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針菇種植成本、效益、利潤
金針菇的種植成本應該根據你的種植規模來決定。效益和利潤也需要綜合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場銷售價格來評價。不同的條件有不同的效益。在正常的技術,管理和市場條件下。它的投入產出比一般為1:1.5-2.。如果在生產規模小,市場價格高的地區。其利潤會更高。
2. 金針菇的市場如何
現在菌類的生意都不錯,金針不只是火鍋類的涮菜了,
比如現在好多全菌菜呀,什麼一品菌王湯呀的,都挺火的;
現在人們注重健康飲食了 ,應該前景不錯的!
支持你!
3. 美國食用菌產業概況及市場狀況如何
(1)產業概況
美國大部分食用菌是雙孢蘑菇,其中一小部分是大褐菇和小褐菇,即雙孢蘑菇的變種。香菇、金針菇、平菇、灰樹花、木耳、雞油菌、羊肚菌以及其他品種在美國也有一定的消費量。
賓夕法尼亞州是美國食用菌產量最大的州,雙孢蘑菇是該州產量最大的農產品,產量佔全美的45%;其次是加利福尼亞州,產量佔全國的20%,幾乎每個州都有食用菌生產。自1970年起,美國年食用菌產量以7%的速率增長。同時,食用菌生產農場的數量從1970年的500多家下降到現在的約150家(美國農業部數據)。
在賓夕法尼亞州,約60%的食用菌以鮮品的形式銷售,並且實現了周年生產,年產量達1.6億千克。
許多消費者喜好食用菌,除了其獨特的烹調風味外,更多考慮的是食用菌的營養成分和葯用功能。食用菌含有許多人體必需氨基酸,以雙孢蘑菇為例,其蛋白質含量比菜豆高,香菇也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食用菌既是重要的食品,也是天然的葯物和出口創匯的農產品。
對於那些沒有許多土地但又想發展副業的農民而言,小規模的食用菌栽培是個很好的選擇。在美國,很多小型的食用菌生產設備適合那些希望把栽培食用菌作為蔬菜生產的公司或者個人。他們可以通過發展食用菌來轉化一部分農林廢料。食用菌生產在管理農業有機廢物、轉化農、林生產下腳料為高附加值的產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絕大部分美國的食用菌栽培者採用代料栽培。木屑是栽培香菇和其他食用菌的代料中最常見的成分。有時候,也使用稻草和玉米芯來替代木屑。此外,有不計其數的菌種供應商遍布美國和加拿大。為了對不同菌種進行比較,通常鼓勵大型食用菌生產者從不止一家的菌種供應商手上購買菌種,因為不同的菌株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在美國,眾多菌種供應商也銷售蘑菇生產專用機械設備和相關的工具儀器。美國的香菇椴木栽培,以當地的椴木為主,通常使用橡樹的椴木。鮮香菇的價格在一年中的冬季最高,一些栽培者使用溫室生產來擴大供應量。
(2)供求與營銷
2003—2004年度美國的食用菌銷售量較上一年度增長1%,為3.77億千克(美國農業部數據)。全美2003—2004年度食用菌銷售額達到8.53美元,較上一年度上升3%。食用菌栽培農場數量現為278家,較上一年度數量增長13%,其中148家是專門的稀有菇類(香菇、平菇等)生產商。2003—2004年度,美國雙孢蘑菇的平均價格為2.25美元/千克,稀有菇類的平均價格為6.40美元/千克(美國農業部數據)。
2003年7月,亞利桑那州的P.M.Patterson博士為全美蘑菇協會提交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消費者平均每人每月購買食用菌0.059千克;每月購買0.322千克食用菌的消費者僅占被調查公眾的11%,他們的消費金額約為銷售總額的42%。其中,雙孢蘑菇的消費量最大,約佔94%。
在美國的一些地區,已成立了食用菌銷售聯合體。這些聯合體是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既收購野生菌也收購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一些權威人士認為美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擁有穩定的消費群和持續的產能。
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稀有菇類的生產量和消費量預計將在最近幾年裡加速增長。由於多學科的發展,食用菌生產技術將更先進。稀有菇類的食葯用功效將預示它們的產量在世界范圍內繼續增長。
在日本和中國,稀有菇類以鮮品、干品、罐頭產品等形式銷售,這也為美國的出口商提供了商機。在日本,絕大部分鮮香菇都統一採收並運送到中央青果市場,在那裡經紀人和其他參與者通過投標競價的方式購買香菇。隨後,鮮香菇將分別運到各地的零售商手中。其他的食用菌,如平菇,在農場包裝後直接輸送給經紀人或零售商。在美國的一些地區,非常廉價的中國產干香菇已導致市場價格走低並對美國的小型生產者構成威脅。
4. 我國季節性金針菇栽培的現狀如何
我國栽培金針菇的歷史悠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採用塑料袋進行培養料栽培技術推廣,金針菇栽培區域迅速擴展,生產規模逐步擴大。目前,季節性栽培金針菇主要分布於下面五大產區。
(1)河北菇以石家莊為中心周邊縣市廣泛栽培。大部分是袋栽牆式栽培法,雙向出菇,8月中下旬至10月初接種,採收期從11月開始,翌年3月底結束,白色品種,可採收1~3茬菇,12月至翌年2月產量最集中,產品品質也最好,高峰時期日產量可超過幾百噸。主要栽培原輔材料是棉籽殼、麩皮,生產成本較低,平均成本價每千克2~3元。加上產區在冬天氣溫低、濕度小,產品品質較高,耐貯存,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競爭能力。產品大部分銷往廣州、深圳、北京、沈陽、哈爾濱等地。(2)河南菇河南省湯陰縣一帶廣泛栽培。栽培模式主要是袋栽,主要原材料為棉籽殼、麩皮,具有產量高,成本低的優勢。接種時間集中在8月下旬~10月,採收期為11月至翌年3月,產品質量相對比河北菇差。品種以白色種為主。產品大部分銷往武漢、西安等周邊城市,小部分銷往廣州、深圳、上海。(3)四川菇四川菇以黃色金針菇品種為主,分布在成都各周邊縣市。由於利用高海拔和防空洞特殊環境栽培,四川黃色金針菇基本上可達到周年生產供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由於其品種產量高,栽培管理較粗放,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所以近年來生產規模逐年擴大。(4)浙江菇主要分布於浙江江山、常山等山區。接種時間集中在9~10月,採收期11月底至第二年3月底結束,品種以白色金針菇為主,產品主要銷往上海等周邊城市,小部分銷往廣州、深圳,也有加工成制罐產品。主要原輔材料為棉籽殼、麩皮,生產成本較低。(5)福建菇產地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廈、漳、泉三角洲。栽培品種有黃色菇和白色菇兩類品種,接種時間9月底至11月,採收期短,產量主要集中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底,以棉籽殼、蔗渣、麩皮為主要原輔材料。產品主要銷往福州、汕頭、廣州等城市。
據初步統計,以上五大金針菇產區產量佔全國季節性栽培產量75%左右,其中季節性栽培的金針菇最具有代表性的為河北白色金針菇、四川黃色金針菇,產品在全國各地均有銷售。
5. 白色金針菇(食用菌)項目可行性報告
樓主這個你應該更具所在地實際情況而定的
6. 金針菇的總體概況如何它對營養及環境條件有何要求
金針菇,又名冬菇、朴菇、構菌、毛柄金錢菇等(圖4-36)。其栽培周期短,簡易方便,成本低,原料來源廣泛,經濟效益高,是規模栽培菇類中所需溫度最低的一種。銀針菇是金針菇的一個純白色變種,俗稱白金針菇,在日本及我國香港、廣州等地深受歡迎,其栽培技術與金針菇相似。
圖4-36 黃金針菇
金針菇子實體叢生,由菌蓋、菌褶、菌柄三部分組成。菌蓋直徑1~7厘米,幼時呈球形,後邊緣反捲成波狀,菌蓋表面有一層膠質物;菌肉白色,中央厚。菌褶白色或淡黃色,稍密。菌柄離生或彎生,長5~20厘米,呈白色或淡黃色,基部暗褐色,初期菌柄內部實心,後期中空。金針菇對營養及環境條件的要求如下:
(1)營養
在自然界中,金針菇能利用木材中的單糖、纖維素、木質素等化合物補充碳源,但分解木材的能力較弱,所以要熟料栽培,且最好用陳年木屑。此外,還要加些麥麩、米糠、玉米粉、棉籽粉、豆餅粉等增補氮源。金針菇是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天然缺陷型,故要在培養料中加些玉米粉、米糠等。
(2)溫度
菌絲體生長的溫度范圍是3~34℃,最適23℃左右。子實體分化的溫度為10~15℃,最適12~13℃;子實體正常生長溫度為5~20℃,最適8~12℃。子實體發生後在4℃下短期抑制處理,可使金針菇發生整齊,菇形圓整。
(3)濕度
菌絲生長要求培養基含水量60%~68%。根據培養料質地不同,適當增加含水量,能起到增產作用。水分低於50%,菌絲生長稀疏,難以形成子實體;高於75%,通氣不良,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生長發育要求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
(4)空氣
金針菇屬好氣性真菌,在菌絲和子實體發育階段,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但由於市場對金針菇產品的特殊要求,在子實體生長階段要適當地人為控制菇棚二氧化碳濃度,以促進菇柄長長,菇質脆嫩。
(5)光線
金針菇屬厭光性菌類,有很強的趨光性。菌絲在黑暗條件下能正常生長,原基在完全黑暗下也能形成。但一定散射光對子實體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6)酸鹼性
金針菇需要弱酸性的培養基,菌絲在pH3~8.4范圍內皆可生長,最適為5~7.5,偏鹼會延遲子實體的發生。
7. 金針菇生意管理方面問題
1 進貨點由你自己選擇,價格由你與老闆直接談好。
2 結算方式由你與老闆談,付款時老闆直接與你電話聯系,你通過網上銀行付款就行了,每周對貨物與資金盤點一下就可以了。時間長了,你可以給進貨的人員一點權利,但金額不能太大,這樣可以逐步給他授權,也可以考察他是否可以信賴之人,這個無所謂親戚,親戚也不一定值得信賴,關鍵是要有管理方法。
3 銷貨的地方每天對帳,就是每天賣了多少,收了多少錢,要求每天打到網銀上去,這樣你每天都可以查到了,每周盤點,這樣即使有點誤差,也可以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8. 金針菇哪裡賣的價錢高哪裡銷售量大
找到這兩個數據
你可以看看有沒有用
河南省:
1)收入計算
每年8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7個月內兩個生產周期:第一生產周期,8月中旬~11月中旬;第二生產周期,11月中旬~4月上旬。
菌棚每平方米放置50~55袋,兩期100~110袋,每畝7萬袋。每袋產金針菇0.30千克,共2.1萬千克。按4元/千克計算,收入8.4萬元/畝。
http://www.hd-mushroom.com:81/xingyexinxi/427.html
青華鎮:
青華鎮金針菇栽培戶達2500戶,栽培面積65萬平方米,產量1100萬公斤,產值達2400萬元,起初主要栽培黃菇,近幾年又新引進了F18、F21等優質白金針菇品種,由於白菇比黃菇色澤、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每公斤凈增效益2元。我鎮現有高標准金針菇大棚5個,主要栽培F18、F21白金針菇,每個大棚佔地1.5畝,實際利用1.3畝,800多平方米,共達6萬袋。每袋金針菇成本0.4元,可采三茬0.8斤,每斤按最低價2元計算,除去成本每袋效益1.2元,6萬袋效益可達7.2萬元,5個大棚效益可達36萬元;其餘都為家庭型栽培。近20年來,青華金針菇的銷售已形成了固定的市場和隊伍,產品遠銷北京、武漢、合肥等十幾個省市。由於其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很高,無污染屬綠色無公害產品,產品質量高,競爭力強,潛在市場十分廣闊。鎮政府又積極向上申報,於2004年4月,青華鎮面積65萬平方米、產量1萬噸的金針菇,通過了省農業廳綠色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
http://wolong.nynews.gov.cn/qinghua/tscy/200611/540.html
9. 金針菇的發展前景是什麼
食用菌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很好,我國的食用菌產業2008年總產達到1600多萬噸。至於那種食用菌品種市場前景好,各地市場也不一樣,大體上,常規品種平菇還是佔有大多數市場,已經被廣大消費者接受,其他的金針菇,雞腿菇,杏鮑菇,白靈菇,茶樹菇,等品種市場都還是不錯的。
10. 金針菇今年銷量如何
這個各地市場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可能銷量會比較大,有的地方可能會比較小。應該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