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博營銷這個行業怎麼樣
微博營銷不錯啊!將來肯定比QQ還火。不過你得有真實的產品,這樣才相得益彰啊!我們現在就在用這個,歡迎一起來哦。
『貳』 微博營銷的商業模式優劣對比
微博營銷在目前的新媒體營銷體系中占據的位置依然還是無可替代的,所謂的企業雙微運營其中一部分就是微博營銷,但是在目前的微博營銷體系中,如果對微博產品本身不了解或者對市場預估不準確的話,可能做起來會得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
微博營銷的優勢
1、微博在目前的營銷工具中,對於市場的細分是做得很完善的,尤其是今年8月份完成「超級粉絲通」的切換後,微博營銷工具就更加的智能,比如以前投放到大V的粉絲可能要找到某個大V才能進行投放,而現在你只需要定位到這個大V的粉絲就能覆蓋這部分人群,而且在區域的定位、興趣的細分、社交的細分等數據上,都能讓你更加准確的找到你要找到的人群。
2、微博依然是目前市場上信息傳播速度以及傳播能力最強的社交軟體,有大事看微博應該沒人能質疑,因為到目前為止,你在朋友圈看到的很多信息依然是從微博上傳出來的,而且熱點的話題在微博上的傳播率遠比微信要高,因此你在朋友圈所看到的信息,很大一部分都是來源於微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企業來說,做品牌營銷、事件營銷等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微博的劣勢
首先打消一個誤區,很多人以為目前的微博已經死了,很多人不玩微博了都轉向了朋友圈,這是個錯誤的解讀,從微博的市值以及股票行情來看,微博依然是有他自己的活力的。而微博比起朋友圈來說,他的寬容度更高,也就是說他的傳播能力比起微信朋友圈來說要更好,畢竟微信推崇的是私密社交。
然後微博比起朋友圈來說,他的認可度會比較低,因為朋友圈看到的信息大部分來源於身邊的朋友,因此也就很容易產生信任,而微博就沒有這個優勢。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謠傳的養生知識等信息都普遍存在在微信里邊的原因。微博目前來說是很多大企業或者明星拿來營銷的最佳工具,比如杜蕾斯、娛樂明星等,而在朋友圈你就很少見這些了。
總結
總之每個平台都有每個平台優劣勢,這主要就是看你對平台的理解度有多深,深入了解後你就會根據不同的營銷策略去選擇不同的投放平台了!
『叄』 心靈雞湯式的微博營銷能活多久
」這是一位多年從事新媒體運營的業內人士對現階段企業官方微博運營給出的最嚴苛的忠告! 沒想到,暴風雨貌似比想像中的來得更快一些。2012年末,世界知名運動品牌耐克公司決定收回已經在公關廣告公司運營兩年之久的官方微博,並移交市場部,設立專門崗位,招聘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專業人才,這是耐克給出的現階段解決方案。雖然還不知道改變後效果如何,但這對新媒體運營公司來說,卻像是春天裡的一聲悶雷,炸開了原本就紛繁復雜的新媒體運營行業圈。 據筆者所熟悉的微博圈現狀來說,轉移,也許只是遲早的事。 「干貨」少 原創性差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某品牌的官方微博,那就是「早安過後講幾個笑話,賣幾個萌後抒發一下勵志心情就該說晚安了」。不誇張地說,這樣的官方微博隨處可見,包括很多名牌企業,更讓人詫異的是,竟然還看到了下午六點說「晚安」的微博,也許小編的下班時間就是大夥的睡覺時間吧。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大部分是因公關公司苦於素材缺乏,而這些勵志段子和名言名句最容易獲取,索性再加上幾張美圖,就成了向企業交代的全天微博規劃。 對於企業所需要的原創「干貨」,以及結合產品的原創內容就更是奢望了,所以看到千篇一律的心靈雞湯式官方微博就不足為奇了。 微博營銷案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抓住熱點,吸收地氣,意見領袖參與,這些元素齊全才能夠算得上是完整的微博營銷體系。 與企業欠協同,缺乏溝通 北上廣集合了全國大部分公關、廣告公司,企業卻遍布全國。現在大部分企業的官方微博都外包給公關廣告公司,而只有一小部分願意投入社會化營銷的企業會選擇要求上門服務,定點服務。毫不含糊地講,第一種情況基本上定性為心靈雞湯式的微博營銷主力軍。為什麼這么講?企業的需求瞬息萬變,而遠在北上廣的公關廣告公司能否跟上企業節拍?比方說武漢的汽車企業需要做一場當地活動,遠在北京的公關廣告公司又如何能夠第一時間了解並抓住企業思路呢?一通電話會議,幾封來往郵件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顯然不能,長此以往,這種「遠程指揮式」微博運營方式就會迅速被淘汰。 微博人員參差不齊 投入經費少 公關廣告公司流傳著一個笑話「嘿,你剛來,沒什麼經驗,從公司微博運營開始做起吧」剛畢業的大學生就這么被安排在微博運營崗位上,當然也不排除極個別人是大學期間就深得微博運營之精華的優秀畢業生,但必須承認的是大部分且只是年紀輕輕、毫無網路語感的實習生,如何運營好微博呢? 造成這種現象,很多原因在於企業對於微博運營的重視程度,「口頭上的重視」並不等同於「費用上的重視」,公關廣告公司見企業投入不多,利潤不高,當然也不會投入企業最佳的人力、物力組合。據筆者所知,很多公司新媒體運營部門並沒有得到重視,長此以往就造成惡性循環。企業看不到效益就更不願意投錢,企業越不願意投錢,公關公司就越不願意投入,微博從此就只能更「微薄」了。 評估標准缺位 造假嚴重 以上從物力、人力、財力角度分析了微博現階段沒落狀態,但如果這些都具備,情況就會有好轉嗎?本人並不樂觀,從第一個做微博營銷活動開始,「轉發+@三個好友+抽大獎」的方式已經被企業用得不能再爛,導致只要企業要求做線上活動,必然「有獎轉發」首當其沖,唯一變換的可能只是個「主題」而已。活動開始後,為了滿足甲方的心理,公關廣告公司迅速啟動「僵屍戰略」,數萬的「僵屍」襲來,轉發、評論很快就上去了,以往半天沒有一個轉發的微博居然神奇般地轉發上萬,問題是企業真的相信嗎?當然不信。那為什麼還允許存在,只因現階段業內對於微博效果評估還存在很大問題,很多企業苦於不能有效判定微博賬號後面是否真實存在,它不比一般傳統媒體可按照媒體位置和點擊來評判。如若企業規定要求達到多少數量的轉發和評論,公關廣告公司一般最終會呈現兩倍的效果,這樣在活動總結時就可以展示「華麗」的數據,企業看到的只是簡單的數據,卻不能看到這些數據背後真實的含義。 一個好的社會化營銷案例,除了創意之外還應該包括形式、技術、媒介選擇等,創意需要結合產品,形式需要符合觀眾,技術要求便於參與,媒介選擇則要求有效到達。這樣一記組合拳,再輔之以長期有效的堅持,勢必效果會大有不同。如今,「心靈雞湯」不營養,該怪誰呢? (原文刊自《國際公關》雜志第50期,轉載請註明出處)
『肆』 微博營銷/推廣的前景在那裡
微博自從2010開始發展起來之後,現在是越來越火了,很多人都想知道2011年微博營銷會往哪方面發展,怎麼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微博的發展趨勢:
一、微博營銷將有本地化、實用化的趨勢。
某些基於本地化的服務企業可能成為第一批微博營銷真實受益者。這些企業可能從餐飲、家政服務、房產中介、美容護理、同城速遞、汽車租賃等的本地化服務企業中出現。我之所以這么看的原因在於,此類企業有如下特點:
1、多屬於日常生活消費或企業經常性支出,真正解決身邊事,適合在微博快速查詢實時信息,這對顧客來說是最方便的;
2、屬於多頻次消費,高用戶粘性,說白了,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用戶需要此類的信息;
3、顧客可快速決策,無需過多比較,即查即用,快速實現交易;
4、高服務接觸度。也就是,服務都是面對面的。這一特性即適合服務現場發展粉絲,也適合搞實時的顧客參與和互動。面對面拉粉絲比網路虛擬關系的信任度高;
5、與原有的營銷模式兼容。此類企業一般都採用過服務預訂卡、會員卡等傳統營銷手段,只要在這些卡上加上微博地址即可,轉換到微博營銷的成本最低,拉粉絲的難度最小。
二、 網店將大規模利用微博開展營銷。
如果說去年只有少數淘寶網店試水微博營銷的話,2011年,我預計將有更多的網店進入微博直接開展營銷活動。從海外看,幾乎已經沒有哪個網店上找不到Twitter或者Facebook的圖標,這個趨勢,自不必多言。
另一方面,從已經公布的各種電子商務網站的流量來源來看,社會化媒體所佔的比例在直線上升,甚至已經有海外電商網站聲稱,社會化媒體給其網店帶來的流量首次超過搜索引擎帶來的流量,這個數據是否誇張暫且不論,但至少,可能沒有人再懷疑社會化媒體對電子商務網站的巨大潛力。
尤其對這些電子商務企業來說,微博營銷,畢竟是網路營銷的一部分,他們對此更有親切感,更有先天優勢,此時不用,更待何時呢。簡言之,網店的微博推廣,相比傳統的 SEO、廣告聯盟、論壇推廣等方式來說,其低成本、易操作、傳播好的特性,無疑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那麼,說新的一波網店微博推廣熱潮即將到來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三、 將有完全基於微博生存的小型企業誕生。
我說完全基於微博生存的企業,並非指代理微博營銷的外包服務公司或者顧問咨詢公司,而是指把微博作為日常銷售窗口的公司。
去年,美國第一家完全基於微博直播進行銷售的公司科吉燒烤(微博直播流動售貨)的成功,給很多創業者以極大的震動,這個成功的案例也給人以更多的聯想,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業可以完全基於微博來實現銷售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的,隨著國內微博注冊人數的不斷增加,那麼,當微博像QQ一樣達到極高普及率時,微博網店,也許很快就會在國內出現。
事實上,我尤其看好一些本地化可以提供流動服務或上門服務的項目,如送餐服務、送葯服務、鍾點服務、糧油送達、電腦家電上門維修等,當然,除此以外,我更期待一些具有真正創新意義的、更大一些規模的基於微博營銷的全新的商業模式出現。
四、大企業的微博營銷,今年仍將難有突破。
國內大企業紛紛進駐微博,看起來似乎很美。但真正通過微博營銷取得成效的少之又少。預計今年大型企業仍難在微博營銷方面取得好成績。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
1、對傳統營銷模式過分依賴,戰略轉向慢,決策過程復雜,牽扯內部、外部利益過多,容易形成阻力,最後只好走走形式,無法真正投入;
2、長期形成的傳統的僵硬的客戶關系,難以在短期改變,進駐微博容易,放下身段難,通過平等溝通融入消費者群體更難;
3、對大企業的海量用戶進行微博營銷,可能還需要強有力的系統支持,現在微博運營商本身還都沒有提供針對大企業營銷的相關介面,即使以後提供了,也要針對介面進行二次開發,才能實現微博相關數據與企業原有營銷或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銜接,這需要時間;
4、大企業的微博營銷,還可能涉及企業內部的多個相關部門,這將涉及到企業機構重組、流程再造等多種多樣的問題。這也是大企業開展微博營銷的最大阻力。以上種種,使我無法看好2011年的大企業微博營銷,畢竟針對海量用戶的微博營銷遠比中小企業的微博營銷要復雜得多,其過程無疑也將漫長得多。
五、微博營銷中的互動,將呈多樣化趨勢。
去年,關於微博營銷中涉及的一些互動形式,我曾經在多篇博客中有所談及,這里不再贅述。
這些互動形式,如最受企業青睞的抽獎模式,都應屬於微博營銷初級階段的產物。隨著企業對微博了解的加深,預計,今年將有更加豐富多彩的互動形式出現。實際上,已經有企業意識到,互動才是微博營銷的靈魂。
曾有企業跟我談及,只有設計出巧妙的用戶參與和互動,微博營銷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這話我完全贊同。互動的確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從海外的一些精彩的微博互動上看,好的互動,為企業帶來的效益,是無法用簡單的數據來評估的。
這里限於篇幅,我不再舉例說明,但我還是要強調一下互動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好處:從心理學的角度,人總是有一種非理性的思維習慣,這個習慣是,他們固執地認為,他們參與過的,或者他們付出過勞動(體力或腦力)的東西更具有價值(自我的價值高估),所以,當他們參與或付出過以後,他們對自己將產生自我榮譽感,對產品將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對參與的群體將更有歸屬感,這一切,還將促使他們去主動地傳播,上述感受,還可以在這種口碑傳播中不斷得到強化。
實際上互動要做的,就是調動起用戶上述的感受。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我預計,微博營銷上的互動將更加豐富多彩,很多企業的微博互動,也許將逐步常態化。
六、微博可能成為一些人的個人消費門戶,這對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隨著微博功能的逐步完善,也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微博,對個人消費者來說,微博有可能進一步成為他們的個人消費門戶。
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經常消費的產品品牌或服務品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微博上時,消費者就完全可以通過微博提供的粉絲分類,單獨把這些企業ID關注並管理起來,以方便進行分類瀏覽。這樣,當消費者的需求浮現時,他就可以單獨瀏覽這個分類下的微博,也就是,用戶將可以隨時收聽收看這些企業的最新產品信息、打折促銷信息,他還可以通過評論,來了解其他用戶的消費點評。那麼,這個分類,可能成為他購物前進行產品瀏覽、查詢、比較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了。
如果這個窗口真的能夠形成,納悶,微博對電子商務的促進將是革命性的。微博會替代搜索引擎成為一個新的購物入口嗎?我想這個還難以定論,但無論如何,這對所有進行微博營銷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最好的消息。
『伍』 現在企業微博營銷存在哪些問題怎樣解決
微博營銷是剛剛推出的一個網路營銷方式,隨著微博的火熱,即催生了有關的營銷方式,就是微博營銷。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新浪,網易等等注冊一個微博,然後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每天的更新的內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或者有大家所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就可以達到營銷的目的,這樣的方式就是新興推出的微博營銷,出自琥珀互動
『陸』 論文題為企業微博營銷的模式探討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文獻綜述就是用資料,只不多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格式。
主要是,關於你的論文主題,國內專外學者提出多點看法和主張屬。某某學者在某某文章中,就你的論文主題,提出看法認為如何如何
都是這樣的語句,寫出來就ok了。需要大概七八篇文章的論述,最好是高級的人物寫的文章,發表在高級期刊上的。
知網搜索文章,搜出來的文章,看看摘要就能寫進綜述里了,不用下載,中國知網,自己搜索
合適採納啊
不懂可以追問
給你一份供參考
基本上是老師讓你分出個1234來寫
『柒』 那些行業適合做微博營銷
網站 電商 快消
『捌』 剛開始從事微博營銷這個行業,求大家給我推薦一點值得關注和學習的微博
肯定要關注杜子建啊,號稱微博營銷教父啊!另外,杜蕾斯的微博營銷做得挺好,可以關注他們的官方微博。其他的么,同恆互動和尚道營銷之類的專業機構,都可以關注一下。說到這不得不提的是同恆互動文化公司,它擁有專業的網路營銷人員、技術人員、加盟招商人員和支持人員,專門為同恆互動文化公司企業服務,針對同恆互動文化公司品行業現狀打造專業的網路營銷方案。希望能幫到你!!
『玖』 企業做微博營銷現在存在哪些問題
微博營銷是剛出的另一種網路營銷手段,由於還不是很完善,肯定會有一些缺陷。要是企業自己操作的話,會出現很多與粉絲不協調的問題。所以如果要是要做企業微博營銷還需要找專業公司。在國內社會化媒體網路營銷方面做的最專業的應該就算北京口碑互動(IWOM)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可以找這家公司做網路營銷相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