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QQ啊,騰訊新聞不是彈出來過,我記得北京第一,11月份就銷售了91000輛汽車,12月同比增長30%呢,咱們「首堵」一年銷售100多萬輛車呢
②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的概念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抄主要是通過對汽車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調查、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並對項目建成以後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
③ 為什麼幾大汽車廠商都要退出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汽車製造業現狀如何
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本土汽車生產主要由美日幾家大型汽車品牌公司控制,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主要布局在墨爾本、阿德萊德和吉朗等地。1974年澳大利亞汽車生產以47.5萬輛的產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並大幅降低關稅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車大量湧入,原本多樣化的本土汽車市場進一步細分,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汽車生產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僅以16.1萬輛的產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後一條汽車生產線在阿德萊德關閉,宣告本土汽車製造成為歷史。
(2019·新課標)澳大利亞汽車生產存續期間,整車和零部件工廠布局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有利條件:開發早的城市地區,基礎設施齊全,易於配套;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是主要消費市場;勞動力充足;臨海,港口多,交通運輸方便。
(2019·新課標)澳大利亞汽車市場對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的原因:人口少,市場規模小;國土面積大,自然環境多樣,對車的種類和型號要求多樣;進口政策放寬後,國外汽車品牌進入加劇了本土汽車市場競爭,消費者偏好趨於多元化。
(2019·新課標)澳大利亞汽車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高;汽車廠商難以通過規模生產降低成本。
(2019·新課標)汽車生產的退出對當地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外資撤離,投資減少,經濟下滑;相關配套產業萎縮或消失,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更突出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④ 當豐田福特和霍頓取消澳洲本地生產線,澳洲的汽車市場和經濟會受到什麼影響
取消本地生產線,相當於買車需要從外地甚至進口,會提高買車的經濟。以及大片的失業率。
澳洲汽車製造成本偏高是公認的。澳洲勞工成本高和澳洲本地市場規模有限是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我看來汽車行業從澳洲退出既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情。汽車工業在澳洲GDP里佔比僅有0.4%,還不如統計誤差大。澳洲政府單2012年就給汽車工業補貼了至少3.5億澳元,如果排除掉出口車的話,每輛澳洲人開的澳洲車浪費澳洲納稅人至少3500澳元。而這些錢能救活澳洲汽車工業嗎?如果擺多米諾骨牌的桌面不平,倒台是遲早的事。
⑤ 澳大利亞有哪些汽車品牌
澳大利亞的霍頓汽車公司( Holden )在澳大利亞歷史上有著極其特別的地位,因為澳大利亞大陸上第一部由澳大利亞人自己生產的汽車。霍頓公司對於高質量的追求,不僅體現在它的產品上,還有就是它對於顧客無微不至的服務,以顧客為中心的原則一直成為公司持續發展和被澳大利亞人廣泛認可的核心原動力。
配置方面,霍頓ColoradoZ71配備有前排座椅加熱、後視攝像頭、Mylink信息娛樂系統、7英寸液晶屏等。
霍頓ColoradoZ71搭載的是2.8L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00馬力(147kW),峰值扭矩為440N·m,傳動部分匹配6速手動或6速自動變速箱。
⑥ 澳洲買2手車哪些牌子的車性價比最高
二手車市場在澳大利亞比較成熟和完善,也有相當大的規模,在這個主要靠機動車通行的國家,二手車店遍布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他們每周都會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和優惠車輛,將大大的價格標簽貼在汽車前擋風玻璃上,我們可以挨家的詢問打聽,比較。汽車品牌也比較多,尤其美國,亞洲和本土車型居多,也有歐洲車。個人建議買日本和韓國的小型車,當然也可以選擇FORD或者本土的HOLDEN,但由於排氣量基本都在2.0以上甚至4.0,體積比較大也比較費油。所以日韓的車有一定的優勢,TOYOTA 和HYUNDAI在留學生裡面見得比較多,省油經濟,當然不算那些有錢的公子哥和大小姐們,他們幾乎都是BMW和BENZ的主顧。這里對車型和品牌的選擇不做指令性引導,只要從經濟實惠角度出發就對了。
如果選擇好了車,和二手車行就要進行下一個重要步驟了——談價格。雖然是明碼標價,但很多地方仍然可以繼續殺價,如果身邊有熟悉車的朋友最好是帶著他同行,因為我們還是要簡單研究一下車輛本身的價值。3000-5000多刀的三門,雙排座。1.3-1.5的排氣是學生車,屬於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由於二手車通常都是翻新的,內飾重新包裝,清洗,上油,維修。發動機,底盤等重要部位基本不動,所以要仔細檢查,並根據已經行使的公里數,來決定最後價格。澳大利亞開車比較多,所以車輛一年有時候跑個3-4萬公里都是正常。不敢說他們不會修改公里數,選擇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擦亮眼睛,同時澳大利亞比較實在,也不要惡意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