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篇手機市場調研報告的大綱(ppt形式的)謝謝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第1章:中國智能手機行業背景分析
1.1 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發展背景
1.1.1 智能手機行業定義
(1)智能手機行業定義
(2)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階段
(3)智能手機行業生命周期分析
1.2 智能手機行業環境分析
1.2.1 智能手機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1)宏觀經濟對行業影響分析
(2)國際宏觀經濟環境
1)國際宏觀經濟現狀
2)國際經濟展望
(3)國內宏觀經濟環境
1)國內經濟現狀
2)國內經濟展望
(4)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對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影響
1.2.2 智能手機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相關政策與標准
(2)相關行業規劃
1)《關於做好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工作的意見》
2)《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1.2.3 智能手機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1)社會環境現狀分析
(2)社會環境對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影響
1.2.4 智能手機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1)技術環境現狀分析
(2)技術環境對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影響
1.3 智能手機產業鏈分析
1.3.1 智能手機行業產業鏈簡介
1.3.2 智能手機產業鏈——上游配件供應商分析
(1)晶元
(2)觸摸屏
(3)連接器
1.3.3 智能手機產業鏈——操作系統平台商分析
1.3.4 智能手機產業鏈——服務提供商分析
(1)傳統互聯網服務滲透
(2)移動互聯網特色服務
1.3.5 智能手機產業鏈——電信運營商分析
1.3.6 智能手機產業鏈——渠道商分析
第2章: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分析
2.1 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發展現狀
2.1.1 全球智能手機行業市場分析
(1)智能手機用戶規模分析
(2)智能手機出貨量分析
(3)智能手機品牌分布情況分析
(4)智能手機滲透率分析
(5)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態勢分析
(6)全球智能手機區域分布分析
(7)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2.2 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2.2.1 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市場概況
(2)市場規模
(3)品牌分析
(4)操作系統分析
2.2.2 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規模和滲透率分析
(2)操作系統佔比分析
(3)使用成本分析
(4)用戶分析
2.2.3 日本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市場概況
(2)趨勢分析
2.2.4 韓國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市場概況
(2)趨勢分析
2.2.5 俄羅斯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市場概況
(2)趨勢分析
2.2.6 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市場概況
(2)增長因素
(3)前景預測
2.2.7 東南亞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市場概況
(2)趨勢分析
2.2.8 非洲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1)市場概況
(2)前景預測
2.3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2.3.1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1)智能手機發展方向分析
(2)智能手機設計發展趨勢分析
(3)未來智能手機新興功能分析
2.3.2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規模預測
第3章: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分析
3.1 中國手機行業發展現狀
3.1.1 中國手機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1)中國手機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2)中國手機行業市場特徵分析
3.1.2 中國手機用戶規模分析
3.1.3 中國手機行業出貨量分析
3.1.4 中國手機行業銷量分析
3.2 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3.2.1 中國智能手機發展概況
(1)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2)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特徵分析
3.2.2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分析
(1)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分析
(2)中國智能手機銷售情況分析
3.2.3 中國智能手機滲透率分析
3.2.4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影響因素分析
3.3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產品結構分析
3.3.1 智能手機品牌結構分析
3.3.2 智能手機產品結構分析
(1)智能手機價格段結構
(2)智能手機屏幕尺寸結構
(3)攝像頭像素結構
(4)操作系統結構
3.4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價格分析
3.4.1 中國手機價格敏感度分析
3.4.2 中國手機價格接受度分析
3.4.3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價格分析
(1)智能手機市場均價分析
(2)主流品牌均價分析
3.5 中國智能手機應用軟體市場分析
3.5.1 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軟體市場分析
(1)市場規模分析
(2)市場運營情況分析
(3)Google play分析
(4)APP Store分析
(5)應用程序市場前景預測
3.5.2 中國智能手機應用軟體市場分析
(1)中國智能手機應用軟體現狀分析
(2)中國智能手機應用軟體市場規模分析
(3)中國智能手機應用軟體市場前景分析
3.6 中國山寨智能手機市場分析
3.6.1 中國山寨手機市場發展及現狀分析
(1)中國山寨手機定義
(2)市場規模分析
(3)競爭情況分析
3.6.2 中國山寨智能手機技術分析
3.6.3 中國山寨智能手機成敗因素分析
3.6.4 中國山寨智能手機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1)山寨手機市場競爭優勢漸失
(2)國產手機或迎來發展新格局
第4章:智能手機主流操作系統分析
4.1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概況
4.1.1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簡介
4.1.2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差異分析
(1)技術層面差異
(2)戰略性差異
(3)用戶體驗差異
4.2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分析
4.2.1 智能手機主流操作系統市場份額分析
4.2.2 生產商支持的操作系統分析
4.2.3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競爭格局分析
4.3 智能手機主流操作系統分析
4.3.1 Android
(1)Android特徵分析
(2)Android發展階段分析
(3)Android市場現狀分析
(4)Android發展前景分析
4.3.2 iPhone操作系統
(1)iPhone操作系統特徵分析
(2)iPhone操作系統發展階段分析
(3)iPhone操作系統市場現狀分析
(4)iPhone操作系統發展前景分析
4.3.3 Symbian
(1)Symbian特徵分析
(2)Symbian發展階段分析
(3)Symbian市場現狀分析
(4)Symbian發展前景分析
4.3.4 Windows Mobile
(1)Windows Mobile特徵分析
(2)Windows Mobile發展階段分析
(3)Windows Mobile市場現狀分析
(4)Windows Mobile發展前景分析
4.3.5 Web OS
(1)Web OS特徵分析
(2)web OS發展階段分析
(3)web OS市場現狀分析
(4)web OS發展前景分析
4.3.6 Linux Mobile
(1)Linux Mobile特徵分析
(2)Linux Mobile發展階段分析
(3)Linux Mobile市場現狀分析
(4)Linux Mobile發展前景分析
4.3.7 MeeGo
(1)MeeGo特徵分析
(2)MeeGo發展階段分析
(3)MeeGo市場現狀分析
(4)MeeGo發展前景分析
4.3.8 Bada
(1)Bada特徵分析
(2)Bada發展階段分析
(3)Bada市場現狀分析
(4)Bada發展前景分析
4.3.9 Blackberry
(1)Blackberry特徵分析
(2)Blackberry發展階段分析
(3)Blackberry市場現狀分析
(4)Blackberry發展前景分析
4.3.10 OMS操作系統
(1)OMS操作系統特徵分析
(2)OMS操作系統發展階段分析
(3)OMS操作系統市場現狀分析
(4)OMS操作系統發展前景分析
4.4 生產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願分析
4.4.1 諾基亞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2 三星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3 LG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4 宏達國際(HTC)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5 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6 索尼移動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7 蘋果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8 黑莓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4.9 Palm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用意向分析
4.5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發展趨勢分析
4.5.1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將迎來新軍
4.5.2 四核處理器將逐漸普及
4.5.3 手機操作系統與瀏覽器發展融合
第5章:運營商智能手機和App Store戰略分析
5.1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渠道影響力分析
5.1.1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簡介
(1)中國移動
(2)中國電信
(3)中國聯通
5.1.2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用戶規模
(1)中國移動
(2)中國電信
(3)中國聯通
5.1.3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渠道影響力分析
5.2 App Store概況分析
5.2.1 App Store概念及定義
5.2.2 App Store政策及監管分析
(1)App Store准入政策分析
(2)App Store日常監管分析
5.3 中國移動智能手機和Mobile Market戰略分析
5.3.1 中國移動智能手機戰略分析
5.3.2 Mobile Market(移動應用商場)戰略分析
(1)Mobile Market概況分析
(2)Mobile Market模式分析
(3)Mobile Market特色分析
(4)Mobile Market優劣勢分析
5.4 中國聯通智能手機和WoStore戰略分析
5.4.1 中國聯通智能手機戰略分析
5.4.2 WoStore(應用商場)戰略分析
(1)WoStore概況分析
(2)WoStore模式分析
(3)WoStore特色分析
(4)WoStore優劣勢分析
5.5 中國電信智能手機和天翼空間戰略分析
5.5.1 中國電信智能手機戰略分析
5.5.2 天翼空間(estore)戰略分析
(1)天翼空間概況分析
(2)天翼空間模式分析
(3)天翼空間特色分析
(4)天翼空間優劣勢分析
5.6 App Store發展趨勢分析
5.6.1 CP(內容提供商)發展趨勢分析
(1)CP發展趨勢分析
(2)案例分析
5.6.2 SP(服務提供商)發展趨勢分析
(1)SP發展趨勢分析
(2)案例分析
5.6.3 運營商發展趨勢分析
(1)運營商發展趨勢分析
(2)案例分析
第6章:中國智能手機主流品牌市場競爭力分析
6.1 智能手機品牌走勢分析
6.1.1 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品牌走勢分析
6.1.2 2014年國產智能手機品牌走勢分析
6.2 智能手機品牌競爭格局分析
6.2.1 中國智能手機產品競爭力分析
6.2.2 中國智能手機品牌關注率分析
6.2.3 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競爭態勢分析
6.3 智能手機國際主流品牌分析
6.3.1 諾基亞
(1)諾基亞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諾基亞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投資兼並與重組分析
6.3.2 三星
(1)三星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三星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投資兼並與重組分析
6.3.3 HTC
(1)HTC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HTC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HTC經營情況分析
6.3.4 蘋果
(1)蘋果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蘋果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蘋果經營情況分析
6.3.5 摩托羅拉
(1)摩托羅拉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摩托羅拉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3.6 索尼移動
(1)索尼移動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索尼移動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北京索尼愛立信普天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3.7 黑莓
(1)黑莓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黑莓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黑莓經營情況分析
6.3.8 LG
(1)LG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營銷手段分析
3)渠道分析
4)優劣勢分析
(2)LG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投資兼並與重組分析
6.3.9 惠普
(1)惠普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營銷手段分析
3)渠道分析
4)優劣勢分析
5)競爭策略分析
(2)惠普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惠普經營情況分析
6.3.10 夏普
(1)夏普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營銷手段分析
3)渠道分析
4)優劣勢分析
5)競爭策略分析
(2)夏普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夏普經營情況分析
6.4 2011-2013年智能手機國內主流品牌分析
6.4.1 多普達
(1)多普達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多普達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3)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4.2 聯想
(1)聯想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聯想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聯想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4)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4.3 魅族
(1)魅族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魅族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3)珠海市魅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4.4 酷派
(1)酷派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營銷手段分析
3)渠道分析
4)優劣勢分析
5)競爭策略分析
(2)酷派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3)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4.5 中興
(1)中興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渠道分析
4)優劣勢分析
5)競爭策略分析
(2)中興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中興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4)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3)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4)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5)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6)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7)企業投資兼並與重組分析
8)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4.6 金立
(1)金立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金立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3)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4.7 天語
(1)天語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天語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3)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4.8 TCL
(1)TCL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營銷渠道分析
3)優劣勢分析
4)競爭策略分析
(2)TCL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3)TCL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3)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4)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5)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6)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4.9 華為
(1)華為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渠道分析
4)優劣勢分析
5)競爭策略分析
(2)華為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3)華為智能手機特性及操作系統分析
(4)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4.10 OPPO
(1)OPPO智能手機競爭策略分析
1)市場定位分析
2)生產、成本和定價
3)營銷手段分析
4)渠道分析
5)優劣勢分析
6)競爭策略分析
(2)廣東歐珀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4.11 國產智能手機發展分析
(1)國產智能手機發展現狀分析
(2)國產智能手機發展前景分析
6.5 智能手機主要配套企業分析
6.5.1 ARM Holdings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6.5.2 Atmel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6.5.3 谷歌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6.5.4 英飛凌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6.5.5 大立光電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6.5.6 Marvell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6.5.7 高通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6.5.8 Spirent
(1)發展簡況分析
(2)主營業務分析
(3)經營情況分析
第7章: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消費情況調研分析
7.1 智能手機使用現狀分析
7.1.1 參與調查用戶基本信息
(1)性別分布
(2)年齡分布
(3)收入狀況
(4)職業分布
(5)學歷分布
7.1.2 智能手機的普及情況
7.1.3 智能手機用戶更換手機頻率分析
7.1.4 智能手機購買影響因素分析
(1)智能手機用戶不滿意的地方
(2)智能手機用戶認為需改進的地方
(3)非智能手機用戶購買智能手機的影響因素
7.2 智能手機購買傾向分析
7.2.1 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的比例分析
7.2.2 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的原因分析
7.2.3 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的用途
7.2.4 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時注重的參數分析
(1)智能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時注重的參數分析
(2)非智能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時注重的參數分析
7.2.5 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時注重的功能分析
(1)智能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時注重的功能分析
(2)非智能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時注重的功能分析
7.2.6 手機用戶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擇傾向分析
(1)智能手機用戶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擇傾向分析
(2)非智能手機用戶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選擇傾向分析
7.2.7 手機用戶選擇智能手機時品牌傾向分析
7.2.8 手機用戶對價位選擇分析
7.3 智能手機購買渠道分析
7.3.1 智能手機行業主要銷售渠道分析
(1)傳統代理
(2)直營零售店
(3)運營商定製
(4)家電連鎖店
(5)手機連鎖賣場
(6)網路銷售
(7)電子商城
(8)水貨市場
7.3.2 智能手機用戶購買智能手機渠道分析
第8章: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投資與發展戰略分析
8.1 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8.1.1 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分析
8.1.2 中國智能手機銷量預測分析
8.1.3 2013-2015年發展階段分析
8.2 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投資風險
8.2.1 系統風險
(1)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政策風險
(2)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3)中國智能手機行業關聯產業風險
8.2.2 非系統風險
(1)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技術風險
(2)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競爭風險
(3)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其他風險
8.3 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投資特性及建議
8.3.1 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1)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吸引力分析
(2)中國智能手機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3)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4)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8.3.2 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投資建議
(1)關注積極涉足電容式觸摸屏企業
(2)尋找與手機生產緊密的企業
(3)上游核心企業最有競爭力
(4)增值服務因行業年輕而富有潛力
8.4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戰略與成功因素
8.4.1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戰略分析
(1)改革組織結構以專注智能手機業務
(2)採取高端產品策略搶占制高點
(3)鞏固市場地位
(4)掌控價值鏈
8.4.2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成功因素分析
② 平板電腦的屏幕和液晶顯示器的屏幕哪個對眼睛的傷害少點
有很多人經常用電腦,並且眼睛會出現酸澀、疼痛、流淚等症狀,更嚴重的出現視力下降。所有這些不舒服的症狀是眼睛自我保護的一種信號,這些信號意味著:眼睛已經受到傷害,需要保護。如果我們忽視這些症狀,後果就是視力的進一步損傷,這種損傷通常無葯可醫。
長期用電腦已經成為目前視力損傷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為了保護眼睛,點眼葯水、買防輻射屏幕或者帶防輻射眼鏡,或者吃保健品,到底哪種方式更能有效的保護眼睛呢?下面將用專業的醫學研究文獻來向大家揭示電腦傷害眼睛的真相,當大家了解了真相後才能真正有效的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電腦背景光是眼睛的大敵
德國權威計算機雜志《Macwelt》最近一項調查顯示,雖然液晶顯示屏比普通顯示屏的輻射小得多,但因為它的亮度過高,反而更容易使我們的眼睛變得疲倦,甚至可能導致頭痛等症狀。研究人員指出,當顯示器的亮度達到[AD]每平方米100cd(即發光強度單位「堪德拉」)時,已經會對眼睛造成一定影響。但他們所測試的液晶顯示屏,其發光強度都超過每平方米300cd,有些更達到了400cd—500cd。
主持這項調查的德國電腦專家威海恩博士表示,不光是液晶電腦,液晶電視也存在著這一問題。這些液晶顯示屏為了增加清晰度,除了靠屏幕背後的光管提高亮度外,還普遍使用了經過特別「擦亮技術」使顯示屏表面看起來像裝了塊玻璃一樣,顯得很有質感,而且還提高了屏幕的色彩對比度及飽和度。不過,它也會像玻璃一樣反射光線。尤其當光線照向屏幕時,會增加光線反射。使用這種顯示屏的消費者,很容易被光線「刺傷」,並產生眼睛疲倦的症狀,慢慢地還會引起視力下降和頭痛的健康問題。
專家對LED、電腦等人造光源的控訴
繼第七屆國際光協會年會(ILA)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之後,10月22日和23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光-顏色-健康」專題研討大會,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學者、醫生作了報告。瑞典的呂貝克(Die Monocrom-Lichtdome)、德國的亞歷山大•溫熙(A. Wunsch)、加拿大的馬特爾(Sensora Light Molation)等世界頂尖的光學大師出席並發表了重要的研究報告。李查德•馮克(R.H.W. Funk)教授的報告指出當「不合適的光」持續照射我們的眼睛,會引起功能失調,尤其是LED燈,電腦屏幕等發出的光,裡面含有大量不規則頻率的高能短波藍光,這些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藍光照射視網膜會產生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上皮細胞的衰亡會導致光敏細胞缺少養分從而引起視力損傷。馮克教授指出,這些「不適當的光」是很大一部分老年失盲-黃斑病(AMD)的罪魁禍首。馮克教授的報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使人們開始冷靜的思考自己身邊的這類隱形殺手的危害。
因此,解決電腦對眼睛傷害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
1 消除電腦屏幕發出的光譜中含有的過量藍光和紫外線。
2 消除電磁屏幕的頻閃,即CVS。
③ 哪裡有戶外LED廣告顯示屏可行性分析報告謝謝!
戶外全抄彩LED廣告顯示屏優勢
1、 具有流動性、強制性、針對性、實效性等特點。
2、 節目優勢。自製節目,即時播放,內容豐富。不僅僅有廣告,還有節目。包括專題、專欄、綜藝、動畫、廣播劇、電視劇,節目間隙插播廣告。
3、 地段優勢。主要安裝在商場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段,其中LED全彩大屏幕更是安裝在地標性地段,其傳播效應更震撼、更具強制性
詳細請見參考資料!
④ 目前市場上4.7寸的屏都是有哪些手機
現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也會成為人們挑選手機的標准之一。
那麼多大屏幕尺寸的手機才是最理想的手機,最近全球著名的市場研究機構SA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4.7寸屏幕的手機是最受歡迎的手機尺寸,其次是5寸屏幕,然後是5.5寸屏幕。這份報告顯示中國和歐美國家最受歡迎的手機屏幕尺寸也有所差異,並不太一樣。
尤其中國地區的調查結果頗為出人意料,雖然4.7寸手機屏幕被中國大多數人評為最受歡迎的手機尺寸,但是銷售最好的卻是5寸屏和5.5寸屏。而在歐美地區,人們心中最理想的手機屏幕尺寸是5.3寸,其次是5寸屏和5.5寸屏。受訪者表示,5.3寸屏幕最理想的原因是一隻手能比較自如的使用,5寸屏有點嫌小,5.5寸屏又有點大把握不住,看來歐美人對手機屏幕尺寸還是比較務實的。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歐美人對手機屏幕尺寸的要求現實和理想並不一致,不過從結果可以看出,手機大屏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是手機屏是不是越大越好呢?並不是這樣,手機屏的尺寸將遵從科學規律,也就是人一隻手能自如把控的最大范圍,這個范圍是4.7寸至5.5寸之間,而其中5.2寸左右的尺寸是黃金尺寸,從近期小米6發布的5.15寸可以看出,小米6也遵從了這一科學規律。更多最新的科技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kjsm,帶給你更多的科技樂趣
⑤ 急!急!急!LED大屏幕顯示屏產品可行性報告
ITO導電玻璃可行性報告
國際光電產業資訊 編制
2006年11月修訂
--------------------------------------------------------------------------------
如果有人問,繼半導體產業之後,下一個明星產業會是什麼?相信很多人會回答:液晶平面顯示器。其輕、薄、短、小、節省能源等特點,完全符合人類工作、生活的需要。未來十年,LCD產業將為世界帶來200億美元的產值。成長快速就如同過去半導體工業般氣勢蓬勃。透明導電玻璃則是平面顯示器的關鍵零組件,屬日趨多元化的、應用面極廣的上游產品,不但可作為LCD(液晶顯示器)中的關鍵零組件,亦可應用於其他高階平面顯示器中作為透明玻璃電極,並與民用消費產品(諸如建材、汽車、電視等)息息相關。這種玻璃的特性是在適度厚度的鈉玻璃上鍍上既可透光而又反射紅光線同時也能導電的膜層,氧化銦與氧化錫復合膜材(ITO)是最常用的一種。ITO導電玻璃的應用范圍很廣泛,其應用領域和ITO膜的規模有很大關系,面積阻抗大的ITO可用於車用顯示器、Touch Panel等,面積阻抗小的ITO,可用於高階電子產品的平面顯示屏、太陽電池等。即在ITO導電玻璃作為TN-LCD、STN-LCD的關鍵零組件基礎上亦可把ITO導電玻璃延伸為各種最新發展的高階平面顯示器的透明玻璃電極,其工藝更可進一步延伸為市場所需的任何導電玻璃的應用產品。眾所周知,平面顯示器是當今國際產業界的投資熱點產品,故投資透明導電玻璃研發、生產、銷售是企業科技創業,進入高科技產品領域的發展基點。
--------------------------------------------------------------------------------
報告目錄
--------------------------------------------------------------------------------
一、ITO導電玻璃產品簡介
1.產品簡介
2.產品技術概況
二、項目營運目標
1.基本構想
2.近期與中期發展目標
3.長期發展目標
三、市場分析
1.現有及未來市場規模與機會
(1)國際市場
(2)國內市場
2.目標市場
3.競爭分析
(1)優勢
(2)弱勢
(3)機會
4.風險與對策
四、行銷策略
1.行銷范圍與渠道
2.價格策略
3.銷售策略
五、項目總體設計方案:其中總投資:1600萬美元;生產綱領:年產1400萬片導電玻璃。
1.生產流程
2.主要生產設備
3.其他生產設備
4.主要測試設備
5.廠房面積及要求
6.主要原材料來源
7.環保與消防方案
8.能源要求
六、項目投資概算
1.項目總投資:1800萬美元
2.各分項資金用途如下:(略)
七、經濟分析:採用最新進口生產線,投資回收期2.5年。
1.項目達產規模
2.付款政策
3.收款政策
4.經濟效益分析
八、財務效益計劃
詳見附表:
表一 預估損益表
表二 預估現金流量表
表三 預估資產債表
附件:1、國內現有導電玻璃生產商的生產能力概況表
XXX2、國內現有LCD生產企業一覽表
XXX3、進口設備主要技術參數
⑥ 觸摸屏原理研究背景
觸摸屏的本質是感測器,它由觸摸檢測部件和觸摸屏控制器組成。觸摸檢測部件安裝在顯示器屏幕前面,用於檢測用戶觸摸位置,接受後送觸摸屏控制器
⑦ 液晶顯示器的研究報告
·上半年總體市場品牌分布
2006年上半年對於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平常的時期,在經歷了春節、五一黃金周、世界盃等一系列對液晶市場影響較大的事件之後,「降價」、「寬屏」、「大尺寸」、「極速響應時間」等成為上半年液晶顯示器市場的關鍵詞。
究竟是誰拔得了上半年品牌關注排行榜的頭籌?是誰奪得了上半年產品關注排行榜的冠軍?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的價格走勢如何?……消費調研中心ZDC對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分析,下面將以上問題的答案一一揭曉。
一、上半年品牌分析
(一)上半年總體市場品牌分布
消費調研中心ZDC對液晶顯示器市場關注度進行調研,共獲得4020968份有效樣本量。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最受用戶關注的前十大液晶顯示器品牌排行分布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前十大液晶顯示器品牌的累計關注比例達91.2%。其中,三星、優派、明基和飛利浦這四家廠商共占整體市場61.5%的關注比例。可見,關注度集中的勢頭仍在液晶顯示器市場中延續。
三星以高達26.1%的關注比例奪得了2006年上半年最受關注排行榜的頭把交椅。三星從1月至6月,一直穩坐月關注排行榜的冠軍寶座,旗下的眾多產品也一直備受消費者的關注。
優派和明基位居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名,二者在上半年分別獲得12.9%和12.4%的關注比例。飛利浦緊隨其後,以10.1%的關注比例排在第四名。
AOC和長城分別處於排行榜第五和第六的位置,這兩大廠商上半年的關注比例分別為7.7%與6.9%。
LG、Acer、索尼和美格這四家廠商依次位居排行榜第七至第十的位置。四者的關注比例均處於2-6個百分點之間,關注度相差不大。
·06年1-6月十大品牌排行變化
(二)2006年1月-6月十大品牌排行變化狀況
以下是2006年1月-6月十大廠商排行榜分布狀況。
2006年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十大廠商排名狀況
排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1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2
飛利浦
飛利浦
優派↑
優派
明基↑
優派↑
3
優派
優派
明基↑
明基
優派↓
明基↓
4
明基
明基
飛利浦↓
飛利浦
飛利浦
長城↑
5
AOC
AOC
AOC
AOC
AOC
飛利浦↓
6
長城
LG↑
Acer↑
長城↑
長城
AOC↓
7
LG
Acer↑
LG↓
LG
Acer↑
Acer
8
Acer
索尼↑
長城↑
Acer↓
LG↓
LG
9
索尼
長城↓
索尼↓
索尼
美格
美格
10
瑪雅
瑪雅
瑪雅
瑪雅
索尼↓
索尼
對比十大液晶顯示器廠商在2006年上半年的市場關注排行情況可見,排行榜變動比較頻繁,但是三星從1月到6月一直穩坐關注排行榜的冠軍寶座。
優派的排名變動相對較小,主要是在排行榜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間徘徊。
明基和飛利浦的變動相對優派略大。明基上半年的排名基本上一直在上升,從1月的第四名上升到了5月的第二名,但是6月份又被優派反超。飛利浦排名則一直在下滑,名次由1月的第二名下降到6月的第五名。
AOC前五個月一直穩居排行榜的第五名,直到6月才下降了一個名次,位居第六。
長城是變動相對較大的一個品牌,1月排名第六,2月下降到第九,但之後排名一路上升,到6月已經飆升至排行榜的第四名。
LG、Acer和索尼三個品牌1月-6月上下波動比較頻繁,但是波動幅度相對較小。
美格作為新入圍廠商從5月才開始登上排行榜,從而取代了瑪雅的位置。
·十大廠商Q1和Q2關注比例對比
(三)十大廠商Q1和Q2關注比例對比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十大廠商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關注比例的對比情況。
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整體關注指數為1723608點,第二季度為2200142點,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長了27.6%。可見,第二季度的五一黃金周、世界盃開賽、高考結束等給中國的液晶顯示器市場增加了不少人氣。
從上圖可以看出,一半廠商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的關注比例有所上升,包括三星、優派、明基、長城和美格五家廠商。其中關注比例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三星,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3.5個百分點。其次是長城,第二季度的關注比例比第一季度增加了1.8個百分點。
飛利浦、AOC、LG、Acer和索尼五家廠商第二季度的關注比例相比第一季度則有所下降。其中關注比例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飛利浦,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下降了4.1個百分點,飛利浦也是十大廠商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關注比例波動最大的一家。而其他四個品牌關注比例的下降幅度都比較小。
·上半年主流尺寸LCD關注比例走勢
二、 上半年產品分析
(一)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走勢
2006年上半年17英寸和19英寸液晶顯示器占據市場的絕對主流地位,二者上半年的累計關注比例高達91.4%,其他尺寸產品的關注度都非常低。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的走勢情況。
從上圖可以看出,17英寸和19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從1月到6月雖然變動較大,但是各月的關注比例均比較高。
1月,17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為60.9%,19英寸的為32.9%,二者相差多達28個百分點。但是隨著19英寸產品的逐漸普及,二者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
到3月中旬,二者的關注比例持平。之後19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超過了17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直至5月份, 19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比17英寸產品的關注比例超出了近10個百分點。
5月份之後,由於暑期的臨近,液晶顯示器市場上的學生消費者逐漸多了起來,17英寸的入門級產品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所以17英寸產品的關注度開始回升,而19英寸產品的關注度則出現了下滑。
除17英寸和19英寸產品之外,其他各尺寸液晶顯示器的市場關注度都比較低,上半年整體關注指數僅為8.6%。 從1月份至6月份,其他尺寸產品的關注比例一直小幅上升,6月相比1月,其他尺寸產品的關注度增加了3.2個百分點。
·上半年不同價位LCD關注比例走勢
(二)上半年不同價位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走勢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不同價位液晶顯示器關注比例的走勢情況。
2006年上半年,2000元以下的液晶顯示器成為消費者關注的主要對象,1月-6月累計獲得57.1%的關注比例。自2月份開始,這個價位的產品的關注比例開始出現下滑,5月份關注比例降到最低,僅為48.8%。但在隨後的一個月內,關注比例又飆升了11.7個百分點。
價格在2001-2500元之間的產品在上半年也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上半年累計關注比例為28.8%。5月關注比例達到上半年最高,為33.8%,但之後的一個月內又下降了11.4個百分點。
2501-3000元、3001-4000元和4000元以上這三個價位區間的產品的關注度相對比較低,上半年三者的累計關注比例分別為7.5%、4.5%和2.0%。其中3001-4000元這個價位區間的產品1月-6月關注指數變化最大,6月相比1月關注指數上升了4.8個百分點。
進入五月份以來,隨著暑期的臨近,入門級的中低端產品越來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2000元以下的價位自然也成為市場關注的主流價位。ZDC認為,隨著產品價格的不斷走低,2000元以下產品的關注比例會繼續攀升。
·上半年產品關注TOP10
(三)上半年產品關注TOP10
消費調研中心ZDC對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進行調查,得出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前十款產品。下面是產品排行情況。
三星 711N(黑色)以184204點的關注指數拔得頭籌,這款17英寸8ms響應時間的入門級產品自上市以來就備受消費者的關注,這款產品也是三星家族中最廉價的一款。
三星還有三款產品入圍前十名,分別是911N、930B和740N,三者的關注指數相對較低,分別以76576點、72514點和70388點的關注指數位居第八至第十名。
飛利浦 170S6上半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以140682點的關注指數位居第二。同三星 711N(黑色)一樣,這也是一款17英寸8ms響應時間的入門級產品。
GreatWall A91和明基 FP71G+分別以137750點和131778點的關注指數緊隨飛利浦 170S6其後,名列第三、第四名。這兩款產品在2006年上半年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市場關注度。
第五到第七名分別是AOC 193FW、Acer AL1916Ws和優派 VA1912wb,關注指數分別是101872點、91421點和76621點。
以下是入圍的十款產品主要參數的對比情況。
排名
產品名稱
報價
關注指數
寬屏
響應時間
液晶顯示屏
1
三星 711N(黑色)
¥1,490
184204
否
8ms
17英寸
2
飛利浦 170S6
¥1,599
140682
否
8ms
17英寸
3
GreatWall A91
¥1,999
137750
是
8ms
19英寸
4
明基 FP71G+
¥1,399
131778
否
8ms
17英寸
5
AOC 193FW
¥1,780
101872
是
8ms
19英寸
6
Acer AL1916Ws
¥1,799
91421
是
8ms
19英寸
7
優派 VA1912wb
¥1,999
76621
是
8ms
19英寸
8
三星 911N
¥1,980
76576
否
8ms
19英寸
9
三星 930B
¥2,140
72514
否
8ms
19英寸
10
三星 740N
¥1,599
70388
否
8ms
17英寸
ZDC通過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從入圍的廠商來看,上半年最受關注產品排行榜共有七家廠商上榜。國外廠商和台灣廠商各有三家,國內廠商僅長城一家。其中三星共有四款產品上榜,其他六家廠商各有一款產品上榜。
第二,從產品的尺寸來看,19英寸產品有六款,17英寸產品有四款。可見,2006年上半年19英寸產品更受消費者關注。
第三,從產品的響應時間來看,上榜的十款產品全部為8ms響應時間。8ms響應時間的市場主流地位可見一斑。
·上半年LCD市場均價走勢
二、 上半年價格分析
(一)上半年液晶顯示器市場均價走勢
下面是消費調研中心ZDC對2006年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的均價走勢進行的分析。
從上圖可以看出,1-6月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均價整體上是呈下降的趨勢,並且下降的幅度基本上是逐漸增大的。
從1月到2月,產品均價從2157元下降到了2152元,降幅僅為5元,是上半年降幅最小的一個月。從2月開始,均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每個月都下降幾十元。5月到6月一個月的時間內,均價下降了103元之多,成為上半年降幅最大的一個月。
出現這種情況與上半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的發展狀況是密切相關的。2006年伊始,由於面板價格的全面塌陷,液晶顯示器價格開始一路走低,並且降價勢頭越來越猛。2月到5月液晶顯示器市場形成了相對較為穩定的降價范圍和降價幅度。
由於五一黃金周的到來、世界盃的開賽和暑期的來臨等因素,5月到6月期間,各廠商旗下的產品紛紛大跳水,使液晶產品降價的范圍和幅度都達到了上半年的峰值。
·上半年降幅最高的產品TOP5
(二) 上半年降價幅度最高的產品TOP5
2006年上半年,對於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來說,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降價」。尤其是進入5月份以來,液晶顯示器市場「降」聲一片。
鑒於此,消費調研中心ZDC對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上的產品進行調查,得出上半年降價幅度最高的五款產品。下面是2006年上半年降幅最高的五款液晶顯示器排行。
上半年降幅最高的前兩款產品均來自明基,分別是FP93V和FP202W。FP93V從1月的3660元下降到了6月的2150元,下降了1510元,降幅高達41.3%。FP202W則從1月的4850元下降到了6月的2999元,下降了1849元,降幅達38.2%。
第三名是賽普特 X20G-NagaIII,從1月的4600元下降到6月的2980元,下降了35.2%。
第四和第五名的分別是三星913V和優派VA712,二者6月的價格分別從1月的2699元和2150元下降了到了6月的1799元和1488元,分別下降了33.3%和30.8%。
以上五款產品上半年均價的降幅均在30%以上,其中,排名第一的明基FP93V降幅高達40%以上。
下半年的據說還沒有統計完全,不好意思,我只能幫你這些了
⑧ 餐飲市場調研報告範文 急求!
今年-7月份全國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0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3%。其中,上半年營業額1728.5億元,同比增長18.5%。上半年我國餐飲市場繼續呈現高速發展的勢頭,增幅居全國消費品市場的首位,名列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前列。上半年餐飲市場的主要特點是:
1、餐飲業發展的社會經濟環境越來越好。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是餐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今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完成394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8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013元,增長1.5%。隨著經濟發展的逐步回升,經濟活動增多,城鄉人均收入持續增加,市場更加活躍,需求日趨旺盛,對餐飲業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促進餐飲業營業額增幅顯著攀升。
2、假日消費成為市場的新亮點。元旦、春節、五一等節假日市場較往年更加火爆,各地旅遊團隊用餐、家庭宴席、婚慶壽宴和散座業務明顯增多。據對全國十個城市飲食服務企業調查,今年春節期間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5.1%,五一節期間比上年同期增長60.3%。北京全聚德集團「五一」節期間,共接待93735人次,銷售烤鴨47536隻,營業總額達1062.31萬元,比2000年春節7天收入提高了110%。從今年「五一」節市場看,出現了銷售高峰來勢猛、節奏快、持續時間長的市場特點,呈現了「四多兩少」的特徵,即「散客多,家庭消費多,婚宴多,內地旅遊團隊多;預定包桌減少,人均消費減少」。假日消費的突發性、時效性、品牌性和民間性的表現明顯。過去是以單位宴請為主,包桌消費高,服務節奏較慢,而假日經濟以家庭消費為主,要求節奏快,品嘗到風味特色。居民消費不僅瀏覽名勝,而且品嘗美食,寧可多費些周折也要吃到名牌。西安飲食集團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54億元、利潤613.26萬元,其中:公司雙休日和節假日共實現營業收入7199萬元,占上半年收入的46%。
3、企業經營特色更加突出,經營水平普遍提高。在競爭不斷激烈的情況下,企業更加註重創新經營和特色經營,菜品、質量就餐環境和服務水平等逐步提升,行業總體經營水平有所提高,為行業持續發展創造了基礎。由過去偏於重品種、重價格向重品牌、重質量方向轉化,抓管理、上檔次、創名牌。山東凈雅大酒店有限公司以經營膠東海鮮餐飲為主,其營業面積達25000多平方米,員工1000多人,是近年新發展起來的民營餐飲企業。前不久,他們通過了國際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從而使企業質量管理又上了一個新檔次。他們認為: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始終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必須有一套科學、先進、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因此,決定導入ISO9002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加快企業與國際標准接軌的步伐,更好地為顧客服務。在凈雅的一次顧客意見調查中,顧客對菜品評價的合格率在99.8%以上,對服務評價的合格率在99%以上。
4、大眾化經營持續紅火。小吃、快餐和成品、半成品市場不斷擴大,家庭私人消費占市場的比重繼續增大,成為支撐行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上海新亞集團的新亞大包快餐,二年來已發展了87家快餐連鎖店,今年開始發展家庭小廚房,將連鎖店深入社區,開展成品、半成品和菜點現做現賣的服務。同時對新亞大包以開「母子店」形式大力發展,爭取達到200家。即在居民集中區開設較大規模的「母店」再向周邊地區輻射出一些「迷你型」的「子店」,其發展規模與服務功能將不斷增大。這樣既可減少資金投入和人員培訓負擔,又可使更多的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到統一水準的「新亞大包」。江蘇常州市大娘水餃餐飲有限公司。以月均開一店的速度快速推進,小小水餃開出了大市場,成為快餐業的一顆新星。據了解,該公司現已
擁有連鎖店30家,今年頭5個月營業額超4200萬元,呈現良好的勢頭。他們嚴格規范連鎖,抓住統一配送、標准化運作和制度化管理的關鍵環節,積極推進快餐連鎖經營。不久前,「大娘水餃」公司按照國際質量體系標准嚴格管理,也通過了ISO9002認證,進一步樹立了良好形象,取得了邁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傳統端午節的來臨,給餐飲企業提供了商機。上海杏花樓集團提早開始組織貨源,選擇最優質的赤豆、糯米和肉、禽蛋原料,加強員工培訓,專門針對端午節的青團、粽子等品種組織人力物力增加生產,擴大銷售。短短五天時間,所屬萬鑫齋公司就生產銷售各式粽子達12萬只。西飲集團所屬西安飯庄、老孫家飯庄、五一飯店等單位不失時機拓寬經營視野,佔領市場空間,提早搶抓商機,推出了節日傳統民俗食品粽子、綠豆糕、油糕、柿子餅等品種。節日期間,三家分公司增收41.4萬元。
5、營銷觀念加強,品牌促銷力度加大。各地名品推展、精品展銷、形象宣傳、文化促銷等活動廣泛開展,從價格競爭逐步向質量與品牌文化競爭轉化,營銷促銷的作用越來越大,得到企業的重視。今年各地普遍開展了美食節、展銷月等活動,以節促銷、媒體促銷,文化活動與美食相結合的特點更加明顯。企業普遍注重營造經營氛圍,擴大市場影響力。一大批新老字型大小企業積極弘揚傳統飲食文化、創新技術、創新菜品、樹立品牌,取得良好的經營成果。同時,很多企業通過增加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經營水平。電子點菜、計算機管理廣泛應用。天津集賢酒家採用廚房現場錄像、前廳轉放,使顧客邊吃邊看。北京華天集團注重前廳也重後堂改造,實行廚房敞開參觀。上海興起網路餐廳,顧客只動動手指,點擊觸摸屏,便可瀏覽餐廳的菜餚介紹、照片、價目,隨意選擇;等待上菜的時刻,可上網瀏覽,並進行視瀕點播。上海長樂苑餐廳,將網路與餐飲娛樂相結合,每個桌上都有手提電腦,網民點擊電腦顯示觸摸屏,便可在網上點菜、訂座,並能及時看到點菜總價。
但是,從上半年餐飲市場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經營價位繼續走低,企業經營難度不斷加大,關開店數量同時增多;二是企業技術與管理發展水平不平衡,行業整體素質仍有待提高;三是餐飲衛生問題突出,一批中小企業和街頭攤點衛生差、無證經營的現象嚴重,市場經營秩序也亟待規范等。
展望今年下半年餐飲市場,總體看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全年行業營業額增幅可達20%左右,有望達到3700億元。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是:
1、激烈競爭局面仍將保持。通過競爭將進一步對現有餐飲網點進行優勝劣汰,以市場的作用促進企業的整合,從而促進企業的進步和推動行業發展。
2、創新經營、品牌營銷的趨勢更為明顯。企業要在市場占據一定地位必須加強創新經營力度和豐富文化品牌內涵。逐步改變傳統的以手工隨意性加工、單店作坊式經營、經驗型管理為主的狀況,向標准化加工、工廠化生產、連鎖規模化經營和科學現代化管理的方向發展,促進行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3、大眾化市場的經營空間更加拓寬。假日消費與家庭私人消費繼續看好,大眾經營品種和餐飲食品開發不斷加快,在為流動人口、工薪階層服務為主的基礎上,向為家庭廚房服務延伸,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的需求。
4、人才、技術與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人員素質與科學管理水平將成為餐飲
⑨ LED顯示屏的發展前景如何
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液晶顯示模組,是指將液晶顯示面板和相關的驅動電路、背光源、集成電路等組件組裝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塊化組件,其結構隨下游產品應用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近幾年,隨著觸控技術的發展,觸摸屏在液晶顯示器中,特別是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觸控一體化液晶顯示器模組還包括觸摸屏這一結構。
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分析:材料端盈利能力強,國產崛起撬動產業版圖
從產業鏈來看,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基礎材料、中游面板製造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其中,上游基礎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驅動IC、背光模組、導電銀膠、光刻膠等;中游面板製造包括:列陣(Array)、成盒(Cell)、模組(Mole);下游終端產品包括:液晶電視、電腦、智能手機、數碼相機、車載顯示以及醫療儀器等。
從液晶顯示模組產業鏈的毛利率分析,構成了著名的理論「微笑曲線」:產業鏈的毛利率呈現U型,左邊高毛利率的是上游基礎材料(40%以上毛利率),中間低毛利率的是中游面板製造(10-20%的毛利率),右邊較高毛利率的是下游終端產品(毛利率20-30%)。
「微笑曲線」主要是由於技術壁壘和競爭格局而產生的。產業鏈上游基礎材料技術門檻極高,大多被日本、韓國、美國等少數公司壟斷,造就了產業鏈上游高毛利的現狀。而中游面板製造半壁江山被韓國掌控。從中國大陸加入爭取市場份額的戰爭以來,中游的競爭格局變得更加激烈。下游應用領域較廣,競爭格局較為分散,毛利率處於中游水平。
國產的產業平台為上游原材料企業開辟出生存空間,使我國大陸自主的材料研發體系有了進入上升循環的機會。盡管目前上游材料仍然由歐美、日韓企業主導,我國大陸產品質量與國外材料尚存在一定差距,市場份額較少,且集中於中低端領域,但在全產業鏈大力投資、國家政策支持、國產企業堅持研發創新的情況下,市場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將超7400億
受惠於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2011-2014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突破7500億美元。受累於產能的縮減以及顯示技術更新換代,2015-2016,全球液晶顯示模組市場規模有所下降,2016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170億美元。2017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為7125億美元。隨著液晶顯示模組下游終端產品等產品的產量增長,對於液晶顯示模組的需求也隨之擴大,預計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450億美元左右。
2011-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球LCD產業向8.X代線和10+代線邁進,高代線的發展也為大陸工廠趕超韓、台企業的契機。從切割效率來講,8.5代線切割65寸電視可以採用66寸+32寸電視套切,實現94%的切割效率;10.5代線切割55寸、65寸和75寸電視都可以達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隨著高清大尺寸電視的普及,55寸、65寸和75寸電視將逐步成為主流成品,而8.X代線和10+代線具備大尺寸的經濟切割效益,因此高代線在未來競爭中更具優勢。此外,韓國三星及LGD將重心從LCD逐步轉向OLED,因此從2017年已建成的8.X代線及未來規劃投建10+代線等高代線來看,大陸已經占據領先的位置。
在技術發展趨勢方面,液晶顯示技術在最近十年內成為了市場中的主流,完全代替了傳統的CRT顯像管技術。未來OLED和QLED或將成為液晶顯示器行業技術發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