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朋友之前健身房經營不善轉讓給我了,我應該怎麼經營讓客戶知道我們正在做出改變推薦哪些營銷策略
先和那個朋友了解一下他到底是怎麼經營的,回頭你自己分析一下專吧。
你要是去經屬營,那麼你經營范圍和模式要有改變一下。
還有就是盡量把原來的客戶留下來,有多大老遠過來的不多,就近原則還是比較合適的,比如在附近上班的,下班啦就來健身,住在附近的回家後休息天來解決運動場地不足就來健身房了,等等。
還有給客戶報價方法和保障問題要慎重考慮。
㈡ 急求市場營銷專業有關健身器材店內銷售的畢業論文
急求來市場營銷專業有關健自身器材店內銷售的畢業論文<br><br><br><br>加我的名字<br><br><br><br>我可以幫你<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這個.我建議你去百匯論文網上看看.各專業畢業論文很全.可以參考下.
㈢ 關於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怎麼寫
報告性質:市場調研報告
報告名稱:2008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
區域范圍:中國
行業范圍:體育健身
發布時間:2008年
報告頁數:220頁
報告字數:14萬字
圖表數量:150個
報告價格:8800元 熱銷價:6160元
報告形式:電子版(PDF格式)、CD光碟、印刷版
在線咨詢 在線詢價 在線反饋
--------------------------------------------------------------------------------
報告簡介
--------------------------------------------------------------------------------
2008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是本網站委託專業研究機構研發的最新版本中國各製造行業的系列市場調研報告。
2008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圍繞著中國健身器材業和企業(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的注冊類型、所屬區域、企業規模、應收帳款、產成品、資產和負債、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及稅金、利潤、總產值、出口交貨值等企業經濟指標進行了詳細的敘述說明,同時,2008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還分析了行業的運行情況和企業的經營情況,數據詳盡。
2008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數據主要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報告的未列名數據單位均為千元人民幣。
--------------------------------------------------------------------------------
報告目錄
--------------------------------------------------------------------------------
第一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國內宏觀經濟環境
一、2003-2007年GDP歷史變動軌跡
二、2003-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歷史變動軌跡
三、2003-2007年進出口貿易歷史變動軌跡
四、2008年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分析
五、2008-2012年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預測
第二節 政策法規分析
第三節 產業鏈分析
第四節 行業在國民經濟地位分析
第五節 行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整體運行指標分析
第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二、行業生產規模分析
第二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第三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第五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第三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財務狀況分析
第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規模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總資產對比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企業單位數對比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對比分析
第二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經濟效益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產值利稅率對比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資金利潤率對比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對比分析
第三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效率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資產負債率對比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流動資產周轉次數對比分析
第四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結構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地區結構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所有制結構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結構分析
第五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不同規模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不同規模企業人均指標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營運能力分析
四、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不同規模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第四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重點區域運行分析(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節 2003-2007年華東地區健身器材行業運行情況
一、華東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二、華東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華東地區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華東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五、華東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對比分析
六、華東地區虧損企業單位數及虧損金額分析
第二節 2003-2007年華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運行情況
一、華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二、華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華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華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五、華南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對比分析
六、華南地區虧損企業單位數及虧損金額分析
第三節 2003-2007年華中地區健身器材行業運行情況
一、華中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二、華中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華中地區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華中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五、華中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對比分析
六、華中地區虧損企業單位數及虧損金額分析
第四節 2003-2007年華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運行情況
一、華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二、華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華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華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五、華北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對比分析
六、華北地區虧損企業單位數及虧損金額分析
第五節 2003-2007年西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運行情況
一、西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二、西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西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西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五、西北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對比分析
六、西北地區虧損企業單位數及虧損金額分析
第六節 2003-2007年西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運行情況
一、西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二、西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西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西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五、西南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對比分析
六、西南地區虧損企業單位數及虧損金額分析
第七節 2003-2007年東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運行情況
一、東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產銷分析
二、東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三、東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四、東北地區健身器材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五、東北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對比分析
六、東北地區虧損企業單位數及虧損金額分析
第五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產銷運行狀況
第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產成品分析
一、產成品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產成品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產成品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產成品比較
第二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總銷售收入分析
一、總銷售收入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總銷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銷售收入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收入比較
第三節 2003-2007年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銷售收入增長率分析
一、銷售收入增長率發展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率比較分析
第四節 2008-2012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銷售收入預測
第六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資產負債情況分析
第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工業總產值分析
一、工業總產值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工業總產值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工業總產值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工業總產值分析
五、不同所有制企業工業總產值比較
第二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總負債情況分析
一、總負債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總負債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總負債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總負債比較
第三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資產負債率分析
一、資產負債率趨勢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資產負債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資產負債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資產負債率比較分析
第四節 2008-2012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資產負債率預測
第七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成本費用分析
第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產品銷售成本分析
一、銷售成本總額分析
二、銷售成本率分析
三、不同規模企業銷售成本比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成本比較分析
五、不同經濟類型企業銷售成本比較分析
第二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銷售費用分析
一、銷售費用總額分析
二、銷售費用率分析
三、銷售成本率分析
四、不同規模企業銷售費用率比較分析
五、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費用率比較分析
六、不同經濟類型企業銷售費用率比較分析
第三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管理費用分析
一、管理費用總額分析
二、管理費用率分析
三、不同規模企業管理費用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管理費用率比較分析
五、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管理費用率比較分析
第四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財務費用分析
一、財務費用總額分析
二、財務費用總額分析
三、不同規模企業財務費用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財務費用率比較分析
五、不同經濟類型企業財務費用率比較分析
第八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資產運營狀況分析
第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應收帳款凈額分析
一、應收帳款凈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應收帳款凈額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應收帳款凈額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應收帳款凈額分析
第二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分析
一、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分析
第三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分析
一、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分析
第四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總資產周轉率分析
一、總資產周轉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比較分析
第五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一、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率比較分析
第六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
一、應收賬款總額分析
二、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
三、不同規模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比較分析
五、不同經濟類型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比較分析
第七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流動資產周轉率分析
一、流動資產總額分析
二、流動資產周轉率分析
三、不同規模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比較分析
五、不同經濟類型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比較分析
第八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分析
一、產成品資金佔用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比較分析
第九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利潤總額分析
一、利潤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利潤總額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利潤總額比較分析
三、不同經濟類型企業利潤總額比較分析
第二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銷售毛利率分析
一、銷售毛利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銷售毛利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毛利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銷售毛利率比較分析
第三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銷售利潤率
一、銷售利潤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銷售利潤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利潤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銷售利潤率比較分析
第四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分析
一、成本費用利潤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比較分析
第五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總資產利潤率分析
一、總資產利潤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總資產利潤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總資產利潤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總資產利潤率比較分析
第六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凈資產利潤率分析
一、凈資產利潤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凈資產利潤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凈資產利潤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凈資產利潤率比較分析
第七節 2003-2007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產值利稅率分析
一、產值利稅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產值利稅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產值利稅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產值利稅率比較分析
第八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人均銷售率分析
一、人均銷售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人均銷售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人均銷售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人均銷售率比較分析
第九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分析
一、產成品資金佔用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產成品資金佔用率比較分析
第十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資金利稅率分析
一、資金利稅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資金利稅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資金利稅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資金利稅率比較分析
第十一節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分析
一、成本費用利潤率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比較分析
四、不同經濟類型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比較分析
第十章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第一節 ×××公司
一、公司概況
二、財務數據分析
三、公司發展戰略分析
……
(8-10家行業重點企業,客戶可指定)
第十一章 2008-2012年我國健身器材行業投資價值與投資策略分析
第一節 行業SWOT模型分析
一、優勢分析
二、劣勢分析
三、機會分析
四、風險分析
第二節 健身器材行業投資價值分析
一、健身器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二、健身器材行業盈利能力預測
三、投資機會分析
第三節 健身器材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一、政策風險
二、競爭風險
三、經營風險
第四節 健身器材行業投資策略分析
一、重點投資品種分析
二、重點投資地區分析
一堆呢,給我分數哦
㈣ 公司要做營銷策劃,就是怎樣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是賣健身器材的
美女和性是廣告和策劃永不褪色的兩大旗幟,建議您從這個的方向發展您的營銷策劃。
具體的策劃要結合產品自身,以及您企業的實力和資金做具體的策劃!
㈤ 健身器材同行們,你們做網路營銷效益如何拜託各位大神
沒啥好擔心的,其實。 我做太陽能代理的,現在感覺做完網路營銷後,效益能專增加個三成多吧屬!還是很客觀的! 我當時是在網路帥選出來的網路營銷公司,最後選上阿凡達推廣給我們做的,整體合作還滿意! 網路營銷有時候我感覺自己也要做到位,起碼產品質量,服務啊你的做好了!
希望採納
㈥ 關於國內外健身器材的市場分析,銷售策略的論文 或者在哪可以下載到很好的外文文獻也可以急!
麗康健身器材官網 新聞欄目下有 這個論文報告
㈦ 健身房營銷手段有哪些
健身房的營銷方式直接影響著店面的業績及店面的生存周期,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版的運營模式很重要,或者偶權爾出一些新的營銷活動更能夠吸引到會員,下面是一些營銷方案,可借鑒
第一種200元健身卡
健身卡1200元,來50次以上一次返5塊,最多返1000元,等於卡是200元辦的,0元倒付費太難聽,覺得是騙人,此活動必須有大量資源,提前培訓方可有效。
第二種1元健身卡
1元健身卡,其實就是1元體驗卡,免費體驗卡,沒人來,1元健身卡,包括操課舞蹈瑜伽 健身計劃 洗浴等,辦理必須留下聯系方式,另外再給推3個胖子加微信,並在朋友圈幫轉發。
第三種提高銷售點
一張卡1280元,辦一張給480元,其實健身卡原來1000元而已,這樣刺激會籍積極性,多少錢你看著賣,多賣的算你的,但必須有專業主管加以控制,適合商場店。
營銷手段也未必適用於所有的店面,具體還需要根據你店面所在的區域以及具體的情況來制定最適合的營銷方案,具體的方案內容您可以咨詢上海簡康運動健身管理公司,對於健身房加盟、運營管理方面有非常豐富的行業經驗,希望能夠幫得到你~
㈧ 健身房的營銷策略有哪些
派發傳單可以說是最老,最常見的健身房營銷手段了。製作一些傳單,讓學生們到處散發,宣傳我們的健身房,吸引客戶的眼球。
注意事項:
宣傳地點:很多人覺得人流密集地方是最好的選擇,其實不然,這些地方行人來去匆匆,根本無法交談。需要選擇選擇靠近娛樂中心和商務中心的地方,尋找18-45歲人群。
線上線下宣傳,線上的健身房營銷渠道,諸如微信朋友圈廣告,各類信息流廣告等,可以將覆蓋人群定位為附近2公里內的商圈。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有一定的風險,投入後不一定有轉化,而且非常的昂貴,一般一個渠道開戶都要1000。以上是付費的。
互聯網的免費健身房營銷渠道有很多,各類論壇,以及一些新聞源,問答的社區,貼吧,blog等等,這個雖然免費,但是費事,需要很長時間,主要是在建立品牌上應用較多。
線下的渠道就很簡單了,張貼海報,橫幅,立式的海報展架等,這些都需要健身房自己去製作設計。線下付費的健身房營銷手段也有,比如說商圈大屏幕投屏,大幅的海報,公交站台海報等,比較昂貴,效果很難度量,不過對品牌曝光很好!
開展健身展示活動,我們可以就健身房的一些器材拿出來展示,配合一些經常健身的人,打上健身房的品牌,可以很好的激發有需求的人。可以把這個設計成健身房的情景劇,可以很好的激發健身的慾望,讓人進入健身的氣氛。需要注意的是對參與「演出」的人的選擇,需要選擇身材形象好的,更加吸睛,對健身房的形象也是正面向上的。
免費健身體驗,通過以上的3種方式發布免費的健身體驗的消息,吸引人來健身房,為會籍顧問創造銷售機會。來的人一般是意向較高的,也有較大的健身需求,相對而言成交的機會會比較大!
優惠+邀請獎勵,簡單來說就是設置優惠政策,如以低於市價的方式,去吸引客戶,主要是用於拉新,培養用戶的習慣。結合邀請有獎的方式可以讓客帶客,進一步增加拉新的效果。這個機制也是微健的抓潛魚雷所應用的。
㈨ 如何做好健身房銷售
通過自媒體找客戶。在個人的QQ、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體平台上發布一些健身房的介紹、教學短視頻、鍛煉效果、健身活動等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來吸引顧客主動報名。
通過聊天群找客戶。健身房的工作人員可以選擇附近的一些減肥群、健身群並加入進入,與群成員聊天,了解的他們的需求,給予他們合理的健身建議。通過專業的幫助和解答,與群成員成為朋友,他們會主動問你的職業,這時你就可以順勢介紹你們健身房的一些信息,這樣很容易吸引到這些精準客戶的。
通過派發傳單找客戶。健身房可以開展一些酬賓或者是獎勵活動,並印刷成傳單的形式,在大街上、小區內、學校周邊等地方進行派發。在進行廣告的派發時一定要找准客戶,不能見到任何人都進行派發,否則客戶轉化率會非常低的。這種方法籌備實施速度快,但是也存在效果不是很明顯的特點。不過通過派發傳單的方式能找到幾個客戶的話也是劃算的。
通過簡訊和郵件找客戶。健身房還可以通過編輯簡訊和郵件隨機群發的方式找客戶,這種方式存在實施成本低、速度快、宣傳范圍廣等優點,但也存在目標客戶信息不清楚、無效對象多、客戶群體針對性比較差、客戶轉化率低等缺點。
當客戶第一次參觀拜訪時,首先請客戶做一下貴賓來訪登記,填寫姓名與電話。填寫完以後,拿出自己的名片雙手遞給客戶。給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帶領客戶參觀場地。【當客戶一進來就問價時要懂得委婉拒絕,先參觀,價格放最後】
參觀過程中要通過詢問得知客戶健身的目的,家庭地址,有無空閑時間,居住時間的長短。了解多一點,談單時客戶的借口就少一點。接待的順序:接待區-私教室-拳擊室-有氧區-感單車動-操房-浴室-引導入座【可根據自己健身房的布局來合理安排順序】。
告知客戶健身需要的是氛圍和相互鼓勵,大家一起做健身,自然而然就會跟著一起做,習慣是慢慢養成的。
最後談單時要多聊聊客戶的想法,從中了解客戶的心理價位,也可以聊聊工作、家庭、愛好等等,不要急於談價格,要讓顧客自己先問價格。
當客戶猶豫不決時,提醒他鍛煉越早那麼效果展現的越早,愛美之心多多突出,多展現自家的特色。多給客戶算賬,時間越長則越劃算。
從客戶的需求談,描述出一個客戶經過鍛煉形體美的藍圖。要讓客戶產生沖動消費,如果這時沒拿下,很有可能客戶回家一琢磨就不會在辦卡了。這時需要我們觀察,隨機應變。
會籍顧問也需要經常與客戶進行聯系,大家需要與客戶進行溝通,主要是通過電話或者是微信溝通,可以預約客戶到健身房去參觀。
需要維護好老客戶,老客戶是非常忠誠的。老顧客可以介紹新客戶,這樣拿的提成會更高一些,所以大家需要經常與客戶進行互動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