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酒店業有哪些市場細分
1、商務型酒店
主要以接待從事商務活動的客人為主,是為商務活動服務的。這類客人對酒店的地理位置要求較高,要求酒店靠近城區或商業中心區。其客流量一般不受季節的影響而產生大的變化。商務性酒店的設施設備齊全、服務功能較為完善。
2、度假型酒
它以接待休假的客人為主,多興建在海濱、溫泉、風景區附近。其經營的季節性較強。度假性酒店要求有較完善的娛樂設備。
3、主題型酒店
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題,來體現酒店的建築風格和裝飾藝術,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圍,一般歷史、文化、城市、自然、神話童話故事等都可成為主題,如薇愛精品時尚主題酒店。
4、長住型酒店
為租居者提供較長時間的食宿服務。此類酒店客房多採取家庭式結構,以套房為主,房間大者可供一個家庭使用,小者有僅供一人使用的單人房間。它既提供一般酒店的服務,又提供一般家庭的服務。會議型酒店。
它是以接待會議旅客為主的酒店,除食宿娛樂外還為會議代表提供接送站、會議資料列印、錄像攝像、旅遊等服務。要求有較為完善的會議服務設施(大小會議室、同聲傳譯設備、投影儀等)和功能齊全的娛樂設施。
5、觀光型酒店
主要為觀光旅遊者服務,多建造在旅遊點,經營特點不僅要滿足旅遊者食住的需要,還要求有公共服務設施,以滿足旅遊者休息、娛樂、購物的綜合需要,使旅遊生活豐富多彩、得到精神上和物質上的享受。
6、經濟型酒店
經濟型酒店多為旅遊出差者預備,其價格低廉,服務方便快捷。特點可是說是快來快去,總體節奏較快,實現住宿者和商家互利的模式。
7、連鎖酒店
連鎖酒店可以說是經濟型酒店的精品,諸如莫泰、如家等知名品牌酒店,佔有的市場份額也是越來越大。
8、公寓式酒店
公寓式酒店吸引懶人和忙人酒店式服務公寓,最早始於1994年歐洲,,意為「酒店式的服務,公寓式的管理」,是當時旅遊區內租給遊客,供其臨時休息的物業,由專門管理公司進行統一上門管理,既有酒店的性質又相當於個人的「臨時住宅」。這些物業就成了酒店式公寓的雛形。
(1)中端酒店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服務及設施
酒店房間的基本設備包括床、衣櫃、沙發、一般亦設有電話、電視、鬧鍾;並有冰箱,內有各種飲料、酒類及小吃,全部需額外收費(有酒店例外),在結賬時繳付。房間亦備有熱水瓶(或電熱水壺)、水杯及速溶咖啡、茶包、奶精、砂糖等供住客免費使用。
除了十分便宜的酒店外,房內通常都設有獨立浴室,內有坐廁、浴缸及淋浴設備。現在越來越多酒店設有WIFI及互聯網接駁服務,采免費或額外收費。
等級
酒店的價格及品質,通常由其提供的服務所決定。在20世紀末開始,由於全球旅客人數大幅上升,酒店的服務水準亦有不少改善,世界各國一般都以酒店等級標准(由一星至五星)為酒店星級。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二大城市迪拜的阿拉伯塔自稱為世界唯一的七星級酒店,提供各式頂級服務、設備與國際精品品牌用品(按酒店等級標准則為五星級)。
五星級酒店是最高等級的酒店,一般包含的附屬設施也比較多,例如泳池、Spa水療中心及高級餐廳等。五星級酒店的服務水平被稱為最高級的服務,因此「五星級服務」這個詞經常出現在生活裡面,指最高級的享受和生活水平等。
㈡ 中端酒店投資前景怎麼樣
中端酒店還是很來有前景自的,以麗楓酒店為例:從2013年推出市場至今, 7年時間在全 國開業門店已超700家,算下來差不多每三天就有一個新的麗楓酒店開業。中端酒店相比自營酒店和快捷酒店,最大優勢就在於差異化和優質化。麗楓把「薰衣草DNA」與「自在感」貫穿始終,從酒店產品1.0版本的具象化薰衣草元素呈現,2.0版本更為抽象的設計運用到3.0版本對品質與自在感的雕琢,始終圍繞著這兩大要素逐層與消費者溝通。 這種差異化的體驗可以讓每個住店的人都印象深刻,這也是我看好以麗楓酒店為代表的中端酒店的重要原因之一。
㈢ 中端酒店為什麼發展企業客戶
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要想生存。必須發展資源
㈣ 什麼叫中端市場
不能叫「中端市場」而應該叫「中端產品」。
找准產品定位,中端產品一般的消費是中產階層和工薪階層,找准他們的需求和你產品的優勢。例如:有高端產品的品質和效果,但價格便宜等。不知對您有無幫助。
㈤ 中端酒店發展趨勢如何,投資價值大嗎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㈥ 漢庭的漢庭定位
漢庭酒店集團麾下有中端「全季」、標准經濟型「漢庭快捷」和百元酒店「海友客棧」。此外,漢庭剛剛收編了星程酒店,今後定位為特色化非標准中端酒店。
品牌名稱要分幾個層級:首先是企業名稱,然後是企業下屬的業務板塊品牌名稱,再次是各個業務板塊之下的產品品牌。這些名稱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完全不同。如果是單一品牌名稱,則有利於市場認知,且由於只有一個名稱,節省了很多營銷費。「但這種過於單一化的命名方式等於是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某一個產品或某一個板塊業務發生問題,則殃及整個企業。反之,假如用多品牌,則可以多元化,不同定位發展企業的各個業務板塊和產品,萬一哪個品牌出現問題,不會直接影響其他業務。當然,營銷費用肯定比較高。」 美國博斯公司全球合夥人徐滬初告訴本報記者,漢庭顯然是為了多元化策略而選擇了將集團名稱和品牌名稱分離,多品牌可減少品牌傷害風險,也可更清晰化各個品牌的定位。
當然,最關鍵的或許是漢庭更要規避經濟型酒店的局限性。
「漢庭這個名字總給人經濟型酒店的局限感,現在漢庭多元化發展後,還有中高端品牌和個性化品牌出現,這些都是有別於經濟型酒店的,因此集團必須要規避這種局限性。」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跨國公司通常會將集團和產品品牌名稱區分,以突出集團的綜合性,但有時也會故意將集團名稱改為麾下品牌名稱,關鍵看企業要突出什麼定位。
「比如數年前,美國聖達特酒店集團,其原本麾下並沒有奢華品牌,但在收購豪華溫德姆酒店後,其希望給人高端綜合酒店集團定位感,於是將集團名稱改為溫德姆酒店集團,這與漢庭集團的更名看似相反,但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明確集團的定位。聖達特借麾下高端品牌突出自己是豪華酒店公司,而漢庭則是通過與經濟型品牌『脫離關系』來強調自己的綜合定位。
㈦ 當前中國酒店行業發展的前景
不妨看看這樣一組數字——在發達國家,經濟型酒店與人口的比例一般為每萬人擁有1家以上的經濟型酒店,比如在美國這個比例為1,而在人口密集的歐洲,這個數字會更高。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型酒店的消費需求更為旺盛,如果按上述比例推算,國內經濟型酒店數量至少應保持在1.3萬家以上。實際上,截至2011年底,我國經濟型酒店總量不過6700餘家,市場缺口一半以上,其市場潛力可見一斑。正因為此,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依然吸引著各路資本的進入,行業發展繼續保持著快速擴張態勢。市場份額第一的如家表示,在未來5至10年,酒店數量將擴展到5000家;漢庭預計在2015年達到2000家;7天連鎖計劃在2014年就達到2000家。無疑,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品牌經濟型酒店邁入「千店級俱樂部」。
國內經濟型酒店兩大巨頭如家、漢庭一季度雙雙飄紅的財報——前者報虧1.03億元,後者虧損940萬。對於虧損,如家的解釋是「對莫泰的收購成本尚在消化中」,漢庭則表示「主要是受大量新開直營店爬坡期的影響」。這些合情合理的分析打消了不少投資人的擔憂,但行業整體盈利能力的下降,還是引發了對經濟型酒店全行業虧損的猜測。
經濟型酒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直接導致了行業利潤空間的縮窄,眾多品牌經濟型酒店在追求規模效應的同時,將部分市場份額轉向中高端酒店,由此正改變著當下「豪華型酒店—經濟型酒店」這一「啞鈴型」發展格局,「豪華型酒店—中檔型酒店—經濟型酒店」的新平衡狀態正在不斷演進。
中國旅遊研究院一項持續三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入境過夜旅遊者和25%的國內過夜旅遊者在旅遊住宿產品上願意選擇中端酒店,中端酒店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億人次,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型酒店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市場格局和行業基數,諸如如家、7天連鎖、漢庭、錦江之星等經濟型酒店已具備了較強的品牌效應和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在中端市場目前尚未形成強勢品牌的情況下,謀求在中端酒店上的突破與創新也恰逢其時。
㈧ 怎麼看待中端酒店發展趨勢
要知道酒店的發展很怕有局限,對於消費者來說中高檔酒店局限較多,他們更願意選擇經濟型酒店。
㈨ 什麼是中端房地產定位
應該是以經濟適用房為主體開發的房地產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