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格力空調所發起的價格戰
格力是很注重科技和品質的人,它的產品本身就傾注了很多成本,再加上品牌效應,自然價格會比國內其他品牌要高一點。面臨雙十一,任何廠商都是會做活動的,只不過是活動大小而已。
2. 市場營銷習題 企業如何應對價格戰
一、企業要盡量避免價格戰。企業可以通過升級產品,開發新功能,提供新服務,塑造品牌來與競爭產品進行差異化,從而避免價格戰。例子很多,所有的國際國內的知名品牌都可以學習。
二、積極應對價格戰。通過降低成本,減少費用,高效動作,產品組合,整合資源等來有針對的打擊競爭對的的品牌。例子,國內的格蘭仕。
3. 格力打價格戰的原因
為了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擊敗競爭對手,這個是比較常用的競爭和促銷手段,不過性質比較惡劣,通常為了推出新產品,或者出售積壓產品都有可能打出價格戰,搶占市場份額
4. 關於長虹價格戰的市場營銷的案例分析 求高手幫忙啊 多謝!!急求!
價格戰是市場到成熟期的表現,各類商家企業眾多,分享蛋糕。這裡面危險與機會並存,可以採取的方略有:
1、出真招,找到產品顧客更需要的幾點,塑造差異競爭。
2、轉移市場,開拓新領土。例如從一級城市到二級城市,農村包圍城市。
3、改變市場競爭規則,如征途的免費游戲策略,大改當年網游市場,360也是同樣策略,殺進紅海。
4、開啟品牌宣傳,價格戰正是品牌宣傳的大好時機,蒙牛牛奶品牌第二名,正是由此開始。
5. 營銷策略之如何應對價格戰
1. 如果價格戰是由於一些小企業發起而不足對行業產生大的影響時,企業可以不予理會,避免企業盲目捲入對企業造成危害,但要保持警惕,看其它企業是否會跟進。一般情況下,大企業是不會上當跟進的。但是如果大企業跟進,那就要另當別論。
2. 如果價格戰是行業領導者或是規模較大足以對行業產生大的影響的行業挑戰者全面發起的,那麼企業就要根據情況選擇跟進時間。若企業實力不足以抗衡或全面跟進代價太大的話,就要採取戰略收縮,不要刻意於一城一池的得失,在跟進的同時重點集中資源於自己的根據地和重要市場,消耗發動者資源,而且對發動者的根據地市場進行進攻,迫使發動者盡快結束價格戰。就像河北華龍方便麵集團利用六丁目產品發動價格戰時,河南的白象方便麵集團採取戰略收縮,自動放棄部分市場,把資源集中在自己的河南等根據地和重要市場,同時開始進攻華龍的根據地河北市場,迫使華龍不得不早日結束價格戰,白象在市場穩定後,又逐步收回自己失去的市場。
3. 如果價格戰只是發生在部分區域,那麼企業就要冷靜分析,不要盲目捲入。若價格戰發生的區域不是自己的根據地和重要市場,那就坐山觀虎鬥,養精蓄銳,不要急於跟進,待價格戰過去後,再去收拾殘局,力爭分一杯羹。若價格戰發生的區域在自己的根據地和重要市場,那麼企業就要重視,在跟進的同時開發其他市場,避免市場一旦失守,全面崩潰。
4. 企業在參與價格戰時,盡量不要採取直接降價的方式,最好採取加大返利和促銷的方式,這樣可以在價格戰結束時,企業具有更多的機動性。
5. 如果價格戰只是發生在部分產品,那麼企業就只能跟進部分產品,而不要全面跟進,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同時對發生價格戰的產品進行淘汰(占企業整體銷量小不重要)和改良(占企業整體銷量大且比較重要)。若價格戰是所有產品,那麼企業在跟進的同時,要集中力量進行新產品的開發,以規避企業風險。
6. 企業平常要注重差異化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平且發生價格戰時,不要盲目跟進。我們發現許多企業開發的差異化產品往往在爆發價格戰時,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這些產品往往給發生價格戰後大傷元氣的企業帶來新的希望。
7. 當某一企業發動價格戰後,企業可以聯合其他企業組成不參與價格戰聯盟來抵制。當然這種聯盟往往會很快因為聯盟各方各打小算盤而流於破產,但是企業不應該放棄這一有效策略的嘗試和使用。
6. 2015年格力空調搞價格戰 對別的空調廠家有什麼弊和利
表面上庫存高企,背後則是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市場不旺,整個空調業的壓力增大。格力電器去年銷售收入已達1200億元,今年要沖1400億元,其上半年銷售收入600億元左右,下半年必然要沖業績。
作為格力的勁敵,美的空調的有關人士表示:「我們不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實上,美的空調也在全國范圍進行大力度的降價促銷。
「老大老二鬥法,殃及池魚,受傷的恐怕是中小品牌。」張彥斌分析說,不過格蘭仕、志高、奧克斯等空調廠已紛紛跟進,並不願意份額被搶去。
張彥斌認為,目前空調業仍有一定的降價空間,一是主要原材料銅的價格,每噸已跌到5萬元;二是國內空調壓縮機的產能已達2億台,是全球空調需求量的將近兩倍,激烈競爭導致價格下降。「這兩年包括今年上半年,空調上市公司的利潤增幅都高於收入增幅,這留下了空間。」
關鍵看延續時間,上述空調業資深人士認為,如果國慶促銷效果好,消化掉庫存,則或停止;如果效果不理想,預計格力的價格競爭會延續一段時間,這會直接影響行業的利潤水平。
「我們現在很難受」,一家中型空調廠的負責人坦言,空調業雙寡頭的局面已經形成,格力、美的佔了市場約六成的份額,目前叫得出名、有一定規模的空調品牌就10多家,經過這次價格戰,預計市場集中度還會進一步提高,「我們避開戰火,向智能空調轉型」。
7. 分析格力、美的、海爾空調4P營銷策略的比較
按營銷策略都比不上格力:
1:廣告轟炸效果不錯,甚至於用想像數據欺騙消費者。專
2;套牢各個經銷商,使其難以屬脫身。
3;不惜代價抓工程形象, 大面積的工程機能吸引眼球。
4;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給經銷商留下更大的利潤空間。
按質量要求都比不上海爾。
1:嚴抓質量關,以35無氟變頻機為例,每台成本要比格力的高出700左右。
2:完善的售後體系給用戶一個放心的服務。
3:減少廣告費用,以便把銷售價格降到最低,甚至於低到格力的銷售價格持平。
8. 價格戰的利弊有哪些,市場營銷學中價格戰的利弊
看看這個文章吧" 最近看到了很多商友關於價格戰都談了很多不同的觀點,使我受益非淺。當然,作為價格戰本身來說,沒有幾個商家主動情願參與價格戰。但是,在很多時候當你競爭對手降低價格時你也就被迫地捲入了這場極為不情願的價格大戰中。
9. 價格戰是較低層次的營銷戰略,你認為正確嗎
價格戰就是賣方為了擠占市場而採取的一種競爭手段,而今某些強勢企業為了打擊競爭對手而採取薄利多銷的手段,甚至某些企業為了把對手徹底擠出競爭市場依靠自身的經濟實力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從而達到壟斷的地位或者是寡頭市場。
價格戰,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既能傷別人,也能傷自己;不僅能直「刺」對手「要害」,讓其「一劍見血」,而且還往往能「一劍封喉」,從而將對手逼向一隅,甚至直接將競爭對手置於死地。這,就是「殺人不見血」的價格戰。
價格戰作為一種最原始的營銷策略,因其具有殺傷力強、短平快等諸多優點,因而被廣大廠商所普遍看好和採用,綜觀中國消費品行業,尤其是方便食品產業,凡是目前較為知名的企業:從一線品牌康師傅到統一,二線品牌華龍到三太子等等,幾乎無一不是靠價格戰「跟進」或「打」出來的,它們在價格戰的「刀光劍影」中,「打打殺殺」,共同走向行業和事業的巔峰。
價格戰作為一種最為直接的攻擊裝備,關繫到一個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產品定價策略、銷售渠道調整以及企業的銷售與管理等等,因此,要想打贏價格戰,就必須講求天時、地利、人和,「該出手時就出手」,明晰價格戰的定位與定性,從而更加靈活、准確地運用價格戰。
打價格戰不僅僅是簡單的降價行為,而是使用適當的策略--戰略型價格戰。對消費者,以及分銷渠道要有不同的策略。對消費者--有價無貨,有價少貨。達到飢渴營銷的目的。同時,可通過事件營銷達到傳染營銷的結果。對分銷渠道--助銷為主,獎勵為輔。助銷就是投入行動,售前,售後指導。同時,以獎勵行為為主。
根據價格戰的市場戰略定位,價格戰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其特點、作用及操作要點如下:
(1)進攻型。快速佔領市場,較大可能地搶占競爭對手市場份額。狠、准、穩,打擊面大、一般較為主動。主要運用於戰略區域市場,幅度及規模要充分結合當地市場實際情況。進攻型價格戰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往往都是出於公司的戰略考慮,比如,為迎合整個行業競爭的需要,或企業自身為實現快速增長,使企業達到規模效應,從而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大多都可以採取此種戰術。進攻型價格戰是企業主動採取的一種市場攻擊行為,這種價格戰大多都是以策略性產品為「先鋒」,及時跟進戰略型產品,甚至有的廠家在實現了市場的規模覆蓋後,實行捆綁式銷售或限量發貨,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
(2)狙擊型。細分市場,瞄準目標,有效打擊競爭對手,瓜分對手市場份額。針對性比較強,打擊面較窄,但較專注有力。攻擊目標要明確,出手要快,速戰速決,不給對手喘息機會。狙擊型價格戰是企業採取的介於進攻型與防禦型之間的一種市場行為,它是企業為更好地進行市場細分與市場區隔而採取的一種「突擊」行動。要打好狙擊型價格戰,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選准「靶子」,有目標才有行動,而「靶子」往往都是進入該市場的新品牌或當地主要競爭品牌。二、所打價格戰要一打就准,不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以致半途而廢。三、切入市場的產品通過狙擊,一定要佔領對方的市場領域,搶得市場份額。
(3)防禦型。以犧牲戰略性產品為代價,維護和鞏固現有市場,並以此擴大銷售額及市場佔有率。較多都是防禦與進攻相結合,以退為進,於防禦中展露「殺機」。建立戰略市場防禦體系,以策略性產品「掩護」市場現有產品「突圍」。防禦型價格戰一般都是企業迫不得已而採取的一種市場防禦行為,當領地有「強敵」入侵,企業為保全市場,往往會採取這種防禦型的價格戰。採用防禦型價格戰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參與價格戰的產品一定要有側重點,要針對競品的主要規格選取相應的產品參與價格戰,不可全線參與。二、「參戰」產品盡量採用新產品,因為價格戰過後,這種「炮灰」產品往往不再具有保留價值。三、防禦與進攻盡量完美結合,於防禦中體現進攻的成分,乘機擴大市場份額。以求「一箭多雕」。
在實際的市場運做中,大多廠家有時還會遇到自己內部或企業經銷商自己「開戰」的現象,比如,遍布各地的分公司掀起的價格戰,流通渠道的經銷商挑起的價格戰,以及零售商自己發動的價格戰等等,對於這些既讓廠家頭痛但又不能不管的內部紛爭,廠家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處理這些稍不留心,就又可能招致後患的價格紛爭。對於分公司挑起的價格戰,作為廠家要硬起手腕,嚴肅紀律,以殺雞敬猴的態勢,果斷處理,對相關當事人予以處罰,以扭轉不利局面;對於渠道經銷商掀起的價格戰,廠家更要鐵拳出擊,以區域保護的有關規定,取消其返利、促銷等相關政策扶持,直至取消其經銷資格;對於零售商發起的價格戰,由於其時間短,幅度小,因此,作為廠家要合理引導,曉以利害,使其向著有利於公司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