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防疫培訓內容是什麼
內容有:
1、外出購物保持距離很重要。在外出購物之前,需提前列好購物清單,以減少外出逗留時間。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並盡量選擇步行。到達商場後應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購物時不閑逛、不閑聊,並與別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選擇合適商品後,可選擇電子支付,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接觸。
2、在公共場所活動時,盡量少乘坐廂式電梯,少參與聚會。公共場所就餐也應選擇錯峰分開就餐的形式,離開公共場所後要立即洗手。同時,公共場所也應保持室內清潔,經常通風。
3、乘坐列車、飛機、地鐵等公共交通時,注重個人防護是關鍵。我們需要全程佩戴口罩,隨時配合工作人員做體溫檢測。保持手的衛生,在打噴嚏時需遮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選擇「分散坐、少交流」的模式乘坐公共交通,下車後需及時洗手。
需要注意的是,在乘坐計程車時,要適度開窗通風,下車前索要發票;乘坐長途汽車時,在服務區就餐要與他人保持距離,並保留乘車票據。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請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注意事項:
公共廁所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往往有灰塵和污物,人流量大。如果不及時消毒,病毒可能會留在環境中。進入公共廁所時要戴上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封閉場所要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更有利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正確佩戴口罩:口罩是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一道重要防線。除了COVID-19,正確佩戴口罩還可以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❷ 幼兒園防疫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入園、離園防護措施:
1.節假日外出幼兒,入園前若有發熱、咳嗽、乏力、氣促、腹瀉等異常情況,及時向班級老師報告。
2.入園時遵守幼兒園規定,分批分次進園;排隊測量體溫,注意相互間距。
3.離園後隨大人及時返回家中,不在幼兒園周邊逗留,玩耍,盡量與無防護的人保持距離。
4.在來園與離園的路上,盡量做到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設施、設備。
5.堅決做到不要求大人購買街邊小商小販不安全的食品與玩具。
❸ 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專題宣傳和教育培訓內容是什麼意思
雙重預防機制就是要兩方面去預防。
❹ 單位從日常防疫管理措施都有那些及如何管理
預防為主:在工程施工現場區域內宣傳普及公共衛生防疫知識,增強防治、防護和應變能力,提高全體員工對突發事件的防範意識,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情況及時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切斷傳播途徑,使突發事件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
·分部負責:衛生防疫工作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部管理,各分部及專業施工單位對轄區內衛生防疫工作負總責。總承包部對轄區內的衛生防疫工作進行統一指揮調度。
·快速反應:各分部應建立應急領導小組,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情況,立即啟動分部應急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原則,快速控制疫情擴散,積極救治病人,控制續發病例;對突發的重傷員要快速反應、及時准確處置,以救死扶傷,最大限度的減少亡人。
組織機構及職責
總承包部成立衛生防疫應急小組,各專業、勞務分包單位的主管經理、安全員、工長、護衛隊全體隊員等參加。
醫務室設在辦公室。
應急小組職責:
·貫徹政府和上級有關衛生防疫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制定現場衛生防疫、人員救護工作的規章制度和預案,明確各分部成員和相關部門職責;
·檢查督促各分部履行職責情況,收集、整理、分析、傳遞、發布有關信息;
·組織衛生防疫常識的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糾正不衛生行為,排除隱患,研究解決衛生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
·事件發生時負責組織分部業務人員實施救護工作;
·負責事件期間上級機關、新聞媒體的接待工作;
·組織評比、表彰衛生防疫先進單位和個人;
· 協助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理,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下設機構和職責
1應急小組辦公室職責:在上級業務部門的領導下,領導和指揮全轄區內的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日常工作;統一指揮疾病防疫人員和應急救護分隊;協調有關部門與醫務人員配合開展工作;適時調集和安排醫務人員、葯物、器械、車輛等資源保障工作;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向上級通報事態發展和處理進展工作。
2總承包部設醫務室,配備相應的急救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盒、2%紅汞、75%消毒酒精、碘酒、創可貼、急救箱、擔架、氧氣袋、止血袋、綳帶、體溫表、消毒紗布、消毒棉球、膠布、血壓計等)。
醫務室職責:
·負責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並組織實施,執行衛生防疫、人員救護工作的規章制度。
·負責組織各分部及專業分包單位管理人員,對員工進行防疫常識和急救常識的教育與培訓。組織對應急救護隊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演練。
·組織突發事件的緊急搶救,協助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理。
2.2.3各分部及專業施工單位成立相應的應急組織,負責對單位衛生防疫工作的管理與監督檢查。其職責:
·對本轄區內的衛生防疫和人員救護工作負總責;
·根據本預案制定本分部具體的衛生防疫、救護工作應急措施;
·向職工進行衛生防疫常識的宣傳教育,做好自我防範與保護;
·發生突發事件時,根據總承包的部署及時啟動轄區內的應急預案;
·組織協調、督促檢查轄區內各部門,各單位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情況;
·制定衛生防疫和人員救護應急救護隊的技能培訓計劃。適時組織對應急救護隊的培訓和演練;
·定期對辦公區、民工生活區、食堂等公共衛生組織檢查,糾正不衛生行為,排除隱患,研究解決衛生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
·負責維持事發現場正常工作秩序,協助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與處理,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2.2.3各分部及專業施工單位應根據本單位參施人員2--5%的比例組織應急救護隊。
應急救護隊由隊長、副隊長和隊員組成。下設報告接待組、監控組、救護組、信息組、後勤保障組、事故處理組等。
應急救護隊各組職能分工如下:
報告接待組承擔應急救護隊辦公室的職能。負責分部各部門、分部間、分部與總承包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傳達總承包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示及分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負責向急救中心、就近醫院報告,同時迎接救護車,給救護車引路,並向上級領導匯報,做好上級機關和新聞媒體的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