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便麵市場調查問卷
別說抄太多廢話 恭維的話一多容易使人厭煩
盡量簡潔和有禮貌
開始就是希望能幫我們完成這份問卷
開始是消費者的基本構成(總量,年齡,職業,收入,受教育程度,分布)
消費行為(購買動機,時間,頻率,數量,地點)
對產品的認知和評價
對其他對手的評價
滿意程度
改進選擇(意見)
2. 市場調查-碗裝方便麵中的不便之處
1、沒抄有。第一我吃襲完一般都不喝湯,喝水。如果喝的話也是舉著碗喝(可能有人覺得不美觀,我覺得無所謂)。
2、一般情況不吃。因為我覺得裡面含有防腐劑等化學物質,不健康。
3、我希望換成筷子更好。
4、沒覺得,反而覺得有點浪費,都是一次性的東西。
5、一般在火車上旅行的時候吃碗面的情況比較多,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倒完開水後很燙手。另外火車晃晃悠悠的,很容易把熱水灑出來燙到別人。建議把碗身的紙壁換成雙層的(可能已經是雙層的了,那就加厚一下)或者加一個緊一點的蓋子,類似於冰淇淋的,希望是紙的,減少浪費。
3. 方便麵類的市場營銷策劃怎麼做啊
一份「 xxxxxxx」市源場營銷策劃書
要求和格式:分十一個部分,即:
一、前言
二、策劃概要
三、目前市場營銷狀況
1、市場狀況及競爭對手分析
2、目標顧客狀況分析
四、機會與問題分析
1、****問題點
2、****的機會點
五、策劃目標
六、促銷策劃戰略
七、行動方案
1、促銷前預備活動方案
2、促銷活動方案
八、促銷活動中的控制與監督
九、促銷策劃的成本預算
十、結束語
十一、附錄
根據格式你可以考慮:1要有市場調查,就是對於客戶情況和競爭對手的調查,適當要有促銷活動,一般是在百貨公司門前表演等,當然所有的這些活動都要有經費預算,這個環節是比較麻煩的,創新雖然重要,老闆一般比較注意看預算,個人心得,希望對你有用
4. 請大家幫忙:市場調查+++碗裝方便麵中的不便之處.........
也許因為是武漢人..我比較喜歡吃醬拌面- -!跟熱乾麵有點象呵呵.我相信樓主提出的問題版吃過碗裝方權便面的都遇到過.因為一般的方便小湯匙能舀起的湯又不多,所以寧可端起碗來喝比較爽了.如果有種橫截面寬點點的湯匙 柄端帶個小鉤子的就好了,方便舀湯也方便舀裡面的配料吃,而且可以掛在碗沿,但是這樣的話就不能當叉子用了.一式兩份吧哈哈,碗里配一個小勺子配一個小叉子...好高成本~~~~~
5. 請大家幫我做一份有關方便麵的市場調查問卷!必重謝!!!
A
G
E
F
(桶裝):A
(袋裝):A
6. 市場調查問卷 方便麵
方便麵都不好吃,
吃了很反胃不好消化
吃方便米粉吧
我以前很喜歡吃巨星方便米粉
現在沒有賣了貌似
7. 中國的方便麵市場
如果用「百花齊放」來形容數年前中國的方便麵市場,可以說一點也不為過。但是近幾年業內人士發現,過去方便麵市場那種「熱鬧」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兩三個主要品牌瓜分天下的「風平浪靜」的局面。方便麵市場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在消費結構發生變革的今天,消費方便麵的群體有怎樣的定位?人們的消費偏好及消費習慣又有哪些特徵?
對比分析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1998年、1999年連續兩年實施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 中的有關方便麵市場的數據,或許能為廠家和商家提供解答這些問題的佐證。
機會挑戰共存:滲透率上升,食用數下降
市場空間:每年將消費400億袋
如果把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1998、1999兩年實施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有關方便麵的數據做一比較,則發現方便麵在都市居民生活中的滲透率較為穩定。調查顯示,1998 年,在12城市居民中滲透率為72.3%,而1999年同樣的12城市,這一數值上升了1.6 個百分點,為73.9%。這一數值的小幅變化,說明了方便麵市場已趨於穩定中的成熟,市場大格局已定;與此同時,小幅的增幅又證明了方便麵市場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有關專家曾預測,21世紀初的中國,方便麵年消費量將在400億袋,也說明了中國這個方便麵消費大國孕育著更多的商機。
1999年平均月消費量:由7.11袋降至6.9袋
當然,從新生代調查的數據看,目前市場上方便麵品牌已多達上百個,但真正成規模、有優勢的依然是」康師傅」和「統一」等少數品牌。盡管方便麵市場的滲透率在城市居民中已趨於穩定並略有增幅,但從城市居民食用方便麵的數量看,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3%,即:城市居民平均月消費方便麵由1998年的7.11袋下降至1999年的6.9袋,說明方便麵市場的蛋糕縮小了一大塊,這是廠家和商家不願看到的。造成這一事實的原因是:目前,一些更為方便快捷的方便食品正在排擠著方便麵市場,同時,城市居民消費方便食品的口味有了更高的追求。
從1998、1999兩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數據還能看出,台灣資本的「康師傅」和 「統一」方便麵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究其原因,是由於台灣企業對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切入點較為准確,市場行銷策略更為合理。如台灣頂新集團九十年代初就對內地市場進行了仔細的研究。
在研究中,頂新集團發現:因加工技術的限制,內地的方便麵必須經過烹煮才能有彈性,同時,消費者為了改善口味,在烹煮的過程中,常添加各種配料,使這種產品同一般的掛面幾乎無異,差別僅在於烹煮的時間長短;市場所售方便麵的價格差距也極大,一般來說方便麵的售價僅幾毛錢,品質與包裝技術較差,如裝面的保麗龍碗,常因無法承受高溫而軟化。相反,品質較佳的進口或走私泡麵,價格往往是當地產品的十幾倍。因此,不論從面體的品質、配料、包裝或產品價差來看,均顯示了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巨大潛力。
頂新的市場研究還發現,方便麵食品本身有其獨到的優點,諸如生活需要、攜帶方便、產品變化空間大、運輸方便並有利於行銷廣大區域、單價低易於普及等,因而只要產品口味、品質能形成本地化,自然能有競爭力。
在弄清了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市場環境與產品特徵後,頂新集團便把開發方便麵產品,確立為其多角化投資中的一種策略。1991年,頂新集團考慮到未來南進策略所需的交通運輸通道,在北方第一大港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了天津頂益,輻射人口近3億的華北地區,從此拉開了攻佔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序幕。從頂新集團的成功中,我們可以獲知,深入研究市場環境是至關重要的。
商家必爭之地:上海、北京、天津和沈陽
從1999年新生代「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有關數據發現,不同城市居民在消費方便麵產品上有著明顯的地區差異。從圖一中可以看出,鄭州、濟南、天津和沈陽等城市對方便麵消費熱情較高,表現在方便麵的消費比例較高;而武漢、上海和青島等城市居民消費比例則相對較低。
另外,從群體千人數指標,可以判斷消費群體規模大小,即判斷市場容量。如果把20 城市消費方便麵的總體人群看作一個「完整的蛋糕」的話,那麼,從圖二可以明顯地看出,最大的兩塊便是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市場,它們分別占據了15%和13%的份額。雖然在圖一中兩城市的消費比例不是很高,但由於兩城市人口基數較大,從而使之成為方便麵消費最大的兩個市場。此外,圖二也顯示出天津和沈陽是方便麵的另兩個主要市場,分別佔20城市總市場的8%和7%。如果我們把上述4城市的蛋糕作一簡單的加和,則佔到20城市總體的 45%。可見,在方便麵市場上,上述四城市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要想在方便麵市場有所作為,上海、北京、天津和沈陽無疑是市場爭奪的重中之重。當然,對於弱小者來說,也可以避開這幾個城市,集中力量主攻其他城市。
競爭態勢:寡頭壟斷市場
優勝劣汰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也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基本法則,方便麵市場同樣在遵循這一普遍的規律。可以看到,全國方便麵市場經過幾年的大洗牌後,所剩的基本是有經濟規模、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市場具有壟斷地位的少數幾家,呈現出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
依據「賣方集中度的產業組織理論」,當賣方集中度(這里的賣方集中度是指前幾位品牌累計的市場佔有率,如前四位被稱之為CR4)大於50%、且有顯著經濟規模、產品差異大,又有較高進入壁壘的行業稱為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而把賣方集中度介於10%—50%、廠家數目相對較少,存在較顯著的規模經濟,產品差異中等或較大,又有一定進入壁壘的行業稱為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而對於賣方集中度低於10%,廠家眾多,產品差異很小或較小,無明顯經濟規模,也能自由進入的行業稱為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
按照這一理論,新生代的研究人員考察了1999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中的21個全國性方便麵品牌,依據累計品牌的消費人數,得出方便麵行業的行業集中度曲線。從圖三可以發現,CR485.3%,CR272.1%,集中度十分之高。可見,方便麵市場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前兩位的寡頭就是來自台灣的康師傅和統一兩大集團,它們兩者的市場佔有率就達到了整個行業的72.1%;緊隨它們之後的是華豐和美廚,不過,它們的份額相對較小;其餘品牌則在這四個巨人面前不值一提。
接下去,新生代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各城市市場的品牌競爭狀況。從附表中看出, 「康師傅」在20城市的滲透率均排第一,「統一」在14城市排名第二位,一些地方品牌在某些城市排在第三、四位。應該說,現如今,除了「統一」尚能對「康師傅」構成威脅外,其餘品牌在全國范圍內都不能對其構成威脅。雖然一些地方品牌在某些城市佔據了一些份額,但中國的方便麵市場已經是「康師傅」的市場,「康師傅」當仁不讓地坐上了中國方便麵市場的龍頭之位。
由此,方便麵行業已完全進入寡頭壟斷時期。其特徵表現在:寡頭企業在消費群中已形成不可動搖的地位,其他企業在一段時期內很難進入這一市場,競爭主要在寡頭之間展開。此外,寡頭企業要想維持霸主地位,除了對產品質量及特色不斷改進外,廣告宣傳也是其不能忽視的,廣告宣傳是維系企業生存、穩固品牌形象的極為重要的手段。另外,寡頭企業還時刻在關注行業內其他寡頭及品牌的變化,以防止其對自身品牌及企業地位、經濟狀況的影響。
其實,一個真正有實力的品牌離不開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所以研究分析消費者的特徵及消費行為,對品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是所有品牌能否佔領市場的關鍵。
透視購買者:男性、年輕人居多
研究消費者不僅僅局限於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對於消費者的人口統計特徵、生活態度及其他行為的分析研究,也將有助於對產品品牌的深入了解,也將為生產企業改良產品特質、制定營銷策略、編制媒體投放計劃等,起到基礎的、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月消費11袋者,占消費者總數的19%
如果我們把食用方便麵的消費者分為輕度消費者(每月消費2袋碗桶或以下)、中度消費者(每月消費3—10袋碗桶)和重度消費者(每月消費11袋碗桶或以上),那麼,20城市重度消費者占消費者總人數的19%,輕度消費者占總數的22%,中度消費者占總數的55 %。雖然重度消費者僅佔全部消費者的19%,但其消費量卻占總消費量的45%,可見重度消費者的重要性。
男性略多於女性,年輕人多於年老者
那麼,食用方便麵的消費者是怎樣的一群?新生代1999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結果顯示,單身上班族及青年學生是方便麵的忠實消費群,特別是男性群體,重度消費者佔53.3 %,比調查總體男性51.5%略高。另外,與此相對應的是女性重度消費者佔46.7%,低於男性6.6個百分點。
從重度消費者的年齡分布來看,重度消費者的分布從年輕到年老逐步降低;與調查總體相比,在15—24歲年齡段,重度消費者的比例達到29.2%,遠高過調查總體23.4%的水平;在55—64歲年齡段,則正好相反,調查總體在此年齡段的比例為11.4%,而重度消費者的比例為7.5%。可見,對於方便麵產品而言,年輕群體更偏好,而老年群體則對此類產品不是很感興趣。
單身和學生群體消費慾望最高
從重度消費者的婚姻狀況來看,以已婚人士為多數,但與調查總體相比,單身者的比例高出調查總體5個百分點,可見單身人士消費方便麵的熱情更高。
從重度消費者的工作狀況來看,在人數上還是以全時性固定工作佔了46%;此外,學生群體佔了總消費群的17%,此比例高出其在調查總體比例中的5%,可見,方便麵更符合學生群體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圖方便的心理特點,因而更容易贏得他們的喜愛。
綜上所述,年輕男性及男學生對方便麵的消費傾向性最高。這可能與青年男性在飲食方面較為馬虎,加上工作與學習較為繁忙有關。這樣,方便麵在其生活中,既可以當點心、宵夜,又可以當正餐,因而成為其真正的方便食品。
消費者生活態度:喜歡流行和時尚
在「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問卷中,新生代設計了89條關於生活態度的語句,請被訪者從「完全同意」、「趨向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對」到「趨向反對」、「完全反對」五個階段進行選擇。通過被訪者的回答,研究人員可以了解其獨有的心理脈絡和性格特徵。
新生代的研究人員引入一個TGI指數的概念。TGI(TargetGroupIndex)中文譯作「目標群體指數(傾向性指數)」,是指某一子群、某一指標的比例,與總群同一指標比例之比,再乘以標准數100所得的值。其最基本的目的是精確地描述目標群體的特徵,分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態度、生活形態和媒體接觸習慣,為更有效地制定市場營銷戰略和廣告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這里我們列舉出方便麵重度消費者趨向同意TGI指數排名前10名的觀點,從中可以了解其心理特徵和性格特點。
根據圖七看出,方便麵的重度消費者是追求流行和時尚的一族,他們在實用和流行之間較多地選擇了流行,如果東西壞了,他們寧願扔掉,而不是拿去修理。他們更注重休閑和消遣,他們會花較多的錢用於休閑活動,他們更願意與朋友出去吃飯,而不是在家裡與家人吃飯。在對廣告的評價中,他們更傾向於同意電影廣告比電視廣告好的觀點。
最佳廣告投放媒體:電視
廣告的訴求對象是消費者,如何把信息有效地傳遞給消費者是廠家和商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因而,研究消費者的媒體接觸習慣對他們選擇廣告媒介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1999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有關數據可以看出,電視到達率最高,報紙排在第二,雜志和廣播次之。
因而,對於購買頻度高且已進入成熟期的方便麵產品來講,電視廣告無疑是最佳選擇。但如何更有效、全方位地利用電視媒體,把有用的、真實的產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恐怕不是每一個方便麵生產企業都能做好的。此外,企業也可利用戶外媒體製造品牌形象,加深其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關於這一方面,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能做更詳盡的分析,限於篇幅,這里不再贅述。
摘自《http://www.zjgxxg.com》
8. 康師傅方便麵市場分析
康師傅方便麵已經全面進入市場,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要想在市場永久性紮根,永久性搶占市場心頭,就要將產品做強,做大,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