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利絞股藍的生產情況
安康自古以來就盛產中葯材,歷史上被稱為「中葯材之鄉」。《唐書·地理志》就
有金州杜仲、秦艽、黃柏等葯材作為「貢品」的記載。鎮坪的黃連、紫陽的厚朴、嵐皋的杜仲、平利的八仙黨參等地道中葯聞名遐邇。200多年前這里就是「山中葯農過半,葯商絡繹不絕」。據中草葯資源普查,全市中草葯種類1299種,總數佔全省53%以上。屬於2000年版《中國葯典》收載的中葯材290種,占《葯典》中葯總數的68.4%。絞股藍、葛根、黃姜、黃連、當歸、杜仲、淫羊藿、葉下珠、黃柏、厚朴、麝香、蜈蚣、熊膽、桔梗、秦巴硒菇、玄參、獨活、雲木香、川牛膝、豬苓、魔芋(葯食兩用)等產量居全省首位。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平利縣著手絞股藍系統研究開發工作,先後攻克了野生馴化、無性快速繁殖、病蟲害防治和科學採收等一系列人工栽培難題,研製出絞股藍茶、飲料、葯品等系列產品,隨著中國加入WTO,為讓絞股藍打入國際市場,平利縣加快了建設中國絞股藍第一縣的步伐,成立了由縣長掛帥的領導小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吸引安康正大和北醫大制葯有限公司投資500餘萬元,在城關、長安兩鎮建設GAP葯源基地,扶持組建了農盛、五和、國彩等3個絞股藍龍頭企業和25個加工企業,實行訂單生產,建成2萬畝國家級絞股藍標准化示範基地。同時,建立完善了技術研究、技術推廣和標准化監測三大體系,成立了技術研究課題組,形成了以縣絞股藍中心為龍頭,縣、鎮、村三級為紐帶的技術推廣網路,培育出11個新品系,起草的無公害絞股藍系列7項標准被發布為省級地方標准,填補了陝西省執行標準的空白,成為中國發布的第一項絞股藍省級地方標准。此外,他們實行政策傾斜,累計投入700多萬元扶持絞股藍發展,召開現場會、培訓會200餘場次,培訓技術骨幹、示範大戶10000多人次,印發技術資料20000餘份,標准化種植普及率達95%以上,創造出畝產鮮草5000公斤的奇跡。2005年6月,「國家專利產業化工程」試點基地項目在陝西平利正式啟動,平利絞股藍產業基地成為中國十大基地之一,該縣絞股藍連獲三項殊榮:絞股藍標准化示範區通過國家驗收;有機絞股藍茶獲國家認證;絞股藍成為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絞股藍產品以純天然、無公害和富含微量元素走俏日本、北京、廣州等市場,年銷售量達500噸,實現產值4000餘萬元,僅此一項可為農民年人均增收170元,成為促農增收的新亮點,先後獲得曼谷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設備展覽會銀獎、陝西省第三屆技術成果交易洽談會金獎、首屆中國楊陵農科城技術成果博覽會金像獎。
⑵ 絞股藍種植
選地
整地宜選山地林下或陰坡山谷種植。一般土壤均可種植,但以肥沃疏鬆的砂壤土為好。每畝施農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翻耕耙細,作成1.3米的畦,也可利用自然山地開畦種植。
繁殖方法
生產上常用根莖分段繁殖和莖蔓撲插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l)根莖繁殖於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進行,將根莖挖出,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小段l-2節,再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開穴,每穴放入1小段,覆土約3厘米,裁後及時澆水保濕。
(2)扦插繁殖一般5-7月,植株生長呈現旺盛時,將地上莖蔓剪下,再剪成若干小段,每段應有3-4節,去下面2節葉子,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斜插入苗床,入土1-2節,澆水保濕,適當遮蔭,約7天後即可生根。待新芽長至10-15厘米時,便可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育苗移栽。
(3)種子繁殖可採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於3月中、下旬,按行距30-40厘米開淺溝或穴距30厘米開穴,種子播前用溫水浸種l-2小時。播種後覆土1厘米,澆水,至出苗前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播後20一30天出苗,每畝用種1.5-2千克。當苗長至具2-3片真葉時,按株距6-10厘米間苗,苗高15厘米左右時按15一20厘米定苗。育苗播種時間同直播,撒播或條播,播後可在畦上蓋草並澆水保濕。出苗後揭去蓋草。幼苗具3-4片真葉時,選陰天移栽於大田。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在幼苗未封行前,應注重中耕除草,並注意不宜太近苗頭,以免損傷地下嫩莖。
(2)追肥定植後1周即應施1次薄糞,配施少量尿素及磷、鉀肥,每次收割或打頂後均要追1次肥。最後1次收割後施入冬肥。冬肥以廄肥為主。
(3)打頂當主莖長到30一40厘米趁晴天進行打頂,以促進分枝。l年中可進行2次,一般摘去頂尖3-4厘米。
(4)搭架遮蔭苗期忌強光直射,可在播時間種玉米或用竹竿搭l-1.5米高的架,上覆玉米、蘆葦等遮蔭物。由於絞股藍自身攀援能力差,在田間需人工輔助上架。一般在莖蔓長到50厘米左右時,將其繞於架桿上,必要時縛以細繩。搭架是絞股藍生產上一項重要措施。
(5)排灌絞股藍喜濕潤,故要經常澆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受澇。
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多發於生長後期,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清潔田園,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
(2)三星黃螢葉甲4月下旬始發,以幼蟲和成蟲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清潔田園。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進行地面噴霧。
(3)灰巴蝸蟲和蛤蝓為害葉片、芽和嫩莖,可撒施石灰水或石灰粉防治。此外尚有小地老虎、蠐螬為害等。
⑶ 我要是種植絞股藍1次畝產量多少 還有收成時間 播種時間 可以具體說明一下
你在什麼地方,如果是陝西,湖北,這幾天就可以播種了,第一年播種收成的時間可能會遲一些,如果是第二年的話,在四月底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采了。產量和田間管理有直接性的關系,這個不太好說。
⑷ 絞股藍種植技術
山東可以種植絞股藍.絞股藍〔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乾燥地上部分,又名七葉膽、甘條蔓、小苦葯、公羅鍋底。具清熱解毒、止咳祛痰之功能。產長江以南各省區,現陝西、湖北、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有栽培。
絞股藍喜陰濕環境,忌烈日直射,耐旱性差。野生多見於海拔300-3200米的山地林下,陰坡山谷和溝旁石墟,一般3-4月萌發出土,5~9月為旺盛生長期,8月下旬枯萎,全年生育期180~220天。
種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用流水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休眠。發芽適溫為15一30℃的變溫。種子壽命為1年。
絞股藍無性繁殖能力強,其地下根莖和地上莖蔓的莖節均能萌發不定根和芽,並可長成新的植株,據此,生產上常用於無性繁殖。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山地林下或陰坡山谷種植。一般土壤均可種植,但以肥沃疏鬆的砂壤土為好。每畝施農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翻耕耙細,作成1.3米的畦,也可利用自然山地開畦種植。
2.繁殖方法 生產上常用根莖分段繁殖和莖蔓撲插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l)根莖繁殖 於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進行,將根莖挖出,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小段l-2節,再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開穴,每穴放入1小段,覆土約 3厘米,裁後及時澆水保濕。
(2)扦插繁殖 一般5-7月,植株生長呈現旺盛時,將地上莖蔓剪下,再剪成若干小段,每段應有3-4節,去下面2節葉子,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斜插入苗床,入土1-2節,澆水保濕,適當遮蔭,約7天後即可生根。待新芽長至10-15厘米時,便可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育苗移栽。
(3)種子繁殖 可採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於3月中、下旬,按行距30-40厘米開淺溝或穴距30厘米開穴,種子播前用溫水浸種l-2小時。播種後覆土1厘米,澆水,至出苗前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播後20一30天出苗,每畝用種1.5-2千克。當苗長至具2-3片真葉時,按株距6-10厘米間苗,苗高15厘米左右時按15一20厘米定苗。育苗播種時間同直播,撒播或條播,播後可在畦上蓋草並澆水保濕。出苗後揭去蓋草。幼苗具3-4片真葉時,選陰天移栽於大田。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在幼苗未封行前,應注重中耕除草,並注意不宜太近苗頭,以免損傷地下嫩莖。
(2)追肥 定植後1周即應施1次薄糞,配施少量尿素及磷、鉀肥,每次收割或打頂後均要追1次肥。最後1次收割後施入冬肥。冬肥以廄肥為主。
(3)打頂 當主莖長到30一40厘米趁晴天進行打頂,以促進分枝。l年中可進行2次,一般摘去頂尖3-4厘米。
(4)搭架遮蔭 苗期忌強光直射,可在播時間種玉米或用竹竿搭l-1.5米高的架,上覆玉米、蘆葦等遮蔭物。由於絞股藍自身攀援能力差,在田間需人工輔助上架。一般在莖蔓長到50厘米左右時,將其繞於架桿上,必要時縛以細繩。搭架是絞股藍生產上一項重要措施。
(5)排灌 絞股藍喜濕潤,故要經常澆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受澇。
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 多發於生長後期,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清潔田園,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
(2)三星黃螢葉甲 4月下旬始發,以幼蟲和成蟲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清潔田園。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 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進行地面噴霧。
(3)灰巴蝸蟲和蛤蝓 為害葉片、芽和嫩莖,可撒施石灰水或石灰粉防治。此外尚有小地老虎、蠐螬為害等。
⑸ 絞股藍怎麼栽培
絞股藍適合種植在蔭蔽環境。上層覆蓋度約50%-80%,通風透光富含腐殖質壤土的沙地、沙壤土或瓦礫處,中性微酸性土或微鹼性土都能生長。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 1、絞股藍生長發育,宜栽培在蔭濕、疏鬆肥沃的腐殖土壤條件下,並擇日光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邊、房前屋坎岩腳等蔭濕的地方,在日曬多的情況下,要套種蔽蔭植物,以利其正常生長。 2、絞股藍喜陰怕陽光,田間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搭設陰棚或攀沿支架,此外前期還應做好保溫排漬,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3、施肥除草:在生長季節每月追施尿素1次 每畝1.5公斤和葉面噴灑0.2%磷酸二氫鉀1次。苗期注意勤除雜草,並將鋤下雜草奎蓋在幼苗周圍,以保濕保肥。
⑹ 我想種植絞股藍,可我對它一點都不了解,比如它幾月播種,該如何種植,蟲害的防治,成品加工,銷往何處
地理分布絞股藍系葫蘆科草質藤本植物,多分布於亞熱帶和北亞熱帶地區,我國絞股藍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分布在江以南各省山區海撥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丘陵、山坡和石山地區的陰濕地帶,如湖北神農架山區帶,湖南湘西南山區帶,廣西大瑤山,現陝西、湖北、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有栽培。據普查考證,陝西平利因其獨特的氣候和相對優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絞股藍的生長,全世界有13個種系,我國有11個種系,平利有7個種系:(短柄絞股藍、長柄絞股藍、心籽絞股藍、甜味絞股藍、光葉絞股藍、毛葉絞股藍、喙果絞股藍)。平利縣已被列入中國唯一絞股藍原產保護地和第一個有機絞股藍基地(無化肥、農葯污染)。 絞股藍有五葉、七葉、九葉以及苦味和甘味兩種,其中九葉甘味絞股藍皂甙含量最高,但我國鏡內非常少見,其次是七葉甘味絞股藍,近來來,在湖南省西南山區地帶發現了大面積的野生七葉絞股藍,皂甙含量很高,湖南綏寧葯用植物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中葯現代化研究中心進行檢測發現,皂甙含量高達8%~12%以上,葯用及保健價值非常高。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功效成份 絞股藍主要有效成份是絞股藍皂甙、絞股藍糖甙(多糖)、水溶性氨基酸、黃酮類、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等。 葯用部位:全草都可入葯,嫩葉的功效成份含量比根、莖高的多,葯用價值最高。 性味與歸經:①寒;苦;歸肺、脾、腎經。②苦、微甘,涼。歸肺、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補虛,清熱,解毒。用於體虛乏力,虛勞失精,白細胞減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炎。 功效與作用: (1)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2)抗動脈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療心血管疾病。 (3)安神養性,延緩衰老,改善腦力活動,提高大腦機能。 (4)活化人體正常細胞,抑制肥胖、健脾胃、解疲勞,有鎮靜,催眠、抗緊張作用,治療偏頭疼。 (5)抗癌防癌,抑制殺滅癌細胞。增強人體血液中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6)消除激素類葯物的毒副作用。 (7)消炎.抗腸、胃潰瘍和腫瘍。 (8)對便秘效果尤為顯著,同時有一定的烏發及美容作用。 不同種類的絞股藍所含功效成份不同,其功效作用也有區別,味苦的,性寒,清熱解毒功效更強,對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慢性支氣管炎等效果更好;因太苦很難直接入口,一般用作絞股藍皂甙的提取;味甘的,養心護肝,益氣和血更甚,對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失眠頭痛等效果好一些,日本產的都為甘味,故名為甘茶蔓,甘味的葯用價值很高,近代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絞股藍含有與人參皂甙化學結構相同的皂甙,並分離出80多種皂甙類化學物質,引起各國重視。 1986年,國家科委在「星火計劃」中,把絞股藍列為待開發的「名貴中葯材」之首位。 2002年3月5日國家衛生部將其列入保健品名單。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選地 絞股藍喜陰濕、疏鬆肥沃的土壤。種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邊、房屋前後坎、山坡路旁、岩腳根等均可。日曬多的山地或大田種植時,中間要套種能起擋陽作用的植物,可進行糧葯、果葯、林葯間套種,以達到葯糧林三豐收。 種子繁殖 9月和10月採集成熟果實,干後去果皮,放在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浸泡8小時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進發芽。浸泡後的種子用草木灰適量拌勻,採用條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後覆蓋1cm厚,再蓋一層草,保持土壤濕潤,苗長出後揭去蓋草,撥除雜草,並搭架遮陰50%左右。幼苗長出了3~5片真葉,苗高5~10cm時,便可進行移栽。 枝條繁殖 絞股藍亦可採用枝條扦插或根狀莖繁殖。扦插時除去病蔓,選擇健壯的枝蔓,剪截有3節的插穗,上節留葉,中下節插入土中,45天後即可移栽。根狀莖繁殖是將根狀截成3~5cm長段,插入土中蓋土壓實。其它要求與扦插繁殖相同。 栽培管理 平坦的山地或旱田宜作瓦背形的平畦,寬1.3cm,長度不限;坡地深翻,不需作畦。但二者均要開通排水溝和留行人道,以便管理。山地與旱田的行距均為0.6m,株距0.3m,每畝密度為3000株左右,畝施入1000~2000kg有機肥和20kg過磷酸鈣作底肥。下栽時間一般為4~9月底,盛夏需遮蔭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穴可栽1~3株,栽法呈三角形,株與株之間相距10cm。中耕和除草結合進行,栽下2個月內將雜草鏟除後抖凈泥塊仍放葯根土表周圍。 病害防治 絞股藍抗病性較強,但雨期易發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爾多液200倍澆灌病區;在播種或扦插前用1kg敵克松或用2~3%硫酸亞鐵,每畝50~70kg,進行土壤消毒。二是撥掉病株,然後在其周圍撒上石灰粉。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一般不得使用農葯。 收獲加工 一般1年收2次,第1次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溫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第1次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凍地區,每年只收獲1次,於10月份收獲。 加工可借鑒國外的做法是:采絞股藍新鮮的全草,洗凈、攪拌、壓榨、分離、過濾,再將不含葉綠素的淡色清液,用冷凍乾燥法或瞬間乾燥法得到絞股藍原汁乾粉,這種乾粉各種成分損失較少,有益健康,且轉運方便。
⑺ 絞股藍產地種植
野生絞股藍生長在山地林下、水溝旁、山谷陰濕處。在海拔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中、山坡疏林專、灌叢中或路旁屬草叢中。陝西平利則是我國比較大的而且比較重視的一個產地,當地的土壤還富含硒。它喜蔭蔽環境,上層覆蓋度約50%-80%,通風透光,富含腐殖質壤土的沙地、沙壤土或瓦礫處。
因此,它種植起來就對於氣候環境的要求比較高了, 九 葉 藍 可以降,三高,增強體質,它屬於野生的,並且含量很豐富。
⑻ 人工種植絞股藍農葯超標
種植的可能會有這種情況,但是野生的又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啊,野生的在潮濕的回地方生長,有可能細菌答超標。所以,只要喝正規的絞股藍茶,大牌子的,都沒問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會進行農殘、重金屬、細菌等檢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