/畝,在當年7月份左右起捕達到上市規格的草魚(一次起捕量約占總投放數量的20%),同時回補相等數量的小規格草魚種;對於投放規格較大(2-3尾/斤),可適當降低密度(800-1000尾/畝),每次起捕總數量的30%,同時回補相同數量;均採用輪捕輪放的模式,充分發揮頭魚的生長速度優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飼料系數,提高產量的同時,利用賣魚後的間歇期,加強對塘底的處理,減少長期存塘帶來的風險。

不同品種的魚類生活的水層不同,如鱅魚和白鰱主要生活在中上層水體中,以攝食水體中的浮游動植物為主,此外,鱅魚還能攝食部分有機碎屑,如投料台周邊的粉料,對改善水體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鯽魚生活在底層中,以攝食底層中的有機碎屑為主,可以較好的利用塘底的有機物;在草魚養殖中,搭配混養這些品種一方面能夠調節水體,保持水體處於穩定,減少塘底淤泥沉積。搭配混養不僅不會增加草魚的飼料系數,在堅持調水的基礎上,輪捕輪放,大頭的產量可達到250-400斤/畝,白鰱產量300-400斤/畝,鯽魚產量也可以達到250-300斤/畝,對增加單產效益效果明顯。

此外,根據市場不同,可適當投放適量的黃顙魚,而鯉魚由於其攝食量大,飼料系數高,單價低,經濟效益差,且在養殖中喜歡攪動塘底,引起水體渾濁,不利藻類生長,且其在池塘中能夠自繁,一般不搭配投放。

飼料

每種魚類在不同的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會出現差異,如畜禽動物對蛋白質的需求相對水產動物需求較低,而對糖類的利用相對較高,飼料配比多採用高能量而低蛋白,而魚類作為變溫動物,優先利用蛋白質作為能源物質,對蛋白質需求較好,對糖類利用較差,尤其是肉食性魚類對糖類的利用率更低,因此,魚類飼料的蛋白含量較高,糖類的比例相對較少。

如果在生產中採用畜禽飼料如鴨料、豬料喂魚,而魚類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攝入低蛋白質的飼料用於滿足生長需求,必然需要攝食消耗更多的飼料才能夠保證生長的需要,而在飼料的消化吸收整個代謝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畜禽動物以消耗糖原的形式來滿足能量供給,而魚類則以消耗蛋白質作為代價,相比之下,攝食低蛋白質飼料雖然一次性讓魚類飽食的成本減少了,但生長速度減慢了,為了達到與投喂高檔料一般生長速度,需要增加飼料投喂量,而造成的飼料浪費量較多,且蛋白質的利用率並沒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勢必增加飼料成本,長期使用對水質的影響也較大,增加發生疾病的風險。

飼料在水體當中,必然發生一定的溶失,導致部分易容的營養成分的流失,故而飼料在水體當中存在的時間越長,溶解的成分就可能越多,因此,選擇的飼料在粒徑的大小和適口性等方面很重要。飼料粒徑過大,魚攝食不了,需要泡軟了才能攝食,就會流失部分的營養物質;而飼料過小,相對表面積越大,在水體中溶解就越快,同樣不利於魚類的攝食,而飼料的檔次低,適口性差,魚類不喜歡攝食,那造成的損失就更嚴重了。因此需要根據不同養殖階段來選擇飼料,不能一包料到底。此外,在投喂速度上,需要盡可能放慢投喂速度,減少浪費。

總而言之,常規魚類養殖也好,名貴魚類養殖也罷,在養殖技術上需要綜合的管理——即「四好」養殖模式:從苗種和飼料選擇、水質和投喂管理、合理搭配、及時放苗並起捕輪捕輪放的養殖模式。

⑹ 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及趨向如何,面臨那些問題,如何解決

產養殖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水養殖作為水產養殖的支柱產業,為國民經專濟建設屬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海水養殖業的迅猛發展,海區污染、蝦塘老化、黑臭底泥淤積、大規模災難性病毒病的爆發和流行等問題迅速暴露出來,使人們對傳統掠奪式養殖模式提出質疑。生物修復技術(Bioremediation)是國內外近10年發展起來的最新環境工程技術,已被成功地應用於土壤、城市河湖、地下水,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和農業、畜牧業、水產養殖等多個領域,並成為二十世紀環境科技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領域之一。和傳統掠奪式養殖模式不同,生物修復技術應用於水產養殖,並不通過大量使用高營養的餌料和抗生素提高養殖產量,而主要通過生物-生態措施,修復受損的池塘生態系統,加速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增加水體溶氧,改善水質和池塘自凈能力,提高水產養殖產量和品質,實現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⑺ 水產養殖的前景如何

未來的 朝陽產業!

中國漁業產區競爭力分析與未來發展戰略
2005年,中國水產品產量5100萬噸,比2004年增長4%,比2001年增長16.75%,5年年均遞增3.31%。水產品出口總額78.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2%,出口數量315.3萬噸,同比增長12.4%;水產品出口連續6年居農產品出口首位。2005年1-9月全國71個億元以上水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466.14億元,比同期肉食禽蛋市場128.54億元高出2.6倍。

2005年,全國漁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105.14%,比畜牧業產品高4.62個百分點,比種植業高3.59點,比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指數高3.75點。高出幅度達270%。漁業產品的比較效益已經非常突出與明顯。中國水產品在大農業中、特別是在副食品市場中的地位繼續提升。中國漁業在整個經濟領域中的優秀表現,開始引起國際與國內戰略投資者極大關注。

我國水產品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從產量看,排名前10位省份合計產量4289.67萬噸,佔全國總產量84.11%,全國4/5強的產量集中在10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大省;前5名產量合計2942.75萬噸,佔全國總產量58%,全國2/3的產量集中在5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強省。他們依次為山東、廣東、福建、浙江、遼寧,且全部是沿海省份。由此看出,中國水產品產量集中度非常之高,多數集中在海洋大省。前5名中,海水產品所佔各省總產量比重均在50%以上,山東、福建、浙江、遼寧海水產品比重高達80%以上,浙江高達93.16%,廣東較低,也接近60%。前10名中,產量增長幅度較高的為遼寧、湖南、江蘇、廣西,增長幅度均在6%以上,遼寧高達8.7%。

淡水魚看點出現在並不處於優勢產業帶的省區

淡水產品產量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前5名依次為:湖北、廣東、江蘇、湖南、安徽。我國淡水產品集中在中南、東南與東部地區。湖北、江蘇、湖南、安徽、江西5省淡水產品產量1118.2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產量的51.2%。前10名淡水產品產量1808.25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量82.8%,在全國市場上形成絕對優勢。廣東、江蘇兩個海洋省份淡水產品產量排名2、3位,讓人刮目相看。

四川地處大西南,與很多省份比優勢並不明顯,但是四川跑步進入全國淡水產品產量前10名,增長幅度14.05%遠遠高出其它省份。14.05%的概念是,四川2005年一年增加淡水魚產量12萬噸,比西北地區最高省份一年總產量還多。比同處西南的雲南高出3倍,比貴州高出9.4倍。四川水產與漁用飼料界出了以通威集團、鳳凰集團為龍頭年產100多萬噸漁飼料的生產企業,以芳草、華強、三友、科邦為龍頭的漁葯生產企業。這些民營企業在全國赫赫有名,在各自的產品領域中占據全國市場半壁江山。水產民營企業的崛起是四川水產業大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時勢造英雄,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涌現出來眾多的民營企業在創造輝煌。四川地處世界水能源之首的長江上游地區,天府之國水資源佔得天獨厚之勢。境內有長江幹流及其支流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沱江、大渡河、青衣江等大小江河1200多條,水庫6000多座,湖泊1000多個,石河堰1000餘條,山平塘40餘萬口。水資源蘊藏量大,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四川把水資源利用好,水產業再上新台階仍有很大潛力。

四川經驗是:只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扶持與發展漁業龍頭企業,才能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龍頭企業不僅僅局限於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隨著實力的增強,它將參與全國行業性整合,也當然包括近海漁業、公海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整合。它必然會參與國際高端海水魚養殖,包括金槍魚養殖。把一個地處偏遠遠離海洋的西南省份,變成可以生產海水魚的海洋大省。

河南雖然不在榜單,水產品產量在全國排名第15位。但是河南水產業發展同樣引人注目。河南2005年水產品產量增長幅度全國排名第一。2005年河南全省水產品產量51.68萬噸,比2004年增長21%,比2000年增長60.6%。5年年均遞增12.12%,比全國年均增長速度高出2倍,屬超常規發展。2005年河南水產養殖面積23.0萬公頃,比「九五」末增長21.7%;水產行業總產值62億元,比「九五」末增長146.0%。河南地處「水少沙多,水沙異源」的黃河下游地區,屬於水資源短預設份。全省水資源總量405億m3,位居全國第19位。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420 m3,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5。但是河南境內有黃河、衛河、淮河、漢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條,河川年徑流量106.73億立方米,正是依靠這些河流,河南已建水庫2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形成水庫漁業資源的優勢。「黃河鯉魚」、 「南灣魚」、「薄山湖魚」等知名品牌魚都來自水庫。河南水庫放養的大規格鱅魚早已成為北京市場上的新寵。好產品進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並不新鮮。好產品應該把目光放在香港市場、日本市場、東亞市場、東南亞市場、東歐市場,要積極引導漁民用不高檔,但是很安全的魚去參與國內與國際市場競爭。用好產品而不是用「名特優新」產品去開拓高端市場,實現無形的品牌價值是穩步發展水產業的根本指導思想。

正因為放養、網養、庫養而不可能更多地追求池養,河南速度所帶來的產量—水庫漁業迎合了市場渴望健康的需求。按照15%年均增長速度,可能用不了5年,河南這個水資源小省,水產品產量有望突破百萬噸關口。黨中央最近有關大力發展中部經濟的決策,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方針,將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中原崛起帶來的啟示是:只要你適應市場需求,小資源同樣創造大產量、大市場。不處於漁業優勢產業帶的地區,同樣可以創造比優勢產業帶更大的優勢。僅僅因為你雖然並不優勢但是你優秀。你不能夠以量取勝,那麼就必須以質取勝。速度是市場決定的,而不是人決定的。市場需要才能加速你的規模。產業發展需要資源、需要實力,但更需要經營。拼實力不如拼智慧、拼籌劃。產業運籌也需四兩撥千斤。

海水魚亮點在環渤海灣地區

山東漁業領跑全國當之無愧。山東在水產品總量、海水產品總量、水產品加工量、水產品出口量上均居全國第一。 2005年山東水產品產量736.1萬噸,同比增長2.5%;水產品養殖產量442萬噸,比「九五」末287.3萬噸增長53.8%,占漁業總產量比重61.4%;遠洋漁業產量25.8萬噸,同比增長14.2%,比「九五」末增長113.7%;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水產品出口創匯28億美元,同比增長27.3%,佔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30% ;漁業總產值1250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12.0%。這些輝煌的數字,足以體現一個水產強省的風貌。

山東在水資源或者漁業地理位置上並無絕對優勢。山東三面環海,大陸海岸線2531公里,佔全國14.06%,位居第3位,比廣東少25%;管轄島嶼326個,佔全國6%,比占第一位的浙江3061個少89.4%;島岸線737公里,佔全國5.2%;比占第一位的浙江4286公里少83%,排名第5位;管轄海域1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3.17%;比佔全國第一的海南少92.5%,排名第7位。山東地處嚴重缺水的黃河流域末端,全省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379.5億立方米。人均52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佔有量2770立方米的18.8%,畝耕地佔349立方米,為全國畝均佔有量1827立方米的19.1%。在水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的各類指標上,山東沒有一個全國第一,甚至成為缺水大省。那麼人們要問,山東是如何在漁業生產上創造出那麼多的全國第一?

其一,山東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向海洋要效益,向大洋要效益,向遠洋要效益,在山東沿海建設起海底森林、海上牧場。2005年,山東海水產品產量626.1萬噸,是淡水產品產量的5.7倍;

其二,山東海水與淡水養殖業的發展思路非常正確,就是以內需為主,以出口為輔。2005年,山東主要養殖品種對蝦、海參和大菱鮃養殖產量為6.9萬噸、4.6萬噸和3.5萬噸,分別增長11.3%、15.0%和94.4%。這些品種多數為內銷。半滑舌鰨、皺紋盤鮑、蝦夷扇貝、海膽、文蛤、牡蠣、海帶等山東主打產品更以內銷見長。山東雖然是水產品出口大省,但是主要出口產品並不是上述幾類。山東2004年出口乾海參1.23噸,佔全國出口量36.5噸的3.4%,與山東全年養殖量5萬噸比相去甚遠。出口對蝦及其製品7507.6噸,佔全國出口量74563噸的10%,也佔全省養殖產量的10%。養殖以內銷為主,是山東漁業能夠穩定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有些省份養殖品種主要圍著出口轉,非常容易大起大落。山東水產養殖由於瞄準與注重國內需求,所以市場穩定,生產穩定,漁農穩定,企業穩定,從而保證了水產經濟的穩定,這是山東水產品產量能夠成為全國第一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地區競爭力的核心體現。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你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投資優勢再好,也難成氣候。地區實力、資源實力、企業實力並不等於競爭力。近幾年全國水產品市場多次出現鰻魚風波、黃魚風波、甲魚風波、對蝦風波,都沒有對山東水產養殖業造成大的沖擊與影響。即便出現羅非魚風波,也同樣如此。

其三,水產加工業的發展立足於海洋捕撈產品,有力地促進了深海漁業、遠海漁業、公海漁業、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發展。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連續保持全國第一名的主要原因。2005年山東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倍。山東出口產品中90%是海洋捕撈產品,而不是海水養殖產品,排在前10名的出口產品佔到山東出口總量的81%。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始終穩步增長的根本原因。在保護資源、限制近海捕撈的同時,大力發展遠海、遠洋捕撈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漁業發展的戰略方針。保護國內的土地資源、水源資源、淡水資源、近海資源、環境資源,爭奪與開發公海海洋資源,仍然是當前國際漁業競爭的主流趨勢。我國應該積極參與到國際海洋資源的開發與競爭中。山東所實踐的漁業戰略方針,代表了中國漁業今後發展的主導方向。

遼寧與山東有太多相似之處。兩省同處黃渤海灣成犄角之勢,大陸海岸線2178公里,是山東86%;島岸線622公里,是山東84%;海域15萬平方公里,與山東相同;區域面積14.67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的98%。遼寧地處松花江與遼河流域,河流眾多,水資源強過山東,但也屬缺水省份。從養殖角度講,遼寧氣候劣於山東。這樣總體資源兩省平手。2005年遼寧水產品生產總量與海產品生產量均處全國第5名,總產量比山東少42.3%,海產品少51.9%,淡水產品少54.4%,大概差距50%不到。養殖產量276萬噸,比上年增長9%;捕撈產量149萬噸,與上年持平;養殖產量占總產量比重64.88%,高於山東;水產品加工量110萬噸,占總量比重25.79%,低於山東50%;水產品出口創匯12億美元,同比增長14%,比山東低50%,出口增長速度同樣低50%。雖然遼寧水產品總產量排名老五,但是總產量增長速度是排名前4位的1倍,達到5.5%,顯見遼寧漁業戰略雄心。從養殖品種看,遼寧集中在海參、鮑魚、對蝦、海蟄、海帶、鮃鰈類、河豚、河蟹、觀賞魚、貝類等品種上,在海水產品養殖上與山東相似。遼寧與山東不同之處也是最大亮點在:海蟄與觀賞魚養殖,可惜沒有海水珍珠。遼寧在水產養殖產品發展戰略上也是立足國內市場,立足國內中間層次消費群。遼寧最突出點在品牌意識強於山東。盤錦河蟹、大連盤鮑均為國際知名地域品牌。遼寧勵志海洋經濟2010年跨入全國三甲並非虛言。遼寧海水產品增長速度5.2%,如果保持此速度,那麼在2010年產量將提高到接近500萬噸水平,超過浙江與廣東。浙江2005年海水產品408.8萬噸,增長速度—2.2%,廣東2005年海水產品397.95萬噸,增長速度2.4%。如果此速度不變,那麼2010年應該是445.7萬噸,很可能低於遼寧。現在需要問的是:10年之後,遼寧是否超過山東?遼寧要趕超山東,應該有哪些更大膽、對路、實際的舉措?

市場開發與培育是水產業發展第一要素

綜觀全國各省市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在水產品生產、養殖、科研、加工、出口等方面都給與了足夠重視與政策傾斜,而對於如何加強與培育水產品市場考慮少、安排少、措施少、政策與資金傾斜度明顯不夠。對於水產品市場的開發、研究、投入少之又少成為全國帶有普遍性問題。在市場經濟中,漁業產業發展不僅離不開市場而且主要依靠市場支撐。市場發展與建設已經成為漁業產業發展第一要素。只有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專業大市場,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水產海鮮專業零售市場,才能夠盡快托起水產大產業。發展、投資與培育水產專業市場——互聯網專業市場、連鎖門店零售市場、產區專業批發市場、銷區海鮮市場,甚至海鮮餐飲市場等等,成為加快地區、省區、全國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環節。要支持與鼓勵產區大型水產批發市場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連鎖性大型海鮮市場,產銷直接見面,形成全國性渠道布局。舟山國際水產城不應該就局限在舟山。廣州黃沙水產品市場也不應該把二期、三期擴大工程就盯在廣州;要鼓勵、支持大型品牌水產企業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專業品牌門店、品牌飯店,繞開大城市大型超市高額費用門欄,保護、扶持、發展地域性水產品牌;要創建、投資、扶持具有生存能力、行業影響力的水產專業互聯網站,把大型水產網站建設擺在與有形市場建設同等重要位置考慮,擺在與高新技術企業同等高新地位考慮,盡快形成互聯網專業市場,造就中國漁業電子商務平台。最近,香港中旅集團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大陸市場打造在線旅遊網站芒果網。芒果網提供的在線服務不僅包括預訂酒店客房、機票、旅遊產品,還包括導游、旅遊商城、電子地圖和論壇等,在國內部分城市的大型酒店裡,還設有芒果專櫃、芒果樓層。這種大規模介入全國市場的企業行為、政府行為、產區行為在水產領域還未出現,不僅僅在電子平台上還未出現,在有形市場中也未見到。政策到位、資金到位、貼息到位、貸款到位。市場渠道通暢了,生產之水自然就活起來。那麼,馬路修好,還愁沒車跑嗎?

⑻ 水產養殖學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陸地上的畜牧學研究應該說很深入了。但是水產養殖學的發展我相信沒有能說達到了與畜牧學相當或者接近的程度了。因為我們研究的對象在水裡;研究的對象相對個體都偏小;而且相對畜牧的研究對象,水產的研究對象都是低等動物,表達喜怒哀樂的方式我們不甚了解。雖然很多老前輩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水產養殖學的難度依然很大。所以,無論學術研究還是生產研究都是許多領域值得深入研究,研究的前景很廣闊!

⑼ 水產養殖(漁業)未來幾年前景如何

水產養殖行業形勢近幾年一直不太好,誰有行情好的時段,但和飼料成本的漲價因素及水產行業的高風險相比,也不能太樂觀;加上前幾年國內上水產養殖項目太多,其實低端市場已趨於飽和。
我是河南省鄭州市的,我們這邊到處都是前幾年開發我魚塘,大多數村子就是一水產養殖為主業,基本上脫離了農業生產,但是真正能掙到錢的不是太多,基本上和中的持平,還有因魚病和泛池配的一塌糊塗的。
所以建議你慎重投資,真是想上水產養殖項目,就好搞特色水產養殖,另外就是要上規模,散戶養殖基本上沒什麼前途。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水產養殖系統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在it類的招聘 瀏覽:367
工廠培訓成立方案 瀏覽:451
關於對教師語言文字的培訓方案 瀏覽:654
電子商務專業版是什麼 瀏覽:111
2019培訓規劃方案 瀏覽:348
重慶達摩電子商務 瀏覽:129
最好的培訓班招生方案 瀏覽:956
企業年會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1
新年策劃方案的背景圖 瀏覽:915
營銷方案怎麼收費的 瀏覽:332
文化課培訓機構寒假招生方案 瀏覽:817
佛山市美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23
脫貧攻堅全覆蓋集中培訓方案 瀏覽:903
建行促銷方案 瀏覽:510
選煤企業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709
電子商務調研心得體會 瀏覽:482
電信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52
返鄉農民集中培訓方案 瀏覽:873
如何對員工進行心理培訓方案 瀏覽:616
電工培訓承諾服務方案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