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
重慶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
一 、重慶市宏觀市場分析
1. 重慶城市經濟概況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直轄7年來,重慶市城鎮化率從1997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38.1%,年平均提高1.7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同期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從852萬人增加到1192萬人,年均增長5.8%。人口的增加必然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
經濟快速發展。1996年,重慶人均GDP不足500美元,僅為北京的1/3,上海的1/4。但是,7年以後,重慶經濟翻開了新的一頁,2003年,重慶市GDP達到2250億元,人均GDP達980多美元。而且主城區內人均GDP還遠遠高於這一水平,像渝中區的人均GDP就已達到3085美元。根據GDP與房地產發展的關系,重慶市主城區房地產已進入快速上升階段,而且還會有幾年的高速發展時期。
2. 重慶自2001年以來的房價走勢
自2001以來,重慶房價一路飈升,2年多的時間里重慶房價已翻了一番,下面是各個時段的重慶房價對比。
2001年底:
重慶各類商品房銷售均價為1442元/㎡。
2002年:
重慶住宅銷售價格達到1415元/㎡,同比增長1.53%,非住宅銷售價格達到6369元/㎡,同比增長9.42%,人均住房面積為22.8㎡。
2003年秋季房交會:
重慶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098元/㎡。
2004年春季房交會:
重慶成交房屋11880套,成交面積近11萬㎡,成交金額近37億元,均價為3100元/㎡,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近85萬㎡,銷售均價為2540元/㎡。
3. 重慶房地產市場發展概述
1)總體房地產市場概述
確切地說,2002年7月是重慶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除了少數開發商如「龍湖」開發的樓盤銷售狀況較好以外,大多數樓盤的銷售都比較緩慢。由於重慶城市呈組團式分布格局,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交通時間和交通成本的增長使人們不願意選擇到渝中區以外的其他區域購房,「寧要渝中一張床,不要南岸一套房」一度成為人們的擇房准則。交通曾一度是制約重慶樓市發展的重要瓶頸。
2002年,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終於喚醒了重慶房地產市場,重慶的房價一路高歌猛進,竄到了2004年的3100元/㎡(按平均20%的公攤折算後的房價為2580元/㎡•建築面積)。
重慶房價上漲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A. 2002年6月,政府對重慶市土地價格和土地級別進行了調整。調整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土地出讓金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上漲了91%;二是土地基準地價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上漲了45%左右,這意味著重慶房地產市場的門檻將進一步提高。
B. 「七橋一隧」路橋實行年票制收費。2002年7月1日,重慶市政府對主城8區「七橋一隧」實行年票制收費,該項政策的實施,對房地產市場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從短期來看,實行年票制後由於降低了各組團之間的通勤時間和交通成本,使人們的購房半徑擴大,從而帶動了江北區、南岸區等地的房地產發展;從長期來看,由於改善了重慶的投資環境,大量的外來資本將湧入重慶,使重慶的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增加,從而進一步刺激重慶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C. 大規模舊城改造帶來的集中消費人群。2003年,重慶房屋拆遷量為326.4萬㎡,有5.1萬拆遷戶,其中71.4%實行的都是貨幣安置,也就是說將有3.6萬的拆遷戶將進入商品房市場。據悉,2004年,重慶主城區仍將有300萬㎡左右的拆遷量,這將進一步刺激重慶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2)商業房地產市場概述
據統計,2004年重慶商業地產投資額突破28億元,新開工面積160餘萬㎡,可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3%,其中10萬㎡以上的Mall就有10多個,總面積近100萬㎡。目前重慶主城區營業面積在5000㎡以上的商場有55家,專業市場近80個,營業面積在200—4000㎡的超市有63家。2003年,重慶商業營業用房面積為287.05萬㎡,但銷售面積只佔竣工面積的一半。全國40個重點城市中,重慶商業營業用房的空置面積達224.68萬㎡,居全國第一。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重慶商業營業用房的整體銷售情況不太理想,有一半的商業物業被迫作為固定資產沉澱下來,這與重慶大量商業物業是裙樓商鋪是密切相關的。
從重慶一家專業市場研究機構的調研分析得知,目前重慶最受歡迎的是獨門獨戶的臨街獨立式門面,其次是平層商鋪,而被大力打造的開放式商業街被投資者認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商場內二樓以上的商鋪和開放式商業街二樓以上的商鋪關注度非常低,這和經營者的選擇是密不可分的,如解放碑好吃街二層以上鋪面空置率非常高就是一個佐證。
重慶主城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獨立的商業步行街,並圍繞步行街形成一個一個的區域商業中心。從重慶主城幾大區域的商業投資競爭力來看,渝中區的商業競爭力仍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沙坪壩、江北區和南岸區。
從商業地產的發展方向來看,重慶商業地產開發主要集中在大型購物中心、開放式商業街和社區商鋪三大類,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大多數住宅小區都有一定數量的商業地產開發,商業地產開發量約占整個社區開發總量的20%。
3)土地市場概述
早在2002年7月,重慶就實行了土地招標、掛牌、拍賣出讓政策,但是至今土地交易市場仍不是很規范, 「靠關系拿地」仍是重慶土地市場的主要特徵。而且,重慶很多土地還未完全拆遷之前,就與開發商簽定意向性土地出讓協議,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拿到地,則未為可知(因為拆遷難度越來越大)。
重慶市交易中心於2003年8月29日成立,截至2004年3月近7個月時間內,共辦理土地使用權交易71宗(其中招標1宗、拍賣8宗、掛牌62宗),面積581.7公頃,平均成交單價為60.17萬元/畝。2004年3月16日重慶市土地交易中心出讓的10宗土地的平均成交單價為264.9萬元/畝,最高單價為1141.35萬元/畝(該地塊位於「江北區觀音橋街道渝北二村1號」,屬江北核心商業地段),也是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地塊成交的最高單價。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重慶有大量土地握在開發商手中,估計有3萬多畝,相當於16個「國際社區」的土地開發面積,外地開發商要與之競爭,很難在拿地方面獲得優勢。
4)重慶樓市與成都樓市的主要區別
計價方式:成都以建築面積計價銷售,而重慶一律以套內面積計價銷售;
土地交易:成都以拍賣出讓方式為主,採用凈地出讓,土地交易透明化程度較高,而重慶一般採取先公告,然後再根據報名的開發商的多少確定出讓方式(3家及3家以上採取拍賣出讓方式,2家採取掛牌出讓方式,1家則採取招標出讓方式),從2003年8月交易中心成立以來的土地出讓方式來看,以掛牌出讓方式出讓土地的居多,土地交易透明化程度較低,「靠關系拿地」仍是主要方式,而且,在重慶,一般拿地後還需自行進行拆遷,難以准確預估前期所需花費的時間及成本。
商鋪租售關系:成都商鋪的租金一般能夠支撐其售價,而重慶商鋪售價較高,但租金卻比較低。以龍湖•北辰天街為例,商鋪在前期銷售非常火爆,而從後期的經營狀況來看,不僅專賣店人流量稀少,連北京華聯經營也比較艱難,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運營模式:成都商鋪運營模式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出售產權、出售經營權、承諾一定比例投資回報等多種方式並存,但重慶由於大部分商業物業都是購物中心形式,大多數都以承諾「返租回報」的形式進行銷售。
二、主要考察地塊評析
② 2007年重慶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
一 、重慶市宏觀市場分析
1. 重慶城市經濟概況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直轄7年來,重慶市城鎮化率從1997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38.1%,年平均提高1.7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同期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從852萬人增加到1192萬人,年均增長5.8%。人口的增加必然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
經濟快速發展。1996年,重慶人均GDP不足500美元,僅為北京的1/3,上海的1/4。但是,7年以後,重慶經濟翻開了新的一頁,2003年,重慶市GDP達到2250億元,人均GDP達980多美元。而且主城區內人均GDP還遠遠高於這一水平,像渝中區的人均GDP就已達到3085美元。根據GDP與房地產發展的關系,重慶市主城區房地產已進入快速上升階段,而且還會有幾年的高速發展時期。
2. 重慶自2001年以來的房價走勢
自2001以來,重慶房價一路飈升,2年多的時間里重慶房價已翻了一番,下面是各個時段的重慶房價對比。
2001年底:
重慶各類商品房銷售均價為1442元/㎡。
2002年:
重慶住宅銷售價格達到1415元/㎡,同比增長1.53%,非住宅銷售價格達到6369元/㎡,同比增長9.42%,人均住房面積為22.8㎡。
2003年秋季房交會:
重慶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098元/㎡。
2004年春季房交會:
重慶成交房屋11880套,成交面積近11萬㎡,成交金額近37億元,均價為3100元/㎡,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近85萬㎡,銷售均價為2540元/㎡。
3. 重慶房地產市場發展概述
1)總體房地產市場概述
確切地說,2002年7月是重慶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除了少數開發商如「龍湖」開發的樓盤銷售狀況較好以外,大多數樓盤的銷售都比較緩慢。由於重慶城市呈組團式分布格局,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交通時間和交通成本的增長使人們不願意選擇到渝中區以外的其他區域購房,「寧要渝中一張床,不要南岸一套房」一度成為人們的擇房准則。交通曾一度是制約重慶樓市發展的重要瓶頸。
2002年,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終於喚醒了重慶房地產市場,重慶的房價一路高歌猛進,竄到了2004年的3100元/㎡(按平均20%的公攤折算後的房價為2580元/㎡•建築面積)。
重慶房價上漲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A. 2002年6月,政府對重慶市土地價格和土地級別進行了調整。調整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土地出讓金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上漲了91%;二是土地基準地價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上漲了45%左右,這意味著重慶房地產市場的門檻將進一步提高。
B. 「七橋一隧」路橋實行年票制收費。2002年7月1日,重慶市政府對主城8區「七橋一隧」實行年票制收費,該項政策的實施,對房地產市場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從短期來看,實行年票制後由於降低了各組團之間的通勤時間和交通成本,使人們的購房半徑擴大,從而帶動了江北區、南岸區等地的房地產發展;從長期來看,由於改善了重慶的投資環境,大量的外來資本將湧入重慶,使重慶的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增加,從而進一步刺激重慶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C. 大規模舊城改造帶來的集中消費人群。2003年,重慶房屋拆遷量為326.4萬㎡,有5.1萬拆遷戶,其中71.4%實行的都是貨幣安置,也就是說將有3.6萬的拆遷戶將進入商品房市場。據悉,2004年,重慶主城區仍將有300萬㎡左右的拆遷量,這將進一步刺激重慶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2)商業房地產市場概述
據統計,2004年重慶商業地產投資額突破28億元,新開工面積160餘萬㎡,可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3%,其中10萬㎡以上的Mall就有10多個,總面積近100萬㎡。目前重慶主城區營業面積在5000㎡以上的商場有55家,專業市場近80個,營業面積在200—4000㎡的超市有63家。2003年,重慶商業營業用房面積為287.05萬㎡,但銷售面積只佔竣工面積的一半。全國40個重點城市中,重慶商業營業用房的空置面積達224.68萬㎡,居全國第一。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重慶商業營業用房的整體銷售情況不太理想,有一半的商業物業被迫作為固定資產沉澱下來,這與重慶大量商業物業是裙樓商鋪是密切相關的。
從重慶一家專業市場研究機構的調研分析得知,目前重慶最受歡迎的是獨門獨戶的臨街獨立式門面,其次是平層商鋪,而被大力打造的開放式商業街被投資者認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商場內二樓以上的商鋪和開放式商業街二樓以上的商鋪關注度非常低,這和經營者的選擇是密不可分的,如解放碑好吃街二層以上鋪面空置率非常高就是一個佐證。
重慶主城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獨立的商業步行街,並圍繞步行街形成一個一個的區域商業中心。從重慶主城幾大區域的商業投資競爭力來看,渝中區的商業競爭力仍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沙坪壩、江北區和南岸區。
從商業地產的發展方向來看,重慶商業地產開發主要集中在大型購物中心、開放式商業街和社區商鋪三大類,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大多數住宅小區都有一定數量的商業地產開發,商業地產開發量約占整個社區開發總量的20%。
3)土地市場概述
早在2002年7月,重慶就實行了土地招標、掛牌、拍賣出讓政策,但是至今土地交易市場仍不是很規范, 「靠關系拿地」仍是重慶土地市場的主要特徵。而且,重慶很多土地還未完全拆遷之前,就與開發商簽定意向性土地出讓協議,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拿到地,則未為可知(因為拆遷難度越來越大)。
重慶市交易中心於2003年8月29日成立,截至2004年3月近7個月時間內,共辦理土地使用權交易71宗(其中招標1宗、拍賣8宗、掛牌62宗),面積581.7公頃,平均成交單價為60.17萬元/畝。2004年3月16日重慶市土地交易中心出讓的10宗土地的平均成交單價為264.9萬元/畝,最高單價為1141.35萬元/畝(該地塊位於「江北區觀音橋街道渝北二村1號」,屬江北核心商業地段),也是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地塊成交的最高單價。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重慶有大量土地握在開發商手中,估計有3萬多畝,相當於16個「國際社區」的土地開發面積,外地開發商要與之競爭,很難在拿地方面獲得優勢。
4)重慶樓市與成都樓市的主要區別
計價方式:成都以建築面積計價銷售,而重慶一律以套內面積計價銷售;
土地交易:成都以拍賣出讓方式為主,採用凈地出讓,土地交易透明化程度較高,而重慶一般採取先公告,然後再根據報名的開發商的多少確定出讓方式(3家及3家以上採取拍賣出讓方式,2家採取掛牌出讓方式,1家則採取招標出讓方式),從2003年8月交易中心成立以來的土地出讓方式來看,以掛牌出讓方式出讓土地的居多,土地交易透明化程度較低,「靠關系拿地」仍是主要方式,而且,在重慶,一般拿地後還需自行進行拆遷,難以准確預估前期所需花費的時間及成本。
商鋪租售關系:成都商鋪的租金一般能夠支撐其售價,而重慶商鋪售價較高,但租金卻比較低。以龍湖•北辰天街為例,商鋪在前期銷售非常火爆,而從後期的經營狀況來看,不僅專賣店人流量稀少,連北京華聯經營也比較艱難,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運營模式:成都商鋪運營模式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出售產權、出售經營權、承諾一定比例投資回報等多種方式並存,但重慶由於大部分商業物業都是購物中心形式,大多數都以承諾「返租回報」的形式進行銷售。
關鍵字: 房地產營銷
③ 關於房地產的市場調查報告
模版
第一部分、城市概況 3
一、地理位置 3
二、行政區劃 3
三、交通情況 4
四、專面積與人口 5
五、歷史屬文化及習俗習慣 6
第二部分 城市投資環境分析 7
一、宏觀經濟發展狀況 7
二、揚州居民生活水平 10
三、城市規劃及重大市政建設狀況 13
四、城市投資環境優劣勢分析 18
第三部分、揚州房地產市場情況 20
一、揚州房地產市場一級市場情況 20
二、二級市場情況 31
三、揚州房地產市場發展現狀及特徵概括 45
第四部分、項目基本情況 46
一、項目基本情況 46
二、項目環境分析 47
三、項目SWOT分析 52
第五部分、綜合發展結論 56
一、項目開發策略 56
二、客戶群定位 59
三、項目定位建議 60
四、銷售價格及收益分析 62
五、土地價格價格分析 70
六、投資分析 73
七、初步結論及建議 74
④ 目前重慶的房地產市場情況是怎樣的
重慶市場目前處於供需嚴重不均衡的狀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因為重慶每年人口是凈流入的因為重慶的政策比較寬松。所以重慶的房價一路飆升,而且在未來重慶的發地產市場也會迎來政策的調控,這些調控不是針對房價的,而是針對購房者的,針對購房者的資質和購買力。
⑤ 重慶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情況如何
重慶抄市場目前處於供需嚴重不均衡襲的狀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因為重慶每年人口是凈流入的因為重慶的政策比較寬松。所以重慶的房價一路飆升,而且在未來重慶的發地產市場也會迎來政策的調控,這些調控不是針對房價的,而是針對購房者的,針對購房者的資質和購買力。
⑥ 急需一份重慶房地產的市場調查報告和心得體會
提幾個要點:
1、你對重慶未來的規劃了解嗎?
2、主城版塊意識。專
3、區域消費水平。
4、針對怎樣屬的消費人群。
5、市場調查,採集數據。
6、對有興趣的地區,了解當地經濟發展情況。
7、全國、地方政策的要點掌握,並對開發所產生的影響。
8、地方年鑒。
9、房地產利潤增漲或削弱點。
10、利弊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