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守義十三香調味怎麼跑市場
跑大的超市啊 或者專門賣調料的店 總之就是瞄準大的消費群體 要不然你總不能挨家挨戶的推銷吧?先調查下同類產品有哪些?和你的產品比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抓准對方的劣勢 在你可以承受的條件下 開出比對方好的條件 客戶自然就歸你了
2. 濟南最大的乾菜調料醬菜市場在哪兒!我想作市場調查!
八里橋副食調料批發市場
西沙酒水 副食調料批發市場
七里堡綜合批發市場
濟南海鮮大市場
3. 便民市場的糧油店和調料店哪個利潤更好、
糧油的銷量大,相對競爭也大,利潤也大。賣糧油的地方一般都附帶賣調料
4. 調查並分析兩種同類產品的不同的產品定位.食品類,分析兩種的優缺點,特性,產品歷史.
鑒於產品定位在市場定位中的重要性,以下對產品定位進行實戰分析。
(一)質量定位
在開發、生產一個產品時,產品的質量控制在一個什麼樣的檔次上,這也和產品定位有關,叫做質量定位。
按一般的觀點,認為產品質量越高越好,所以質量定位直高,其實這觀點並不一定正確。質高的產品並不一定在市場上受歡迎。為質高則價高。有許多消費者,他們希望購買質稍次,但價格便宜的產品。日本電器質量高,但許多國人還是買中國電器,雖然國產電器質量低於日本電器,可它便宜。台灣傘在進軍美國市場時,備受冷落。他們認為美國是一個有錢社會,一定是因為自己的傘太低檔,於是下大力氣,提高自己產品的質量層次,但結果是在美國市場仍不受歡迎。台灣制傘業大惑不解。這時,有位營銷專家建議應該把質量定位在最低層次上,成為一次性產品,肯定能打開市場。制傘廠老闆如法炮製,果然一舉奏效。現在,台灣低檔傘在美國占據了主導地位。
定位於質量優良的產品則比比皆是。勞斯萊斯車就是一例。國內 有一個汽車廠家的試車場僅有足球廠大小,車輛象徵性的跑兩圈兒就完了。這跟勞斯萊斯車比起來可就小巫見大巫了。每輛勞斯萊斯車出廠前均經過5000公里的試車,哪怕有一點兒小毛病,也不準出廠。
香港慧聚有限公司1992年底揮師大陸市場,他們出產的「優美」辦公傢具售價比上海高出一倍以上,但暢銷程度比上海本地產傢具好出10倍以上,僅僅頭三個月,銷售額就頂破100萬港幣大關。
「優美」傢具何以走俏呢?公司總經理林借儀解釋說:「關鍵是看你的東西行不行?大陸人喜歡說市場疲 軟,其實主要還是個產品疲軟問題,你拿著假冒偽劣的產品怎能打開市場呢?「優美」走俏的原因很簡單,說穿了就是四個字:產品過硬!」
林老闆這話一點兒不假,他舉例說:「我們的辦公抽屜,任何一張都能配套,而縫隙絕不會大於0.07毫米。」這種產品的精確度和標准化的確是同行競爭者的產品難以比擬的。他們的傢具採用鋼木結構、模具精密、誤差極小,便於重新組裝和搬遷。而且,採用電腦調漆工藝,使得傢具色澤搭配十分准確。
正是由於其產品本身的精湛工藝,使他們進軍日本市場時順利奪得該國產品質量的最高獎「天皇獎」。目前,「優美」高級辦公傢具佔有台灣市場的70%份額,台灣500家大公司的傢具95%是他們的產品,該公司的年銷售額超過一億美元。
天津「狗不理」包子聞名全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現今,人們的口味不斷提高,各種名家菜系不斷涌現,而「狗不理」作為一種最普通的大眾化食品,牌子非但不倒,反而生意越來越紅火。「狗不理」享譽全國、長盛不衰的秘訣何在呢?
「狗不理」包子的經營者懂得,若想使包子這樣一種大眾化商品經營成功、出人頭地,必須要在質量上下狠功夫。「狗不理」包子 100多年來腳踏實地攻優奪譽,先質後量,以質求量,用質競爭,創出了名牌形象,獲取了經營的成功。
「狗不理」包子的麵皮與眾不同,它不是採用一般的發酵面,而是使用半發酵面。這樣做出的包於皮薄,有咬勁,不會象一般包子那樣軟綿綿的。用這種包子皮製作,不但可以顯示出包子餡多,而且使包子製成後不會塌陷、跑油、掉底、露餡,保留一定的湯汁。
包子裡面的餡,更是講究精選原料和精心製作了。它使用的豬肉一定要新鮮,肥瘦的比例因季節而調整變化。這種做法是根據人們在不同季節的胃口測試而定的。例如,夏季人們因天氣炎熱,口味偏好素凈、清淡,餡使用的豬肉肥瘦比例為三比七;冬季天氣寒冷,人體內需要較多熱量,餡內的豬肉肥瘦各半的比例。這樣可使包子一年四季常吃不膩,胃口常開。像這樣考究的製做,非但他人沒有,而且顯為人知,難怪中外賓客百吃不厭。
「狗不理」包子還有一絕,它的餡是用骨頭湯拌成。一斤肉要多少新鮮骨頭湯,多少調料等,都有嚴格的計量調配方式,這項怕是他們的專利,非一般人所能知道。「狗不理」對質量精益求精還在包子皮上體現出來,每個包子皮要有18個招,不能多也不能少,每個指疏密適當,看上去柔滑、美觀的外表,加上一股與眾不同的清香,自然引起人們的食慾。
我國眾多的百年老字型大小無不有其質量上的獨得之秘,「全聚德」的烤鴨,在飯店吃會有一個師付專門為你「片鴨」,等到一隻整鴨被「片」得只有骨架時,你會發現,不多不少,正好108刀。據說「月盛齋」的醬牛肉的老湯已有上百年歷史了。還有「張小泉」、「同仁堂」……這些成功的企業都給了我們以質定位的榜樣。
對質量層次的確定應考察質量的邊際效益。即質量的邊際投入和邊際收益應相等。也就是花在質量提高上的最後一元錢要收到相同價值的收益。這個提高了質量檔次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肯定比其它產品能有更高的價格,當高價售出產品後產生的增值大於為提高檔次所投入的費用時,那麼,把產品定位在高質區就是正確的。如果產品質量繼續提高,產品成本繼續增加,當為提高質量所投入的成本與獲得的收益相等時,我們就到了一個點,這就是我們的質量定位點,低於這個點,我們的產品還有潛力可挖;高於這個點,則企業得不償失。
(二)功能定位
產品的定位是單一功能,還是多功能?這也是值得廠家仔細考慮的問題。定位於單一功能,則造價低,成本少,但不能適應消費者多方面的需要;定位於多功能,則成本會相應地提高,然而能夠滿足顧客很多方面需要。定位於多、定位於單一各有各的妙處,就看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了。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三大手錶生產國(地區)。其中香港表從原來落後於瑞士、日本的地位一躍而上,成為三強之首,這其中的奧妙何在呢?
香港是一個以金融為中心的地區,它所生產的表無論從質量還是技術、工藝方面都無法與瑞士的「勞力士」、「雷達」,日本的「西鐵城」、「雙獅」表相比。香港的手錶商經過仔細研究手錶市場,發現瑞士、日本的手錶雖好,功能卻比較單一。香港表若想打入市場,與瑞士、日本分庭抗禮,非得獨辟蹈徑不可。針對瑞士、日本手錶的單一功能定位,香港推出了多功能定位的手錶。他們設計製作了時裝表、運動表、筆表、鏈墜表、情侶表、兒童表、計算表、打火表、時差表、報警表、里程錶等。香港表以其多功能暢銷全世界,獲得空前成功。從1978年起,香港手錶製成品的出口量已雄居世界之首,1992年,僅頭三個季度,香港就生產了14100萬只手錶,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0%。
多功能定位在市場走俏,單一功能定位若使用得好也能暢銷市場。
幾年前,在市面上有一種多功能的彈簧秤。這種秤不但能稱重量,還可以顯示天氣溫度,計算價格,加之其外觀大方,造型精巧,是當時彈簧秤市場上的主導產品。
重慶某彈簧秤廠也准備上彈簧秤項目。他們仔細研究了當時的市場情況後,決定不步人後塵,而開發單一功能的彈簧秤。他們的理由有二:第一,購買彈簧秤主要用途就是上街買菜時不吃虧,所以功能太多也不實用。第二,把功能減到最少可以降低產品的成本,從而降低產品價格。另外,功能少了,體積就小,為了方便攜帶,他們將彈簧秤體積盡量縮小,小到可以掛在鑰匙鏈上而不覺得累贅,這更進一步投了那些精打細算的婦女所好。
基於以上分析,他們開發了目前市場上最小的僅有一種功能的彈簧秤,由於目標市場恰到好處,一炮打響。目前四川地區的城鎮婦女幾乎是人手一隻彈簧秤。袖珍彈簧秤靠單功能定位獲得了成功。
(三)體積定位
產品的體積大小問題也是廠品定位時的熱門問題。比如手錶,男士表宜大,女士表宜小,老太太表宜中。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可愛。企業採用大或小的體積定位要視具體情形而定。
過去,棺材行業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隨著火葬的推行,又大又笨又佔地的老式棺材日漸淘汰,一個龐大的市場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火柴盒似的骨灰盒。但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使人們對骨灰盒在潛意識里很反感,把逝去的親人裝進那樣的一個小方盒子里似有不恭之虞。
於是,廣西柳州的一家公司,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推出了微型工藝棺材,雕龍刻風,保留了傳統棺材的特徵,又增加了富麗堂煌性。消費者購之,可以以此寄託對死者的哀思,微型工藝棺材一上市,一炮走紅,在東南亞一帶尤為暢銷,公司藉此迅速發展,據說產值已超過億元。
(四)以色定位
西方流行嫁皮風,時刮時息。一忽兒滿大街都是腳踏厚底寬松皮靴,身穿喇叭褲的年青人;一忽兒,他們又消失得無影無蹤。時代不同,服飾風格也不同。70年代,嫁皮士們以不修邊幅、不講色彩、粗擴、奔放為美。美國「碧瑪」公司看準了好皮士服裝市場潛力巨大,只要操作得當,風涌而至的好皮風潮可以讓公司暴富。為此,「碧瑪」公司對慣皮士服裝的流行規律作了一番研究。他們發現:目前婚皮士一直是一個無色,奔放、粗礦的形象,這一形象已持續了若干年,絕不甘容忍單調、枯躁的媲皮士們早就該尋求新的刺激了。那麼,植皮士們下一個流行潮必是一個誇張的、五彩繽紛的世界——一方面從過去的單調中逃出來,另一方面又要與社會大眾的花枝招展相區別。
基於以上分析,「碧瑪」公司迅速製做了新一代怨皮士服裝,上面點綴著星星、月亮、太陽、彩虹、玫瑰、月季、鬱金香、人手、眼睛等五顏六色的圖案。服裝一上市,令爆皮士們興奮不已,形成搶購狂潮,「碧瑪」揭皮服供不應求。果不出他們所料,「碧瑪」公司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為大富。
(五)價格定位
價格定位是產品定位中最令人難以捉摸的地方,有一家大飯店,曾推出20萬美元一晚的總統套房,以及50萬美元一桌的「黃金宴」。乍一看,這家飯店的決策者定是得了精神病。其實,這正是精明的定價策略所在。這家飯店以幾間空著的總統套房換來品質高貴的形象。每個上層社會的人都以進去消費一番為榮。飯店的生意興隆無比!這就是產品價格定位的奧妙。下面,且看我慢慢寫來。
1 高價致勝策略
二次大戰期間,紳寶公司以製造戰斗機而聞名。戰後紳寶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按照製造飛機的高要求,生產一種小型、廉價、注重駕駛樂趣的汽車,每年在美國市場上售出一萬輛左右。70年代末期,汽車業競爭加劇,美國的通用和日本的豐田在生產經濟車方面競爭十分激烈。紳寶公司也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生產經濟車,要麼生產昂貴車。紳寶選擇了生產昂貴車。因為,經濟車每部車利潤小,在與通用、福特等大公司的激烈競爭中,只有每年生產25萬輛以上的汽車才有利可圖。而生產昂貴車,每車利潤高,盡管銷售總量少,但紳寶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生產起來駕輕就熟。因此,進軍昂貴車市場才是紳寶的出路。
紳寶公司預計,到80年代末,跑車市場將急劇擴大,購買這類跑車的顧客年齡在25—44歲之間。這一年齡群增長較快,而且大都是雙職工,夫妻都有較好的工作,薪水較高,比較富有,。他們需要質量高、性能好。駕駛舒適和服務良好的汽車,面且他們不太在乎價錢,貴也買得起。從1979年起,紳寶汽車公司推出了新的SAA900型渦輪增壓型車,價格是每輛 2萬美元(在美國極貴了,「卡迪拉克」一般也就這個價)。廣告強調它是高性能、新款式、獨特形象、獨一無二的高級車,而且提供消費者想要的各種高級設備。加上適當地促銷和銷售渠道策略,有錢人對紳寶汽車產生了強烈的購買慾望。這種產品定位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紳寶車1983年在美國的銷售量超過2.5萬輛,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有些經銷商甚至以拍賣方式將車出售給出價最高的人。這一年,紳寶汽車銷售增長率為42%,成為汽車行業中銷售增長率最高的一家。該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曾自豪地說:「通用汽車公司要賣幾百個漢堡包,而我們只賣出極少的牛排便可與之競爭」。
只要產品優質,服務周到,高價也是可以暢銷的。香港和記電話也是一例。香港和記電話比其所有的競爭對手的價格都昂貴許多,但仍然為用戶所接受,秘訣是什麼呢?和記的秘訣就是不斷強調別人不能而和記能的方面:第一,和記電話有5年免費保養,而其他電話只有一至兩年的免費保養。第二,全香港只有和記有兩個傳送系統,其它電話公司只有一個傳送系統。第三,和記電話只賣摩托羅拉的產品。1989年,和記推出一種全世界體積最小的無線電話,藉此大做廣告,一面標榜摩托羅拉的先進技術,一面強調和記在科技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能夠推出一種最先進的產品。第四,和記與200多個城市簽約,和記的用戶到了這些城市,例如北京,都可以繼續使用他們的無線電話,十分方便。這一點只有和記做得到,和記也藉此大做廣告,再說明和記永遠走在最前面,把最好的服務和產品帶給消費者。正是因為有了上述種種質量上的超人一等,和記才能在高價位上游刃有餘。
實行產品高價定位策略,產品的優質還必須明顯,使消費者能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否則情況就會不妙。台灣頂新集團向內地推出的「頂好清香油」和「康師傅方便麵」在內地都是創新產品,並享有高知名度,這兩種產品的價格都比內地同類產品貴,但結局大不一樣。「頂好清香油」與內地產高級食用油產品差異不大,「康師傅方便麵」的產品差異就相當明顯,吃下去就體會得到。於是「頂好清笠油」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銷售業績卻平平,而「康師傅」卻造成了大陸方便麵市場的震撼,不僅為「頂新」賺了大錢,而且使台灣這家中小型制油廠竟竟能領先於台灣「食品巨人」統一集團,成為內地方便麵的領導品牌,也使「頂新」由台灣中小型企業壯大為內地中型企業集團,為頂新企業集團奠定了不敗的基石。現在,「康師傅」一天24小時全速生產,卻仍趕不上銷售,不時出現「脫銷」現象,而且頂新企業集團在大陸部分的營業額已經超過了台灣部分。
靠高價策略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實例很多。在台灣,阿迪達斯球鞋、普騰電視、哈雷機車、賓士轎車都以標榜高品質、高價位獲得成功。一般來說,顧客都有「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看法,同時,高價位能創造高利潤,更使這些產品有能力乘勝追擊。不過,高價策略受挫的例子也不少。上面談到「頂新」的「頂好清香油」銷售不暢,除了產品差異不夠明顯這個原因外,其價格與內地生產的高級食用油價格差距較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畢竟,大陸居民還不是很富裕,故其高價難以為大陸居民普遍接受。事實上,即使人均收入極高的台灣,高價的紙尿褲也在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為消費者所接受。
總之,如果有真正優異的產品,高價策略是行得通的。但是,價高的幅度、產品的差異、產品的性質都需要仔細研究。日常消費品如果價高,一般會影響其銷路,如「頂好清香油」、「紙尿褲」等。如果產品優質且差異明顯,並配以不太大的價格差異,則產品銷路會很容易打開,如「康師傅方便麵」。高價策略一旦成功,可為企業創得厚利,並為以後調整價格留下餘地。
2 低價位產品的滲透
香港第一詞「拾寶城」於1992年8月在屯門市中心開業,佔地2萬多平方英尺,全部商品一律以10元出售,商品種類超過兩萬種,包括玩具、文具、家庭用品、個人日常用品、食物、書籍雜志、鐳射唱片等各方面貨品,全部由美國進口,或許有人說,「便宜沒好貨」。然而只要到「拾寶城」她覽一番,便會看到,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不乏名產品的存在,它們一樣售價10元。為什麼「拾寶城」不虧本反倒盈利?其秘訣何在?首先,當推所購商品價格低廉。香港「拾定城」系與美國合資經營。美國的 Value Merchants Inc擁有超過 400家連鎖店,全部由總公司統一直接向廠家購貨,購貨量穩定,故可獲得極為優惠的批發價,確保了貨品的低成本。產品價格的低廉,並不意味產品質量的低劣。其次是吞吐量驚人,據透露,「拾寶城」每星期都有一個40尺的貨櫃到港。
保證商品質量、降低商品成本、薄利多銷的低價策略容易進入市場。不過產品價格低,還必須配以產品適銷對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顯示其威力,否則會導致低價也不暢銷的局面。比如在香港,普通大陸白酒與白蘭地比較,售價約是1:10,按常理說,這樣的低價,在香港這個華人的祉會,大陸酒應該很有競爭力。但事實上,大陸酒在香港遠不及洋酒吃香,市場始終難以擴大,近七、八年來,大陸酒在香港的銷量持續下跌。原因何在?仔細分析不難看出:①大陸酒包裝有「土包子」之形象,與裝演豪華的洋酒相比,有天壤之別,在香港難上大雅之堂;②香港新一代的消費者喜歡啤酒及酒精度較低的外國餐酒,對中國酒的興趣不大,在歡宴場合及大部分飯店,一般採用洋灑和啤酒,極少供應大一陸酒。由此可見,價格這把劍對大陸酒在香港而言鋒刃已鈍,必須改變定位策略了。
總的來說,低價定位進攻市場,得逞的較多。在台灣,自「寶健375」以低價位(每包12元新台幣)、新包裝側攻運動飲料市場後,運動飲料被區分為兩大市場,一為易拉罐市場,舒跑在其中稱雄;一為鋁箔包市場,寶健占霸主地位,就整個市場而言,舒跑以過半的佔有率遙遙領先於其它品牌,寶健則以「實實在在的好朋友」的形象排行第二,其它品牌則呈現一片混戰,並沒有明顯的老三。這種情況在生活飲料介入市場後,有所改變。1987年,益華食品公司推出每包12元的「生活400」箱包運動飲料,這種低價策略頓時受到市場的歡迎,並對鋁箔包「盟主寶健」375構成威脅。寶健當年以低價策略掠取了不少封閉市場(如學校、軍隊、福利社會、營站等),如今生活400也如法炮製,以低價滲透封閉市場,頗有收獲,使其市場佔有率扶搖直上,成為不可輕視的競爭對手。
寶健375和生活400先後得逞,其秘訣是什麼?經過廠商多年來的努力使得大多數消費者都知道運動飲料到底是什麼,且大多數人認為運動飲料沒有太大差異。所以定健375能夠側擊成功,而生活400也能以低價策略發動攻擊。這里,人們常有一個誤區,即「高價高品位,低價低品位」。大多數消費者對不熟悉的商品,如家電、汽車等常以價格判斷其優劣。所以,對這類市場,降價或低價銷售常要冒很大的風險。而對大家熟悉的產品,有是低價定位則是一把利劍,如生活400、柯達膠卷等。
生活400一擊奏效後,該公司再接再勵,於1988年推出每包15元的生活500,以「超大容量」運動飲料自居,在市場上獲得相當不錯的反應。由於生活運動飲料貫徹了以低價滲透市場的想法,使得寶健備受威脅,也使得生活400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躍居運動飲料界第三,戰果相當輝煌,由此可見,如果善加運用,低價策略也可成為攻堅的武器,值得決策人員細細揣摩。
3 中價定位的妙用
一直以來,香港的百貨業結構偏重於高檔和低檔兩個市場。高檔市場基本上由「連卡佛」、「選施」、「永安」等老牌的英資、台資公司壟斷,這些公司主要銷售歐、美高檔名牌產品,價格昂貴,一般市民望而卻步,其目標市場是香港的社會上層人士。低檔市場主要由數目眾多的國貨公司展開爭奪。這類公司以銷售國貨為主,雖然其價格低廉,但往往質量低下或種類單一,款式設計與香港的消費潮流日漸脫節,其銷售對象是廣大低薪階層。中檔市場則是香港百貨業的薄弱環節,這種狀況顯然與80年代之前香港的消費者結構有莫大的關系。
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香港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向服務業轉型,香港的中產階級迅速崛起,成為市場消費慾望與消費力都極強的一群。香港消費者結構因而發生了很大變化。日資百貨公司正是根據香港消費市場的這種改變,以中產階級為主導銷售目標,確立走中價路線為主的產品定位策略,一舉成功地從香港百貨業的薄弱環節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由此可見,瞄準適當的供給精條上的斷缺,採取中價定位策略,也是一種致勝的方法。
4 鐵價不二法
香港海馬公司開始主要是生產、銷售海馬床褥,後來也兼售傢具。在香港,傢俱店多得是,竟爭激烈。正因為如此,海馬的總經理鄒友正在全行業都以減價和折扣招徐顧客的時候,決定獨樹一幟,那就是不減價,更沒有折扣,顧客買就買,不買就算,而且,他為其傢俱做的第一個廣告就是:「勿講價、勿折價,明碼實價,不折不扣不減價」,結果顧客對此做法反應非常好。
海馬公司實行鐵價不二定價法,而其它公司都以減價、折扣吸引顧客,正可謂「萬花叢中一點綠。」正是由於此,減價、折扣所帶來的缺點也才格外明顯:顧客買貨心裡不踏實。顧客走進傢俱店,第一件事就是與銷售員講價,有時會感到十分麻煩,最後即使以五折價錢買下,心裡仍會覺得有吃虧的感覺,因為或許本來可以以四折「低價」買走。買了傢具後,顧客還會患得患失,害怕第二天會大減價。比如3000港幣買的一套傢具過了一個星期後可能會賣1500元,於是心理失衡,氣憤難平。而海馬公司的鐵價不二法與之比較,則可把顧客的麻煩、擔憂統統消除,簡化買賣過程。對海馬公司而言,此法可以省卻員工與顧客講價花的時間,因而提高了他們的效率,減低了經營成本,而且經理也無須擔心店員的「侃價」技巧不到家,因而買賣雙方皆大歡喜。事實上,由於其它傢俱店定價時需要留下顧客「還價」的餘地,因而其定價必然高於海馬公司實價,顯得海馬公司的傢具便宜。
假如香港傢具行業都「鐵價不二」,則這種定價方法的不足也會格外明顯:價格太死板,不能給顧客以「我買得便宜」的感覺。鄒友正先生說,如果真的如此,他的海馬公司便要減價或折扣了,那時定會「萬綠叢中一點紅」,受到歡迎。看來海馬「鐵價不二」的用意就是要打破常規,逆流而上,取得與眾不同的效果。事實上,海馬公司的傢俱銷售也因此大獲成功。
(六)造形定位
產品採取什麼樣的造型或款式,這是產品定位的關鍵內容之一。一個恰到好外的造型定位,可導致在營銷上一舉成功,而一個蹩腳造型定位,可以在營銷上一敗塗地。除了那些不具有形狀(如飲料、酒)和形狀元實際意義的產品(如大米、鋼錠)外,其它的產品都必須進行造型定位。在需要進行造型定位的產品中,有的造型是起輔銷作用的。有的是起主銷作用的。起輔銷作用者造型定位不當,會影響產品賣相。但它靠其優良的質量和獨特的功能尚能維持。如果起主銷作用的造型定位不當就完全銷不出去。對於一支圓珠筆,其造型僅起輔銷作用,所以,圓珠筆只要能寫字,款式稍差,仍有人買,只是銷售比較困難。可對於一件衣服,其款式就起了主銷作用,如果款式定位不當,根本就沒人買。除非是把價錢定到僅使用其防寒遮體的功能上方可有人購進,但這樣,企業就損失嚴重了。
在日本有一家餐館,專賣各種品味的蛋類、菜類,生意也還不錯。但老闆並不以此為滿足,他突發奇想,將雞蛋敲在一個方形盒子里,加調料蒸煮,製成了一種風味怪異的方形蛋,並申報了專利,該蛋以其奇特的形狀定位,而引來了八方賓客,連外國旅遊者也絡繹不絕,要一睹怪味方蛋的風采。怪味方蛋的營銷獲得巨大成功。
無獨有偶,美國一農戶,將西瓜放在方形盒子里生長,結果長出的西瓜全是方形的。這絕無僅有的方形西瓜,成為各大市場和高級賓館、飯店的搶手貨。西瓜以高出普通市場20倍的價格出售,仍供不應求。此農戶頓時搖身一變成了富翁。
相比之下,北京亞都環保公司的橢圓加濕器就沒那麼幸運了。北京亞都環保公司總裁何魯敏是一個了不起的傑出企業家,他把一個小小的亞都環保公司,發展成了全國聞名的高科技企業,但在其發展史上,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一個聰明的失誤。
亞都加濕器上市以後,何魯敏對加濕器的造型大傷腦筋,究竟什麼形狀的加濕器最受消費者歡迎呢?亞都加濕器究竟應把造型定位於什麼款式上呢?為了找到最佳答案,他在全公司進行了書面調查,結果顯示,橢圓形最受歡迎。於是,橢圓形的加濕器面市了。令人難堪的是,這個橢圓形的傢伙根本無人問津,無耐,公司只得恢復原來的長方形方案,亞都公司因造型定位不當犯了一個「美麗」的錯誤。
5. 塑料袋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限塑令」實施後塑料袋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塑料袋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長久的危害。由於塑料不易被分解,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將在環境中變成污染物永久存在並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而塑料購物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限塑令」實施已過去一周,我們試圖通過了解目前塑料袋使用情況,了解人們當前的購物生活習慣與環保意識。
針對超市是人們購物的主要場所,也是塑料袋大量使用的場所,我們利用課余時間在杭州物美大賣場文一店進行調查。調查採取實際考察的方式,在超市收銀台後觀察人們的購物習慣並列表統計。觀察了目光可及的三個收銀台狀況,在下午7:15~7:35這20分鍾內:共有57個人付款,其中男性25人,女性32人,其中用塑料袋的有19人,占總數的33.3%。而使用塑料袋的19人中男性11人,女性8人,占各自性別總數的44%和25%,占總數的19.3%和14%。而買環保袋的一共有22人,占總數的38.6%,其中,男性占人,女性佔14人,占各自性別總數的32%和43.75%,占總數的14%和24.6%。其中自帶環保袋或塑料袋的有10人,占總數的17.5%,其中男性2人,女性8人,占各自性別總數的8%和25%,占總數的3.5%和14%。不用的或用購物車的有6人,占總數的10.6%,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占各自性別總數的16%和6.25%,占總數的7%和3.5%。
由此可見,國家「限塑令」推出後,「限塑令」實施初期,市場阻力不大,但仍然需要一個適應期。在超市和商場由於國家法律實施的強制性,限塑都順利地推行了,也受到了多數市民的歡迎。
在這次調查中發現:
一、「限塑令」的目的
塑料袋回收價值較低,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遊區、水體中、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視覺污染」污染外,它還存在著潛在的危害。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國家自2008年6月1日起實行「限塑令」,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市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最終達到減少連卷塑料袋等各種塑料袋使用的目的,以遏制其對環境的危害。
二、「限塑令」的意義
塑料袋實實在在地危害著環境,被丟棄的塑料袋不僅有礙觀瞻,還會導致野生動物和家畜的死亡,以及堵塞城市下水管道等。對超薄塑料袋實施禁令、鼓勵使用塑料袋替代產品和鼓勵回收利用等措施將可加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出售塑料袋所得可用於支持市政回收項目,還可用於降低環保產業勞動力成本,包括廢品回收業和使用天然纖維製造塑料袋替代產品的行業都將受益。
三、環保袋的好處
使用環保袋有很多好處有很多,使用環保袋,即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白色污
染;而且環保袋的使用壽命比塑料袋長,最重要的是環保袋可以循環使用。相比塑料袋使用壽命短而且不易被降解,環保袋好處多多。
四、購買塑料袋的原因
超市有償提供的塑料袋價格在0.1~0.3元之間,環保袋的價格則在3~5元之間。一次購物,人們所需用塑料袋的個數在2~5個之間,用環保袋一般是一個就夠了,少數買的多的顧客,需要2~3個。由於「限塑令」實施不久,人們購物還未養成自帶的習慣,如果去購物時沒有自帶環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價格在1元左右,而再購買一個環保袋需要花3~5元。這是少數人依舊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為忘了帶而買環保袋,反而提高了購物成本。而且環保袋不方便對購買的商品進行分類,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雜的放在一起,如果購買的商品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變形。
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時候,人們習慣於用籃子、布袋購物,也沒覺得不方便。但也要確實認識到以前商品的種類不如現在的繁多,人們的購物需求不同。現在的人,往往習慣於把幾天內所需的商品一次性買齊,所以環保袋的設計上也需要改善,並不是越大越好。
五、環保意識的強化
相較於「限塑令」實施之前,超市中人手塑料袋的情況,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57個被調查者中有38個使用自帶的購物袋,即,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消費者群體至少下降了6成。有些沒有攜帶環保購物袋的市民在購買小件物品或少量物品時,也都已經不再用塑料袋盛裝,他們會選擇手捧,或懷抱的方式
從這些現象來看,人們已經意識到塑料袋帶來的危害,雖然長久以來的習慣不能一下子改變,但是會有意識的去減少使用塑料袋改用環保袋就已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塑料袋會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也會有更好的代替品出現。
六、「限塑令」施行中的阻力
和超市嚴格執行「限塑令」相比,菜場執行情況要差得多。根據一則新聞報道,記者在一家農貿市場問一名攤販:「今天不是不讓送免費塑料袋了嗎?」該攤販回答:「我這是方便老百姓啊,不給塑料袋他怎麼買菜呢?」 一名菜場經營人員說,每個塑料袋兩毛錢,但為了這兩毛錢,他們往往要向消費者解釋半天,仍有人不理解。還有消費者聽說塑料袋要另外收費,竟扔下已經稱好的菜揚長而去。
由此可見,在超市商場以外的農貿市場以及水果攤位,「限塑令」並沒有起到很強大的「限塑」作用。
「限塑令」不「限塑」並不能夠說明「限塑令」不適合現實情況的需要,反而更能夠體現出環境對「限塑」的需要以及「限塑」從硬性規定到人們自覺執行之間的距離。
七、減少施行阻力的措施
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是與問題同時產生。要使「限塑令」施行過程中的阻力減少,我們通過這次調查,總結出了幾點。
1.繼續加強對「限塑令」的宣傳,使限塑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2.從總體上加強環保意識,不僅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3.要依法治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從生活習慣的各個方面出發,製造更便利時尚的環保購物袋;
5.鼓勵各個事業單位施行不違背於「限塑令」的實際措施,等等。
總結:
我國每天對塑料袋的使用量超過三十億個。其中,超市塑料袋用量達40萬噸,是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最多的場所之一,雖然商務部規定: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從6月1日開始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也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但是超市以外的百貨商店、菜市場、水果攤的塑料袋用量是超市的三倍,而生產這些塑料袋平均每天需要消耗的石油至少13000噸。這些塑料袋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成為「白色污染」的禍首,嚴重危害了自然環境衛生。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是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手段之一。
根據有關專家測算,「限塑令」的實施將使塑料袋的使用量減少至少三分之二。有專家表示,我國實行「限塑」,是利用經濟手段治療人們的白色污染「依賴症」,最終實現由「限塑」到「禁塑」。而現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宣傳教育,讓老百姓把自覺摒棄塑料袋變成習慣。另一方面,還是要找到既能兼顧百姓生活便利,又環保的塑料購物袋替代品。對於老百姓來說,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雖然眼下的「限塑令」給市民帶來了些許不便,但從長遠考慮,合理的使用塑料購物袋,逐步減少塑料購物袋的使用總量,可以從根源上遏制「白色污染」,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最終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但是,「限塑令」是國家行政機關通過行政法規來達到「限塑」的目的,要從「限塑」到自覺的摒棄塑料袋,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每個人去自覺地執行。
6. 怎樣打開調料銷售局面
那主要還是要看你是什麼調料了......
一般的,如果公司有大力的廣告支持,自己就可以有辦法打開你的下級市場。諸如:縣、鎮、村......,並且,自己也相應在自己想做市場的地區大力投下廣告並承諾優惠,如購買量大還將進行免費送貨等支持;
如果,公司沒有什麼品牌,那,要操作就比較麻煩了點。對自己所在的市場進行調查,看看,共有幾家餐廳、飯店、......,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一攻破,最終的結果是讓自己成為這些餐飲的調料供應商;
一般的,這調料也是屬於快速消費品的,建議可以多去看看可樂或泡麵的營銷模式和營銷方法,畢竟做快銷的他們是專業的。
7. 農貿市場調料店生意不好怎麼辦!
(一)、完善品種結構
品種要稍多稍全一點,這樣二批三批商來進貨時,比較好配貨,即使價格高一點,由於便於一次把貨配齊,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如各類包裝調味品、干貨、餐料等等,都可以相互影響,帶動全盤生意,我所觀察到的全國各地年銷售額超過一個億的經銷商沒有一個不是這樣做的,即不是賺每一種產品的錢,而是賺每一批貨的錢,這樣即使自己經營的某些產品不賺錢,甚至虧本,但是每一批貨其它利潤高的產品把整體利潤拉上來了。如北京一位經銷商他的東西看上去總比別人便宜,其實不然,如好銷的某牌子的醬油他每箱只加價一毛錢,除去倉儲、人員等開支,一定是略虧的,但是他同時要客戶購買他經營的香菇,那個香菇一箱可以賺二十元,由於大家盯得緊的東西他便宜,盯得松的東西他稍貴,品種多,服務好,還送貨上門,幾年的工夫便成為北京響當當的調味品經銷商。
(二)、追隨有實力的廠家
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想想那些追隨偉大品牌的人,自己也成為實力不小的人物。追隨麥當勞,日本滕田商社成為響當當的商社;追隨肯德基,福建光澤從一個小小養雞場發展成為全國私企500強之一,很多調味品經銷商因為取得了著名品牌的經銷權,隨著大品牌的市場征戰,自己擴大了企業規模,經營管理水平上了檔次,自然也在同業競爭上勝出。所以作為經銷商的掌舵人,相術是要精之又精的,相中未來會在市場競爭中領先的產品,取得經銷權,自己也無異坐在了快馬上面。看看全國各地,那些經銷海天、味事達、李錦記、致美齋等名牌產品的,無一不是當地數一數二的經營大戶。有的經銷商覺得名牌產品不賺錢,廠家控得又緊,所以不做,實在是很短視,要知道,經營一個名牌之後,再接另個名牌產品就容易了,更不用說一些中小品牌,這些產品給你創造的利潤會大得多,你得到的優惠條件也會多很多。另外,大品牌給你帶來的先進經營思想,幫助你在區域市場取得勝利的跟蹤服務,是會讓你在區域市場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兵法所謂「以正合,以奇勝」,有幾個名牌產品撐住自己,不會在競爭中打敗,賺取豐厚利潤就靠不被人們注意的產品和自己的策略了。
調味品中銷量最大的是醬油,醬油分為三個品類,老抽、生抽、特色醬油,有一個經銷商看準了今後醬油的趨勢是向特色醬油發展的,所以他選擇了特色醬油中的領導品牌味事達味極鮮醬油來經營,由於眼光獨到,一兩年的工夫,事業越做越大,很快市場地位、利潤都超過了那些經營其它品牌的經銷商。
(三)、主動出擊
安於本份最舒服,但是最危險。目前,全國各地很多經銷商還是坐商,有的是覺得生意好,沒必要做得太辛苦,有的則是破罐子破摔,沒那個實力購車,事實上,很多經銷商就是主動送貨,才取得了競爭的相對優勢的。北京、東北,中原地區,一些經銷商之所以生意越做越大就是主動出擊,購車,送貨上門,做好服務。強者愈強,是市場競爭的必然規律,要想不被更強的經銷商吃掉,就只有處處主動。北京兩家調味經銷商以前都是大鍾寺裡面的一般經營戶,後來搶先在同業中採取送貨上門的辦法,大膽先賒銷,很快便在市場競爭中占劇上風,兩家相互競爭,使得雙方的生意都越做越大,而其它反應不快的經銷商就敗下陣來。我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那就是全國各地那些生意做得比較大的經銷商都喜歡說「我總是比別人快一步」「我先做的」。
這里的主動是指先實行競爭對手沒做過的經營手法,更好的交易條件,更好的服務,先經營新的產品,這些先進的東西,從哪裡來,從南來北往的業務員那裡來,從顧客的抱怨中來,從經銷商大會的交流中來,從市場考查中來,只要每個問題都努力做得更好一點,優勢遲早會產生的。
8. 餐具市場調研
一般的抄餐廳的調味盒就不用說了 就是菜市場里都能買來的 那種塑料的
而且還特別臟 很多蓋子都沒有蓋好 我想這是個重點 你應該注意的是 怎麼才能把蓋子改進,不像之前那樣,會讓你一看到就是蓋子和調味盒分亂放。高級餐廳,我印象中調味盒好像並不在桌子上拜訪,所以這個我沒有辦法回答你,呵呵,希望我的回復對你能起到幫助,加油!
9. 農貿市場調味品市場分析應該調查哪些項目
豆丁網
http://www.docin.com/p-731292174.html
10. 菜市場賣什麼買的人多
蔬菜水果,具體依條件改變。
可以開個早餐店,挺不錯,早上人流量特別的大。早上賣早餐,其他時間就賣快餐,附近做快餐生意真的很好。
既然是菜市場,那麼決定它的客流都有一個主要目的是吃。多數是買回去加工或者直接購買熟食。傳統菜市場的幾大功能你都不考慮,你偏要獨辟蹊徑。所以你不能做生蔬果和熟製品。那麼你只能另闢蹊徑做特色飲食,最好是特色小吃店可以帶走外賣的食品。像特色雞湯小餛飩,盒裝豆漿,韓國石鍋,壽司,魚生,冷盤,涼皮,萊蕪燒餅之類。當然不排除你有更好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