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龍蝦品牌排行榜是怎麼樣的
小龍蝦品牌排行榜是信良記小龍蝦、蝦友記麻辣小龍蝦、王婆大蝦、青龍蝦、珍珠龍蝦、海南島龍蝦。
1、信良記小龍蝦
太原信良記小龍蝦餐飲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餐飲項目開發、餐飲連鎖投資、食品研發、特許經營管理的專業性公司。青島信良記餐飲管理公司的產品包括淡水野生捕撈蝦類、貝類、養殖蝦類、
等五大類50多個品種,全部出口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充分利用里下河地區無污染天然河盪,發揮產品資源優勢和養殖技術優勢,培植養殖戶5000戶,新發展特種水產品養殖面積10萬多畝。新鮮從源頭做起,它的活水自然養殖,能夠確保產品綠色、健康。
誠邀更多有心的實力加盟商來一起行動,共同發展。它打造了二十四小時網路支持平台,能夠隨時為加盟商提供經營中各種狀況的解決方案。它精益求精,力求憑借「槐店王婆大蝦」深厚的企業文化、一流的菜品品質、科學的管理方式和標准化的操作規程,來保證每一個加盟店和直營店都能火爆開業,並持續穩定發展。
⑵ 關於龍蝦
龍蝦養殖技術
一般養殖日本沼蝦的池塘均可養殖龍蝦,普通的池塘也可進行養殖,其放苗後的養殖技術與日本沼蝦的相近,包括前期准備工作、飼料投放和水質管理等,但需注意其打穴的習性,並且防逃措施也需要加強。龍蝦的忍耐能力較強,養殖其產量較高,目前市場的需求量也較大,養殖的經濟效益可觀。現以最常見的淺水型稻田養殖為例介紹如下,其它養殖方式可參照。
三、稻田養殖淡水龍蝦
稻田養淡水龍蝦一般每畝的產量可達400~500公斤,產量高時可達600公斤。稻田養蝦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僅節省了除草的勞動力,還能消滅危害人、畜的蚊蠅。並且蝦在稻田裡不停地行動、覓食,不僅能幫助稻田鬆土、活水、通氣,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時通過新陳代謝排出大量糞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選擇
稻田養淡水龍蝦要選擇水源充足、不受旱災、洪災影響,水質清新、無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陽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質雖然比較貧瘠,水溫比較低,但如能有較長流程或穿過不養蝦的稻田,再流入養殖蝦稻田,其水溫將會增高,也適宜養蝦。
2、稻田的改造
為了便於生產管理和日常投餌,一般以排水渠間區域為一個養殖區塊。距四周邊埂內側0.6米處挖深0.5~0.6米、寬1.0~1.2米的環流緩沖溝,並把土全部翻到邊埂上,使邊埂達到0.8~1.0米高、頂寬0.6~0.8米。邊埂要夯實,內坡要平整, 同時在埂頂內側用塑料薄膜圍起封閉式防護牆。圍欄地上高度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進排水口要設立防逃網。
為了便於水稻田淺灌、曬田、施化肥、農葯或捕撈,必須在養蝦稻田開挖蝦溝和蝦潭。蝦溝可在插秧後開挖,其開法應視田塊的形狀、面積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較小,可開成「田」字形;如是長且大的田塊,可開成內「井」或內「田」形,溝的寬和深分別以0.3~0.4米為宜。蝦潭可開在蝦溝的交叉處或田的四角,與蝦溝相通。蝦潭一般1.0米見方深0.8~1.0米。
稻田養蝦要開好進、排水口,其地點應選擇在稻田相對兩角的土埂上,養殖過程中進排水時均可使整個稻田的水流暢。在進、排水口要設置攔柵,避免逃蝦。
3、蝦種放養
放養時間:不論是當年蝦種,還是抱卵的親蝦,應力爭一個「早」字。早放既可延長蝦在稻田中的生長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後所培養的大量天然餌料資源。常規放養時間一般在每年11月份或來年的3月底。
放養密度:每畝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親蝦放養。也可待來年4~5月份放養幼蝦種,每畝稻田按1.2~1.5萬尾投放。注意抱卵親蝦要直接入外圍大溝內飼養越冬,秧苗返青時再引誘蝦入稻田生長。一般的養殖和放養殖模式有以下兩種:
(1) 夏季放養:以放養當年人工繁殖的稚蝦為主。放養時間為7~9月份。每畝養蝦溝放養稚蝦1.5~2萬尾。
(2) 冬季放養:通常在12月份進行,每畝蝦溝放養3厘米左右的蝦種1~1.5萬尾。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兩季蝦養殖,7~10月養一季青蝦,12月至翌年5~6月養一季淡水龍蝦。
4、飼養管理
(1)投餌:稻田養蝦也要定時、定位、定量、定質投餌。早期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後期在傍晚6點多投喂。投喂餌料品種多為小雜魚、螺螄肉、河蚌肉、蚯蚓、動物內臟、蠶蛹、配喂玉米、小麥、大麥粉。還可投喂適量植物性飼料,如水葫蘆、水蕪萍、水浮萍等。日投喂飼料量為蝦體重的3~5%。平時要堅持勤檢查蝦的吃食情況,當天投喂的餌料在2~3小時內被吃完,說明投餌量不足,應適當增加投餌量,如在第二天還有剩餘,則投餌量要適當減少。
(2)清除敵害:稻田養蝦敵害較多,如水蜈蚣、蛇、水鳥、鱔魚、水老鼠等。在放蝦初期,稻株莖葉不茂,田間水面空隙較大,此時蝦個體也較小,活動能力較弱,逃避敵害的能力較差,容易被敵害侵襲。同時,淡水龍蝦每隔一段時間需要蛻殼生長,在蛻殼或剛蛻殼時,最容易成為敵害的適口餌料。到了收獲時期,由於田水排淺,蝦有可能到處爬行,目標會更大,也易被鳥、獸捕食。對此,要加強田間管理,並及時驅捕敵害。另外,當蝦放養後,還要禁止家養鴨子下田溝,避免損失。
⑶ 小龍蝦銷量下降,為何大閘蟹也賣不出去了
小龍蝦銷量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溫度日間降低,人們都沒有了在夜晚想出去的慾望,而小龍蝦這種食物只能作為夜宵存在,當作主食有點不現實,所以自然就滯銷了。大閘蟹和小龍蝦的定位差不多,不能作為主食存在,所以也跟著滯銷了,但是兩者是沒有因果關系的。
今年的大閘蟹也有賣票的現象。一張大閘蟹票200元。賣給消費者要150元。到時候,要回收100元。他們中很多人用這種螃蟹券作為禮物,但真正去收螃蟹的並不多。螃蟹票轉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又回到了商家那裡。沒有螃蟹,商家凈賺50元。這只是一種不用生產螃蟹的方式,同時也減少了螃蟹的銷量。今年,螃蟹也有豐收的一年。大量螃蟹上市,但市場相對冷清。價格低,不好賣。這也是今年不少蟹產地遇到的情況。
小龍蝦降價是小龍蝦自身的原因,大閘蟹降價也是大閘蟹自己的問題,歸根結底只能說明兩種食物的性質差不多,並不存在什麼因果關系。
⑷ 小龍蝦銷量下降,為何大閘蟹也賣不出去了,是何原因造成的
事實上,主要原因是小龍蝦在過去幾年非常受歡迎,很多養殖戶選擇大規模養殖,導致今年小龍蝦供過於求。市場處於飽和階段,根本無法消化,這也是小龍蝦價格下跌的原因。據估計,這種品牌效應帶來了巨大的附加值,於是很多人開始動腦。比如,原本不在陽澄湖生長的大閘蟹,在陽澄湖洗澡後變成了大閘蟹。主要原因是農民進行了大規模的養殖。在這個品牌亂象開始的時候,估計大多數消費者可能看不到它。
由於這種品牌混淆,很多消費者很難辨別品牌的真偽,所以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一是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即使價格昂貴也很難買到,而那些沒有品牌的大閘蟹,即使價格便宜也很難賣出去。比如有的電子商務平台售價39元,大閘蟹10多隻,這不是人們想要的。
⑸ 小龍蝦養殖技術
小龍蝦養殖技術
一是營造良好的龍蝦生長環境。龍蝦屬蟲殼類動物,與蟹相似,有一對特別發達的螯,有掘洞穴居的習慣,一般在水邊近岸掘穴。龍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光線強烈時,則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據龍蝦的習性,可在河塘邊加設50厘米高的防逃網,防止龍蝦外逃。同時河塘模擬自然條件下龍蝦的生態環境,池邊淺種植10-15%的水草、隱蔽物,營造龍蝦棲息和脫殼的環境,減少相互殘殺。
水質對龍蝦產量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蝦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養殖過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間,透明度為30-40厘米,要經常加註新水,定期潑灑生石灰溶液,調節水質,防止病害發生及脫殼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飼料。龍蝦在飢餓和食不足的情況下,會自相殘殺,所以投飼量一定要充足。龍蝦的飼料是動植物飼料。植物性飼料為小麥、水草、菜籽餅等,動物性飼料為雜魚、雜肉以及畜內臟等。平時根據龍蝦晝伏夜出的習性及池內蝦的密度來確定投喂時間、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則,會增加飼料加本,降低養殖效益。
三是科學捕撈。在龍蝦養殖過程中,幼蝦在溫度適宜、飼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60-90天即可長到商品規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開始輪捕,賣大留小。由於捕大留小、輪捕輪放,可提高回捕率,賣出好價錢,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
淡水小龍蝦)養殖技術簡介
淡水龍蝦,學名克氏螯蝦,又稱龍蝦、大龍蝦、大紅蝦。該蝦原產於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日本傳入我國,現已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游。該蝦屬溫熱帶淡水蝦類,適應力強,繁殖率高,食性雜,生長快,抗病,耐高溫,耐低氧,離水數小時也不會死亡。蝦肉味細嫩,營養豐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較低,並含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較高。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出口量也日漸增加,銷售和收購價格不斷上升,養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淡水龍蝦廣泛生活於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溝及稻田等水域,底棲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種水草均是適口餌料,在這些水域中生長良好。幼蝦生活在淺水區或池邊,喜穴居,有時躲藏在石礫水草的隱蔽處,通常蝦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較多沼澤地蘆草叢生的灘岸地帶,蝦穴一般圓形,向下傾斜,深達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龍蝦棲息地點常有季節性移動現象,春天水溫上升,蝦多在淺水處活動;盛夏不溫較高時就向深水處移動;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龍蝦蛻皮、生長和繁殖也在洞穴中進行,以防被傷害,並且該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雨水季節,淡水龍蝦也經常會爬上陸地活動。該蝦並具有較強的耐飢餓能力,一般能耐餓3~5天;秋冬季節一般20~30天不進食也不會餓死。攝食的最適溫度為25~30℃;水溫低於15℃以下活動減弱;水溫低於10℃或超過35℃攝食明顯減少;水溫在8℃以下時,進入越冬期,停止攝食。淡水龍蝦雄蝦的壽命一般為20個月,雌蝦的壽命為24個月。
淡水龍蝦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間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時間不一,過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過遲則卵子過熟而老化。交配的適宜水溫為22~25℃,交配季節最好不要捕撈,讓其抱卵孵化,繁衍後代。淡水龍蝦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產卵3~4次,一般體長7~10厘米、體重15~30克的親蝦,其懷卵量為220~270粒,而個體大小不同,其懷卵量差距很大。正常情況下,交配產卵後的抱卵蝦需有1~2月的孵化過程(即胚胎發育),需消耗很大的體力,因而要加強對抱卵蝦的營養和培育。抱卵蝦孵化的適宜水溫為22~27℃,孵化時間6~10周。蝦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過濾進水,然後施有機肥以培育天然餌料生物供蝦苗攝食。一般蝦苗培育時放養幼體密度為15~20萬,如用「豆漿」法培育,則放養密度可為16~18萬。
二、龍蝦養殖技術
一般養殖日本沼蝦的池塘均可養殖龍蝦,普通的池塘也可進行養殖,其放苗後的養殖技術與日本沼蝦的相近,包括前期准備工作、飼料投放和水質管理等,但需注意其打穴的習性,並且防逃措施也需要加強。龍蝦的忍耐能力較強,養殖其產量較高,目前市場的需求量也較大,養殖的經濟效益可觀。現以最常見的淺水型稻田養殖為例介紹如下,其它養殖方式可參照。
三、稻田養殖淡水龍蝦
稻田養淡水龍蝦一般每畝的產量可達400~500公斤,產量高時可達600公斤。稻田養蝦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僅節省了除草的勞動力,還能消滅危害人、畜的蚊蠅。並且蝦在稻田裡不停地行動、覓食,不僅能幫助稻田鬆土、活水、通氣,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時通過新陳代謝排出大量糞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選擇
稻田養淡水龍蝦要選擇水源充足、不受旱災、洪災影響,水質清新、無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陽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質雖然比較貧瘠,水溫比較低,但如能有較長流程或穿過不養蝦的稻田,再流入養殖蝦稻田,其水溫將會增高,也適宜養蝦。
2、稻田的改造
為了便於生產管理和日常投餌,一般以排水渠間區域為一個養殖區塊。距四周邊埂內側0.6米處挖深0.5~0.6米、寬1.0~1.2米的環流緩沖溝,並把土全部翻到邊埂上,使邊埂達到0.8~1.0米高、頂寬0.6~0.8米。邊埂要夯實,內坡要平整, 同時在埂頂內側用塑料薄膜圍起封閉式防護牆。圍欄地上高度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進排水口要設立防逃網。
為了便於水稻田淺灌、曬田、施化肥、農葯或捕撈,必須在養蝦稻田開挖蝦溝和蝦潭。蝦溝可在插秧後開挖,其開法應視田塊的形狀、面積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較小,可開成「田」字形;如是長且大的田塊,可開成內「井」或內「田」形,溝的寬和深分別以0.3~0.4米為宜。蝦潭可開在蝦溝的交叉處或田的四角,與蝦溝相通。蝦潭一般1.0米見方深0.8~1.0米。
稻田養蝦要開好進、排水口,其地點應選擇在稻田相對兩角的土埂上,養殖過程中進排水時均可使整個稻田的水流暢。在進、排水口要設置攔柵,避免逃蝦。
3、蝦種放養
放養時間:不論是當年蝦種,還是抱卵的親蝦,應力爭一個「早」字。早放既可延長蝦在稻田中的生長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後所培養的大量天然餌料資源。常規放養時間一般在每年11月份或來年的3月底。
放養密度:每畝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親蝦放養。也可待來年4~5月份放養幼蝦種,每畝稻田按1.2~1.5萬尾投放。注意抱卵親蝦要直接入外圍大溝內飼養越冬,秧苗返青時再引誘蝦入稻田生長。一般的養殖和放養殖模式有以下兩種:
(1) 夏季放養:以放養當年人工繁殖的稚蝦為主。放養時間為7~9月份。每畝養蝦溝放養稚蝦1.5~2萬尾。
(2) 冬季放養:通常在12月份進行,每畝蝦溝放養3厘米左右的蝦種1~1.5萬尾。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兩季蝦養殖,7~10月養一季青蝦,12月至翌年5~6月養一季淡水龍蝦。
4、飼養管理
(1)投餌:稻田養蝦也要定時、定位、定量、定質投餌。早期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後期在傍晚6點多投喂。投喂餌料品種多為小雜魚、螺螄肉、河蚌肉、蚯蚓、動物內臟、蠶蛹、配喂玉米、小麥、大麥粉。還可投喂適量植物性飼料,如水葫蘆、水蕪萍、水浮萍等。日投喂飼料量為蝦體重的3~5%。平時要堅持勤檢查蝦的吃食情況,當天投喂的餌料在2~3小時內被吃完,說明投餌量不足,應適當增加投餌量,如在第二天還有剩餘,則投餌量要適當減少。
(2)清除敵害:稻田養蝦敵害較多,如水蜈蚣、蛇、水鳥、鱔魚、水老鼠等。在放蝦初期,稻株莖葉不茂,田間水面空隙較大,此時蝦個體也較小,活動能力較弱,逃避敵害的能力較差,容易被敵害侵襲。同時,淡水龍蝦每隔一段時間需要蛻殼生長,在蛻殼或剛蛻殼時,最容易成為敵害的適口餌料。到了收獲時期,由於田水排淺,蝦有可能到處爬行,目標會更大,也易被鳥、獸捕食。對此,要加強田間管理,並及時驅捕敵害。另外,當蝦放養後,還要禁止家養鴨子下田溝,避免損失。
1 、養殖環境:選擇通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充足無污染、餌料來源豐富、植被茂盛、溶氧量充足、排灌方便、交通和供電便利的地方,水源選擇:可利用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的水為水源,井水和泉水也可使用 。水 PH 值 6—8
為了便於生產管理和日常投餌,一般以排水渠間區域為一個養殖區塊。距四周邊埂內側0.6米處挖深0.5~0.6米、寬1.0~1.2米的環流緩沖溝,並把土全部翻到邊埂上,使邊埂達到0.8~1.0米高、頂寬0.6~0.8米。邊埂要夯實,內坡要平整, 同時在埂頂內側用塑料薄膜圍起封閉式防護牆。圍欄地上高度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進排水口要設立防逃網。
2 、蝦池環境:蝦池面積大、小均可,水深 0.7m—1.5m ,最好東西走向、向陽,池內四周略有坡度,池底平坦,向排水口一側略有傾斜,便於排乾池水。池的四周必須是泥土護坡,主要是龍蝦打洞棲息,讓它安全過冬,池埂高出水面 40—1250px ,池埂寬度要達到 1500px ,主要是防止龍蝦打洞濾水,如果池水面積超出 3 畝,可在池中另建 1—2 個田埂,成田、井、十字形均勻分布。主要讓龍蝦打洞棲息,產卵繁殖。
埂內側0.6米處挖深0.5~0.6米、寬1.0~1.2米的環流緩沖溝,並把土全部翻到邊埂上,使邊埂達到0.8~1.0米高、頂寬0.6~0.8米。
3 、防逃措施:龍蝦喜歡夜間活動,沿地爬行,防逃方法是:在水池埂外圍用石棉瓦、花綢布、塑料薄膜或鋼紗網等,用木樁作支架,建一個高 1250px 的防逃牆,底部埋入土中約 750px 封嚴,保證無龍蝦逃出即可。
4 、水池消毒: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① 生石灰,池水只留 5— 250px 積水,將生石灰打碎均勻灑入池水內溶化,生石灰用量一般為每畝 20—40 千克,使用生石灰的第二天,用鐵耙攪動池底,使石灰漿和淤泥充分混合。 ② 漂白粉,排乾池水,每畝有效率占 30% 以上的漂白粉 0.5— 1 千克 ,未排水的池塘每畝每 1m 的水深占 30% 以上的漂白粉 1.5—2.5 千克,使用時先將漂白粉放入木盆或鐵桶內,加水稀釋向池塘中潑灑。消毒後的水不要放走 , 繼續留在池裡 , 第二天開始進水, 達到飼養要求的水位即可。 註:生石灰含鈣量在 50% 以上(理論值: 71.4% ),龍蝦生長過程中會蛻殼,須攝入足量鈣。生石灰價格便宜。農豐專家推薦使用。
5 、水池培肥:達到飼養要求的水位後施放有機肥,如:(經過發酵後的豬、牛糞等動物性糞便)每畝 150—250 千克,使水深 2000px —3000px 之間,三天後,如果池水不肥,可多次少量潑灑經過發酵的農機肥水,使池水逐漸轉化為適當的肥度,使水的透明度 25— 875px ,以清綠色為宜,池中逐漸有浮游生物生成,消毒五天後即可放入種蝦。
6 、特別提示:在水池中可以適當多培植水草(各種水生植物),水草是蝦體耐以生存的輔助物和天然餌料,還可以境化池水,吸收龍蝦糞便調節水質肥度,水生植物的生長面積應控制在四分之一之內且分散生長,水草進池前用 100 斤水溶 1 斤生石灰浸泡 10分鍾,以殺滅水草中的有害物質及病原體,同時可在池底設置輔助物、隱蔽物以便龍蝦棲息,如果是稻田需要做好防逃措施,可以加高田梗,同時在四周放置塑料薄膜做好蝦溝蝦溜要因地制宜,放養種蝦,水溫穩定在 10 ℃ 以上時即可投放種蝦,選擇晴天早晨或傍晚進行投放,放苗時要避免池水溫差過大。
1畝=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而1平方米=9平方尺 所以1畝=6000÷9=666.666……(平方米)
有經驗的水產商則告訴記者,老蝦色澤暗紅,蝦殼硬;嫩蝦色澤青綠,蝦殼軟;而色澤發白的蝦則已不新鮮,不要購買。另外,小龍蝦含有高蛋白,一些對甲殼素或蛋白質過敏的人要慎食。(
⑹ 小龍蝦店怎樣開才有優勢呢
每年到了夏季便是小龍蝦熱銷的季節,朱小樂龍蝦的十八香、冰鎮、花甲等各種口味的小龍蝦吸引者眾多小龍蝦愛好者前來品嘗,小龍蝦市場非常火爆,有很多創業者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加盟一家小龍蝦店其實沒什麼難度,但是如果沒有一點特色肯定也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那麼小龍蝦加盟店怎樣開才能有優勢呢?
1、小龍蝦招商加盟店這類店面因為是加盟的,需要付一定的加盟費用,加盟企業會給出整套開設飯店的解決方案,相對初接觸餐飲行業的人來說比較適合,以免因自身不熟悉行業造成較大損失。這類飯店主要問題就是客戶的維護,需要依據實際經營情況不斷調整方案,穩定、維護好客源。
2、有一定品牌特色的小龍蝦餐廳,這類特色主題餐廳是這幾類中要求最高餐廳選址應選擇在年輕人較集中、人流量大的區域,這類區域一般租金也高,需要實際充分調研,綜合考慮;另外餐廳周圍一定要有大型停車場能夠方便停車。小龍蝦一般還是年輕人消費的比較多,因此在店鋪設計上要有創新,能夠吸引人,有特別之處,裝修風格偏向現代化,牆體顏色、繪畫等都滿足當下年輕人審美;廚房設計最好是開放式的,讓消費者能夠看到食物加工過程,讓他們有安全感。
一般的主題小龍蝦餐廳的特色就是小龍蝦,而這種特色小龍蝦餐廳一年四季都必須要有鮮活小龍蝦,因此必須保證穩定的貨源,需要依據不同季節選擇不同區域龍蝦,確保有多個區域供貨商,確保飯店裡不出現黑蝦、死蝦及沒肉的蝦。一個真正意義的菜單,必須擁有獨到的作用和價值,減少服務員與顧客之間的溝通,提高效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菜單的定位、菜單的風格、圖文設計等,菜單一定要體現出餐廳的品類、業態、消費人群和核心產品。
總體來說朱小樂龍蝦加盟店還是非常不錯的一種創業途徑,利潤也很可觀,每到夏季,小龍蝦的市場是非常火爆的,市場火爆必定也會帶來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改變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不能盲目的跟風,要知道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開一傢具有特色又不缺少美味的小龍蝦加盟店才是正確的選擇。
⑺ 熱寵「小龍蝦」價格暴跌35%,為何還有很多人表示吃不起
今年已經好很多了,今年小龍蝦的價格明顯比往年要低,今年是吃龍蝦最爽的一年。我們這個蘇南小城市,一般在市場買小龍蝦,15塊錢一斤,買個3斤回家自己洗洗干凈,然後再用蒜米爆炒真的超級好吃。
小龍蝦這樣的美食,是朋友聚會很好的選擇,因為大家在用雙手剝小龍蝦的時候,沒有手玩手機了,這樣大家就可以一邊剝一邊吃一邊和朋友聊聊天,很好啊。
雖然小龍蝦暴跌,物價水平擺在那裡呢,不可能一下子下降這么多的,況且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還是很費勁的,所以,就算是商家為了保本,也不會把價格降的太低的,人家也要生活,也要賺錢的啊。
⑻ 小龍蝦的生長指標有哪些越多越好
小龍蝦養殖技術
一是營造良好的龍蝦生長環境。龍蝦屬蟲殼類動物,與蟹相似,有一對特別發達的螯,有掘洞穴居的習慣,一般在水邊近岸掘穴。龍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光線強烈時,則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據龍蝦的習性,可在河塘邊加設50厘米高的防逃網,防止龍蝦外逃。同時河塘模擬自然條件下龍蝦的生態環境,池邊淺種植10-15%的水草、隱蔽物,營造龍蝦棲息和脫殼的環境,減少相互殘殺。
水質對龍蝦產量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蝦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養殖過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間,透明度為30-40厘米,要經常加註新水,定期潑灑生石灰溶液,調節水質,防止病害發生及脫殼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飼料。龍蝦在飢餓和食不足的情況下,會自相殘殺,所以投飼量一定要充足。龍蝦的飼料是動植物飼料。植物性飼料為小麥、水草、菜籽餅等,動物性飼料為雜魚、雜肉以及畜內臟等。平時根據龍蝦晝伏夜出的習性及池內蝦的密度來確定投喂時間、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則,會增加飼料加本,降低養殖效益。
三是科學捕撈。在龍蝦養殖過程中,幼蝦在溫度適宜、飼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60-90天即可長到商品規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開始輪捕,賣大留小。由於捕大留小、輪捕輪放,可提高回捕率,賣出好價錢,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淡水小龍蝦)養殖技術簡介
淡水龍蝦,學名克氏螯蝦,又稱龍蝦、大龍蝦、大紅蝦。該蝦原產於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日本傳入我國,現已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游。該蝦屬溫熱帶淡水蝦類,適應力強,繁殖率高,食性雜,生長快,抗病,耐高溫,耐低氧,離水數小時也不會死亡。蝦肉味細嫩,營養豐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較低,並含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較高。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出口量也日漸增加,銷售和收購價格不斷上升,養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淡水龍蝦廣泛生活於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溝及稻田等水域,底棲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種水草均是適口餌料,在這些水域中生長良好。幼蝦生活在淺水區或池邊,喜穴居,有時躲藏在石礫水草的隱蔽處,通常蝦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較多沼澤地蘆草叢生的灘岸地帶,蝦穴一般圓形,向下傾斜,深達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龍蝦棲息地點常有季節性移動現象,春天水溫上升,蝦多在淺水處活動;盛夏不溫較高時就向深水處移動;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龍蝦蛻皮、生長和繁殖也在洞穴中進行,以防被傷害,並且該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雨水季節,淡水龍蝦也經常會爬上陸地活動。該蝦並具有較強的耐飢餓能力,一般能耐餓3~5天;秋冬季節一般20~30天不進食也不會餓死。攝食的最適溫度為25~30℃;水溫低於15℃以下活動減弱;水溫低於10℃或超過35℃攝食明顯減少;水溫在8℃以下時,進入越冬期,停止攝食。淡水龍蝦雄蝦的壽命一般為20個月,雌蝦的壽命為24個月。
淡水龍蝦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間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時間不一,過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過遲則卵子過熟而老化。交配的適宜水溫為22~25℃,交配季節最好不要捕撈,讓其抱卵孵化,繁衍後代。淡水龍蝦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產卵3~4次,一般體長7~10厘米、體重15~30克的親蝦,其懷卵量為220~270粒,而個體大小不同,其懷卵量差距很大。正常情況下,交配產卵後的抱卵蝦需有1~2月的孵化過程(即胚胎發育),需消耗很大的體力,因而要加強對抱卵蝦的營養和培育。抱卵蝦孵化的適宜水溫為22~27℃,孵化時間6~10周。蝦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過濾進水,然後施有機肥以培育天然餌料生物供蝦苗攝食。一般蝦苗培育時放養幼體密度為15~20萬,如用「豆漿」法培育,則放養密度可為16~18萬。
二、龍蝦養殖技術
一般養殖日本沼蝦的池塘均可養殖龍蝦,普通的池塘也可進行養殖,其放苗後的養殖技術與日本沼蝦的相近,包括前期准備工作、飼料投放和水質管理等,但需注意其打穴的習性,並且防逃措施也需要加強。龍蝦的忍耐能力較強,養殖其產量較高,目前市場的需求量也較大,養殖的經濟效益可觀。現以最常見的淺水型稻田養殖為例介紹如下,其它養殖方式可參照。
三、稻田養殖淡水龍蝦
稻田養淡水龍蝦一般每畝的產量可達400~500公斤,產量高時可達600公斤。稻田養蝦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僅節省了除草的勞動力,還能消滅危害人、畜的蚊蠅。並且蝦在稻田裡不停地行動、覓食,不僅能幫助稻田鬆土、活水、通氣,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時通過新陳代謝排出大量糞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選擇
稻田養淡水龍蝦要選擇水源充足、不受旱災、洪災影響,水質清新、無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陽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質雖然比較貧瘠,水溫比較低,但如能有較長流程或穿過不養蝦的稻田,再流入養殖蝦稻田,其水溫將會增高,也適宜養蝦。
2、稻田的改造
為了便於生產管理和日常投餌,一般以排水渠間區域為一個養殖區塊。距四周邊埂內側0.6米處挖深0.5~0.6米、寬1.0~1.2米的環流緩沖溝,並把土全部翻到邊埂上,使邊埂達到0.8~1.0米高、頂寬0.6~0.8米。邊埂要夯實,內坡要平整, 同時在埂頂內側用塑料薄膜圍起封閉式防護牆。圍欄地上高度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進排水口要設立防逃網。
為了便於水稻田淺灌、曬田、施化肥、農葯或捕撈,必須在養蝦稻田開挖蝦溝和蝦潭。蝦溝可在插秧後開挖,其開法應視田塊的形狀、面積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較小,可開成「田」字形;如是長且大的田塊,可開成內「井」或內「田」形,溝的寬和深分別以0.3~0.4米為宜。蝦潭可開在蝦溝的交叉處或田的四角,與蝦溝相通。蝦潭一般1.0米見方深0.8~1.0米。
稻田養蝦要開好進、排水口,其地點應選擇在稻田相對兩角的土埂上,養殖過程中進排水時均可使整個稻田的水流暢。在進、排水口要設置攔柵,避免逃蝦。
3、蝦種放養
放養時間:不論是當年蝦種,還是抱卵的親蝦,應力爭一個「早」字。早放既可延長蝦在稻田中的生長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後所培養的大量天然餌料資源。常規放養時間一般在每年11月份或來年的3月底。
放養密度:每畝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親蝦放養。也可待來年4~5月份放養幼蝦種,每畝稻田按1.2~1.5萬尾投放。注意抱卵親蝦要直接入外圍大溝內飼養越冬,秧苗返青時再引誘蝦入稻田生長。一般的養殖和放養殖模式有以下兩種:
(1) 夏季放養:以放養當年人工繁殖的稚蝦為主。放養時間為7~9月份。每畝養蝦溝放養稚蝦1.5~2萬尾。
(2) 冬季放養:通常在12月份進行,每畝蝦溝放養3厘米左右的蝦種1~1.5萬尾。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兩季蝦養殖,7~10月養一季青蝦,12月至翌年5~6月養一季淡水龍蝦。
4、飼養管理
(1)投餌:稻田養蝦也要定時、定位、定量、定質投餌。早期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後期在傍晚6點多投喂。投喂餌料品種多為小雜魚、螺螄肉、河蚌肉、蚯蚓、動物內臟、蠶蛹、配喂玉米、小麥、大麥粉。還可投喂適量植物性飼料,如水葫蘆、水蕪萍、水浮萍等。日投喂飼料量為蝦體重的3~5%。平時要堅持勤檢查蝦的吃食情況,當天投喂的餌料在2~3小時內被吃完,說明投餌量不足,應適當增加投餌量,如在第二天還有剩餘,則投餌量要適當減少。
(2)清除敵害:稻田養蝦敵害較多,如水蜈蚣、蛇、水鳥、鱔魚、水老鼠等。在放蝦初期,稻株莖葉不茂,田間水面空隙較大,此時蝦個體也較小,活動能力較弱,逃避敵害的能力較差,容易被敵害侵襲。同時,淡水龍蝦每隔一段時間需要蛻殼生長,在蛻殼或剛蛻殼時,最容易成為敵害的適口餌料。到了收獲時期,由於田水排淺,蝦有可能到處爬行,目標會更大,也易被鳥、獸捕食。對此,要加強田間管理,並及時驅捕敵害。另外,當蝦放養後,還要禁止家養鴨子下田溝,避免損失。
(3)田溝管理:蝦放養後,管好田溝是十分重要
⑼ 小龍蝦的養殖環境
1、水源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無污染。以壤粘土為好,池埂寬3米以上,坡度1∶2.5-3米,水深0.8~1.5米,PH值為7.5~8.5,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一般3~8畝為宜,長方形,東西向。向池中注入新水時,要用20-40目紗布過濾,防止野雜魚及魚卵隨水流進入池中。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進排水渠,做到灌得進,排得出。
2、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池中的敵害生物(鯰魚、泥鰍、烏鱧、蛇、鼠等)、與之爭食的野雜魚類(鯉、鯽魚等)、以及病原體。可以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經濟、實惠、安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
(1)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有條件的再用釘耙摟一摟,經過一周曬塘後,注入新水;帶水消毒:每畝水面按水深1米計算,用生石灰130公斤溶於水中後,全池均勻潑灑。
(2)漂白粉消毒。將含有效氯30%漂白粉完全溶化後,全池均勻潑灑,用量為每畝25公斤。
3、水草在龍蝦養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水草可填補龍蝦餌料攝食不足,補充大量維生素;第二可以防風浪,,吸收水體中部分有害物,凈化水質,平衡水體環境;第三能為幼蝦、脫殼蝦提供隱蔽、棲息場所,減少以強欺弱。一般水草種植面積占池塘總面積的一半為宜。品種可選:低桿蘆葦、菹草、苦草、金魚藻、野稜角、茭白、黃草、馬來眼子菜、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有條件的還可以在水體底部放一些空易拉罐、竹筒、樹根等廢棄物,這些都是小龍蝦最喜愛的棲息場所。
4、龍蝦放養前往蝦池中施適量有機肥,培育餌料生物,能為蝦入池後直接提供天然餌料。選用發酵過的有機肥料400公斤/畝,保持池水相應的肥度。在飼養的過程中,隨著水位逐漸加深,要追施腐熟有機肥,量和時間的選擇要視水的肥瘦而定,一般每次以不超過80公斤為宜。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
5、龍蝦苗種投放分為春季投放和秋季投放。要求規格整齊、附肢齊全、無病無傷、一次放足。放養前用5%食鹽水浴洗5-10分鍾,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外購的蝦種,因離水長途運輸,入塘前應將苗種在池水內浸泡1分鍾,提起擱置2-3分鍾,再浸泡1分鍾,如此反復2-3次,讓苗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可以提高成活率。
6、春季投放養成蝦:3月中旬投放體長3~5厘米的幼蝦5000-6000尾;秋季投放育親蝦:9月前後每畝投放500隻經人工挑選的龍蝦親蝦,雌雄比例3∶1。
7、龍蝦為雜食性,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及各種人工飼料在不同階段應配合使用。動物性飼料主要有小魚碎塊、干魚粉、螺蚌肉及各種動物內臟下腳料等;植物性飼料主要有菜籽餅、豆粕、麩皮、小麥、玉米、南瓜及各種蔬菜和水旱草等。
(9)小龍蝦的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龍蝦的適應能力很強,從調查情況看,無論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魚類難以存活的水體也能存活。龍蝦對水體溶氧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水體缺氧的環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來,而且可以藉助水中的飄浮植物或水草將身體側卧於水面,利用身體一側的鰓呼吸以維持生存。
龍蝦耐低氧能力較強,在水體缺氧的環境下它可以爬上岸進行鰓呼吸以維持生存。水質的pH值在5.8~9范圍內,溶氧低於1.5mg/L時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長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
龍蝦有很強的趨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養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進水口周圍。下大雨天,該蝦可逆向水流上岸邊作短暫停留或逃逸,水中環境不適時也會爬上岸邊棲息,因此養殖場地要有防逃的圍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