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份台式電腦的市場調查報告
一、市場概述及觀點
台式電腦市場上開始了瘋狂的促銷浪潮,不少廠商的表現異常活躍。消費調研中心ZDC對2008年1月中國台式電腦市場的用戶關注度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消費者的關注行為,對市場的品牌結構及購買產品特徵傾向進行調查。此外,本次調查還涉及到對七大區域市場的關注度的監測。
通過對台式電腦市場的調查,ZDC總結出以下結論:
從品牌的角度上看:
台式電腦市場品牌的關注度集中度較高,聯想、戴爾與惠普三大品牌的關注比例之和達到了68.1%。另外,國內品牌電腦在同國外品牌的競爭中,日益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競爭優勢。在商用市場,戴爾、聯想、惠普三大廠商把持了七成以上的份額。在家用市場,聯想在家用電腦市場的強勢地位難以撼動,以高達38.9%的關注比例位居排行榜的第一位。
從區域的角度上看:
華北地區與華東地區的關注比例均在20%以上,可見,這兩大區域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力較強,對台式電腦的需求高。而在七大區域市場中,西南地區的台式機關注度最低。
從產品的角度上看:
價格方面,4000-6000元之間的產品占據整體市場五成以上的關注份額。高端產品的競爭力稍顯不足,可見,用戶關注的仍是以普通功能為主的電腦;屏幕尺寸方面,超過六成的用戶依然青睞19英寸、17英寸顯示器;內存方面,標配1GB與2GB內存的台式電腦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購買潛力;硬碟方面,大容量硬碟台式電腦受寵,多數消費者都將目光聚焦在160GB硬碟台式電腦上。
二、整體市場品牌結構調查
調查顯示,2008年1月,聯想再次奪得排行榜的第一的位置,占據35.8%的關注份額。從聯想1月的市場表現來看,一方面,聯想寒促全面展開,家悅U、家悅S、鋒行X系列作為此次家用電腦寒促的開路先鋒,為聯想增加了不少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寒促期間聯想推出的新機型也較多,有些雖然只是稍微改變了配置,但是多種不同的型號使消費者的選擇范圍更加廣泛。
戴爾位於排行榜的第二位,獲得20.9%的關注比例。惠普排在第三位,關注比例為11.4%。除了上述三大品牌以外,其他品牌的關注比例均在10個百分點以內。
排在品牌排行榜後七位的品牌依次是神舟、清華同方、方正、蘋果、宏碁、海爾與TCL,七大品牌整體關注比例為25.8%,與前三大品牌整體關注比例相比差距較大。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1月台式電腦市場的品牌關注度格局呈現兩大特徵:一方面,在台式電腦市場上,品牌的關注度集中度較高,聯想、戴爾與惠普三大品牌的關注比例之和達到了68.1%。另一方面,1月份台式電腦市場中,國內品牌的關注比例之和達到58.3%,國外品牌的關注比例之和達到35.6%。國內品牌電腦在同國外品牌的競爭中,日益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競爭優勢。
三、細分市場品牌結構調查
調查顯示,戴爾成為2008年1月份關注度最高的商用台式電腦品牌,占據市場近三成的關注份額。聯想以莊重而時尚的外觀設計、穩定的性能和安全保密的技術,領跑商用台式電腦市場,本次位於排行榜的第二位,獲得27.2%的關注比例,與戴爾的差距較小。惠普注重在商務領域的發展,市場競爭的先鋒主要集中在Compaq dx2000系列當中,本次以14.8%的關注比例位於排行榜的第三位。
其他廠商的關注比例均在8個百分點以內。美國第四大電腦生產商蘋果位於排行榜的第四位,獲得7.3%的關注比例。聯想ThinkCentre以5.8%的關注比例排在第五位。方正、恆翔、清華同方、神舟與長城五大國內廠商分別排在第六至第十位,關注比例均在5個百分點以內。
總的來看,由於商用電腦是實力和專業化程度的核心體現,因此不少廠商推廣的重點在商用電腦。從2008年1月的品牌關注度格局上看,戴爾、聯想、惠普在商用台式電腦市場上的優勢更加明顯,三大廠商把持了七成以上的商用市場。
2、家用市場
聯想在家用電腦市場的強勢地位難以撼動,以高達38.9%的關注比例位居排行榜的第一位。戴爾位列排行榜的第二位,關注比例為19.6%。在去年6月底,戴爾在國內推出了Inspiron系列台式機,戴爾此舉是把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全部整合到Inspiron品牌下。Inspiron系列也成為了戴爾家用電腦的主力機型。
隨著家用電腦市場的迅速增長,惠普將消費級市場作為市場份額突破的戰略重點,不斷的推出個性鮮明的新品。其家用台式電腦在1月份獲得了10.9%的關注比例,位於排行榜的第三位。
神舟的價格戰在國內取得不錯的效果,也一直是價格戰的先行者。其產品以性價比著稱,獲得較高的關注度。雖然其在商用電腦市場僅列第九位,但在家用電腦優勢明顯,以9.0%的關注比例位於排行榜的第四位。
作為國產品牌,清華同方在IT產品中頗有名氣,以其豐富的產品線,較高的性價比,取得了出色的市場業績,以6.0%的關注比例排在第五位。
方正、宏碁、海爾、TCL與明基依次位於排行榜的第六至第十位,五大廠商的所獲關注比例依次降低。
四、區域結構調查
調查顯示,在全國市場上,華北地區的台式機的關注度最高,為24.2%。其次為華東地區,關注比例為22.6%。可以看出,這兩大區域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力較強,對台式電腦的需求高。
緊隨其後的為華南地區,關注度為16.4%。華中地區的關注比例也在10%以上。相比之下,西北、東北與西南的關注度較低,均在10%以內。其中西南地區的台式機關注度在七大區域中最低。
五、價格結構調查
ZDC統計顯示,在台式電腦市場中,4000-6000元之間的產品依然關注比例最高,占據整體市場五成以上的關注份額,該價位區間的產品配置基本屬於大眾普及型。
4000元以下的產品關注比例為23.8%,主要以在校學生群體關注為主。不足4000元的台式電腦價格雖然憑借低廉的價格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但是對於城市普通家庭用戶來說,由於電腦的更新換代頻率快的緣故,使消費者產生一次性消費以滿足其日後幾年使用的消費心理,所以關注焦點仍聚集在4000元以上價位的產品,從而導致4000元以下產品的關注度不及4000-6000元的產品。
6000-8000元之間的產品獲得11.6%的關注比例。8000-10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的台式機主要以高檔PC為主,ZDC統計顯示,這兩款價位的台式機關注比例都比較低。由此也表明用戶關注的仍是以普通功能為主的電腦。
六、產品結構調查
1、台式機類型
從台式電腦的分類來看,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在傳統的1、2、3級城市家用電腦的發展迅速以外,4~6級城市市場也成為家用台式電腦新的增長點,在2008年1月份,家用台式電腦的關注比例達到了80%。
而在商用台式電腦方面,由於受到了商用筆記本的沖擊,因此市場關注度不理想,僅占據18.2%的關注比例。相比之下,一體機與網吧電腦的關注度較低,關注比例均不到2個百分點。
2、顯示器大小
伴隨著平板液晶技術的日漸完善,上游供應商不斷提升產能,液晶電腦價格不斷走低,19英寸液晶成為了市場的新標桿。據ZDC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1月份,19英寸台式電腦占據了38%的關注比例。
23.9%的消費者依然青睞17英寸台式電腦。22英寸液晶由於具備更寬闊的視野的視覺效果,因此成為市場中消費者關注的另一大焦點,其關注度也逐步走高,1月份獲得19%的關注比例。15英寸台式電腦如今已經落伍,因此關注比例僅為4.6%。24英寸產品則由於較高的價格門檻,關注比例不足3%。
3、內存大小
調查顯示,標配1GB與2GB內存的台式電腦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購買潛力。從關注比例分布上看,採用1GB內存台式電腦在市場上的關注度最高,獲得48.1%的關注比例。2GB內存台式電腦占據31.7%的關注比例。
512MB內存台式電腦的關注比例不斷走低,僅占據17.9%。4GB內存台式電腦雖然憑借超大容量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但是由於較高的價位,使得不少用戶望而卻步,因此關注比例不到2%。在大容量內存台式電腦的沖擊下,256MB內存台式電腦已經日薄西山,關注比例僅為1.1%。
4、硬碟容量
調查顯示,如今大容量硬碟台式電腦受寵,多數消費者都將目光聚焦在了160GB硬碟台式電腦上,使其關注不斷上升,1月份獲得了38.6%的關注比例。250GB硬碟台式電腦占據了26.7%的關注比例。在大容量硬碟產品的沖擊下,80GB硬碟台式電腦已經「退居二線」,關注比例僅為17%。320GB、500GB與40GB硬碟機型在市場上的關注度較低,關注比例均不到10%。
總結:
從品牌方面來看,聯想、戴爾與惠普三大品牌優勢突出,關注比例之和達到了68.1%。從產品上看,雖然業界長期認為顯示器的主流尺寸越來越大,20、22英寸的LCD顯示器已經基本為消費者接受,但通過調查可以發現,超六成的用戶依然青睞19英寸、17英寸顯示器。價格方面,在「3999元現象」愈演愈烈的今天,有五成以上的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依然是4000-6000元產品。
② 關於電腦商店(或是電腦公司)的市場定位
看看可以嗎.
關於電腦商店的六大經營業態市場定位
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亞洲最大的信息產品消費市場,每年35%以上的增幅,家庭電腦擁有量20%,這一切都預示著我國電腦零售市場有著巨大潛力。零售市場作為電腦到達消費者的媒介,也成為廠商、經銷商和零售業者關注的焦點。雖然電腦零售市場的經營模式演進不象電腦晶元的摩爾定律那樣令人感嘆,但是,它同樣代表著一種速度。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我國的電腦零售市場正在走向成熟,現代商業模式正在影響著電腦零售市場的發展,以消費者為中心,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市場營銷模式正在逐步替代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推銷模式,消費者的購買意識和消費需求正推動著電腦零售業態的發展和經營模式的變革。
電腦零售經營模式的發展趨勢
從電子一條街、電腦城、專賣店到連鎖店,我國的電腦零售市場已進入春秋時代,不同業態的「業態競爭」與同一業態的「直接競爭」交相混戰。如果說電子一條街的單體電腦商店是我國電腦零售市場最早的經營模式(沒有明顯的業態標志),那麼電腦城的發展可以說是電腦零售業態形成的標志(可以把它看成經營IT產品的百貨商店),而專賣店和連鎖店的發展則將我國電腦零售業態的分化和演進推向了新的時期。由於不同的業態有著其自身的特點,身在電腦零售市場的角逐者,正在日益關注電腦零售業態和經營模式在零售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和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影響。
電腦零售業態(經營模式)的演進
從營銷理論上講,一種業態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為其具有區別於其他業態的明顯特徵。顯然,影響電腦零售業態最根本的因素是目標市場的需求及特點,從目標市場——營銷戰略——某種業態,是通過市場細分,以便更好地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實現企業的市場目標而進行營銷組合的結果。當前,我國電腦零售經營模式主要有電腦城(連鎖電腦城)、大型百貨商店電腦專賣區(大型超市電腦專賣區)專業家電連鎖店電腦專賣場、專賣店、直銷連鎖賣場。
電腦商城
電腦商城是過去幾年我國電腦零售市場的主導模式和最大銷售通路。它具有經營品類齊,品種多,選擇性強,比價方便等優勢。其經營方式多為租賃。從組織形式上看,電腦商城可分為品牌連鎖電腦城和單體電腦商城兩類。品牌連鎖電腦城以品牌電腦及外設店中店、專櫃為核心產品,如賽博數碼廣場,百腦匯資訊廣場,太平洋電腦城等。與品牌電腦連鎖商城相比,單體電腦商城以品牌經營為主或組裝機為主。單體電腦商城在不同業態的「業態競爭」與同一業態的「直接競爭」中面臨的挑戰最大,不但面臨來自其他業態的沖擊,而且面臨來自經營模式最相近的連鎖電腦城的競爭。總之,在多種零售業態和經營模式的交叉競爭中單體電腦城商面臨著市場定位的動態調整和經營模式的變革問題。因此單體電腦商場應在新的競爭環境中通過市場細分尋求自身的市場空間或進行經營模式創新,在與經營商共贏的基礎上生存和發展。
大型百貨商店電腦專賣區
大型百貨商店電腦專賣區,具有購物環境好,客流大,品牌傳播力強,產品推廣效果最佳,合作方式靈活——以經銷商與商場聯營、代銷方式為主——等優勢。北京是電腦進入大型百貨商店最早的城市之一,在藍島、西單的帶動下逐步形成了以商場為核心的消費趨勢。北京西單商場去年家用電腦銷售額近1億元人民幣。藍島大廈今年1月13—14日每天銷售近300台,整個春節期間平均每天銷售80—100台。隨著地方品牌電腦市場擴張戰略的實施,地方品牌廠商與大型百貨商店結成合作夥伴關系,開設電腦大賣場,聯手共同拓展區域市場的合作模式正在導入電腦零售市場。
專業家電連鎖店電腦專賣店
專業家電連鎖店電腦專賣店,具有銷售網路優勢、規模經營優勢、廠商合作優勢。它可以藉助相關產品的捆綁式銷售使促銷手段更靈活,與電腦連鎖賣場相比,它的目標顧客群體更廣泛。北京國美、南京蘇寧是兩大著名專業家電連鎖企業。與生產廠商的直接貿易,流通環節少,成本低,市場信息反饋快,市場適應性強,也是家電專業連鎖賣場的優勢。隨著信息家電的發展,家電業將進一步向信息業滲透,電腦及配件在家電連鎖專業賣場經營產品中將占據更多的份額。專業家電連鎖店以直營連鎖為主,隨著連鎖企業品牌經營戰略的成功實施,加盟連鎖將成為連鎖企業發展的主流模式。
專賣店
專賣店,品牌形象好,服務規范。去年以來,專賣店發展極為迅速。目前我國電腦專賣店體系中,在發展模式上主要以特許加盟專賣為主,隨著廠商對建設高營銷效率的渠道的日益重視,在電腦專賣店的模式上已經從原有的產品品牌專賣店發展到渠道品牌專賣店。產品品牌專賣店以某一品牌的全部產品為經營定位。渠道品牌專賣店以某一品牌的全部產品為核心兼營其他知名品牌產品,同時塑造和強化行銷通路品牌為經營定位。
對於IT產業來說,電腦專賣店是渠道變革及IT廠商品牌戰略推動的結果。目前,IT專賣店已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不容忽視的潮流。專賣店與其他的零售模式相比,管理和服務的標准更高。比如聯想1+1專賣店,有六個統一:統一的形象,統一的布局,統一的產品,統一的理念,統一的價格,統一的服務。在服務上強調客戶利益和企業利益的有機結合,提倡親和、專業、顧問式的銷售。渠道品牌專賣店與產品品牌專賣店不同的是,它強調IT產品銷售通路的概念。南京珠江路「億家家」是TCL全國首家以渠道品牌命名的專賣店,其目標是隨著專賣體系的形成,最終實現全國終端營銷體系一體化,使TCL產品真正走進中國億萬個家庭。作為渠道品牌專賣,「億家家」除TCL電腦外,還代理國際知名IT品牌產品。「億家家」在發展模式上也採用了特許加盟方式。專賣店作為21世紀的主導商業模式在品牌和服務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較好的成長性。
直銷連鎖賣場
直銷連鎖賣場,以自有品牌兼容機為核心產品,集連鎖、直銷優勢於一體。零渠道銷量具有價格優勢和或整合優勢,營銷效率最高。直銷連鎖賣場一般是IT企業為實現企業高速成長,配合企業發展戰略而選擇的電腦零售業態。這種業態具有高成長性和高風險並存的特點。在華東地區成功運作這種模式的宏圖三胞被稱之為「電腦銷售業的革命」,其在電腦零售市場推出全新的「WDM」銷售模式(匯集沃爾瑪超市的連鎖、低成本經營模式;DELL電腦定製生產的直銷模式和麥當勞的標准化服務模式)本身融合了現代商業主導模式的優勢,真正讓消費者從產品購買體驗到服務享受體驗。
家用電腦市場歷經近十年的發展已經顯現出較為明顯的區域性消費特點:在一、二級城市電腦消費普遍集中在電子一條街,如南京珠江路、沈陽三好街、西安雁塔路、成都磨子橋、廣州太平洋、深圳賽格等;在上海則以城區電腦城為核心輻射經營;北京地區歷史最為悠久,以中關村為祥地,逐步形成以海龍、矽谷、太平洋、百腦匯為代表的電腦商城,並且在藍島、西單的帶動下逐步形成了以商場為核心的消費趨勢;而在三、四級市場由於市場容量相對較小,各種模式的競爭短兵相接。可以說,不同區域市場電腦零售經營模式有著自身的發展特點。但是,從不同業態(模式)的發展趨勢來看,品牌電腦連鎖經營電腦城和大賣場以及品牌專賣店具有較好的前景。隨著IT產業由投資產業成長為消費產業,市場和服務的主體由機構使用者轉向個人消費者,IT服務品牌連鎖經營也有著廣闊的前景。具有戰略眼光的電腦業者正在尋求適合自身資源的發展模式。我國信息產品市場巨大,做到不難,但是要做強做大卻不易。直銷連鎖賣場要有正確的市場發展戰略、要有適應市場擴張的動作能力,專賣店的競爭能力取決於廠商的競爭戰略和產品的競爭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化服務,而市場定位和營銷整合能力也考驗著電腦城能否再在多種業態的競爭中永立潮頭!
③ 台式電腦百度地圖是通過什麼定位的,這么精確
一般是根據IP地址。
如果IP地址准確,網路地圖就准確。
IP地址的准確取決於寬頻運營商的DHCP。
④ 筆記本和台式機的市場佔有率以及近幾年的發展趨勢如何
2009年,筆記本處理器已經是45納米的天下——從二季度開始,酷睿2雙核T6000系列和奔騰雙核T4000系列就已經成為了市場中的主流,而原來的65納米酷睿2雙核T5000系列和奔騰雙核T2000/T3000系列皆已停產。 不過由於內核架構沒變,因此在主頻差不多的情況下,新老兩種T系列處理器的性能和功耗都沒有本質區別。當然,45納米也絕非一無是處,P系列處理器就在性能不變的同時,將功耗從35瓦降至25瓦;而SU系列處理器則進一步將功耗降至10瓦甚至更低(SU3500僅為5.5瓦)。
常見處理器參數和性能對比【關鍵詞二:CULV】其實ULV處理器08年也有,但僅局限了SU9300這種昂貴的型號,它們的最大優點就是功耗極低,可以將續航時間延長至8小時甚至更長(配六芯電池),同時在性能方面也能滿足基本的辦公應用,可以說是輕薄型筆記本的最佳搭檔。不過從09年開始,ULV家族開始快速擴張,4月推出單核系列(如SU2700、SU3500等),9月推出雙核系列(如SU4100、SU7300等),並且價格都比較實惠。由於現在它們定位於大眾消費者,因此在名稱前面加上了字母「C」(單詞Consumer的縮寫)。根據我們的測試經驗,單核CULV處理器的性能比上網本的Atom處理器強不了多少,僅能滿足最基本的應用需求,需要用戶有較好的耐心。不過雙核版CULV的性能就好很多了,大概相當於主流T6000系列的70%左右,同時開啟多個程序也很少會出現不流暢的情況。【關鍵詞三:酷睿i7】09年9月,英特爾發布了基於Nehalem架構的酷睿i7四核處理器,擁有最新的英特爾「睿頻」技術和超線程技術,從而在更低的主頻和功耗下實現了比老款四核更強的性能,以及更智能的資源分配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該系列酷睿i7嚴格來說只能算過渡產品,因為四個月後英特爾就將發布更新、更好的32納米酷睿i7/i5/i3全系列處理器,其中i7是四核,i5和i3是雙核,它們都整合了圖形晶元,支持超線程技術,但i3不支持睿頻技術。筆者個人認為,明年三月大家可以考慮選購一款採用酷睿i5或i3處理器的筆記本。圖形晶元 內存 硬碟 光碟機· 圖形晶元:獨顯本更受關注2009年,筆記本顯卡的性能也獲得了明顯的進步。在中低端領域(64bit顯存位寬),AMD顯卡的表現比較搶眼,完整規格HD 4570的3DMark06分數已經達到4000分,和上一代的HD 3470相比,性能提升幅度接近50%,已經可以流暢運行絕大多數的網路游戲,以及一部分像《實況足球2010》這樣的熱門單機游戲(中畫質)。而在中高端領域,採用NVIDIA顯卡的筆記本則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從上半年的GT 130M,到下半年的GT 240M,以聯想Y450為代表的幾款機型,憑借較高的性價比而倍受消費者的青睞。其中GT 240M的3DMark06分數約為6500分,足以流暢運行目前大部分的熱門3D游戲了,比如《極品飛車13》等等。這里順便補充一句,目前所有主流的獨立顯卡都支持高清播放,幾乎可以承擔所有高清解碼任務,將處理器徹底解放出來。所以如果您是一位高清愛好者的話,無需追求那些高端處理器,只要擁有一片入門級的獨立顯卡即可。低端顯卡和高端顯卡的高清解碼器是完全一樣的。集成顯卡方面,沒有什麼變化,一直是GMA X4500堅守陣地,它雖然不適合玩大型游戲,高清解碼能力也沒那麼強,但它的功耗最低,可以有效延長筆記本的電池續航時間。另一方面,還有一些筆記本採用的是9400M或G 102M整合圖形晶元。
主流顯卡的參數和性能對比· 內存:DDR3逐漸普及DDR3內存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出現在主流筆記本上的,目前已經在大多數筆記本上完成了取代DDR2的任務。需要大家注意的有兩點,一是DDR2插槽無法插入DDR3內存;二是DDR3-1066的性能和DDR2-800相比其實也沒提升多少,因為DDR3的時序較高。所以現階段大家無需刻意追求DDR3內存。· 硬碟:平均容量有所提升09年初,主流筆記本的硬碟容量為160GB~250GB,不過到年底,許多筆記本都配備320GB硬碟了,還有一些高端機型開始採用500GB硬碟。更大的容量對那些下載愛好者、電影收藏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不過在其它方面,硬碟的變化並不太大,比如主流轉速仍然是5400rpm(只有惠普4411s是7200rpm),而且被寄予厚望的SSD固態硬碟仍然沒有成為主流。· 光碟機:DVD刻錄機仍是主流光碟機方面沒什麼變化,DVD刻錄機就足夠用了,需要藍光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其價格也仍然不菲。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網本和CULV超薄本為代表的機型開始大膽的取消內置光碟機,您在選購時不可忽視這一點,先仔細想想自己是否經常需要用到光碟機,再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購。屏幕 鍵盤 觸控板 電池 · 屏幕:兩個關鍵詞【關鍵詞一:LED背光】筆記本屏幕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在過去的一年中,液晶面板沒什麼變化,但背光源已經從原來的CCFL(冷陰極螢光燈管)過渡為LED(發光二極體)。和CCFL相比,LED背光的主要優點是環保、節能、纖薄、長壽。需要注意的是,許多廠商所吹噓的「LED屏幕顯示效果更好」其實是誇大其詞,因為目前常見的白色LED背光,和白色CCFL燈管在色彩方面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我們看到的屏幕色彩更多是由液晶面板的質量和控制IC所決定的。高級的三色LED背光技術,在筆記本上很少見(索尼AW),而真正採用純LED屏幕的筆記本則更是極為罕見。【關鍵詞二:16:9】這又是一個廠商喜歡忽悠人的噱頭,說什麼「16:9更符合人員視覺比例,而且看高清電影沒有任何黑邊」這類牽強的話。其實16:9比例屏幕的普及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製造成本更低。一整塊巨大的液晶面板,按16:9來切割可以多造出幾片,從而減少邊角余料的浪費。就筆者個人而言,其實更喜歡16:10的屏幕,因為16:9實在太窄了,看網頁、看文檔都需要滾動更多次的滾輪;而4:3比例不太合適影音娛樂,在玩足球類游戲時的視野太狹窄,而且也不適合並排兩個縱向窗口。所以感覺16:10是比較理想的。
評測編輯在對比屏幕的顯示效果· 鍵盤:懸浮式鍵帽設計這種鍵盤構造最初起源於索尼,今年開始被宏碁、惠普等各大品牌進行借鑒,它們的共同特徵是鍵與鍵之間的距離較大,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高速打字時的誤操作概率,而且女士的長指甲也不會卡到鍵盤縫隙中。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懸浮式鍵盤的手感仍有一些差異,建議大家在親身體驗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 觸控板:多點觸控技術最先出現在蘋果的Macbook Air筆記本上,現在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筆記本上,不過其中很多隻是兩點觸控而已,僅適合圖片放大、縮小等簡單操作,而且需要事先安裝特定的驅動程序,對多數普通用戶來說並不是很實用。· 電池:鋰聚合物電池和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相比,鋰聚合物電池的優點是外形可以做的很薄,同體積下容量更高,而且更為安全可靠。目前已經被許多CULV超輕薄筆記本所採用,雖然受到體積限制,其主流容量還不算很大,但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值得期待。
⑤ 台式機通過什麼定位的
其實台式機的定位主要是從CPU,主板,內存和顯卡。
⑥ Thinkcentre台式機 S系列的市場定位是什麼
簡單.輕松的使用方式-以最令人心動的價格,取得您所需的技術
智慧的投資-您可完全信賴IBM無與倫比的支援及服務
袖珍型機型設計,可節省桌上空間
⑦ 戴爾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定位如何
戴爾電腦品牌比較好,群眾認知度較高,而且質量 做工 散熱等各方面都做專的很不錯,服務也屬較好,所以同配置的戴爾電腦要比其他品牌的電腦要貴出不少。
戴爾電腦的市場定位也是有高端中端和低端的,主要看你自己選擇了
⑧ 怎麼進行市場定位
企業市場定位的全過程可以通過以下三大步驟來完成:
1、識別潛在競爭優勢
這一步驟的中心任務是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競爭對手產品定位如何?
二是目標市場上顧客慾望滿足程度如何以及確實還需要什麼?
三是針對競爭者的市場定位和潛在顧客的真正需要的利益要求企業應該及能夠做什麼?
要回答這三個問題,企業市場營銷人員必須通過一切調研手段,系統地設計、搜索、分析並報告有關上述問題的資料和研究結果。
通過回答上述三個問題,企業就可以從中把握和確定自己的潛在競爭優勢在哪裡。
2、核心競爭優勢定位
競爭優勢表明企業能夠勝過競爭對手的能力。這種能力既可以是現有的,也可以是潛在的。選擇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與競爭者各方面實力相比較的過程。比較的指標應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選擇相對競爭優勢。通常的方法是分析、比較企業與競爭者在經營管理、技術開發、采購、生產、市場營銷、財務和產品等七個方面究竟哪些是強項,哪些是弱項。藉此選出最適合本企業的優勢項目,以初步確定企業在目標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3、戰略制定
這一步驟的主要任務是企業要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促銷活動,將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准確傳播給潛在顧客,並在顧客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應使目標顧客了解、知道、熟悉、認同、喜歡和偏愛本企業的市場定位,在顧客心目中建立與該定位相一致的形象。
其次,企業通過各種努力強化目標顧客形象,保持目標顧客的了解,穩定目標顧客的態度和加深目標顧客的感情來鞏固與市場相一致的形象。
最後,企業應注意目標顧客對其市場定位理解出現的偏差或由於企業市場定位宣傳上的失誤而造成的目標顧客模糊、混亂和誤會,及時糾正與市場定位不一致的形象。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定位即使很恰當,但在下列情況下,還應考慮重新定位:
(1)競爭者推出的新產品定位於本企業產品附近,侵佔了本企業產品的部分市場,使本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下降。
(2)消費者的需求或偏好發生了變化,使本企業產品銷售量驟減。
市場定位: 市場定位也稱作「營銷定位」,是市場營銷工作者用以在目標市場(此處目標市場指該市場上的客戶和潛在客戶)的心目中塑造產品、品牌或組織的形象或個性的營銷技術。
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消費者或用戶對該產品某種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強有力地塑造出本企業產品與眾不同的、給人印象鮮明的個性或形象,並把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
市場定位的目的是使企業的產品和形象在目標顧客的心理上占據一個獨特、有價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