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市場調查投射法的經典案例

市場調查投射法的經典案例

發布時間:2021-03-08 04:08:47

Ⅰ 與投射測試法類似的例子

測試用例:
1、熟悉業務需求。
2、在熟悉需求的基礎上設計測試用例。
3、設計正常業務測試用例
4、設計異常情況測試用例。

Ⅱ 投射效應的表現案例

(一)在一家出版社的選題討論中,出現了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編輯們列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選題分別為:編輯A正在參加成人教育以攻讀第二學位,他選的是《怎樣寫畢業論文》;編輯B的女兒正在上幼兒園,她的選題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叢書」;編輯C是圍棋迷,他的選題是《聶衛平棋路分析》。
(二)宋代著名學者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說:「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則微笑著說:「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東坡覺得自己佔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後,蘇東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這件事,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說'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
(三)《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堯到華山視察,華封人祝他」長壽、富貴、多男子「,堯都辭謝了;華封人說:」壽、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獨能不欲,何邪?「堯說: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辭。」人的心理特徵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壽」等基本的目標,也不能隨意「投射」給任何人。
(四)在日本,洋娃娃代表著小女孩希望自己長大後的形象。芭比娃娃在日本剛推出時,在青少年眼中,胸部太大,腿也太長,藍眼睛一點也不像日本少女,因此銷售不佳。公司修正了芭比娃娃的胸部和腿,也將眼睛改變成咖啡色。兩年內芭比娃娃賣出了近200萬件。起初公司損失的失敗之處就在於公司假定了日本市場和美國市場具有相似性,在美國受歡迎的芭比娃娃在日本同樣會受到歡迎,結果卻沒有如期所至。這是忽略投射效應的後果。

Ⅲ 消費心理學中,舉例說明什麼是投射法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徵(如個性、好惡、慾望、觀念、情緒等)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如: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在騙自己;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就認為別人也都認為自己很出色……心理學家們稱這種心理現象為"投射效應"。
由於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來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
宋代著名學者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說:"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則微笑著說:"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東坡覺得自己佔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後,蘇東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這件事,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說'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
由於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慾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是,人畢竟有差異,因此推測總會有出錯的時候。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堯到華山視察,華封人祝他"長壽、富貴、多男子",堯都辭謝了;華封人說:"壽、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獨能不欲,何邪?"堯說:"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辭。" 人的心理特徵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壽"等基本的目標,也不能隨意"投射"給任何人。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常常錯誤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喜歡,總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的吃一些飛醋;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

Ⅳ 在市場調研中,定性小組座談會里所使用的拼圖法(一種投射技術)是如何操作的呢

為了了解廣告品牌的形象,可用投射技術的拼圖法。其做法是從雜志中剪出回許多圖片答,請被訪者根據自己對被測廣告品牌的印象選出圖片來拼圖,並詢問為什麼選擇這些圖片,為什麼這樣擺放,然後根據所有被訪者的結果來分析品牌形象。投射測驗的定義:「要受試者去猜想主試者在想什麼的稱客觀測驗;當主試圖猜想受試者在想什麼的稱
投射測驗一種調查消費者隱性動機的心理測驗技術,包括聯想技術、構造技術、完成技術和表露技術等內容
1.圖片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特定的,主要是看受測者的反應。
2.受測者的心理傾向。如對品牌的心裡傾向及其企業行為及廣告對人的影響(喜歡討厭等)。

想要全面了解可以去賣或下 投射技術 這本書學習一下

Ⅳ 請說出五種市場調研的方法,並對五種方法從概念,優缺點,適合性等方面做簡單的

一、是傳統的電話咨詢訪問。伴隨時代的發展,先進科技的出現,電話也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通信設備。傳統的電話訪問就是按照本名單,選擇要調研的對象,撥通電話,咨詢相關的問題。然後調研人員積累通話記錄,然後就是總結整理的。
二、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在發達的國家,特別是在像美國這些打過架,集中在某一中心地點進行的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比傳統的電話訪問更為普遍。目前在國內有少數調查公司採用。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使用一份按計算機設計方法設計的問卷,用電話向被調查者進行訪問。計算機問卷可以利用大型機、微型機或個人用計算機來設計生成,調查員坐在CRT終端(與總控計算機相聯的帶屏幕和鍵盤的終端設備)對面,頭戴小型耳機式電話。
三、入戶訪問入戶訪問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就是調研人員被調查者的家中或工作單位進行訪問,直接與調查者接觸。
四、攔截訪問攔截訪問是指在某個場所(一般是較繁華的商業區)攔截在場的一些人進行面訪調查。這種方法常用於商業性的消費者意向調查中。攔截面訪的好處在於效率高,但是,無論如何控制樣本及調查的質量,收集的數據都無法證明對總體有很好的代表性。這是攔截訪問的最大問題。
五、小組(焦點)座談小組(焦點)座談(Focus Group)是由一個經過訓練的主持人以一種無結構的自然的形式與一個小組的被調查者交談。主持人負責組織討論。小組座談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傾聽一組從調研者所要研究的目標市場中選擇來的被調查者,從而獲取對一些有關問題的深入了解。這種方法的價值在於常常可以從自由進行的小組討論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
六、 深度訪談法深度訪談法是一種無結構的、直接的、個人的訪問,在訪問過程中,一個掌握高級技巧的調查員深入地訪談一個被調查者,以揭示對某一問題的潛在動機、信念、態度和感情。比較常用的深度訪談技術主要有三種:階梯前進、隱蔽問題尋探以及象徵性分析。深度訪談主要也是用於獲取對問題的理解和深層了解的探索性研究。
七、投影技法
所謂投影技法是一種無結構的非直接的詢問形式,可以鼓勵被調查者將他們對所關心問題的潛在動機、信仰、態度或感情投射出來。在投影技法中,並不要求被調查者描述自己的行為,而是要他們解釋其他人的行為。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被調查者就間接地將他們自己的動機、信仰、態度或感情投影到了有關的情景之中。因此,通過分析被調查者對那些沒有結構的、不明確而且模稜兩可的"劇本"的反應,他們的態度也就被揭示出來了。劇情越模糊,被調查者就更多地投影他們的感情、需要、動機、態度和價值觀,就象在心理咨詢診所中利用投影技法來分析患者的心理那樣。和心理學中的分類一樣,投影技法可分成聯想技法、完成技法、結構技法和表現技法。

Ⅵ 市場策劃專家余辛成功經典案例披露

(本文發表在《銷售與市場》雜志 2008年02月 原題:新聞在市場營銷中的一次成功應用 作者:余茂生 余辛)

前言:2010年7月9日,在整理自己10來年的營銷案例時,無意中發現該案例被策劃專家舒國華/劉一秒老師作為炒作的經典案例在北京IT峰會上宣講,舒老師對我這個案例進行了高度評價。在此我向舒國華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成都一個新成立的科技公司,動用不足10萬元的資金,調動員工10人。在從來沒有涉足過競爭激烈的數碼行業的情況下,是如何在短短的2個月內打開手錶式U盤、MP3市場的?

傳統媒體刊發這些新聞後,網路媒體也紛紛刊載。有新浪、SOHU、人民網以及東北、華東地區的眾多地方性網站。

更沒有想到的是sina.com、人民網、SOHU網等近10來家網站也轉發了這個新聞。 從這些網站引用的消息來源看,一是來源於根據成都當地的報紙新聞,二是來源於青島、杭州、上海等地的報紙媒體刊發播放。也就是說,這個新聞事件已經遠遠走出成都,遠播祖國各地了。

以上媒體在報道新聞的同時,成都有兩家報紙懷疑是商家炒作,有一家認為是鄭重尋人,後面還有故事。另外幾家說「繼續跟蹤報道」。這個結果,完全達到並且超出了預期的效果。特別是新浪網、SOHU、人民網等著名門戶網站刊載,更是我們意料之外。

由於我當時沒有經驗,習慣中規中矩的工作,害怕出頭露面,也擔心無法控制輿論發展方向,活動沒有繼續深入開展,來了個「硬著陸」。

五、常用SP手段馬上跟進,以保證新聞媒體給該公司創造的良好市場氣氛不被浪費。

六、後記:

有行業人士計算:這兩個製造新聞的活動給公司節約廣告費300萬元以上。該公司也通過此「新聞營銷」的辦法,使公司「一炮走紅」,很多下游經銷商主動到公司來洽談業務。很多終端賣場也給我們提供了大量支持。兩個月內完全達到了我們的預定目標。我們終於在成都的數碼產品行業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該活動也有不足,最大的不足是我膽量太小,不敢應約面見記者,失去了進一步引導輿論,增加公司和產品的曝光率,把活動進一步導入高潮的大好時機。

其次是廠家沒有得到代言人的進一步支持,使我們害怕引發訴訟而停止了該活動。

不過,該案例也說明,實力弱小的企業要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取勝,借媒體的力量為我所用,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策劃網上找到了這個,好像還有幾篇,你自己可以去找找,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推薦幾個近5年的經典營銷案例體現市場定位策略的案例

你可以在網上搜索更多 這只是參考
大眾市場定位的傑出代表:福特公司

當被問到「是誰發明了汽車?」這個問題時,許多人都會回答:亨利·福特。這個普遍的誤解正是對亨利·福特的贊美——是他使千千萬萬人擁有汽車的夢想成為可能。雖然人們普遍承認汽車是在歐洲發明與誕生的,但在19世紀末,有許多美國和歐洲的實驗者們同時在努力實現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擁有所有的榮譽,因為是他使汽車不再遙不可及。他的指導原則是:「我要製造一輛適合大眾的汽車,價格低廉,誰都買得起」。正是亨利·福特的這種遠見和激情促成了福特汽車公司的誕生。

在美國工業由手工作坊向工廠製造生產的過渡中,享利·福特首創世界上第一條大規模流水作業生產線,為現代發達的工業生產奠定了基礎。他發明的物美價廉的T型車,一舉打開了新興的汽車業市場,為美國迅速步入汽車時代做出了貢獻。為此,在美聯社所做的美國獨立200周年20件大事的民意測驗中,享利·福特和他的汽車公司名列第10,與宇航員登上月球,原子彈爆炸成功相媲美,為全世界所矚目。

1.定位大眾市場。

100年前,汽車業傳統的做法幾乎無一例外是面向較為富有的階層,福特公司1906年推銷的新型汽車也是這樣一種「奢華型」產品——車體笨重,且多為定製,非一般人的財力所及。這時,福特公司推出八種車型,分別用八個不同的字母標示,設計有別,價格各異。同時,他們提高了售價,最便宜的車售價為1 000美元,最高的為2 000美元。這一變革帶來了災難性的結果,銷售數量猛然下降,利潤僅10萬美元,為前一年度的1/3。滯銷震驚了亨利·福特,他不得不再易其轍,轉為薄利多銷。次年,公司降低了售價,生意又魔術般地回升了。盡管當時全國性經濟蕭條已經露頭,但從1906年下半年到1907年底這一段時間里,福特汽車的顧客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他生意紛紛倒閉,而福特公司卻盈利125萬美元。及時的政策變動,獲得如此成功,主要歸功於亨利·福特本人。

亨利·福特開始夢想建造一種既簡單又堅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車。1908年初,亨利·福特製定了一個劃時代的決策,公司宣布從此致力於生產標准化,只製造較低廉的單一品種。實際上這項方案在亨利·福特腦子里已醞釀了數月,甚至可以說數年之久。這種生產方針已有盈利的先例。該公司1906年至1907年的生產無疑地證明,產品價格越低,利潤越大。因此,轉而生產統一規格、價錢低廉、能為大眾所接受的車輛從根本上講是明智之舉,從銷售、盈利相結合的角度看,這個決定只是將昔日的最佳實踐固定下來。

亨利·福特的夢想之車就是T型車。T型車渾身上下找不到一絲裝飾或華而不實之處,百分之百地實用。這正是亨利·福特所希望的樣子。它的車體輕,堅固而不求其外表美觀,而專在性能上刻意求精,普通人也買得起。T型車去掉了所有的附件,以850美元一輛出售,規格一致,的確像「別針或火柴」一樣。

T型車一投產就受到廣泛的歡迎。它無須推銷,自有主顧,其原因不言而喻。它之所以躍居當時各類汽車之首是因為農民正需要這種車,普通人又都買得起。它的機械原理極為簡單,任何耐心的外行人都會很快地掌握。而且,當時的車輛包括T型車在內,都面臨征服馬車時代遺留下來的路面的難題。一般的汽車都經受不了危險的小路和平原各州土路復雜路面的考驗,而T型車的每一個零件都是針對這種情況設計製造的。與當時其他類型汽車相比,T型車具有經久耐用、構造精巧和輕盈便利的優點。這種車底盤較高,可以像踩高蹺那樣通過亂石遍布或類似沼澤的路面,具有能穿越沙地、腐土和泥潭的優良性能。

福特汽車公司這一時期的盈利情況也證明福特關於生產廉價車的決定是無比明智的。T型車僅用一年時間就躍居暢銷車之首,成為第一號盈利車。這一年出售了1.l萬輛,在銷售量和利潤方面均超過其他汽車製造商。大眾化產品策略為福特公司贏得了巨大的市場發展機會,其實可以說是亨利·福特造就了美國汽車市場。

為適應汽車需求量的劇增,天才般的亨利·福特潛心研究生產流程,開發出產品生產線。依靠良好的產品市場和高效的流水線作業,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車公司的最低日薪為5美元——幾乎兩倍於當時的最低日薪,震驚了全世界。亨利·福特認為,既然已經能夠大批量生產價格低廉的汽車,如果員工們能夠買得起的話,就可以賣出更多的車。他相信一個8小時工作日5美元的報酬是他所做的削減成本的最佳舉措。他說:「可以找到創造高工資的生產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顧客的數量。」

2.順應市場。

隨著美國汽車市場的成熟、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專業,福特公司適時調整了產品組合。當時的消費者需要更為豪華、動力更為強勁的汽車。福特汽車公司的下一個產品——於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發動機正好滿足了這兩種需要。福特汽車公司首次成功地將V-8缸體鑄為一體,這比他的競爭對手學會造出可靠的V-8發動機早了許多年。同時福特汽車及其強大的發動機成為注重汽車性能的美國人的最愛。

二戰期間,福特公司為適應戰時需要,轉產飛機發動機等產品,由埃德塞爾·福特發起的龐大的戰時計劃,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一共製造了8 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轟炸機、57 000台飛機發動機以及超過250 000台坦克及其他戰爭用機器。在二戰中,福特公司的傑出表現為其贏得了口碑,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戰結束後,民用汽車市場迅速膨脹,為適應新的市場需求,福特公司推出新車型。1948年6月8日,福特汽車1949款車型在紐約隆重推出。這輛側身平滑光潔的福特1949款汽車擁有獨立前懸架和可開啟的新型後角窗;車身與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種創新,為日後的汽車設計設立了標准。福特1949款給了福特汽車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奪回亞軍寶座以強大的動力。1949年,福特公司大約銷售了807 000輛汽車,盈利由前一年的9 400萬美元上升到1.77億美元。這是自1929年以來創下的最高汽車銷售記錄。

憑借良好的先發優勢,福特公司致力於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從而取得了市場競爭中的利器——價格優勢。

亨利·福特二世的戰後重組計劃使公司迅速恢復了元氣,並使之進一步推出了擴展計劃,最終在美國成立了44個製造廠、18個裝配廠、32個零件倉庫、2個大型試車場和13個工藝開發和研究機構。

Ⅷ 因為市場調查做得好而成功的例子舉一個就行

吉利公司市場調查的成功案例
男人長鬍子,因而要刮鬍子;女人不長鬍子,自然也就不必刮鬍子。然而,美國的吉利公司卻把「刮鬍刀」推銷給女人,居然大獲成功。
吉利公司創建於1901年,其產品因使男人刮鬍子變得方便、舒適、安全而大受歡迎。進入20世紀70年代,吉利公司的銷售額已達20億美元,成為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然而吉利公司的領導者並不以此滿足,而是想方設法繼續拓展市場,爭取更多用戶。就在1974年,公司提出了面向婦女的專用「刮毛刀」。
這一決策看似荒謬,卻是建立在堅實可靠的 的基礎之上的。
吉利公司先用一年的時間進行了周密的市場調查,發現在美國3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65%的人為保持美好形象,要定期刮除腿毛和腋毛。這些婦女之中,除使用電動刮鬍刀和脫毛劑之外,主要靠購買各種男用刮鬍刀來滿足此項需要,一年在這方面的花費高達7500萬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婦女一年花在眉筆和眼影上的錢僅有6300萬美元,染發劑5500萬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有潛力的市場。
根據 結果,吉利公司精心設計了新產品,它的刀頭部分和男用刮鬍刀並無兩樣,採用一次性使用的雙層刀片,但是刀架則選用了色彩鮮艷的塑料,並將握柄改為弧形以利於婦女使用,握柄上還印壓了一朵雛菊圖案。這樣一來,新產品立即顯示了女性的特點。
為了使雛菊刮毛刀迅速佔領市場,吉利公司還擬定幾種不同的「定位觀念」到消費者之中徵求意見。這些定位觀念包括:突出刮毛刀的「雙刀刮毛」;突出其創造性的「完全適合女性需求」;強調價格的「不到50美分」;以及表明產品使用安全的「不傷玉腿」等等。
最後,公司根據多數婦女的意見,選擇了「不傷玉腿」作為推銷時突出的重點,刊登廣告進行刻意宣傳。結果,雛菊刮毛刀一炮打響,迅速暢銷全球。
這個案例說明,市場調查研究是經營決策的前提,只有充分認識市場,了解市場需求,對市場做出科學的分析判斷,決策才具有針對性,從而拓展市場,使企業興旺發達。

Ⅸ 投影法的市場營銷之投影法

市場營銷調研中定性研究方法中的其中一種。投影法的關鍵特點是先展示給應答者某種模糊的、非結構性的物體、情形、語句或人,並請他作解釋。

閱讀全文

與市場調查投射法的經典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品市場推廣方案計劃書 瀏覽:239
善電子商務中物流配送發展的對策 瀏覽:903
關於扶持市區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 瀏覽:961
信任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96
商標注冊電子商務 瀏覽:729
手機銷售促銷活動 瀏覽:558
電子商務戰略分析工具 瀏覽:540
產品促銷全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
鄉黨建工作年中培訓方案 瀏覽:214
電子商務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瀏覽:297
幼兒園教師教工手冊培訓方案 瀏覽:616
科普活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47
名媛會策劃方案 瀏覽:333
觀摩會活動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889
新產品上市策劃方案撰寫 瀏覽:344
青島至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23
實訓教師培訓方案設計 瀏覽:672
贛教通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834
上海天電子商務 瀏覽:17
麵包店夏季促銷活動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