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寫一份服裝創業計劃書
服裝店是專門為大眾提供各種衣服的場所,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方便人民群眾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傳統的服裝店是以實體店鋪為銷售場所,加之裝修,產品陳列,從而吸引用戶到店鋪進行現場選購,著重顧客體驗。隨著網路經濟的發展,誕生了一種新的網上服裝店鋪的銷售形勢,網上服裝店注重快捷,低價,品質保證,是通過產品圖片展示在網上,加之文字描述,從而吸引消費者,通過低價和送貨上門服務網上整個銷售流程,是一種新潮的網路銷售模式。
一、主要經營范圍
各式品牌流行女裝,裁製各種晚裝,也可根據顧客需要來料加工。
□生產製造■零售□批發■服務
□農業□新型產業□傳統產業□其它
二、創業者個人情況簡介
趙欣虹,1992年11月-2002年4月在桂林市百坊商城針織部銷售員。2002年4月下崗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份在服裝專營店從事服裝營銷。
教育背景,所學習的相關課程:1990年7月畢業於桂林市供銷技校,營銷專業。1991年9月在桂林市百貨大樓服裝部見習。2007年1月參加SYB培訓班,學習了如何檢驗自己是否具備創業者的條件及如何改進方法,如何進行市場調查、形成一個好的企業構思及檢驗方法,如何預測銷售量、銷售收入及制定銷售和成本計劃、現金流量計劃,制定開辦企業程序並實施。
三、市場評估
目標客戶描述:1、來商業街購物的本地年輕女性消費者。2、來本市旅遊和出差的外地遊客以及大學生。市場的容量/本企業預計市場佔有率:根據本市八桂商廈年銷售報告數據,06年全年銷售額達到2。3億元,本企業預測第一年銷售收入為23萬元,本企業服裝年銷售額市場佔有率僅為1%。市場容量的變化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女性個人服裝消費支出不斷增加,女性更容易跟隨時裝潮流於是變化而不斷選購滿足自身需要的服飾,所以本企業的預期市場容量呈上升的趨勢。對於市場上的競爭者需要我們全方位的分析一下這樣才能夠將我們產品定位的更加准確。除了他們的優勢我們要分析出來之外我們自己擁有的優勢也需要寫進去。
相對於競爭對手的主要優勢:1、服裝質量可靠、式樣符合女性消費潮流。2、服裝價格適宜、根據裁製服裝式樣收費。3、銷售地點好。相對於競爭對手的主要劣勢新辦企業,缺少知名度,缺少銷售經驗。
四、市場營銷計劃
產品(產品系列)/服務主要特徵:女性時裝緊跟最新粵港流行趨勢、品牌加信譽保證。款式不雷同、適合20~35歲女性消者裁製女性晚裝特型設計滿足顧客特殊需要、修改品牌服裝、質量三包。
服裝店創業計劃書其實要寫出很多方面,因為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我們比較的就是一個計劃的全面性和創意性。在寫作的時候我們要把自己真正的當做創業的人來寫,寫出真實的感受以及真實的數據。
2. 服裝調研報告
現在抄很流行上衣,褲子,鞋子,包包和飾品一體化的店子
還有非主流的一些服飾,現在也很受歡迎。可以嘗試在衣服上面搭配一些小小的裝飾
這樣即使和別的店子有著一樣的衣服,自己家的店子也會顯得比較別致
現在有這樣一個趨勢:年齡大的人都喜歡鮮艷的色調,而年輕的女孩們大多數喜歡黑色,灰色這種顏色
只是我的經驗,敬請借鑒!
3. 紡織行業產業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
我國是針織產品出口大國,針織服飾是主流
雖然我國針織行業起步較晚,第一家針織內衣廠在1896年才建立起來,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高新技術向針織工業的滲透,我國針織行業迅速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成為針織產品生產大國,針織產品貿易長期處於貿易順差的狀態,年出口金額約為900億美元,是進口金額的20倍左右。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針織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4. 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服裝行業研究報告
「後配額時代」的出口攻略
中國服裝憑借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強大的產業配套優勢,在全球紡織服裝業中傲視群雄。隨著進口配額的取消,中國服裝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後配額時代」並不意味市場的完全放開,反傾銷、綠色環保等「非關稅壁壘」依然存在。目前國際上針對我紡織品出口的三大防線和三大攻勢已基本形成,三個不利條款(市場經濟地位、紡織品特保、特定產品特保)、區域性自由貿易安排對我國的排斥以及歐美新設貿易壁壘,構成了對我紡織品出口的三大防線;與此同時,「伊斯坦布爾宣言」、進口國扶持國產產品和我競爭對手,又對我紡織品出口形成三大攻勢。
可以預見,服裝貿易摩擦即將進入高發期。因此我們需加強以下幾方面的重點工作:鞏固現有市場,維護出口秩序;共享潛在市場;創新新的市場;實行標准化戰略。出口企業更應做好「後配額時代」的應對良方:首先是積極推進企業改制,優化資源配置,增強創新能力;二是積極開展實業化建設,促進貿易向上下游的延伸,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益;三是積極實施品牌戰略,逐步開發自有品牌;四是積極「走出去」、「請進來」,主動吸收消化國外的先進生產工藝和管理經驗,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等。
(以上分析系詮釋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專家的相關觀點)
【行業出口狀況分析】
一、 出口總額加速增長,出口質量顯著提升
據海關統計,04年1-5月我國服裝出口繼續大幅增長,出口量達78.08億件,同比增長18.51%;創匯168.52億美元,同比上升22.36%;平均單價上升3.35%,達每件2.16美元,遏制了出口服裝平均價格持續下滑的趨勢。下圖反映了2000至2004年1-5月服裝出口數量及金額增長趨勢。
二、服裝出口產品結構分析
(一)棉製服裝份額最大,化纖服裝增速最快。今年1-5月我國服裝出口168.52億美元,其中棉製服裝69.52億美元,同比增長16.57%,占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最大(41.3%);化纖服裝出口60.86億美元,增長27.19%,占出口總額的36.1%;絲織服裝出口6.6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0%。各類服裝占整個行業總出口額的比重如下圖所示:
(二)針織服裝後勁十足,梭織服裝總量領先。04年1-5月我國針織服裝出口52.16億件,創匯75.31億美元,同比增長32.41%;梭織服裝出口25.92億件,創匯93.2億美元,同比增長15.28%。梭織服裝在出口單價與金額上依舊超出針織服裝,但後者的出口增速遠遠高於前者。
三、服裝主要出口市場及分布狀況
(一)日本、香港、美國是我國服裝最大的三個出口市場。日本是我國服裝的頭號海外市場,今年1-5月出口創匯46.14億美元,增幅達15.0%;香港與美國也是我國服裝出口的傳統市場,出口金額分別達28.62、15.75億美元;另外出口到韓國、俄羅斯的金額也十分可觀。
(二)針織服裝的主要出口市場。針織服裝1-5月出口75.31億美元,前十大市場分別是日本、香港、韓國、美國、澳大利亞、阿聯酋、俄羅斯、匈牙利、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占出口總額的71.7%。
出口市場 出口份額
● 日本 25.4%
● 香港 19.3%
● 韓國 5.8%
● 美國 5.6%
● 澳大利亞 3.6%
● 阿聯酋 3.2%
● 俄羅斯 2.8%
● 匈牙利 2.3%
● 新加坡 2.1%
● 沙特 1.6%
(三)梭織服裝的主要出口市場。梭織服裝1-5月出口93.2億美元,前十大市場依次是日本、香港、美國、韓國、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英國、加拿大,占出口總額的75.3%。
主要出口市場 出口份額
● 日本 25.4%
● 香港 19.3%
● 韓國 5.8%
● 美國 5.6%
● 澳大利亞 3.6%
● 阿聯酋 3.2%
● 俄羅斯 2.8%
● 匈牙利 2.3%
● 新加坡 2.1%
● 沙特 1.6%
數據來源:紡織信息周刊、海關總署
四、海外重點市場進口狀況及需求分析
據WTO統計, 02年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進口市場依次為歐盟、美國、日本和香港,上述四個市場的服裝進口佔全球總額的92%。同時,歐、日、美、港也是中國最主要的四個出口市場,2003年合計佔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的60%。
(一) 「中國製造」主導日本服裝市場。02年日本進口服裝達180億美元,其中中國產品占日本進口總額的78%(03年提高到80%以上),剩餘小部分市場主要由義大利占(5%)、韓國(3%)、越南(3%)、美國(2%)佔領,其他國家地區所佔份額不過9%。據《日本展望》月刊7月號報道 在日本進口的服裝製品總量中,中國服裝所佔的比例高達85.5%。其中,中國生產的毛衣占進口毛衣總量的88.1%,內衣、內褲佔77%,T恤衫佔80.3%,男式西服佔86.5%,裙子佔88.9%。
盡管中國服裝在市場份額上佔有絕對優勢,但價格過於低廉,只有義大利同類出口產品均價的8.5%;另外,日本消費者對中國服裝的滿意度依然不高。據日本產業省相關部門的調查,中國服裝除了在價格上獲得高滿意度外,在縫制、功能、質料上的滿意度均處於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參考消息》、《日本展望》
(二)美國服裝進口平穩增長,中國產品凸現競爭優勢。今年上半年,美國進口服裝289.27億美元,微增0.71%。其中從中國進口37.54億美元,占其進口總額的12.98%,其次分別為墨西哥、香港、宏都拉斯、越南等。
在美國服裝產品的進口中,增長最快的是絲麻服裝。04年1-5月進口額同比上升10.97%,總量達14.2億美元。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中國的絲麻服裝,進口量近11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三)中國服裝領銜歐盟市場但競爭激烈,關卡重重。中國是歐盟紡織品和服裝的最大進口國,去年從中國進口的服裝超過112億歐元,占歐盟服裝進口的19.6%。一旦配額全部取消,中國服裝的市場份額有望繼續上升。但土耳其、羅馬尼亞、波蘭、捷克、突尼西亞、摩洛哥、印度、印尼、韓國等主要競爭對手的實力不容小覷,尤以土耳最具威脅。另外國內服裝出口企業也應時刻警惕歐盟隨時可能築起的貿易壁壘。
歐盟服裝進口的前5大市場(02年數據)
排名 國家(地區) 市場份額
1 中國 17.58% 五國共占歐盟服裝進口總額的50%
2 土耳其 13.38%
3 羅馬尼亞 —
4 突尼西亞 —
5 孟加拉 —
數據來源:新華社
【行業網上優勢分析】
一、服裝行業會員數量及結構
阿里巴巴英文網站服裝行業目前共有會員60000多名,其中買家48543名,占會員總數的80.7%;整個服裝行業「中國供應商」會員447家,(截至04年9月15日)。買家與供應商數量之比約為109:1,即每個供應商平均擁有109位以上的潛在買家。
(數據來源:阿里巴巴英文站會員資料庫抽取分析,時間截至2004年7月30日)
二、服裝行業買家數量及分布狀況
目前,阿里巴巴英文站服裝行業買家達48000餘名,主要分布於北美和亞洲地區,二者所佔比例分別為41.1%、33.6%,其次歐洲(東歐除外),比例11.0%。買家數量排名前10位的國家(地區)分別為,美國、中國、印度、英國、加拿大、香港、澳大利亞、巴基斯坦、韓國、新加坡,其中來自美國的買家數量達16000餘名。
(數據來源:阿里巴巴英文站買家資料庫抽取分析,時間截至2004年7月30日)
三、服裝行業買家查詢情況分析
(一)查詢總量持續攀升。服裝是我國的大宗出口商品,也是阿里巴巴網上反饋最具優勢的行業之一。今年1到6月,買家查詢大幅增長了34%。隨著配額制度的取消,服裝業出口的「春天」即將來臨,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收獲的詢盤預計將持續增長。(註:上圖僅反映買家查詢量的增長趨勢,非具體查詢量數值)
(二)買家查詢主要來自於北美、亞洲與歐洲。目前,亞洲、北美、西歐是我國服裝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占出口總量的80%以上。而阿里巴巴服裝供應商接獲的買家詢盤中有83.4%來自以上地區。
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
【網上貿易成功案例分享】
● 編織美麗的出口之路
江蘇國泰國際集團是江蘇地區外貿行業的龍頭企業,旗下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03年出口額達8200萬美元,公司早在2002年就加入了阿里巴巴。作為一家在出口領域具有成熟經驗的企業,電子商務模式的推廣具有更特殊的意義。
電子商務模式的推廣有助於開發新市場、開發新客戶,有助於改善出口效率。
阿里巴巴就像是我們探測買家的雷達,讓我們知道客戶在哪裡,接下來就可以讓我們的外貿人員大顯身手,讓客戶進一步了解我們,我們總結為買家關注三要素,即企業實力、企業特長、企業經驗。所謂「對症下葯」,抓住買家的需求點,成交的概率就更高了。03年通過電子商務獲得了160多萬美元的成交,我們深信江蘇國泰國際集團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的電子商務事業會繼續蓬勃地壯大和產生更積極的影響。如果說我們的產品會讓生活更美麗的話,那麼電子商務正是幫助我們編織 「美麗」出口之路的法寶。
● 陽光總在風雨後,電子商務創奇跡
艾拉(蘇州)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日資生產企業,01年加入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服務。但是開始階段艾拉公司的電子商務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總是報價,報價,還是報價,並沒有接到一分錢的訂單。這讓公司的許多業務員感到迷茫。總經理毛勇平頂著巨大壓力,和業務員們進行溝通,一起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並且在各方面給他們以最強有力的支持。通過努力,各方面的詢盤紛紛而至,他們又從中挑選一些最有發展潛力的客戶進行重點培養。幾個月後,第一張訂單終於來了。這以後,訂單源源不斷,公司成功開拓了義大利、南非、比利時等國市場。目前,艾拉公司通過電子商務成交的營業額已經達到了總營業額的30%,相當於150萬美元,並且這個數據在不斷地刷新!對於傳統的服裝毛衣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奇跡。「這是一個營銷理念上的問題。我覺得,我的成功只比別人領先了一步。我們不是靠個人靠傳統,而是靠團隊靠網路。網上貿易打了營銷的一個窗口。我們的工廠正在從工廠型走向貿易型,這中間的過程,如果用傳統方式,恐怕十年也不能實現。但是我們用了3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如果你問我,秘訣在哪裡,那麼我的回答就是——網上貿易!」
5. 品牌服裝市場調研報告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品牌無形中成了一種時尚 品牌服裝市場現狀還是很樂觀的 你 要有具體數據的話可以聯系 中國機電數據網 相關工作人員
6. 服裝生意
嘎嘎,,那我在修改一下好了
風險:
1、進商場的話,可能要你所做品牌的證件(由該品牌的公司提供復印件),當然也有不需要的。另外就是工商,地稅,國稅等。
2、費用包括:稅+商場租賃或者扣點+員工工資+交通費+貨運費+通訊費
3、20個左右的面積就夠了,面積太大了,進貨量也就高了
4、進貨最好採取多跑,像我現在每周都要進貨,同時將不好賣的調回去。如果是直接做公司的加盟商就不這么方便了。
5、僱人一定要選好人員,責任心,誠實等。另外要做到獎罰分明,多多獎勵是可以促進人的積極性的。多給點兒提成沒有大礙的。
6、風險在於選貨和目標顧客的定位。這個一定要清晰,千萬不可盲目。更要有特色,方可立足。
分析
服裝與紡織是一個每年為中國提供9%以上GDP和25%以上外匯收入的支柱產業,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額佔世界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的1/5。出口方式主要以貼牌為主,自主品牌只佔10%,出口商品以中低檔產品為主。
2005年,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47.98億件,比2004年同期增長16.8%。2005年我國實際完成服裝總產量465億件,比上年增長11.2%,其中梭織服裝產量170億件,比上年增長13.3%;針織服裝產量295億件,比上年增長10.1%。
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70.02億件,其中梭織服裝80.96億件,針織服裝88.64億件,與2005年同期相比分別提高了11.86%、12.48%和11.17%。產量增幅大幅回調,均較2005年同期增幅下降了約5個百分點。絕大多數產業集群產量增幅保持在10%以內,少數集群甚至出現負增長。2006年全行業實際完成服裝產量512億件,比2005年增長10.54%,其中梭織服裝180億件,比2005年增長5.88%;針織服裝332億件,比2005年增長12.54%。
女裝是服裝銷售的主力。女裝銷售細分化程度高,時尚性突出。當今的女裝市場早已不是上世紀90年代「職業裝」打天下的局面,市場細分化程度很高,各個品牌的服裝都是窄定位,除了針對的年齡層次不同外,職業、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也是生產者在選定目標顧客時的考慮因素。同時,女裝的風格成為競爭和設計的焦點,女裝的款式種類豐富,時尚附加值較高,因此,目前我國女裝的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
透視中國女裝行業的現狀,特別是高檔層面女裝行業的現狀不難發現,中國女裝行業在經過了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以後,已進入了一個相對貧乏的時期,競爭與淘汰不可避免地成為這個階段的主題。通過對歐洲成功的高檔女裝品牌與國內高檔女裝品牌的比較可見,歐洲品牌同國內品牌在相同環節的處理上有著不同的模式和方法,歐洲品牌在品牌的飽滿度和品牌個性上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而國內品牌則因標准化而導致目標市場、滿足需求、產品、渠道等方面的同質化,這已成為目前制約國產高檔女裝發展的瓶頸。
如何壯大國產高檔女裝行業,目前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目前高檔女裝行業的競爭已不再局限於質量、款式與價格的有形領域,對消費者服務的無形領域的爭奪也成了競爭的焦點。因此,與其說這種商業的成功是品牌符號價值的勝利,其實是品牌指向的先進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本報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紹了世界及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現狀,接著就我國女裝產業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說明,然後對女裝產業的細分加以簡析,並對我國女裝的進出口數據進行了數據分析。接下來,我們給出了全國重點女裝生產省市的生產現狀,以及女裝的品牌競爭狀況,並對女裝的生產面料情況進行了剖析,緊跟著我們對當前國際及國內服裝產業的政策環境給出詳細的解說,最後對我國的服裝產業及女裝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科學的分析預測。您若是想了解或是投資女裝產業本報告都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06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07服裝行業趨勢分析報告發布
中國服裝協會近日發布了《2006年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2007年行業趨勢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分析了2006年服裝行業經濟運行整體情況,在此基礎上,就2007年行業趨勢進行了預測與分析。
《報告》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70.02億件,其中梭織服裝80.96億件,針織服裝88.64億件,與2005年同期相比分別提高了11.86%、12.48%和11.17%。產量增幅大幅回調,均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了約5個百分點。通過中國服裝協會對部分服裝行業產業集群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產業集群產量增幅保持在10%以內,少數集群甚至出現負增長。2006年全行業實際完成服裝產量512億件,比2005年增長10.11%,其中梭織服裝180億件,比2005年增長5.88%;針織服裝332億件,比2005年增長12.54%。
《報告》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年服裝行業完成投資占紡織行業總投資的42.11%,完成投資總額較2005年增加了46.67%,增幅較2005年略有回落。江西、河南、安徽、重慶、湖北、吉林幾個內陸省份投資相當活躍;江蘇、浙江、廣東、福建也都有超過平均增幅的高增速;山東省完成投資基本與2005年持平,但投資規模位居全國首位。與紡織行業相比,我國服裝行業投資中外資和港澳台資占的比重較大,該兩項投資累計占總投資的30.90%,高於紡織行業的16.47%。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擴大了9.35%。2006年投資是一個技術改造型投資,企業為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加工質量水平而進行技改投入比重較大。2006年服裝行業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為26.27%,比2005年略降了0.5%。
《報告》指出,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進口16.97億美元,同比上升了5.5%。其中,梭織服裝及附件進口8.69億美元,同比上升了6.55%;針織服裝及附件7.17億美元,同比上升了3.11%。進口服裝消費約占我國服裝消費總額的1.5-1.8%。2006年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1470.85億美元,同比增長25.14%,佔全國外貿出口總值的15.18%。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951.9億美元,佔全部紡織品服裝出口的64.72%,佔全國商品出口總額的9.82%,服裝出口266.22億件,同比分別上升28.9%和21.16%。其中,梭織服裝及附件出口437.24億美元和84.72億件,同比分別增長24.81%和13.95%;針織服裝及附件出口449.01億美元和181.51億件,同比分別增長45.44%和24.85%。
2006年,中國服裝行業進入了歷史性產業調整升級階段。產業資源開始進行流動重組,行業區域布局、企業梯度轉移日益明顯。隨著中國服裝消費市場格局悄然生變,出口格局發生轉變,國際競爭力面臨重塑。2006年,中國在服裝大國通往服裝強國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報告》還指出,2007年,中國服裝產業的縱深發展將為我國服裝產業格局、競爭力格局變化奠定基礎。近年來,隨著內需不斷擴大,價格指數持續上升,內需切切實實成為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原動力。國內企業成熟壯大、國際名牌蜂擁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對中國市場躍躍欲試,國內中小企業在夾縫中找尋生存之道。未來的中國服裝市場新一輪「洗牌」時代已經到來,而「洗牌」的孿生姐妹「市場細分」也將隨行而至。2007年,中國服裝市場必然好戲連台,機遇和挑戰並存。2007年也是產業調整升級的關鍵年,產業的微妙變化都將對我國服裝產業的未來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
7. 服裝創業計劃書怎麼寫
1. 項目抄介紹
在這個版塊里,你要盡可能詳細的闡述你創業的初步構想,要開一家怎樣的服裝店呢?群體定位是哪個年齡層的人群呢?商品的定位又是怎樣的?都一一地寫下來,依次理清思路。
2. 店鋪的構想
這部分包含著選址和裝潢,要選一個怎樣的地段和用什麼風格的裝潢,取決於你商品的定位。做好了上一步,那麼這一步就顯得輕松多了。注意還要把在這部分的計劃費用,也大概計算出來,做到心中有數。
3. 貨源及進貨渠道
我們常說,好的貨源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見貨源的重要性。至於進貨渠道,怎有廠家、批發市場和網上進貨這三大渠道,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4. 人力規劃
你所開的服裝店,店面的導購員人數要多少才合適呢?我們可以根據第二步來計劃。其次對於導購員的培訓,也應該在計劃之內。
5. 營銷推廣
對於剛開的新店,有效的營銷推廣方法有利於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人氣,擴大知名度,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要一步步規劃好,把方法都記錄下來,屆時就能節約很多的時間成本。
8. 服裝市場分析模式
過去幾年間,女裝市場多以滿足年輕女性需求為主,
而現在,國內外許多企業都看好中高檔中年女裝市場的發展前景,從款式設計到面料、色彩、型號,都推出了適合中年女性穿著的中高檔服裝,特別是有些企業推出了完全適合中年女性特點的中高檔品牌服裝,如應大、愷撒、聖諾蘭、貝妮斯、皮爾?卡丹等等,這些品牌一出現,立即受到中年女性的喜愛。這些品牌不僅彌補了中年女性對中高檔品牌服裝需求的空白,而且對女裝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和沖擊力。
更深入來看,女性對中高檔品牌服裝的需求有很大不同。女裝的消費群體都有一個特殊性:由於收入情況較好,生活環境和生活空間強調舒適優雅,她們的視點聚焦於有品位、有個性的中高檔品牌服裝。她們對事物往往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也比較執著,在著裝方面既追求時尚又難免有些保守,她們肯花錢買實用又時尚的衣服,希望衣服能表現品位和端莊,對過於大膽前衛和花哨的衣服不太能接受。她們最鍾愛的還是在高雅樸素的衣服外配上一些小飾品,如,絲巾,胸針,綉花等,來表現服裝的個性與時尚。
因此,女裝的市場營銷策略有別於其它服裝,要掌握這特殊的銷售策略才能在中高檔中年女裝市場上引領先機。
策略一
女裝消費群體需定位清楚,服裝本身特色明顯,服裝布局和陳列獨特。所以,中高檔中年女裝只適合在檔次較高的大型商場或品牌專賣店中銷售,款式品種多,型號齊全。布局講究均衡、協調,比如不同顏色的服裝要均勻搭配地擺放,亮色服裝與暗色服裝之間要有過度。陳列講究得當、准確,比如中年女裝的型號大小差異較大,不同尺寸的服裝要使用不同尺寸的衣物架,衣物架過大或過小影響衣物的美觀,很難顯示出衣物的檔次感覺。陳列還要准確,也就是把某一款式的服裝定位通過陳列體現出來,比如某一款式的服裝適合40~50歲的女性,那麼就要選擇身材適當的模特架來陳列,過胖或過瘦會影響視覺效果,錯覺也會給中年女性的選擇購買帶來障礙。
策略二
給服裝賦予女性特別關注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更吸引女性的目光。女性不需要淺薄的潮流美,而是要追求有一定文化底蘊,能顯示自身氣質的服裝。而目前,在大型商場里出現的中高檔中年女裝,如應大愷撒、聖諾蘭、貝妮斯、皮爾?卡丹等等,這些品牌服裝本身都具有一定意義的文化內涵,通過服裝的陳列、展示、介紹,讓消費者認識到它的文化內涵;通過連續發放小冊子,持久宣傳品牌的文化特色,讓消費者真正找到屬於自己品位的服裝;通過由公眾參與的現場展示、演示活動,宣傳著裝方式也應該是有設計的,搭配是著裝設計的基礎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服裝本身的文化內涵與著裝人本身的文化內涵結合起來,創造出新的文化內涵,穿出品味。
策略三
向女性提供體貼又恰當的服務可以增加服裝的附加值。目前,在大型商場為女性提供的服務與其它服裝品牌的服務無異,她們沒有嚴格區分中年消費者和青年消費者的不同,使得一些服務並沒有到位。其實,服務可以增加服裝的附加值。因為個性化需求正在逐步成為社會化需求的大趨勢,所以個性化服務也就成為必然。女性見解獨到,營業員更應尊重她們自己的選擇,過多地向她們介紹服裝,有時會引起反感。成熟女性之間更易交流,營業員與顧客之間在年齡上可以有差異但不易過大,試想一個20歲左右的女孩子向4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介紹服裝,語言方面若再不得體,買賣雙方怎能舒服呢?優質的服務是服裝的附加值。
細心品位這三條戰略,定會在高檔女裝市場上站穩腳跟,隨著女裝市場的需求的增加以及自身的不斷發展,相信商機無限,機會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