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兩個企業戰略案例分析題
1、戰略管理的要素包括哪些?
一、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論
(一)成本管理的對象
(二)成本管理的目標
(三)成本管理環節
(四)成本管理的功能
二、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實分析
(一)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滯後
(二)成本管理觀念落後
(三)成本管理方法陳舊
(四)企業內部成本管理主體的確立失誤
(五)不良利益動機驅動導致成本信息失真
(六)分工過細,人力資源浪費嚴重
三、強化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樹立企業成本管理的系統觀念
(二)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三)引入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四)企業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當的成本控制方法
(五)增強成本觀念,實行全員成本管理
(六)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
(七)採取措施保證成本信息有效
(八)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九)進行工作流程的整合減少不必要的分工
(十)加強市場調查和信息反饋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2、LG的戰略類型是什麼?
LG 的戰略類型主要是從經營方面和在管理方面
LG在核心技術和設計經營方面無疑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3、LG的戰略轉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要想創業就要有自己的戰略方針、有自己的計劃、有獨自的核心技術、自己的管理方案、自己的經營方式等。要想創業還有很多啊!
Ⅱ 三星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
三星理念
1、三星的使命: 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
2、三星的經營理念: 以人才和技術為基礎 創造最佳產品和服務 為人類社會作貢獻
3、三星人的精神: 與顧客同在 從顧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與顧客結成利益共同體 通過為顧客創造價值,滿足顧客的需求,實現顧客的夢想,達到三星與顧客共同成長的理想狀態 向世界挑戰 提升境界,思考世界中的三星 放眼全球,瞄準國際領先企業 增強自信,勇奪世界第一 創造出未來 世界的未來——提高人類工作與生活質量 組織的未來——實現成為世界超一流企業的公司追求 自己的未來——取得成就,實現未來
4、三星新經營哲學: 危機意識、認識現實、反省過去 變化從我做起:人性美、道德美、禮儀規范、行為規范 同一方向 重質經營 信息化、國際化、復合化
5、三星六大價值觀——競爭力源泉 重視人才,人才第一 基於健全的危機意識的自我創新 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 放上一條鯰魚 永遠創新,力求變革 強調責任的自主經營 合理思考和合理行動 廉潔健康的工作作風:作純正的三星人 堅持一個方向,實現團隊協作
6、三星服務理念: 與顧客保持最緊密的關系 為了滿足顧客而竭盡全力 讓顧客享受最完美的售後服務
7、三星人事管理原則: 冷靜的判斷——因才施用,以正確的數據為基礎進行冷靜的判斷; 公正的審查——消除一切地緣、血緣、學緣等因素,達到對人的公正認識; 慎重的決定——為防止可能發生的失誤,在作為決定之前要經過深思熟慮。
Ⅲ 三星手機營銷策略
產品策略
產品不僅是企業生產的結果,也是企業面對客戶的最直接方式,讓企業的產品更能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形成更大程度的滿足,這就是產品策略的本質,而這種策略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即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後。首先,在產品生產前,企業就必須就產品進行市場定位計劃,明確自己的產品所面對的社會消費群體或潛在的消費群體,在此基礎上完成對產品的樣品進行製作,為投入生產做好准備。其次,在產品生產中,這個環節表面上看並不一定可以幫助產品實現價值達成,但是在整體的產品策略來說,生產環節是提高產品附加值和保證產量的關鍵,在於提供足夠的技術和工藝實現設計中的產品價值。最後,在產品生產後,將產品推向市場即使進入價格、渠道、促銷環節並不意味著產品策略的結束,在這一階段企業還要為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後期服務做好准備。
2價格策略
在產品完成生產推向市場前,企業還必須為產品在市場上確定其交換價值即價格,在制定價格之前必須完整地考慮各個方面從多個角度綜合考量才能最終制定出一個合理的價格,使得產品具有更強的市場價格競爭優勢。在做到合理定價時,應該從成本、目標、市場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後形成最終價格:成本方面,企業從事商品生產的直接目的就是實現盈利,而且是盡可能大的盈利,因而在投入成本時,都會盡可能地壓縮,然後不論怎麼壓縮都還是有一定的成本基數,這個基數就是不可變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和;目標方面,這是企業在銷售之前早已制定好的盈利計劃,其中包含了產品產量、銷售量、市場拓展等因素,在戰略上實現盈利的重要手段;市場方面,產品的定價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才有可能實現自身的價值特別是需要就客戶在價格上,所呈現的心理承受力盡心研究。
3渠道策略
當下,在市場營銷策略的實施上,人們愈加偏向於對銷售渠道的研究和改善,因為渠道策略是產品和消費終端之間的對話,也是構建產品銷售價值實現的重要環節。針對渠道策略的變革非常快,從最初的「金字塔」逐層等級模式,日漸變得更加趨於「扁平化」「網格化」。
1.1.4促銷策略
促銷策略在產品營銷策略中,地位比較低,更大程度上來說,它更像是一種手段,並且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需求、購買力等具象性的方式。在促銷環節中,大多數的企業會選擇以主動或被動的態度去面對,被動促銷的手段主要以「點對點」「人對人」的形式面向消費者,而主動促銷的手段則是以一種間接的形式去開展,尤其是通過公眾媒體向消費者傳遞信息的形式。
Ⅳ 三星集團的分析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包括26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19.6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集團旗下3家企業進入美國《財富》雜志2003年世界500強行列,其中三星電子排名第59位,三星物產第115位,三星生命第236位。2003年三星集團營業額約965億美元,品牌價值高達108.5億美元,在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25位,連續兩年成為成長最快的品牌。集團旗下的旗艦公司 -- 三星電子在2003年《商業周刊》IT百強中排名第三,曰益成為行業領跑者,其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很多業內傳統巨頭。三星有近20種產品世界市場佔有率居全球企業之首,在國際市場上彰顯出雄厚實力。以三星電子為例,該公司在美國工業設計協會年度工業設計獎 (In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簡稱IDEA)的評選中獲得諸多獎項,連續數年成為獲獎最多的公司。這些證明三星的設計能力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平。2003年三星在美國取得的專利高達1313項,在世界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九。
創立初期 1938 年 3 月 1 曰,三星前任會長李秉喆先生以 3 萬韓元(按當今匯率約為人民幣 200 余元)在韓國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會」。早期三星的主要業務是將韓國的干制魚、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國的北京及滿洲里。不久之後,三星又建廠開始了麵粉和糖的生產及銷售。 1948 年,三星將辦公地點轉移到了韓國首都漢城市,並成立了「三星物產」公司。「三星物產的成立標志著三星開始正式展開國際貿易業務。在企業氛圍還向對保守的當時,三星讓員工參與投資及利潤分成,並對有功除成績的員工進行獎勵,三星與眾不同的管理風格開始聞名韓國。
為支持恢復韓國經濟而步入生產領域 1945 年韓國擺脫了曰本的統治,但是當時的韓國經濟由於社會和政局的動盪不安而變得極不穩定, 1950 年開始的南北朝鮮戰爭更是給韓國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正在穩健發展中的三星由於戰爭幾乎喪失了全部財產,但是三星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 1951 年三星將公司轉移到了韓國東南部的港口城市 -- 釜山,並成立了三星物產株式會社。在韓國物資極度緊缺、各種生活必備品嚴重依賴進口的當時,三星為了幫助恢復、發展韓國經濟,實現其「事業報國」的理念,開始了在生產領域的發展。 1953 年,三星建立了「第一製糖」,結束了韓國白糖依賴進口的歷史;1954 年三星成立了「第一毛織」,開創了韓國 韓國自產布料的時代。 這些基礎消費品自給的實現為韓國經濟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 50 年代中期,大多數韓國公司還是通過學校,家庭和親戚中的關系僱傭員工。三星率先建立了公開招聘的人事制度,並努力提高勞動效率、改善員工福利。
進軍電子行業,追求業務拓展 20 世紀 60 年代初,韓國政局的動盪仍舊嚴重影響著社會和經濟發展。三星也因此而經歷了很多困難。 盡管困難重重,以興國為己任的三星還是准備一新以再次重建韓國經濟。 1969年,三星電子正式成立。根據當時李秉喆先生的分析,從技術、勞動力狀況、 附加值、出口預期等方面考慮,電子業是最適合於韓國國情的行業。從三星電子在世界半導體領域的成功來看,他當時再正確不過了。 此外,三星還成立了韓國化肥生產公司,努力實現韓國化肥的自給。三星開始追求在幾大主要工業領域的擴張並開始成為韓國企業的領導 。從這時起,三星不僅專注於企業經營,也開始著眼於韓國社會教育和文化的發展。 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到大丘和成均館大學以的人才培養。為了回報社會,1964年1月三星建立了三星獎學會。在1965年4月又成立了三星文化財團並開始在韓國社會和文化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進入化學和重工業 1962到1972年,韓國經濟實現了持續的高速增長。1973年韓國==為了推動經濟進一步發展,實現高度的經濟獨立,決定鼓勵重化工業發展。三星響應==號召,為韓國重工業、化學和石油等幾個未來戰略性工業領域奠定了基礎。1973年8月,三星提出了「第二個五年管理計劃」,對重工業和化學產業進行了集中投資,並決定設立造船部。三星還成功實現了紡織品從原料到終端產品生產的一體化。 1974年,三星重工業公司成立;1977年,三星造船廠和「三星精密」(三星Techwin的前身)。70年代初期,三星開始生產電視、錄象機等家用電器並開始進入國際市場。1974年,在收購了韓國半導體公司50%的股份後,開始了三星電子在半導體領域的神話。
Ⅳ 簡述五種企業營銷觀念的特點,實質,及適用的條件
1、生產觀念,又稱生產導向。這是一種傳統的、古老的經營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以生產為中心,以產定銷,從擴大生產中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這種觀念適用於以下兩種條件:一是市場商品供應短缺,供不應求;二是單位成本高、售價高,因而銷路不暢的產品,必須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降低成本、擴大市場。
2、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歡迎質量最優、性能最好和特色最多的商品。因此,企業只要致力於提高產品質量,就一定能暢銷和獲利。
這種觀念適用於商品經濟不甚發達的時代。
3、銷售觀念。本世紀20年代末,西方國家市場形勢變得愈來愈嚴峻,特別是"大蕭條"時期,大量產品供大於求,銷售困難,競爭加劇。
銷售觀念主張強化推銷的觀念,強調運用推銷技巧,千方百計誘使消費者購買更多產品,而不顧其是否真正需要。
4、市場營銷觀念。這是一種與上述幾種觀念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經營思想,雖然在很久以前它就開始萌芽,但直到本世紀50年代中期在美國新的市場形勢下才得以形成並迅速獲得推廣和發展。市
場營銷觀念是一種以顧客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經營哲學,它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看作是一個不斷滿足顧客需要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製造或銷售某種產品的過程。
5.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一種補充和修正的市場營銷觀念。強調企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和勞務,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個別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費者總體和整個社會的長遠利益。
企業要正確處理消費者慾望、企業利潤和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矛盾,統籌兼顧,求的三者之間的平衡與協調。
(5)三星企業營銷觀念分析擴展閱讀
我國市場營銷觀念的樹立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階段。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 我國市場的基本特徵是商品的嚴重不足, 企業無需關心產品的銷路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 大多數工商企業都是以生產觀念作為經營的指導思想, 企業根本不了解顧客的需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不斷深入的體制改革, 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 從而引起市場商品供求狀況的巨大變化, 一些價格高又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賣不出去了, 這就促使企業重視推銷、注重廣告,逐步奉行推銷觀念。
進入20 世紀90 年代,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許多產品逐步完成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市場競爭日益加劇, 我國的企業開始樹立市場營銷觀念。
但是,從目前來看, 我國企業營銷觀念與國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 比發達國家市場營銷觀念的建立要晚40到50年的時間。
(2)不同地點、不同企業發展不均衡。
(3) 對市場營銷觀念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Ⅵ 三星手機在中國營銷戰略的背景分析
1.三星電子於1969年在韓國水原成立,目前已成長為一個全球性的信息技術領導者,在回世界答各地擁有200多家子公司。
2.三星電子的產品包括家用電器(如電視、顯示器、列印機、冰箱和洗衣機),和主要的移動通信產品(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此外,三星還是重要電子部件(如DRA和非存儲半導體)領域值得信賴的供應商。
3.三星承諾創造並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此提高全球客戶的生活便利性並踐行更加智能的生活方式。三星致力於通過不斷創新來改善全人類的生活。
Ⅶ 三星企業內部管理分析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三星風格 美國式管理+日本式生產
如何在新的一輪回國內外競爭中持答續不斷地創新和變革,增加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效率,在世界上真正打造中國企業的品牌,是每個中國企業家當今所遇到的嚴峻問題。而答案,必須要以一種全新的國際視野來思考。
在參觀中,我們發現三星集團在李建熙會長領導下的企業變革不僅僅讓三星人在思維上、目標上、戰略上向國際化企業邁出了一大步,三星的管理模式也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
作為國際品牌企業,三星已經從一個強調內部提拔培養幹部,鼓勵員工和諧,追求穩定就業,習慣於家長式領導風格的日本式管理模式轉型為重視人才、強調速度、執行績效、不斷創新的美國式的管理模式。但與此同時,三星卻在生產模式上保持了日本式生產的風格:重視質量,精益求精。
Ⅷ 選擇一個企業分析該企業的營銷觀念,優點缺點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一個企業的營銷觀念,優點在於企業思維的先進性,而缺點在於管理的鬆懈。
Ⅸ 運用市場營銷學分析三星手機爆炸事件
據媒體報道,三星將Galaxy Note 7的召回歸咎於如下事實:在部分手機上,由於隔膜有缺陷內,原本不能容互相接觸的電池陰陽兩極觸碰到一起,出現短路現象,導致電池異常發熱,並最終發生燃燒和爆炸
補償方案: 三星此次由於Note 7召回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會進行補償。
如果你選擇退貨:會按照原購買價格全額退款,另外提供200元補貼。
而你如果選擇換貨的話,就是說你退貨後再購買三星智能手機。選擇購買Galaxy S7 edge/S7時,三星電子將額外提供400元補貼(本身兩者的差價就在300元);選擇購買其他三星智能手機時,三星電子將額外提供100元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