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市場調研目的是什麼
(1)通過了解分析提供市場信息,可以避免企業在制訂營銷策略時發生錯誤,或可以幫助營銷決策者了解當前營銷策略以及營銷活動的得失,以作適當建議。只有實際了解市場情況下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市場營銷策略和企業經營發展策略。
(2) 提供正確的市場信息,可以了解市場可能的變化趨勢以及消費者潛在購買動機和需求,有助於營銷者識別最有利可圖的市場機會,為企業提供發展新契機。
(3) 有助於了解當前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和技術經驗,為改進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信息。
(4)整體宣傳策略需要,為企業市場地位和產品宣傳等提供信息和支持。
(5)通過市場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除了可供了解市場的情況之外,還可以對市場變化趨勢進行預測,從而可以提前對企業的應變作出計劃和安排,充分地利用市場的變化,從中謀求企業的利益。
(1)市場調查處為擴展閱讀:
市場調研研究方法:
(1)文案調研
主要是二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的渠道來自網上資料搜索和圖書館等書籍信息搜索。
(2)實地調研
實地調研可分為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三種。
(3)特殊調研
特殊調查有固定樣本、零售店銷量、消費者調查組等持續性實地調查;投影法、推測試驗法、語義區別法等購買動機調查;CATI計算機調查等形式。
(4)競爭對手調研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句中國最古老的成語勾畫出了競爭研究的重要性。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不了解競爭市場情況,不認識競爭對手,就意味著沒有勝算的機會。
市場調研報告核心:
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准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像。
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事物,詳細地佔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的本質。
至於對策,調研報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對策的制定是一個深入的、復雜的、綜合的研究過程,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是否被採納,能否上升到政策,應該經過政策預評估。
② 市場調查的流程是什麼
市場調研工作的基本過程包括:明確調查目標、設計調查方案、制定調查工作計劃、組織實地調查、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1、調查目標
進行市場調查;首先要明確市場調查的目標,按照企業的不同需要,市場調查的目標有所不同,企業實施經營戰略時,必須調查宏觀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尤其要調查所處行業未來的發展狀況。
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策略時,要調查市場需求狀況、市場競爭狀況、消費者購買行為和營銷要素情況;當企業在經營中遇到了問題,這時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進行市場調查。
2、調查方案
一個完善的市場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調查目的要求、調查對象、調查內容
、調查表、調查地區范圍、樣本的抽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工作計劃。組織領導及人員配備、訪問員的招聘及培訓、工作進度、費用預算。
4、實地調查。市場調查的各項准備工作完成後,開始進行問卷的實地調查工作,組織實地調查要做好兩方面工作。做好實地調查的組織領導工作、做好實地調查的協調控制工作。
5、整理分析。實地調查結束後,即進入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階段,收集好已填寫的調查表後,由調查人員對調查表進行逐份檢查,剔除不合格的調查表,然後將合格調查表統一編號,以便於調查數據的統計。
6、調查報告
撰寫調查報告是市場調查的最後一項工作內容,市場調查工作的成果將體現在最後的調查報告中,調查報告將提交企業決策者,做為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策略的依據。市場調查報告要按規范的格式撰寫,一個完整的市場調查報告格式由題目、目錄、概要、正文、結論和建議、附件等組成。
(2)市場調查處為擴展閱讀:
市場調查的作用
1、有助於更好地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改進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速,新發明、新創造、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日新月異。這種技術的進步自然會在商品市場上以產品的形式反映出來。通過市場調查,可以得到有助於我們及時地了解市場經濟動態和科技信息的資料信息。
為企業提供最新的市場情報和技術生產情報,以便更好地學習和吸取同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改進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強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力,保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2、為企業管理部門和有關負責人提供決策依據
任何一個企業都只有在對市場情況有了實際了解的情況下,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市場營銷策略和企業經營發展策略。在企業管理部門和有關人員要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決策時,如進行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分銷策略、廣告和促銷策略的制定,通常要了解的情況和考慮的問題是多方面的。
只有通過具體的市場調查,才可以得到具體的答復,而且只有通過市場調查得來的具體答案才能作為企業決策的依據。否則,就會形成盲目的和脫離實際的決策,而盲目則往往意味著失敗和損失。
3、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商品市場的競爭由於現代化社會大生產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進步,而變得日益激烈化。市場情況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而促使市場發生變化的原因,不外乎產品、價格、分銷、廣告、推銷等市場因素和有關政治、經濟、文化、地理條件等市場環境因素。
對於企業來說,能否及時了解市場變化情況,並適時適當地採取應變措施,是企業能否取勝的關鍵。
③ 怎麼做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是創業相當重要的一環.
市場調查主要是尋找目標市場可能的商機,
為自己進專入該商屬業領域提供定性定量依據.
從加拿大的情況看,
現在創業或者興辦企業一點不做市場調查的生意人越來越少,
關鍵是市場調查的質量和方法,
對市場調查的深淺程度的把握.
有的人捨得花大價錢請專業市場調查公司來做,
有的人則是自己走馬觀花看一看而已,
這樣市場調查效果就完全不同.
市場調查的方法很多,
在企業管理的教科書中有相當詳細的論述.
但是從從小企業市場調查實用的角度,
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
親自考察市場.
如果要買下一個餐館,
你可以到它那裡觀察幾天的客流量,
甚至到它那裡免費打幾天工體經驗餐館的商業氣氛;
(2)
查閱行業資料,
如統計年鑒﹑商業名錄和專業報刊雜志;
(3)
與行業專家或者企業家交談或請教;
(4)
參觀行業展覽會﹑新產品發布會﹑參加行業協會活動;
(5)
與有關顧客交談;
(6)
聽取親朋好友對做生意和選擇行業的看法;
(7)
聯系進出口商.
將自己的產品在一個地點先經營著,主要還是自己到相應的地方查看,翻閱最新的網路資料!對其整理!
④ 市場調查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1.市場調查的步驟
市場調查的步驟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據調查的內容、時間來確定。一般說來,市場調查分為三個階段,即准備階段、調查階段和資料處理階段。
(1)准備階段
這一階段的任務,主要是制訂調查計劃和進行試驗調查。調查計劃要按照調查的要求制訂,計劃作出後要進行試驗調查。
進行試驗調查是為了驗證調查計劃、調查表格制訂得是否正確,以免盲目進行正式調查,走了彎路。進行試驗調查,一般以收集第二手資料為主,同時通過與人員交談收集一些第一手資料。試驗調查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以保證試驗結果的准確性。
(2)調查階段
這一階段應一邊收集整理第二手資料,一邊開展第一手資料的調查收集工作。在調查工作中,如發現計劃不周,應及時加以修正或補充。
(3)資料處理階段
資料處理是調查的最後階段,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如果沒有這一階段,調查就沒有結果,調查中的一切耗費也就沒有收獲。
資料處理階段有兩項工作,一是整理分析研究資料,二是提出調查報告。
整理資料、分析研究是資料處理工作的第一步。將調查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製表、統計,然後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過程,既要剔除調查資料中可查出的錯誤部分,又要找出資料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得出合乎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結論。
在分析整理資料時,要估計可能的誤差。調查中的誤差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因抽樣調查中選取樣本沒有代表性引起的;二是因調查者的技術不高造成的,例如調查表設計不當,調查者在整理數據時對不完整的答案作出不符合實際的主觀推斷等;三是由被調查者疏忽、遺漏、拒絕回答而造成的。
在整理資料的基礎上要提出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有專題報告和綜合報告兩種形式,具體採取哪種形式由調查的目的和要求來決定。在調查報告中要回答調查計劃中所提出的問題,並盡可能用准確的調查數字來說明:文字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分析問題力求客觀,避免主觀武斷和片面性:要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意見,避免不著邊際、模稜兩可的空談。
調查報告的結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調查的目的和范圍,使用的方法,調查的結果,提出的建議和必要的附件。
2.市場調查的方法
市場調查的方法很多,從取得資料的方法來看,可分為三大類: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
(1)詢問法
詢問法是一種最直接的調查方法,是了解被調查者的購買動機、意向和行為時常用的方法,其特點是被調查者知道自己正在被調查。根據調查人員與被調查者的接觸方式不同,詢問法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面談調查法。面談指調查者與被調查者直接交談。面談調查法有多種分類,例如,從人數上分為個人面談和小組面談,從時間上分為一次面談與多次面談等。面談調查的好處很多,一是當面聽取被調查者的意見,印象深刻,也比較詳細;二是被調查者對問題理解不夠透徹時,可以當面解釋,回答的內容不夠明確時,可以當場要求補充,因而獲得的資料比較准確;三是可以採取靈活的方式,根據被調查者的態度,有簡有繁地進行,並可使被調查者相互啟發,取得一些可以回憶或較機密的資料。面談調查也存在一些缺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對調查人員的要求較高,要求其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技術水平和良好的工作態度,而這么多稱職的人員很難找到;第二,有很多被調查者因外出或工作關系不能接受調查;第三,會出現因工作人員在談話記錄上的失誤而使資料不準確的情況。
②郵寄調查法。是將設計好的調查表格,通過郵寄送到被調查者手中,由被調查者填好後寄回。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調查成本較低,節約人力和時間,同時被調查人員有足夠的時間考慮問題,回答問題相對比較慎重。缺點是回收率低,影響調查的代表性,並且花費的時間較長。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給被調查者一定的物質利益,以補償被調查者郵寄費用的支出。
③電話調查法。由調查人員按照規定的樣本范圍,用電話詢問被調查者的意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成本比面談低,調查速度快,並可克服被調查者不便接待或不願接待的困難,對不明確的問題可以作適當解釋,比郵寄調查靈活。缺點是交談比較簡單,容易引起偏見,且並非可以輕易獲得全部的電話號碼,因而調查范圍受到限制。
④問卷留置調查法。由調查人員將調查表當面送交被調查人,說明調查要求,留給被調查者自己填寫,然後由調查人員按照規定的時間收回。
⑤日記調查法。由被調查人把需要調查的內容採用日記的形式連續記錄下來,然後定期寄給調查者。這是一種固定樣本連續調查的方法,需要與被調查者建立固定的聯系,並給被調查者一定的報酬。記錄的日記主要包括購買日記、消費日記和廣告日記三種內容。購買日記中記錄的是消費者的購買方式、購買時間、購買地點、購買數量、購買品種等;消費日記記錄每一時期的平均消費數量和總消費數量;廣告日記提供收看電視、收聽廣播或閱讀其他宣傳資料的情況。日記調查的優點是容易得到連續性資料,調查的結果也比較可靠。缺點是成本較高,花費時間較長,被調查者會感到厭煩而採取敷衍的態度,使資料失真。
(2)觀察法
觀察法的主要特點是調查者到現場觀察對方的行動,而對方並不感到自己正在被調查,因而有一定的客觀性,所得到的結果准確性較高。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調查的面較為狹窄,花費的時間較長。常用的觀察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直接觀察法。又叫做顧客動作觀察法,通常用於調查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消費品的包裝、商標和櫥窗陳列對用戶的吸引力等。通過對顧客動作的觀察。決定自己的營銷決策。例如,可以通過顧客提出的訂貨單或詢問所需要的品種、牌號、色澤、包裝等要求,來研究商店的備貨;從觀察不同類型的顧客對不同商品的購買情況和櫥窗布置的吸引力,決定廣告的內容;從觀察街道行人的穿著和攜帶商品的情況,來研究產品的設計,等等。
對消費者行為的直接觀察包括銷售現場觀察、使用現場觀察和供應現場觀察三個方面。銷售現場主要觀察顧客購買商品、攜帶商品的狀況等,以此來確定本企業產品的式樣、色彩和包裝裝潢;使用現場主要觀察用戶對本企業產品或競爭對手產品的使用狀況及意見和要求,以此確定本企業產品的質量和要求;供應現場主要觀察競爭對手購買生產資料的狀況,以判斷競爭對手的產品發展方向,並確定本企業的營銷戰略和策略。
②行為記錄法。即採用各種儀器或人工來記錄消費者行為的方法。一般用於調查消費者的流量、消費者的行為變化、廣告的效率等。例如,某街道或某商店在一定時間內經過的行人或用戶有多少,什麼時候最多,什麼時候最少,以此確定商店的營業時間和進貨量;又如,記錄廣播電台或電視台在什麼時候聽眾或觀眾最多,以此確定如何安排廣告節目;再如在兩種以上廣告媒體(如報紙、雜志、圖書等)上刊登廣告,廣告中附有回條,憑回條到公司購買商品享受九折優待,公司根據回條各占的比例,即可知道哪一種廣告媒體能更好地把商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
(3)實驗法
這是一種通過小規模的「實驗」而獲得有價值的數據和資料的方法。實驗法來源於自然科學的實驗求證,把它推廣應用到市場調查中,就成為市場調查實驗。
實驗法現已成為市場調查中用途很廣的方法。凡是某種商品改變品種、質量、包裝、設計、價格、商標、廣告等時,都可運用這種方法做小規模的試驗性銷售,來了解顧客的反應,決定本企業的營銷策略。這種方法可同時使正常生產、正常銷售與市場調查結合進行,取得良好的效果。
實驗法在營銷活動中有多種功能,但最重要的是試銷。試銷的具體形式有多種,例如新產品試銷專櫃、試銷門市部、展銷會等。在試銷過程中既可以預測某種新產品的市場潛量,也可以比較哪一個市場的銷路大,哪一種式樣、色彩、包裝的銷路好,等等。
⑤ 什麼叫市場調查
指用一定的方法,對市場情況進行考察,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市場調查是指用內科學容的方法,有目的、系統地搜集、記錄、整理和分析市場情況,了解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企業的決策者制定政策、進行市場預測、做出經營決策、制定計劃提供客觀、正確的依據。
企業開展市場調查可以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委託專業市場調查公司來做,二是企業自己來做,企業可以設立市場研究部門,負責此項工作。市場調研工作的基本過程包括:明確調查目標、設計調查方案、制定調查工作計劃、組織實地調查、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5)市場調查處為擴展閱讀:
市場調查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有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一般來說,前一種方法適宜於描述性研究,後兩種方法適宜於探測性研究。企業做市場調查時,採用調查法較為普遍,調查法又可分為面談法、電話調查法、郵寄法、留置法等。
這幾種調查方法各有其優缺點,適用於不同的調查場合,企業可根據實際調研項目的要求來選擇。資料的整理方法一般可採用統計學中的方法,利用Excel工作表格,可以很方便地對調查表進行統計處理,獲得大量的統計數據。
⑥ 市場調查是做什麼的
市場調查是在市場營銷的整個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它把消費者、客戶、公眾和營銷者通過信息聯系起來,這些信息有以下職能:識別、定義市場機會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優化營銷組合並評估其效果。 市場調查要確定說明問題所需的信息,設計收集信息的方法,監測和執行數據收集的過程,分析結果,並把調查中的發現和其含義提供給客戶。 市場調查包括定量調查,定性調查,媒體和廣告調查,商戶和工業品調查,特殊社會群體調查,民意測驗和案面研究。 市場調查的目的是為管理部門提供參考依據。利用市場調查的部門可以是企業、公司、團體以及任何一切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決策層或個人。市場調查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制定長遠性的戰略性規劃,也可能是為制定某階段或針對某問題的具體政策或策略,提供參考依據。研究可以是學術性的,也可以是實用性的。 市場調查的對象是人群或民眾。可以是廣泛的民眾,也可能是具有某些特徵的民眾群體。 市場調查的內容可以是涉及到民眾的意見、觀念、習慣、行為和態度的任何問題,可以是抽象的觀念,例如人們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等;也可以是具體的習慣或行為,例如人們接觸媒介的習慣;對商品品牌的喜好;購物的習慣和行為等等。可以是純學術的問題,也可以是商業性的問題或是其他實用性的問題。 市場調查的原則是遵循科學性與客觀性。調研人員自始至終均應保持客觀的態度去尋求反映事物真實狀態的准確信息,去正視事實,接受調查的結果。不允許帶有任何個人主觀的意願或偏見、也不應受任何人或管理部門的影響或「壓力」去從事調研活動。調研人員的座右銘應該是:「尋找事物的本來面目,說出事物的本來面目」。市場調查的客觀性還強調了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應當採用科學的方法去設計方案、定義問題、採集數據和分析數據,從中提取有效的、相關的、准確的、可靠的、有代表性的當前的信息資料。 市場調查的結果是經過科學方法處理分析後的基礎性數據和資料,可以用各種形式的調研報告向社會或委託人公布(如有協議或合同,應根據文件的要求執行)。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受到的啟示以及有關的建議都應在報告中提示,以幫助管理決策部門利用這些信息並作出相應的反應或行為。但必須強調指出:市場調查的結果只是用於幫助管理部門作出正確的決策。其結果本身不是一種目的。 市場調查的任務就是為管理和決策部門提供相關的、准確的、可靠的、有效的和當前的信息。正確的決策不是靠直覺和猜測得到的。缺乏充分依據的信息,可能導致錯誤的決策。例如美國的約翰遜公司由於憑直覺為其產品命名而導致失敗就是一個例子。約翰遜公司用公司名來命名嬰兒阿斯匹林。約翰遜產品以溫和著稱,但「溫和」並不是人們對嬰兒阿斯匹林所需要的性能。嬰兒阿斯匹林應該是「安全」的。而且,「溫和」的阿斯匹林會使一些人誤認為它不夠有效。因此,從直覺上似乎是很自然的東西卻導致了錯誤的決策。 據了解,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中,科學的成分佔80%,藝術的成分佔20%;而中國企業剛好相反:科學的成分佔20%,藝術的成分卻佔了80%,甚至還要高。由此造成了企業營銷人員的困惑:為什麼當初的計劃不能如願實現?為什麼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如此多的未預計到的問題?等等。實際上,直接的原因就在於:由於科學成分所佔的比例太低,常常導致對營銷活動無法掌控。 今天的時代被稱作信息時代,所有的企業都需要獲得准確而且快速的信息,無論企業規模是大還是小,了解市場、了解顧客都是成功的基礎。這一點很多人都已經認識到了,只可惜目前許多國內企業的這種「認識」還是口頭上的,甚至還存在一些誤區
⑦ 市場調查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一、市場調查的基本步驟
不同類型的市場調查的程序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以下五個步驟:
(1)明確調查目的
這是進行市場調查的首要問題。只有目的明確了,才可以進行其他步驟。一般來說,主要目的是通過收集與分析資料,研究解決企業在市場營銷中所存在的問題,尋求正確可行的改進措施。
①主要應考慮的問題:
•
為什麼要進行市場調查——解決在營銷中所存在的問題
•
通過調查要了解那些問題——需要哪方面的資料和信息
•
調查結果的具體用途——尋求改進措施
②明確調查目的的方法
•
最開始提出的問題往往涉及面廣,也比較籠統。
•
先進行初步調查,對手頭已掌握的有關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找出市場調查的主要的主要問題;其次進行某些非正式調查(實驗性的訪問調查),如徵求專業人員對市場問題的分析,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
在上述調查的基礎上,確定市場調查的范圍,排除與調查目的關系不大的設想,使調查目標更加集中。
(2)確定市場調查對象
(3)預備調查
·初步情況分析
重點收集對所要研究的問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研究發現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探索問題所在。
·非正式調查(試探性調查)
針對初步情況分析得到的結果,向本企業內部有關人員、精通本問題的專家和人員、有代表性的用戶徵求意見。
·預備調查的結果:使調查的問題明朗化,縮小調查范圍。
(4)正式調查
(1)制定調查方案(先確定調查主題,還包括以下內容):
•
決定收集資料的來源和方法。
•
准備所需的調查表格
•
抽樣設計
市場調查按調查對象范圍大小可分為:①全面調查:對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個體都進行調查(費時、費力、成本高)。②抽樣調查:從調查對象的全體(總體)中選擇若干個具有代表性的個體組成樣本,對樣本進行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的特徵。
企業通常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全面調查方法只有在產品銷售范圍很小、用戶很少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1)制定調查方案
•
抽樣技術:從調查總體中抽取樣本的技術。抽樣技術的優劣將直接影響樣本的代表性和調查結果的可靠性。
•
抽樣技術的分類(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隨機抽樣。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在總體中每一個被抽取的機會均等(常用的方法有:①簡單隨機抽樣;②等距抽樣;③分層隨機抽樣;④分群隨機抽樣)。
第二類:非隨機抽樣。按調查目的和要求,根據一定標准來選擇抽取樣本,總體中每一個體被抽取的機會是不平等的。(常用的方法有:①任意抽樣;②判斷抽樣;③配額抽樣)。
(2)現場實地調查:指調查人員按確定的調查對象、調查方法進行實地調查,收集第一手資料。
(5)結果處理
•
整理分析資料
*
編校(檢查驗證收集的資料是否可靠,剔除不符合實際的資料)
*
資料分類(調查前分類;調查後分類)
•
提出調查報告:報告內容要緊扣調查主題,突出重點,客觀公正、簡明扼要、觀點明確、分析透徹。盡可能使用圖表。
⑧ 市場調研按其性質分為哪三種
一、探索性調研 探索性調研是為了界定問題的性質以及更好地理解問題的環境而進行的小規模的調研活動。探索性調研特別有助於把一個大而模糊的問題表達為小面精確的子問題以使問題更明確,並識別出需要進一步調研的信息(通常以具體的假設形式出現)。在調研的早期,我們通常對問題缺乏足夠的了解,尚未形成一個具體的假設。 X牌的一次性尿布市場份額去年下降了,為什麼?公司方面也不能確定。是經濟衰退所影響?廣告支出的減少?銷售代理效率低?還是消費者的習慣改變了?顯然,可能的原因很多,公司無法一一查知,只好用探索性調研來尋求最可能的原因,如從一些用戶及代理商處收集資料,從中發掘問題。假設試探性的解釋是 X牌是一種價格經濟的尿布,起初是為了與低成本的品牌競爭,而現在有小孩的家庭比這個品牌剛上市時更有錢,並願意花更多的錢在高質量的嬰兒用品上,這是公司市場份額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小孩的家庭有更多的實際收入以及在嬰兒用品上願意花更多的錢」,這是我們通過探索性調研得到的假設。
探索性調研有時也用來使調研人員更加熟悉問題,這在調研人員剛接觸某類問題時更加明顯(如市場調研人員首次為某一公司工作)。
探索性調研也可用來澄清概念。例如,管理人員正在考慮服務政策方面將要發生的改變,並希望這種改變會導致中間商的滿意。探索性調研可以用來澄清中間商滿意這一概念並發展一種用來測量中間商滿意的適當方法。
總之,探索性調研適合於那些我們知之甚少的問題,它可以用於以下任何一個目的:
1.更加明確地表達問題並作出假設;
2.使調研人員對問題更加熟悉;
3.澄清概念。
當調研開始時,我們缺乏知識,探索性調研在增加見識和建立假設方面具有靈活性的特點。調研經驗表明,二手資料調研、經驗調查、小組座談和選擇性案例分析在探索性調研中特別有用。
進行探索性調研最經濟、最快速的方法是通過二手資料。二手資料就是那些可以從現有資料中獲取的資料,人口統計資料,公開發布的調查,公司的內部記錄,都是二手資料。經驗調查也稱為關鍵人物調查,是通過調查那些熟悉調研對象的人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被調查者一般不使用概率抽樣來抽取,而是根據問題的特點由調查者慎重決定的。小組座談是探索性調研的另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在小組座談中,一些人坐在一起討論調研人員感興趣的課題。選擇性案例分析是指選取若干實例或情況,進行廣泛調查,並把調查到的情況同調研的具體問題進行比較,期望從案例的分析中得到教訓,幫助決策。
[h]二、描述性調研
描述性調研,正如其名,處理的是總體的描述性特徵。描述性調研尋求對「誰」、「什麼」、「什麼時候」、「哪裡」和「怎樣」這樣一些問題的回答。不像探索性調研,撤述性調研基於對調研問題性質的一些預先理解。盡管調研人員對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理解,但對決定行動方案必需的事實性問題作出回答的結論性證據,仍需要收集。
描述性調研可以滿足一系列的調研目標,描述某類群體的特點,決定不同消費者群體之間在需要、態度、行為、意見等方面的差異,識別行業的市場份額和市場潛力是非常常見的描述性調研。
商店經常使用描述性調研以決定他們的顧客在收入、性別、年齡、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特徵,這樣的描述並沒有給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徵」的解釋。描述性調研提供的結果經常用來作為解決營銷問題的全部信息,盡管沒有對「為什麼」給出回答。一家商店從描述性調研中了解到該店的顧客67%是年齡在18—44歲之間的婦女,並經常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購物,這種描述性調研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它使商店直接向婦女開展促銷活動。
一個好的描述性調研需要對調研內容有相當的預備知識,它依靠一個或多個具體的假設,這些假設指導調研按一定的方向進行。在這方面,描述性調研與探索性調研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探索性調研比較靈活,而描述性調研比較呆板,描述性調研要求對調研中的誰、什麼、什麼時候、為什麼和怎樣作出明確的回答。
假設一家快餐店開設了一家分店,公司想知道人們是如何惠顧這家分店的。在這個描述性調研開始之前考慮一下需要回答的問題,惠顧者是誰?是那些進店的人嗎?如果他們只是參加開業初的贈送活動而不購買任何東西呢?也許惠顧者應當定義為那些從店裡購買東西的人。惠顧者是以家庭為單位定義還是以個人為單位定義?應該測量這些人的什麼特點呢?我們是否要測量他們的年齡、性別或他們的居住地點及他們是如何來這里的?應當在什麼時候去測量他們,是在他們購買時還是購買以後Z調研是在開業後的一周內完成還是等業務趨於平穩後進行?當然,如果我們對口碑的影響很感興趣,那麼,我們至少必須等到這些影響發生了作用。我們應當在什麼地方測量呢?是在店裡、店外,還是惠顧者的家裡呢?我們為什麼要測量他們呢?是用這些資料來制定促銷計劃還是來決定新的分店的位置呢?若是用來制定促銷計劃的話,我們的重點應放在人們是如何知道這家店的;若是用來決定新的分店的位置的話,重點應放在快餐店的商圈上。我們應當如何測量他們?是用問卷詢問還是觀察他們的行為?如果使用問卷,採取什麼形式呢?高度結構性的還是非結構性的?如何來實施?是用電話、郵寄,還是人員訪問呢?
這些問題的一些答案已在假設中得到暗示或者引導描述性調研的假設本身就是一些答案,但另一些則不明顯,調研人員只有通過艱苦的思考甚至通過一個小規模的試驗性或探索性調研才能說明它們。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在描述性調研的誰、什麼、什麼時候、哪裡、為什麼以及怎樣得到明確的結論之前,調研人員應當延遲收集用來檢驗假設的第一手資料。
三、因果性調研
因果性調研是調查一個變數是否引起或決定另一個變數的研究,目的是識別變數間的因果關系。
描述性調研能告訴我們兩個變數似乎有某種關系,如收入和銷售額、廣告花費與知名度,但不能提供合適的證據來證明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引起了銷售額的增加:廣告投入的增加使知名度提高了。描述性調研在聯想或關繫上能給我們一些看法,它幫助調研人員在因果性調研中選擇變數。例如,沒有描述性調研數據,調研人員在考慮銷售額時不知道是否要去研究收入、價格、廣告花費或一系列其它變數。
在因果性調研中,一般對要解釋的關系有——種期望,如預期價格、包裝、廣告花費等對銷售額有影響。這樣,研究人員對研究課題必須要有相當的知識,理想的狀況是研究人員能估計一種事件(如店內展示)是產生另一種事件(銷售量的增加)的手段。因果性調研試圖認定當我們做一種事情時,另一種事情會接著發生。
一個典型的因果性調研是改變一個自變數(例如快餐連鎖店展示土豆條和調味汁),然後觀察因變數受到的影響(土豆條和調味汁的銷售額)。假設在快餐店中,銷售額上升,就有一種適當的稱為時間上繼起的因果性事件次序,時間上的繼起是一個必定會遇到的因果關系准則。如果消費者行為學家希望得出態度的改變是行為改變的原因,那麼,必須設定的准則是態度的改變在行為改變之前。
因果關系的第二個准則是存在相關關系。換句話說,它們按照某些可預知的方式一起變化。如果店內展示被認為是土豆條和調味汁銷量增加的原因,那麼,當展示出現時,銷售額應當增加;當展示消失時,銷售額應當降回到展示前的水平或稍高一些(由展示引出的新的嘗試者現在也許成為土豆條和調味汁的忠誠消費者,這樣,銷售額可能會持久增加)。可是如果商店內展示的出現沒有導致土豆條和調味汁銷售額的增加,調研人員就必須得出商店內展示和土豆條與調味汁銷售額有關的假設是不正確的。
理想的情況是,當出現店內展示時,每一家快餐店的銷售額都顯著增加。但可惜的是,在現實世界裡.完美幾乎是不存在的,可能在許多店裡伴隨著店內展示的出現銷售額只有少量增加,銷售額甚至可能在一、二個店內下降,但在上百個店中,這不能說明問題。也許,土豆條和調味汁銷售額下降的店發生在一個發生了食物中毒的小鎮上。
記住,相關關系並沒有證明A引起了 B,調研人員只能講相關使假設更可能,但並沒有證明它。
如果兩個事件一起變化,一個事件可能是原因,但這並不是因果關系的充分條件。因為兩個事件可能有共同的原因,即也許它們受第二個變數的影響。例如,下午長江邊某家商店的冰漠淋全賣了,而同時附近長江中淹死了許多人,我們中大多數人本會得出吃冰淇淋是人被淹死的原因。更可能的是這天去長江邊游泳的人很多,去長江邊游泳的人很多可能既影響了冰濱淋的銷售,又發生了許多人淹死的現象。這樣,在 A與 B事件發生間只因為有相關性和適當的時間次序還不能肯定存在著因果關系。對觀察到的關系,也許存在著表面上講得通的其它解釋,其它原因是可能的。在上面例子中,第三個變數非常明顯,容易識別為變化的真正影響因素,但在復雜的環境巾,要識別其它的或復雜的原因是困難的。
總之,推測原因的研究應當:①建立適當的因果次序或事件次序;②測量推測原因與結果間的相關性;③確認表面上合理的其它解釋或原因性因素是否存在。
在營銷中大多數基本的科學研究(如消費者行為理論的發展)最終尋求的是要識別因果關系。當人們考慮科學時,經常把科學與實驗聯系起來,這樣,為了預測像價格和感覺到的產品質量之間的關系,因果性調研經常創造統計上的實驗性控制以建立對照組。在連鎖快餐店的情況.調研人員可能通過把握其它可能影響土豆條和調味計銷售額的因素來推斷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例如,控制價格、報紙和電視廣告、優惠券、折扣和宣傳品的大小等。另外,調研人員也可能通過銷售額差不多或位於相似社會經濟環境地區的商店銷售額的變化來排除其它原因性因素。
四、三種調研類型的比較
通過上面對探索性、描述性、因果性調研類型的闡述,我們不難發現調研問題的不確定性影響著調研項目的類型。在調研的早期階段,當調研人員還不能肯定問題的性質時實施探索性調研,當調研人員意識到了問題但對有關情形缺乏完整的知識時,通常進行描述性調研;因果性調研(測試假設)則要求嚴格地定義問題。
當然,任何一項調研都可能有幾種目的,但總有某種調研類型比其它調研類型更適合於某些目的。調研設計來源於問題這是調研中決定性的一點,每種類型只適合於某些特定的問題類型。
上述三種調研類型也可以看作一個連續過程的不同的階段。探索性調研通常被看作調研的起始階段。「X牌的一次性尿布市場份額下降了。為什麼?」這個問題太大,不能用來引導調研,為了縮小、提煉這個問題,自然會使用探索性調研。在探索性調研中,重點將放在對銷售額下降的可能解釋上。假如「有小孩的家庭有更多的實際收入以及在嬰兒用品上願意花更多的錢」是通過探索性調研獲得的假設,這一假設將在嬰兒用品行業趨勢的描述性調研中得到檢驗。
如果描述性調研支持了假設,公司也許希望決定母親們實際是否願意為更高質量的尿布花更多的錢,如果是這樣的話,什麼特性(如更舒適或吸收力強)對她們來說更重要,這也許通過一次市場測試——一個因果性調研才能完成。
這樣,在過程的每一階段.都代表了對問題更詳細的調查。盡管我們建議應接探索性、描述性、因果性的順序進行,但其它順序也可能出現。「有小孩的家庭將花更多的錢購買嬰兒用品」也許很容易被接受,順序——下子從探索性調研直接到了因果性調研。按相反順序進行調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果一個假設被因果性調研駁回(例如,在測試市場中產品慘敗),分析人員也許決定用另一個描述性調研。甚至另一個探索性調研,這取決於具體的調研人員如何形成問題。一個大概的模糊的陳述自然會導致探索性調研,而一個詳細的因果性假設本身則適合於因果性調研。
⑨ 市場調查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一個完善的市場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調查目的要求
根據市場調查目標,在調查方案中列出本次市場調查的具體目的要求。例如:本次市場調查的目的是了解某產品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和消費偏好情況等。
2、調查對象
市場調查的對象一般為使用該產品的消費群體。調查對象應注意主要消費群體,如對於餐飲,如果店鋪的經營對象為白領,調查對象主要選擇白領;如果店鋪的經營定位為學生,調查對象主要選擇高校學生;
3、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是收集資料的依據,是為實現調查目標服務的,可根據市場調查的目的確定具體的調查內容。如調查消費者餐飲習慣時,可按消費者的主要消費類型,菜系選擇,外出就餐頻率等方面列出調查的具體內容項目。調查內容的確定要全面、具體,條理清晰、簡練,避免面面俱到,內容過多,過於繁瑣,避免把與調查目的無關的內容列入其中。
4 、調查范圍
調查地區范圍應與餐飲經營范圍相一致,當在某一城市做市場調查時,調查范圍應為整個城市;但由於調查樣本數量有限,調查范圍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個地方,一般可根據城市的人口分布情況,主要考慮人口特徵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劃定若干個小范圍調查區域,劃分原則是使各區域內的綜合情況與城市的總體情況分布一致,將總樣本按比例分配到各個區域,在各個區域內實施訪問調查。這樣可相對縮小調查范圍,減少實地訪問工作量,提高調查工作效率,減少費用。
5 、樣本的抽取
調查樣本要在調查對象中抽取,由於調查對象分布范圍較廣,應制定一個抽樣方案,以保證抽取的樣本能反映總體情況。樣本的抽取數量可根據市場調查的准確程度的要求確定,市場調查結果准確度要求愈高,抽取樣本數量應愈多,但調查費用也愈高,一般可根據市場調查結果的用途情況確定適宜的樣本數量。
6 、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市場調查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有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一般來說,前一種方法適宜於描述性研究,後兩種方法適宜於探測性研究。企業做市場調查時,採用調查法較為普遍,調查法又可分為面談法、電話調查法、郵寄法、留置法等。
擴展內容:
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
1.調查報告力求客觀真實、實事求是
調查報告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引用的材料、數據必須是真實可靠的。要反對弄虛作假,或迎合上級的意圖,挑他們喜歡的材料撰寫。總之,要用事實來說話。
2.調查報告要做到調查資料和觀點相統一
市場調查報告是以調查資料為依據的,即調查報告中所有觀點、結論都有大量的調查資料為根據。在撰寫過程中,要善於用資料說明觀點,用觀點概括資料, 二者相互統一。 切忌調查資料與觀點相分離。
3.調查報告要突出市場調查的目的
撰寫市場調查報告,必須目的明確,有的放矢,任何市場調查都是為了解決某一問題,或者為了說明某一問題。市場調查報告必須圍繞市場調查上述的目的來進行論述。
4.調查報告的語言要簡明、准確、易懂
調查報告是給人看的, 無論是廠長、經理, 還是其他一般的讀者,他們大多不喜歡冗長、乏味、呆板的語言,也不精通調查的專業術語。因此,撰寫調查報告語言要力求簡單、准確、通俗易懂。
市場調查報告寫作的一般程序是:確定標題,擬定寫作提綱,取捨選擇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初稿,最後修改定稿。
⑩ 市場調研的含義是什麼
市場調研是一種把消費者及公共部門和市場聯系起來的特定活動一一這些信息用以識別和界定市場營銷機會和問題,產生、改進和評價營銷活動,監控營銷績效,增進對營銷過程的理解。市場調研實際上是一項尋求市場與企業之間「共諧」的過程。
市場調研可以給消費者提供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把自己對產品或服務的意見、想法及時反饋給企業或供應商。通過市場調研,能夠讓該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的企業了解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評價、期望和想法。
(10)市場調查處為擴展閱讀:
1、市場調研的功能作用:
一是收集並陳述事實(獲得市場信息的反饋,可以向決策者提供關於當前市場信息和進行營銷活動的線);
二是解釋信息或活動(了解當前市場狀況形成的原因和一些影響因素);
三是預測功能(通過對過去市場信息推測可能的市場發展變化)。
2、研究方法:
(1)文案調研
主要是二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的渠道來自網上資料搜索和圖書館等書籍信息搜索。
(2)實地調研
實地調研可分為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三種。
(3)特殊調研
特殊調查有固定樣本、零售店銷量、消費者調查組等持續性實地調查;投影法、推測試驗法、語義區別法等購買動機調查;CATI計算機調查等形式。
(4)競爭對手調研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句中國最古老的成語勾畫出了競爭研究的重要性。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不了解競爭市場情況,不認識競爭對手,就意味著沒有勝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