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艾滋病防治條例》於何時開始實施
《艾滋病防治條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艾滋病防治條例》是為預防、控制艾滋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制定。
200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於2006年1月29日發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艾滋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建立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機制,加強宣傳教育,採取行為干預和關懷救助等措施,實行綜合防治。
(1)總工會防艾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一條:
為了預防、控制艾滋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條例。
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二條:
艾滋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建立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機制,加強宣傳教育,採取行為干預和關懷救助等措施,實行綜合防治。
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二十三條:
國家實行艾滋病自願咨詢和自願檢測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的艾滋病自願咨詢和檢測辦法,為自願接受艾滋病咨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咨詢和初篩檢測。
艾滋病預防:
1、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
2、嚴禁吸毒,不與他們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姓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⑵ 關於艾滋病的法律
法律的涵義很大,包括人大通過的法律、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各級人大、政府的地方法規和規章以及各部門的規章等等。下面是一些有關艾滋病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艾滋病防治條例》答記者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血液製品管理條例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實施指導意見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中國工會預防控制艾滋病戰略規劃(2004-2010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關於開展「職工紅絲帶健康行動」的通知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共中央宣傳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女聯合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關於聯合實施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的通知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實施方案預防控制艾滋病宣傳教育知識要點關於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部委成員單位防治艾滋病工作職責衛生部、財政部關於印發《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和自願咨詢檢測辦法》的通知
⑶ 防艾宣講被指涉及女德,具體哪些內容有涉及女德
艾滋病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病症,因為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手段能夠有效的抑制住艾滋病。換一種方式來講,艾滋病它就是絕症,而現在艾滋病逐漸年輕化,所以很多學校為了讓學生避免患上艾滋病,他們往往會進行定期防禦艾滋病的宣講活動,讓同學們了解艾滋病,預防艾滋病。可是近期在吉林的一所高校龍中防艾宣講被扯上了女德問題,那麼具體他究竟涉及到哪些內容呢?
這件事情很快就被當時的學生上傳到網路上,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校園的負責人稱,入學教育是不歸教學辦管的,而是歸學工部管。而且宣傳老師也並不是本校的老師,是外聘的。他們也做出了嚴肅的處理,這件事情也高於段落了,不過對於高校來講,選擇一個好的宣講老師真的非常重要,一定要嚴把關,要確保同學們的思想健康。
⑷ 艾滋病知識問題
你好,艾滋病患者一般是不可以捐獻眼角膜的,因為眼角膜一般也會有艾滋病載量毒,所以安全起見,還是不建議捐獻眼角膜。
⑸ 從法律方面預防艾滋病
法律的涵義很大,包括人大通過的法律、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各級人大、政府的地方法規和規章以及各部門的規章等等。下面是一些有關艾滋病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艾滋病防治條例》答記者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血液製品管理條例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實施指導意見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中國工會預防控制艾滋病戰略規劃(2004-2010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關於開展「職工紅絲帶健康行動」的通知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共中央宣傳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女聯合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關於聯合實施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的通知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實施方案預防控制艾滋病宣傳教育知識要點關於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部委成員單位防治艾滋病工作職責衛生部、財政部關於印發《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和自願咨詢檢測辦法》的通知,JDaware
⑹ 職業培訓學校中有計劃生育和預防艾滋病的部分是什麼
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48號)精神,結合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制定本行動計劃。一、防治現狀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艾滋病防治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落實各項綜合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有所減緩,病死率有所下降,社會歧視有所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簡稱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下簡稱病人)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的總體目標。但是,當前艾滋病流行形勢仍然嚴峻,社會歧視廣泛存在,局部地區和高危行為人群疫情嚴重,還有相當數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發現,梅毒等性病疫情上升,艾滋病傳播的危險因素廣泛持續存在,感染者陸續進入發病期,病人明顯增多,死亡增加。防治工作面臨一些新的挑戰:性傳播已成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播方式更加隱蔽,男性同性性行為人群疫情上升明顯,配偶間傳播增加,未開展預防母嬰傳播項目地區的母嬰傳播率處於較高水平;抗艾滋病病毒治療耐葯增多加大了治療的壓力和難度。同時,一些地區和部門對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視不夠,政策落實不到位,防治措施覆蓋面不足;現有的防治技術、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滿足工作需求,防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基層基礎工作有待加強。防治工作出現的新問題與原有問題以及難點問題交織並存,情況更加復雜,防治任務十分艱巨。二、目標和工作原則(一)目標。減少艾滋病新發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減少對受艾滋病影響人群的歧視,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質量。到2015年底,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發感染數比2010年減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數控制在120萬左右。1.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識和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15-60歲城鎮居民達到85%以上,農村居民達到80%以上;出入境人群、流動人口和15-49歲婦女達到85%以上;高危行為人群和青少年達到90%以上;監管場所的被監管人員達到95%以上。所有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每學年按照規定要求開展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專題教育或宣傳教育活動;各級主要新聞媒體刊播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公益廣告占公益廣告的比例達到5%以上。人口獻血率達到10/千人口,各省(區、市)獻血量和獻血人次的增長水平不低於當地醫療服務需求的增長水平。2.高危行為人群有效干預措施覆蓋率達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檢測並知曉檢測結果的比例達到70%以上;所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發放和推廣使用安全套;95%的賓館等公共場所擺放安全套或設置自動售套機;高危行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達到90%以上;登記在冊阿片類物質(主要指海洛因)成癮者500人以上的縣(市、區)建立戒毒葯物維持治療門診及其延伸服葯點,為70%以上符合條件的成癮者提供戒毒葯物維持治療服務;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人員艾滋病年新發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比例控制在15%以下。3.孕產婦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率達到80%以上,高流行地區達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及所生嬰兒抗艾滋病病毒葯物應用比例達到90%以上,接受綜合干預服務後的孕產婦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降低到5%以下;孕產婦梅毒檢測率達到70%以上。100%縣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主動為有艾滋病感染風險的就診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檢測咨詢服務,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檢測,95%的監管場所將艾滋病檢測列為新進被監管人員常規檢查內容。4.符合治療標準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規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療比例達到80%以上,治療持續12個月的比例達到85%以上;90%以上的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結核病相關檢查,符合治療條件的雙重感染者接受抗結核菌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療比例達到80%以上;符合標準的病人服用預防機會性感染葯物的比例達到80%以上;累計接受中醫葯治療的人數比2010年增加70%。梅毒患者和感染梅毒的孕產婦接受規范診療的比例均達到80%以上,全國一期和二期梅毒年報告發病率增長幅度控制在5%以下,先天梅毒年報告發病率降至30/10萬活產數以下。(二)工作原則。堅持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擴大覆蓋、提高質量。三、防控措施(一)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宣傳部門協調指導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部門,將宣傳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作為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的重要任務,加大刊播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和公益廣告的力度。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手機等媒體,通過相關節目或開設專門欄目,不斷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充分發揮有社會影響的公眾人物作用,鼓勵和動員受艾滋病影響人群參與宣傳教育工作,營造反對社會歧視的良好氛圍。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等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崗前或崗位培訓,支持員工參與艾滋病綜合防治宣傳活動。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和政策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團校等機構的培訓內容。將防治知識和政策掌握情況、宣傳教育工作力度作為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公共場所、社區、邊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宣傳教育。交通運輸、鐵道、衛生、質檢、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繼續在車站、碼頭、機場、出入境口岸、公園等公共場所以及旅客列車、民航飛機、載客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顯著位置,設立艾滋病綜合防治公益廣告宣傳欄,放置宣傳材料或播放宣傳信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要設置固定宣傳設施,經常開展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基層文化建設內容,對轄區群眾開展宣傳教育。科技、農業、文化、衛生等部門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支農、惠農活動相結合,在農村相關培訓中增加艾滋病綜合防治教育內容,突出加強對高流行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農民的宣傳教育。要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特點,組織志願者有計劃地深入邊遠貧困村莊和少數民族村寨,加強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開發通俗易懂和民族語言的宣傳材料,發揮宗教人士和少數民族中有影響的公眾人物作用,開展對少數民族群眾的宣傳教育。加強流動人口、青少年、婦女、被監管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商務、質檢等部門要加強出國勞務人員等出入境人員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農民工相關培訓。在流動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地區,衛生、公安等部門要加強流動人口居住聚集區域或社區的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工商部門和工商聯等單位要積極引導用工單位在其負責管理的農民工集中居住場所擺放宣傳材料和安全套,開展同伴教育活動。人口計生部門要充分發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路的優勢,向流動人口和育齡人群宣傳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勞務輸出組織、用工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職業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教育、公安、衛生、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要在青少年中開展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教育、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建立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在醫學院校、師范院校相關課程中納入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內容,在初中及以