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羅永浩為什麼不學雷軍推出飢餓營銷
雷軍能夠用飢餓營銷這一策略將小米做到主流手機品牌的位置,是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以後才敢做出的決定,同時對手機性能等產品方面也頗具自信心,而錘子手機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無論其產品性能如何,在得不到消費者認可的情況下,即便推出飢餓營銷,感興趣的用戶同樣是寥寥無幾,換句話說,在沒有充足潛在用戶資源的情況下,選擇飢餓營銷無異於自尋死路。雖然小米手機的爭議同樣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的市場地位始終是穩固的,而錘子手機則始終沒有表現出反彈的能力和跡象,僅此一點就足以讓羅永浩對飢餓營銷敬而遠之。
想要在手機市場成功逆襲,羅永浩的錘子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是隨便復制其他品牌的成功模式就能夠實現逆襲的,相信這一點對羅永浩來說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沒有充足把握的情況下,不可能將飢餓營銷作為錘子新品的影響策略,即便是購機速度極為快速,也很難對消費者產生較強吸引力,畢竟小米以外的其他品牌都具備這方面優勢,所以說羅永浩的情懷策略註定了錘子手機的發展前景,即便看不上小米的飢餓營銷策略,也已經無法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超越小米,而這一點也是對兩個品牌相對客觀的評價和判斷。
Ⅱ 當年羅永浩創建錘子手機非常成功,為何他的情懷營銷會失敗
當年羅永浩創建錘子手機非常成功,他的情懷營銷會失敗是因為手機本來就是一個看性能的產品,而且手機的銷售不單單的要去看銷售的策略和方法,還有整個營銷的系統。從上游到下游都決定著一個產品的售賣。
畢竟錘子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走的是「個性化」的路線,羅永浩的情懷營養確實吸引了一大波人的注意力,但是他在產品性能上並沒有給國內手機市場帶來大的改變沖擊,所以從大環境上看,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在逐漸的減小,而對於投資者來說,賺錢、盈利才是關鍵,所以他們也不會再為羅永浩的「情懷」買單。
無論是手機和情懷都是一種消耗品,對於錘子的粉絲們因為情懷購買了一次,但是隨著每次的失望,也會放棄。情懷也是一種消耗品,比起艱難增值來說,消耗的速度是驚人的。
Ⅲ 從錘子營銷失策看網路營銷到底有何側重點
我在職期間有一復次經理找我制聊天問我為什麼最近工作不積極對公司有什麼不滿,我主要對他說了兩點,一是公司取消本來就屈指可數的中秋節紅包福利,為什麼不在公司層面通知一下(我和同事等了一天發紅包,雖然錘科福利不多,但是逢年過節是直接給現金紅包的,每次領紅包都很開心),二是公司裁員為什麼採取遮遮掩掩的態度,因為即使你不說外面的人一樣知道,反而如果你對內部員工都不開誠布公,卻會造成我們的恐慌和懈怠。經理的答復是,這個不可能按你想像得那麼理想化的,其他公司都是這樣的。其實從他這番話也大概能了解為什麼公司在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是這樣的態度,因為公司的管理層似乎都被他這樣的人佔領了,他這句話在我看來好像就是錘子科技變得不再特殊的宣言吧。這里想告訴那些還想來錘子科技入職的朋友,了解一家公司不能光看公司自己的官博。
其實最後我還想說一句,錘子科技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因為站在公司角度來看,簡直可以用為了盈利把所有問題都說通,但是這家公司已經不能再公開宣稱自己天生驕傲了。也許正是被天生驕傲的價值觀吸引來的,在離開的時候看清公司的現狀才不會有任何遺憾。
Ⅳ 為什麼我說羅永浩的錘子手機註定會失敗
營銷在企業的位置高於產品,折射出企業功利心態強烈,總想掙快錢,總想產品一上市就賺個盆滿缽滿;對產品和技術不重視抑或投入力度不足,直接導致「中國製造」長期無法與國際品牌形成「對稱型」競爭,不得不走低價路線。 7月20日,錘子科技官方微博寫道:「過去的十來天,可能是錘子科技創立以來最艱難的十來天,我們的產能比計劃中的最壞結果還要差。」 背景是,前不久錘子手機被曝出「屏幕邊框碎裂、漏光、攝像頭內有污跡、前置攝像頭位置不正、實體按鍵塌陷或竄鍵、後蓋前後厚度不一致」等諸多產品缺陷。媒體指向錘子產品缺陷,而錘子官微的回應卻是產能不足。顯然,牛嘴不對馬尾的「老實交代」意在轉移公眾視線。 而此前,錘子手機以「全世界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機」自居。 令人哭笑不得的還有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稱,錘子計劃「將返廠的問題手機翻新後打折銷售」,這意味著,消費者未來買到的打折錘子手機可能是翻新產品。這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人給出建議:老羅應該用當年砸西門子冰箱的那把錘子,把這一堆錘子手機統統砸掉。 事實上,早在5月份錘子手機上市之初,新華網等官媒即撰文批評錘子乃至小米,「除了拿來主義,完全沒有自己的東西」。 錘子手機上市前,羅永浩顯然認識到了產品的重要性,刻意向公眾傳遞他「工匠精神」的形象——那個夕陽下孜孜不倦的工匠(實際是羅永浩本人)身影,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工匠精神」的本質,乃是產品至上,與空調大佬董明珠倡導的「工業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遺憾的是,老羅的「工匠精神」看起來更像一個秀場,本質上是老羅營銷策略的另類表達。換言之,「工匠精神」是假,營銷宣傳是真,否則無法解釋為什麼一款歷時兩年打造的產品,怎麼會輕易曝露出如此之多的低級缺陷。 事實也是如此,在過去的兩年裡,「羅式營銷」一刻也沒有閑著,最有趣的是其2012年4月29日發布的一條微博,稱「我們推出第一款機器後,你們的餘生再也不用買手機了,我免費送到你再也不需要聯系任何活著的人為止」。顯然,老羅沒有一門心思致力於他的第一款產品。 當然,現在得出「錘子已經失敗」的結論為時尚早,但至少它的開頭並不成功。依據「首因效應」的說法,錘子隨後將不得不花巨大的精力、財力用於矯正人們對它的看法。 有人說老羅賣的不是產品而是情懷,這個說法當然浪漫。問題是,花3000塊錢買一個情懷,比上網下載一部勵志片更劃算嗎? 我這么不厭其煩地講述羅永浩及其錘子手機的故事,意在說明一個至簡的道理:企業經營產品第一,營銷第二。 時至今日,中國大多數企業仍屬於「營銷主導」型企業,而非「技術主導」型企業。營銷在企業的位置高於產品,折射出企業功利心態強烈,總想掙快錢,總想產品一上市就賺個盆滿缽滿;對產品和技術不重視抑或投入力度不足,直接導致「中國製造」長期無法與國際品牌形成「對稱型」競爭,不得不走低價路線。 在很長時間內,中國企業彌漫著營銷崇拜心態,不怕產品不如人,就怕營銷力度小。這種觀念到了必須扔進太平洋的時候。一則中國消費者購買力已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看看豪華汽車、奢侈品在中國大行其道即知。二則站在社會效益角度看,以低質、低價產品沖銷量、上規模,是資源的巨大浪費,低端產品買時便宜,實際使用時能耗高、壽命短、消費者體驗差。 產品和營銷的關系是,產品是本,營銷是末,本末不可倒置。因此,中國企業必須轉變觀念,建立國際企業思維,放棄低端競爭,轉向精品戰略,用好產品贏得市場而不是用低價格沖擊市場;踏踏實實做產品,一心一意搞研發,不玩花架子,更不能把消費者當傻瓜。 無論什麼時候消費者購買的都是你的產品,而非你的廣告或情懷,沒有優秀的產品就不可能有預期的市場。如果這個道理都不能明白,那隻有兩種可能:一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二是沒有能力做好產品。羅永浩的問題,就在於他以為自己能改變這個規則。
Ⅳ 錘子手機的情懷營銷的成功之處有哪些
羅永浩在錘子的來手機發源布會上,在兩個多小時的產品介紹之後,他說:「嘗試努力去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是我們啟動這個公司的初衷。通過處心積慮地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來獲取利潤,而不是通過處心積慮地獲取利潤來獲取利潤。」
然後,大屏幕上放出這個中年胖子在工作台前埋首鑽研的照片,字幕閃出: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舞台上的老羅沒有說話,轉過頭,長舒了一口氣,迎接發布會最後的掌聲和喝彩。
這句話可能是要他的粉絲才能理解他的這種情懷吧。
其實,在錘子孕育的兩年裡,包括羅永浩在內的很多人從來不把它僅僅一部手機而已。可以說,從一開始,它就被賦予了某種價值觀,或者說,「情懷」。這一直是重要的附加值,甚至超過了產品本身。
Ⅵ 羅永浩一開始的營銷很走心,為什麼到後面就成了綁架式營銷了
剛開始羅永浩肯定是奔著想做好的想法的,所以很用心的在做營銷。但隨著市場激烈的競爭,他開始慌了,才有捆綁銷售一舉動。
羅永浩最初也是個比較牛的人物,創建過牛博網路,還創辦英語培訓學校,還出過《我的奮斗》一書。2012年羅永浩信心滿滿開始投身手機行業,創建了錘子手機,,想要做一款獨具特色的一款手機。
但羅永浩是一個不肯認輸的人,但是他也想快速取得成功,所以在聊天寶的發布會上羅永浩急了,1月份進行了子彈簡訊的發布會,但是這種也讓大家覺得老羅有捆綁銷售之嫌。
Ⅶ 為什麼小米搞飢餓營銷能成功,錘子手機不能
再好的產品也需要用戶認可,更需要完美的包裝,小米似乎抓住了用戶的這種心回理,再答不買就買不到了。限時搶購讓米粉們忙的不亦樂乎,小米則可以「坐著收錢」。從重心理、跟風心理、佔便宜的心理,這是小米的飢餓營銷屢試不爽的秘密。用不用是一回事,買不買又是一回事,不理性消費的用戶最容易「上當」,不注重產品實際功能,更看重的是面子消費。
個性消費、攀比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這點在年輕人群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當你看到身邊的人都在用小米手機時,估計肯定也想去買一台用用。80後、90後是攀比的一代,總是喜歡在攀比中尋找優越感,這種心理非常普遍,但其中大部分人有追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願望,可現實的經濟條件卻不允許。小米手機的配置不差,外觀設計的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價格較為便宜,因此小米手機會受到眾多屌絲用戶的最愛,除了小米手機之外,目前似乎沒有同等性價比的手機品牌了。外觀要大氣、有檔次,看著有面子,但是價格又不能太貴,小米手機滿足了用戶的這種需求心理。當然還有其他山寨機也開始崛起了,比如酷派大神等低價大屏手機。
Ⅷ 王自如為什麼要黑錘子我看了T1的測評視頻,整個視頻的口氣就不對味兒啊,不客觀!
其實聰明的人可以看出,這是一場營銷手段,王自如與羅永浩用最少的投入迎來了內2個人都比較高收入。之前可能只容有業內人事知道他們,現在知道王自如和羅永浩的就更多了。而且你一看王自如整場表現都是在讓著羅永浩。在著最大的2個漏洞。王自如是專業的測評機構,他會不知道,光線角度問題。和說出靜電擊穿銅絲的問題。其實我們只有聰明一點就知道。王自如做了那麼多測評。有過這么黑一個手機的嗎。而且王也收過羅的錢的啊。這很明顯是一個炒作。一個引起關於T1話題的炒作。成功提高了T1的知名度。
Ⅸ 錘子天貓預定,不管什麼時候預定數都能被 3 整除,這是什麼高科技
預定這種東西有可能是飢餓營銷啊,最出名的就是小米了吧,雖說小米的東西性價比還可以,每次上市前都搞飢餓營銷這一套,效果還挺不錯的。
有可能是飢餓營銷
就像小米手機採取的方式一樣,飢餓營銷可以持續吸引客戶關注度,為爆款手機積聚人氣,根據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中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性能也會翻倍。換句話說,18個月後,你可以買到同樣的電子產品,成本可能只有原來的一半。「這款期貨游戲能否被玩還值得懷疑。」你能看到的是,手機只是需要的,一旦交付周期變長,消費者的反應就會非常強烈。
總結:我個人來說還是不太接受這種預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