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規范財務管理實施方案怎麼寫事業單位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更好地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嚴格控制公務消費,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行為和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依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會計法》和《審計法》等相關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全市各行政機關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第二章報銷憑證聯簽審核制
第三條報銷憑證實行聯簽審核制。各單位要成立財務支出聯簽審核小組,組成人員為班子成員1名、財務人員(或報賬員)1名、本機關其他幹部1至2名,具體負責本單位每筆財務開支的審核事項。
報銷憑證聯簽審核程序和要求:每次報銷時,均由經辦人填寫《費用報銷單》(費用報銷單樣式附後),簽字並註明用途,經聯簽人員審核支出真實和單位財務人員(或報賬員)審核票據合規、支出合法、金額准確後簽名,最後由分管財務的領導簽批支出意見。
第四條大額度資金支出要經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各單位要在既能夠便於工作,又能夠有效監督的原則下,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自行界定大額資金的額度,一般按本單位年經費總額的10%確定,但額度達到5萬元及以上的均為大額度資金。大額資金的使用包括基本建設、設施配套、設備購置、專項資金的使用、財產物業的處理等各種重要項目的開支,在經過班子集體討論或溝通協商同意後才能開支。
第五條規范單位主要負責人財務報銷行為。單位主要負責人本人的公務支出,要有直接經辦人簽字並註明用途;因特殊情況沒有直接經辦人的,由其本人簽字、註明用途,但要有證明人簽字或附有關證明材料。
第三章財務收支情況公開制
第六條各單位財務收支情況實行內部公開制。財務公開堅持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准確的原則。
第七條財務公開的內容包括:財政部門審核批準的部門預算和年終決算,從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取得的各項撥款、按規定取得的預算外收入等收入情況,各項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財務開支公示要細化到經辦人。
第八條財務公開的形式和時限:在本單位固定的位置張貼公示或在本單位幹部會上公開通報,至少每季度要公開一次。
第九條各單位紀檢監察部門或具有監督職能的科室負責審核本單位財務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審核簽字後由財務人員(或報賬員)進行公開。本單位幹部職工對公開內容有疑義時,財務人員負責答疑說明。
第四章重點支出管理制度
第十條招待費管理。招待費實行「雙控」管理:一是指標控制。各單位年度招待費總額必須控制在部門預算計劃以內,嚴禁同城用公款吃請。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到鎮村進行公務活動需要用餐的,一律在鎮機關食堂(內部招待所)用工作餐;城區外基層工作人員因公到市直部門辦事,接待單位可安排工作餐,標准不得高於30元/人,並嚴格控制陪客人數。招待市外客人每桌金額一般應控制在600元以內。接待上級重要客人,由接待單位主要負責人酌情提高招待標准。二是程序控制。因工作需要安排招待的,必須事先徵得單位主要負責人同意後,由辦公室人員填寫派餐單,派餐單上註明接待對象(單位、姓名)、接待地點(餐館)、接待標准(就餐全部費用),經分管機關領導簽字後安排就餐。所有公務接待一律實行按月結帳,在結帳時要加強對「一票兩單」(正式發票、派餐通知單、原始菜單)的審核把關,凡違規接待,一律不準入賬報銷。
第十一條差旅費管理。差旅費開支范圍包括交通費、住宿費和伙食費。報銷時執行財政部規定,即處級以下出差人員乘坐交通工具標准為火車硬席(硬座、硬卧)、輪船三等艙。出差任務緊急的,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批准方可乘坐飛機(普通艙);住宿為三級以下賓館的普通標准間。未按規定等級乘坐交通工具或住宿的,超支部分自理。伙食費每人每天50元,憑據報銷。
第十二條招商引資費用管理。要堅持「實事求是,勤儉節約,公開透明,規范管理,便於監督」的原則,加強招商引資費用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工作人員外出從事招商引資活動時,個人差旅費、伙食費、交通費按上條規定標准報銷,手機漫遊費經本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負責人核實後據實報銷。每次出差外地招商活動時,宴請重點客商原則上宴請一次。在武漢、北京爭取項目需要宴請重要客人時,要從嚴控制招待標准。各單位要建立招商引資活動費用支出專項台帳,每次報銷時,由經辦人按照實際發生的項目、數額、招待對象據實登記,指定專人保管,接受市審計機關監督、檢查。支出發票要規范、合法。
第十三條外出學習、培訓費用管理。外出學習、培訓事先要寫書面請示,經單位主要負責人同意。報銷時必須附主辦單位通知或考察學習請示文件。各類旅行社開具的發票不得作為學習、培訓、考察、調研等活動的報銷憑據。
第十四條專項經費管理。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嚴格分清專項經費與日常公用經費的支出界限,不得相互擠占挪用。對專項經費的核算,按項目分別進行明細核算。重大專項資金支出必須由集體討論決定,報經市分管領導審定後才能列支。
第十五條機動車輛費用管理。機動車維修應事先編制審批單,報單位負責人審批。報銷車輛維修費支出應附修理廠家的正式發票和機動車維修審批單,以及修理廠家的維修明細結算清單。要建立車輛損耗油耗記錄,統一實行車輛加油IC卡管理制度,一車一卡,對號用卡。嚴格執行車輛定點維修、定點保險等政府采購規定,凡違反規定擅自發生的車輛維修、加油、保險等支出不得報支。
第十六條辦公用品及耗材管理。單位大宗辦公用品及耗材的購置,要嚴格執行政府采購規定,通過政府采購渠道辦理;對集中采購目錄之外的采購項目,單位自行組織采購時,要參照政府采購操作程序進行公開采購。辦公用品及耗材要有專人保管,並建立領用登記台賬。
第十七條建設修繕項目管理。所有建設修繕項目(包括零星建設修繕項目)應編制預算,按照有關規定確定施工方(15萬元以上建設項目、10萬元以上修繕項目應公開招標),並簽訂施工合同。工程進度款的支付,必須憑合法正式的原始憑證。15萬元以上建設項目、10萬元以上修繕項目竣工後,應編報竣工財務決算,經審計機關審計後方可辦理決算手續。項目決算無竣工決算審計報告的,財務部門不得結賬。
第五章財務管理工作責任追究制
第十八條財務管理責任追究堅持追究責任與改進工作相結合、過錯責任與處理處罰相適應、責任與許可權相對應的原則。
第十九條財務管理責任追究工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及部門隸屬關系分級實施。對違反規定、違反紀律的有關人員由主管部門或紀委、監察局根據職責許可權按規定予以追究。
第二十條財務管理工作堅持行政主要負責人負責制。各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要加強對本單位財務管理,經常審查財務收支情況,及時糾正違規問題或不合理開支。要教育好分管財務工作的領導、聯簽審核小組成員和財務人員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對他們執行財務規定,遵守財經紀律的情況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一條會計人員(包括報賬員)應按規定辦理會計事務,實行監督。對審批手續不全的財務收支應予以退回,對違法的收支不予辦理。
第二十二條各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債權債務的真實性負責,對任職期間的債權債務應承擔清算責任。離任時仍未能清理的需向紀檢監察和審計機關書面說明,無正當理由形成的債權債務將由經辦人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共同承擔清償或清算責任。
第二十三條各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承擔具體責任。應嚴格執行《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完善單位固定資產購置、保管、使用等內部制度,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出現資產丟失、毀損等情況的,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二十四條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違反國家財政收入上繳規定、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違反規定擅自佔有使用國有資產等行為的,除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規定視情節和性質,對單位和相關人員予以處理處罰外,還將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第二十五條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辦法的落實情況負責。對拒不執行上述各項規定的,視情節追究責任:情節輕微的,對直接責任人給予告誡或對單位予以通報批評,並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和負責人給予通報批評並取消單位和個人評優資格。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市監察局牽頭聯合財政局、審計局對本辦法的落實情況予以監督檢查,並將檢查和處理結果予以公示。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所涉及的內容,凡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市監察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❷ 如何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
1、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提高設備使用效益
要建立健全物資收發保管制度,嚴格執行,合理發放。本著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責任落實到各責任單位和個人。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購買、使用、調撥、報損、報廢等各個環節進行管理控制。領導要重視管理機構的設置和人員培訓,積極支持並指導其工作。要統籌安排固定資產的購置,避免重復購置,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率。財務部門要定期核對帳目,做到帳實相符。對固定資產要實行雙重管理:即單位會計按現行制度進行總括記帳管理,使用固定資產的責任部門實行責任管理,並確定責任期、固定資產完好率、利用率的考核指標。同時要加強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重視固定資產預算,把握采購、驗收、保管中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制度,明確責任。
2、合理編制預算,加強預算控制和管理
。預算是單位財務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現有資源,又要節約支出,避免經費使用上的浪費現象,優化經費使用的支出結構。要使資金達到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單位在制定年度經費預算時,必須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收入預算必須做到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支出預算要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對經常性支出要適度從緊,建設性專項支出的預算要量力而行,要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財政赤字預算。要集中財力優先保障發展目標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為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預算在執行過程中,一定要對經費開支大戶進行重點跟蹤管理,發揮預算的調控作用。各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財政部門下達的預算執行,杜絕無預算和超預算開支經費。監督審計部門應依法對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執行、調整的真實性、資金使用的效益性進行審計監督,協同部門作好預算終了時的分析工作,對預算收入完成情況、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資金使用的效益性進行評估,提出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預算管理。
3、建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雙軌制管理模式。
從現代經濟發展的角度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形勢來看,任何單位的會計都應包含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部分,財務會計通常是以一定的會計程序,主要為單位外部使用者定期提供財務信息,而管理會計則是以特定的技術和方法為手段,主要為單位領導經營決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適應此要求,可將目前的會計機構進行改組和分立,使一部分會計人員從日常的會計核算業務中解脫出來,專門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對單位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評價,為本單位決策者提供咨詢和合理化建議,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辦學成本、減少投資風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切實加強財務分析能力
。首先要加強對預算的分析,強化預算管理。在編制預算前必須做好上期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同時也要對影響下期財務收支的各項因素進行事前分析,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要對各項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分析,以便考核和評價預算指標的執行情況。通過對影響預算執行的主客觀因素進行研究和分析,找出預算指標與實際執行結果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原因,及時採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保證預算指標的順利實現。
其次要加強對成本核算的分析。一方面將一般性工作中所佔用的資源和成本核算出來,合理計提成本,提高辦公經費的自籌能力,改善辦公條件和生活條件,提高辦事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消除侵佔濫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現象,有效遏制資源浪費,推進單位改革的進程。
5、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和制度
。在會計部門常規性會計核算的基礎上,要對各項業務收支活動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通過內部常規審計、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以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同時要建立健全防止亂收費、私設小金庫的各級經濟責任制,明確責任,劃分責任范圍。從領導到財務、審計監察部門的負責人,到各股室負責人,都要嚴格履行各自職責,層層防範,層層落實;在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到責、權、利三者相結合,獎罰分明。
總之,面對越來越激烈市場資源競爭和越來越復雜的財務關系,單位必須加大財務管理力度,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核心作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❸ 財務人員的培訓方案
我在網上看見一個 集團財務管理培訓 不知道你能不能用的,不過感覺你可以用來改改不要直接用,我看挺詳細的有50多頁的doc,在那個星期八職場經驗網上找到的來著,是免費下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