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一篇關於春節的調查報告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在春節期間,我國每個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慶祝,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更應了解這豐富多采,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
調查時間:*年*月*日
調查地點:家中及周邊
調查對象:家中及附近老人
調查方式:詢問並記錄
調查結果: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直到正月十五。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掃塵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傳說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惡行。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到灶房擺上桌子,向灶王爺敬香,供上甜品。舉行過祭灶後,便要掃塵,新春掃塵其用意是要把「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臘月三十 貼門神貼春聯 貼福字 貼窗花 貼年畫 守歲年 吃餃子 放爆竹 給壓歲錢
除夕是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過年都有貼門神春聯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旁,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春聯原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大紅紙上,有吉祥避邪的意思,但守制要用白綠黃三色。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飯要慢慢地吃,一直吃到深夜,而餃子則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在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到半夜子時吃。當新年鍾聲敲響時,整個中華大地上爆竹聲震響天宇。下面就是給壓歲錢,這可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了。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拜年 聚財 春節早晨,開門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稱為「滿堂紅」。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表達美好祝願的方式
拜年的形式
一是走親戚的拜訪。初一必須到長輩家,須帶禮物。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給同事朋友拜年,一般寒喧兩句就要告辭。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一年來欠人家情,就要借拜年之機買些禮物。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見面彼此說:「恭禧發財」
另外 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
正月初二 祭財神
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新年中第一個十五月圓之夜,天上一輪圓月朗照,人間則聚食形如滿月的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豐富了,不少人甚至開始了中西結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為元宵餡之一。鰲山燈桿、火樹銀花,這是元宵節最突出的景觀。張燈放火、觀燈游賞是元宵主要的節俗活動。元宵節真是中國的狂歡節
過了正月十五,這一年的春節算是結束了
㈡ 關於春節的調查報告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
春節
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歷(陽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 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准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年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節還是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元日後,開始走親訪友,互送禮品,以慶新年。年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
喜慶氣氛。此時,正值「立春」前後,古時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鞭牛迎春,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各種社火活動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壓歲錢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合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裡,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進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八仙變的,在暗中幫助孩子把祟嚇退,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稱為"壓歲錢"了。
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時整放鞭炮也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它寓意著」辭舊歲,迎新春」.對於迎接新春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守歲」這么說吧,」守歲」其實就是指從大年30到初一期間不睡覺.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這是玩的最好時間.當然這也不是盡然的,有些老當益壯的老年人也會和著年輕人們一起鬧新年呢!
年夜飯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團年飯.當然,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裡吃,也可以在長輩家裡吃.對於團年飯的菜式和菜數都是有很嚴格的規矩的.在我們家.每年的團年飯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菜.魚象徵年年有餘,而雞又是廣東人最喜歡的食物.它們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呢!
㈢ 關於春節前某商場的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查報告,就是根據市場調查、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市場對商品的回需求狀況以及與此答有關的資料的文書。換句話說就是用市場經濟規律去分析,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透過市場現狀,揭示市場運行的規律、本質。市場調查報告是市場調查人員以書面形式,反映市場調查內容及工作過程,並提供調查結論和建議的報告。市場調查報告是市場調查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其撰寫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市場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質量。一份好的市場調查報告,能給企業的市場經營活動提供有效的導向作用,能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客觀依據
㈣ 春節傳統活動調查報告500字
春節快到了,平湖的大街小巷都變了樣。彩燈、「福」字、對聯……多得數也數不清。就在這萬分忙碌、喜慶的日子裡,我用眼睛捕捉了幾個好鏡頭。
一、小區
別的小區不說,就說我住的小區吧,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有一位姓王的老公公,提筆寫下了一副對聯:「雄雞福壽唱新歌,猴報安康吟雅韻」。好吧,真可以稱得上是絕妙啊!除此之外,每家每戶都貼上了「福」字。小區的牆面、樓梯都穿上了新衣服,大家都在等待春節的到來。
二、超市
超市裡,人可是多得不得了!不要說刮風下雨,大家都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了再說。飲料、小吃櫃台上可是銷售一空啊,假如說,在這兒丟了人,找起來可不容易!悄悄告訴你,幸虧我家購年貨購得早,要是你現在去啊,付錢結帳不知要等到何年哪月。排隊的隊伍就像一條龍,在超市裡穿梭。你要從超市進去,就別想從那兒出來!
三、商店
門口的小商店也忙得不亦樂乎。門口掛滿了紅燈籠,一串一串的,看得我眼花繚亂。在這么多商店裡,最喜氣洋洋的要數建國路口的小吃店—「有意思」了。一走進「有意思」,一隻只「燒雞」朝我迎面撲來,害得我口水直流。瞧,窗戶上、牆壁上、天花板上,貼滿了「雞」,哎,那麼多「雞」,吃都吃不完哪!
四、馬路、公路
馬路上,汽車來來往往。有的是搬家公司的,有的是結婚車,還有的是去老家探親戚的。在那寬寬的高速公路上,警察叔叔可是隨處可見,你們不知道吧,據說,今年春節,回家探親戚的人源源不斷,司機大哥為了多賺點票票,就要超載。他們雖然都把超載的人藏得好好的,但是都逃不過警察的火眼金睛,超載的人都罰了款。我現在真想說一句:「警察叔叔,您辛苦啦!」
五、老人、大人、小朋友
在春節的晚上,大家都會拿出已經買好的煙火、鞭炮放,漂亮的煙火在天空中綻放,增加了節日的氣氛。每個人都穿上了新衣服,等著長輩發紅包。看著這一個個厚厚的紅包,大家心裡都開了花。我啊,現在已經收到500元的壓歲錢了,當然我不會亂用。我都把它們藏在小金庫里,等到教學費的時候,再把它們給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