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市場調查預測法的市場分析

市場調查預測法的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09 07:27:31

Ⅰ 13關於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市場預測

通常所見市場調查活動,包括:(1)市場潛力及消費特性研究;(2)產品研究;(3)銷售研究;(4)消費購買行為研究;(5)廣告及促銷研究;(6)銷售環境研究;(7)銷售預測……

Ⅱ 市場調查與預測

1.答:(1)定性預測方法:廠長經理人員判斷法、銷售人員估計法、購買版者意圖調查法、集體權判斷法、德爾菲法、領先指標分析法和類推法。(2)定量預測方法:一次移動平均數法、二次移動平均數法、一次指數平滑法、二次指數平滑法、三次指數平滑法、溫斯特線性與季節指數平滑法、自適應過濾預測法、回歸分析法。
2.答:探索性市場調查、描述性市場調查、因果性市場調查。
3.答:分析產品的滲透深度通常要計算三個指標:曾經使用率、過去三個月的使用率、過去六個月的使用率。如果產品過去三個月的使用率要遠遠小於過去六個月的使用率和曾經使用率,說明該產品的滲透深度比較強。
4.答:試銷是小規模、小范圍的銷售,通過試銷主要收集兩個指標:初次購買率、再購率。兩個指標的結合分析,可以為新產品以後的發展規劃提供參考。初次購買率高,再購率低,應對新產品進行重新設計;初次購買率低,再購率高,應加大對新產品的宣傳力度;二者都高,新產品應立即商品化;二者皆低,應放棄該新產品,另外開發新產品。

Ⅲ 什麼是市場調研分析預測法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市場調研分析預測法是利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實地市場調研,搜集有關市場信息資料,經過專業的分析和判斷後,對市場現象末來的變化狀況作出預計和推斷。
包括四種類型:
1、探索性調查 是在調研專題的內容與性質不太明確時,為了了解問題的性質,確定調研的方向與范圍而進行的搜集初步資料的調查。

2、描述性調查 是指對所研究的市場現象的客觀實際情況,搜集、整理、分析其資料,反應現象的表現。
3、因果性調查 是為了研究市場現象與影響因素之間客觀存在的聯系而進行的市場調查。
4、預測性調查 是對市場未來情況所做的調查研究,事實上是調查研究方法在市場預測中的應用。

Ⅳ 市場預測手段分析主要寫什麼

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兩大部分。

宏觀:目前國民經濟水平、國家政策、國家市場狀況等

微觀:競爭對手、市場需求量、風險分析、可行性分析等

每一段的分析後,都要添加一個相應對策!

Ⅳ 市場調查與預測方法有哪些並舉例說明(明天考試就考這個急急急)

1,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也稱為直觀判斷法,是市場調查預測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定性預測主要是依靠預測人員所掌握的信息,經驗和綜合判斷能力,來預測市場未來的狀況和發展趨勢。這類市場預測方法簡單易行,特別適用於那些難以獲取全面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問題。因此,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在市場調查預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定性市場調查預測法包括:個人經驗判斷法,集體經驗判斷法,專家調查法(又稱德爾菲法)。1,個人經驗判斷法,是指預測者根據個人的經驗和知識,通過對影響市場變化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來預測市場的發展趨勢。在預測者經驗豐富,已有資料詳盡和准確的前提下,採用這種方法往往能做出准確的預測。2,集體經驗判斷法,是指預測人員邀請生產,財務,市場銷售等各部門負責人進行集體討論,廣泛交換意見,再做出預測的方法。由於預測參加者分屬於各個不同的部門和環節,做出的預測往往較為准確和全面。這種市場調查預測方法也較為簡單可行,常用於產品市場需求和銷售額的預測。3,專家市場調查法,是由美國蘭德公司開發出來的,被廣泛運用於軍事,經濟和商情預測,又稱德爾菲法。德爾菲法本質上是一種反饋匿名函詢法。其做法是:在對所要預測的問題徵得專家的意見後,進行整理,歸納,統計,再匿名反饋給各專家,然後再次徵求意見,再次歸納,統計,再反饋給各專家,直至得到穩定的意見。為了消除被徵求意見成員間相互影響,參加的專家可以互不了解。這種運用匿名,反復多次征詢意見進行背靠背交流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專家們的個人智慧,知識和經驗,最後匯總得出一個能反映群體意志的預測結果。德爾菲法具有以下三大特徵:一是資源利用的充分性。二是最終結論的可靠性。三是最終結論的統一性。

Ⅵ 市場調研與預測的科學出版社版

市場調研與預測
科學版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管理學系列
,呂筱萍
科學出版社 2015年1月出版
定價:42.00 語種:中文
標准書號:978-7-03-043102-8 裝幀:平裝
版本:第一版 開本:16開
責任編輯:江薇,張寧 字數:420千字
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頁數:273
書類: 冊/包:
編輯部:經管法教材
附註: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市場調研,具體包括市場調研的基本概述、市場調研方案的設計、原始資料和二手資料收集的方法與技術、市場調研資料的整理分析及調研報告的撰寫,此外還特別增設了調研數據處理軟體運用和市場調研應用兩個專題內容。下篇為市場預測,具體包括調研預測類型和原理與步驟、定性預測方法、時序預測方法、回歸預測方法,以及市場預測綜合分析和市場預測軟體應用介紹等相關內容。為便於教學,本書還為各章配有本章導讀、本章主要內容、案例、本章小結和思考練習題等欄目,注重系統性和實用性,以期提高學生將市場調研與預測理論及方法應用於實踐的能力。
本書適合大學財經類專業本科教學,也可作為財經類高職院校以及各類經營管理人員學習的參考用書。 第1章市場調研概述 1
1.1 市場調研與現代市場經濟 1
1.2 市場調研的作用?類型和程序 6
1.3 市場調研的基本內容 12
第2章市場調研方案設計 18
2.1 市場調研方案設計概述 18
2.2 調查表的設計與運用 23
2.3 詢問技術 26
第3章二手資料收集的方法 32
3.1 二手資料和原始資料 32
3.2 二手資料收集的原則和步驟 38
3.3 二手資料的校驗與判斷 40
第4章抽樣技術和方法 44
4.1 市場調研的組織方式 44
4.2 非隨機抽樣調研 47
4.3 隨機抽樣調研 49
第5章原始資料收集的方法 64
5.1 詢問調查法 64
5.2 觀察調查法 77
5.3 實驗調查法 79
第6章市場調研資料的分析 86
6.1 調研資料的整理 86
6.2 調研資料的分析 90
6.3 市場調研報告的撰寫 95
6.4 市場調研綜合案例分析 105
第7章市場調研專題應用 117
7.1 新產品開發 117
7.2 廣告調研 122
7.3 定價調研 127
7.4 促銷調研 128
7.5 品牌形象調研 130
第8章數據分析與SPSS的初步應用 137
8.1 利用SPSS輸入和整理數據 137
8.2 利用SPSS作描述性統計和圖表 150
8.3 數據分析:差異分析 161
8.4 數據分析:關聯分析 173
第9章市場預測概述 183
9.1 市場預測的特點和類型 183
9.2 市場預測的原理 185
9.3 市場預測的步驟 188
第10章定性預測方法 191
10.1 對比類推法 191
10.2 集體經驗判斷法 193
10.3 德爾菲法 194
10.4 市場調查預測法 201
10.5 消費水平預測法 204
第11章時序預測分析法 209
11.1 平均預測法 209
11.2 趨勢預測法 218
11.3 季節變動預測法 231
11.4 馬爾可夫預測法 233
第12章回歸分析預測法 237
12.1 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法 237
12.2 多元線性回歸預測法 241
12.3 自回歸預測法 244
第13章市場預測的綜合分析 248
13.1 預測目標的分析和確定 248
13.2 預測方法的評價和選擇 250
13.3 預測結果的分析和評價 255
13.4 市場預測綜合案例分析 259
第14章市場預測的軟體應用 267
14.1 利用Excel做時間序列預測 267
14.2 利用Excel做回歸預測 270
參考文獻 273

Ⅶ 經驗判斷法在市場調研預測中的地位

市場營銷預測是指通過對市場營銷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尋找市場營銷的變化規律,並以此規律去推斷未來的過程。

1.根據預測范圍劃分,可分為宏觀預測與微觀預測兩類。宏觀預測是指對影響市場營銷的總體市場狀況的預測。微觀預測是從一個局部、一個企業或某種商品的角度來預測供需發展前景。

2.根據預測期時間的長短來劃分,可分為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

3.根據預測時所用方法的性質來劃分,可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種。

定性預測是根據調查資料和主觀經驗,通過分析和推斷,估計未來一定時期內市場營銷的變化。定量預測是根據營銷變化的數據資料,運用數字和統計方法進行推算,尋找營銷變化的一般規律,對營銷變化的前景作出量的估計。在預測中,往往是將定性預測與定量預測相結合,進行綜合預測。

二、市場營銷預測一般步驟

首先,確定預測目標。

其次,收集整理資料。

再次,選定預測方法。常用預測方法很多,歸納起來分為四大類:

市場調研預測法,即在營銷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對調查資料的分析,直接作出預測的一類方法。

經驗判斷預測法,即依據一部分人憑經驗所出的判斷來進行預測的一類方法。
回歸分析法,即通過分析找出預測目標與影響因素之間的統計規律,並以此規律來進行預測的一類方法。

時間序列分析法,即以時間序列資料為依據來進行預測的一類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現代先進的預測方法可用以進行營銷預測。在預測中,要根據預測目標及資料情況,去選定一些可行的方法進行綜合預測。

最後,分析預測誤差,調整預測結果,作出最終預測。對於各種定量預測的結果,運用相關檢驗、假設檢驗及插值檢驗的方法來分析預測誤差,進行可行性分析。並結合預測期間的政治經濟形勢,進行定性分析,調整預測結論,作出最終預測。

三、市場營銷預測的內容與方法選擇

(一)市場需求量的預測

1.用市場調研預測法進行預測。

2.用成長曲線趨勢外推法進行預測。

3.用回歸分析法建立需求函數進行預測。

4.用主觀概率法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最終預測結果。

(二)商品銷售量的預測

1.一般商品的銷售量的預測方法。主要有:(1)市場因素推演法。(2)綜合判斷法。綜合判斷法,是綜合各類有經驗者的判斷意見,並根據各類人員的預測水平區別對待,進行統計處理,最後作出預測的一種方法。(3)主觀概率法。主觀概率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某一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個主觀估計值。

2.季節性商品的銷售量的預測方法。

(三)企業市場佔有率的預測

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是指絕對市場佔有率,即本企業產品的銷售額與某地區同類產品的銷售總額之比率,可以運用馬爾科夫鏈來進行預測。

四、市場潛量預測

某產品的市場潛量,是指該產品市場需求的最大值,即在既定環境下,當行業營銷費用趨向無窮大時,市場需求的極限值。由此定義,除特殊情況(即用冪函數擬合的市場需求模型)以外,只要能用修正指數模型、邏輯函數模型或龔珀資模型擬合的市場需求模型,其市場潛量均為各模型中的參數k。只要確定了模型中的參數,參數k的值就是該產品的市場潛量。此外,市場潛量的測定方法還有以下幾種:

1.潛在購買者推演算法

2.鎖比法

Ⅷ 市場調查與預測的相關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全面介紹了市場調查和預測常駐用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本書主動要從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際工作的要求出發,側重於分析在企業的經營實踐中應用較多的文案法、實驗、問卷設計、抽樣法等,以及專家法、時間序列分析、因果分析等預測方法。同時,按照市場調查及市場預測實踐的整體要求,介紹相關工作的特徵、原則、程序等。每章均附有思考練習題。
本書可作為管理類各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管理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1 概論
1.1 市場調查概論
1.2 市場預測概論
思考練習題
2 市場調查的類型和方式
2.1 市場調查的類型
2.2 市場調查的主要方式
思考練習題
3 市場調查的內容及程序
3.1 市場調查的程序
3.2 市場調查企劃
3.3 市場調查的質量控制
思考練習題
4 市場調查方法
4.1 文案調查法
4.2 實地調查法
4.3 市場分析和調查方法的選擇
思考練習題
5 市場調查技術
5.1 抽樣設計技術
5.2 問卷設計技術
5.3 調查資料的調整與分析技術
5.4 網路市場調查技術
思考練習題
6 定性預測
6.1 對比類推法
6.2 集合意見法
6.3 專家調查預測法
思考練習題
7 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
7.1 平均法
7.2 指數平滑法
7.3 趨勢外推法
7.4 季節指數
思考練習題
8 量本利分析、壽命周期分析
8.1 量本利分析的幾個基本問題
8.2 保本分析
8.3 目標利潤的規劃
8.4 產品壽命周期預測
思考練習題
9 因果關系預測
9.1 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法
9.2 多元線性回歸預測法
9.3 非線性回歸預測法
9.4 經濟計量模型預測法
思考練習題
10 決策理論及方法
10.1 決策與決策類型
10.2 決策過程
10.3 常用決策方法
本章思考練習題
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職業教育市場營銷專業的規劃教材。本書依據教育部制定的《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編寫。本書共分9章,包括市場調查的概述、市場調查流程、市場調查方案設計、市場調查方法、市場調查技術、市場預測概述、定性預測法、時間序列預測法、回歸分析預測法等內容。本書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精選了大量的實際案例,強化了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用性、前瞻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各類企業培訓營銷人員的培訓教材或自學者的自學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1章市場調查概述
1.1市場調查的概念
1.1.1市場調查的含義與必要性
1.1.2市場調查的原則
1.2市場調查的類型
1.2.1按商品消費目的劃分
1.2.2按流通領域環節劃分
1.2.3按市場調查性質劃分
1.2.4按調查時間劃分
1.2.5按調查基本方法劃分
1.3市場調查內容與使用范圍
1.3.1市場環境調查
1.3.2市場商品需求情況調查
1.3.3市場供給調查
1.3.4市場營銷調查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案例解析
綜合實訓
第2章市場調查流程
2.1市場調查的一般流程
2.1.1界定階段
2.1.2設計階段
2.1.3實施階段
2.1.4結果形成階段
2.2市場調查流程實例——雀巢咖啡市場調查
2.2.1界定階段
2.2.2設計階段
2.2.3實施階段
2.2.4結果形成階段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案例解析
綜合實訓
第3章市場調查方案設計
3.1市場調查方案設計的重要性
3.1.1什麼是調查方案設計
3.1.2設計調查方案的基本原則
3.1.3市場調查方案設計的意義
3.1.4市場調查設計的任務
3.2市場調查方案的類型
3.2.1探索性調查設計
3.2.2描述性調查設計
3.2.3因果關系調查設計
3.2.4三種調查類型的比較
3.3市場調查方案的主要內容
3.3.1確定調查目的
3.3.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3.3.3確定調查項目
3.3.4確定調查內容和調查表
3.3.5確定調查時間和調查工作期限
3.3.6確定調查地點
3.3.7確定調查方式和方法
3.3.8確定調查資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3.3.9確定提交報告的方式
3.3.10制定調查的組織計劃
3.3.11市場調查方案的撰寫
3.4市場調查方案的可行性分析與評價
3.4.1調查方案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3.4.2調查方案的模擬實旅
3.4.3調查方案設計的總體評價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案例解析
綜合實訓
第4章市場調查方法
4.1文案調查法
4.1.1文案調查法的含義
4.1.2文案調查法的特點
4.1.3文案調查法的功能
4.1.4文案調查法的基本原則
4.1.5文案調查法的途徑
4.1.6文案調查法的方式
第5章市場調查技術
第6章市場預測概述
第7章定性預測
第8章時間序列預測
第9章回歸分析預測
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為本教材的創新點,每章有大量的案例和相關鏈接穿插其中,幫助讀者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和技能操作;其次,每章後附有練習與思考、案例分析或計算分析題,提高讀者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每章均有以工作站的形式針對本章內容設置的實操訓練,方便讀者進人角色,體現了「以工作流程為主要內容,以任務引領為基本取向,以工作本位學習為主要教學形式,實施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過程,創設真實工作環境,融『教、學、做』為一體」的職業教育理念。
《市場調查與預測(第3版)》既可作為財經類和管理類高職高專學生的專業課教材或非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的選修課教材使用,也可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社會人士培訓或自學用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市場調查基本理論
第2章 市場調查內容
第3章 市場調查的方法
第4章 抽樣調查
第5章 特殊調查
第6章 調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第7章 問卷的設計技術
第8章 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
第9章 市場預測基本理論
第10章 定性預測方法
第11章 時間序列預測法
第12章 回歸分析預測法 內容簡介
《市場調查與預測》系統地介紹了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市場調查的基本概念、調查方案的設計方法、市場信息的搜集和獲取(網路調查)、調查問卷的設計與抽樣技術的選擇、調查資料的處理和分析(SPSS軟體的應用)、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的基本方法以及調研報告的撰寫與匯報等。
《市場調查與預測》每章以「本章要點」和「導人案例」開篇,引出該章核心主題;正文中穿插各種有趣實用的小案例和資料鏈接;章末列出「關鍵詞」、「思考題」並設置了「案例分析討論」欄目,既便於讀者學習,也有利於教師組織課堂教學。
《市場調查與預測》可作為高等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工商管理類其他專業以及經濟類各專業本科層次「市場調查與預測」或者「市場營銷調研」課程的教學用書,同時也可作為研究生教學參考用書和各類企業的管理人員或調研公司從業人士在職培訓讀本。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信息、市場營銷信息與營銷決策
第二節 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內涵界定
第三節 市場調查概述
第四節 市場預測概述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二章 設計市場調查方案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市場調查程序
第二節 市場調查策劃書的編制
第三節 訪問員的挑選與管理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三章 資料收集方法(一)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二手資料的收集
第二節 文案調查
第三節網路調查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四章 資料收集方法(二)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定性調查
第二節 詢問法
第三節 觀察法
第四節 實驗法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五章 問卷設計技術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問卷的一般問題
第二節 問卷設計技術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六章 態度測量技術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測量與態度測量
第二節 直接測量表
第三節 間接測量表
第四節 測量的可靠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七章 抽樣調查技術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抽樣調查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概率抽樣設計
第三節 非概率抽樣
第四節 樣本容量的確定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八章 調查資料的處理與基礎分析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調查資料的處理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第三節 交叉列表分析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九章 調查數據高級分析方法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假設檢驗
第二節 二元變數相關和回歸分析
第三節 多變數數據分析
第四節 SPSS在數據分析中的基本應用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十章 市場預測方法:定性預測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定性預測概述
第二節 頭腦風暴法
第三節 德爾菲法
第四節 主觀概率法
第五節 計劃評審預測法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十一章 市場預測方法:定量預測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趨勢直線預測法
第二節 季節變動預測法
第三節 非直線趨勢預測法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第十二章 市場調查報告
本章要點
導入案例
第一節 市場調查報告的作用和種類
第二節 市場調查報告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市場調查報告准備
第四節 市場調查成果的口頭報告
關鍵詞
思考題
案例分析討論
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本書以適應市場調查與市場預測教學及實踐為宗旨, 內容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系統地闡述了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讀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學習工具和方法。首先,每章均先提出問題,列出本章要討論的主要內容;其次,大量的案例和相關鏈接穿插其中,幫助讀者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再次,每章後面設有思考練習、案例分析,提高讀者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每章均針對本章內容設置綜合實訓,方便讀者進入角色,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全書共10章, 包括市場調查與預測概述、市場調查流程與方案設計、市場調查方式、市場調查方法、調查問卷與測量方法、市場調查的實施、市場調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市場定性預測方法、市場定量預測方法書實例豐富,能夠有效地適應市場調查與預測的教學需要,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工商管理類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和統計學專業等相關專業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教材,亦可作為從事市場調查、市場預測、信息管理、市場研究等廣大實際工作者的參考書籍或培訓用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市場調查與預測概述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市場調查概述
第二節 市場預測概述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二章 市場調查流程與方案設計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市場調查流程
第二節 市場調查方案設計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三章 市場調查方式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
第二節 抽樣調查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抽樣誤差
第四節 抽樣調查方案設計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四章 市場調查方法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間接調查法
第二節 座談會調查法
第三節 訪問調查法
第四節 觀察法與實驗法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五章 調查問卷與測量方法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測量與測量工具
第二節 調查問卷內容與結構設計
第三節 調查問卷題項的設計
第四節 調查問卷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六章 市場調查的實施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調查實施隊伍的組建
第二節 現場准備與管理
第三節 訪談技巧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七章 市場調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調查資料的審核
第二節 調查資料的錄入與整理
第三節 市場調查中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八章 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報告的內容構成
第二節 撰寫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 報告中常用的幾種統計圖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九章 市場定性預測方法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德爾菲法
第二節 主觀概率法
第三節 領先指標法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第十章 市場定量預測方法
學習重點
任務模擬
第一節 時間序列預測法
第二節 回歸分析預測法
思考練習
案例分析
綜合實訓

Ⅸ 教材出版業的市場調查、評估和預測方法

教材出版業的市場調查、評估和預測方法
摘要
本題是一個設計型題目,題目有數據量大,信息多的特點。
首先,我們分析資料庫中數據,按一定規則將各大學排序,採用系統隨機抽樣的方法,外加地域性修正,把市場調查的范圍從205所高校縮小到26所 。針對此26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我們分析調查所得數據,對於某出版社的市場份額,用與該出版社相關的問卷數與總問卷數的比值來衡量,從而得到三年各出版社市場份額的數據表格,並利用擬合的方法進行預測。
其次,我們還考慮到了問卷抽樣調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即:抽樣無回答情況。我們利用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對此問題進行了解決,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和比較。此兩種方法均是為降低非抽樣誤差、提高數據質量服務的。
再次,我們還提出了對按需印刷理論的新理解,從而大大減少了出版社的成本投入。在數據的驗證中,我們將通過抽樣調查得出的市場份額與分析總體得到的市場份額進行比較,求出相對誤差。發現絕大多數數據誤差不超過0.1,效果較好。在模型改進中,也提出了改進模型的新思路。
最後,我們還對題目進行了更加完備的討論和使用說明,並在此題的基礎上對出版社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系統隨機抽樣 地域性修正 補救無回答 二級抽樣調查方法 按需印刷理論

一、問題背景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提出,我國的文化產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同時,「十一五」也宣告了出版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十一五」期間,出版發行業將面臨網際網路、手機簡訊、數字出版等科技發展引發的對出版環境的影響,不少出版社和發行單位已經或者正在開始著手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思考和規劃,這種現象本身也是出版業理性回歸的一個重要標志。對於出版發行單位而言,戰略規劃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的過程,在於培養一種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系統思考與應變能力,而不僅僅是規劃的結果。根據加入WTO的承諾,2006年是我國出版分銷行業全面放開的最後一年,深化體制改革以應對入世,正在成為出版發行行業的重中之重。行業對競爭力的關注前所未有的重視,任何研究報告、市場調查、行業排名都會觸動出版社敏感的神經。教育出版對出版社的競爭力影響大,經營成為最主要的提高競爭力的手段,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競爭力優勢。因此,占據出版業優勢地位的教材出版業更注重對市場的調查研究,對市場作出科學的評估和預測,我們需要的就是一種科學的調查、評估和預測方法。

二、問題重述
某出版社出版多類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教材。從出版社的戰略發展、投資策略、生產安排、銷售方式、和產品策劃等業務考慮,需要對出版社的市場佔有率(市場份額)及其逐年變化進行調查。請你設計有效而可行的調查方法,並且建立調查數據的分析模型,以及對市場作出科學評估和預測的方法。
本題的附錄中給出的基礎數據是問卷式普查數據,由於抽樣成本的限制,普查是不可取的,而且抽樣數應該在調查目的的基礎上盡量少。
題目說明
1. 由於抽樣成本,普查不可取,但是抽樣方法的樣本數和調查效益之間有平衡關系,確定你的抽樣數時應該考慮這種平衡關系。
2. 完整地描述你的調查方法,並且清楚地給出你的模擬數據。如果使用問卷式抽樣調查(不限於問卷式),請給出問卷格式。
3. 給出基於調查數據的市場評估和預測模型,並用數據說明你的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4. 在附錄1中給出了一個參考的問卷格式,也給出與該問卷相關的一個資料庫(附錄4)。這個資料庫是包含十個省,全部學生(為了減少數據量,假定全班學生填表相同,因此每個專業只有一個學生填寫問卷)的模擬答卷(包括三年的),作為本競賽題的背景數據
5. 附錄2中給出供本題提供的資料庫的29類教材名稱以及分類號,附錄3給出某出版社各類教材的三年銷售量,可供查詢。
6. 在附錄4中也給出十個省所有學校名稱以及其專業名稱,你可以用在這些檢索詞確定你對資料庫的取樣查詢。
7. 如果你自行選用數據,請給出調查數據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的檢驗方法和數據來源。

三、基本假設
為了便於我們從題目的整體理解,從出版社的戰略發展、投資策略、生產安排、銷售方式和產品策劃等業務考慮,對出版社的市場佔有率(市場份額)及其逐年變化進行調查。從而設計有效而可行的調查方法,並且建立調查數據的分析模型,以及對市場作出科學評估和預測的方法。我們在此做出合理的基本假設:
(1)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教材出版業的市場是基本穩定的;
(2)社會環境穩定,社會政策關於出版業方面無較大調整;
(3)教育部門對教材的應用無較大變化;
(4)學校各專業無較大的變化,學校的人數不會有大幅度的增加或減少;
(5)教材出版社的數量基本穩定,經營狀況起伏不大;
(6)出版社的經營情況良好,無意外事件發生;
(7)教材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質量有保證,無質量問題;

四、問題的分析與模型的准備
一、問題的分析
鑒於本題的附錄中所給出的數據較多,有:
(1)在附錄1中給出了一個參考的問卷格式;
(2)在附錄2中給出供本題提供的資料庫的29類教材名稱以及分類號;
(3)在附錄3給出某出版社各類教材的三年銷售量,可供查詢;
(4)在附錄4中給出十個省三年的原始數據以及相對應的學校專業名錄;
(5)還可自行選用數據。
而且,題目中要求基礎數據是問卷式普查數據,由於抽樣成本的限制,普查不可取,抽樣數應該在調查目的的基礎上盡量少,所以,我們從以下方面考慮,處理數據,解決問題:
首先,我們分析資料庫中數據,按一定規則將各大學排序,採用系統隨機抽樣的方法,外加地域性修正,把市場調查的范圍從205所高校縮小到26所 。針對此26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我們分析調查所得數據,對於某出版社的市場份額,用與該出版社相關的問卷數與總問卷數的比值來衡量,從而得到三年各出版社市場份額的數據表格,並利用擬合的方法進行預測。
其次,我們還考慮到了問卷抽樣調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即:抽樣無回答情況。我們利用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對此問題進行了解決,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和比較。此兩種方法均是為降低非抽樣誤差、提高數據質量服務的。可以說在模型的應用一個非常好的補救方案,使我們的模型更加完整,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學性。
再次,我們還提出了對按需印刷理論的新理解,從而大大減少了出版社的成本投入。在靈敏度分析中,我們還利用某出版社的數據對模型進行了驗證,將模型推廣到一般。
最後,我們還對題目進行了更加完備的討論和使用說明,並在此題的基礎上對出版社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二、模型的准備(名詞解釋)

1、數據壓縮
數據壓縮是以信息損失最小為前提,簡化或壓縮數據以提高其傳輸、存儲和處理效率的一種技術。考慮到數據量相當龐大,需要獲取和處理的數據量較多,數據壓縮是減少工作量、節省計算機時間的有效方法。可通過去掉間隔、空白段、冗餘項目或不必要數據,只保留反映特徵的數據等手段實現,達到在給定空間內增加所能存儲的數據量,減少數據量所佔的空間。數據壓縮方法通常有:①削減。用外延或內插方法推算冗餘數據並將其去掉;②參數抽出。即僅保留特徵數據和參數;③等時間采樣。按等時間間隔對連續輸入的數據進行采樣;④編碼變換。將數據變成簡化代碼,或對每個數據塊進行編碼變換,其效率用每個像元的比特數來衡量;⑤函數應用。根據由等間隔或不等間隔采樣得到必要的采樣點,用函數演算法推算出削減的數據。

2、無回答
所謂無回答是指出於某些原因,不能從所有的樣本單位或問卷的所有問題中獲得所需的信息。它可以是樣本單位沒有提供或者沒有完全提供所需的信息,可以是所提供的信息中有一部分無法使用。無回答的調查者與回答的調查者通常具有不同的特徵,因此如果對無回答不進行糾正的話,將會降低樣本的有效性和代表性,使調查估計值產生偏差,從而降低調查的精度,甚至導致整個調查的失敗。

3、二級抽樣方法
二級抽樣方法是人們常用的一種處理無回答問題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對最初的無回答進行再一次的隨機抽樣,然後用最初樣本的回答數據和子樣本數據對總體進行估計,以消除無回答的偏差影響,提高估計量的精度。這種方法常用於郵寄調查中。下面我們將介紹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

4、按需印刷
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簡稱POD)的本意是指按照不同時間、地點、數量、內容的需求,通過數碼及超高速挽印技術實現出版行業整個流程的全新改造來適應個性化、短版化、高效率的現代市場需求。它尤其適用於一些定向較窄、專業性強、可變性強、批晝較小的印刷業務。按需印刷是先進的資料庫技術和數字印刷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操作過程是先將圖書內容數字化,然後用電子文件在專門的激光列印機上高速印製書頁,並完成折頁、配頁、裝訂等工序。它具有印刷時間上的即時性,印刷數量、印刷內容的可變性和個性化等特點。
在此,我們利用它的引申意,按照市場所需的教材的數目進行印製。由於各高校對於教材的需求種類不同,所以,很需要這么一種模式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我們在此提出按需印刷模式。
同時,按需印刷採用即時供貨結賬的方式,使出版社節省了圖書儲存空間。實現「零庫存」,而且還能解決圖書絕版及印數問題。通過按需印刷,出版社可擺脫圖書印刷、庫存、運輸、投資所帶來的資金風險和發行量的壓力,節省成本。

五、模型的建立與預測
(一)、抽樣調查方法的陳述
我們的抽樣調查可分前期、中期、後期三個工作階段,即「樣本-數據-分析」。前期工作是進行抽樣設計獲得調查單位名單,解決向誰搜集統計資料的問題(樣本);中期工作是對抽選的調查單位進行統計調查,獲得統計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必要整理,提供准確的、可供統計分析的數據,解決數據獲取和數據格式問題;後期工作是利用統計軟體對調查和整理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科學的分析結論,達到統計工作的最終目的(分析)。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抽樣調查所考慮的問題在實際抽樣調查中無外乎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調查指標估計的精度;調查成本的高低;樣本的容量。在抽樣調查方案設計中以上三個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抽樣調查方案設計中應當根據實際對以上三個方面問題進行重要性排序,一般情況下,調查指標估計的精度是最重要的,其次應當考慮調查成本,最後再考慮樣本容量。
所以, 抽樣調查方案設計中三個問題的優先順序:
( I 是優先順序)
以下是我們歸納的抽樣調查的步驟:
5.1、抽樣的目的
抽樣的目的是從已有的普查資料庫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數據,即數據壓縮。通過數據壓縮,得到誤差允許范圍內的數據,從而對市場進行科學的評估和預測。
5.2、抽樣的基本原則
為了掌握市場的情況,所抽得的數據應該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這是抽樣的基本原則。
5.3、常用的抽樣方法(簡述)
抽樣方法可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兩大類。由於非概率抽樣結果的可能性不能准確地計量,一般都使用概率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分層隨機抽樣和系統隨機抽樣均屬概率抽樣方法。
1. 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是指「從含有N 個個體的總體中抽取n 個個體,使包含有n 個個體的所有可能的組合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等」。採用此方法抽樣時,資料庫中的每個數據被抽入樣本的機會均等,它是完全不帶主觀限制條件的隨機抽樣法。它是一個基本的隨機抽樣方法,也是其他隨機抽樣方法的基礎。
2. 分層隨機抽樣
有時產品可分為若干層,各層產品質量存在明顯的差異,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樣本,把整批產品分為若干層,使同一層內產品質量盡可能均勻整齊,在各層內分別隨機抽取一些產品,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樣本,這樣的抽樣方法叫分層隨機抽樣。在正確分層的前提下,分層抽樣的代表性比簡單隨機抽樣好,但是如果對批質量的分布不了解或分層不正確,則分層抽樣的效果會適得其反。
3. 系統隨機抽樣
如果一個批的產品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並可將其分為數量相當的n 個部分,從每個部分按簡單隨機抽樣方法確定的相同位置,各抽取一個單位產品構成一個樣本,這樣的抽樣方法稱為系統隨機抽樣。它的代表性在一般情況下比簡單隨機抽樣要好些,但在產品質量波動周期與抽樣間隔相當時,抽到的樣本單位可能都是質量好的或都是質量差的產品,此時代表性就較差。

5.4、抽樣方法的正確選擇
為了更好的評估和預測市場,選擇合適的抽樣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當數據比較穩定,數據並不多時,選擇簡單隨機抽樣,在對總體質量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也應選擇簡單隨機抽樣。
2. 當不同的數據來自不同的地域時,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樣本, 可以採用分層隨機抽樣。
3. 當數據不穩定,中間相差較大時,應採用系統隨機抽樣。
根據實際情況, 選擇正確合理的抽樣方法,提高樣本的代表性和隨機性, 從而提高抽樣的有效性, 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科學、合理、有效地實施抽樣,才能使我們的要求得以實現。
為此,我們針對此題數據多,地域性廣,各類書籍需求量相差很大等特點,綜合考慮三種抽樣方法,採取以系統抽樣為主,其它抽樣為輔的方法,利用數據壓縮解決抽樣問題。
同時,我們還應用了Excel軟體,Excel軟體在統計分析方面的功能雖不及專業統計軟體(如SPSS、SAS等),但它那強大的、靈活易用的數據管理和整理功能是專業統計軟體所不能及的。因此,我們在處理數據方面較多的利用了Excel軟體,使我們的處理數據的速度大大加快。
抽樣調查問卷採用題中給出格式。

(二)、模型的建立

首先,我們從資料庫中查詢出一些有用數據,先寫在下面。
1.學科類別 29類
2.出版社數目 25個
3.大學數量 205所 ,各個省市對應的大學數量見下(表一):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49 30 26 24 24 14 13 12 9 4
(表一)

4.基於資料庫中全部數據,每一年收回問卷數中與該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見(表二):
出版社 第一年與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 第二年與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 第三年與出版社有關的問卷數目
p196 325 323 327
p559 328 336 346
p106 353 352 351
p199 380 379 393
p307 406 411 418
p102 444 451 452
p131 476 475 472
p511 490 495 503
p030 497 503 512
p063 506 508 515
p416 640 637 635
p304 654 661 666
p110 747 754 764
p246 773 778 781
p432 871 870 868
p091 910 913 913
p118 1002 1015 1031
p210 1308 1311 1308
p044 1606 1604 1602
p390 2041 2035 2025
p405 3098 3162 3227
p534 4021 4001 3983
p293 5095 4947 4767
p115 18267 18116 17967
p357 20490 20646 20812
(表二)
分析:題目說明4中,說明了一份問卷的意義。在一份問卷上出現一個出版社的名字,說明填寫該問卷的學生所在的整個專業,使用該出版社的教材。我們可以假設,總體上說,專業平均的人數相同,則某一年與某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越大,在該出版社購書的人越多,說明該出版社的市場佔有率越大。

5. 基於資料庫中全部數據,可以考察每一年各個大學的購書情況。我們可以統計出各個大學的學生填寫問卷的數目。根據我們的假設,問卷數越大,學校對書的需求量越大。
我們按不同大學對應的問卷數目降序排列。同時,經分析發現,各大學三年的問卷數目並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各大學的排名也不會發生變化,因此,三年的問卷數目都可以按第一年的情況考慮。
由於大學數目有205所,我們分析得到的各大學排名數據仍然很多,在這里我們省略。
下面我們來分析每一個問卷數目段中的大學數量:見(表三)

某大學的填寫問卷數目 大學的數量
700~799 1
600~699 7
500~599 34
400~499 34
300~399 39
200~299 38
100~199 20
0~99 32
(表三)

據此,我們採取系統隨機抽樣,對於按填寫問卷數目降序排列的205大學,將其分為數量相當的26個部分(按照排名,每8個學校為一個部分,前25部分滿額,第26部分有空缺)。對於每個部分,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確定相同的位置(本題選用每一部分的第一個位置)。

下面我們來考察我們現在確定的方案是否符合數據的「全面性、地域性和代表性」
見(表四)

省份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共有大學數量 49 30 26 24 24 14 13 12 9 4
選取大學數量 7 4 3 5 1 3 0 1 1 1
(表四)

從表格中我們看出,個別數據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地域性和代表性。我們需要對系統隨機抽樣的結果作出人為的微調。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把某一所安徽省的學校換為和它排名相差較小的廣西省的學校。

最後,我們確定的學校數量如下(表五):
省份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共有大學數量 49 30 26 24 24 14 13 12 9 4
調整後選取大學數量 6 4 3 3 3 2 2 1 1 1
(表五)

最終我們所選出來具體的大學,結果見下(表六):
鄭州大學 福州大學 廣西民族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貴州工業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河南省 福建省 廣西 北京市 北京市 貴州省 河北省 北京市
744 597 552 542 519 507 470 451

續上表
海南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茂名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北京廣播學院 商丘師范學院 湛江師范學院 北京機械工業學院
海南省 廣西 廣東省 河南省 北京市 河南省 廣東省 北京市
414 405 385 369 342 305 301 276

續上表
唐山師范學院 河西學院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巢湖學院 福建醫科大學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中醫學院
河北省 甘肅省 廣東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北京市 安徽省 安徽省
253 239 208 204 138 103 77 68

續上表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廣州體育學院
河北省 廣東省
35 32
(表六)
總結我們的調查方法,是:在205所學校中,選取部分學校作為代表,接受問卷調查。學校的選取方法為:總體採用系統隨機抽樣的方法,但為了保證「全面性、地域性和代表性」,也對抽樣方法作了一些修正。我們選取了如上26所高校作為發放調查問卷的對象。

下面,我們根據上述調查方法,從資料庫中分別找出第一年26所大學對應每個出版社的問卷數目。我們採用Excel軟體進行處理,得出第一年每個出版社對應26所大學的問卷數目的和。
對應表格如下(表七):
出版社 P559 P199 P102 P106 P196 P307 P304 P030 P131 P511 P063 P416
問卷數目 38 45 47 47 49 55 59 64 67 68 72 85

續上表
P110 P246 P091 P118 P432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88 99 118 119 119 160 204 266 378 515 631 2507 2657
(表七)

我們利用Matlab軟體,也表示出了第一年每一個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與總問卷數目的比值如下(表八):
出版社 P559 P199 P102 P106 P196 P307 P304 P030 P131 P511 P063 P416
問卷比例 0.0044 0.0053 0.0055 0.0055 0.0057 0.0064 0.0069 0.0075 0.0078 0.0079 0.0084 0.0099

續上表
P110 P246 P091 P118 P432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0.0103 0.0116 0.0138 0.0139 0.0139 0.0187 0.0238 0.0311 0.0442 0.0602 0.0737 0.2930 0.3105
(表八)

基於原來的假設和說明,我們可以用它來考察市場佔有率。相應的,也可以求出第二年,第三年每一個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與總問卷數目的比值。
下面給出第二年的結果,見(表九)

出版社 P559 P199 P106 P102 P196 P307 P304 P131 P030 P511 P416 P110
問卷比例 0.0044 0.0051 0.0055 0.0058 0.0061 0.0065 0.0069 0.0072 0.0076 0.0083 0.0098 0.0105

續上表
P063 P246 P432 P118 p091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0.0107 0.0118 0.0138 0.0141 0.0139 0.0185 0.0259 0.031 0.0447 0.0595 0.0711 0.2886 0.3123
(表九)

六、模型的誤差分析
運用Matlab軟體,可以求出基於資料庫全部數據時,每一年每一個出版社對應的問卷數目與總問卷數目的比值。
對於我們的采樣方法,以第一年為例,我們可以計算兩個比值之間的相對誤差,以此來檢驗我們的方法。
表格見(表十)
P196
p559 p106 P199
p307 p102 p131 p511 p030 p063 p416 p304
標准 0.0049 0.0050 0.0054 0.0058 0.0062 0.0068 0.0072 0.0075 0.0076 0.0077 0.0097 0.0100
測量 0.0057 0.0044 0.0055 0.0053 0.0064 0.0055 0.0078 0.0079 0.0075 0.0084 0.0099 0.0069
誤差 16.3% 12.0% 1.8% 8.6% 3.2% 19.1% 8.3% 5.3% 1.3% 9.1% 2.1% 31%

續上表
P110 p246 p432 p091 p118 p210 p044 p390 p405 p534 p293 p115 p357
0.0114 0.0118 0.0133 0.0138 0.0152 0.0199 0.0244 0.0311 0.0471 0.0612 0.0775 0.2779 0.3117
0.0103 0.0116 0.0139 0.0138 0.0139 0.0187 0.0238 0.0311 0.0442 0.0602 0.0737 0.2930 0.3105
9.6% 1.7% 4.5% 0 8.6% 6% 2.5% 0 6.2% 1.6% 4.9% 5.4% 0.4%
(表十)
由上面表格可以看出,除個別組外,其餘各組的相對誤差均小於0.1。可見我們的方法在精度要求范圍內較好。

七、模型的驗證及改進
從出版社的角度考慮,在印刷方面,我們提出按需印刷理論。為了驗證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我們按地區劃分,將10個省市三年的售書情況進行了統計,然後我們利用Excel軟體對數據進行了處理,並作出直觀的圖表,藉以26所大學的選取進行驗證。
某出版社三年內在10個省市的售書情況:
1. 表格見(表十一):

北京市 廣東省 河南省 河北省 安徽省 福建省 甘肅省 廣西省 貴州省 海南省 合計
第一年 3934 2837 2544 2374 1998 1400 1136 1017 844 290 18374
第二年 3902 2809 2533 2354 1980 1396 1133 1017 838 282 18244
第三年 3870 2773 2504 2315 1963 1378 1122 1009 830 283 18047
合計 11706 8419 7581 7043 5941 4174 3391 3043 2512 855 54655
平均值 3902 2807 2527 2348 1981 1932 1131 1015 838 285 18222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十一)

由表格我們可以看出:
(1)10個省市,每個省市三年中書的銷售數量基本相同,每年數量相差不大;
(2)在三年中,每一年,10個省市書的總銷售量基本相同,平均每年銷售18222冊;
(3)通過三年的比較,可以得出10個省市每年的售書情況及其排名。

2.作圖如下:
(圖一)為三年10各省市的售書情況的自然條形圖

(圖一)

(圖二)為三年10各省市的售書情況的比例圓餅圖

(圖二)
通過作圖,我們可以看出:
(1)北京市三年內售書最多,達到了21.4%;廣東省其次,達到了15.4%;河南省緊跟其後,達到了13.9%;它們三個省市的售書量已達到50.7%,超過了一半。
(2)北京市、廣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福建省五省的售書量均超過 10%,其五省的總銷售量達到了74.5%。

我們根據(附錄),可以求出基於我們的模型,P115出版社各個省份所佔的百分比,如下(表十二)
省份 北京 廣東 河北 安徽 河南 福建 廣西 甘肅 貴州 海南
百分比 25.4% 10.2% 10.2% 4.7% 18.1% 7.9% 10.4% 3.3% 4.5% 5.4%
(表十二)
可以看出,和圓餅圖相比,一些省份的數據有所出入。
據此,我們找到了模型的改進方向。在選取大學的時候,不僅做到系統隨機抽樣和地域性修正,還要做到各個省份學校分布相對均衡。這樣所得結果必定效果更好。
八、模型的補救方案
在這里,我們將介紹兩種補救無回答的二級抽樣調查方法:傳統方法和貝葉斯方法,並對它們之間的異同作簡略的概括。
一、傳統的二級抽樣方法
傳統的二級抽樣方法最早由Hansen和Hurwitz提出來的。它以傳統的統計推論為基礎,用簡單隨機的抽樣的方法對總體進行第一次抽樣,取得回答單位的觀測值及回答單位權重的估計,然後在無回答單位中再隨機抽出一個子樣本進行調查,取得無回答單位的信息,最後把這兩部分調查結果結合起來,對總體作出推斷估計。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分層的二級抽樣,總體被分為兩層,即回答層和無回答層。
設總體容量為N,其中有 個回答者和 個無回答者, ,隨機抽取最初樣本,樣本容量為 ,其中有 個回答者,樣本均值為 ;有 個無回答者, 。然後從 中隨機抽取一個子樣本 ,其抽樣比 ,樣本均值為 。總體回答率 ,總體無回答率為 , 。則二級抽樣總體均值的估計量為: (1)
根據二級抽樣的抽樣方差公式可得:
(2)
其中, 是樣本方差, 是無回答層的方差。
可以看出,總體方差的第一項受最初樣本 大小的影響,而第二項不僅受 的影響還受無回答者子樣本抽樣比 的影響。當 時,方差第二項為零,就是說所有調查者都進行了回答,收集到了全部的數據,它相當於樣本量為 的簡單隨機抽樣。
由於考慮上面方差公式中 項與樣本的分配無關,所以改寫成:
(3)
如果考慮二級抽樣中兩次調查的費用差異,則總費用函數可記為:
(4)
其中 為最初樣本每單位的調查費用, 為

閱讀全文

與市場調查預測法的市場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用卡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89
洛陽上海市場那個電子商務叫什麼 瀏覽:679
新產品上市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531
女神節銀行保險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4
電子商務網站評價ppt 瀏覽:959
淺析電子商務對市場營銷的影響論文開題報告 瀏覽:178
人社全年技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12
醫療網路營銷總監簡歷 瀏覽:558
活動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631
合肥市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266
如何做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774
網路營銷試題答案 瀏覽:145
2017雙12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56
教師培訓經費申報方案 瀏覽:536
為什麼電商培訓方案ppt模板 瀏覽:488
2018中職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453
組織建設基層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70
雲智造電子商務崑山 瀏覽:347
商場促銷活動宣傳詞 瀏覽:236
校園網路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