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聚合支付的實際使用場景是怎樣的
聚合支付的概念分為三方聚合和四方聚合兩類。
三方模式的聚合支付,一般是指將各類掃碼支付、銀行卡刷卡支付、線上支付合並在一個統一的系統中。
四方模式的聚合支付,是最初「聚合支付」一詞的出處。是指只從事「支付、結算、清算」服務之外的「支付服務」,依託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藉助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與清結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術與服務集成能力,將一個以上的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服務,整合到一起,為商戶提供包括但不限於「支付通道服務」、「集合對賬服務」、「技術對接服務」、「差錯處理服務」、「終端提供與維護」等服務內容。
㈡ 聚合支付有哪些經典案例
聚合支付系統
㈢ 聚合支付系統開發功能需求有哪些
聚合支付不需要有支付牌照,而是通過聚合多種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銀行及其他服務商介面等支付工具的綜合支付服務。依據我們開發聚合支付系統的經驗,來介紹其功能。
商戶後台明細:
一、首頁(當日收銀數據,關鍵數據統計)
二、收銀(流水查詢,大數據分析,多門店管理,營業員)
三、營銷(會員管理,自媒體廣告,充值優惠設置,卡券推送,公眾號管理)支付即會員功能,推送的會員卡券可在收銀軟體核銷打通線上線下,形成線上推廣線下核銷,O2O式銷售閉環。
代理後台:
一、流水(流水明細)
二、商戶(查看商戶,後台添加商戶)
三、渠道(查看渠道,後台添加渠道)
四、業務員(添加業務員)
㈣ 聚合支付最新排行TOP10
不要相信什麼所謂的聚合支付排行排名,這基本都是平台方宣傳自己的手段而已。
聚合支付:也稱「融合支付」,是指只從事「支付、結算、清算」服務之外的「支付服務」,依託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藉助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與清結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術與服務集成能力。
將一個以上的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服務,整合到一起,為商戶提供包括但不限於「支付通道服務」、「集合對賬服務」、「技術對接服務」、「差錯處理服務」、「金融服務引導」、「會員賬戶服務」、「作業流程軟體服務」、「運行維護服務」、「終端提供與維護」等服務內容,以此減少商戶接入、維護支付結算服務時面臨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戶支付結算系統運行效率的,並收取增值收益的支付服務。
㈤ 聚合支付系統設計方案
開發一套聚合支付系統之前都會先設計聚合支付系統的開發方案,
方案的設計首先依據客戶的訴求,所以必須要先和客戶溝通,了解客戶訴求,進行客戶需求分析,
然後根據客戶需求分析制定設計聚合系統的開發方案,包括ui、功能模塊、性能、各模塊接入口等。
有需要的話,達普信可以提供聚合支付系統設計方案。
㈥ 聚合支付的優勢
簡單地說,聚合支付是融合了支付寶、微信支付、花唄、翼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的一種「包容性」支付工具。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是使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或者其他支付工具,都可以進行支付;對於收款方來說,不必擔心消費者的支付工具與自己的收銀工具沖突,而且也可以了解每個支付工具的數據。
聚合支付的優勢
而隨著聚合支付的普及,各大從業者開始進軍支付市場,出現了個人、銀行、機構、服務商,並且推動了聚合支付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央行底下的擁有支付牌照的企業,提供介面,鏈接銀行支付系統,為第四方支付提供服務;第四方支付通過與第三方支付取得合作,進行介面整合並且提供基於商戶的收款和管理的整合。隨著這種模式被使用,商戶以往的收銀模式也隨之發生巨大的改變,給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購物體驗。
現在主要開發的支付領域仍然是二維代碼支付聚合,該代理的聚合是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支付,少數銀行支付。未來,隨著匯聚合支付的快速發展,銀行卡收集,支付寶,微信支付,游戲卡,手機預付卡,公交卡等預付卡的匯聚合支付服務將會出現。可能成為發展趨勢。而市場規律明確,銀行,銀聯,非銀行支付機構等行業領導者很有可能布局聚合付出市場,然後引導市場走向多元化現場聚合的方向,實現真正多元化的支付聯合。
㈦ 現在聚合支付市場怎麼樣,好做嗎
聚合支付市場可以做移動支付服務商,成為微信、支付寶的服務商,獲得其返佣或是獎勵。
如果能簽約流水多的商戶,那麼返佣費用比較客觀。
㈧ 聚合支付現狀及前景
聚合支付是指通過聚合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銀行、合作電信運營商及其他服務商介面等多種支付工具進行綜合支付服務, 但不直接從事支付、結算、清算服務, 而是提供的會員服務, 依靠增值服務、衍生服務收取交易服務返佣。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 (CNNIC) 數據顯示, 截止2016年6月, 我國網上支付用戶規模達到4.55億、網上支付比例為64.1%, 手機支付用戶達到4.24億, 手機支付比例為64.7%, 移動支付大勢所趨, 為聚合支付的產生發展帶來空間;同時, 目前支付市場, 有銀行、銀聯、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電信運營商等, 支付呈現明顯的「碎片化」發展, 而聚合支付能很好地解決碎片化問題, 是聚合支付得以發展的天然優勢。
聚合支付具有「低成本、近市場」的特點, 由於不直接進行支付、結算、清算服務, 也沒有資金的支配權和支付通道資源, 免去支付、結算與清算服務成本及銀行或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合規成本;但能根據商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 形成支付通道資源優勢互補, 具有了中立性、靈活性、便捷性等特點。
聚合支付按業務分為線上與線下, 線上主要是聚合網路支付, 將各種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支付寶、網路錢包、京東錢包) 集成於自己的平台;線下是聚合支付收單, 將不同支付方式的收單集成於一個二維碼或終端中。目前主要的聚合支付是在各類商戶鋪設二維碼, 該二維碼可以支持各類支付方式, 用戶掃碼後跳轉到聚合支付平台, 聚合渠道完成支付。目前, 在聚合支付平台企業近30家左右, 注冊資金從數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
從支付產業的發展動向來說,產業從一櫃多機(一櫃多碼)向一櫃一機(一櫃一碼)發展可謂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家監管層對於產業的全方面規范,監管層的有效介入將結束聚合支付行業受「格雷欣法則」約束的怪圈,終結聚合支付的野蠻生長時代,未來聚合支付的發展將會迎來一個大的合規發展良機。
聚合支付在未來將會向著更加合規、更加健康、更加創新的方向發展,主要的發展趨勢可能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多場景聚合
隨著二維碼、NFC 近場等移動智能支付方式的普及,移動支付將會逐漸從購物領域向多元化領域挺進,未來無論是公共繳費領域的水電煤繳費、有線電視繳費,還是公交地鐵、佔道停車等小額消費,都是聚合支付的潛在市場。
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聚合支付絕對不止是二維碼場景這么簡單的場景聚合,隨著智能雲 P O S 等智能終端的崛起,二維碼、NFC 近場、IC 卡揮卡等支付方式都將被整合進聚合支付的大范疇中。
多機構連通
現在聚合支付的主要發展領域依然是二維碼支付的聚合,其聚合的機構也就是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支付、銀行支付等少數幾家。未來隨著聚合支付的快速發展,整合銀行卡收單、支付寶、微信支付、游戲點卡、手機充值卡、公交一卡通及其他預付費卡的聚合支付服務將會出現,多機構的多元連通將有可能成為發展的潮流。而市場規則的明確,銀行、銀聯、非銀行支付機構等產業主導方都有可能布局聚合支付市場,進而引導市場向著多元化場景聚合的方向發展,實現真正的多元化支付聯合。
多金融並軌
支付是所有金融場景的入口。由於作為入口形式存在,聚合支付更有可能成為多金融融合的有效渠道。未來,聚合支付將有可能實現多種支付方式一筆到賬、實時對賬的方式,並且有資質的機構將不再把業務局限於傳統的支付業務,以商戶流水貸、消費分期、金融理財、會員金融服務等為代表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都將可能出現,從而形成聚合支付機構的多元化競爭優勢。
多市場滲透
現在的移動支付主要集中於一二線中心城市,各家機構之間呈現出了較為激烈的紅海競爭格局。但是,在廣大的二級地市、縣域市場以及農村市場,移動支付尚處於起步階段,支付產品種類單一,支付服務極度匱乏,簡單的POS機或者軟體收付款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商戶需求,因此聚合支付的下沉趨勢已經形成,通過聚合支付的低成本優勢進入二級地市及以下市場將會成為聚合支付開辟產業藍海的一種可能性。
㈨ 聚合支付的現狀怎麼樣
聚合支付的出現,解決了支付碎片化的問題,更加簡單高效。同時,對商戶而言,通過聚合支付服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成本。作為第三方支付服務的拓展,聚合支付能夠根據商戶需求提供精細化服務,形成資源優勢互補。另外,聚合支付還具有中立性、靈活性、便捷性等特點,一經推出便大受商戶歡迎。
然而,看似簡單高效的背後卻蘊含不少風險,包括盈利模式不清、「二清」問題等。這些風險的存在,擠壓了聚合支付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支付市場收費時代即將來臨,而聚合支付尚未形成積累,如何說服商戶為服務買單是一大挑戰。同質化競爭加劇,也是聚合支付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脫穎而出也是另一大考驗。
參考《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認為,在種種壓力下,未來聚合支付企業要加快拓展增值服務,從單一支付服務向全方位金融服務發展,進而開拓更大的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