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秋月餅的調查報告,急
中秋節月餅市場調查報告
調查緣起: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月餅作為傳統的中秋節食品,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化,現代人是否還沿襲著中秋吃月餅的習慣呢?他們還喜歡吃月餅嗎?近年來月餅除了在品質、口味等方面上有了長足的發展外。市場上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洋月餅、主題月餅,並且深受廣大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喜愛。那麼,人們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洋月餅在市場上能戰勝傳統月餅嗎?為此,上海庫思運用旗下第一調查網在2006年9月份做了一次全國范圍的在線調研。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主要為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居民。參與調查對象年齡段為:12-70歲,其中超過七成的人均為大專、本科的文化程度,總體來看文化程度比較高。有效樣本13012個。
中秋節吃月餅習慣沒變
調查顯示,66.9%的被訪者表示自己比較喜歡或非常喜歡吃月餅,74.5%的被訪者表示今年中秋節肯定會購買月餅。說明大部分民眾沒有改變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月餅依然是中秋節最受歡迎的食品。
從購買目的上看,48%的被訪者表示是為家人購買月餅,22.9%的被訪者表示購買月餅的目的是用來送禮,29.1%的被訪者表示購買月餅是自己吃。可以反映出在人們的心裡中秋和月餅是一體的、密不可分的。月餅傳遞了一種人們期望與家人團圓的情感。
調查顯示,人們購買何種包裝的月餅是與購買月餅的目的相關的。43.6%的被訪者表示自己最常購買的月餅的包裝形式是普通包裝,他們購買月餅的目的是送給家人,一般不需要特別精緻的包裝。分別由32.6%和13.5%的受訪者表示會選者精緻包裝或禮品裝的月餅,他們購買月餅的目的主要是送禮。10.3%的受訪者表示最常購買散裝月餅,主要是自己吃。
挑月餅最看重口味
通過調查顯示,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是最關注的前三個因素分別是月餅的口味、質量、品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餅的價位不再是消費者十分關注的因素。50-100元的月餅是消費者最常購買的月餅的價位;但是,購買月餅的價位也與購買月餅的目的相關,如果是用來送禮,大部分的消費者一般會選擇100元以上的月餅,而購買30元以下月餅的被訪者主要是買給自己吃。消費者普遍認為現在市場上月餅價格虛高。
從購買月餅的渠道來看,消費者一般會在選擇在大型超市或者商場購買月餅,63.1%的受訪者表示最常在超市購買月餅,其次是便利店和商場,分別佔18.9%和13.8%。反映大型超市或商場在商品質量方面比較令消費者放心。
月亮還是家鄉的「圓」,月餅還是家鄉的「甜」
調查顯示,64.3%的被訪者表示會選購本地品牌的月餅,33.6%的被訪者表示會選擇外地品牌的月餅,只有2.1%的被訪者表示會購買洋品牌的月餅。說明絕大多數的被訪者還是偏愛我國傳統的月餅。這也與洋月餅進入中國市場時間相對較短相關,大部分消費者對洋月餅還比較陌生,除了星巴克、迪士尼、哈根達斯三個洋品牌有一部分被訪者認識外,其他洋月餅品牌知名度普遍較低。
在傳統月餅方面,中式、蘇式、廣式月餅是被訪者最為喜歡的月餅,43.6%的被訪者表示自己最常購買中式月餅,33.1%的被訪者表示最常購買廣式月餅,14.3%的被訪者表示最常購買蘇式月餅。對於月餅口味的選擇,蛋黃陷、果餡、豆沙餡月餅是被訪者最喜歡的口味。一些巧克力、冰激凌陷的月餅以其獨特口味的月餅也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洋月餅能戰勝中國月餅嗎?
通過調查顯示,80.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短期內,洋月餅在市場是無法戰勝傳統月餅的。首先,畢竟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國外品牌的月餅可能迎合年輕人的新鮮感,但一盒月餅畢竟含納了擁有幾千年文明的中國文化,這是洋月餅不能替代的。其次,國外品牌價格方面比較傳統品牌高出很多,雖然人們的消費水平有所提高,但在短時期內洋月餅的價格還不是廣大普通消費者所能接受的。第三,洋月餅由於在月餅行業品牌知名度不高,以及食品的性價比的因素短時間內不可能作為老百姓的新寵。第四,隨著國家對食品質量的控制力度加強,國產月餅在質量和口味上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15.4%的被訪者表示有洋月餅有可能戰勝傳統月餅。他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喜愛新鮮的食物。洋月餅將目標市場細分為針對年輕人,做出流行的新潮的月餅,可以搶佔一部分市場。其次,洋月餅在銷售上較傳統月餅廠商更加創新,這些洋品牌並未像國內許多老字型大小一樣投入過大的宣傳力度,往往都採取低調態度。星巴克的月餅主要針對經常到星巴克消費的人群,他們的品牌足以使這些消費者關注他們的產品。第三,洋月餅的獨特性和銷售過程中的優質服務。
僅有4.3%的被訪者認為洋月餅肯定能戰勝中國傳統月餅。他們認為,月餅本身就是一種低成本高收益的奢侈品,進入門檻低,品牌眾多,洋月餅有其品牌優勢,加之他們賦予月餅的特殊意義更能吸引消費者。在面對同樣高價位的月餅產品。消費者很可能會選擇洋月餅。其次,洋月餅」因為質料和色香味都與傳統的中國月餅不同,會受到一些「新潮」年輕人的歡迎,因為購買洋月餅代表了時尚和檔次。第三,外資公司實力雄厚,營銷手段先進,加上原有的品牌優勢,很有可能壓倒國產品牌。
,,還有什麼問題嗎
Ⅱ 預計今年中秋節月餅銷售量如何
估計今年中秋節月餅依舊會很好,中國人對中秋節還是很看重的,如同過年送果子一般,親戚間的走動拜訪都免不了帶這樣的禮品
Ⅲ 關於2010月餅的調查問卷
B B B (AEFGHK) A C (ADBG) D B B A D B C 15題:最主要的口感要好,其次價格要合理,包裝回可以不必太花哨,答 16題:雖然送禮時需要精美的包裝但是要適可而止,太過包裝反而不好。現在人們對於食品品質的要求高了,只要把味道和外形做好,包裝可以簡單些。
Ⅳ 中秋節月餅銷量驚人,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月餅最早的時候是用來祭奉的祭品,不過後來的人逐漸將它演變成賞月和品嘗月餅為中秋必備的項目。而且月餅是圓形的,象徵著團圓的意思,在中秋節吃月餅也是寓意團圓美好,也反應了人們對團聚的美好願望,所以慢慢的吃月餅也就變為了中秋的一種習俗。
不過隨著現在人們對月餅市場的炒作,也讓月餅的價格非常的驚人。本來他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糕點,但是卻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商業化,很多人買它也只是為了送禮,早已經忘記了月餅它的寓意。所以這也導致現在很多的節日越來越沒有節日的氛圍,因為都已經被現代人過度的給商業化了,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那種純粹的過節氛圍和美好期待了。
Ⅳ 中秋節調查報告
現編的,能用就用。第一段: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第二段:瑞雪,昭示著春節的到來;雨水,傾訴著清明的到來;滿月,漫畫著中秋的到來。抬頭看看躲在雲後的月亮,似有似無,不禁想起「嫦娥奔月」這個傳說,在我們心中一遍又一遍的描繪著。中秋是個團圓的節日,在我心裡,它就是家幸福的標志。每年的這天還沒到來之前,我就開始祈禱,盼望著它能夠早日到來。不是為別的,只是因為這一天的意義吧!第三段:今年的中秋,星星都懶得出來,月亮在空中優哉的畫著弧線,自我陶醉在這被粉刷過的夜空里,顯得那樣唯美。遙相當年,有多少文人學士不在這一天有感而發著自己的孤獨與悲憤。最後一段:中秋的腳步准時的與我們交匯,握住中秋的手,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幸福的節日吧!
Ⅵ 求一篇中秋節的調查報告
中秋節的來歷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葯秋復春,女亘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有人則認為,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遊玩兒,游到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個月中間的一天。
《周禮》中出現過中秋這個詞,但它指的不是中秋節,而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漢代有「秋節」,時間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類書里有四時十二節令的記載,也沒有中秋節,但唐詩中已出現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韋庄《送李秀才歸荊溪》)。第一次對中秋節作了明確記載的是南宋人吳自收,他在《夢梁錄》一書中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臨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書里還描寫了南宋京都臨安(今杭州)賞月逛夜市的盛況。
Ⅶ 關於中秋月餅的市場消費狀況調查
——月餅市場消費狀況網上調查報告
每逢中秋佳節,看望尊長、走親訪友,在饋贈禮品時總會少不了一盒月餅。近些年來,月餅市場迅猛發展,不同檔次、不同口味的月餅活躍在市場上,使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然而,最近幾年,月餅市場相繼出現了一些引發社會各方面議論紛紛的現象。陳餡月餅事件幾乎毀滅了國人對中秋月餅的美好印象,豪華過度的月餅包裝造成大量城市垃圾和資源浪費,天價月餅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月餅中搭售紅酒、手錶的價值超過月餅,甚至有媒體披露在月餅中暗藏公寓、轎車鑰匙,都讓公眾看到了中秋節日氣氛中不和諧的一面。
7月5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聯合下發公告規定:經營者應當對生產銷售的月餅進行合理包裝,使用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者便於回收的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經營者生產銷售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商品,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將月餅同其他產品混合包裝、銷售。隨著這一規定的出台,月餅市場將進一步走向規范。
為了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做好對月餅市場的整頓工作,反映廣大消費者對月餅市場的意見,中國消費者協會和搜狐財經頻道於8月1日-8月22日共同舉辦「月餅市場消費狀況網上調查」活動,得到了2464位網民的積極響應,部分網民還積極留言,發表自己的意見。
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一、八成以上網民認為月餅依然是中秋節最重要的象徵
當問及網民「中秋佳節之際,您認為月餅作為節日的象徵,是否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時,調查結果顯示:回答「有必要」的比例為81.2%;回答「無所謂」的比例為13.8%;回答「沒有」的比例為5.1%。
可見,絕大多數網民認為中秋節吃月餅作為傳統,有存在的必要。網友8月5日和16日的留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月餅代表一種文化,應該保持其傳統特色……」「……中秋月餅的意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毋庸置疑的……」
二、近七成網民不用自己花錢買月餅
當問及網民去年中秋節吃的月餅的主要來源時,調查結果顯示:回答「單位發的」的比例最高,為39.7%;其次為「自己買的」,比例為30.1%。
可見,大多數網民吃的月餅自己不用花錢。這說明,月餅在中秋節作為禮品用於饋贈的成分很高。
三、月餅諸問題中價格虛高和過度包裝最為突出
當問及網民「您認為月餅市場下列哪些問題比較突出?」時,調查結果顯示:回答「價格虛高」的比例最高,為27.0%;回答「過度包裝」的比例其次,為23.8%。
可見,網民對月餅價格虛高和過度包裝問題最為反感。
四、「不符合現代健康飲食標准」、「口感差」是當前月餅質量欠佳的最主要原因
當問及網民「您對月餅質量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時,調查結果顯示:回答「不符合現代健康飲食標准」的比例最高,為39.8%;回答「口感差」的比例其次,為31.1%。
可見,網民對作為傳統食品的月餅有較高的質量要求,月餅在品種、口味方面還須有大的改進,以適應現代人對於健康飲食的要求。
五、超過1/3的網民認為過度包裝造成資源浪費
當問及網民「您怎樣看待月餅過度包裝」時,調查結果顯示:回答「資源浪費」的比例最高,為35.5%;其次為「增加了消費成本」,比例為31.0%。
可見,網民認同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此外,認為過度包裝增加了消費成本,是造成月餅價格虛高的重要原因。
六、對於規范月餅市場,36.1%的網民建議「大力宣傳節約資源,倡導理性生產和消費」
當問及網民「您對規范月餅市場的建議」時,調查結果顯示:回答「大力宣傳節約資源,倡導理性生產和消費」的比例最高,為36.1%;其次是「嚴厲查處陳餡月餅經營行為」,比例為24.2%。
可見,多數網民對於規范月餅市場的建議是應在節約資源方面採取措施,同時對提高月餅產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呼聲也非常強烈。
七、結論和建議
1、增加品種,改善口味,滿足消費者需要
調查顯示,部分網民反映月餅質量欠佳,主要表現在品種和口味上。為此,建議廠家開展市場調查,研究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出更多品種和口味的月餅,滿足消費者需要。
2、倡導合理、適度包裝,反對過度包裝
調查顯示,多數網民認為中秋節很有必要存在,月餅作為傳統文化的符號應該繼續保持。調查還顯示,多數網民吃的月餅不用自己花錢,主要接受來自單位、客戶或親友的禮品饋贈。為此,建議廠家在禮品月餅包裝上應有所講究,做到合理、適度,但不應過度包裝。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應該樹立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理念,理性生產和消費。
3、出台相關措施和標准,治理和限制過度包裝
調查顯示,不少網民反映過度包裝在月餅市場存在的諸問題中比較突出,認為過度包裝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增加了消費成本,要求進一步規范月餅市場。為此,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出台相關措施和標准,依法治理和限制過度包裝。
4、規范月餅生產和銷售,讓月餅價格更貼近消費者
調查顯示,網民對月餅價格虛高問題反映最為突出,進一步分析表明,過度包裝和搭售貴重商品是造成價格虛高甚至天價月餅的重要原因。建議行業協會,積極引導企業自律,順應建立節約型社會的潮流,主動抵禦和反對不理性的奢華之風。建議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嚴厲制止月餅價格虛高現象,讓月餅價格更貼近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