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川茶集團是一個怎樣的企業
可以在紅盾抄信息網查詢。 紅盾網是工商局官網,每個市都有一個,你要查的公司注冊在哪一個市,你就去哪一個市的紅盾網。
找紅盾網可以在GOOGLE或網路輸入:XX紅盾網,登陸後在首頁上有一個模塊,在裡面輸入公司名稱可以查到它的基本信息(注冊地址,成立時間,企業性質,法人代表,從業人數等)
『貳』 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會屬什麼性質單位
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從事茶藝術研究、創作、培訓、展會等經濟組織、相關單位和執業人員在自願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學術性、地方性和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
以「弘揚茶藝術、促進茶發展」,以推動中華茶藝術的交流發展和服務客戶為宗旨,廣泛團結國內茶藝術人才,開拓茶藝術市場,讓茶藝術走向多元化發展之路,提升四川茶藝術事業的整體品牌。促進我省茶藝術的健康發展。
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四川省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接受上級主管單位的業務指導。
2010年6月,為了能更好的推廣蒙頂山茶文化,會長何修武在對蒙頂山茶深入了解之後,毅然決定在成都核心商業區紅牌樓成立了全球首家以中國蒙頂山茶文化為主題的茶館——寬和茶館,全力推介蒙頂山茶和文化。茶館開業當天,更是為名山縣茶企牽線搭橋,邀請西博會的加拿大茶商與名山縣最大茶企躍華茶廠現場簽訂合作協議,使名山縣茶企走向國際。同時,當天省內十多家媒體對此次活動都進行了全面報道,提升蒙頂山茶品牌。
研究會以推廣蒙頂山茶和茶文化為己任,經常參加全國各地的茶葉博覽會和茶界聚會,走到哪就將蒙頂山茶推廣到哪裡。為了能更好的推介蒙頂山主題茶館,在會長的統籌下,一本名叫《寬和》的主題雜志誕生了,這也是成都茶館界第一本茶館雜志。
作為中國蒙頂山茶文化傳播使者,會長何修武從寬和茶館的核心文化理念——心寬人和中提煉出了一種全新的符合成都生活的理念:寬和成都。他認為成都這座極具包容的現代都市,在「安逸」、「巴適」最能代表這座城市的文化氛圍之後,「寬和——寬厚、和合」的文化內涵符合城市的發展,它將成為成都的又一全新文化名詞。
『叄』 川茶集團地址在哪裡
川茶集團在成華區望平街濱河路6號6F(寶元通賓館6F)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肆』 有誰知道川茶集團旗艦店為什麼打開顯示的是敘府茶葉旗艦店啊
敘府茶葉是川茶集團的前身
『伍』 川茶集團的LOGO有什麼含義嗎
從外圍看是一個「四」字,裡面是三片茶葉,形成一個「川」字。從顏色上看,淺綠到深綠,是講述茶樹的生命邏輯繁衍。這五片茶葉,首尾呼應連接,正體現了我們茶人要聚合,要抱團發展,聯合共贏。
『陸』 集眾溫陽老川茶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集眾溫陽老川茶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集眾溫陽老川茶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柒』 宜賓學院川茶學院2015年招生嗎
2014年宜賓六大「茶事」之科技:川茶學院
中國好茶網訊:2014年2月26日下午,川茶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川茶產業商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兩院」的成立,標志著川茶集團聯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聯合共贏」的發展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然而,這並不是川茶集團在去年給我們的驚喜。
去年12月1日,宜賓學院川茶學院正式掛牌成立,構建起茶企與科研院校合作共建技術創新的平台。「川茶學院」以宜賓學院和四川省茶業集團為主體,共同致力於茶產業、茶文化的協同創新,共同制定茶學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聯合開發專業課程,共同解決茶產業發展中的共性難題,共同舉辦茶產業發展論壇及相關培訓活動。
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將「川茶學院」打造為茶產業、茶文化教學科研為特色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國內一流的茶業學院和高端茶業人才的培訓基地,服務「川茶千億級大產業」。
「川茶學院」成立後,校企雙方將圍繞茶葉全產業鏈設置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從土壤、茶葉種植、茶葉加工、茶葉營銷、現代物流、品牌策劃、創意設計到茶文化研究等各類急需人才,全方位解決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業強省的人才瓶頸問題。
同時,在川茶集團大的人才戰略背景下,宜賓學院川茶學院將面向全國招生,分為全日制本科和再教育兩類,將根據川茶集團30多家成員單位的需求,定向培養茶產業方面的人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培養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基。在以往的合作模式中,無論是「學院」,還是「研究院」,讓很多人看得見摸不著,甚至認為其就是個「空殼」。
「川茶學院」的概念打破了以往「形式」上的人才培養模式,2015年將面向全國招生,這是校企合作的新篇章。至少,這里即將培養茶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人才,以宜賓學院為理論指導基地,以川茶集團作為實驗實習基地,未來,這里或將走出更多的茶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