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克誠國家級鑒寶專家個人簡歷
藝術通訊社聯合騰訊網,時隔三年再次進行權威統計,本次專家排行更加註重德行,同時參考專業知識程度,在國內3000多位報名專家裡,經過多輪篩選,最後選出十位權威專家,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收藏家、古董鑒賞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主講系列節目《馬未都說收藏》。現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同時也是超級暢銷書作家。
2.金申,1949年北京出生,回族。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教授。 [1]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會員。著名佛教文物鑒定專家,文史學家,畫家。文革中內蒙古上山下鄉,後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在內蒙古和北京文博系統工作多年。八十年代在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多年研究佛教考古。歸國後為國家文博系統培訓文物骨幹、為海內外高等院校授課;為國內外博物館鑒定佛教文物。在佛教學術研究、文物鑒定、文史考證等方面著述豐富,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影響。除了學術研究著述以外還善禪意題材和草原人馬書畫。
3.蔡國聲,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國近代書法家,文物鑒定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一個中國文物鑒定界內響當當的名字,他從事文物、古玩鑒定40餘載,出版《珍寶鑒別指南》、《古玩與收藏》、《蔡國聲隸書阿房宮賦》、《過眼雲煙錄——蔡國聲談古玩鑒賞》等書二十餘本,在文物鑒定界被譽為「高產專家」。
4.賈文忠,字聞鍾,號銅齋,1961年生於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銅張派第四代傳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 ,九三學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 [2] ,碩士研究生導師 [3] 。大學文化,北京大學考古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研究生班畢業。先後就職於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館。現為九三學社社員,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等客座教授。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理事。《文物修復研究》期刊主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期刊編委。2002年入選《中國文物報》中國文博界百位「學術成就顯著,具有創新精神」的專家學者。
5.李鑒宸,曾名李健,祖籍江蘇南京,現居上海,國際著名藝術品鑒定評估師,全日制文物鑒定與修復科班畢業,先後取得勞動保障部文物藝術品鑒定師中級高級資質高級文物藝術品評估師鑒定估價師三級等一系列中國國內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資質,2016年至2018年任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市場管理委員會專家委員,2016年至2019年任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特約研究員,長期在香港,新加坡,雅加達三地發展,截至目前,在全球開辦有十二處李鑒宸工作室,香港鑒宸藝術學院院長,培養學員數千人,香港鑒宸文物鑒定評估銷售國際集團總裁。
6.金運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金運昌任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兼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咨詢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7. 丘小君,著名的陶瓷評鑒專家,從事陶瓷文物鑒定工作30餘年,目前居於香港和紐約兩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學會「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鑒定顧問,還兼任海內外多家拍賣行、博物館的徵集顧問。
8.葉佩蘭(1937-),浙江金華人,生於北京,漢族,為中國世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瓷器專家。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鑒博藝苑(北京)收藏品鑒定委員會委員、博寶藝術網瓷器鑒定專家,系統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國的彩瓷。1956年供職於故宮博物院。40餘年來,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鑒定工作,並對故宮博物院庋藏的古陶瓷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統地整理海內外收藏的中國古陶瓷,利用世界各國已發表的有關資料編著古陶瓷類的《海外遺珍》。
9.單國強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1942年2月出生於上海,196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畢業後在故宮博物院從事業務工作。主攻古代書畫史論和書畫鑒定研究,撰寫發表文章百餘篇,專著主要有《古畫鑒賞與收藏》、《戴進》、《中國繪畫史· 明代》、《中華藝術通史·明代美術》、《古畫鑒定》、《巨匠與中國名畫·任伯年》、《中國巨匠》"戴進"、"吳偉"、"林良"、"呂紀"、"禹之鼎"等。
10.馬秀銀,女,1946年生。雜項專家,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鑒定中心金牌鑒定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從事文物、歷史研究和鑒定工作近四十年,主要研究鑒賞范圍:玉器、銅器、金銀器、木器、瓷雜等。
這些才是大品牌專家。
2.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招聘考試出結果了嗎
出來了,傷了我心了,好黑。。。 非京生源碩士沒戲啊。。。
3. 中國國家文化部都有那些下屬單位
直屬單位:
1、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的國家級藝術科研機構,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音樂研究所、中國美術研究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80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定名。
2、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位於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33號,與海淀區白石橋高粱河、紫竹院公園相鄰。是國家總書庫,國家書目中心,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國家圖書館之一。
3、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4、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5、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
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創建於1979年7月,曾為文化部黨校,1987年正式更名為「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始培養文化行政和經營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訓機構。作為唯一的文化部屬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學院主要承擔全國文化系統黨政領導幹部、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和文化專業技術人才的教育培訓工作,建院三十年來,已為全國文化系統培養了數萬名文化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6、中國文化報社
7、中國京劇院
中國國家京劇院成立於1955年1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的國家級劇院。我國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任京劇院的首任院長。全國近百家京劇藝術團體在進行對外交流演出時,都把自己稱為中國京劇院,造成名稱和概念的混淆,因此中國京劇院此次更名進一步明確了劇院的國家屬性,全面樹立起國家劇院的形象。
8、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NTCC),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277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表演最高級藝術團體,是由兩個久負盛名的原國家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於2001年12月25日合並組建的國家話劇藝術演出團體。
9、中國歌劇舞劇院
中國歌劇舞劇院是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國家級劇院。劇院集多種藝術門類於一身,擁有歌劇團、舞劇團、民族樂團、管弦樂團、創作室及一個完整的舞台美術製作部。 劇院擁有以郭蘭英、趙青、陳愛蓮為代表的一批著名表演藝術家,近年來又涌現出許多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的中青年藝術家。
10、中國東方歌舞團(國家歌舞團)
中國東方歌舞團是在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倡導和關懷下,於 1962年月1月13日成立的國家級歌舞團。 把中國傳統民族民間歌舞藝術和表現現代中國人民生活的音樂舞蹈作品介紹給國內外觀眾,同時把外國健康優秀的歌舞藝術介紹給中國人民是中國東方歌舞團的主要任務。
11、中國交響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CNSO)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的國家級音樂表演團體。
1956年7月3日,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前身——中央樂團在哈爾濱成立 ,而後在首都北京舉行了樂團成立後的第一場大型音樂會,音樂會的主題為紀念莫扎特誕辰200周年。1996年樂團進行了重組,更名為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12、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是文化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成立於1956年,首任院長任虹。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肩負著國家兒童戲劇的繼承、發展與創新的責任,發揮著國家藝術劇院的代表作用、示範作用和導向作用,培養了幾代從事兒童戲劇的藝術家和藝術骨幹,並多次榮獲各種藝術大獎。
13、中央歌劇院
中央歌劇院是隸屬於文化部的國家歌劇院,始建於1952年,前身是延安的中央管弦樂團和魯藝文工團。1942年就在延安創作演出了秧歌劇《兄妹開荒》、歌劇《白毛女》。在中國及亞太地區具有規模優勢和實力的歌劇院。
14、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是中國國家芭蕾舞團,誕生於北京舞蹈學院,成立於1959年12月31日,第一任團長戴愛蓮,現團長馮英,時稱「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代表作品有《天鵝湖》、《紅色娘子軍》等。
15、中央民族樂團
16、中國美術館
17、中國國家畫院
18、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19、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
20、中國演出管理中心
21、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22、文化部文化設施建設管理中心
23、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
24、文化部離退休人員服務中心
25、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
26、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
27、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28、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
29、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30、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
31、梅蘭芳紀念館
32、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
(3)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招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中國文化行政的最高機構。是國務院的職能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管理全國文化藝術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負責文化、藝術事業的組成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最早的政府部門之一。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將文化部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不再保留文化部。
4. 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藝術品鑒定評估廣東工作站大家了解嗎
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藝術品鑒定評估廣東工作站公告
一、宗旨目的:
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藝術品鑒定評估廣東工作站(以下簡稱「本站」),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維護人民的文化權益,逐步建立與完善文化藝術品鑒定評估體系,竭誠為全國廣大青少年提供傳統文化鑒賞輔導服務,為政府引導培育、規范藝術品市場管理服務。
委員會本著公正、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遵守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制定的鑒定評估程序,遵守職業道德,不受任何其他組織和個人影響。科學、謹慎、規范有序地開展鑒評工作,培訓專職人員、管理人員及廣大藝術愛好者。
二、主要任務:
為加強全社會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實踐全社會對青少年寄予的「贏在起點」的美好理想,開展對全國青少年提供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鑒賞評估知識等服務,為全社會提供科學規范的文化藝術品鑒定評估服務;整合各種資源和集中科學文化工作者的智慧,建立科學規范的鑒定評估體系和流轉有序的運行機制,並為全社會提高正確鑒賞與有效保護中國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做出應盡貢獻。
三、組織機構:
本站由國家文化、公安、工商、科技、海 關、司法行政監督機關,國家有關科技和文化機構、高等院校、科學文化系統有關專家和專業人士等組成。
本站是開展文化藝術品鑒定評估、培訓咨詢等服務的常設機構,在文化部有關司局指導下開展工作。
四、機構設置:
本站設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書法繪畫雕塑、玉器珠寶、金屬器物、陶瓷、綜合藝術、科技檢測、法律咨詢、藝術市場資訊等工作委員會。
五、服務內容:
向全國青少年提供中國傳統文化鑒賞評估知識等服務;向全社會提供文化藝術品的鑒定評估、市場評估價值、科技檢測和相關法律咨詢以及培訓、輔導等服務;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藝術市場信息、專題調研等服務工作。
六、工作方針:
本站將始終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在繁紛 復雜的藝術市場中,堅持專家鑒定與現代科技手段緊密結合,建立科學規范的鑒定評估體系,為全國青少年和全社會提供科學規范的鑒定評估服務。
本站將始終堅持按公正、公平、誠信的原則,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履行鑒評程序,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影響,規范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
相關網站:中國藝術品鑒定網 www.jiandingwang.com
5. 智聯招聘 北京影人時代影視文化傳媒中心是騙人的嗎
這個公司是騙人的,大家不要去,我今天就被騙了30塊錢。他們讓你去那個地址,然後編個理由說劇組車出去了,跑來個小車接你,你上車後也就2分鍾不到就到了,要你30塊錢,給你個票說以後報銷!那個票根本就是沒用的,章就能看清北京,就是廢票。然後進去一個沒有名字的屋子。後來有個什麼劉主任,看了簡歷就讓第二天上班,說試用期三個月,工資4000,還有每個月吃飯補助600.吃飯必須刷卡,而且前三個月1800要上班第一天就交,轉正後給你報。我問不辦行不行,果斷說不行,說沒那麼多錢先交2個月的1200.我暈,我一天沒上班,也沒合同,什麼也不開,就直接叫錢。你當我是白痴啊!還跟我說覺得自己能力不能勝任就不要來了。呵呵,我當時就笑了!我本科畢業,你這個招初中學歷的 還說我不能勝任?010-56203468 010-56203467 010-57804076這三個電話都是那個騙子公司的!大家注意!我已經被坑了!
公司名稱;國家中影電影集團(華誼影人時代影視)
北京影人時代影視文化傳媒中心 這兩個名字都是一個公司,我今天在智聯招聘上看到的!相信智聯才去的!沒想到!!擦!
6. 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的拍賣會是正規的嗎
這是國家級別的正規單位 當然是真的了 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
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是依託文化部文化市場司行政職能而建立的非營利性公共服務機構。
該中心的基本職能:研究文化市場發展規劃和政策,協助政府部門建立文化市場行業標准、服務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對文化領域的經營活動,以及文藝演出、文化娛樂和文化藝術品市場進行調查研究,發表年度市場調查研究報告;建設服務支撐平台和文化市場資料庫,在統計調查基礎上,對主管政府部門開展動漫遊戲產業規劃、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網路文化內容審查、網吧及電子游藝廳經營審查、會展交易和市場監管提供決策支持和咨詢顧問服務,同國內外文化相關科研院所、機構團體、行業協會開展廣泛合作交流;開展相關行業培訓服務;開展文化藝術品授權服務;在調查統計和輿情信息基礎上,定期向政府部門提供市場輿情報告;協助主管政府部門完成各類文化市場項目。
7. 2020中國國家博物館招聘編制崗位,大專可報是不是真的
中國國家博物館公開招聘公告最低起點是大專,你這邊可以看網上找找相對應的公告!各崗位招聘對應條件如下:
招聘職位及要求
(一)藏品保管研究(10人)
職位描述:
1.參與藏品的日常管理、分類整理、點交上架等工作;
2.開展與藏品相關的專題學術研究,藏品研究課題申報,參與館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對展覽進行支撐保障等。
崗位要求:
1.歷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典文獻學等方向)等相關專業;
2.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有較強的藏品安全責任感,服從安排,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具備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具有藏品保護、研究等相關工作經歷者優先。
(二)展覽內容策劃(10人)
職位描述:
1.參與對藏品的研究,參與展覽的選題研究,展覽主題的策劃等籌備工作;
2.參與組建策展團隊、開展展覽製作、籌備開幕等工作;
3.參與組織展覽研討交流、展覽課題申報、展覽成果編撰等工作。
崗位要求:
1.歷史學類(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科技史等方向)、民族學類等相關專業;
2.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有較強的選題敏銳性,服從安排,執行力強,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具備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具有展陳策劃、內容設計與研究等相關工作經歷者優先。
(三)展覽形式設計(10人)
職位描述:
1.參與展覽的選題、主題策劃等籌備工作;
2.負責提出展覽形式設計的理念與形式,對展品的擺放、形式設計與內容主題的契合度,整個展覽的形式美感提出設計意見;
3.對展廳整體的空間設計、展廳燈光設計的形式美感提出設計意見;
4.參與組織展覽研討交流、展覽課題申報、展覽成果編撰等工作。
崗位要求:
1.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室內環境設計、燈光設計等方向)等相關專業;
2.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有較強的選題敏銳性,服從安排,執行力強,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具有室內環境設計、燈光設計等相關工作經歷者優先。
(四)國際交流(5人)
職位描述:
1.配合國家外交大局,參與開展以文化交流為主題的國際事務工作;
2.參與國際博物館之間的人員培訓、展覽互換交流等工作;
3.負責策劃引進國際交流主題展覽,負責向其他國家的博物館策劃推出主題展覽;
4.負責對外文化交流日常工作等。
崗位要求:
1.外國語言文學類、歷史學類(世界史)、美術學(西方美術史)等相關專業;
2.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能夠獨立處理國際聯絡事務,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或具有相當水平,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
5.有較強的展覽選題敏銳性,服從安排,執行力強,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6.具有3年及以上企事業單位對外文化交流或其他涉外相關工作經歷者優先。
(五)數據分析(10人)
職位描述:
1.配合推進國家博物館「智慧博物館」建設工作;
2.協助開展藏品數據的採集及數字化處理工作;
3.協助組織實施國家博物館信息數據管理工作。
崗位要求:
1.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數學類、經濟學類、統計學類等相關專業;
2.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具有較強的數據統計、整理與分析能力,服從安排,執行力強,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6.具有企事業單位數據統計分析或信息化工作經歷者優先。
(六)公共服務(3人)
職位描述:
1.參與制定符合博物館活動場所的接待服務流程;
2.承擔博物館來訪與參觀接待任務,協助開展重大文化活動的接待服務工作;
3.參與接待場所的管理、使用和服務工作等。
崗位要求:
1.專業不限;
2.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普通話標准,並具備簡單的英語聽說能力;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服從安排,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具有2年及以上服務接待相關工作經歷,具有博物館大型文化活動服務接待工作經歷者優先。
(七)講解服務(4人)
職位描述:
1.負責國家博物館基本陳列、常設展覽、臨時展覽的講解接待工作;
2.策劃實施面向社會群體的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開展相關的學術研究與交流活動等。
崗位要求:
1.歷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等相關專業;
2.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服從安排,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具有3年及以上博物館講解服務工作經歷者優先。
(八)設備維護(4人)
職位描述:
1.負責國家博物館重要機電設施、消防設備運行的控制、維護和管理等任務;
2.制定實施機電設備系統應急搶修預案等工作。
崗位要求:
1.工學(土木類、能源動力類、電氣類、自動化類、材料類、機械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電子信息類等相關專業;
2.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意識,服從安排,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有較強的機電設備技術素養,具備工程管理、設備維護等相關工作經歷者優先。
(九)安全管理(5人)
1. 負責國家博物館一線安全保衛相關工作,負責一線安全巡查、安全風險防範等工作;
2.協助做好館舍、文物、展覽、觀眾的安全管理等。
崗位要求:
1.專業不限;
2.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意識,服從安排,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 具有5年及以上文博機構安全保衛工作經歷。
(十)綜合運維管理(12人)
1.負責國家博物館綜合管理、觀眾服務、經營服務、後勤服務等綜合服務保障工作。
2.負責博物館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考勤管理、公文運轉等工作。
崗位要求:
1.專業不限;
2.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海外學歷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年齡在45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即1975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意識,服從安排,認真細致,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甘於奉獻;
5.具有5年及以上文博機構綜合管理、運維服務工作經歷。
8. 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在什麼地方,
應該是個民構機構,定期向政府國家提供民間等一切娛樂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