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籃球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你是指職業的籃球聯賽,還是包括一些地方舉行的娛樂籃球比賽??
⑵ 求一篇高中籃球課調查實踐報告論文
您是老師么,請問,推薦你去各大論壇網站看看,這方面我確實不是很熟悉。不過我會幫您留意一下這方面的論文的,如果有的話,我會回答給你,所以你也不要過早的取消問題。
⑶ air jordan論文 或個人分析 越多越好 急急急
個人分析報告的,
這個分析稱
⑷ 關於中學籃球開展狀況調查分析論文的開題報告
題目《全民籃球》
綱:
姚明影響
CBA發展
NBA影響
重點:
青少籃球熱
尾聲:
籃球未
⑸ 關於大學生愛好籃球的調查報告
現成的給你抄
中國籃球市場調研襲分析報告_網路知道
籃球/NBA 中國籃球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懸賞分:20 - 提問時間2008-8-26 15:09問題為何被關閉懸賞徵集: 中國籃球市場...你要調查什麼啊?打球的人數??喜歡籃球的人數??還是別的什麼?? 我是你師傅 哈~ 回答問題有分嗎 美女~ 啊 你是指...
..com/question/65965541.html
⑹ 打籃球人數調查報告
五人位置分別是:控球後衛、得分後衛、小前鋒、二中鋒、中鋒
控球後衛(組織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掌握比賽、組織進攻的人。他們要把球從後場安 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給隊友創造得分的機會。助攻是他們的首要工作,控球後衛在賽場 上扮演的角色就象執導一場精彩演出的導演。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的後衛隊員,他的身材一般高於控球後衛,外圍 投籃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得分後衛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不過他不需要練就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 常是由隊友幫助找出空檔後再投籃的。 得分後衛首先要有較高的投籃命中率和穩定性,第二是出手速度要快,如此才能拉開敵方的防守圈, 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不過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一般是47%左右,達不到50%,因為他們出手的距離通 常是距離籃圈相當遠的。
小前鋒(Small Forward)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同時也要有不錯的防守能力。一名合格的小前 鋒不但要有足夠的身高在籃下得分,也要有出色的速度憑借快攻和突破得分。
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得分,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 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
二中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搶籃板、防守、卡位是他的主要任務,說到投籃、得分,他幾乎是全隊最後一個。二中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要在禁區與中鋒配合進行卡位防守,同時也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大前鋒常常幫隊友掩護,在隊友出手投籃努力 爭搶籃板球,為二次進攻做准備。但是現在的很多優秀二中鋒已經可以主宰比賽了!
中鋒(C)
顧名思義,中鋒(Center)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借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 作為禁區內的「擎天柱」,搶籃板球是中鋒必不可少的能力。此外,封堵阻攻、蓋帽也是中鋒必備的能力。由於本隊進攻時自己常處在禁區中央的樞紐位置,所以中鋒應該具有不錯的導球能力,能將球往較合適的位置輸送,助攻隊友得分。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當然,得分也是中鋒應盡的職責 ,他們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中鋒的命中率應該比大前鋒更高一些。
現代籃球打法中有一種新的中鋒戰術,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此種中鋒需要在進攻時主要到外線 投籃得分,而少做禁區內的進攻。由於用其他球員防守身材上差異太大、效果不佳,因此防守方只能讓本 隊中鋒也到外線去盯防對手。如此一來,進攻方就可以利用對方中鋒不在禁區的機會,讓本隊能力強的前
⑺ 籃球調查報告;如何能入門學習知乎
什麼會這樣反問,之後揭曉答案!
我覺得這個應該能滿足你的要求,挺不錯的。
⑻ 誰能給一篇關於籃球的論文4000字的,最好是畢業論文
淺析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區別
摘要
在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剛剛在中國流行起來的時候,有很多人把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混為一談。雖說兩者都是籃球運動,但是兩者在形式和風格上並不相同,所以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本人從中發現許多文獻資料中也將兩者混為一談,沒有將兩者區分開來。本人遂以這些文獻資料為基礎,加上在網站上查到的相關資料,通過自己的理解、整理,分別從定義、起源、特徵、文化定性、功能影響等方面對兩者進行分析和比較,同時也對兩者分別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旨在讓人們對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便兩者走上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關鍵字】街頭籃球 三人籃球 文化定性 功能特徵 發展對策
緒論
在本人查閱的相關文獻資料中,以對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起源、功能、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的居多,但是本人發現,在有些對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研究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把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當成了同一項運動項目在作闡述和研究。本人練習過一段時間的街頭籃球,從中發現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甚至是傳統籃球,都有著本質的區別,並不能將他們相提並論。所以本人遂想到這樣的一個研究課題,旨在分析比較兩者之間的區別,讓人們能對這兩項運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都是剛進入中國不久,也都剛剛流行起來,在人們對兩者還沒有真正認識的前提下,不少商家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大肆將兩者拉上了商業化的道路,必定導致兩者的不健康發展。既然是兩個不同的運動項目,必定有其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可循。因此人們必須對兩者有充分的認識,方能保證兩者走上屬於自己的正確發展道路。
1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定義
街頭籃球和籃球雖說都是籃球運動,但是兩者是不同性質的籃球運動,因此兩者的定義也是不相同的。
1.1 街頭籃球的定義
街頭籃球又名「街球」,它是一種以娛樂為主要目的,集健身、休閑、表演等為一體的一項新興籃球運動形式。它是起源於美國貧民區黑人青少年經常從事的籃球游戲活動,由於運動場地在簡陋的街頭或道邊的籃球場而得名。同時,街頭籃球也被看作是傳統籃球運動的一種延伸,是籃球運動的一部分。街頭籃球既是籃球運動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hip-hop」文化的一個分支,這也就讓街球成為在當今青少年中流行的一個主體文化。但是,街頭籃球與傳統的籃球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又使得這項運動在發展的道路上呈現出獨特的特點。街頭籃球的內容豐富,其中包含有街頭比賽,鬥牛,花式籃球表演,街球音樂等內容;形式多樣,既有人數均等的一對一、二對二、三對三的對抗,也有人數不等的多對少或是少對多的對抗;規則簡明,既然是以娛樂為目的,又因其具有獨特的風格特點,參與者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規則。
1.2 三人籃球的定義
三人籃球的定義,三人籃球是在半場進行的三對三的對抗運動,是在五人制籃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體育運動項目。單從三人籃球的字面理解,就可以看出,在進行比賽或是對抗時就已經將對人數進行了規定,即三對三,因此它沒有街頭籃球那樣的隨意。加之有明確的比賽規則,可以這樣認為,三人籃球其實就類似於五人制籃球的傳統籃球運動。
2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起源
美國被看成是街球的發源地,20世紀50年代,是街頭籃球在美國發展的萌芽時期,這個時間距離籃球運動的發明晚了有半個世紀。到了60年代,成為了街頭籃球英雄輩出的年代,期間有很多街球高手誕生。而到70年代,街頭籃球在街頭文化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不斷地走想成熟,這也標志著街頭籃球從傳統的籃球運動中分離開來,成為街頭文化的一部分。
當時的街頭籃球可以說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大致的意思應該就是說,只要是出現在街頭路邊或是在公園里的籃球比賽或是游戲都統稱為街頭籃球,沒有特定的含義對街頭籃球進行詮釋,所以,那些在路邊、街角的三人籃球也就在街頭籃球的范圍之內。
筆者認為,街頭籃球的雛形應該是三人籃球。為什麼這樣說,在20世紀50年代,街球處於萌芽階段,當時的街球技術水平遠不比今日,可想而知,當時的街球技術可以說就是傳統籃球運動中運動員常用的籃球技術,還算不得真正的街球技術,當時的組織形式主要是半場三對三的模式,但也有五對五的正規比賽模式,不過這樣的組織形式在當時並不多見。而在半場的三對三的情形下,個人技術施展的空間增大,同時參與者對籃球運動的認識發生了轉變,不僅僅局限於單調的技術動作和復雜的規則之中,於是有人有意無意地將一些簡單的運球技術加以融合串聯來增加籃球運動的觀賞性或是運用一些特殊但很精彩的突破方法,同時也可表現出自己對籃球的控制能力。久而久之,參與者在運動中更加重視流暢隨意的運球,干凈利落的突破,復雜花哨的過人和瘋狂勁暴的扣籃,從此街球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斷的演繹出不同的風格特點,也就形成了大家現在熟知的街頭籃球。
與街頭籃球相比,三人籃球在組織形式上看更像是正規五人籃球的縮寫版。正規的組織方法,正規的競賽規則,正規的裁判方法等。三人籃球也並沒有脫離傳統的籃球運動而形成獨特的籃球文化,而是沿著正規籃球運動的發展軌跡在發展。在這一點上,街球就顯得「脫俗」了。
3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發展現狀
在中國,從1993年的7月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首次舉辦的三人籃球賽大獲成功之後,香港就成為了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首屆三人籃球世界錦標賽之後的32個分區賽站之一。而在我國內地,三人籃球開展最早的城市是廣州,之後隨著各個地區的商業活動也舉辦了不少的三人籃球比賽,使得剛進入我國的三人籃球運動深入人心,同時也不斷地流行起來,逐漸成為了人們主要的文化娛樂的方式,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由於三人籃球賽事的成功舉辦,更多的商家如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品牌也通過三人籃球的影響來提高知名度,並且舉辦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參與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參賽的隊伍數量也逐年增加。對街頭籃球有所了解的朋友都會發現,在舉辦三人籃球的同時,也有不少的街頭籃球的因素在裡面。在賽事活動的開幕式上,往往會出現街頭籃球的表演,但這並不能說明三人籃球和街頭籃球的性質相同,不能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在這樣的情形當中,街頭籃球的作用往往只是為三人籃球賽事服務,提高三人籃球的娛樂成分並達到宣傳三人籃球的作用,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商家所獲取的商業利益。
近幾年在國內成功地舉辦了各種關於「三人籃球」的商業化比賽,然而一些所謂的「街頭籃球」的賽事,很大的程度上沒有體現出街頭籃球的風格和本質,而是屬於三人籃球的性質,相信這一點並不能讓多數的街球手滿意。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街頭籃球和比賽的勝負聯系緊密之後,參與者就會在制定的比賽規則上受到很大的束縛,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街球手一味的追求比分,追求比賽的勝利,也就在比賽中有意識地採用最簡單和實用的技術和招式,所以,多數的街球手就很少考慮通過這種性質的比賽來充分的展現自己的控球技術和招式風格。因此在這些所謂的街頭籃球賽事中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只是關於比賽本身的激烈程度,而不是在於參與者嫻熟的控球技術和花樣表演,從而使街頭籃球的觀賞性大打折扣。
3.1 街頭籃球MIX TAPE系列
說起街頭籃球,不得不提的是MIX TAPE系列的視頻,它對中國街球的起源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從我接觸過的武漢「313」街球組織的一名成員那裡了解到,他最初認識和學習街頭籃球就是從觀看網站上的MIX TAPE系列的街球視頻開始的。
MIX TAPE與MIX TAPE TOUR這個系列的兩個專輯實際是把所有的普通的街頭籃球的賽事和AND1街頭籃球巡迴賽事,用一半專業一半不專業的拍攝手法,把所有的這些片子先剪接零碎,再用不規則的混合編輯在一起,然後加上濃厚的美國黑人街頭文化的製作設計與平面效果,以HIPHOP作為靈魂的音樂混音帶作為背景,整體就像是一張街頭籃球音樂集錦帶,所以稱之為MIX TAPE。
而在這個系列中對中國街球影響最深的兩位街球高手當屬Rafer Alston(花名Skip to my lou)和Hot Sauce。Rafer Alston是大家熟知的火箭隊的現役球員阿爾斯通,Hot Sauce則是現在在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街球高手。MIX TAPE系列的集錦帶原本是AND1用來送給每一位在AND1專賣店裡買AND1球鞋的顧客,以達到提升球鞋價格為目的,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樣的專輯在籃球界里有多大的影響。但事實就意外的發生了,這樣的籃球風格,一切極具濃厚美國街頭籃球文化的產物與感覺,很快地向全球蔓延。因此這些專輯被看作是街頭籃球的「《聖經》」。
3.2 街球組織
在很早以前就有街球組織的存在了,由於街頭籃球傳如中國的時間比較晚,所以,相對國外的街球組織來講,國內的街球組織成立的也很晚,甚至是晚了有半個多世紀。
哈林籃球隊將街球文化帶到了全世界。哈林是美國紐約的一個地名,因頂尖的街球選手大多出自於該地區,故今日的哈林已經被視為街頭籃球的代名詞。哈林有多支籃球隊,最為突出的是哈林環球旅行者和哈林巫師籃球隊。
哈林旅行者籃球隊成立於1926年,從1927年便開始了旅行表演,1948年首次走出美國,如今已到過世界上的100多個國家。1956年哈林籃球隊准備到秘魯首都利馬訪問比賽時,正值秘魯內戰不止,為此他們打算取消比賽。消息傳出去不到1小時,內戰雙方首領協商,同意放下武器,停戰4天,哈林籃球隊在秘魯的比賽表演正常進行。從這一史實,可見哈林籃球的巨大魅力。
哈林巫師籃球隊誕生於1962年,至今哈林巫師每年都在全球巡演,其足跡遍步世界各地。多年來,哈林籃球發明和推廣了花式籃球,他們將雜耍的運球,充滿想像力的傳球和扣籃,與HIPHOP音樂及詼諧幽默的舞台表演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將街球文化演繹的淋漓盡致,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一陣街球狂潮。他們用出神入化的表演詮釋著籃球運動的內涵。現今哈林籃球隊將街頭籃球表演和籃球商業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不斷的推陳出新,表演內容也根據不同的地域而改變,每次都會給球迷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哈林地區還有一個地方,即哈林區第155大道的洛克公園,全世界的街頭籃球手們把它看作是街頭籃球「麥加」和「聖殿」。
中國街頭籃球組織——街頭籃球聯盟,簡稱街盟,2002年6月1日中國街頭籃球聯盟成立,街盟望站正式運行結盟的合作夥伴有:耐克、AND1、銳步、阿迪達斯、可口可樂、體育界、灌籃雜志、上海東方網、美國EA電子游戲公司、網易等20餘家公司。可見街頭籃球發展的巨大和潛在的商機。在街頭籃球發展的同時,國內的各個城市中分屬街盟的街球組織也相繼成立。
4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特徵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一樣,都具備籃球運動的競爭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等一般的特徵,在這里要說的是除了這些一般的特徵外,兩者所具備的自身的獨特特徵。
4.1 街頭籃球的特徵
4.1.1 組織性強
組織性強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說參與街球運動的人一般會以組織的形式進行學習和交流,比如之前提到的武漢「313」街球組織,是一些志趣相投的街球手自行組織起來的一個團隊。還比如世界著名的街球組織「哈林籃球隊」、「AND1」等,還有中國有名的街球組織「街頭籃球聯盟」。第二種是說對街頭籃球比賽的組織很難。之前提到的商業化的街頭籃球比賽除外,一般進行的街球比賽只是在街球組織內部或是組織之間進行的比賽,並且比賽的規則一般是參與者自己約定俗成的「規則」,如果要組織一場真正具有街頭籃球風格的大型比賽很難。
由於街球是參與者自身意志的一種體現,所以打街球時根據人數的多少可以進行自身的調節,平衡實力,可形成多對少或是少對多的比賽形式。也可以通過其他的形式進行,比如輪流單挑或是相互進行freestyle的練習或者演練戰術和個人技術。
4.1.2 個性的展示
在街球場上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籃球來盡情的表現自己的個性,在這個沒有循規蹈矩的條件下,需要的只是靈感和激情的釋放,他們不是因為比賽而打籃球,而是更注重於球藝,把籃球玩成藝術,將音樂和籃球和諧的融為一體,使他們成為一群時尚的先鋒。熱情、奔放、動感、灑脫、時尚、張揚是街球的個性,因此街球對街球手來說是最好的內心感受的方式。籃球可以在他們的腦袋裡變的很神聖,他們也會想盡方法使得這項運動變的精彩,同時也使得自己變的讓人注意。看過街球玩家打過街球的人才會真正明白街頭籃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藝術,場上的舞蹈般的個性動作和令人眩目的球技使街球運動變成了一種魅力和誘惑。
4.1.3 內容的豐富多樣
構成街球的因素有很多,音樂、服飾、裝飾品、籃球鞋,甚至還有紋身等等。街頭籃球往往是在節奏鮮明的背景音樂伴奏下進行的,音樂的節奏感帶來的是街球手的靈感和球場的氣氛,更體現出街球的藝術性,有展示個人籃球技巧的freestyle表演,有扣籃表演,而這些都是頗具游戲性質的。與其說街球是一項運動,不如說是一種游戲。
4.1.4 比賽結果的淡化
在不受規則約束的條件下,街球手追求的不是比賽的輸贏,而是比賽的趣味性和自我的體現。看過真正街球比賽的人都會發現,即便是周圍的觀眾,也往往都是沖著比賽的精彩程度和街球手的表演,抱著一種欣賞的心來觀看的。一個精彩的過人或是巧妙的傳球都會得到觀眾和對手的喝彩,掌聲和肯定。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與者也就會把比分和輸贏看的比較淡了。
4.1.5 參與者的限制
街球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打的,特別是要得到同伴的肯定。沒有過硬的技術在街球場上是很難形成氣候的,所以街球具有排他性。同時,街球對參與者的年齡也有限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打街球的,沒有一定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是很難玩出華麗和動感的動作的。因此說街球是屬於青少年的運動。
4.1.6 街頭籃球的風格特點
街頭籃球的風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服飾、音樂、技術,這也是三人籃球,甚至是五人制籃球都無法比擬的。
4.1.6.1 服飾
街頭籃球中的服飾頗具嘻哈風格,嘻哈族的服飾,嘻哈運動用品,寬大的T恤,板褲、運動靴、棒球帽或佩戴粗粗的銀質耳環,項鏈,手環等飾物,戴墨鏡、隨身聽、雙肩包等,編發辮或者束發等,總之表現出十足的動感。
4.1.6.2 音樂
在音樂的選擇上也是動感十足的,以RAP饒舌音樂、DJ為主,節奏感很強,以配合街球運動的節奏。一般來講,這樣的音樂聽起來便可讓人產生運動慾望的那種。
4.1.6.3 技術
與傳統籃球不同,街球追求的是技術的花哨。一般來講,傳統籃球追求的是簡單但實用性強的技術,而街球追求的是籃球的隨意性和創意。因此籃球在街球手的手上往往會呈現出讓人匪夷所思的動作,也正是因為這樣,如今街頭籃球吸引了眾多的觀賞者。但不同的街球手之間所具有的打球風格也是不一樣的,其表演風格也不盡相同。
4.2 三人籃球的特徵
4.2.1 比賽條件寬松,組織簡單
三人籃球可以看作簡單化的正規五人制籃球,與正規的五人制的籃球比賽相比,三人籃球的比賽條件相對簡單,組織起來也顯得更容易些。一個完整的籃球場就可同時進行兩場三人籃球比賽,參與人數少,比賽時間短,規則簡化,在只有一個裁判和一個記錄員的條件下就可以進行。
4.2.2 個人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更加明顯
三人籃球由於在場上的人數較少,攻擊的區域相對擴大,因此個人技術更容易發揮,所以個人攻擊在比賽中的作用更加明顯。在比賽中也經常會出現美妙的配合,但是在三人籃球中,個人技術好的隊更容易取得比賽的勝利。
4.2.3 比賽具有明顯的商業化
從三人籃球在國內近幾年的發展就可以看出,目前國內的三人籃球比賽的商業化程度更加突出。很多的企業、公司為樹立企業形象,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針對目標消費群而舉辦頗具商業氣息的三人籃球比賽。在這些公司和企業當中,以體育用品、食品和飲料居多,其中的目標消費群以青少年為主,通過比賽的方式擴大影響力,從而起到誘導消費的作用。
4.2.4 比賽的偶然性大,競爭更加激烈
三人籃球的賽事中多採用淘汰制,加上比賽時間短,比賽場地小,因此競爭更加激烈。同時比賽中個人因素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比賽中充斥著非常明顯的不確定因素,因此比賽的偶然性比較大,因此懸念使得三人籃球更具魅力。
5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文化定性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雖說都是屬於籃球運動,但是由於它們的表現形式大同小異,也顯現出不同的文化定性。
5.1 街頭籃球的文化定性
5.1.1 全球邊緣文化
所謂邊緣文化,是指社會中少數非正式群體創造並認同的,流行於其群體內的亞文化。青年文化是多元的社會分層中的一元,是以青年小眾為唯一生息,傳播和繁衍的客體人群的亞文化形式,因此,它是一種邊緣文化。街球運動之所以在青年中流行,主要在於其表現出來的叛逆性、非功利性、超前性、審美性和差異化與青少年的心理特徵相吻合。其追求形式美,講求精神放鬆,融娛樂於運動之中,也正迎合了青少年精力旺盛,追求個性自由、娛樂和運動的二位一體的休閑方式。
5.1.2 青少年流行文化
街球運動是一項青少年流行文化。青少年往往是「流行」的最強力的支持者。從街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無數的青少年的關注,在世界掀起了一陣接一陣的流行風暴,並且單純的街球運動逐漸演繹了眾多具有新的風格特點的青少年文化,例如各種街球族服飾、運動裝備、hip-hop背景音樂等各種充滿嘻哈風格的街球文化受到青年的高度認可。
5.1.3 嘻哈文化
嘻哈運動文化是青少年創造的一種新的文化生存空間,它是不斷在打破舊有的不適合人性發展的文化規范與生存割據的基礎上形成的。嘻哈運動是一種流行文化符號,街頭籃球就從屬於嘻哈文化。作為運動文化,它傳遞出青少年的渴望、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時間;作為流行文化,它展現青少年的豐富個性和獨立不羈的叛逆精神;作為休閑文化,它是肯定和享受生命的表現,它能將對生命意義的體驗融於娛樂之中,將價值准則融於健康趣味中。
5.2 三人籃球的文化定性
5.2.1 競技文化
三人籃球可以看作是傳統籃球的一個縮寫形式,既然這樣,它也就具備傳統籃球的競技文化的定性。娛樂是街頭籃球的主要目的,與街球不同的是,傳統的競技籃球主要是通過訓練和比賽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雖然說三人籃球在學校里開展的不像社會中那麼激烈,但是在其不斷成熟的趨勢下,三人籃球必將成為學校競技籃球的一部分,促進課堂教學,增進健康、知識和技能,達到培養人的目的。
5.2.2 休閑娛樂文化
三人籃球也是典型的青少年休閑娛樂文化,年輕人在工作、學習之餘從事該運動,有助於年輕人發展和完善自我,提高生活質量。競技籃球運動的內容和形式的確是很吸引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職業的球員的,很多人對籃球的理解和接觸僅限於觀看籃球比賽。三人籃球作為一種新穎的娛樂手段很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符合當代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它可以協調人的精神狀態,緩解精神壓力;它也可以作為一種交際手段來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6.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的功能和影響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在功能和影響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說健身功能,娛樂功能,交際功能等,再比如在對青少年的消費觀念的影響上,但是在由於他們文化歸因的不同,他們對青少年消費觀念的影響程度卻不盡相同。
結論
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雖都是籃球運動,但兩者其實是在向不同的方向在發展,同時也是籃球文化和hip-hop文化的區別和聯系,通過對兩者的功能、特徵、文化定性、規則、發展現狀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就可以看出。街頭籃球其實就是走著與傳統籃球不同的道路,同時也是hip-hop文化的體現,相比來講三人籃球則沿襲了傳統籃球的發展道路。因此,街頭籃球和三人籃球不能等同看待,明白了其中的本質才能尋求屬於兩者各自的正確的發展道路,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兩者在自己的道路上健康的成長,同時也是推動中國的籃球事業的大發展。
⑼ 無錫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有沒有相關的論文給我參考下 給個開題報告也行啊 一個框架就可以
摘要:中學籃球是我國青少年籃球培養手段之一,也是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從籃球師資、場地情況,總學體育課籃球教材安排情況,中學籃球課余訓練情況,中學體育課籃球教材安排情況,中學生參加籃球活動情況,中學籃球課余訓練情況,中學籃球競賽和課外活動,影響中學生開展籃球活動等方面作了調查並分析,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關鍵詞:中學 籃球活動 現狀 1. 前言 素質教育對現代體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保證素質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學校體育理論工作者從理論上闡述了學校體育的發展方向、目標和突破口:以素質教育為方向,實現終生體育思想為主要目標,以體育教學領域為突破口,以體育教學模式、課程改革等為內容。這對我們學校籃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讓學生既輕松愉快,又能學好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在課後很好的開展籃球活動,這些都是學校籃球工作者應該思考的。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2.1.1常州市的鍾樓區、天寧區、新北區的8所中學。 2.1.2中學體育教師4名,及各區負責中學體育工作的專職教師和幹部4名2.2研究方法:2.2.1問卷調查:在412名學生,體育教師間開展問卷調查,獲得基本質料。 2.2.2訪問調查:走訪部分常州市各分區教育部門分管中學體育工作的專職幹部,領導和學校籃球工作者。 3. 結果分析 3.1中學開展籃球活動現狀3.1.1常州市部分區籃球師資、場地設備情況(表1)表1 鍾樓區、天寧區、新北區籃球場地、師資情況 籃球場地籃球師資 中學數場地數均數(片)體育師資籃球師資比例(%)鍾樓8182.2539410%天寧13282.1568710.3%新北15332.272811.1%合計36792.191791910.6% 從表1的調查結果看,179位體育教師中,從事籃球教學的只有19位;在36所中學中,從事籃球教學的教師均數為0.528位 從籃球場地設施情況看,3個區中學中共有79片場地,每個中學平均片場地(約2.19片場地) 這3個區的中學從事籃球教學的教師大約要2所中學採用一位,而從事籃球訓練有經驗的教師就更少了,這顯然有較大差距。這就使相當部分中學的籃球活動(包括訓練)開展不起來,原因是籃球專業師資缺乏。 由於上述的籃球專業師資力量教弱和部分學校的場地(籃球場)缺乏,因而造成籃球活動開展的困難。3.1.2中學體育課籃球教材安排情況 通過對常州市鍾樓區、天寧區、新北區的8所中學的調查發現,在這些中學的體育課上有2所沒有安排籃球教材,有6所中學體育課進行籃球教學,其中3所中學是安排中學體育教學大綱進行籃球教學,3所中學的體育課是完成部分教學大綱的籃球內容。 這6所中學體育課的籃球教材,初中作為選用教材,高中作為選項教材出現。它是有教學計劃、內容、進度、時數比例等。常州市第二中學有自編教材。由於中學體育課是以班級進行的,人數多(每個班50人左右),場地小(一般一片籃球場),器材少,所以相當的教材不能實施,教師管不過來。按教學大綱進行籃球教學的學校,主要進行運球、傳接球、原地投籃、突破、運球上籃等一些技術傳授,出現初中、高中教同樣教材的情況。對一些較難組合技術和一些戰術配合,如跳起單手投籃、搶籃板球、防守技術等技術、攻守技術、戰術,只是在少數場地較好、分班上課(一個班由2位老師上課)的 學校進行。3.1.3中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情況 從對常州市16所中學,1所職技校的412位學生的調查表明,他們對籃球活動非常喜歡(149人)和喜愛(55人)有204人,占調查學生49.3%。經常參加(168人)和參加活動(70人),占調查的57.7%。從活動的時間看,每周活動2h以上的有105人,占調查學生的25.4%。 據對鍾樓、天寧、新北區的各個體育老師的調查和主管中學體育工作的專職幹部座談情況看,他們認為:中學生對籃球活動普遍感興趣,參加活動熱情高。參加者的年齡從初二到高三,這個年齡段的籃球進入者多。從性別來看,男生更為喜歡,女生則稍差些。3.1.4中學籃球課余訓練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8所中學成立固定校隊的男隊為4隊,女隊沒有。其每周訓練3-4次的中學有2所,佔25%;每周訓練1-2次的有2所中學,佔25%;而臨時組隊為應付比賽的為2所中學,佔25%;有2所中學沒有校隊(原因為沒有專業教練),佔25%。 綜上所述,8所中學一般都有籃球場地,多的如常州市第二中學達4片標准場地,少的也有2片籃球場地。之所以有無籃球隊,主要原因是籃球專業教練隊伍方面的問題。有4所中學教練隊伍穩定,因此基本上沒有固定的籃球隊(男隊);而2所中學沒有專業教練,則造成他們沒有籃球隊。 籃球訓練情況,2所中學是為應付各種比賽而臨時組隊。其中有的參加比賽前訓練1-2次,沒有的根本不訓練,球隊組織好就直接參加比賽。而8所中學(男隊)中,每周訓練3-4次有 2所學校,這些大都是傳統學校,訓練比賽正規,有專職教練和訓練計劃安排,且場地器材有保證,隊員出席正常。還有2所中學有專職教練,但屬於一般校隊,隨意性較大。3.1.5中學籃球競賽和課外活動情況 據調查統計表明,在學校的課外活動中,以籃球為主項(3項)和以籃球為次項(2項)的有5所,佔62.5%,只有1所學校(佔12.5%)的課外活動中,有時安排,有時不安排。 中學籃球競賽活動開展很不平衡。據6所中學(主要為鍾樓、天寧)隨機調查表明:有3所中學每年組織一次全校性的競賽活動;有2所中學每學期一次全校性的競賽活動;有1所中學不組織全校性的籃球競賽活動;有2所中學經常在課外活動中組織小型多樣的籃球活動。 據鍾樓、天寧、新北區3區中學課外競賽活動情況調查來看,天寧區由於學生多,場地少,競賽訓練場地受到限制,只有1所中學每年組織一次各年級的籃球聯賽。新北區只有3所中學每年組織一次全校性的競賽活動。鍾樓區籃球競賽活動開展的還可以,每年會組織一次全校性中學生籃球聯賽,但參加隊伍也不多,各有3-4所中學報名。3.2影響中學開展籃球運動的因素從對8所中學14位體育教師的調查得出表2表2影響中學開展籃球活動的因素情況因素學生學習任務重領導不支持家長不支持學生不喜好體育經費少教師積極性差場地設備器材不足比例(%)70.1%42.8%42.8%7.1%57%14.2%28.5%影響中學開展籃球運動的因素主要有學生學習的任務重,抽不出時間(70.1%);學校領導不支持(42.8%);家長不支持(42.8%);學生不喜好(7.1%);體育經費少(57%);教師的積極性不高(14.2%);籃球場地、設備、器材不足(28.5%) 鍾樓區、天寧區負責中學體育工作的幹部認為:諸多影響開展活動的因素,首推目前學生學習負擔太重,補課太多,學生擠不出時間參加活動,特別是初三、高三這兩個年級更為緊張。鍾樓區老師還認為:由於各個學校應試愈加厲害,家長也是變本加厲請家教補課,根本不讓自己的子女參加籃球活動。而新北區老師認為主要是場地困難,只要有場地設備,用些經費問題不大。4.今後開展籃球活動的對策 4.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處理好學習與參加籃球活動的關系。4.2從中學的學校領導、班主任、體育教師和學生本人,要認識到參加籃球或其它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學生智力開展,提高文化學習成績,要合理安排好時間,做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這其中,關鍵在於中學領導的重視。4.3 充分調動中學體育老師的積極性,解決開展籃球活動中的困難,發揮其組織和指導作用,舉辦開展籃球活動所需的各種骨幹(如組織競賽、籃球裁判、籃球指導員等)的培訓班,從業務上保證開展籃球活動的需要。4.4加強中學場館建設和器材配置4.5加強師資培養,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4.6各區、縣發展傳統或重點的籃球學校,由市、區、縣有關部門給予各方面支持。可以走體(與體校)教結合的途徑,開展正規籃球訓練,大力培養籃球優秀人才。 5.參考文獻 [1]、《中學生體育生活現狀調查及體育教學改革可行性探討》 王螽慶 徐軍艷 體育與科學 2002 第23卷 第2期 48—49頁[2]、《 山東省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王必琪 李凱等 山東體育學院報 2001 第17卷 總49期 60—64頁[3]、《江蘇省經濟欠發達地區中學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陸玉林 南京體育學院報 2001 第15卷 第4期 16—18頁[4]、《試析我國高校「高水平」籃球隊的現狀與前景》 馮於安 陳招燕 中國體育科學報 1996 第32卷 第12期 53—54頁[5]、《關於浙江省農村開展籃球運動情況的調研》 徐時奎 王純琛 浙江體育科學 1997 第19卷 第3期 58—61頁 附 件 常州市區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 同學您好:感謝您能在繁忙的學習中完成這份問卷!這份問卷的目的是想了解您參加籃球活動的情況,從而為常州市區中學籃球運動的更好開展提供對策。為了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請您認真閱讀下面的每個問題,並選擇最符合您實際的答案。所有問題的答案沒有對錯或好壞之分,您的真實回答是課題能圓滿完成的保證。本文卷僅供研究所用,所有資料都將保密。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1、性別:a、男 b、女2、您喜歡籃球活動嗎? a、喜歡 b、無所謂 c、不喜歡3、您一般參加籃球活動的時間安排在:a、 體育課上 b、課外活動時 c、下午放學後 d、中午 此題可以多選,如多選,請按經常情況排序:___________4、您一般參加籃球活動的場地是:a、 學校籃球場 b、其他學校籃球場 c、居名區的籃球場d、工廠的籃球場 e、其它5、您所在學校的籃球場地數量能滿足您參加籃球活動的需要嗎? a、較多,完全可以 b、差不多正好 c、較少,不能滿足6、您所在學校領導對您參加籃球活動的態度是:a、 支持 b、不反對,但也不支持 c、反對 d、禁止參加7、您家長對您參加籃球活動的態度是: a、支持 b、不反對,但也不支持 c、反對 d、禁止參加8、您認為參加適量籃球活動對學習的影響是: a、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習 b、對學習有一定促進作用 c、沒什麼影響 d、對學習有一定妨礙 e、對學習有很大妨礙9、您現在的籃球活動對您學習的影響是: a、促進了學習 b、沒促進,也沒妨礙 c、有一些妨礙10、您參加籃球活動是因為: a、上體育課 b、自己喜愛籃球活動 c、學校要求參加 d、家長要求參加 e、受籃球明星的吸引 f、被同學朋友拉著參加 g、參加籃球活動有助於促進文化學習 h、其他原因 11、您參加籃球活動的目的: a、鍛煉身體 b、放鬆身心、緩解學習壓力 c、提高技術水平,參加籃球比賽 d、為了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e、為了認識更多的朋友 f、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 此題可多選,如多選,請按重要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有其他原因,請簡單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您們參加籃球活動時有體育老師指導嗎? a、經常有 b、偶爾有 c、沒有13、您認為體育老師在學生參加籃球活動是能起到引導作用嗎? a、能起積極作用 b、作用一般 c、不起作用 d、不知道14、如您校有籃球隊,是男隊還是女隊? a、男隊 b、女隊 c、男女隊都有 d、男女隊都沒有15、您校組織學生籃球活動嗎? a、定期組織 b、不定期經常組織 c、偶爾組織 d、從不組織 e、不知道16、您學校組織籃球活動的形式是: a、比賽 b、籃球興趣小組 c、籃球俱樂部 d、短期培訓 e、課外活動17、您學校組織的籃球比賽是: a、校際比賽 b、校籃球比賽 c、年級比賽 d、班級比賽 e、自由組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