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武功山市場調查報告

武功山市場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1-02-05 21:06:11

『壹』 武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1、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後。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殺,周的京都也遭破壞。周幽王的兒子宜臼受申、許、魯等部分諸侯擁戴,在申即位,後遷到雒邑,歷史上稱東周。宜臼就是周平王。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狀紋路,故被賜為武氏,為周朝大夫,後來他的子孫,因而以武為氏,史稱武姓正宗。是為河南武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據《世本》、《萬姓統譜》等資料所載,夏臣武羅被封武羅國,後國亡,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武姓。
3、出自子姓,以祖字或以謚號為氏:
① 出自商王武丁之後,以祖名為氏。據《武班碑》所載,為商王武丁之後,以其祖名字為氏。如漢代武班即是。
② 出自春秋時宋武公之後,以謚號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春秋時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後謚號為「武」,史稱宋武公,其子孫以其祖之謚號為氏,亦稱武氏。 是為河南武姓。
4、出自以邑名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漢朝有武強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強縣,其後代因封地「武強」簡為武氏。
5、出自以武字開頭的復姓——武安氏和武疆氏:
① 出自復姓簡化而來,為秦大將白起之後。戰國時,秦將白起因功封為武安君,其後子孫以封爵「武安」為氏,稱武安氏,後簡姓武。
② 出自周頃王之孫姬滿的後裔。因姬滿的後裔曾被封於武疆(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因而其子孫以封邑名為氏,稱武疆氏,後簡姓武。
6、出自其他源流。唐代的冒姓或被賜姓為武姓的:
① 據《唐書》載:「唐賀蘭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② 唐代傅、左、李諸姓被武則天賜姓武。
7、出自小數民族有武姓或有復姓改漢姓武的:
① 滿族武聶氏、武佳氏、武庫登吉氏,鄂溫克族吳立西氏漢姓為武。
② 京、彝、蒙等族有武姓。
編輯本段二、得姓始祖
武丁。商王武丁繼位時,國力衰弱,於是極力想恢復殷商當年盛況,卻因找不到賢臣輔佐而犯愁。相傳,有一夜武丁夢到叫「說」的聖人會輔佐他,於是四方找尋,終於在山西平陸東面傅岩之地找到,此人即是出身奴隸的賢相傅說。武丁對傅說十分信任,君臣齊心協力,使殷商達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武丁死後,其後人認為他功勞蓋世,可與開國君主成湯相比,應有自己的姓,遂以其名為氏,稱為武姓,奉武丁為武姓始祖。
編輯本段三、武姓分布
武姓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省,其後再次第得到在此地得到不斷繁衍,並迅速向鄰近的山東及江蘇等省遷徙。至漢時,山東武氏一直是一個興旺、顯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姓,後大舉地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魏晉南北朝時期,武姓大舉南遷成為江蘇一大望族。其中在北方有一支武氏遷入今山西。唐代出了一個武則天,使武姓達到極為昌盛的時期,遍及全國。
編輯本段四、郡望堂號
堂號:
" 鬻薪堂":鬻薪是賣柴。宋朝武行德,相貌氣味,家裡很窮,以賣柴為生。晉祖鎮守弁門,到郊外遊玩,看到行德賣柴,對他的相貌很驚訝,又見他擔的柴特別重,就把他留在帳下當了侯虞。後來作戰時行德被契丹俘虜,他殺了契丹的官,占據了河陽,不久歸順了漢,當了河陽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武姓又以"太原"為堂號。
郡望: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置郡。秦時相當於進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北魏復為郡,相當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
沛郡:漢高帝改泗水郡置郡。相當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蘇沛、豐等地。東漢時改為國。
編輯本段五、歷史名人
武 丁:商代國王。後世稱作高宗。傳說名昭,為盤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時,武丁曾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較了解「稼穡之艱難」。他即王位後,提拔傅說執政。傅說原為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用。武丁還任用甘盤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國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記·卷三》稱:「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殷道復興。」由於武丁將商王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之王」。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西面的□方、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據殷墟卜辭記載,武丁的配偶婦好還親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卜辭中還有許多「獲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獲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後,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
武 臣:秦末陳縣(今河南省淮陽)人,隨陳勝起義,後自立趙王,因違抗陳勝命令,被部將李良所殺。
武 漳:文水(今山西省汾陽)人,五代後蜀著名將領,職山南節度使,重視農業,對當地農田水利建設有所貢獻。
武 億:清代著名學者,乾隆進士。創辦范泉書院,親自講學。治經史,精於考訂金石文字。著有《經讀考異》、《群經義證》、《偃師金石記》、《授堂詩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 祺:元代太谷(今屬山西省)人,歷任中書參議、戶部尚書、甘肅行省參政等職。曾參與更改鈔法,鑄寶錢,然時不助祺,物價騰踴,鈔法遂壞。著有《寶鈔通考》等。
武 億:河南偃師人,清代著名學者,官任博山知縣。曾創辦范泉書院,精於金石文字考訂。著有《經讀考異》、《偃師金石記》等。
武 訓: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偉大的平民教育家,為窮人創辦了堂邑、館陶、臨清三縣義學。
武士彟:唐代並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東)人,武則天之父。以經營木材致富,隨李淵征戰有功,被封官爵。高宗時,以皇後之父身份受封周國公,被賜太原王。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唐高宗皇後,公元690年建周代唐,在位21年。執政期間,頗多政績,如善用人才,開創殿試,重視農業,加強邊防等。但其任用酷吏,時有冤案。公元705年,則天帝被迫讓位與子唐中宗,中宗遂復唐。
武承嗣:武則天之侄,因蔭而權重。後武承嗣爭立太子,不果,怏怏而死。
武三思:武則天之侄,陰謀作亂,事敗被殺。
武元衡:河南緱氏(今河南省偃師南)人,唐代建中進士,官至宰相,帝評之曰「是真宰相器。」因剛直不阿,觸犯權貴,被刺客暗殺。
武宗元:河南省白波(今孟津)人,北宋著名畫家,學吳道子,行筆流暢,擅佛道鬼神,曾為寺觀作壁畫,人皆稱之。
武允蹈:宋代高詩人,兩貢於鄉,詩文刻意,多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武元直:金代北京人,善畫山水,亦能詩文。有《東坡游赤壁圖》等傳世。
武漢臣:元代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10種。 武元直:明昌間名士。善畫山水,能詩文。作品有《蓮峰小隱圖》、《漁樵閑話圖》、《東坡游赤壁圖》等。 武宗元:北宋著名畫家,善畫 道鬼神,行筆流暢。
武之望:明代陝西省關中人,對醫術有獨到之處,曾參王肯堂之《證治准繩》,編有《濟陰綱目》,另著有《濟陽綱目》。
武禹襄:河北人,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其融貫眾派,自成一體,稱「武式小架」。
武士敏:民國抗日將領。字勉之(1892-1941),懷安(今河北省懷安)人。1937年出任第一六九師師長,兩年後升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與八路軍精誠團結,並肩作戰,共同抗日。1941年9月,武士敏率部在與日軍的戰斗中犧牲,終年49年。武士敏壯烈殉國後,舉國悲痛,全國許多地方紛紛為其舉行追悼大會,《新華日報》華北版發表了報道、社論和紀念文章。1984年 11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長治市太行山烈士陵園中,為武士敏將軍舉行樂遺骸遷葬儀式,並在墓前立了一通墓碑,以追悼先烈。
編輯本段六、宗族特徵
1、武姓自古多英傑,則天皇帝數第一。其打破歷朝歷代女子不從政之傳統,為後世女子涉政樹立起一個光輝典範。
2、武姓多官宦,且以唐朝為最。
3、武姓世代以北方為主居地。3、武姓字行輩份嚴謹,意味深長。如武懿民所修《武氏家譜》內有浙江武姓一支字行為:「善德慶美,誠信斯國。」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3086.html?wtp=tt

『貳』 關於周姓的調查報告

在《百家抄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襲現在人口統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差不多有2000多萬。周姓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源的。相傳周人的祖先後稷本來居住在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夏末時公劉又遷往幽地居住。商朝後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業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這時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牆,從此稱周族。
希望能幫助你!

『叄』 一份對萍鄉武功山的市場營銷策劃書

武功山的市場營銷不是簡單的一份策劃書,在開發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內像現在修建主容索道,就對武功山的天然外貌造成破壞!圍繞這武功山豐富的自然、文化內涵,大有文章可做,現在只是開發了自然方面,對人文那方面開發較少。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量身推出相應的旅遊產品,具體的加389140957聊

『肆』 宜春的明月山和萍鄉武功山是一座山嗎

沒錯,明月山就是武功山 武功山自古與廬山、衡山並稱為江南三大名山,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類型與特色被專家概括為「山景雄秀、瀑布獨特、草甸奇觀、生態優良、天象稱奇、人文薈萃」,已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旅遊開發潛力巨大。然而,由於武功山分屬我省萍鄉、吉安、宜春3個不同的設區市,使得它的開發存在各自為政的問題。那麼,在全省構築大旅遊的格局下,武功山旅遊資源是否有可能「抱團」開發? 各自角力 何來共贏 從某種意義上說,武功山是一塊「唐僧肉」。這可以從萍鄉的蘆溪縣、宜春的袁州區、吉安的安福縣3縣區暗自「角力」武功山旅遊開發中管窺一斑。 在武功山存在權屬爭議的情況下,目前,蘆溪、袁州和安福3縣區都在積極開發武功山:安福縣成立了「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袁州區成立了「明月山國家森林公園」,蘆溪縣則成立了「羊獅幕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武功山風景名勝區」。最近全省評出的「新贛鄱十景」之武功山風景區,明確包括了蘆溪縣武功山風景名勝區、安福縣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袁州區明月山國家森林公園——將一個景區一分為三,這是現實條件下的無奈之舉,也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武功山旅遊資源開發的尷尬。 針對武功山的權屬之爭,省有關部門在若干年前便定了一個基調:「誰先開發,誰先受益。」從此,3個縣區圍繞武功山權屬的糾葛基本平息,轉而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上展開了競爭。近年來,這3個縣區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推介武功山旅遊,使武功山逐漸走出「深閨」,有了較大的知名度。但是,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各地在大打武功山牌子時,都不約而同地加上了地方的前綴,如安福武功山、萍鄉武功山、宜春明月山,頗有在宣傳上不能「為他人作嫁衣」的心理。這明顯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許多鍾情於武功山山水的遊客都認為,3個縣區應該在資源共享、共同開發上形成一個合作機制,把武功山的旅遊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面臨窘境 如出一轍 盡管經過數載苦心經營,3地的武功山旅遊已初具規模,然而當前3地仍面臨眾多共同的問題:首先是資金的制約,成為武功山後續開發的一大隱憂。如萍鄉市武功山管委會成立以來,在下撥資金有限且沒有銀行貸款的情況下,為盡快使景區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向社會融資舉債推進景區開發進程。至今,景區共欠社會各界債務2900萬元,成為當地武功山開發建設一道繞不過的「坎」。其次是體制機制不順暢。在3地,武功山景區內的一些鄉、鎮沒有劃入景區管轄,不利於保護景區資源、有效實施景區規劃、維護景區的經營秩序。第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景區可進入性差,接待能力薄弱,遊客接待中心、公共衛生設施等,適應不了旅遊市場的發展。第四,景區商業業態差,旅遊產業規模偏小、檔次偏低、產業鏈條不完整。第五,景區缺乏高度概括的主題形象,線路包裝缺乏文化內涵,景區文化挖掘深度不夠,主題不鮮明,特色不突出。第六,營銷工作力度較小,宣傳促銷經費投入不足。 業內人士指出,武功山旅遊還僅停留在較為原始的狀態,在旅遊開發、利用、創新上不夠。從調查數字反映的情況看,近幾年,到武功山的遊客平均停留天數為2天。此外,武功山旅遊配套產品匱乏,旅遊活動沒有自身的特色,且缺乏大型互動娛樂場所,遊客們基本上是「白天看山,晚上睡覺」。同時,各地都缺乏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不少遊客只能採挖武功山的珍奇樹苗和花草帶回家,讓人啼笑皆非。 挖掘潛力 抱團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從旅遊經濟角度看,武功山處於我省旅遊業發展「一軸帶五環」的井岡山黃金旅遊線上,是贛西旅遊區的中堅,地理位置特殊,只要開發得當,應該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武功山旅遊開發已列入全省旅遊開發大盤子,為武功山旅遊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這樣的背景下,武功山旅遊是否能夠迎來飛躍式的發展?有業內人士擔憂,在3地利益博弈的情形下,「各懷心事」有可能會消抵「利好」政策,加速無序開發競爭。一些有識之士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3地各行其是,各搞各的規劃,難免出現重復建設,將降低開發效率,甚至出現相互扯皮的內耗現象。 那麼,如何才能把武功山旅遊品牌做大做強?眾多業界專家認為,「十指彈鋼琴」是關鍵。要根據武功山橫跨3市的地理特點,整合3市武功山的優勢資源,總體策劃、整體包裝,打造武功山品牌,用品牌效應帶動旅遊業發展。攜手做大做強武功山旅遊業,是吉安、萍鄉和宜春3市經濟發展的共同需要,也是江西旅遊業發展的內在要求。為此,可由省政府出面組建「武功山旅遊風景名勝管理局」,整合3地的旅遊資源,組織協調編制統一的高起點的武功山旅遊規劃,盡快把武功山旅遊開發納入省級旅遊框架。 業內人士著重指出,3地應摒棄「門戶之見」,主動融合,積極建立旅遊區域協作機制,共同把武功山建設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中國旅遊熱區。一是在產品促銷上應一致對外。如今,萍鄉稱武功山在蘆溪縣境內、吉安稱武功山在安福縣境內、宜春乾脆稱明月山,其實明月山只是武功山的一小部分。如果能夠以統一的武功山牌子對外,可以取得少花錢、多辦事的效果;對外參展也可考慮聯合促銷,同打武功山牌,共搭大展台,促銷效果肯定會更好。二是在相互協作的基礎上鼓勵競爭。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無法迴避的,關鍵是看在哪一個層次展開,同是武功山的旅遊產品,外在形式、內涵挖掘、文化體現都可以做出各有千秋的文章。 因此,3縣市要積極協作,在武功山旅遊這個大的題目上,強化旅遊產品異類互補性,淡化旅遊產品的同類替代性,做到突出各自產品特色、錯位協調發展,開創性地培育特色互補、經濟互惠、經營互助、信息互通、具有跨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武功山旅遊產業鏈。

『伍』 武功山寫一段導游100字

各位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首先讓我代表熱情的武功山人民歡迎您來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武功山。
武功山地處羅霄山脈北段,山脈起伏綿亘120公里,主峰白鶴峰海拔1918.3米,為江西境內第一高峰。景區資源概括為「十里峽谷、百處古跡、千畝梯田、萬頃草甸」,雄偉的山嶽景觀特點被專家譽為「草甸奇觀、山景雄秀、瀑布獨特、生態優良、天象稱奇、人文薈萃」。整個景區規劃面積237平方公里,分為金頂觀光休閑區、羊獅幕觀光游覽區、發雲界自然保護區、九龍山宗教遺址區4個景區,規劃區景點200多處。金頂景區以十萬畝雲中草原、千年古祭壇、高山瀑布、雲海奇觀為主要特色;羊獅幕景區一峰林地貌、奇松怪石、漂流、溫泉養生為主要特色;發雲界景區以千年靈芝、優良生態、高山瀑布為主要特色;九龍山景區以佛教文化遺址、高山草甸盆地、戶外穿越線路為主要特色。目前發雲界和九龍山景區還沒有正式開發,也沒有對遊客開放,請大家不要擅自進入。我們今天將要游覽的是其中的金頂景區。
武功山原名羅霄山,因為東吳大將羅霄曾經隱居於此而得名。又因為此山為山脈最北最高,所以整條山脈以羅霄命名。南北朝時期,士紳割據,民不聊生。我國南方先後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梁朝末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亂,叛軍一路燒殺搶掠,很快攻至首都金陵附近,梁帝驚慌失措,嚴令各地軍閥前來救援。這時,一個名叫陳霸先的將軍起兵勤王。手下的大將歐陽將軍在長沙起兵響應,率軍途經武功山時,反遭到叛軍圍困,處境困難。在這危急時刻,將軍找到武功山白鶴峰的武姓道長,請其相助,因武道長熟悉武功山地形和氣候,暗中相助並授以破敵之策,終於擊敗叛軍。後來,陳霸先代梁王自立為君,建立陳朝,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武帝。論功行賞時,歐陽將軍向武帝奏明了武道長暗中相助破敵的經過。武帝聽了,十分高興,為了表彰武道人的功勞,於是將「羅霄山」賜名為「武功山」,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陳武帝還想賜封武道長做官,武道長考慮戰後百姓身心需要他的高超醫術幫助,就謝絕了,一直留在武功山治病救人,獲得萬民稱頌。羽化後,民間為感恩他而尊崇他為「武功山王爺」,並在武功山的三個道觀里為他塑了金身,並成立朝會,教育後代世代香火祀奉。
歷史上,武功山以美麗的風光、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廬山、衡山號稱江南三大名山而名揚天下,被譽為「衡首廬尾武功中」。神秘的道、佛、儒三教文化流源遠長,引得天下文人騷客紛至沓來,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詩歌。1637年,徐霞客大年初一登山寫下二千多字的《武功山記》,並留下了著名的詩句「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嶺堪比武功山,觀日景如金在冶,遊人履步彩雲間。」,成為武功山的千古絕句。南宋紹定5年(1232),吉州人文儀前來武功山求子,他的妻子後來生下文天祥。文天祥高中狀元後親書「葛仙壇」巨匾,並興建銅瓦殿報恩。宋徽宗、宋理宗和明世宗等先後派遣張天師和地方官員來山進香朝拜,並分別封曾在武功山修煉的葛玄為「沖應真人」、「沖應孚佑真君」。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前曾在此躲避官府的追捕,朱元璋當上皇帝後,賞賜武功山,明朝時期,武功山香火旺盛,寺庵滿山,號稱「山南山北一百庵」。
武功山生態環境優良。這里有千年桂花樹,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活體靈芝,珍藏著水鹿、短尾猴、中華小鯢(小娃娃魚)、紅豆杉、落葉木蓮等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
武功山風景絕美,高山垂直型自然植被、高山草原,黃山松群落為江南罕見,原始狀態的自然生態環境,集雄、險、奇、幽、秀於一山。尤其是同緯度世界上罕見的連綿不斷的十多萬畝高山草甸,江南海拔最高的亘古神秘祭壇,交相輝映,贏得遊客的交口稱贊。而且隨著戶外運動的發展,武功山國際帳篷節馳名中外,武功山成為全國戶外運動者的天堂,穿越武功山成為一條全國著名的經典線路,在全國戶外界流傳著「不到武功山,就不算玩過戶外」的說法,成功穿越武功山號稱戶外的博士畢業之舉。
經過多年努力,武功山的養生文化和市場形象逐漸深入人心,並成功打造出「雲中草原、養生仙境、戶外天堂」的現代旅遊品牌。

『陸』 求武功山營銷策劃書!!!!急 !!!!

你當網路是慈善機構啊,5分求原創的東西?
像你這樣的人,別人有困難不幫助,自己有問題沒積分,5分,好意思嗎?
大家的時間不是時間嗎?!

『柒』 調查報告 我家鄉的民風民俗不少於1000字

遂寧市自古流傳著「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行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的傳說,廣德寺、靈泉寺作為觀音的道場,香火興旺,聲名遠播。廣德寺曾主領川、滇、黔三百餘山,獲唐、宋、明朝皇帝十一次敕封,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有全國罕見、全川唯一的珍貴文物「聖旨坊」和北宋真宗皇帝所賜「敕賜廣利禪寺觀音珠寶印」一顆及明朝皇帝所賜的「敕賜廣德禪寺」玉印。每年觀音菩薩的生日(2月19日)、得道日(6月19日)、出家日(9月19日),在遂寧的民俗活動中,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生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涅磐日),民間均要在靈泉寺和廣德寺舉辦盛大的觀音香會節,自明代起即形成當地的傳統節慶,至今不衰。特別是二月香會,自正月初一至三月初三,歷時兩月余, 香會節期間,近至川內各都、道、府、縣,遠至雲貴、兩廣及南洋各國,信眾都抬著聖駕,打起旗幡,紮好屏台,耍龍舞獅,敲鑼打鼓,前來朝聖,此時的遂寧香客遍城,熱鬧非凡。除四川各地的善男信女外,還有從雲南、貴州、陝西、甘肅、湖南、湖北等地遠道而來的香客,年逾百萬人次。朝山晉香、物資交流、商貿洽談、文藝演出等,隆重而熱鬧。

川中大樂:民間大型打擊樂。原名「蓬萊大樂」。流行於遂寧市及邊沿地帶。相傳,此樂由我國周朝時宮庭樂師發明,流傳到唐代開元年間,唐明皇聽到此樂高昂悅耳,演奏隊型壯觀,氣勢磅礴,特命為「大樂」,專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時使用。明末,有一青年樂師因戰亂出宮,後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藝建起了一支樂隊,於是世代相襲,光緒年間傳入蓬溪。20世紀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諸縣十分興盛。川中大樂由兩組組成:主樂組有腳盆鼓、大鈸、大馬鑼、饒缽、釵子、蘇缽、蘇釵、鐺鐺、鐃鐃等。輔樂組演奏時,兩組樂隊重迭交替,陣容龐大,場面壯觀,少則幾十人,多則上千人,曲牌有「雲頂翻」、「鳳點頭」、「撲燈蛾」、「牽藤藤」等十多種。原蓬萊大樂的節奏歡快,氣勢熱烈喜慶,融北方鑼鼓陽剛之氣和四川民間打擊樂柔媚秀麗風格於一體,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後經蓬溪縣文體局組織專人發掘整理,依據傳統模式,結合巴蜀文化特點將「蓬溪大樂」更名為「川中大樂」,重新製作樂器,創制新曲牌「五洲慶瑞」,改進樂器組合,調整鼓樂隊形,使得「川中大樂」演奏時場面更加恢宏,節奏更加激越,高潮迭出,豪氣勃發。人們盛贊「川中大樂」為四川的「威風鑼鼓」

桃子龍: 遂寧民間舞蹈,俗稱「脫節龍」,因其龍軀為脫節的桃子形而得名。相傳川北一帶的「娘娘」會,各家各戶均要上廟獻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後來在觀音會和元宵燈節活動時,人們將竹編扎彩飾的桃子組合成一條龍,舞時,一人持寶戲龍,一人持龍頭,五人持龍身,一人持龍尾,八女孩各拿兩朵彩雲在龍身伴舞。由於桃子龍為脫節龍,表演者可任意往來穿梭,此起彼伏,似龍在雲海里翻騰、沉浮。正如民間俗語:「桃子龍各耍各,穿來穿去嵴連著。」遂寧桃子龍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80年代,遂寧縣文化館組織民間藝人彭科稅等製作的桃子龍,參加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展受好評,並由中國博物館收藏。

雜技:中國遂寧雜技團成立於1974年,原名童家班雜技團。現有演職人員80多人,團內分設演員隊和學員隊。演員平均年齡19.5歲,是一支精幹而極富朝氣的年輕雜技隊伍。該團在繼承中華傳統雜技技藝的基礎上,廣收博採姐妹藝術之所長,創造性的創作、排練,演出了近三十個民族特色濃郁、充滿時代神韻、形式多樣、技精藝美的雜技節目。《頂碗》、《頂技爬梯》、《大武術》、《蹬圈》、《轉碟》、《扛竿》等節目先後在國內外各類雜技比賽中獲獎,其中《頂碗》獲全國少兒雜技比賽「銅獅獎」。該團長期以來,除堅持在國內各大城市巡迴演出外,還先後應邀赴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深受友人贊譽。為增進各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1999年應慶祝澳門回歸組委會邀請,雜技團赴澳演出,獲得海內外觀眾一致好評。

龍燈舞:民間傳統舞蹈,又稱「龍舞」、「龍燈」、「耍龍」等。據說始於漢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龍燈。龍形品種多樣,有「彩龍」、「火龍」等。彩龍龍頭五彩繽紛,龍身以各色軟段製成,約9制10餘節,造型精美。舞時常配以魚蝦蚌殼等彩燈同行。舞龍者不分男女,皆著對襟彩服,系紅腰帶,手持一節把竿,隨逗寶人曲身翻舞,綿延不停。有打擊樂器相伴。火龍多用彩龍頭,龍身著彩繪龍鱗的粗麻布,每節內有竹籠,內置燃燭或捻子,舞時點亮。火龍較彩龍長、大,一般10餘節,把竿也較長,龍把竿長約2米。 因多在元宵夜舉行燒龍儀式,故名「火龍」。火龍一般有雙龍雙寶。元宵燒龍,象徵新年慶祝活動圓滿,藉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龍者頭戴草帽、穿小褲衩、赤腳光背、持龍游舞,四周燃燈者手持鞭炮、拌以鐵花、炭圓,向火龍噴射。只見火花飛濺,火龍翻滾,火光沖天,五彩繽紛。待至龍體被焰火燃燒正旺時,舞龍者舉起龍架跑至江水,意為送龍歸海。遂寧市中區船山鄉把龍舞作為特色文化項目,繼承傳統,壯大規模,使龍舞更加豐富多彩。2000年,國家文化部授予船山鄉「中國龍舞之鄉」的稱號。

彩蓮船:亦稱「劃旱船」、「花船」,大都在春節期間和大型文藝活動中表演。由么姑、艄翁兩人表演。隨著鑼鼓,艄翁隨後劃船上場,兩人邊歌邊舞,配合默契,組成輕松歡樂的雙人歌舞。彩蓮船的表演主要是模仿水上行船的動作。么姑的舞蹈動作可概括為四句話:「手腕搖,腿下顫,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動作如「劃船步」、「吸腿劃船」等,貫以川劇中矮子的身法,與么姑的行舟飄游相呼應。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時而平水泛舟,瀟灑飄逸;時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盪開始,又以悠盪結束。有濃郁的民間特色。

車車燈:又稱「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節前後演出。表演者3人,1人飾么妹,1人飾小花臉,1人飾車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個手執燈籠的「報子」(打場人)。燈班均由鄉村表演技藝較高的老藝人領頭,串聯一些愛玩燈的人,臨時組成「車車燈」隊,春節期間四處玩燈,春節一過即行解散。「車車燈」的表演,先由小花臉手執花摺扇跑場,逗出坐「彩車」、戴墨鏡,手舞彩巾的么妹(多為男扮),然後即興編唱各種與節慶、農事、民俗有關諧趣之詞,以幽默逗樂為主。么妹在車船內手把車沿,隨唱詞作出前後仰俯搖擺動作,面露嬌羞忸怩狀。車夫或艄翁按曲調節拍作推車劃船狀。小花臉領唱後,其他人幫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後,在鑼鼓聲中走「轉元寶」、「挽螞蟻」、「篩蓮花」等傳統套路變換隊形。其表演技巧概括為「么妹要穩,花臉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數腔兩部分。唱詞多屬上下結構,句句押韻,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襯字、嵌詞,唱腔為微式調,曲調重復演唱。伴奏樂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鑼、鼓、四面板等。

獅舞:又稱「耍獅子」,是融武功、雜技和民間戲劇為一體的綜合民間藝術。據傳始於漢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為獅舞高潮。此舞一般為3人組成,2人藏於獅腹,飾以獅形道具,配合表演獅頭獅尾舞蹈動作,1人扮演笑臉和尚或孫悟空,戴面具,持拂塵,逗引獅子做各種動作。孫悟空持金箍棒頑皮活潑。舞獅時有打擊樂器伴奏,隨行有提燈籠者數人。獅子舞有文陣七十二,武陣三十六。表演路數分「文獅」、「武獅」。文獅主要是與猜謎續對聯等相關的表演,顯得活潑風趣,也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主要是擅長跳躍、踩球、跌撲、登高、騰轉等武功,顯得勇勐剛健。在形式上,有「高台獅」、「平台獅」、「高腳獅」、「地獅子」等。平台獅是在一個由四方桌拼成的平台上表演;高台獅是把兩張方桌貼面重疊,舞獅者在4隻桌腳上表演,也有重疊十多張方桌的高台,表演難度更大。獅子在戲獅人的逗引下,通過翻、騰、蹦、跳等動作,一層層登上桌頂,在四隻桌腳上表演「觀音坐蓮台」、「海底撈月」等動作;高腳獅表演時即興加入雜耍等滑稽動作;地獅子偏於打滾、撲跳等動作。獅舞還可分為「單獅舞」、「雙獅舞」、「群獅舞」。表演節目有「殺獅過年」、「盜靈芝」、「翻鐵門檻」、「鑽火圈」、「開關四門」、「鑽刀圈」、「紅燈進寶」、「擺蓮花牌坊」、「大舜耕田」、「猴子啃蘿卜」、「猜啞謎」等。

腰鼓舞:俗稱打腰鼓。其鼓以木製成鼓框,長形,兩端小中間大,雙面蒙皮。擊鼓時,以綢帶系鼓於舞者腰間,雙手各執鼓槌,交替擊奏,並伴隨舞蹈動作。其打法可分為「大花流派」、「小花流派」、「戰鼓流派」、「綜合流派」等,隊前還常有盆鼓和大鈸助勢,擊鼓節拍明顯,節奏鮮明,舞姿多樣,氣氛熱烈。

打蓮簫:又名「打鐵棍」。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長並裝有銅錢的竹棍,用兩端均勻而有節奏地敲打身體的腳、腿、手、肩、臂等部位,還可蹲、跑、滾著敲打,也可幾人互打,節奏鮮明、悅耳動聽,邊打邊唱,邊講邊唱,中間幫腔襯詞,唱詞內容通俗易懂。節假日期間,多隨著其他表演隊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歡迎。

打圍鼓:有稱「玩友」。工余飯後或紅白喜事,邀約或邀請「玩友」四五人圍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妝和服裝,一般在玩壩或茶館舉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執板鼓、堂鼓、川鼓、馬鑼、川胡、鈸之類樂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師,其他樂器以鼓師手勢、鼓簽、鼓點指揮行事。打圍鼓花錢不多,費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間,廣泛流傳,滿足了川劇愛好者愛唱、愛聽的要求。

平台戲:民間傳統表演形式。平台以木板拼合綁扎而成,有8人抬起游演。平台上由眾人扮演一出戲站立造型,人物多系明戲中的腳色。後來,人們將平台戲放置於大型運載車輛上表演。

『捌』 武功山景區空氣質量指數是多少

武功山景區空氣質量指數
67
良好
(數值越大,污染越嚴重)

武功山空氣回質量答報告:今天武功山空氣質量良好,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什麼危害。但是也有少數對某些污染物特別敏感的人群要注意保護自己哦!
小小建議:也不要運動太久,空間一般,白天比較適合釣魚,今天要少運動,建議早晨在公園跑跑步。
武功山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PM2.5(細顆粒物):
PM2.5: -- μg/m³ 二氧化氮: -- μg/m³ PM10: -- μg/m³ 二氧化硫: -- μg/m³ 臭氧: -- μg/m³ 一氧化碳: -- mg/m³

『玖』 去武功山要准備什麼

江西武功山是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的國家AAAAA級景區,江西電視台還專門為版武功是做
了一個專題報告權,主持人登上武功山上。江西武功山的最主要的景點就在於金頂啦,在美麗的草
甸上看日落日出,假如你運氣好的話還會看到美麗的雲彩把武功山給包圍,那美景不可言語,還
有一個重要的景點就是早上看的日出啦。

物品:
雨衣(登山的人都知道山上的天氣變化莫測)

相機拍下美麗的景色

根子(可以減少很多的力氣)

比平時多帶件衣服

江西武功山自助路線
南昌至萍鄉有武功山號(N627/628)旅遊專列,從火車站可乘1、2路公交車到萍鄉南站
轉乘萍鄉至武功山旅遊客車。

2

到達麻田後,有3條登武功山的路線,分別是沈子村、龍王潭村、東江村,你可以向司
機提出上山的路線,車將繼續前行。沈子的路線比較復雜,可以請當地的向導,適合戶
外游的驢友們前往。
武功山距離萍鄉市市區47公里,從萍鄉市區可在城南汽車站乘班車(每20分鍾一趟)約1
小時直達武功山。

閱讀全文

與武功山市場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為例作者 瀏覽:723
某餐飲品牌新店開業推廣方案 瀏覽:613
炫彩電子商務商城源碼 瀏覽:448
愛眼公益進社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70
慶國慶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440
工作培訓及管理方案 瀏覽:837
電子商務企業文化標語 瀏覽:159
憶童年電子商務 瀏覽:898
中國發展電子商務優勢 瀏覽:742
全員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37
大型公益系列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88
市場營銷與策劃的論文題目 瀏覽:418
轉行做微信營銷簡歷怎麼寫 瀏覽:575
傢具微信營銷案例分析 瀏覽:402
化肥搞活動的促銷方法 瀏覽:310
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報告手機 瀏覽:188
魔芋產品的促銷方案 瀏覽:853
醫院新進醫務人員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97
藝術學院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23
泉州市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