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沒有關於莆田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唐朝時期江南道觀察使林正,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辜氏始祖為林正,字達中,生於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原姓林,為殷商比干之子林堅的後裔,閩晉安林氏始祖林祿之十三世裔孫林孝誠(字允謙)之孫。其家世居福建莆田太平村永定里(今福建莆田尊賢里北螺村)。林正在二十二歲中舉人,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甲午科進士及第,授江南道觀察使(轄今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林正在任期間勵精圖治、興學校、除苛政、廉正愛民,是應貞觀之治。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江南道大旱,民不聊生。林正憫民飢苦,不及稟奏朝廷,便毅然下令開官倉放糧賑濟飢民。當地豪紳乘機構陷,事聞於朝,唐太宗起初大怒,詔令將林正逮捕下獄法辦。江西百姓聞訊,不忍林正蒙受冤屈,聯名上萬民表與朝廷,代其辯冤。唐太宗派人調查,方知林正真的是個清官,是壞人對他羅織構陷,便即下詔放林正出獄,並傳他上京陛見。陛見之後,唐太宗先對林正進行一番撫慰,又自我檢討,說:「卿乃無辜受罪,今賜卿姓為『辜』。」唐太宗雖然賢明,但仍脫不了動不動就給臣屬賜姓的習慣,不過以往都是對有功之臣賜以李姓以表示親近。這一次,因為林正差一點無辜喪命,因此就賜他以辜為姓,昭其「辛苦」之德,合二字為一,是為「辜」氏,是為該支林氏辜姓的始祖。在起初,大家還是以「辜林」稱呼這個新生的姓氏,對林正也是以「辜林正」稱呼之,後來就乾脆把林字去掉了。林正成為辜正,成為辜氏得姓始祖。帝王賜姓,全族榮耀,因此該支林氏家族皆改為辜氏,世代相傳至今。辜正告老後沒有回莆田老家,繼續定居於江西。他逝世後,當地百姓為其建嘉德祠以表懷念。關於辜正的事跡,福建地方誌書和《南昌府志》中均有記載。 第二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宋朝時期福建廈門同安陳氏漁民,屬於避難改姓為氏。該支辜氏先祖本姓陳,世代在福建廈門同安捕魚為生。到陳敦源時,因酒醉失手傷人,為避官府緝拿,攜帶家眷遠渡南洋,最後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落戶,成為伐榛辟莽、開墾這塊蠻荒之地的華人前驅,旅居時間比英國人還早。事過境遷,陳敦源痛定思痛,罪疚之心難以釋懷,於是乾脆改姓「辜」,以示悔罪之意。其後裔中有清朝末期著名的北京大學教授辜鴻銘。 二.遷徙分布:據潮州市金石鎮辜厝村村史記載,辜氏先租於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從福建莆田遷徙入廣東潮州。先居於桑浦山工埔肚,建村立寨,稱辜厝村。後因嫌桑浦山地解人稀,不利子孫今後發展,乃遷移至海陽之隆津都,仍沿用原村名至今。海陽辜氏是同姓中最先由福建遷徙人潮者。此系村中口碑相傳,未見族譜記載,是否直接遷自莆田?值得商榷。據福建辜氏譜及其它文章資料參考:辜(林)正傳至四世,有辜源、辜瀾兩兄弟,均為唐朝開元年間進士。兄弟皆曾赴福建為官,以閩中乃其祖籍,相約回閩定居。辜源居福建南安羅溪,辜瀾居福建漳州磁窯鄉。辜源傳子辜桓,逝世後葬於福建同安縣白礁文圃山。辜桓有子四人,分四個房系,統稱白礁辜。二房、三房先後向永春、泉州、惠安等地播遷,又於清朝康熙年間遷台灣。遷泉州的是辜桓二房派下,辜正第十五世裔孫辜志明,南宋初期居泉州打錫巷。其族譜記載:其後子孫向潮州、台灣彰化等地播遷。宋朝時期,莆田並無辜氏遷入記載,也無辜姓聚居村落,至今仍人口數甚少。而福建泉州卻是辜姓人的主要居住地,許多辜姓名人都是從泉州走出去的。如清末民初北京大學的著名怪教授辜鴻銘、現在仍在台灣政壇和商界十分活躍的辜振甫、辜偉甫兄弟的祖籍就皆是福建泉州,辜振甫曾任台灣海基會主席,辜偉甫是台灣數家大公司的董事長。辜氏兄弟是辜正的第三十一代裔孫。所以,潮汕辜氏應該是遷自泉州而非遷自莆田。潮汕辜氏與台灣辜氏是同根同源,因為天下就只有這一支辜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辜振甫、辜偉甫、辜敏寬兄弟對自己的籍貫含糊其辭,自稱「台灣彰化」,有危險的「台獨」傾向! 三.家乘譜牒:福建辜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廈門市博物館、福建泉州市惠安縣檔案館。彰化辜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台灣省彰化縣鹿港辜氏宗祠。 四.歷史名人:辜甫:(生卒年待考),福建泉州人。宋嘉佑年間登科進士。
⑵ 求一份社會實踐報告(莆田的)
班級:08060341班(電子與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班)姓名:鍾志明形式:實地調查時間:2010·07·30—2010·08·06實踐主題:投身實踐促成才 迎接校慶添光彩 歷練青春譜新篇內容:實地拍攝新農村建設成果、調查采訪目的:實地走訪農村,了解近幾年農村的新變化,深入農村,了解農民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情況。積累對中國國情的了解,為將來投身國家建設、服務社會、建設家鄉提供認識基礎。對這一年來所學的知識、所培養的能力作一個除期末考試以外的另一個側面的檢驗,培養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利用暑假為社會做一點有益的事情。引言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形式。在接到學校2010年暑期社會實踐通知後,我沒有感覺這是學校強加給學生的一項任務,或者這只是教學的一個形式,而是想充分利用這次機會,鍛煉一下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了解一些關於中國現狀的信息,同時也讓自己的這一個假期過得充實。在仔細閱讀了學院團委發給我們的「關於2008級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通知安排」後,又結合自身條件,響應校團委「大學生志願者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我決定回到家鄉實地調查家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果,並擬寫一份「宜春市袁州區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遞交學院審查。雖然學院要求以學生個人分散活動為主,但為了能更好地開展活動,我邀請了我初中的同學,南昌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3班的周賤根(亦名「同樂」)一同參與。在此要特別感謝周同樂同學,同時也要特別感謝為我提供器材的徐俊徐老師!活動過程1.聯系政府工作單位宜春市為了更好的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解決宜春人民在生產上遇到的問題,成立了宜春市行政服務中心。宜春市行政服務中心是政府設立的為統一辦理、聯合辦理、集中辦理行政服務事項的場所,開展招投標業務交易的平台,是優化發展環境的前哨。設有辦證服務中心、咨詢投訴中心、代辦服務中心、網路服務中心、招投標交易中心、商務中心,並成立了客商俱樂部。7月20日,我來到服務中心,找到了宜春市袁州區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委員會的陳軍,向他講述了我此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初步方案,並出具了學校團委為提供的專用介紹信。他同意了我的請求,接受了介紹信,並要求我們在活動結束後向委員會提交一份書面報告,再由委員會作出評價並填寫介紹信回執單為活動提供證明。2.擬定初步計劃由於市場上官方地圖沒有細化到鄉村公路與各個村組,我與同樂同學使用Google Earth查看了宜春袁州區北部幾個鄉鎮的衛星照片及地形,選定了柏木鄉柏木村茶頭坑組、柏木鄉柏木村茶園組、柏木鄉布里村、柏木鄉嚴嶺村,三陽鎮、三陽鎮石塘村(行政村村委駐地)、三陽鎮石塘村院前村、三陽鎮雷橋村,蘆村鄉荊橋村、蘆村鄉滸坑村等一些自然村落進行實地走訪、拍攝、記錄。根據Google Earth於2009年10月更新的宜春市袁州區地區的衛星照片,我們畫出了簡易地圖,鑒於江西7、8月份天氣炎熱,每天08:00—16:30時間內皆不宜長時間外出,我們制定了如下調查路線以及活動方案:7月25日 准備調查表格7月30日15:30—18:00 【實地取景】柏木鄉布里村7月31日 【采訪調查】訪三陽鎮石塘村村委書記鍾小青【實地取景】三陽鎮石塘村8月1日 有其他事,未作安排8月2日 【實地取景】三陽鎮雷橋村8月3日 15:30—18:00 【實地取景】柏木鄉柏木村茶頭坑組、柏木鄉柏木村茶園組8月4日 15:30—18:00 【實地取景】蘆村鄉荊橋村、蘆村鄉滸坑村8月5日 15:30—18:00 【實地取景】三陽鎮石塘村、三陽鎮石塘村院前村8月6日 07:30—10:30 【實地取景】三陽鎮(集鎮)3.計劃實施雖然我們的計劃安排都避開了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段,但是每天下午四點左右太陽還是十分毒辣。我和同樂同學頂著烈日,騎著一輛借來的摩托車,帶著照相機和准備好的調查表,按照預定計劃到達要走訪的村落。我們兩個人深入到農民家中與農民們坐在一起閑聊,很多時候熱情的農戶還會端出水果點心招待我們,從與他們的對話我們可以獲得近幾年他們的生活現狀以及農民對於未來的期望。我們拿著問卷,一邊做采訪,一邊用相機記錄當地風土人情。由於天氣、交通的原因,我們沒有走訪柏木鄉嚴嶺村。4.整理材料相機充滿電只能提供拍攝200張左右照片的電力,每到一個地方取景回來,我們就要回到家中給相機充電,並把拍下的照片存到電腦里,然後整理查訪的結果,做好工作記錄。我們還會根據當天走訪的情況在一起討論一下,做一個小小的總結,然後商量下一天工作的細節。本來為了實際地反映農村現狀,對於我們所拍攝的照片,我們不應該做任何修改。不過我們有感於家鄉近年來的巨變,一年一個新面貌的發展速度,站在個人角度,我們覺得很有必要借著這一個機會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家鄉2010年時候的樣子。或許再等20年或者更久,我們曾經生活過的故鄉就完完全全變了模樣。這些照片我們可以留作紀念,也可以當做是································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http://www.172xiaoyuan.com/shijianbaogao/大學生精英論壇 http://bbs.172xiaoyuan.com/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shijianbaogao/diaocha/2010/0913/4324.html
⑶ 福建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國土資源部的正確指導下,緊緊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戰略部署,按照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重大決策,以服從大局、服務中心、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為重點,以改革創新、拓展作為空間動力,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提高國土資源調查、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較好地處理了國土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支持經濟發展與保障農民權益的關系、依法行政與提高工作效率的關系,取得明顯成效。
一、國土資源狀況
(一)土地資源狀況
2006年土地變更調查結果表明,2006年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8602.34萬畝,其中,農用地16128.04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6.70%;建設用地918.5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94%;未利用地面積1555.7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36%。
農用地中,耕地2005.52萬畝,占農用地總數的12.43%;園地947.55萬畝,占農用地總數的5.88%;林地12474.50萬畝,占農用地總數的77.35%;牧草地3.93萬畝,占農用地總數的0.02%;其他農用地696.54萬畝,占農用地總數的4.32%。
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工礦用地718.11萬畝,占建設用地總數的78.18%;交通運輸用地109.17萬畝,占建設用地總數的11.89%;水利設施用地91.25萬畝,占建設用地總數的9.93%。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972.67萬畝,占未利用地總數的62.52%,其他土地583.10萬畝,占未利用地總數的37.48%。
2006年全省各地類變更總量為166.9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0.90%,其中廈門市和漳州市轄區由於將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數據和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數據進行銜接,變更量大幅增加,變更量分別為78.09萬畝和14.16萬畝,佔全省年度變更總量的46.77%和8.48%。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2006年農用地增加26.88萬畝,減少45.66萬畝,凈減18.78萬畝,減幅為0.12%。其中,耕地增加6.21萬畝,減少31.67萬畝,凈減25.46萬畝,減幅為1.25%;園地增加33.25萬畝,減少14.80萬畝,凈增18.45萬畝,增幅為1.99%;林地增加7.37萬畝,減少20.96萬畝,凈減13.60萬畝,減幅為0.11%;其他農用地增加17.36萬畝,減少15.53萬畝,凈增1.83萬畝,增幅為0.26%。
2006年全省增加耕地6.21萬畝,扣除農業結構調整增加的耕地面積1.92萬畝,可用於補充的新增耕地面積為4.29萬畝,加上各地今年新開發的可視為補充耕地的園地面積8.42萬畝,全省本變更年度可用於占補平衡補充的面積為12.71萬畝;本變更年度全省實際變更增加的建設佔用耕地12.43 萬畝,扣除往年漏變更建設用地佔用耕地面積2.82 萬畝,本變更年度實際建設佔用耕地面積為9.61萬畝,占補相抵,盈餘3.11萬畝。
圖1 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構成
本省是個山地多、平地少的省份,2006年人均耕地0.57畝,屬全國人均耕地佔有量最少的省份之一,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而且經濟發展對土地需求量很大,完成耕地佔補平衡任務的難度很大。在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通過加大耕地開發、復墾、整理力度,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任務。
2.建設用地
2006年全省共審批建設用地957件,總用地面積20494.01公頃,農用地15061.22公頃(耕地8314.17公頃)。其中使用國家級農轉用指標5件,總用地面積5103.03公頃,農用地4221.88公頃(耕地1904.92公頃);使用省級農轉用指標952件,總用地面積15390.98公頃,農用地10839.34公頃(耕地6409.24公頃)。分批次建設用地 14928.02 公頃;單獨選址建設用地5565.99公頃,其中交通運輸用地4610.21公頃,水利設施用地647.89公頃。省級政府批准徵用農用地10222.37公頃,其中耕地6025.85公頃;征地總費用747832.47萬元;安置農地人口274398人。
2006年省級政府審批建設用地比2005年增加了2306.73公頃,上升了0.85%,其中農轉用比2005年增加了1166.09公頃,上升了0.89%,耕地比2005年增加了1143.62公頃,上升了0.82%。
(1)積極主動、先期介入,做好建設項目特別是省以上重點建設項目的用地服務工作。對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堅持隨到隨辦,並通過現場辦公、培訓指導、咨詢協調等多種形式,協調解決項目立項、用地報批、征地供地及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組織相關建設用地依法報批,如溫福、福廈鐵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LNG電廠以及省重點工業項目用地。幫助溫福、福廈、龍廈、向莆、廈深鐵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等項目制訂征地補償標准和LNG項目臨時用地補償標准,落實了溫福、福廈、龍廈鐵路和泉三、永武高速公路先行用地審批問題,使這些重點工程項目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如期依法開工建設。
圖10 2006年全省幹部培訓及學歷情況
七、問題與建議
(1)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要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部署和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實施方案,開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根據全國土地利用規劃綱要、福建省「十一五」規劃綱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產業布局規劃、省直各有關部門「十一五」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統籌安排各類建設用地布局,為福建海西建設發展留有合理的用地空間。
(2)嚴格執行土地利用指令性計劃管理,按照各地經濟發展的用地需求,統籌安排下達年度用地計劃指標,並加強對農用地轉用規模、速度、結構的控制和引導,強化項目落實,強化節約集約,防止虛假申請、虛假供地和違法違規圈佔土地,使有限的計劃指標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合理的用地需求。按照《關於調整報國務院批准城市建設用地審批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對福州、廈門城市規劃區內建設用地審批制度作了改革,研究報批辦法,保證福州、廈門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用地審批不受影響。
(3)創新資源利用方式。加強土地調查監測、土地評價與規劃、土地集約節約利用與國土整治三大技術的研究,不斷改進資源利用方式。加強重點成礦帶地質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通過加強先進高效的綜合勘查技術的研究,提高找礦命中率;通過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礦山固體廢棄物利用技術、礦產開發環境監測與綜合整治技術的創新,推進資源循環利用。
(4)主動優質提供國土資源服務。①對重大建設項目用地實行包干跟蹤制。各級國土資源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要與重大建設項目掛鉤聯系,在項目選址、可行性研究階段先期介入,及時了解掌握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確保按程序及時預審、報批和供地,保證重大建設項目順利開工建設。②對深入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實行包片服務制。各級國土資源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對所轄地區實行分片指導,包片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問題。③進一步完善建設用地和采礦權網上審批。針對審批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網上審批系統進行改進和完善,進一步提高運行效率,實現「陽光操作」。④進一步加強市、縣國土資源局政務大廳建設。開展國土資源政務大廳示範建設,完善各項制度,提高人員素質,提升服務質量,做到「整潔、規范、便民、高效」。
⑷ 關於林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一直覺得林姓是一個小姓,沒多少人姓林,就我們班來說吧,除了我以外,只有一個同學姓林。於是,我對林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林姓的來源和林姓歷史名人。
2、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林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 林姓也是一個大姓 林姓在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分布較多,如今林姓已遍布全國各地,而且還遠播到港澳與國外。林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一七。
書籍、報刊 歷史上的林姓名人 林則徐、林森、林伯渠、林鳳、林完
書籍 林姓的來源 林姓最初發祥於河南省境內。春秋時期,林姓由於官職調遷與避亂隱居,散居於周、魯、齊、衛等地。
上網 林姓人口數量 大陸林姓人口約為1416萬,林姓人口在全球約2千多萬。
四、結論
1、我國的林姓源遠流長。戰國時期,趙國宰相林皋,始居九門,生有九子,分別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賢德,被稱之為「九龍之父」,「十德之門」。後來因為趙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舉家遷至西河避難。漢朝時,林姓子孫歷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職,從而在濟南地區使林姓成為名門望族。後由於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東漢末、三國時期大批南遷,遷入江浙一帶。至西晉末年,中原林姓開始進入福建。
2、林姓作為一大姓,在歷史長河中,著名歷史人物卻寥寥無幾,但也不是沒有。比如說:禁煙英雄林則徐,我最敬佩他。我為林姓祖先中,有這樣的英雄感到自豪。
⑸ 泉州家鄉調查報告(格式正確)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對家鄉的調查報告
調查項目:家鄉的變化情況
調查地點:泉州市
調查時間:2009年
調查人:
調查對象:文化、人居環境、特色產業、經濟、開發項目。
泉州市概況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連續10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經濟中心。北承省會福州、莆田,南接廈門特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岩、三明。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74萬人(不含金門縣),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8.2%,少數民族佔1.8%。少數民族有48個,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風物民情古樸精深,別具一格。儒、釋、道三教並盛,互為融合。方言以閩南話為主,通用語言為普通話。泉州是著名僑鄉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華僑、華人624萬人,港澳同胞70萬人。在台灣,有44.8%的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區。戴雲山脈從東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閩中屋脊」之稱。境內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過渡。泉州海岸線曲折蜿蜓,大部分為基岩海岸,總長約421公里,有湄州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及肖厝、崇武、後渚、梅林、石井等14個港口。泉州地跨中南兩個亞熱帶,即戴雲山西北部常年溫暖、常綠闊葉林帶和東南部常年濕熱、有短期乾旱的亞熱帶雨林帶。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內溪流多達35條,總長1620公里 ,水資源相當豐富。泉州地區太陽輻射總量較高,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稱「閩南大溫床」,對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經濟作物極為有利,是烏龍茶、桂元、柑桔的全國生產基地。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產量較大的魚類有20多種。淺海灘塗面積118萬畝。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主要有鐵、猛、金、煤、石英砂、花崗岩、高嶺土、地熱、礦泉水等20多種。
泉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這里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瑰寶舉世矚目。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40處。泉州是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以來各種宗教兼容並存,東西文化交匯薈集,特別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諸多宗教遺跡構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現,頗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特產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頭、老范志萬應神曲、料絲花燈、清源茶餅、安溪烏龍茶、永春老醋、永春紙織畫。 Quanzhou為泉州的英文名稱。
地質地理
泉州依山面海,泉州豐澤街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1000多萬畝,耕地217萬畝,山地、丘陵占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積7864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421公里,大小港灣14個,島嶼208個。深水良港多,可建萬噸以上深水泊位123個,湄洲灣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21℃,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古詩稱泉州「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故泉州有「溫陵」雅稱。
自然資源
全市林木蓄積量1833萬立方米,地表水總量87.6億立方米,可供開發的水電資源43萬千瓦。主要礦產資源有高嶺土、花崗岩、輝綠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鐵、錳、地熱、礦泉水等20多種。水產資源豐富,可作業的海洋漁場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利用面積118平方公里,主要水產生物50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200多種。
歷史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晉江由此得名。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晉江兩岸得到迅速開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治制度的變革,行政區劃建制幾度變遷。唐久視元年(700年)置武榮州,州治設今市區。唐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名泉州。此後,先後設有郡、州、路、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行政督察區、專區、地區,1986年1月撤晉江地區設泉州地級市。
⑹ 主題:興化米粉為何走不出莆田調查報告怎麼寫呀!!抓狂…
我們莆田米粉比較細
我是黃石人
呵呵
莆田米粉太細
比較沒有勁道
外地人不喜歡
外地的米粉很粗很q
拌辣椒很有味道
莆田米粉最適合做豆漿米粉!!
⑺ 魏則西事件調查結果
魏則西事件始末由來?
http://..com/question/1897295899286702500.html
魏則西,陝西咸陽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級學生,當時以600多分的高考成績考入計算機系,其後因患滑膜肉瘤病,休學留級至2013級。
魏則西因患有滑膜肉瘤晚期,於2016年4月12日在咸陽的家中去世,終年21歲。
●2014年4月
魏則西檢查出滑膜肉瘤。一種惡性軟組織腫瘤,五年生存率是20%-50%。當時他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讀大二。
●2015年8月
魏則西在知乎上發帖提問:「二十一歲癌症晚期,自殺是否是更好的選擇?」那時候,他做完4次在武警北京二院的生物免疫療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個療法曾被他和父母視為救命稻草。
●2016年2月
知乎上有人提問:「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魏則西將這根「救命稻草」的故事作為回答。醫院,是在網路上搜的,排名領先。療法「說得特別好」。 他在文中還提到,當時武警北京二院的醫生曾經對他說該院與國外大學合作,「有效率達到百分之八九十,看著我的報告單,給我爸媽說保我20年沒問題」。結果 卻被網友告知生物免疫療法是被國外臨床淘汰的技術。
●2016年4月12日
魏則西去世。當天,在一則「魏則西怎麼樣了?」的知乎帖下,魏則西父親用魏則西的知乎賬號回復稱:「我是魏則西的父親魏海全,則西今天早上八點十七分去世,我和他媽媽謝謝廣大知友對則西的關愛,希望大家關愛生命,熱愛生活。」
●4月28日
針對自媒體曝出「魏則西」之死事件存在的涉事醫院外包診所給民營機構,網路競價排名等問題,網路回應稱,(魏)則西生前通過電視媒體報道和網路搜索選擇的武警北京二院,網路第一時間進行了搜索結果審查,該醫院是一家公立三甲醫院,資質齊全。
●5月1日
網路再次回應稱,針對網友對魏則西所選擇的武警北京二院的治療效果及其內部管理問題的質疑,網路正積極向發證單位及武警總部主管該院的相關部門遞交審查申請函,希望相關部門能高度重視,立即展開調查。
⑻ 莆田人的風俗或方言調查報告,要求2千字!
「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的來歷
話說在宋朝,莆田出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莆田人稱「瘋五」,他才高八斗,為人風趣,幽默又急公好義,家學淵博,且說他的舅舅是國舅爺,他的伯父是宰相,他若想取點功名,易如反掌阿,但他卻不熱衷於功名,整天四處游盪,不合世俗禮儀,愛為人出頭,但卻也討人喜歡,深受鄉親的愛戴
且說這一天,風高氣和,風和日麗,整兒個就是談情說愛,賞花吟詩,曬曬麥子,晾晾花生的好日子嘛,我們可愛的少爺又出發了,偶爾做做打油詩,摘摘花惹惹草
又逛到了湄洲灣附近的一家小村莊,卻說同時來到這個村莊的,還有一個大人物----廣東省的省長,xxx人,人家的名字我也忘記了,且說這個省長,也是科舉出生,中過探花,來到莆田,不知道莆田是個卧虎藏龍的地方,還以為荒蕪未開化呢
這一天他帶著他老婆---一個很有個性的福州女和一堆家丁,大搖大擺走在這里吟詩作對忽然發現呢,莆田的女孩都這么的pp,而且勤勞能幹,溫柔善良 想想自己的悲涼,情不自禁地吟起詩:
好男不娶福州女,要娶就娶莆田妹
沒有想到,話剛出口,他老婆就揪住他的耳朵,把他拉回了現實中來,趕快改口:
好男不娶福州女,縱得功名也枉然
他老婆才罷手,但是偏偏這一句詩被偶們的可愛的少爺給聽到了,我們少爺心想:「想我們莆田女,溫柔勤快,貌美善良,天下難尋,默娘梅姑,芳名遠播,怎麼說也得好男不娶莆田女,縱得功名也枉然嘛!想我為了留在莆田。連那功名都不屑,於是隨口也說了一句:
「好女不嫁莆田男,縱然富貴也枉然」
心裡恥笑那個省長:「我們莆田女都是好女,要嫁也要嫁給我們莆田好男,
才不會看上你這種爛東西呢」卻說那省長聽了,心中不禁感嘆,莆田竟然男的也是如此才高啊,不禁汗顏,回去把此事記敘了下來就有:
好男不娶福州女
縱得功名也枉然
[好男不娶福州女
要娶就娶莆田妹]
好女不嫁莆田男
縱然富貴也枉然
不料,他記下如下事,卻被後人給誤傳成 :
「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了
想偶們莆田男,就這么名聲被誣蔑了
查閱多方,終得如上的史實!以求為莆田人更求名聲~
參考文獻:
《興化縣志》
《興化人物隨筆》
《南粵州記》
《少府紀事》
PS:並不是提起紛爭,大家也別做這樣的爭論現在是好女也嫁莆田郎,好男也娶福州女!
似乎很多人一提及莆田,就會說莆田人脾氣壞,說話凶,喜武好鬥,蠻勁十足。就是莆田人和莆田人之間用方言平常對話,旁人聽起來也好似吵架,得趕緊遠觀。
莆田雖說古時為「文獻名邦」,但到後來莆田民眾的整體素質都比較差。莆田人的性格或許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獨特的性格,縱然有它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環境,畢竟它的根源就是因為當時的莆田窮,貧窮之中自然易生怪異的個性。
莆田人在外,頗有抱團意識。莆田人若是被人欺負,只要用莆田話一聲招呼,縱是不認識,也會一擁而上,打了再說。好像覺得是「自己人」被欺負了,不管對方是對是錯,也一定要上前幫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可都是先出手動粗了再說。
前些年,莆田人一擁北上,闖東北去了。
而現在,只要東北人一聽是福建莆田人,都會有這樣的說法:莆田人沒文化,莆田人太兇狠了。其實,東北人並不了解莆田人,莆田人也極其崇尚文化,如果有個莆田的孩子上了大學,鄉里鄉親都會不約而同地為之慶賀,似乎一人得榮,蔭庇一方。
莆田人的性格是很獨特的:莆田人精明,卻不像上海人那樣能算會計;莆田人聰慧,卻沒有廣東人那樣深藏不露的沉著和靈活多變的花樣;莆田人仗義,卻沒有燕趙之士的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風度,往往會先為自己留著點餘地;莆田人直爽,卻沒有東北人那樣的沒遮沒攔。莆田人表面上喜歡說大話,好擺譜,其實說到底就是想要回那麼一點的小面子,真正說來也並不驕狂,甚至可以說骨子裡有一份謙卑。
有人說莆田人把面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我覺得這話一點不假。
對於莆田人,你如果懂得其為人之道,順著他的意,他便對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為你的事喪失自己的處世原則;但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處處跟你過不去。不過即便是你得罪了他,之後若能請他喝上一杯,說些對不住的話,給足他面子,他便又視你為友,立即忘記以前的不快,且為你辦事時又忍不住要喪失點原則。
與莆田人相處時間短的人,多半會對莆田人持貶意評價,因為他們只撞得見莆田人的易暴易怒這一環節,卻見不到莆田人於一笑中盡釋前嫌的環節。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許多外鄉人也慢慢地融會到莆田的那片土地上。潛移默化的結果吧,現在在莆田人的身上幾乎看不到多少蠻狠的東西。當然還有一些並不了解的人還心存芥蒂,不過您如果和莆田人相處或在莆田生活的時間長了就會慢慢地體會到莆田人性格的可愛之處。
⑼ 萊州土特產調查報告
土地資源】
1993年,全市耕地面積為28.7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8%,其中水田3.3萬公頃,旱田25.4萬公頃。全地區林業用地42.4萬公頃(據1985年大連市農業資源區劃調查統計),占土地總面積的33.1%,其中有林地34.4萬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萬公頃,宜林荒山3.3萬公頃。 可利用草地面積26.7萬公頃(據1985年大連市農業資源區劃調查統計),土壤共有6個土類, 地帶性土壤為棕壤,約90.7萬公頃,占土壤總面積的81.5%;草甸土、水稻土、風沙土、鹽土和沼澤土合計佔18.5%。有灘塗資源6.6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2%,其中黃海海岸4.2 萬公頃,渤海海岸2.4萬公頃。
【礦產資源】
大連地區已發現金屬、非金屬礦產及地熱礦泉水資源等近30種、500餘處。其中非金屬礦產中的石灰石、硅石、金剛石、石棉、菱鎂礦、滑石等價值較大。金剛石探明儲量為全國 總儲量的54%左右,在瓦房店市境內發現4個大型原生礦和1個砂礦。石灰石礦集中分布於甘井子區和瓦房店市一帶,探明儲量為全省的1/3左右,已發現大型礦床十幾個,礦點百餘處。 金屬礦產資源儲量不大,礦體小,主要分布於庄河、普蘭店二市,已發現鐵礦點70處、銅礦點40多處、鉛鋅礦點20餘處和少量的鉑(鎳)、金、鉬等貴重金屬礦點。
【生物資源】
大連地區氣候溫和,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適宜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生物資源較為豐富。 陸生野生維管素植物共152科、666屬、1747種,其中油脂植物110種,葯用植物120多種,土農葯類植物50多種,可提取澱粉或做釀酒原料的植物50多種。全地區盛產蘋果,山楂、葡萄 和黃桃的產量也較大,近年來開展了草莓種植。沿海藻類共150多種,分屬綠藻、褐藻和紅藻門,其中50多種具有經濟價值,海帶、裙帶菜人工養殖大面積開展。沿海有機碳的年生產能力平均每公頃1.4噸。全地區有無脊椎動物約4850種,野生脊椎動物約765種。其中,具有經 濟價值或常見的無脊椎動物有132種,野生脊椎動物有442種。沿海盛產魚蝦,鮑魚、刺參、 扇貝、紫海膽、螺類等海珍品資源豐富,海灣大面積放養貽貝、扇貝等。北部山區開展了野雞等野生動物家養。
【特色物產】
大連地區盛產蘋果,山楂、葡萄和黃桃的產量也較大,近年來開展了草莓種植。沿海藻類共150多種,分屬綠藻、褐藻和紅藻門,其中50多種具有經濟價值,海帶、裙帶菜人工養殖大面積開展。沿海有機碳的年生產能力平均每公頃1.4噸。
沿海盛產魚蝦,鮑魚、刺參、扇貝、紫海膽、螺類等海珍品資源豐富,海灣大面積放養貽貝、扇貝等。北部山區開展了野雞等野生動物家養。全地區有無脊椎動物約4850種,野生脊椎動物約765種。其中,具有經濟價值或常見的無脊椎動物有132種,野生脊椎動物有442種。
【交通狀況】
大連交通通信便捷,海陸空交通四通八達,已形成具有較強運輸能力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運輸網路。大連港水深港闊,不凍不淤,是聞名世界的天然良港,現有泊位70多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0個,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有貿易運輸往來。大連港是中國最大的糧食和石油轉運港口,承擔了中國東北地區70%以上的海運貨物和90%以上的集裝箱運輸,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30萬噸級礦石碼頭投入使用,新增港口通過能力3300萬噸。2007年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80萬標箱。海上運輸網路密集,不僅有通往上海、天津、煙台、威海和韓國仁川等城市的客運航線,還有通往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條國際貨運航線;大連至煙台的煙大鐵路輪渡項目大大縮短了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貨物運輸距離。大連陸路交通十分便捷。鐵路與華北、東北鐵路網相聯;公路線四通八達,被譽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大連至丹東的高等級公路「黃海大道」、大連至旅順的「旅順南路」等成為活躍大連經濟的交通動脈;市區內公交便利,軌道交通、無軌電車、公共汽車路線密布,並具有世界先進的交通指揮系統。大連空港——周水子國際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飛機,開通了上百條國際國內航線,是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貨物空運基地。
【經濟簡介】
【工業】
大連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綜合配套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承載世界製造業轉移的能力。目前已形成以石化、電子、機械、輕紡服裝、冶金建材、食品醫葯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有許多工業企業是中國同行業的骨幹企業:大連造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原大連造船廠)具有百年歷史,是中國最大的造船綜合企業;大連新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原大連造船新廠)是中國最大的現代化船舶總裝廠,擁有30萬噸級大型船塢,被海內外譽為中國造船業的「旗艦」;大連又是中國最大的出口船舶基地,已建造的最大出口船舶為30萬噸;大連機車車輛廠是中國大功率內燃機製造廠家,目前中國使用的內燃機車50%以上出自這個廠,有些產品還遠銷國外;大連重工•起重有限責任公司前身之一的大連起重機廠是中國生產起重運輸機械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廠。此外,還有大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瓦軸、大鋼等著名企業。按照國家產業布局和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規劃重點,大連正在建設以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為先導,大型石化工業、電子信息產業和軟體、先進裝備製造業和船舶製造四大基地為支撐,新型材料、服裝、傢具、飲料和農產品深加工等優勢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型工業體系。
大連已成為中國最具開放色彩的城市之一。到2003年底,全市累計批准成立外商投資企業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22家進駐大連。近年來,大連對外貿易穩步增長,進出口業務興旺,2004年實現外貿自營出口101.5億美元。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政府批准興建的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目前中國開發面積最大的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10月興建以來,已開發50平方公里,該區已有外商投資企業1500餘家。大連保稅區是中國政府1992年5月批准建立的中國東北地區惟一的保稅區,已開發面積1.98平方公里,到2004年底,該區內有各類企業3000多家。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遼寧大連出口加工區,該區是中國政府批准試點的15個出口加工區之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中國政府1991年3月批准興建的,已開發面積8.2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大連經濟的支柱產業。大連作為中國第一個「創建軟體產業國際化示範城市」,被確定為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和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正在向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軟體開發基地和中國最優秀的軟體產業基地之一的目標邁進。
【金融】
大連金融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中國北方地區外資銀行最集中的城市。目前,已有19家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在連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在連金融機構已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結算網路,大連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結算中心。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大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大豆期貨市場,2004年期貨成交額超過5萬億元,成交量佔全國的58%。
【展覽業】
大連的展覽業異軍突起,成為大連的新經濟增長點。星海會展中心設施先進,1996年落成以來成功地舉辦了中國大連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大連國際服裝博覽會和汽車、家電、傢具、五金、漁業、電子通訊產品等展會300多個,累計成交額1000多億元。僅2004年就舉辦大型展會56個,實現成交額285億元,有6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達8.0萬平方米的大連世界博覽廣場將於近期投入使用。
【農業】
大連自然資源豐富,素有「蘋果之鄉」、「水產品基地」等美譽。品質優良的蘋果、黃桃、櫻桃、葡萄等水果和鮮美可口的鮑魚、對蝦、海參、扇貝、螃蟹等海珍品遠銷海外,蝦夷扇貝、海膽、刺參和裙帶菜的產量佔中國總產量的90%以上。農業以糧食、水產、水果生產為主實行多種經營,形成了水產、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五大優勢產業。大連石灰石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金剛石礦品質優良,儲量居全國之首。
【商貿】
大連商業繁榮。全市商業網路發達,現代商貿業態發展迅速,國有商業、民營商業、外資商業相互促進,購物中心、大型超市、連鎖店等交相輝映。全市有青泥窪、天津街和西安路三大商業區,商業網點15.5萬個,國際水準的大型商業設施50多個。大連商場是中國十大商場之一,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國有零售商業企業集團。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德國的麥德隆、馬來西亞的百盛等都已落戶大連。開始實施電子商務、信貸消費等現代營銷方式。大連正在向現代化國際商都邁進。
在大連購物,您應首先著眼於富有濃郁「大連味兒」的海鮮、水果、工藝品及服裝飾品。主要特產有:海參、海帶、鮑魚、對蝦、扇貝、香螺、紅蝦酥心糖等海味產品,紅玉蘋果、黃金桃、大連櫻桃等水果及玻璃製品、綉品、貝雕畫等工藝品。
大連有四大商業中心:青泥窪橋、天津街步行購物一條街、人民路和西安路。既有秋林、友誼、百盛等著名商城、購物中心,又有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愛逛街的遊客一定可以得到滿足。
喜歡買衣服的遊客一定要在九月來,你可能有機會買到許多在國際服裝節上展示的服裝。
【港口建設】
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現有港口條件和優勢,把大連建成東北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這是中央政府對大連城市功能的進一步定位,為大連提供了新一輪發展空間和機遇。大連正在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口岸優勢、天然優良的建港條件、雄厚的臨港工業基礎、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和完善的現代服務功能,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進程。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504.html#2 萊州市位於山東半島西北部,西臨渤海萊州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3′-120°18′,北緯36°59′-37°28′。東臨招遠市,東南與萊西市接壤,南連平度市,西南與昌邑市相望,西、北瀕臨渤海灣。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2008年底,全市總人口9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8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路街道西北隅居委會,郵編:261400。代碼:370683。區號:0535。拼音:Laizhou Shi。 萊州市轄5個街道、11個鎮:文昌路街道、永安路街道、三山島街道、城港路街道、文峰路街道、沙河鎮、朱橋鎮、郭家店鎮、金城鎮、平里店鎮、驛道鎮、程郭鎮、虎頭崖鎮、柞村鎮、夏邱鎮、土山鎮。
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公里。轄16個鎮(辦事處),1018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85.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9萬人。男女性別比101∶100。人口出生率4.89‰,死亡率7.23‰,自然增長率-2.34‰。有少數民族17個,290人。 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3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0億元,增長19.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0億元,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