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康師傅品牌分析
【摘 要】康師傅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方便麵、飲品及糕餅。從1992年開始康師傅便以一種可靠、熱情的形象深入消費者心中。目前康師傅的三大品項產品,都已經在中國食品市場佔有顯著的市場地位。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4589107.htm
【關鍵詞】康師傅;品牌營銷;品牌管理
1.引言
1.1 品牌的定義
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他的載體是用以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或勞務相區分的名稱、術語、象徵、記號或者設計及其組合,增值的源泉來自於消費者心智中形成的關於其載體的印象。
1.2 康師傅品牌的由來及成就
「康師傅」的老闆是台商頂新集團董事魏應州及其兄弟。「康師傅」是1992年頂新為進軍大陸而設的品牌。在90年代初,速食食品在大陸並不受歡迎,魏應州為標榜其速食麵不含防腐劑和人工色素,所以改名「康師傅」,以顯示是健康食品。「康」代表健康,又是揚聲,念起來響亮;「師傅」是內地最普遍的尊稱,既是專業、好手藝的代名詞,同時又顯得非常親切。
康師傅從創立至今,獲得了頗具影響力的品牌形象。
2.品牌發展情況
2.1 康師傅集團總體發展情況
康師傅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方便麵、飲品及糕餅。它從1992年開始生產方便麵,並自1996年起擴大業務至糕餅及飲品;目前康師傅的三大品項產品,都已經在中國食品市場佔有顯著的市場地位。長久以來,康師傅不斷完善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網路,令新產品更加快速、有效地登陸市場,使得其產品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11年12月底,康師傅共擁有555個營業所及91個倉庫以服務6,188家經銷商及86,755家直營零售商。
2.2 康師傅方便麵品牌的發展情況
康師傅方便麵的品牌個性是:實在、可靠、親切、熱忱。所以,其方便麵的味道、包裝、銷售形式都緊緊圍繞這一宗旨展開。
康師傅方便麵的品牌策略規劃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康師傅方便麵主要推廣它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因為這是它的主力面味,能夠被廣泛的顧客所接受,並致力於將這一面味打造成經典口味。
在第二階段,康師傅已經在市場上占據了十分有利的低位之後,開始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推廣。例如,在不同的地區推出不同口味的方便麵——康師傅鮮蝦魚板面主要在沿海地區進行推廣,康師傅香辣牛肉麵主要在四川、湖南等地區進行推廣。
2.3 康師傅茶飲料--果汁品牌的發展情況
康師傅在1996年投入茶飲料的生產,最早推出的是檸檬茶和菊花茶,1997年~1998年,康師傅又相繼推出了冰紅茶、綠茶和烏龍茶。但最終取得成功並占據主要銷量的是冰紅茶好綠茶,至今,綠茶已經成為康師傅銷量最大的品種。現在,康師傅還在不斷推出新的茶飲料,例如茉莉茶、鐵觀音、大麥茶,但綠茶的銷量仍排在第一位。
康師傅果汁飲品有橙汁飲品、水晶葡萄、酸棗汁、酸梅汁等,銷量排在第一位的是橙汁飲品。
2.4 康師傅餅干品牌的發展情況
康師傅第三大類產品便是康師傅的夾心餅干。夾心餅干以22.1%的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二位。銷量最好的是康師傅3+2夾心餅干。
3.品牌要素分析
3.1 品牌要素的定義
品牌要素是指那些用以識別和區分品牌的標志性設計。主要包括:名稱、標識、象徵物、廣告語、包裝等。
3.2 康師傅的品牌要素分析
3.2.1 康師傅的名稱分析
「康師傅」中「康」代表健康,又是揚聲,念起來響亮;「師傅」是內地最普遍的尊稱,既是專業、好手藝的代名詞,同時又顯得非常親切。
3.2.2 康師傅的標志分析
相信大家都對那個胖胖的廚師形象印象深刻。康師傅企業標志是以可愛的動畫人物作為整個標志的核心,可愛的廚師,甜蜜的笑,伸開雙臂擁抱未來。整個卡通動漫人物活靈活現,橙、綠、白顏色的搭配讓整個標志更具人性化,墨綠色藝術字體加上綠色的環保標志,起到了相互搭配的效果。
3.2.3 康師傅的廣告語分析
康師傅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廣告語也各不相同。
康師傅冰紅茶的廣告語為「冰力十足,無可替代!」突出顯示了冰紅茶清涼爽口,口味獨特的特點。
康師傅茉莉清茶的廣告語是「花清香,茶新味」突出顯示了茉莉清茶的清香淡雅,口感新鮮的特點。
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特點,康師傅能夠緊緊抓住每一產品的特點與定位,為其設計出獨具特色的廣告語,這也為康師傅加分很多。
3.2.4 康師傅的包裝分析
在包裝方面,由於康師傅的主要產品是食品,所以大多採用比較鮮艷的顏色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並引起顧客的食慾。
品牌要素的設計不同於品牌營銷活動,卻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聯想的重要途徑,是創建強勢品牌的重要基礎。
4.品牌營銷及品牌管理分析
4.1 品牌營銷的定義
品牌營銷的本質是以打造品牌為第一目的,通過品牌的價值提升來推動產品的營銷和產品線的拓展,進而確立企業品牌及產品在顧客心理上的至高位置。
4.2 運用品牌營銷創建品牌及品牌定位
在品牌創建初期,康師傅主要運用的是品牌創建的產品策略。因為在當時,大陸的速食品還不是很多,種類也比較少,康師傅首先要做的是讓顧客接受自己所生產的方便麵。那麼,康師傅必須把握好自己產品的質量及口感,所以,在創建初期以及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康師傅的廣告詞一直是「香噴噴,好吃看得見!」讓顧客覺得既好吃又實惠,而這就是康師傅的產品定位,進而給顧客一種好吃又實惠的品牌形象。
4.3 品牌的宣傳策劃
康師傅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對產品進行了有力的宣傳,為其在顧客心目中的形象加了不少分。除了直觀的電視廣告、營銷宣傳以外,康師傅還通過舉辦活動、贊助節目等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1995年9月,康師傅向河北省薊縣、寶坻、西青等重災區捐助6000箱康師傅方便麵,價值30萬人民幣。
4.4 品牌的持續維持
康師傅在確定了自己在方便麵方面的品牌地位之後,對自己產品的質量更加重視。為了保持住自己美味實惠的品牌形象,康師傅將廣告詞改為「就是這個味!」來維護自己產品的經典地位。與此同時,康師傅開始著手茶飲品的開發與宣傳。
4.5 品牌的不斷創新
在康師傅品牌不斷成熟之後,為了不讓品牌從此由成熟走向衰落,康師傅必選不斷的推陳出新,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經營模式還是服務創新。例如,康師傅方便麵不斷推出新口味、新吃法的方便麵,使顧客在滿足味覺的同時有了更愉悅的心理感受;康師傅在茶飲品果汁飲品方便不斷推出新口味的產品,並且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品牌。
5.結論
康師傅一直在努力維持自己在即食品市場建立的優良品牌,中間也有過品牌危機,例如2009年的康師傅「水源門」事件使康師傅多多少少受到了威脅,但康師傅在公眾樹立的健康、實惠的形象一時間很難被擊倒。
一個品牌要想常年佇立在市場主導者的位置,無論在營銷還是在管理方面都要比其他企業做的更多、更精細。要始終堅持以顧客為中心,科學合理的制定適合自身的管理方案。
參考文獻:
[1]陳蘇.頂新集團(康師傅)企業史研究[D].南京大學,2011.
[2]曾朝暉.康師傅,如何成為行業標桿?[J].中國高新區,2007(05).
[3]嵇萬青.康師傅品牌廣東推廣創新策略[J].市場觀察,2008(01).
[4]艾西.康師傅:依託強勢媒體,打造強勢品牌[J].經營者,2008(02).
[5]王新業.康師傅vs統一:乾坤大挪移[J].經營者,2007(08).
作者簡介:張思思(1988-),女,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❷ 康師傅方便麵的佔領目標市場定位
有需求的,有錢人和每天好吃好喝的不會吃這個,
❸ 中國的方便麵市場
如果用「百花齊放」來形容數年前中國的方便麵市場,可以說一點也不為過。但是近幾年業內人士發現,過去方便麵市場那種「熱鬧」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兩三個主要品牌瓜分天下的「風平浪靜」的局面。方便麵市場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在消費結構發生變革的今天,消費方便麵的群體有怎樣的定位?人們的消費偏好及消費習慣又有哪些特徵?
對比分析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1998年、1999年連續兩年實施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 中的有關方便麵市場的數據,或許能為廠家和商家提供解答這些問題的佐證。
機會挑戰共存:滲透率上升,食用數下降
市場空間:每年將消費400億袋
如果把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1998、1999兩年實施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有關方便麵的數據做一比較,則發現方便麵在都市居民生活中的滲透率較為穩定。調查顯示,1998 年,在12城市居民中滲透率為72.3%,而1999年同樣的12城市,這一數值上升了1.6 個百分點,為73.9%。這一數值的小幅變化,說明了方便麵市場已趨於穩定中的成熟,市場大格局已定;與此同時,小幅的增幅又證明了方便麵市場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有關專家曾預測,21世紀初的中國,方便麵年消費量將在400億袋,也說明了中國這個方便麵消費大國孕育著更多的商機。
1999年平均月消費量:由7.11袋降至6.9袋
當然,從新生代調查的數據看,目前市場上方便麵品牌已多達上百個,但真正成規模、有優勢的依然是」康師傅」和「統一」等少數品牌。盡管方便麵市場的滲透率在城市居民中已趨於穩定並略有增幅,但從城市居民食用方便麵的數量看,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3%,即:城市居民平均月消費方便麵由1998年的7.11袋下降至1999年的6.9袋,說明方便麵市場的蛋糕縮小了一大塊,這是廠家和商家不願看到的。造成這一事實的原因是:目前,一些更為方便快捷的方便食品正在排擠著方便麵市場,同時,城市居民消費方便食品的口味有了更高的追求。
從1998、1999兩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數據還能看出,台灣資本的「康師傅」和 「統一」方便麵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究其原因,是由於台灣企業對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切入點較為准確,市場行銷策略更為合理。如台灣頂新集團九十年代初就對內地市場進行了仔細的研究。
在研究中,頂新集團發現:因加工技術的限制,內地的方便麵必須經過烹煮才能有彈性,同時,消費者為了改善口味,在烹煮的過程中,常添加各種配料,使這種產品同一般的掛面幾乎無異,差別僅在於烹煮的時間長短;市場所售方便麵的價格差距也極大,一般來說方便麵的售價僅幾毛錢,品質與包裝技術較差,如裝面的保麗龍碗,常因無法承受高溫而軟化。相反,品質較佳的進口或走私泡麵,價格往往是當地產品的十幾倍。因此,不論從面體的品質、配料、包裝或產品價差來看,均顯示了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巨大潛力。
頂新的市場研究還發現,方便麵食品本身有其獨到的優點,諸如生活需要、攜帶方便、產品變化空間大、運輸方便並有利於行銷廣大區域、單價低易於普及等,因而只要產品口味、品質能形成本地化,自然能有競爭力。
在弄清了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市場環境與產品特徵後,頂新集團便把開發方便麵產品,確立為其多角化投資中的一種策略。1991年,頂新集團考慮到未來南進策略所需的交通運輸通道,在北方第一大港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了天津頂益,輻射人口近3億的華北地區,從此拉開了攻佔內地方便麵市場的序幕。從頂新集團的成功中,我們可以獲知,深入研究市場環境是至關重要的。
商家必爭之地:上海、北京、天津和沈陽
從1999年新生代「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有關數據發現,不同城市居民在消費方便麵產品上有著明顯的地區差異。從圖一中可以看出,鄭州、濟南、天津和沈陽等城市對方便麵消費熱情較高,表現在方便麵的消費比例較高;而武漢、上海和青島等城市居民消費比例則相對較低。
另外,從群體千人數指標,可以判斷消費群體規模大小,即判斷市場容量。如果把20 城市消費方便麵的總體人群看作一個「完整的蛋糕」的話,那麼,從圖二可以明顯地看出,最大的兩塊便是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市場,它們分別占據了15%和13%的份額。雖然在圖一中兩城市的消費比例不是很高,但由於兩城市人口基數較大,從而使之成為方便麵消費最大的兩個市場。此外,圖二也顯示出天津和沈陽是方便麵的另兩個主要市場,分別佔20城市總市場的8%和7%。如果我們把上述4城市的蛋糕作一簡單的加和,則佔到20城市總體的 45%。可見,在方便麵市場上,上述四城市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要想在方便麵市場有所作為,上海、北京、天津和沈陽無疑是市場爭奪的重中之重。當然,對於弱小者來說,也可以避開這幾個城市,集中力量主攻其他城市。
競爭態勢:寡頭壟斷市場
優勝劣汰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也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基本法則,方便麵市場同樣在遵循這一普遍的規律。可以看到,全國方便麵市場經過幾年的大洗牌後,所剩的基本是有經濟規模、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市場具有壟斷地位的少數幾家,呈現出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
依據「賣方集中度的產業組織理論」,當賣方集中度(這里的賣方集中度是指前幾位品牌累計的市場佔有率,如前四位被稱之為CR4)大於50%、且有顯著經濟規模、產品差異大,又有較高進入壁壘的行業稱為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而把賣方集中度介於10%—50%、廠家數目相對較少,存在較顯著的規模經濟,產品差異中等或較大,又有一定進入壁壘的行業稱為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而對於賣方集中度低於10%,廠家眾多,產品差異很小或較小,無明顯經濟規模,也能自由進入的行業稱為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
按照這一理論,新生代的研究人員考察了1999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中的21個全國性方便麵品牌,依據累計品牌的消費人數,得出方便麵行業的行業集中度曲線。從圖三可以發現,CR485.3%,CR272.1%,集中度十分之高。可見,方便麵市場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前兩位的寡頭就是來自台灣的康師傅和統一兩大集團,它們兩者的市場佔有率就達到了整個行業的72.1%;緊隨它們之後的是華豐和美廚,不過,它們的份額相對較小;其餘品牌則在這四個巨人面前不值一提。
接下去,新生代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各城市市場的品牌競爭狀況。從附表中看出, 「康師傅」在20城市的滲透率均排第一,「統一」在14城市排名第二位,一些地方品牌在某些城市排在第三、四位。應該說,現如今,除了「統一」尚能對「康師傅」構成威脅外,其餘品牌在全國范圍內都不能對其構成威脅。雖然一些地方品牌在某些城市佔據了一些份額,但中國的方便麵市場已經是「康師傅」的市場,「康師傅」當仁不讓地坐上了中國方便麵市場的龍頭之位。
由此,方便麵行業已完全進入寡頭壟斷時期。其特徵表現在:寡頭企業在消費群中已形成不可動搖的地位,其他企業在一段時期內很難進入這一市場,競爭主要在寡頭之間展開。此外,寡頭企業要想維持霸主地位,除了對產品質量及特色不斷改進外,廣告宣傳也是其不能忽視的,廣告宣傳是維系企業生存、穩固品牌形象的極為重要的手段。另外,寡頭企業還時刻在關注行業內其他寡頭及品牌的變化,以防止其對自身品牌及企業地位、經濟狀況的影響。
其實,一個真正有實力的品牌離不開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所以研究分析消費者的特徵及消費行為,對品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是所有品牌能否佔領市場的關鍵。
透視購買者:男性、年輕人居多
研究消費者不僅僅局限於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對於消費者的人口統計特徵、生活態度及其他行為的分析研究,也將有助於對產品品牌的深入了解,也將為生產企業改良產品特質、制定營銷策略、編制媒體投放計劃等,起到基礎的、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月消費11袋者,占消費者總數的19%
如果我們把食用方便麵的消費者分為輕度消費者(每月消費2袋碗桶或以下)、中度消費者(每月消費3—10袋碗桶)和重度消費者(每月消費11袋碗桶或以上),那麼,20城市重度消費者占消費者總人數的19%,輕度消費者占總數的22%,中度消費者占總數的55 %。雖然重度消費者僅佔全部消費者的19%,但其消費量卻占總消費量的45%,可見重度消費者的重要性。
男性略多於女性,年輕人多於年老者
那麼,食用方便麵的消費者是怎樣的一群?新生代1999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結果顯示,單身上班族及青年學生是方便麵的忠實消費群,特別是男性群體,重度消費者佔53.3 %,比調查總體男性51.5%略高。另外,與此相對應的是女性重度消費者佔46.7%,低於男性6.6個百分點。
從重度消費者的年齡分布來看,重度消費者的分布從年輕到年老逐步降低;與調查總體相比,在15—24歲年齡段,重度消費者的比例達到29.2%,遠高過調查總體23.4%的水平;在55—64歲年齡段,則正好相反,調查總體在此年齡段的比例為11.4%,而重度消費者的比例為7.5%。可見,對於方便麵產品而言,年輕群體更偏好,而老年群體則對此類產品不是很感興趣。
單身和學生群體消費慾望最高
從重度消費者的婚姻狀況來看,以已婚人士為多數,但與調查總體相比,單身者的比例高出調查總體5個百分點,可見單身人士消費方便麵的熱情更高。
從重度消費者的工作狀況來看,在人數上還是以全時性固定工作佔了46%;此外,學生群體佔了總消費群的17%,此比例高出其在調查總體比例中的5%,可見,方便麵更符合學生群體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圖方便的心理特點,因而更容易贏得他們的喜愛。
綜上所述,年輕男性及男學生對方便麵的消費傾向性最高。這可能與青年男性在飲食方面較為馬虎,加上工作與學習較為繁忙有關。這樣,方便麵在其生活中,既可以當點心、宵夜,又可以當正餐,因而成為其真正的方便食品。
消費者生活態度:喜歡流行和時尚
在「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問卷中,新生代設計了89條關於生活態度的語句,請被訪者從「完全同意」、「趨向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對」到「趨向反對」、「完全反對」五個階段進行選擇。通過被訪者的回答,研究人員可以了解其獨有的心理脈絡和性格特徵。
新生代的研究人員引入一個TGI指數的概念。TGI(TargetGroupIndex)中文譯作「目標群體指數(傾向性指數)」,是指某一子群、某一指標的比例,與總群同一指標比例之比,再乘以標准數100所得的值。其最基本的目的是精確地描述目標群體的特徵,分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態度、生活形態和媒體接觸習慣,為更有效地制定市場營銷戰略和廣告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這里我們列舉出方便麵重度消費者趨向同意TGI指數排名前10名的觀點,從中可以了解其心理特徵和性格特點。
根據圖七看出,方便麵的重度消費者是追求流行和時尚的一族,他們在實用和流行之間較多地選擇了流行,如果東西壞了,他們寧願扔掉,而不是拿去修理。他們更注重休閑和消遣,他們會花較多的錢用於休閑活動,他們更願意與朋友出去吃飯,而不是在家裡與家人吃飯。在對廣告的評價中,他們更傾向於同意電影廣告比電視廣告好的觀點。
最佳廣告投放媒體:電視
廣告的訴求對象是消費者,如何把信息有效地傳遞給消費者是廠家和商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因而,研究消費者的媒體接觸習慣對他們選擇廣告媒介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1999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有關數據可以看出,電視到達率最高,報紙排在第二,雜志和廣播次之。
因而,對於購買頻度高且已進入成熟期的方便麵產品來講,電視廣告無疑是最佳選擇。但如何更有效、全方位地利用電視媒體,把有用的、真實的產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恐怕不是每一個方便麵生產企業都能做好的。此外,企業也可利用戶外媒體製造品牌形象,加深其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關於這一方面,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能做更詳盡的分析,限於篇幅,這里不再贅述。
摘自《http://www.zjgxxg.com》
❹ 康師傅方便麵的產品定位是什麼急急急
怎麼會只有學生呢?康師傅的品牌是很全面的。低價面——福滿多針對農內村市場的。金5元是高價面,針對容高消費群體。。。。。。還有市場地位又不是目標市場。市場定位是在目標市場中康師傅的產品到底怎麼個形象,就是說到底這個產品怎麼好吃了。
❺ 統一方便麵的市場定位
現在統一方便麵在市場上的普及度還是蠻高的,價格方面也屬於中等大眾品牌,可以與之抗衡的就是康師傅,不過方便麵對於健康還是沒有益處的,而且現在國家對於食品方面的安全檢測把關越來越嚴了,以後就不好說了
❻ 方便麵消費者行為細分有哪些
一直在拼渠道、拼品類的康師傅與統一很難想到,認准了是彼此的競爭對手,但實際上對它們造成最大沖擊的是送外賣的美團、餓了么們。
「康師傅」被剔除出恆生指數成份股
對於老牌方便麵巨頭「康師傅」而言,這段日子有些丟面子。上月末,康師傅交出了今年上半年銷售額與凈利潤雙降的業績答卷,其中康師傅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潤更是創下了10年來的單季最大跌幅。緊接著,從9月5日開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康師傅控股被剔除出恆生指數成份股。
康師傅是2011年年底入選恆指成份股的,而康師傅的故事表現也大致以2011年作為分界點——2011年之前的10年時間里,康師傅股價漲幅超過20倍,成為港股最富成長性的消費類龍頭公司。但從2012年開始,康師傅的利潤開始持續下滑。有統計資料顯示,從2014年開始,康師傅的股價幾乎每個季度都在下跌,2014年和2015年其復權股價分別下跌20.13%和36.59%。
從去年10月份至今的一年時間里,康師傅股價從13港元一路跌至現在8.93港元,跌幅超過三成。而這還是近一個月以來其股價出現反彈後的表現,今年6月份康師傅股價曾跌至6.4港元,創下了近八九年來的新低。這期間康師傅的股票市值也從最高時的1400多億港元跌至如今的400億港元,賬面蒸發近千億。
市場:我國方便麵產業連續四年下滑
康師傅是中國市場最大的方便麵品牌,銷售額超過了其他所有品牌之和;同時方便麵也是康師傅的最重要業務,集團內的收入佔比達到40%。因此有人評論,康師傅的業績表現其實也正是方便麵市場從興盛轉向衰落的歷程。
與康師傅纏鬥了多年的統一,雖然今年上半年的方便麵業績好些,但之前也經歷了多年的巨額虧損。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康師傅和統一的市場佔有率多年來均保持在50%和20%上下的樣子,兩家占據了中國方便麵市場七成以上份額,而且行業兩強格局常年穩定。但從去年開始,康師傅、統一在財報中都不斷揭示中國方便麵市場衰退帶來的風險。
單從兩家的方便麵業務來看,康師傅上半年方便麵收入為15.42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3.95%。由於方便麵是康師傅的最主要業務,收入佔比達到36.79%,因此方便麵業務的下滑也直接導致了公司整體報表的業績萎縮。而且在銷售衰退的同時,方便麵原材料價格還出現了上升,使其毛利率也出現下降,但由於同時提高了廣告投入,康師傅方便麵上半年凈利潤出現腰斬,下滑幅度超過六成。
兩家巨頭的日子折射出了整個中國方便麵市場的現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上周舉行的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方便麵產業已是連續第四年下滑,而且調整還在繼續。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內地方便麵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元,較上年下跌6.75%。而這種調整在今年前8個月仍在繼續,依然未能止跌回升。根據對全國22家方便麵企業的統計,有9家都出現銷售下跌,多個品牌已經開始調整經營方向。
有分析報告指出,方便麵市場連續數年出現衰退,一方面與人們產品品質、口味的一成不變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替代品出現有直接關系。
但歸根結底仍在於行業創新嚴重滯後,二三十年來方便麵在形式、口味上基本沒有什麼太大的改動,「人們看也看膩了,就別說吃了!」
應對:高端化沒能救方便麵的命
「方便麵在產品創新方面不足已逼迫消費者逐步轉向其他食品,與此同時,網路送餐行業的迅速崛起對方便麵市場也沖擊巨大,尤其是康師傅、統一所在的一線中心城市,網路送餐業務越來越發達,消費者通過很便利的方式就可以滿足日常的餐飲需求,因此方便麵充飢的功能被稀釋。」有行業咨詢人士這樣分析方便麵眼下面臨的困局。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方便麵企業也在努力尋找突圍模式,但最終都似乎遇到了瓶頸。
首先,面對市場被蠶食,各大型方便麵巨頭都在提升方便麵檔次上做著嘗試,希望實現產品的高端化,希望以此擺脫方便麵是「廉價食品」的定位,一方面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能適應人們的口味提升。
康師傅就多次對旗下方便麵在配料、湯頭、包裝等方面進行升級。今年春節後,康師傅推出了高湯熬制濃重口味的「黑白鬍椒」系列品種。同時,針對城市白領還推出了「湯大師」高端杯麵。這些產品使方便麵單價提升到4.5元以上的檔次。統一也針鋒相對地大力布局中高端方便麵市場,僅上半年就先後推出了「都會小館」、「相伴一城」和「滿漢宴」三個新品牌,通過不同品牌和價位布局不同消費人群。其中「滿漢宴」純打高端市場,價格竟然定在了29.9元,希望能真正成為代餐品。
但事實上,方便麵企業這種升級提價策略的成效也面臨考驗。康師傅曾在去年第四季度進行了產品的升級提價,但立即導致了銷售渠道商的觀望,銷量明顯下滑。根據康師傅公布的數據顯示,這一時期方便麵銷量的下滑直接導致去年方便麵事業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23.99%,跌至2.74億美元。
而這一局面一直延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康師傅方面坦言,經過持續溝通,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衰退幅度已經有所縮小。一季度康師傅方便麵業務利潤下跌幅度縮小至15.82%。但因其間銷售不佳以及階段性產品結構的調整,反而導致了方便麵毛利率還同比有所下降。再加上期間大幅提高了廣告投入,使得今年一季度方便麵凈利潤同比下滑了48.34%,僅為4866萬美元。
而定價將近30元的統一「滿漢宴」在市場上的銷售並不樂觀,很多大型超市寸土寸金的貨架上根本就沒有上架。一些消費者對於30元一盒方便麵表示驚訝:「料再足能比得上我去叫份外賣嗎?」
分析:被網路外賣打敗的方便麵
外界對方便麵的這種高端化轉型前景並不看好,「雖然能提高價位,但終究是小眾消費而且無法形成常態」。因為想用提升品質和價位的方法去與正餐搶市場恐怕不太現實,恐怕一旦價格超過10元後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快餐盒飯了!
更關鍵的是,方便麵在人們的消費觀念里不是「正經飯」,充其量只是沒辦法應急時才吃的,而這一印象的形成恐怕與方便麵長期以來的低價競爭以及油炸面餅不健康的觀念有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
各方便麵企也都把年輕人作為大力爭取的消費人群,通過各種品牌推廣力圖塑造品牌的年輕化概念。從幾大方便麵巨頭巨資投入電視台娛樂節目就可看出其對於年輕人的渴望。
但有報告分析,網路外賣的興起對方便麵形成了直接的沖擊,「二者的消費人群高度貼合,即便是在三四線城市,這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變化。」很多原來宅在家裡靠方便麵度日的年輕人正是網路消費的主力軍,隨手一點、網上支付就可能等來一頓美食,這個過程甚至比泡方便麵還簡單。
更關鍵的是,網路送餐在口味、飯菜量上顯然都要遠勝過方便麵,在價格上雖然不佔優勢,但對於10元以上的高端方便麵來說則是直接的攔路虎。方便麵企業也在努力扭轉這一局面,統一今年推出的「都會小館」系列,就是以中國各城市的特色麵食風味為主題,想抓住漂泊在外的年輕人市場。康師傅也不斷推出各種口味產品希望打動年輕人重新端起面碗,而不僅僅是在迫不得已時。
但這些似乎沒能擋住外賣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對於方便麵市場的下滑,有消費者表示最關鍵的還是十年來口味就沒什麼變化,僅僅依靠調味料和蔬菜渣勾芡口味的模式顯然已經不適應口味越來越刁的年輕人。而年輕人一直是方便麵消費者的最大群體。
「我們每次只能根據包裝袋上花花綠綠的圖案邊想像邊吞下去面條,十年過去了還是這樣,打死也不再吃了!」在某網路公司工作的小胡告訴北青報記者,他現在基本每天都以外賣為生,他表示大學四年的泡麵經歷已經給自己留下了心理陰影。
財經觀察:行業模仿秀讓方便麵喪失創新動力
其實方便麵行業內人士對於人們對方便麵口味的吐槽也心知肚明,一家方便麵企業人士表示,技術和成本都是阻礙方便麵發展創新的關鍵。
從技術上,目前只能做到把新鮮蔬菜乾燥製成蔬菜包,品種也比較單一,目前還沒有更先進的技術讓成型的配菜能夠既與方便麵一起長期保存又能在通過熱水短時間加熱就恢復狀態,尤其是在肉製品方面更是如此。
另外一點就是方便麵的價位一旦超過某一范圍就意味著自取滅亡,這直接決定著方便麵要精算原料成本。「人們對配料有高需求,廠家對成本需要嚴控制,這兩點把方便麵的可開發范圍限制在了很窄的范圍。」
方便麵企業疏於創新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在於無法形成有效的創新保護,當一個品牌創新出一個新口味後,其他品牌就會一哄而上,從名稱到包裝圖案、顏色都模仿得淋漓盡致。
康師傅的看家品種紅燒牛肉麵的紅色包裝袋如今已經成為各個品牌同口味產品的標配。北青報記者在超市中看到,紅燒牛肉麵基本是所有方便麵品牌的主力產品。而統一歷時數年研發出的老壇酸菜面則是近兩年引起行業跟風的品種,包括康師傅、白象、今麥郎等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同行把紫色的包裝袋都模仿得一絲不差,在超市裡不仔細看還真難以分辨。甚至有行業人士調侃,「如果你開發出一個口味根本沒別人模仿,只能說這款產品的銷售不行!」
行業盛行模仿秀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小企業無心也無力開發新產品。據業內人士介紹,要想在全國范圍推開一款新口味方便麵,沒有百萬數量級的廣告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目前低端方便麵每包毛利僅在10%,即一包一兩毛錢。
如果沒有超大規模的銷量,很可能研發出來的新品種就是虧本的,這使得很多企業寧願等著模仿分一杯羹,而不願意投資開發試驗品。這就導致了國內方便麵行業成為幾大巨頭開發、其他品牌跟風模仿的局面。高度的同質化競爭使得開發者的市場份額受到一定影響,跟風者也只能跟著喝湯,這對整個行業發展顯然是不利的。「紅海過熱,藍海寂寞」,有人這樣描述方便麵市場同質化、少層次、無差異的競爭現狀。
❼ 康師傅方便麵的市場定位詳細點。拜託,急…
我去!康師傅方便麵大約有50個品牌,每個品牌平均算3個口味,每個口味平均回就算3種規格,答那就有500多個SKU啦!不同品牌銷售區域不同,不同規格消費層次不同,同一口味不同品牌不同區域也有差別。樓主是想累死人么?
❽ 康師傅方便麵市場分析
康師傅方便麵已經全面進入市場,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要想在市場永久性紮根,永久性搶占市場心頭,就要將產品做強,做大,做細。
❾ 康師傅泡麵產品的定位是什麼
康師傅復方便麵產品的定位是:制口味大眾化,價格大眾化。銷售對象是全國城市和鄉鎮、農村。康師傅方便麵產品的定位是:口味大眾化,價格大眾化。銷售對象是全國城市和鄉鎮、農村。康師傅方便麵產品的定位是:口味大眾化,價格大眾化。銷售對象是全國城市和鄉鎮、農村。康師傅方便麵產品的定位是:口味大眾化,價格大眾化。銷售對象是全國城市和鄉鎮、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