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產現場管理改善方案怎麼寫
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② 員工培訓及改善建議有哪些
一、加強對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隨著員工培訓工作力度的加大,培訓工作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仍未徹底摒棄長期以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消極態度。企業領導及負責部門對員工培訓的支持力度和工作態度是公司能否順利開展各項培訓的關鍵。
二、做好培訓需求分析。有效的企業培訓目標應是企業戰略目標和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良好融合,『只有當企業培訓目標同時滿足企業和員工個人的發展,才能發揮其推動企業經營發展的最大效用。
因此,首先要讓員工了解企業發展目標,並指導員工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將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融合,以努力實現「雙贏」目標為原則,提高員工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存在問題
一、培訓需求分析機制不完善,各企業在考慮年度培訓課程安排時,易忽略將企業戰略目標和職工個人發展目標相結合,職工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對課程知識被動接受或敷衍以對,培訓效果不理想。
二、培訓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培訓方法簡單,培訓過程不連續,培訓內容臨時性、突發性、隨意性特徵明顯。常規的崗位培訓和補救式教育佔主體,缺少具前瞻性的研討型學習交流,單行灌輸的培訓方式未能為優秀職工提供更廣闊的資源交流和潛能開發平台,不利於新技術、新工藝、好經驗的推廣和普及。
三、培訓的短視效應,沒有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矗培訓設置欠均衡,缺乏對企業要達到的中長期目標及早進行預培訓。工人崗位偏重業務培訓,一般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崗位基礎培訓為主,忽視了潛力開發型的發展培訓,造成到了需要用人的時候青黃不接,業務工作就沒辦法順利進行。
③ 工藝培訓
哪方面的工藝
④ 如何從工藝方面提高產能輸出方案
談到產能的提升不免要談到五要素:人、機、料、法、環五大關鍵要素的關聯性,如果單從工藝方面來講產能提升,就我個人觀點在這五個因素中,涉及有人、機、法要素,其中人是首要的。然而在目前生產環境及人員配置充足的情況下,員工要達到8小時的標准產能卻需要花費9~10個小時,有時甚至不能完成。因此可以看出人員的產能效率未得到充分發揮。那麼要想提升產能,提高人均效率,就需要發揮人員的最大產能,那麼主要還是要靠管理及制度的完善來達到產能優化的目的。
一、總體理念
1、提高生產,制度先行。首先,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生產制度,以確保生產有章可循。(表現為:公司管理制度不夠嚴謹,員工隨意離崗----沒按照離崗制度落實執行,且離崗無頂崗人員;班組整體調配、相互協作的團隊工作意識不足。)
2、生產狀況,定期反饋於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及時了解並快速調整生產計劃。可以通過工作結果定期反饋機制進行保證落實。(表現為:各班組產能沒有硬性完成目標,能做多少就是多少。無嚴格的獎懲機制-----產能的完成和自己沒關系。)
3、對人對事,獎罰分明。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生產效率高的員工理應獲得應有的獎勵。有這樣的現象,技術好的員工要承擔更多的工作,而稍差的員工反而承擔較少工作或較容易的工作,
這樣肯定會打擊部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要表現為:公司計件工作成績督導不足,有記錄但無落實完整——員工一天做多少無保障,因此沒有目標緊迫感 。)
4、工具與技術,雙重優化。為員工提高生產效率提供客觀條件:工裝夾具及機械的應用,即便是一流的員工,沒有必要的工裝夾具,也難以達到高效率。(表現為:機台經常有停機、不用等現象-----浪費正常機器利用率;多技能員工欠缺-----人員數量少)
5、建立專業化的生產隊伍,進行工作研究和方法研究,能提高能效。
激發員工干勁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只有這個資源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分挖掘它、利用它,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用,特別是作為一線管理人員,如果你了解了員工的本性,也就知道如何有效激勵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你更快走入他們的心靈,領導他們,開發他們。從而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團隊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有的團隊關系融洽,凝聚力強,能順利完成任務;有的團隊成員相互摩擦,關系緊張,凝聚力弱,不利於群體任務的完成。
二、工藝程序
1、工藝制定原則
號召全廠技術骨幹員工同參與、同制定、同執行的基本原則,共同完善工藝制度,建立健全總廠工藝體系,分門別類的整理工藝文件,加強工藝文件的管理。
2、工藝流程管理
作為車間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必須熟悉整個生產加工製作工藝流程,提高生產作業應變能力(如人員短缺,待料,堆料等)——班組長須臨時調配盡最快時間解決產線待料堆料等異常。實現人員管控更加合理和有效,班組團隊對新員工進行工藝流程教育,言傳身教。
3、杜絕浪費,做無用功,降低工藝返修成本
降低製造中的無效工時,材料成本浪費-----最優化杜絕成本浪費,嚴格執行計件和工時管控措施,不可本該完成的任務用加班工時來完成。機械設備合理利用起來,逐步實現增產以實現機台實現最大產出----將影響產能(返修)因素在正常工作時間外解決。(如二車間鋼板校平機,三車間部分精加工機械等設備基本不使用)
4、嚴格實施工藝執行監控管理制度
減少或杜絕因工藝執行不徹底可避免性的錯誤,對明知工藝執行錯誤而故意為之人員,按照工藝處罰規定嚴格執行,慣犯人員可進行降級、調崗、辭退處理。
三、產能不平衡原因分析
主要表現在生產計劃方面:
1、信息准確度不足。信息不準,計劃失當,信息傳遞不準確,導致生產計劃作業進行盲目,最終導致製造過早(多)浪費的產生。
2、生產計劃管控機制方面。排月生產計劃,不排日生產計劃,而是排周生產計劃,一天內的生產排配權利下放到生產線、各班組甚至是作業員,管控能動力不足。
3、生產進度的精確控制是一個部門的最基礎的功能,不能因為
製造能力弱,靠人工累計而獲得產量,在各製造過程環節就放鬆對生產計劃實施的管控,要發揮機械設備的最大能動性。
四、工藝組織措施
1、生產過程管理
1)生產前的准備工作要充分,注意把好生產過程中的三檢制度,制訂獎罰規定,保證生產的連續性。
2)嚴格按製程條件實施操作,努力控制一次合格品。學會「把脈」診治,做到早發現、早控制。設定不合格品的基數,超出基數部分實行產量倒扣處罰,提高員工的責任心,以減少不合格品的產生,並對每月各班一次合格率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評比、公布。
2、班組建設管理
1)作為生產的相關部門,包括各班組長都要清楚地了解生產工藝,設備的性能,工序的瓶頸,主動與技術部、工藝部進行有效溝通,對生產計劃靈活合理安排。每天的生產計劃要親自安排並記於心,必要的做相關記錄,班組長更是需要對新工程進行技術工藝的交底工作。
2)員工是每台機器的直接創造者,是直接影響單位產出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做為管理者如何尊重員工、用好員工,從而達到提升效率之目的,是非常重要。做好早會交底,適當的激勵,能使每個人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員工參與管理,全員齊心合力,共同進步,做好工藝的每一步程序步驟。
3、提高設備自動化利用
自動化的提升,直接體現工廠的企業層次,直接降低人工成本,
提升效率的同時不僅僅是提升品質,減少失敗成本,提升質量。
1)做好日常維護,減少故障時間,對由於責任心不強,未按要求對設備進行保養而使設備受損者,依據程度給予調離崗位、考核降級等處罰。
2)設備故障時,班組長要及時上報分管領導,機修人員在故障發生後15分鍾內務必到場處理,部門領導親臨現場組織搶修與協調,爭取最短時間排除故障,減少停機待機時間。
五、工藝技術措施
1、瓶頸問題的解決
所謂的瓶頸是指一條生產線由於其中一站的原因,造成其他人的等待的浪費。通過工藝流程分解、班組人員交叉的調動、作業程序減化及改善人員調動來解決。具體的做法是強化人員培訓制度,班組相互交叉攜帶,通過互帶培訓,增強個人作業技能及作業經驗,增加員工舉一反三的能力,以減少效率浪費。
針對性培訓——對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項進行專項培訓,同樣的錯誤不重犯,有計劃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素質,特殊培訓由工藝部組織。
2、專業性技術團隊打造
設計部、深化部、工藝部、技術放樣人員之間的交流要通暢,全面的提升技術人員的能力,減少技術性問題錯誤和損失,從而提高工藝執行效率,避免因技術環節原因導致生產加工製作上的時間延遲和成本浪費。
3、工藝創新應用
對原有工藝改進和創新,發揮大眾才能,對車間下發工藝糾偏意見表,跟蹤新型結構製作的工藝執行過程,觀其成效,提出待改進措施。征詢車間實操工人的意見,採納合理建議,針對工藝創新、工裝改進突出者進行獎勵表彰。(主要是從工藝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方面出發考慮)
⑤ 如何對工藝員進行培訓
對工藝員進行下列培訓:
(1) 現場管理
作為QC檢驗室的管理人員,要保證各項工作處於受控狀態,有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或向領導反饋.我們現場最主要為檢驗為主,把握好質量,防止不良品的流出。我們重點抓7S管理,人員管理、現場管理、安全管理等.每次開大班會,當班線長重點抓員工的勞動紀律和工藝紀律,對全體員工進行思想傳達、教育.對近期各班組發生有關勞動紀律事情和本班檢驗任務所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傳達,教育、落實.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員工印象深刻,引起重視,提醒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別犯重復的錯誤,提高工作效率。
工藝紀律是指各員工在操作的過程中與作業指導書相關規定是否一致,重點檢查員工的實際操作,7S 問題。對於員工在檢驗作業過程中有錯誤的或者有違規操作的,我們應該對員工進行指導,糾正與教育。
(2) 設備維護
在平時維修設備的過程中,我注重理論知識與實際動手能力相結合,善於思考,認真學習新技術、總結技術經驗.對設備異常處理不懂的,我虛心向技術部人員學習,請教。我通過個人不斷努力與進取,在設備維修方面總結經驗。雖然在維修方面沒有技術部人員專一、精通,但是設備常見的故障,我能夠及時處理.維修方法:判斷是什麼項目不良,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再檢查外圍電路,是否有線路開路,斷路。接著再檢查排插,排線、中繼板是否有異常,用排除法,依次排除故障.,對設備出現異常的,及時進行分析,總結原因.並採取業務改善措施,提高技術創新。當然,對於不同的設備,我會採用不同的維修方法。認為:在設備維修方面,要多動手,多思考、多學習、多改善、多創新、多總結。
(3)客戶審查、投訴
今年隨著公司藍光機型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產品機種多,客戶對藍光BD411P機型的審查比較頻密.每次為了應對客戶審查,我們往往會關注於很多細節方面的東西 ,如對設備有效期確認,現場「7S」、檢驗申請表報告、地線整理、靜電標識等工作認認真真做到位,最終目的就是滿足顧客需要.在客戶審查前,需要准備的相關事項(如對工程報表,現場標識整改、檢驗報表的確認,現場7S管理等),免得客戶審核的時候,才手腳忙亂去處理.另:還要注意客戶前一次的審查的問題點,我們應該有效措施,對策、糾正情況等。
(4)加強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我們公司非常重視的,每年都會舉行消防演習、防運動會.還利用時間給員工培訓安全方面的知識,還組織員工觀看電影,如《火海逃生》,讓我很受感動。這樣可以提高全體員工安全意識、加強自我防範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公司安全工作的基礎,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工藝員每周都要進行安全消防燈及急救燈的檢查,看是否正常工作.同時,我們都要用萬用表,測量地板上插座電壓是否為110V,220V。對檢驗室所有的電源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對設備存在有安全隱患的,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內部改善。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