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應對稅收改革,如何加強地稅幹部隊伍教育培訓
應進行禮儀培訓,再做心理減壓相關講座。
❷ 如何激發基層國稅部門中青年幹部隊伍的活力
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幹部職工的向心力。目前,他們幹事業的雄心仍在,希望在工作中大顯身手,干出一番業績。但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思想波動大,一旦受到挫折,往往會產生「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甚至抱怨牢騷不斷。我們要通過日常政治理論學習的機會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樹立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宗旨意識。定期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職工大會,廣泛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增強機關向心力。我們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採取適合40、50歲幹部口味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育方法,把工作做實、做好、做活。「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樹立40、50歲幹部自己的榜樣,促使幹部在榜樣的激勵下自覺學先進、趕先進,從而成為先進。將他們的各種需求加以正面引導,譬如:子女的求學和就業,幹部的身心健康咨詢等,通過解決他們的合理需求,從而激發其情感,鼓勵其鬥志,讓他們在政治上有奔頭,在工作上有勁頭,在正確的輿論導向中潛移默化,完善提高,增強正能量。
加大機關培訓力度,提高幹部職工的整體素質。國稅事業發展的好壞關鍵在於國稅幹部對政治業務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程度。談到學習,少數幹部沒有興趣,談到娛樂就滿臉放光芒,雖然對新的稅收業務不太熟練,對新征管模式不太適應,但要他們去學習,總是沒有激情。特別在推行稅收信息化建設中,能在第一時間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的40、50歲幹部不多。豐富學習內容。採取缺什麼就學什麼,干什麼就鑽什麼的培訓思路,強化崗位技能教育。提高他們的政策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寫作調研能力、查帳審理、稅收分析能力,讓更多的40、50歲幹部成為「張口講得,提筆寫得,查帳查得,上機操作得」的優秀稅務工作者。
完善各項激勵機制,增強幹部職工工作活力。他們覺得自己人到「40、50」歲,提拔的希望不大,不幹工作領導也奈何不了,工作上比較渙散,得過且過。個別人員甚至不情願上班、也不情願干工作,遇到困難和問題時,不是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能拖則拖,能放就放,缺乏解決問題的進取心和耐心。譬如:受領導職數的限制,基層幹部如果到了45歲還沒有進入中層骨幹或局領導班子行列,那麼他今後提拔的希望就顯得很渺茫,45歲左右正是「政治生命」的黃金時期,也是導致他們工作積極性不高和缺乏熱情的重要原因。我們建議建立一個科學的非領導職務的晉升制度,對部分沒有進入更高級別的領導及稅務幹部,要定期拿出一些指標,來表彰部分愛崗敬業,成績突出的同志,讓他們享受更高級別的工資待遇。通過樹立典型,激勵先進,懲處違紀,批評落後,來強化幹部思想道德教育,增強幹部職工的工作活力。
營造健康和諧環境,提供廣泛的幹事創業平台。我們要開展崗位技能比武,舉辦攝影、徵文、羽毛球等各種文體競賽,通過晚會、爬山、出遊、紅歌會、團隊慶功會等,培養樹立團隊精神,使他們在活動中鍛煉身體,增強集體的榮譽感。同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外出考察、學習、培訓的機會。正所謂「行萬里路,破萬卷書」,多組織他們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無形之中會對幹部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整體意識有很大的幫助。要強化法治意識和德治意識,善於運用細致入微、春風化雨的情感管理法,教育和引導幹部職工團結友愛,和衷共濟,銳意進取,讓幹部由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快樂工作,達到「工作並快樂著」的理想狀態。要時刻了解和掌握幹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要盡可能的想辦法幫助解決困難和化解矛盾,讓幹部時刻感到組織、領導的關懷和溫暖,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❸ 如何加強國稅系統幹部管理,青年幹部的培養
青年強則國稅興。作為國稅隊伍人力資源中最活躍的一環,青年幹部的成長速度對國稅事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組織上看,促進國稅青年幹部成長,使他們成為國稅隊伍的中堅力量,需要各級領導共同努力,營造出一個適合國稅事業進步、青年幹部成長的氛圍;從青年幹部自身看,需要培養其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一)把握成長規律
青年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成長期,其基本的價值觀、品德、能力等都在此階段基本確立,抓住最佳成長階段,促進其成才是各級領導應有的責任。青年幹部成長要素很多,包括年齡、經驗、學歷、能力、機遇和社會環境等,不同時期青年幹部成長要素也不盡相同,分析當前青年幹部的成長要素,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即國稅事業的發展決定青年幹部的成長方向。國稅事業的發展需要發揮青年幹部的聰明才智,而青年幹部的個人發展離不開組織提供的平台。青年幹部在制定職業生涯目標時要將個人意願與部門發展相結合,將獲得「三師」資格與人生規劃相結合、個人特長與自身發展相結合、理論調研與業務競賽相結合,使個人職業發展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能更好的促進國稅事業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為自身發展創造更好的平台從而更有效的實現自我發展。作為組織來說,應為青年幹部的成長提供機遇和條件,「青年幹部成長缺什麼就補什麼」,以青年幹部需求為前提,了解青年幹部的所思所想,既要注重青年幹部自身學習培訓的要求,也要考慮青年幹部崗位工作的需要,更要兼顧青年幹部未來長遠的發展。
(二)搭建成長平台
青年幹部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組織環境,良好的組織環境是青年幹部成長的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人才的成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青年幹部的成長是一個綜合化、系統化的過程,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要搭建舞台。要堅持育才與用才並舉的思想,改變重使用輕培養的傾向,花大力氣、大精力、大功夫進行人力資源的培養與開發。抓住年青幹部特有的學習熱情較高、精力較充沛、家庭干擾較少的時間段,發揮年青幹部素質起點較高、思維較為活躍、可塑性強的優勢,在稅收工作中大膽啟用青年幹部,為青年同志提供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增強內驅力,促使其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打造稅收隊伍中的青年生力軍。二要用其所長。要加強引導,校正青年成長動機,讓想發展、能發展的青年幹部得到發展的空間,同時注意保護其熱情。完善競爭擇優機制,用正確的用人導向引導人,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准,按照民主、公正、競爭、擇優原則,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作風過硬、群眾評價高的優秀人才選拔上來。三要人崗相宜。加大崗位實踐的鍛煉力度,根據崗位要求和人員特點,盡可能地將青年幹部安排在最適合的崗位上,在稅收工作中多給青年幹部壓擔子、交任務,讓他們在事業發展中挑重擔,擔責任,時刻感受到組織的信任和支持,將國稅事業的發展與每一個青年人的個人前途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勢,使其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三)注重人文關懷
大多數青年幹部工作在基層、執法在一線,工作較為繁重,生活相對線性,面臨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較大。因此,要注重人文關懷,把青年幹部作為國稅大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讓他們受到重視和關注,當他們受到挫折時送上一份關愛,取得成績時送上一份祝福,生活工作需要幫助時送上一份力量。對於他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要設身處地幫助解決,使他們解除後顧之憂。在政治激勵渠道狹窄和經濟激勵渠道有限的前提下,在幹部晉升、調整、交流等方面,多打明牌,加強透明化操作,避免誤導以及減少不作為,強化對青年幹部的行為預期,通過行為預期進一步做好思想、行動導向,營造良好的「比、學、趕、幫、超」氛圍,保持青年幹部隊伍不斷進取的積極心態。同時加強青年幹部交流輪崗鍛煉,包括縣局與市局機關上下交流輪崗,科室與科室之間左右交流輪崗,青年幹部的使用與培養相結合進行綜合輪崗,達到才盡其用、激發活力的效果。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青年幹部社會閱歷較少、年輕氣盛,在工作及為人處事上,可能難免會有做的不盡完美的地方。他們的自信是資本,也是完成各項工作的力量源泉。但與此同時,過度的自信也使他們在遇到某些問題時,過於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觀點是正確的,由於沒有注意表達和溝通的方式,不容易讓大家接受和認可。因此,對青年幹部多一些包容與寬容,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去考慮,讓他們盡快把年輕氣盛的自信轉化為成熟穩重的自信,更好的為國稅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勤練苦練內功
自身修養是青年幹部成長的立身之本。一要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是內在動力,它支配著青年幹部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影響著青年幹部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為准則。青年幹部要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正確看待人生得失,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牢固樹立依法行政、求真務實的正確理念,徹底摒棄以權謀私、好大喜功、玩忽職守、徇私枉法、急功近利的錯誤思想,正確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二要堅定學習上進。智慧源於積累,源於思考,源於學習,源於經歷。增長智慧,要勤奮學習。要熱愛學習,把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行動;要端正態度,把學習當作一種必須營養;要養成習慣,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方式。要努力克服高學歷的「優越」心態,正確看待自己,理性思考問題,並願意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鍛煉,學會從容、學會適應、與人為善,坦然地面對一切,保持青年人應有的朝氣、正氣、銳氣本色,勇敢地開創自己的拼搏之路,放棄一些壓抑生活的負擔和包袱。三要堅定品質修養。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淡泊之心對待「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以進取之心對待「事」。要注重內心世界的清掃,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使外在形象就會更陽光、更真實、更持久。作為青年幹部,必須以一種精益求精、追求細節完美的精神,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把瑣事做好,把小事做精,把細事做亮,要善於從業務圈子中跳出來,善於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自己從事的工作,要把立足點和落腳點放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上。
❹ 如何抓落實青年幹部培養工作
抓落實既是一種領導行為,也是一種重要的領導方法。所以主要看領導的品質。
領導是關鍵。領導者不僅是決策的主體,更是抓落實的主體。因此,要充分發揮領導者在抓落實中的「第一推動力」作用,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重點抓,主管部門集中抓,相關部門配合抓,幹部群眾支持抓,上齊下順、同心同德、聚力合心。
抓重點、重點抓,就是要求我們抓工作要分清輕重緩急,正確處理一般、重點與重中之重的關系,抓好那些制約、影響、決定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