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圖書市場調查報告出版信息

圖書市場調查報告出版信息

發布時間:2021-08-24 23:48:38

⑴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圖書信息1

頁數:462
約重:0.595Kg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定價:¥33.00 陳啟傑,男, 1949 年 5 月 15 日出生於上海市。美國 MBA ,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部主任,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個人簡況
先後於上海財經大學獲經濟學(貿易經濟)學士學位、經濟學碩士學位 , 於美國國際管理研究生院獲國際管理碩士學位( MBA ),於廈門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部主任,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博士生導師,《財經高教研究》雜志副主編。
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工商管理評議組)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商業決策咨詢專家、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全國高校商務管理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等商科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校市場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會員、上海市價格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經濟學會理事、現代營銷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市場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學會常務理事、美國市場營銷科學學會會員。全國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兼職教授和研究員。
教學情況
現任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 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博士生導師。先後指導碩士研究生 50 余名,博士研究生 20 余名。
先後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講授商業企業管理、系統科學、市場營銷學、現代管理方法、國際營銷、營銷管理、市場營銷理論研究、國際營銷理論實踐等課程。
所獲榮譽
從1982 年起 ,先後獲得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寶鋼優秀教師獎等各類獎勵 12 次。
獲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國內貿易部優秀論文一等獎、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等科研和教學成果各級獎勵 32 次。
科研情況
先後主持或作為主要成員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部課題等國家級、省部級和其他課題 26 項;主編或參編各類著作 34 本,其中 2 本專著 ( 參編 ) 在美國出版,一本在香港出版;公開發表各類論文 123 篇,其中 2 篇專論在美國發表。 前言
第一章市場調研與預測的含義和演進
第二章市場調研與預測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章市場調研與預測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第四章市場調研與預測行業、機構和人員第
五章市場信息與市場調研信息系統
第六章市場調研與預測策劃
第七章抽樣第八章問卷設計
第九章資料收集
第十章態度測量

⑵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圖書信息2

ISBN:9787810981736 [十位:7810981730] 作/譯者:陳啟傑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頁數:465
約重:0.640Kg
定價:¥35.00 本教材為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教學的需要和市場調研與預測實際工作的需要而編寫。
第三版序言
第一章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涵義與演進
第一節 市場調研的涵義與類別
第二節 市場預測的涵義與類別
第三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功能與作用
第四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發展
第二章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第一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科學化
第二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現代化
第三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中的倫理道德
第三章 市場調研與預測主體
第一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主體的涵義及其構成
第二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專業機構及其選擇
第三節 企業內部市場調研與預測部門與人員配置
第四章 市場信息與市場調研信息系統
第一節 信息
第二節 市場信息
第三節 現代企業市場營銷的信息需求
第四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信息系統
第五章 市場調研與預測策劃
第一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過程
第二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設計的涵義和步驟
第三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主題的設定
第四節 樣本設計
第五節 策劃報告及其完善
第六章 抽樣
第一節 抽樣概述
第二節 隨機抽樣技術及其應用
第三節 非隨機抽樣技術及其應用
第四節 抽樣調查誤差的控制
第七章 問卷設計
第一節 問卷設計的程序
第二節 單個問題設計
第三節 問卷的整體設計
第八章 資料收集
第一節 資料來源
第二節 案頭調研
第三節 訪問法及其應用
第四節 觀察法及其應用
第五節 試驗法及其應用
第九章 測量與量表
第一節 測量與量表概述
第二節 比較量表技術
第三節 非比較量表技術
第四節 幾種特殊的測量技術
第五節 測量誤差及其測定
第十章 定性預測
第一節 經驗判斷預測法及其應用
第二節 專家意見集合法及其應用
第三節 德爾菲法及其應用
第四節 調研判斷預測法及其應用
第五節 主觀概率法及其應用
第六節 變異因素分析法及其應用
第十一章 趨勢預測
第一節 趨勢預測的涵義
第二節 趨勢曲線模型的特性
第三節 趨勢曲線模型的參數估計
第四節 趨勢曲線模型的識別與應用
第五節 變參數趨勢曲線模型
第十二章 回歸分析預測
第一節 回歸分析預測原理
第二節 回歸分析預測的一般步驟
第三節 一元線性回歸預測及應用
第四節 多元線性回歸預測及應用
第十三章 資料處理
第一節 資料處理的涵義和意義
第二節 資料處理的基本條件
第三節 資料處理的程序和內容
第四節 資料處理的若干方法
第十四章 數據分析
第一節 數據分析的作用與要求
第二節 交叉列表分析:
第三節 數據資料的概括技術
第四節 綜合指標分析法
第五節 動態分析法
第十五章 營銷調研中的統計推斷
第一節 統計推斷的涵義
第二節 參數估計
第三節 假設檢驗
第四節 統計推斷實例
第十六章 聚類分析
第一節 聚類分析的涵義
第二節 聚類分析的統計原理
第三節 營銷聚類分析實例
第四節 若干應用問題
第十七章 線性判別函數分析
第一節 線性判別函數分析的涵義
第二節 判別分析的統計原理
第三節 判別分析營銷實例
第十八章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第一節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涵義
第二節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統計原理
第三節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實例
附錄 用SPSS程序讀人相關矩陣並作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第十九章 市場調研與預測報告的撰寫、溝通和評價
第一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報告的撰寫
第二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結果的溝通
第三節 對市場調研與預測結果使用者的指導
第四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結果的評價、反饋和完善
第二十章 市場調研與預測結果的使用者
第一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結果使用者的作用
第二節 市場調研與預測報告的閱讀與評價
第三節 認識調研與預測者可能犯的差錯
第二十一章 市場分析
第一節 市場體系分析
第二節 市場供求分析
第三節 市場競爭分析
第四節 產業市場分析
第二十二章 消費者調研
第一節 消費主體調研
第二節 消費結構調研
第三節 消費者使用與態度調研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調研
第二十三章 企業形象調研
第一節 企業形象與企業形象調研
第二節 企業形象調研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企業形象調研的實施
第二十四章 零售調研
第一節 零售調研的涵義
第二節 零售業調研
第三節 商圈調研
第四節 店址選擇中的調研
第二十五章 廣告調研
第一節 廣告調研的涵義與內容
第二節 廣告文案調研
第三節 廣告媒體調研
第四節 廣告效果調研
第二十六章 網路營銷調研
第一節 網路營銷調研的涵義
第二節 網路營銷調研的特點
第三節 網路營銷調研的主要方法
第四節 網路營銷調研的問題及其對策
第二十七章 國際市場調研
第一節 國際市場調研的涵義
第二節 國際市場調研的組織與管理
第三節 國際市場調研的信息來源
參考文獻
後記

⑶ 教材出版業的市場調查、評估和預測方法

教材出版業的市場調查、評估和預測方法
摘要
本題是一個設計型題目,題目有數據量大,信息多的特點。
首先,我們分析資料庫中數據,按一定規則將各大學排序,採用系統隨機抽樣的方法,外加地域性修正,把市場調查的范圍從205所高校縮小到26所 。針對此26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我們分析調查所得數據,對於某出版社的市場份額,用與該出版社相關的問卷數與總問卷數的比值來衡量,從而得到三年各出版社市場份額的數據表格,並利用擬合的方法進行預測。
其次,我們還考慮到了問卷抽樣調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即:抽樣無回答情況。我們利用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對此問題進行了解決,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和比較。此兩種方法均是為降低非抽樣誤差、提高數據質量服務的。
再次,我們還提出了對按需印刷理論的新理解,從而大大減少了出版社的成本投入。在數據的驗證中,我們將通過抽樣調查得出的市場份額與分析總體得到的市場份額進行比較,求出相對誤差。發現絕大多數數據誤差不超過0.1,效果較好。在模型改進中,也提出了改進模型的新思路。
最後,我們還對題目進行了更加完備的討論和使用說明,並在此題的基礎上對出版社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系統隨機抽樣 地域性修正 補救無回答 二級抽樣調查方法 按需印刷理論

一、問題背景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提出,我國的文化產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同時,「十一五」也宣告了出版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十一五」期間,出版發行業將面臨網際網路、手機簡訊、數字出版等科技發展引發的對出版環境的影響,不少出版社和發行單位已經或者正在開始著手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思考和規劃,這種現象本身也是出版業理性回歸的一個重要標志。對於出版發行單位而言,戰略規劃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的過程,在於培養一種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系統思考與應變能力,而不僅僅是規劃的結果。根據加入WTO的承諾,2006年是我國出版分銷行業全面放開的最後一年,深化體制改革以應對入世,正在成為出版發行行業的重中之重。行業對競爭力的關注前所未有的重視,任何研究報告、市場調查、行業排名都會觸動出版社敏感的神經。教育出版對出版社的競爭力影響大,經營成為最主要的提高競爭力的手段,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競爭力優勢。因此,占據出版業優勢地位的教材出版業更注重對市場的調查研究,對市場作出科學的評估和預測,我們需要的就是一種科學的調查、評估和預測方法。

二、問題重述
某出版社出版多類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教材。從出版社的戰略發展、投資策略、生產安排、銷售方式、和產品策劃等業務考慮,需要對出版社的市場佔有率(市場份額)及其逐年變化進行調查。請你設計有效而可行的調查方法,並且建立調查數據的分析模型,以及對市場作出科學評估和預測的方法。
本題的附錄中給出的基礎數據是問卷式普查數據,由於抽樣成本的限制,普查是不可取的,而且抽樣數應該在調查目的的基礎上盡量少。
題目說明
1. 由於抽樣成本,普查不可取,但是抽樣方法的樣本數和調查效益之間有平衡關系,確定你的抽樣數時應該考慮這種平衡關系。
2. 完整地描述你的調查方法,並且清楚地給出你的模擬數據。如果使用問卷式抽樣調查(不限於問卷式),請給出問卷格式。
3. 給出基於調查數據的市場評估和預測模型,並用數據說明你的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4. 在附錄1中給出了一個參考的問卷格式,也給出與該問卷相關的一個資料庫(附錄4)。這個資料庫是包含十個省,全部學生(為了減少數據量,假定全班學生填表相同,因此每個專業只有一個學生填寫問卷)的模擬答卷(包括三年的),作為本競賽題的背景數據
5. 附錄2中給出供本題提供的資料庫的29類教材名稱以及分類號,附錄3給出某出版社各類教材的三年銷售量,可供查詢。
6. 在附錄4中也給出十個省所有學校名稱以及其專業名稱,你可以用在這些檢索詞確定你對資料庫的取樣查詢。
7. 如果你自行選用數據,請給出調查數據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的檢驗方法和數據來源。

三、基本假設
為了便於我們從題目的整體理解,從出版社的戰略發展、投資策略、生產安排、銷售方式和產品策劃等業務考慮,對出版社的市場佔有率(市場份額)及其逐年變化進行調查。從而設計有效而可行的調查方法,並且建立調查數據的分析模型,以及對市場作出科學評估和預測的方法。我們在此做出合理的基本假設:
(1)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教材出版業的市場是基本穩定的;
(2)社會環境穩定,社會政策關於出版業方面無較大調整;
(3)教育部門對教材的應用無較大變化;
(4)學校各專業無較大的變化,學校的人數不會有大幅度的增加或減少;
(5)教材出版社的數量基本穩定,經營狀況起伏不大;
(6)出版社的經營情況良好,無意外事件發生;
(7)教材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質量有保證,無質量問題;

四、問題的分析與模型的准備
一、問題的分析
鑒於本題的附錄中所給出的數據較多,有:
(1)在附錄1中給出了一個參考的問卷格式;
(2)在附錄2中給出供本題提供的資料庫的29類教材名稱以及分類號;
(3)在附錄3給出某出版社各類教材的三年銷售量,可供查詢;
(4)在附錄4中給出十個省三年的原始數據以及相對應的學校專業名錄;
(5)還可自行選用數據。
而且,題目中要求基礎數據是問卷式普查數據,由於抽樣成本的限制,普查不可取,抽樣數應該在調查目的的基礎上盡量少,所以,我們從以下方面考慮,處理數據,解決問題:
首先,我們分析資料庫中數據,按一定規則將各大學排序,採用系統隨機抽樣的方法,外加地域性修正,把市場調查的范圍從205所高校縮小到26所 。針對此26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我們分析調查所得數據,對於某出版社的市場份額,用與該出版社相關的問卷數與總問卷數的比值來衡量,從而得到三年各出版社市場份額的數據表格,並利用擬合的方法進行預測。
其次,我們還考慮到了問卷抽樣調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即:抽樣無回答情況。我們利用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對此問題進行了解決,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和比較。此兩種方法均是為降低非抽樣誤差、提高數據質量服務的。可以說在模型的應用一個非常好的補救方案,使我們的模型更加完整,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學性。
再次,我們還提出了對按需印刷理論的新理解,從而大大減少了出版社的成本投入。在靈敏度分析中,我們還利用某出版社的數據對模型進行了驗證,將模型推廣到一般。
最後,我們還對題目進行了更加完備的討論和使用說明,並在此題的基礎上對出版社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二、模型的准備(名詞解釋)

1、數據壓縮
數據壓縮是以信息損失最小為前提,簡化或壓縮數據以提高其傳輸、存儲和處理效率的一種技術。考慮到數據量相當龐大,需要獲取和處理的數據量較多,數據壓縮是減少工作量、節省計算機時間的有效方法。可通過去掉間隔、空白段、冗餘項目或不必要數據,只保留反映特徵的數據等手段實現,達到在給定空間內增加所能存儲的數據量,減少數據量所佔的空間。數據壓縮方法通常有:①削減。用外延或內插方法推算冗餘數據並將其去掉;②參數抽出。即僅保留特徵數據和參數;③等時間采樣。按等時間間隔對連續輸入的數據進行采樣;④編碼變換。將數據變成簡化代碼,或對每個數據塊進行編碼變換,其效率用每個像元的比特數來衡量;⑤函數應用。根據由等間隔或不等間隔采樣得到必要的采樣點,用函數演算法推算出削減的數據。

2、無回答
所謂無回答是指出於某些原因,不能從所有的樣本單位或問卷的所有問題中獲得所需的信息。它可以是樣本單位沒有提供或者沒有完全提供所需的信息,可以是所提供的信息中有一部分無法使用。無回答的調查者與回答的調查者通常具有不同的特徵,因此如果對無回答不進行糾正的話,將會降低樣本的有效性和代表性,使調查估計值產生偏差,從而降低調查的精度,甚至導致整個調查的失敗。

3、二級抽樣方法
二級抽樣方法是人們常用的一種處理無回答問題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對最初的無回答進行再一次的隨機抽樣,然後用最初樣本的回答數據和子樣本數據對總體進行估計,以消除無回答的偏差影響,提高估計量的精度。這種方法常用於郵寄調查中。下面我們將介紹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

4、按需印刷
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簡稱POD)的本意是指按照不同時間、地點、數量、內容的需求,通過數碼及超高速挽印技術實現出版行業整個流程的全新改造來適應個性化、短版化、高效率的現代市場需求。它尤其適用於一些定向較窄、專業性強、可變性強、批晝較小的印刷業務。按需印刷是先進的資料庫技術和數字印刷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操作過程是先將圖書內容數字化,然後用電子文件在專門的激光列印機上高速印製書頁,並完成折頁、配頁、裝訂等工序。它具有印刷時間上的即時性,印刷數量、印刷內容的可變性和個性化等特點。
在此,我們利用它的引申意,按照市場所需的教材的數目進行印製。由於各高校對於教材的需求種類不同,所以,很需要這么一種模式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我們在此提出按需印刷模式。
同時,按需印刷採用即時供貨結賬的方式,使出版社節省了圖書儲存空間。實現「零庫存」,而且還能解決圖書絕版及印數問題。通過按需印刷,出版社可擺脫圖書印刷、庫存、運輸、投資所帶來的資金風險和發行量的壓力,節省成本。

五、模型的建立與預測
(一)、抽樣調查方法的陳述
我們的抽樣調查可分前期、中期、後期三個工作階段,即「樣本-數據-分析」。前期工作是進行抽樣設計獲得調查單位名單,解決向誰搜集統計資料的問題(樣本);中期工作是對抽選的調查單位進行統計調查,獲得統計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必要整理,提供准確的、可供統計分析的數據,解決數據獲取和數據格式問題;後期工作是利用統計軟體對調查和整理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科學的分析結論,達到統計工作的最終目的(分析)。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抽樣調查所考慮的問題在實際抽樣調查中無外乎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調查指標估計的精度;調查成本的高低;樣本的容量。在抽樣調查方案設計中以上三個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抽樣調查方案設計中應當根據實際對以上三個方面問題進行重要性排序,一般情況下,調查指標估計的精度是最重要的,其次應當考慮調查成本,最後再考慮樣本容量。
所以, 抽樣調查方案設計中三個問題的優先順序:
( I 是優先順序)
以下是我們歸納的抽樣調查的步驟:
5.1、抽樣的目的
抽樣的目的是從已有的普查資料庫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數據,即數據壓縮。通過數據壓縮,得到誤差允許范圍內的數據,從而對市場進行科學的評估和預測。
5.2、抽樣的基本原則
為了掌握市場的情況,所抽得的數據應該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這是抽樣的基本原則。
5.3、常用的抽樣方法(簡述)
抽樣方法可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兩大類。由於非概率抽樣結果的可能性不能准確地計量,一般都使用概率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分層隨機抽樣和系統隨機抽樣均屬概率抽樣方法。
1. 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是指「從含有N 個個體的總體中抽取n 個個體,使包含有n 個個體的所有可能的組合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等」。採用此方法抽樣時,資料庫中的每個數據被抽入樣本的機會均等,它是完全不帶主觀限制條件的隨機抽樣法。它是一個基本的隨機抽樣方法,也是其他隨機抽樣方法的基礎。
2. 分層隨機抽樣
有時產品可分為若干層,各層產品質量存在明顯的差異,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樣本,把整批產品分為若干層,使同一層內產品質量盡可能均勻整齊,在各層內分別隨機抽取一些產品,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樣本,這樣的抽樣方法叫分層隨機抽樣。在正確分層的前提下,分層抽樣的代表性比簡單隨機抽樣好,但是如果對批質量的分布不了解或分層不正確,則分層抽樣的效果會適得其反。
3. 系統隨機抽樣
如果一個批的產品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並可將其分為數量相當的n 個部分,從每個部分按簡單隨機抽樣方法確定的相同位置,各抽取一個單位產品構成一個樣本,這樣的抽樣方法稱為系統隨機抽樣。它的代表性在一般情況下比簡單隨機抽樣要好些,但在產品質量波動周期與抽樣間隔相當時,抽到的樣本單位可能都是質量好的或都是質量差的產品,此時代表性就較差。

5.4、抽樣方法的正確選擇
為了更好的評估和預測市場,選擇合適的抽樣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當數據比較穩定,數據並不多時,選擇簡單隨機抽樣,在對總體質量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也應選擇簡單隨機抽樣。
2. 當不同的數據來自不同的地域時,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樣本, 可以採用分層隨機抽樣。
3. 當數據不穩定,中間相差較大時,應採用系統隨機抽樣。
根據實際情況, 選擇正確合理的抽樣方法,提高樣本的代表性和隨機性, 從而提高抽樣的有效性, 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科學、合理、有效地實施抽樣,才能使我們的要求得以實現。
為此,我們針對此題數據多,地域性廣,各類書籍需求量相差很大等特點,綜合考慮三種抽樣方法,採取以系統抽樣為主,其它抽樣為輔的方法,利用數據壓縮解決抽樣問題。
同時,我們還應用了Excel軟體,Excel軟體在統計分析方面的功能雖不及專業統計軟體(如SPSS、SAS等),但它那強大的、靈活易用的數據管理和整理功能是專業統計軟體所不能及的。因此,我們在處理數據方面較多的利用了Excel軟體,使我們的處理數據的速度大大加快。
抽樣調查問卷採用題中給出格式。

(二)、模型的建立

首先,我們從資料庫中查詢出一些有用數據,先寫在下面。
1.學科類別 29類
2.出版社數目 25個
3.大學數量 205所 ,各個省市對應的大學數量見下(表一):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49 30 26 24 24 14 13 12 9 4
(表一)

4.基於資料庫中全部數據,每一年收回問卷數中與該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見(表二):
出版社 第一年與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 第二年與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 第三年與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
p196 325 323 327
p559 328 336 346
p106 353 352 351
p199 380 379 393
p307 406 411 418
p102 444 451 452
p131 476 475 472
p511 490 495 503
p030 497 503 512
p063 506 508 515
p416 640 637 635
p304 654 661 666
p110 747 754 764
p246 773 778 781
p432 871 870 868
p091 910 913 913
p118 1002 1015 1031
p210 1308 1311 1308
p044 1606 1604 1602
p390 2041 2035 2025
p405 3098 3162 3227
p534 4021 4001 3983
p293 5095 4947 4767
p115 18267 18116 17967
p357 20490 20646 20812
(表二)
分析:題目說明4中,說明了一份問卷的意義。在一份問卷上出現一個出版社的名字,說明填寫該問卷的學生所在的整個專業,使用該出版社的教材。我們可以假設,總體上說,專業平均的人數相同,則某一年與某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越大,在該出版社購書的人越多,說明該出版社的市場佔有率越大。

5. 基於資料庫中全部數據,可以考察每一年各個大學的購書情況。我們可以統計出各個大學的學生填寫問卷的數目。根據我們的假設,問卷數越大,學校對書的需求量越大。
我們按不同大學對應的問卷數目降序排列。同時,經分析發現,各大學三年的問卷數目並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各大學的排名也不會發生變化,因此,三年的問卷數目都可以按第一年的情況考慮。
由於大學數目有205所,我們分析得到的各大學排名數據仍然很多,在這里我們省略。
下面我們來分析每一個問卷數目段中的大學數量:見(表三)

某大學的填寫問卷數目 大學的數量
700~799 1
600~699 7
500~599 34
400~499 34
300~399 39
200~299 38
100~199 20
0~99 32
(表三)

據此,我們採取系統隨機抽樣,對於按填寫問卷數目降序排列的205大學,將其分為數量相當的26個部分(按照排名,每8個學校為一個部分,前25部分滿額,第26部分有空缺)。對於每個部分,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確定相同的位置(本題選用每一部分的第一個位置)。

下面我們來考察我們現在確定的方案是否符合數據的「全面性、地域性和代表性」
見(表四)

省份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共有大學數量 49 30 26 24 24 14 13 12 9 4
選取大學數量 7 4 3 5 1 3 0 1 1 1
(表四)

從表格中我們看出,個別數據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地域性和代表性。我們需要對系統隨機抽樣的結果作出人為的微調。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把某一所安徽省的學校換為和它排名相差較小的廣西省的學校。

最後,我們確定的學校數量如下(表五):
省份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共有大學數量 49 30 26 24 24 14 13 12 9 4
調整後選取大學數量 6 4 3 3 3 2 2 1 1 1
(表五)

最終我們所選出來具體的大學,結果見下(表六):
鄭州大學 福州大學 廣西民族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貴州工業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河南省 福建省 廣西 北京市 北京市 貴州省 河北省 北京市
744 597 552 542 519 507 470 451

續上表
海南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茂名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北京廣播學院 商丘師范學院 湛江師范學院 北京機械工業學院
海南省 廣西 廣東省 河南省 北京市 河南省 廣東省 北京市
414 405 385 369 342 305 301 276

續上表
唐山師范學院 河西學院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巢湖學院 福建醫科大學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中醫學院
河北省 甘肅省 廣東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北京市 安徽省 安徽省
253 239 208 204 138 103 77 68

續上表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廣州體育學院
河北省 廣東省
35 32
(表六)
總結我們的調查方法,是:在205所學校中,選取部分學校作為代表,接受問卷調查。學校的選取方法為:總體採用系統隨機抽樣的方法,但為了保證「全面性、地域性和代表性」,也對抽樣方法作了一些修正。我們選取了如上26所高校作為發放調查問卷的對象。

下面,我們根據上述調查方法,從資料庫中分別找出第一年26所大學對應每個出版社的問卷數目。我們採用Excel軟體進行處理,得出第一年每個出版社對應26所大學的問卷數目的和。
對應表格如下(表七):
出版社 P559 P199 P102 P106 P196 P307 P304 P030 P131 P511 P063 P416
問卷數目 38 45 47 47 49 55 59 64 67 68 72 85

續上表
P110 P246 P091 P118 P432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88 99 118 119 119 160 204 266 378 515 631 2507 2657
(表七)

我們利用Matlab軟體,也表示出了第一年每一個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與總問卷數目的比值如下(表八):
出版社 P559 P199 P102 P106 P196 P307 P304 P030 P131 P511 P063 P416
問卷比例 0.0044 0.0053 0.0055 0.0055 0.0057 0.0064 0.0069 0.0075 0.0078 0.0079 0.0084 0.0099

續上表
P110 P246 P091 P118 P432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0.0103 0.0116 0.0138 0.0139 0.0139 0.0187 0.0238 0.0311 0.0442 0.0602 0.0737 0.2930 0.3105
(表八)

基於原來的假設和說明,我們可以用它來考察市場佔有率。相應的,也可以求出第二年,第三年每一個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與總問卷數目的比值。
下面給出第二年的結果,見(表九)

出版社 P559 P199 P106 P102 P196 P307 P304 P131 P030 P511 P416 P110
問卷比例 0.0044 0.0051 0.0055 0.0058 0.0061 0.0065 0.0069 0.0072 0.0076 0.0083 0.0098 0.0105

續上表
P063 P246 P432 P118 p091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0.0107 0.0118 0.0138 0.0141 0.0139 0.0185 0.0259 0.031 0.0447 0.0595 0.0711 0.2886 0.3123
(表九)

六、模型的誤差分析
運用Matlab軟體,可以求出基於資料庫全部數據時,每一年每一個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與總問卷數目的比值。
對於我們的采樣方法,以第一年為例,我們可以計算兩個比值之間的相對誤差,以此來檢驗我們的方法。
表格見(表十)
P196
p559 p106 P199
p307 p102 p131 p511 p030 p063 p416 p304
標准 0.0049 0.0050 0.0054 0.0058 0.0062 0.0068 0.0072 0.0075 0.0076 0.0077 0.0097 0.0100
測量 0.0057 0.0044 0.0055 0.0053 0.0064 0.0055 0.0078 0.0079 0.0075 0.0084 0.0099 0.0069
誤差 16.3% 12.0% 1.8% 8.6% 3.2% 19.1% 8.3% 5.3% 1.3% 9.1% 2.1% 31%

續上表
P110 p246 p432 p091 p118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0.0114 0.0118 0.0133 0.0138 0.0152 0.0199 0.0244 0.0311 0.0471 0.0612 0.0775 0.2779 0.3117
0.0103 0.0116 0.0139 0.0138 0.0139 0.0187 0.0238 0.0311 0.0442 0.0602 0.0737 0.2930 0.3105
9.6% 1.7% 4.5% 0 8.6% 6% 2.5% 0 6.2% 1.6% 4.9% 5.4% 0.4%
(表十)
由上面表格可以看出,除個別組外,其餘各組的相對誤差均小於0.1。可見我們的方法在精度要求范圍內較好。

七、模型的驗證及改進
從出版社的角度考慮,在印刷方面,我們提出按需印刷理論。為了驗證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我們按地區劃分,將10個省市三年的售書情況進行了統計,然後我們利用Excel軟體對數據進行了處理,並作出直觀的圖表,藉以26所大學的選取進行驗證。
某出版社三年內在10個省市的售書情況:
1. 表格見(表十一):

北京市 廣東省 河南省 河北省 安徽省 福建省 甘肅省 廣西省 貴州省 海南省 合計
第一年 3934 2837 2544 2374 1998 1400 1136 1017 844 290 18374
第二年 3902 2809 2533 2354 1980 1396 1133 1017 838 282 18244
第三年 3870 2773 2504 2315 1963 1378 1122 1009 830 283 18047
合計 11706 8419 7581 7043 5941 4174 3391 3043 2512 855 54655
平均值 3902 2807 2527 2348 1981 1932 1131 1015 838 285 18222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十一)

由表格我們可以看出:
(1)10個省市,每個省市三年中書的銷售數量基本相同,每年數量相差不大;
(2)在三年中,每一年,10個省市書的總銷售量基本相同,平均每年銷售18222冊;
(3)通過三年的比較,可以得出10個省市每年的售書情況及其排名。

2.作圖如下:
(圖一)為三年10各省市的售書情況的自然條形圖

(圖一)

(圖二)為三年10各省市的售書情況的比例圓餅圖

(圖二)
通過作圖,我們可以看出:
(1)北京市三年內售書最多,達到了21.4%;廣東省其次,達到了15.4%;河南省緊跟其後,達到了13.9%;它們三個省市的售書量已達到50.7%,超過了一半。
(2)北京市、廣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福建省五省的售書量均超過 10%,其五省的總銷售量達到了74.5%。

我們根據(附錄),可以求出基於我們的模型,P115出版社各個省份所佔的百分比,如下(表十二)
省份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百分比 25.4% 10.2% 10.2% 4.7% 18.1% 7.9% 10.4% 3.3% 4.5% 5.4%
(表十二)
可以看出,和圓餅圖相比,一些省份的數據有所出入。
據此,我們找到了模型的改進方向。在選取大學的時候,不僅做到系統隨機抽樣和地域性修正,還要做到各個省份學校分布相對均衡。這樣所得結果必定效果更好。
八、模型的補救方案
在這里,我們將介紹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
一、傳統的二級抽樣方法
傳統的二級抽樣方法最早由Hansen和Hurwitz提出來的。它以傳統的統計推論為基礎,用簡單隨機的抽樣的方法對總體進行第一次抽樣,取得回答單位的觀測值及回答單位權重的估計,然後在無回答單位中再隨機抽出一個子樣本進行調查,取得無回答單位的信息,最後把這兩部分調查結果結合起來,對總體作出推斷估計。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分層的二級抽樣,總體被分為兩層,即回答層和無回答層。
設總體容量為N,其中有 個回答者和 個無回答者, ,隨機抽取最初樣本,樣本容量為 ,其中有 個回答者,樣本均值為 ;有 個無回答者, 。然後從 中隨機抽取一個子樣本 ,其抽樣比 ,樣本均值為 。總體回答率 ,總體無回答率為 , 。則二級抽樣總體均值的估計量為: (1)
根據二級抽樣的抽樣方差公式可得:
(2)
其中, 是樣本方差, 是無回答層的方差。
可以看出,總體方差的第一項受最初樣本 大小的影響,而第二項不僅受 的影響還受無回答者子樣本抽樣比 的影響。當 時,方差第二項為零,就是說所有調查者都進行了回答,收集到了全部的數據,它相當於樣本量為 的簡單隨機抽樣。
由於考慮上面方差公式中 項與樣本的分配無關,所以改寫成:
(3)
如果考慮二級抽樣中兩次調查的費用差異,則總費用函數可記為:
(4)
其中 為最初樣本每單位的調查費用, 為

⑷ 兒童圖書市場調查報告

比較長,你還需要自己真理一下,不行你在聯系我,我重新做一下。

本次調查從周一上午至周六晚間,調查時間超過36小時。我們將一天分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時段,每天抽取兩個時段(每時段3—4小時)開展調查:一是發放調查問卷(周六,共十份,對象兼顧男女老少,對象學歷為中學學生至碩士不等,職業包括學生、工程師、教師、離休幹部等,其中有兩人在「留言」欄目作了填寫),二是賣場信息了解[將各部分圖書與新書推薦和月份銷售排行榜結合起來考量,主要涉及人文社科類、教育類(包括教育理論、教學案例、教師讀物等)、教輔類、學生課外讀物類、少兒類,關注此類圖書的訪問量和銷售量及讀者構成,留心圖書的作者、出版方、內容、開本、裝幀、印數、印張、版面設計等],三是訪談讀者和銷售代表(共訪談兩位銷售代表、五位讀者)。由於圖書城婉拒提供數據,本人只能據以上三種調查所得到的結果作概述與分析,並嘗試在此基礎上,結合我社情況,初步探討出版營銷方面的微調可能。

(一)問卷調查及分析

1.青年讀者(25—40)對文學、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比較關注,家長對教輔類也有比較明顯的關注;中學學生對教輔和以文學為主的課外讀物的圖書較感興趣;老年人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包括醫學知識方面)比較關注。

讀者群不分職業、年齡地對人文社科類圖書保持關注,這與圖書城方面提供給我們的信息基本一致——全年2000多萬碼洋,其中40%左右為社科類圖書。如果把人文社科類的范疇擴大些,再加上文學類,其比例應該更高。看來雖然讀者群對各自年齡層的閱讀需求有所區別,但更多是共同的。

2.讀者一般傾向於購買簡裝和30元以下的書籍的裝幀和價格的圖書。

圖書裝幀與印數對定價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雖然讀者認為認可的圖書不論價位,但考慮到目前較少有鮮明獨特性的圖書,定價對購買者的影響也在加大。

3.購書時多半注重出版社,並多半曾購買過我社圖書。

讀者對出版社的認定與評價的程度日趨明顯,而我社有一定傳統優勢。

4.讀者留言上,一位教師表示2004年時候曾用過我社編寫的高考教輔,因內容質量一般而舍棄,如今雖然是省內命題,但校方依舊沒有選用我社教輔;另一位初中生則建議在教材類圖書後增加一個閱讀板塊,作為課外閱讀的一個素材。

購買者對教輔與教學需要、本省實際的要求較高,對本省出版社也有期許,但目前出版似乎沒有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而一位學生建議在教輔類圖書背後增加相應學科的閱讀板塊,使教輔多功能化,也不失為今後出版的一個賣點。

(二)賣場信息及分析

1.圖書類別方面

(1)社科類紅火,圖書出版且漸呈系列化、品牌化及與電視傳媒結合化的特點。9月的銷售榜前列里,就有百家講壇系列的圖書,而自我管理、勵志類的圖書等,賣場里也有良好的訪問量和銷售量。我社近幾年在這方面的出版力度加大,民國時期調查叢書售罄,《劉燕敏生活小品》也有一定的銷售,其他圖書在賣場則較難找到。

總的看,讀者對人文社科類圖書的關注較為廣泛,電視傳媒與網路對讀者影響日漸擴大,比如百家講壇,出版方更多是成為成品化的一道程序,讀者不介意出版社的名氣,更多是以電視傳媒效果為主,所以易中天、於丹、錢文忠等人的圖書的出版方雖然不同,但並沒很大程度地影響其銷售效果。而網路小說特別是網路歷史解讀式小說,如《明朝那些事兒》(中國友誼出版公司)、《清朝那些人》(新世界出版社)、《盜墓筆記》(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等,和概述式的圖書如《一口氣讀完大清史》《一口氣讀完歐洲史》……(京華出版社)都帶有比較明顯的符合當前快餐式閱讀的性質。另外,隨著近幾年社會經濟的發展,讀者對「成功學」、修身養性等一類兼具心理學和醫學性質的圖書需求越來越大,這些圖書裝幀上似乎呈現兩個態勢:一是色彩濃重,設計誇張;二是風格清新淡雅。而在出版方面,目前已經有較多出版社搶奪市場,南海出版公司的《20幾歲,決定女人的一生》、中國中醫葯出版社的《求醫不如求己》、京華出版社等都相當成功。以卡耐基為代表的成功學和口才技巧相關著作也廣受讀者青睞,教育類出版社也逐漸著手此類圖書,並有關注閱讀習慣的走向而我社研究民國時期的書籍已有走向市場的能力,生活小品文也有一定額度,且我社在圖書系列化上有自身傳統,如早年的木犁書系,近年的明日教育文庫、新教育文庫,以及這幾年在對民國時期進行歸納整理方面,魯迅研究方面都有高質量的圖書出品。若在圖書營銷上有進一步包裝,應能社會效應和市場效應雙豐收。

(2)文學讀物依舊風采,出版社知名度和傳統優勢對此類圖書銷售影響加深。古典文學、20世紀初國內經典不斷被出版社重新包裝,國外名著則被多人次翻譯,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四大名著和五四時期作品。

由於中學課程標准里把課外閱讀作為很重要的部分來考察學生閱讀情況,文學讀物和學生課外閱讀交叉頻繁,所以此類圖書訪問者年齡跨度較大。根據銷售情況,古典文學方面,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在讀者中有較高認可度。另外,新時期部分作家的作品成為暢銷書和常銷書,比如余華帶有明顯現代寫作特點的作品《兄弟》(上海文藝出版社)僅上部就有60多萬的印數,而莫言回歸傳統寫作的《檀香刑》(作家出版社)也有15萬左右的印數。

(3)工具類圖書頗受歡迎,辭書類出版社優勢明顯,辭書類別多元化。

商務印書館、外文書店、語文出版社等辭書類出版社優勢較為明顯。雖然目前辭書多元化,出版方也日益增加。銷售方面,在這方面有悠久歷史並有高度權威的出版社出版的工具書更被認可。但也有一些出版社從讀者查詢習慣入手編寫辭書,並獲得一定的訪問量。

(4)少兒讀物(包括兒童文學)規模不斷擴大,並與教育類圖書逐漸兼容,成為圖書市場較為強勢的增長點。調查期間,適值《哈里波特·7》面市,一時占據銷售頭名。而像《小王子》(群言出版社)、《窗邊的小豆豆》(南海出版社)、《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京華出版社)、《絕對小孩》(上海文藝出版社)這類圖書既被一般家長喜愛,又為廣大教師認可,成為真正意義的被家長、孩子接納的少兒讀物。國內兒童文學方面,鄭淵潔繼續保持其影響力,其最新的皮皮魯系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人氣極高,曹文軒的著作《草房子》(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也很被讀者留意;地域特點上,東北兒童文學作家群如劉東等的作品孩子們也比較喜歡翻閱。此外,經典文學讀物口袋本化、圖文化趨勢明顯,較多出版社結合當前國學熱推出系列書籍。而電腦查詢結果顯示,我社出版的「奧運小子」系列有一定銷售,但具體在賣場上卻不容易找到,少兒讀物特別是學前讀物方面著力相對較少。

隨著學前教育的走熱,少兒讀物中面向學前幼兒的圖書所佔的比例不斷升高。目前,多數出版社出版的幼兒讀物內容較為粗糙,圖片效果並不很符合幼兒閱讀習慣,比較暢銷的有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寶寶認知網路(大卡掛圖圖畫書專為0-3歲嬰幼兒設計)》、幼兒學習包(福建人民出版社)等。但即便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依舊很有購買沖動,可見幼兒讀物市場潛力很大。另一方面,人民文學出版社、傳統的少兒類出版社繼續大量投入,而不少綜合類出版社也開始加大介入少兒讀物出版的力度,比如接力出版社(淘氣包系列)、南海出版社等。

從銷售和好評方面看,除了廣受佳評的哈里波特系列外,像《小王子》這類更有模擬空間的圖書能將少兒讀物與教育讀物很好地結合起來,既有賣點,又有品位,使銷售對象和手段有更寬裕的空間,應為今後出版方向,如果出版少兒版和成人版,效果應該會更好。

(5)教材銷售穩中有升,教輔市場競爭激烈,考試類教材潛力日漲。因為教材走新華書店系統,所以越洋圖書城銷售的品種較少,由於低幼孩子容易丟書,故低年級教材銷售較好。

而教輔則競爭激烈,省內出版社在市場銷售里幾乎沒有份額,外省做得非常出色的,有《中學教材全解》系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三點一測》系列(龍門書局)、《啟東中學作業本》系列(龍門書局)《啟東黃岡大試卷》系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同步作文》系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編寫的初中英語教輔、《同步教練》系列(延邊大學出版社)、《優化方案》系列(延邊人民出版社)大量進入市場,不少學生還表示部分教輔為其老師額外推薦。我社教輔目前在市場上的,《詞語手冊》廣被認可,建議可以繼續包裝。

考試類用書,以公務員考試和自學考試為主,職業資格考試相對一般。我社2007年上半年投入市場的公務員考試用書在與權威出版社的競爭中,依舊早早售罄。

教材銷售受政策及配額征訂等影響,無法投入市場。而教輔開發幾乎不受限制,外省教輔大量湧入福建市場,表明:一、福建省內教輔教育系統推廣有餘,而市場推廣力度不足;二、市場實際需求大,學生一人多套教輔現象突出,學校征訂的教輔正日益成為學生手中教輔的一種;三、教輔的系統發行與市場銷售不完全對立,應為互補關系。暢銷的教輔特別是針對非畢業班學生的教輔,多半注重學習過程解析,使真正需要教輔的孩子能夠較為直觀地獲取學習方法,明細作答步驟雖然該周越洋圖書城此類圖書銷售一般,但品種的豐富性反而能從側面表明市場對教育圖書的潛在需求。由於教師壓力大,時間緊,所以教學分析、案例等圖書較為暢銷。而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解析水準的《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的銷售則表明我社此類圖書已經初步形成規模,並被市場認可。考慮到圖書定價與銷售,以及其他出版社的圖書出版策略,日後分期出版圖書並以此形成系列的做法較為可行,這樣也能減輕單本圖書銷售壓力。

2.圖書製作方面

暢銷的圖書在製作上相對都比較精細,價位基本在30元以下,書名都較為獨特。

圖書作者、書名、裝幀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左右讀者的選擇。目前暢銷類圖書的封面設計都比較大膽,傳統意義上比較注重淡雅風格的文學類和社科類圖書現在也日益走向華麗和獨特的裝幀風格。突出書名,適當大量留白等手段都較能引人注目。由於多半圖書只露出書脊,因此書脊的設計也廣被關注。另外,封面方面日益由一些美術工作室承擔。

目前異型16開、輕型紙較為普遍,但由此也帶來紙張的浪費和價格的提高。因此印數較多的圖書成本顯得更低,當前輕型紙1個印張價格基本維持在1.3元~1.6元左右,最低的是1.1元,最高的是2.1元(引進版)。目前我社圖書總體初版印數5100左右,所以圖書成本的核算與定價應妥善綜合考慮。

(三)訪談結果及分析

1.讀者方面。多數讀者根據個人愛好、作者、出版社、推薦購買圖書,並希望圖書價格有所下降。年輕讀者對裝幀有所要求,老年讀者則表示「書最大作用是交流,價格不能太高」。

目前圖書同質化較為明顯,同等條件下,讀者更多是從物美價廉的角度選擇讀物。而老年讀者多為離休職工,購買力並不弱,若能在價位上取勝,從裝幀到開本都有所精簡、淡雅,應該能有更強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讀者表示知曉我社,但都表示在圖書市場較難找到相關圖書。考慮到當前圖書市場競爭激烈,我們或可加大與書店的聯系力度,至少在本省范圍內,能使圖書上更為醒目的櫃台,進推薦數目。

2.銷售代表方面,分別訪談了門市部經理和中小學教輔區銷售代表。

(1)門市部經理訪談要點。

A目前比較暢銷的圖書是?哪些出版社比較被認可,教育圖書出版社方面呢?

人文社科類銷售情況較好,全年2000多萬的銷售額里,社科類就佔了40%左右,像百家講壇等,都賣得很好。人民文學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的圖書都有很好的銷售,教育類出版社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圖書都比較被認可,你們社的教師讀物也有一定規模。

B我社圖書哪些銷售比較好?雙方在賣場是否有合作推廣的活動?其他社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名校學案》之前銷售很好,但這學年沒有到貨。後來聽說是走教育系統,不走市場了,其實並沒有絕對對立的。(那如果作為系統的輔助,你們能接受嗎?)當然可以,雖然會受影響,但是畢竟還是有銷售,而且這樣也能豐富我們的品種,買書的人也因為能在這找到他需要的書,以後繼續關注我們。去年魯迅逝世70周年時候,你們社有幾套書(《魯迅全集編年體》、「而已叢書」)結合起來做互動,總的書福建這方面的氣氛不濃,所以效果比較一般。其實做促銷、廣告的手段都差不多,送小禮品什麼的,關鍵是看閱讀氛圍和讀者的需要。

C目前其他出版社發貨是什麼形式?我社呢?

做得比較好的,都是先把圖書信息發過來,定期地發送一些圖書信息,比如介紹什麼的。你們社比較多是先發貨過來,我們接收,然後上櫃,一個品種大概10本。當然,我們是比較喜歡先看到圖書信息的,如果比較合適的,這樣就能先多進一些,也比較好處理圖書。目前還沒有。(如果出版社有這方面的合作意願呢?)當然還是比較歡迎的,我們也像知道出版的依據等。這些都可以合作。

E我留意了一下,像我社今年出版的圖書《我即語文》、《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等,電腦查詢都顯示為賣完了,而2005年出版的一套新教育文庫,有一個系列是《教育有夢》《教育有悟》五本,其中四個品種都賣完了,書店方面會怎樣處理?

(查詢後)如果是近期出版的書賣完了,我們會和出版社發行部門聯系,因為程序要走一些,雙方都可能延誤一些時間,你說的那兩本書應該會盡快處理,我們書店自然很樂意多賣書。(像剛才說的那系列新教育文庫的書,今年二三月份的時候我們作了重版,不僅僅是重印,如果書店知道這樣的信息,是否會考慮再進貨?)哦,這些可能還比較欠缺溝通,因為得跟很多出版社聯系,所以如果有出版社主動告知,我們會反應迅速點。

●加強並擴展與賣場聯系可能是今後的一個工作點。如果能就圖書出版和銷售的信息作雙向交流,雙方之間的合作可以有更多的共同點。比如門市部方面就比較希望出版社能預先提供出版信息,這樣賣場推廣也相對能盡早跟上,並做到詳盡。另一方面,在出版社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通過信息溝通,避免書商被動接貨,也能有效避免圖書被退貨。此外,關注銷售情況,主動聯系,並將重版圖書信息告知,也可能有利於雙方深入合作。教輔方面,省外出版社通用的,似乎是教育系統與市場並重,所以市面上有大量流通,這點可能也可以借鑒,因為當前學生用的教輔不僅僅是學校征訂的那少數的幾份。

(2)銷售代表訪談要點

A哪些教輔銷售比較好?都是誰編寫的?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全解》、龍門書局《三點一測》、《啟東中學作業本》這些都比較好賣。薛金星主編的,北京仁愛教育編寫的,名校編寫的一些教輔都很多人買。

B內容上呢?

講解性質的。題目大都差不多,很多老師都推薦學生買剛才說的那幾種書。

●購買者一是教師介紹,二是看重講解性質。前文提及,有學生建議在教材教輔類圖書背後適當添加相關學科的課外延伸資料,若能就此三方多作深度挖掘,當能使《名校學案》的品種和內容多元化。

(四)思考與建議

1.圖書出版

當前比較熱門的圖書是人文社科類(可涵蓋文學)、少兒讀物、教輔,教師讀物品種雖然不少,但和教師及大中專、研究生相關專業的人數不少,因此市場額度開發還是較少。我社在這幾類圖書均有開發傳統,從近日觀察來看,建議:

(1)以民國時期系列圖書為輻射點,做大做強社科類圖書。現有民國系列圖書形成品牌,有社會效益。而近年來民國時期事件及人物漸成熱點,若能結合當下對民國歷史的興趣,逐漸把學科研究與歷史普及相結合,當有更好效果。

(2)少兒讀物可從低幼入手,利用本省優勢,著重開放學前教育資源。此外,根據幼兒閱讀習慣,圖文結合地將經典文學或民間故事以童話的形式作相關出版,既能作為育兒讀物,也能作為幼兒讀物,還可作為課外讀物延伸。

(3)注重小學教輔研發。

2.圖書營銷

(1)以《閩教書香》為基礎,定時及時將圖書出版信息圖文,通過電子文檔、紙質產品等方式,並第一時間告知賣場。其中,對一些比較重點的圖書,建議改變等圖書出版後才發布消息的做法,採取緊跟選題、適時公布、醞釀鋪陳、後期跟進等方式,使圖書出版與宣傳不再兩層皮。

(2)結合官方媒體和大眾期刊,對圖書作相應推薦。官方的如《中國新聞出版報》、《出版人》等,較受大眾認可的讀書類期刊則有《中華讀書報》、《讀書》等,特別是《讀書》,讀者群有十餘萬之眾,有更高學歷,建議可和其出版社加強合作。

(3)銷售上與書店保持聯絡,爭取與省內賣場保持緊密聯系,從而及時收集市場信息和賣場信息。用「圖書信息——圖書——銷售信息——市場信息」的模式,使發行出版一體化。

(4)以教育圖書為平台,創辦讀書會。

通過一周的調查、學習,本人感受到當前我社圖書既有傳統優勢,又面臨激烈,在對市場進行一定了解的情況下,作了個人的匯總與分析。考慮到信息及分析為個人觀察所得,難免疏漏片面,希望能拋磚引玉。

⑸ 中小學圖書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怎麼寫

從計算機圖書零售情況來看,2004年可以說是「數碼、藝術、設計年」。在官方顯示的數據上,除高校教材外,數碼相片處理技術類圖書,一直位居榜首。另外,3DSMAX建築、家裝設計及商業設計系列和AUTOCAD制圖系列,幾年來一直保持著銷售高溫。未來幾年的計算機店面圖書市場將還會圍繞著這幾個方向發展,特別是藝術設計 類圖書和3D家裝系列。Photoshop系列圖書還會保持圖形圖像領域的不可動搖的地位,但數碼相片處理類圖書在2005年熱度可能會有所減退,目前市場上該類圖書品種已經相當之大。 低端培訓市場一直有著很深的市場潛力,但培訓圖書的策劃的確需要花很大的心思,非得有專職策劃人員進行很充分的市場調查和讀者需求分析才有可能取得突破,否則只會給出版社帶來讓人失望的回擊。 從內容和寫作方法上來看,平面、三維、網頁、動畫、多媒體等各方面系列書籍,讀者比較青睞明明白白講述創作理念、完完全全解析好案例的圖書。閱讀中,讀者如同親身參與整個創作過程,從而在創意思路、創作手法、操作流程上得到提高。這些策劃的理念如能應用到其他門類的圖書中效果將是可喜的。 教材已經佔IT圖書市場的半壁江山。立體化高等院校教材的建設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早在幾年前,高教社、清華社、人郵社、電子工業社、機工社、電力社、水利水電社、鐵道社、希望電子社,以及華中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等出版社一直在大力投入高校教材的建設,他們分人分片走入各高校,工作已經做得很細致。然而,對於各出版社而言,在這個計算機圖書市場如此疲軟時期,更是應該意識到立體化高等院校教材的建設的緊迫性。高校計算機教材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個重點方向。 與國內知名產業合作是開拓出版的一個很好的思路,比如說「聯想集團」的電腦安裝使用手冊及其他手冊式用書,海爾集團每年都有大批量的新產品問世,像冰箱、電視、手機等,其每年的內部員工培訓用書都有不少用量。 圖書經銷商經常掛在嘴邊這樣的一句話———「一皮二名三瓤」,說的是圖書封面設計及整體包裝的重要性。一些出版社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個性風格,打個比喻來說,清華社是中年時期———穩穩實實,希望電子社是少年時期———活力四射,人郵社是年青時代———敢想敢做。

⑹ 圖書發行的出版數據

2005~2008年
2005年中國出版圖書22萬多種,其中新版書12萬多種,重印9萬多種,定價總金額632億元。2005年中國出版業累計純銷售493億元。
在2005年全國圖書業632億元產值中,教育出版的比重超過65%,文學、兒童、社科人文等大眾讀物佔24%左右,科技、財經、法律、醫學等專業出版物佔11%左右。
2005年,573家出版社中,單體最大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年銷售碼洋為23.5億元,年銷售碼洋超過1億元的出版社有89家。其中以教育出版為主的40家,以各種專業圖書出版為主的28家,以大眾類圖書為主的22家。
2006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比2005年同期增長超過了10%;文學、生活、社科、少兒類圖書市場增長率超過整體市場平均增長率;2006年的動銷品種數將近80萬種,較2005年增加7.6萬種。
近幾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一直保持著正增長趨勢,2007年圖書零售情況同比去年上漲了10.41%。2008上半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同比增長6.26%,增長幅度低於2007年同期水平。另外在2008年上半年市場銷量前500名圖書中,有84本為引進版作品,同比有所減少。
2009~2010年
數據 如下:
2009年全國共出版圖書301719種,其中新版圖書168296種,重版、重印圖書133423種,總印數70.37億冊(張),總印張565.50億印張,摺合用紙量132.93萬噸,定價總金額848.04億元。與上年相比圖書品種增長10.07%,新版圖書品種增長12.97%,重版、重印圖書品種增長6.61%,總印數下降0.36%,總印張增長0.78%,定價總金額增長5.68%。其中: 1. 書籍 出版書籍238868種(初版145475種,重版、重印93393種),總印數37. 88億冊(張),總印張312.46億印張,摺合用紙量73.4萬噸(包括附錄用紙1.41億印張,摺合用紙量0.33萬噸),定價總金額567.27億元(包括附錄定價總金額4.73億元)。與上年相比種數增長8.86%(初版增長11.24%,重版、重印增長5.36%),總印數增長4.53%,總印張增長4.61%,定價總金額增長8.94%。 2. 課本 出版課本62024種(初版22265種,重版、重印39759種),總印數32.35億冊(張),總印張252.77億印張,摺合用紙量59.40萬噸,定價總金額279.40億元。與上年相比種數增長14.83%(初版增長25.35%,重版、重印增長9.68%),總印數下降5.43%,總印張下降3.56%,定價總金額下降0.34%。 3. 圖片 出版圖片827種(初版556種,重版、重印271種),總印數0.13億冊(張),總印張0.28億印張,摺合用紙量0.10萬噸,定價總金額1.37億元。與上年相比種數增長19.86% (初版增長26.36%,重版、重印增長8.40%),總印數下降18.97%,總印張下降16.84%,定價總金額下降0.13%。
2010年全國共出版圖書328387種,其中新版圖書189295種,重版、重印圖書139092種,總印數71.71億冊(張),總印張606.33億印張,摺合用紙量142.52萬噸,定價總金額936.01億元。與上年相比圖書品種增長8.84%,新版圖書品種增長12.48%,重版、重印圖書品種增長4.25%,總印數增長1.90%,總印張增長7.22%,定價總金額增長10.37%。其中:1. 書籍出版書籍259477種(初版164749種,重版、重印94728種),總印數37.72億冊(張),總印張334.12億印張,摺合用紙量78.52萬噸,定價總金額612.78 億元。與上年相比種數增長8.63%(初版增長13.25%,重版、重印增長1.43%),總印數下降0.44%,總印張增長7.42%,定價總金額增長8.93%。2. 課本出版課本68145種(初版23939種,重版、重印44206種),總印數33.55億冊(張),總印張270.38億印張,摺合用紙量63.54萬噸,定價總金額316.86億元。與上年相比種數增長9.87%(初版增長7.52%,重版、重印增長11.18%),總印數增長3.68%,總印張增長6.97%,定價總金額增長13.41%。3. 圖片出版圖片765種(初版607種,重版、重印158種),總印數0.10億冊(張),總印張0.24 億印張,摺合用紙量0.09萬噸,定價總金額1.23億元。與上年相比種數下降7.50%(初版增長9.17%,重版、重印下降41.70%),總印數下降26.33%,總印張下降15.21%,定價總金額下降10.31%。4. 附錄出版附錄總印數0.35億冊(張),總印張1.60億印張,摺合用紙量0.37萬噸,定價總金額5.14億元。

⑺ 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圖書信息7

書號:49161ISBN:978-7-111-49161-3作者:趙軼印次:責編:開本:16字數:340千字定價:30.0所屬叢書: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裝訂:平出版日期:2015-02-02 寫給老師的信 前言任務1市場調查活動認知............................11.1市場調查認知.............................................2
1.2市場調查行業認知.....................................7
1.3 市場調查工作認知................................... 11小結...................................................................19教學做一體化訓練............................................19同步實訓...........................................................21學生自我學習總結............................................22
任務2市場調查活動准備..........................232.1市場調查人員准備...................................24
2.2 市場調查項目准備...................................28
2.3市場調查目標確立...................................32小結...................................................................36教學做一體化訓練............................................36同步實訓...........................................................39學生自我學習總結............................................40
任務3市場調查方案設計..........................413.1市場調查方案認知...................................42
3.2 市場調查方案編寫...................................45
3.3市場調查方案評價...................................52小結...................................................................55教學做一體化訓練............................................55同步實訓...........................................................60學生自我學習總結............................................61
任務4市場調查方法選擇..........................624.1文案調查..................................................63
4.2定性調查..................................................69
4.3訪問調查..................................................73
4.4觀察與實驗調查.......................................79小結...................................................................84教學做一體化訓練............................................84
錄同步實訓...........................................................87學生自我學習總結............................................88
任務5市場調查抽樣設計..........................905.1抽樣的准備..............................................91
5.2抽樣的組織..............................................95
5.3抽樣的實施..............................................99小結.................................................................105教學做一體化訓練..........................................105同步實訓.........................................................108學生自我學習總結..........................................109
任務6市場調查問卷設計........................1106.1市場調查問卷認知................................. 111
6.2 問卷設計程序認知................................. 116
6.3問卷設計技術認知................................. 119小結.................................................................125教學做一體化訓練..........................................125同步實訓.........................................................127學生自我學習總結..........................................128
任務7市場調查活動組織........................1307.1市場調查人員的組成.............................131
7.2市場調查人員的培訓.............................134
7.3市場調查活動的管理.............................140小結.................................................................144教學做一體化訓練..........................................144同步實訓.........................................................147學生自我學習總結..........................................148
任務8市場調查資料整理與分析..........1498.1 調查資料整理認知.................................150
8.2市場調查資料整理.................................153
8.3市場調查資料分析.................................159小結.................................................................166
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166同步實訓......................................................... 169學生自我學習總結......................................... 170任務9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1719.1市場預測認知........................................ 172
9.2定性市場預測........................................ 177
9.3定量市場預測........................................ 181小結................................................................ 187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187同步實訓......................................................... 189
學生自我學習總結......................................... 190任務10 市場調查報告編寫..................... 19110.1市場調查報告認知.............................. 192
10.2市場調查報告編寫.............................. 199
10.3市場調查報告解釋.............................. 203小結................................................................ 206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206同步實訓......................................................... 209學生自我學習總結......................................... 210
參考文獻.......................................................... 212

閱讀全文

與圖書市場調查報告出版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