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份關於中國家用汽車的市場調查報告
在計劃經濟時代,產業政策是領導機關意志的體現。如今已進入市場經濟,產業政策仍是上級機關制定的,但必須以市場調查為基礎了。
1 當前中國家用汽車市場有多大?
當前中國年銷摩托車1000多萬輛,三輪農用汽車300萬輛,拖拉機200萬輛(加上拖斗就可乘人載貨),轎車、微型汽車400萬輛。
為什麼將二輪車、三輪車、拖拉機都算作家用汽車呢?
按照國際慣例,這些安全性差的二輪車、三輪車、拖拉機乘載任務遲早都要被安全性高而售價低的四輪汽車所取代,這就是家用四輪車的市場。就像美國當年福特T型車打下了農村市場以後就用新型福特車來接管原是T型車的市場一樣。
2 中國近2000萬輛家用汽車的市場是如何分布的?
在6億人口的農村和4億人中的中小城鎮是1500萬輛農用車、摩托車、拖拉機的天下。3億人口的大中城市是轎車、微型汽車的天下。
城市家用汽車有二大功能:消費功能;生產功能;服務功能。轎車是少數先富起來的人群的消費工具。我們將微型車稱作城市小康車,其排放要達到城市排放標准。它的售價低,可作為城市人口用來賺錢奔小康用。
3 這個年銷2000萬輛家用汽車意味著什麼?
(1)盡管按13億人口攤派,萬人擁有家用汽車數很低,比多數國家都少。但這個數字意味著中國擁有比美國還大的國內家用汽車市場。
(2)隨著小康經濟發展,家用汽車總量還要加大,按人口攤還是少的,但總量就不得了,我們從現在起就應該對這有所准備。
(3)中國是貧油國,汽車用油主要靠進口,現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但美國石油礦藏豐富,石油工業也發達,現在還在鑽探石油礦,打出石油摸清儲量就封井,藏油於地下。繼續進口石油,這叫戰略儲備。我國油源就少,無法和美國比,但美國除了制定平均油耗法,迫使汽車公司生產節油車,還制定油老虎車稅法,專門打擊進口耗油車,我們至今沒有汽車節油法規,這哪裡像要發展汽車工業的樣子?從現在起,中國汽車稅制的主要特點應是重獎節油車,重罰油老虎車,不讓外國油老虎車在中國浪費中國石油、敗壞中國人用車風氣。
為迎奧運會,有人建議用大排量計程車。我出差日本時,東京火車站出口有兩個計程車停車站,一個是大車,一個是小車,我一個人就到小計程車站去等車了。一些日本朋友告訴我,他是在北京才第一次坐上皇冠牌轎車的,可見好風氣是要培養的,聽信跨國公司的宣傳,是自己沒知識的緣故,為辦奧運會,雅典不建賓館而租用商船當旅館,不去浪費資源,而是節約資源,我們是貧油國,放棄用節油計程車卻要用費油計程車,還規定要排量1.8L以上的,我們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卻主張採用增加CO2排放量的大排量計程車,來迎奧運會,這說得過去嗎?計程車是行駛里程最長的汽車,用大排量計程車就是表明城市限用小排量汽車有理了?這歪理是中國國產外國品牌對我們政府有重大影響力的表現。外國品牌轎車油耗都高,是貧油的中國人承受不起的,這筆大定單將交給誰家?誰能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4 中國汽車工業應如何實現技術創新?
1993年9月29日由美國總統、副總統和美國三大公司,在白宮南草坪聯合宣布成立「新一代汽車合夥契約」,簡稱PNGV,其目標就是用新技術來實現汽車的安全、節能、環保,以加強美國汽車的市場競爭能力。
我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條件不同於美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條件,但仍然是安全、節能、環保。
我們的汽車安全性是將全部三輪車、全部拖拉機的拖斗和絕大部分的二輪車都用四輪小康車來替換,為幾千萬駕駛員和乘員提供安全保障。
節能是下大力量改進小排量發動機燃油經濟性。由於我們在能量轉換、能量儲存裝置、高效電器系統、廢熱回換等環節上起步晚了爭取時間,使中國的內燃機成為世界最後一批內燃機。與此同時還要開發多種石油代用燃料,以補助我們石油資源短缺的缺點。我在美國時,美國聯邦政府已規定紐約市市政用車一律不準用石油產品作燃料。
我國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多年了,對汽車廢氣中排放量一直不作任何控制,CO2是要隨油耗加大而增加的,是否將CO2列入廢氣檢測指標?
美國的PNGV關注點和中國不同,但PNGV這種組織形式對中國很有參考價值。PNGV由聯邦政府和美國汽車研究委員會組成,有商務部、能源部、運輸部、國防部、內政部、國家宇航局、環保署、國家科學基金會等8個部門組成。我國可以由國家科技部組織國家有關部門組成汽車技術發展委員會。
5 外國政府根據市場調查制定相應汽車政策的例子
(1)美國政府能源部根據市場調查制定「平均油耗法」,促使美國家用汽車全面降低油耗,以恢復被外國節油車佔領的國內家用汽車市場。
(2)美國議會以外國豪華轎車在城市車速下污染城市空氣為名,制定「油老虎車稅法」以限制外國豪華轎車的市場。
(3)日本汽車工業起步時,人民買不起轎車,於是摩托車、三輪車盛行,但二輪車、三輪車安全性不足。日本政府制定「輕四輪車法」,鼓勵生產輕四輪車。輕四輪車法實施10年,三輪車完全退出日本市場,摩托車在國內市場也從賺錢工具變成青少年的文體娛樂工具,大大縮小了國內市場,只是個出口項目。許多工廠移到海外去生產了。
2. 汽車調查報告介紹
該欄目主題圍繞國內汽車消費者對各各汽車企業的質量,口碑,售後等多方面的評價進行報道欄目於2019年4月上線
第一集將講述伴隨著新能源產業戰略地位的提升,也吸引了巴菲特重倉比亞迪,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讓人羨慕的中國汽車產業代表企業,甚至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的希望。而今,在自主品牌紛紛推出國產新能源車型之時,比亞迪更是成為了新能源時代的佼佼者,王朝系列汽車可謂是亮點不斷,秦、唐、宋、元都是銷量不菲。然而,風光背後,暴露出來的,卻是比亞迪的另一面……
汽車的品質是車企立身之本,這是企業道德的根本,許多汽車企業卻放棄了這個根本,隨著眾多的案例,多方群體的訪談,真實展示一個你想知道的中國汽車背後的世界。
3. 汽車行業的背景知識
目前,高檔品牌、主流品牌的4S店尚可維持.市場保有量小、知名度低的品牌4S店是舉步維艱,進退兩難.
像寶馬、上海通用、廣州本田等強勢汽車品牌由於經營多年具備了市場基礎,在整車銷售利潤下降時,尚可通過規模效益和售後維修繼往開來。而另一些知名度較低的品牌4S店則門庭冷落,由於缺乏足夠多的汽車消費群體和服務客戶而難以為繼。根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內4S店除寶馬、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和本田等幾個暢銷品牌還可以保證有利可圖外,其他4S店正在艱難度日。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的2900多家品牌經銷商中,盈利的只有1308家,有487家退出汽車市場。
存在的問題:
1) 維修服務和配件經營難以為繼.
目前4S店超高的維修、保養和配件價格使部分車主一過汽車的保修期,就選擇在外維修保養。一項調查顯示,有83%的被調查者表示,汽車過了保修期之後不願再到4S店維修。4S店的維修部若要正常運轉,每月的維修量要達到1000輛以上。但很多經銷商的月平均修理量只有200到300輛。越來越多理性的消費者選擇自己去汽配城買配件,去快修店維修.所以4S店的配件經營又難以為繼..
2) 信息反饋形同虛設.
4S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反饋,信息是決策的基礎,4S店每天在銷售、保養、維修等服務過程中接觸到大量極具價值的信息,但由於信息反饋創造效益的不明顯性,實際上多數4S店極少注意發揮4S店的信息反饋的功能。意識落後,缺乏長遠的規劃致使信息反饋功能形同虛設。
3) 「四位」未協同.
多數經銷商對於整車銷售、零配件經營、售後服務和信息反饋 「四位」如何整合為 「一體』缺乏長遠的戰略運籌.
2.有 「形」無 「神」. 具體表現在:
1) 被動的經銷商.
4S店對廠家有極為明顯的依附性,其經營的優劣,除了經銷商的努力外,更受汽車廠商品牌的影響力、市場策略的靈活性、經營管理的支持度等因素的影響。經銷商的被動很大程度上導致了4S店模式的僵化.
2) 管理層次低, 銷售憑經驗.
目前的4S店大都是人治式的、隨意性的管理. 營銷隊伍專業化程度較低.對現代汽車營銷更是知之甚少. 我國汽車營銷是一種新興產業,在迅速發展過程中,汽車銷售業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的現狀越來越顯現出來。據調查顯示,品牌專賣店銷售人員中雖然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已經佔80%,但接受過系統汽車營銷專業培訓的人也不到20%,一般銷售員僅接受過廠家針對自己品牌的銷售培訓。賣車是一門學問,無論是汽車市場分析,還是汽車推銷技巧,處處都存在著學問。目前我國的汽車營銷還是一種粗放型的營銷,還只是一種簡單的賣車。這些問題,在我國還沒有引起汽車經銷商的高度重視,在歐、美等汽車市場成熟國家已經形成了系統的汽車營銷體系,銷售人員都是專業化銷售,而非像我們的經驗型銷售。我國汽車市場已是買方市場,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專業知識越來越重要, 是繼續憑經驗銷售還是及時轉向專業化銷售,是擺在各大汽車商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搞汽車銷售以前是靠資源、靠機遇,以後要靠專業人員的素質取勝。我國已入WTO,國外汽車服務公司已准備進入中國汽車服務行業,中國汽車經銷商不抓緊時間提高自己,只有面臨著被淘汰。
4.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的概念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抄主要是通過對汽車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調查、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並對項目建成以後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
5. 關於汽車的調查報告
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調查報告
報告名稱: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全國
調查方法:網上調查
調查時間:2000年3月27日至4月25日
樣本量:3268
被訪者:網民
調查機構:
報告內容:
此次調查活動自3月27日至4月25日共為期一個月,調查內容涉及當前汽車消費現狀以及今後汽車消費取向等多方面的題目共計33個,百多個選項。接受本次調查的人員遍及全國32個省、市和自治區,共計獲得有效調查答卷3268份。其中,北京接受調查人數最多為 944人,佔28.89%;西藏自治區最少。接受調查的人員特點如下:主要以23-40歲左右的男性中青年組成,他們普遍學歷較高、工作相對穩定、收入較高,更加關心汽車,是私人汽車購買特別是轎車的主要潛在消費者。以上消費者特徵正好與本版讀者定位相吻合。他們關心的也就自然成為本報所關注的了。
由全國最大汽車交易市場——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主辦8家互聯網網站和7家媒體共同協辦的「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網上調查」近日結束。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市場不是政府和商家說了算真正決定它「前途」的是消費者。
我為什麼現在不買車
1.高價格、低收入影響購車
在調查受訪者影響其購買汽車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時,有71%的受訪者選擇了汽車價格,有53%的受訪者選擇了收入水平,選擇政策影響的有28%,環境影響的佔21%,道路限制的只佔7%。
從以上調查數據不難看出,當前國內制約私人購車的主要原因仍是過高的汽車價格和相對較低的家庭收入。此次調查顯示有87%的消費者認為國內汽車價格過高,希望降價;有12 %的人認為現在國內汽車價格合適。在調查影響消費者選購汽車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價格,有80%的人認為他們在購車時會考慮價格因素;排第二位的是售後服務,有63 %;而汽車的品牌因素只佔37%,排第三位;考慮汽車性能因素的排第四,有24%。而購車方式、購車服務、汽車實用性等因素則分別只有11%、6%和4%的人考慮到。
2.購車、用車環境都不好
汽車的使用和購買環境也是除汽車價格外影響私人購車的主要因素,在此次調查中受訪者對汽車的使用和購買環境絕大部分都表示不滿意,在購車環境方面只有21%的受訪者表示了滿意。北京、天津、上海三地,天津的滿意度最高也就只有35%。在表示不滿意的原因上,有61%的人認為購車環節的價外費用過高,59%的人認為購車手續煩瑣,42%的人對地方限制性措施不滿。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由於上海實行汽車牌照拍賣政策,使上海人在汽車價外費用和地方性限制政策兩個方面的不滿意度都最高,其中對價外費用不滿的人達到67 %,而北京因為實施新的環保、泊位證政策,使購車程序更加復雜,因此北京人最不滿意的是購車手續的煩瑣,有61%的人選擇了此項。
在用車環境方面只有18%的人認為滿意,北京和上海表示滿意的只有10%和11%,遠遠低於平均值,北京人最不滿的是道路堵塞和無停車位,分別佔74%和60%,上海則有69 %的受訪者對用車費用過高表示不滿。
3.汽車質量、服務質量良莠不齊
在對國產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的調查中,雖然分別有75%和66%的受訪者認為滿意,但表示不滿意的也達到25%和34%。對售後服務質量不滿的比例比對汽車質量不滿的比例高近10%,表明國內汽車生產和銷售廠商在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加強服務上仍需努力。
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調查比較中,天津的受訪者對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的不滿意度都最高,分別達到33%和41%,上海的不滿意度最低,分別只有16%和23%,北京的不滿意度在上海和天津之間,但都略高於總體平均值。天津和上海兩地調查結果的巨大差別,表明國內汽車生產、消費市場的不成熟,不同品牌和檔次的汽車其質量和服務體系都有較大差距。天津和上海兩地的地產車分別在本地區的銷售中占據主導地位,兩地調查結果的巨大差別從側面反映了國內中低檔汽車與中高檔轎車在汽車質量和服務質量上存在著差異。
從1997年的分期付款到1999年的貸款購車,進入2000年後,汽車生產和銷售廠商都希望消費信貸能夠成為開啟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一把金鑰匙,渴望汽車消費信貸能為低迷的汽車消費市場帶來一些生機,但現實卻是消費信貸這一購車方式咨詢的多而實際成交的少。
本次調查顯示消費者之所以不選擇信貸購車方式是因為89%的消費者對現在實行的信貸購車方式都表示不滿意。在調查所不滿的原因時,有72%的受訪者認為手續復雜、49%認為費用較高、48%的人認為擔保方式太少、43%的人認為還貸時間過短、39%的人認為月還貸費用較高。手續復雜被排在首位是由中國當前社會現狀決定的,中國的消費者普遍尚未建立消費信譽,不管是銀行、保險公司還是商家在考慮進行貸款和擔保時都不得不面對巨大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制定的核查、擔保手續,讓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貸款購車的附加費用偏高也是妨礙消費者選擇這一消費方式的原因,現行的貸款購車方式,如按3年期還貸計算,最終的附加費用大約是一次性購車所需費用的10%左右,對於一輛10萬元左右的國產普通轎車需多花1萬多元。在擔保方式的選擇上,第三方擔保方式是現在普遍採取的一種擔保方式,很多汽車銷售商為了開展貸款購車業務,向銀行提供商家第三方擔保業務,對汽車的消費信貸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但希望採取此種方式的受訪者並不多
6. 汽車調查報告是什麼
調查報告是反映對某個問題、某個事件或某方面情況調查研究所獲回得的成果的文答章。它可以在報刊上發表,也可以供領導機關作為處理問題、制定政策的依據或參考。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主要是通過對汽車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調查、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並對項目建成以後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從而提出該汽車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如何進行建設的咨詢意見,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的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方法。
7. 汽車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QQ啊,騰訊新聞不是彈出來過,我記得北京第一,11月份就銷售了91000輛汽車,12月同比增長30%呢,咱們「首堵」一年銷售100多萬輛車呢
8.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的核心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准確地反映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